一种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

申请号 CN202410421144.8 申请日 2024-04-09 公开(公告)号 CN118017281A 公开(公告)日 2024-05-10
申请人 深圳市鼎硕同邦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大勇;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直流电源转换器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包括电源转换器 外壳 ,电源转换器外壳上设置有电源转换器面板,电源转换器面板上设置有插线面板,电源转换器面板上还设置有若干 散热 口,还包括:防 水 组件,防水组件设置在插线面板上,防水组件包括固定环与转动环;限位组件,转动环通过限位组件与固定环相连接;连接组件。本发明通过引入滑动环、转动环、活动片等设计,使得在使用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时,用户能够控制插头与插线面板的连接状态,这种设计允许用户在需要使用时打开插口,插入插头,完成操作后再关闭插口,防止水流进入插口,从而提升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的防水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包括电源转换器外壳(1),所述电源转换器外壳(1)上设置有电源转换器面板(2),所述电源转换器面板(2)上设置有插线面板(4),所述电源转换器面板(2)上还设置有若干散热口(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组件,所述防水组件设置在插线面板(4)上,所述防水组件包括固定环(51)与转动环(52);
限位组件,所述转动环(52)通过限位组件与固定环(51)相连接;
连接组件,所述固定环(51)通过连接组件与插线面板(4)相连接;
遮挡组件,所述遮挡组件设置在电源转换器面板(2)上;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电源转换器外壳(1)的内部,所述遮挡组件由驱动组件驱动运转;
防水架(12),所述防水架(12)固定在电源转换器外壳(1)的内面,且防水架(12)正对电源转换器面板(2)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组件还包括:
若干活动件,每个所述活动件均包括活动片(53)、滑口(54)与(55),所述活动片(53)滑动设置在固定环(51)与转动环(52)之间,所述滑口(54)开设在转动环(52)上,所述凸块(55)固定在活动片(53)上,所述凸块(55)滑动连接在若滑口(54)内;
限位槽(56),所述限位槽(56)开设在固定环(51)上,且限位槽(56)呈环形结构;
若干限位块(57),若干所述限位块(57)分别固定在若干活动片(53)上,且若干限位块(57)均滑动连接在限位槽(5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两个限位滑道(61),两个所述限位滑道(61)均开设在固定环(51)上;
两个滑杆(62),两个所述滑杆(62)均固定在转动环(52)上,两个所述滑杆(62)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限位滑道(61)内;
两个挡块(63),两个所述挡块(63)分别固定在两个滑杆(62)远离转动环(52)的一端,两个所述挡块(63)均与固定环(51)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外筒体(71),所述外筒体(71)固定在插线面板(4)上;
两个导向槽(72),两个所述导向槽(72)均开设在外筒体(71)的内面;
内筒体(73),所述内筒体(73)滑动连接在外筒体(71)的内面,所述内筒体(73)的一端延伸至外筒体(71)的外部,并与固定环(51)固定连接;
两个导向块(74),两个所述导向块(74)均固定在内筒体(73)的外周面上,两个所述导向块(74)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导向槽(72)内;
弹簧(75),所述弹簧(75)的一端与外筒体(71)的内面相连接,另一端与内筒体(73)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线面板(4)上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定位环(81),所述定位环(81)固定在插线面板(4)上;
滑动环(82),所述滑动环(82)固定套设在转动环(52)上,且滑动环(82)与定位环(81)之间正对设置;
若干定位齿(83),若干所述定位齿(83)分别设置在定位环(81)与滑动环(8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51)与转动环(52)上共同设置有警示组件,所述警示组件包括:
第一导电片(91),所述第一导电片(91)固定在固定环(51)上;
第二导电片(92),所述第二导电片(92)固定在转动环(52)上;
闪光设备(93),所述闪光设备(93)安装在电源转换器外壳(1)上,所述第一导电片(91)、第二导电片(92)与闪光设备(93)之间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组件包括:
挡板(101),所述遮挡板(101)设置在电源转换器面板(2)的侧面,且遮挡板(101)位于电源转换器外壳(1)的内部;
若干避让口(102),若干所述避让口(102)均开设在遮挡板(101)的侧面;
两个固定块(103),两个所述固定块(103)分别固定在遮挡板(101)的两端;
两个导向杆(104),两个所述导向杆(104)均固定在电源转换器面板(2)上,两个所述固定块(103)分别滑动套设在两个导向杆(104)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盒体(111),所述盒体(111)固定在电源转换器外壳(1)的内面,且盒体(111)的顶端呈开口状;
若干第一开口(112),若干所述第一开口(112)均开设在盒体(111)的侧面;
固定筒(113),所述固定筒(113)固定在电源转换器外壳(1)的内面,所述固定筒(113)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固定筒(113)与电源转换器面板(2)相贴合,且固定筒(113)与盒体(111)之间相贴合;
吸水块(114),所述吸水块(114)置于固定筒(113)的内部,所述吸水块(114)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制成;
若干第二开口(115),若干所述第二开口(115)均开设在固定筒(113)的侧面,若干所述第二开口(115)分别正对若干第一开口(112)设置;
挤压杆(116),所述挤压杆(116)的一端固定在吸水块(114)上,另一端穿过开口延伸至固定筒(113)的外部;
连杆(117),所述连杆(117)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固定块(103)固定连接;
挤压块(118),所述挤压块(118)与连杆(1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块(118)上设置有倾斜面,且挤压块(118)正对挤压杆(116)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杆(116)的一端呈半球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11)的内底面固定有导流斜板(13),且导流斜板(13)上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导流斜板(13)朝向若干第一开口(112)的方向倾斜。

说明书全文

一种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直流电源转换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

背景技术

[0002] 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是一种用于将车辆电源系统中的直流电转换为特定电压电流的设备,这些转换器通常用于为车载设备提供所需的电源,例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充电器等。
[0003] 经检索,公告号为CN21810370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平面式电动工业车辆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的防护装置,包括放置板,放置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源转换器本体,放置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一,放置板的顶部设置有防护外壳,防护外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二,防护外壳的两侧均设置有移动杆,上述技术方案具备固定效果好的优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者无需在电动汽车的底部开设螺纹孔,当直流电源转换器损坏时,使用者可以轻松便捷的对防护装置进行拆卸,进而对其进行维修,在经过多次维护以后,防护装置与电动汽车之间的连接部位不会发生损坏,进而使得防护装置与电动汽车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提高了防护装置的实用性。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时,仍存在以下不足:上述技术方案所提出的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的防性能差,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上的插口一般是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存在颠簸的情况,车内放置的水杯容易倾倒,水流会通过插口渗入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的内部,水流进入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内部可能导致电气故障,例如电路短路,这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烧毁或停止工作。
[0004] 所以,需要设计一种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包括电源转换器外壳,所述电源转换器外壳上设置有电源转换器面板,所述电源转换器面板上设置有插线面板,所述电源转换器面板上还设置有若干散热口,还包括:
防水组件,所述防水组件设置在插线面板上,所述防水组件包括固定环与转动环;
限位组件,所述转动环通过限位组件与固定环相连接;
连接组件,所述固定环通过连接组件与插线面板相连接;
遮挡组件,所述遮挡组件设置在电源转换器面板上;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电源转换器外壳的内部,所述遮挡组件由驱动组件驱动运转;
防水架,所述防水架固定在电源转换器外壳的内面,且防水架正对电源转换器面板设置。
[000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水组件还包括:若干活动件,每个所述活动件均包括活动片、滑口与凸块,所述活动片滑动设置在固定环与转动环之间,所述滑口开设在转动环上,所述凸块固定在活动片上,所述凸块滑动连接在若滑口内;
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开设在固定环上,且限位槽呈环形结构;
若干限位块,若干所述限位块分别固定在若干活动片上,且若干限位块均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
[000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限位滑道,两个所述限位滑道均开设在固定环上;
两个滑杆,两个所述滑杆均固定在转动环上,两个所述滑杆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限位滑道内;
两个挡块,两个所述挡块分别固定在两个滑杆远离转动环的一端,两个所述挡块均与固定环相贴合。
[000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固定在插线面板上;
两个导向槽,两个所述导向槽均开设在外筒体的内面;
内筒体,所述内筒体滑动连接在外筒体的内面,所述内筒体的一端延伸至外筒体的外部,并与固定环固定连接;
两个导向块,两个所述导向块均固定在内筒体的外周面上,两个所述导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导向槽内;
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外筒体的内面相连接,另一端与内筒体相连接。
[001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线面板上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固定在插线面板上;
滑动环,所述滑动环固定套设在转动环上,且滑动环与定位环之间正对设置;
若干定位齿,若干所述定位齿分别设置在定位环与滑动环上。
[001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环与转动环上共同设置有警示组件,所述警示组件包括: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固定在固定环上;
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二导电片固定在转动环上;
闪光设备,所述闪光设备安装在电源转换器外壳上,所述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与闪光设备之间电性连接。
[001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遮挡组件包括:遮挡板,所述遮挡板设置在电源转换器面板的侧面,且遮挡板位于电源转换器外壳的内部;
若干避让口,若干所述避让口均开设在遮挡板的侧面;
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分别固定在遮挡板的两端;
两个导向杆,两个所述导向杆均固定在电源转换器面板上,两个所述固定块分别滑动套设在两个导向杆上。
[001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固定在电源转换器外壳的内面,且盒体的顶端呈开口状;
若干第一开口,若干所述第一开口均开设在盒体的侧面;
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固定在电源转换器外壳的内面,所述固定筒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固定筒与电源转换器面板相贴合,且固定筒与盒体之间相贴合;
吸水块,所述吸水块置于固定筒的内部,所述吸水块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制成;
若干第二开口,若干所述第二开口均开设在固定筒的侧面,若干所述第二开口分别正对若干第一开口设置;
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一端固定在吸水块上,另一端穿过开口延伸至固定筒的外部;
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固定块固定连接;
挤压块,所述挤压块与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块上设置有倾斜面,且挤压块正对挤压杆设置。
[001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挤压杆的一端呈半球状结构。
[001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盒体的内底面固定有导流斜板,且导流斜板上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导流斜板朝向若干第一开口的方向倾斜。
[0016]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引入滑动环、转动环、活动片等设计,使得在使用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时,用户能够控制插头与插线面板的连接状态,这种设计允许用户在需要使用时打开插口,插入插头,完成操作后再关闭插口,防止水流进入插口,从而提升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的防水性能;
通过设置定位组件,一旦滑动环复位并定位,就会固定滑动环、转动环以及活动片的位置,从而保持了插口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这有助于防止在非人为的情况下活动片发生滑动,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活动片在固定位置后不会在非人为的情况下发生滑动,这有助于防止意外触发或操作不当导致活动片的状态变化;
通过吸水块的设计,当水流进入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外壳内部时,吸水块能够迅速吸收水分并膨胀变形,阻止水流进一步渗入设备内部,从而提升了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的防水性能,另外,吸水块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制成,具有吸水膨胀功能,这种材料选择优化了防水效果,使得水流进入后能够及时被吸收,降低了水流对设备造成的潜在危害;
通过闪光设备的设计,在若干活动片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相互接触,使得闪光设备能够通电运转并不断发生闪光,这种设计能够向用户提供明显的视觉提醒,提示用户当前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的状态处于开启状态,进一步增强了用户对设备状态的感知,在使用完毕后,闪光动作持续发生,提醒用户调整若干活动片的位置,使其处于“闭合状态”,这种操作提示功能有助于用户在使用完毕后及时采取措施关闭插口,从而确保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2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5为电源转换器外壳与电源转换器面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7为图5的B处结构放大图;
图8为驱动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1电源转换器外壳、2电源转换器面板、3散热口、4插线面板、51固定环、52转动环、53活动片、54滑口、55凸块、56限位槽、57限位块、61限位滑道、62滑杆、63挡块、71外筒体、72导向槽、73内筒体、74导向块、75弹簧、81定位环、82滑动环、83定位齿、91第一导电片、92第二导电片、93闪光设备、101遮挡板、102避让口、103固定块、104导向杆、111盒体、112第一开口、113固定筒、114吸水块、115第二开口、116挤压杆、117连杆、118挤压块、12防水架、
13导流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 参照图1‑8,一种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包括电源转换器外壳1,电源转换器外壳1上设置有电源转换器面板2,电源转换器面板2上设置有插线面板4,电源转换器面板2上还设置有若干散热口3,电源转换器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防水架12,防水架12固定在电源转换器外壳1的内面,且防水架12正对电源转换器面板2设置。
[0021] 装置中还包括防水组件,防水组件设置在插线面板4上,防水组件包括固定环51与转动环52,防水组件还包括:若干活动片53,若干活动片53均滑动设置在固定环51与转动环52之间;若干滑口54,若干滑口54均开设在转动环52上,且若干滑口54围绕转动环52的中心周向阵列分布;若干凸块55,若干凸块55分别固定在若干活动片53上,若干凸块55分别滑动连接在若干滑口54内;限位槽56,限位槽56开设在固定环51上,且限位槽56呈环形结构;若干限位块57,若干限位块57分别固定在若干活动片53上,且若干限位块57均滑动连接在限位槽56内,初始状态下,若干活动片53共同处于“闭合”的状态,此时若干活动片53共同把插线面板4的插口遮挡住,对插线面板4起到防水作用,能够避免水流进入插线面板4的插口中。
[0022] 装置中还包括限位组件,转动环52通过限位组件与固定环51相连接,限位组件包括:两个限位滑道61,两个限位滑道61均开设在固定环51上;两个滑杆62,两个滑杆62均固定在转动环52上,两个滑杆62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限位滑道61内;两个挡块63,两个挡块63分别固定在两个滑杆62远离转动环52的一端,两个挡块63均与固定环51相贴合,转动环52在转动的过程中,两个限位滑道61与两个滑杆62对转动环52的转动起到限位作用,两个挡块63则能够避免固定环51与转动环52相互分离。
[0023] 装置中还包括连接组件,固定环51通过连接组件与插线面板4相连接,连接组件包括:外筒体71,外筒体71固定在插线面板4上;两个导向槽72,两个导向槽72均开设在外筒体71的内面;内筒体73,内筒体73滑动连接在外筒体71的内面,内筒体73的一端延伸至外筒体
71的外部,并与固定环51固定连接;两个导向块74,两个导向块74均固定在内筒体73的外周面上,两个导向块74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导向槽72内;弹簧75,弹簧75的一端与外筒体71的内面相连接,另一端与内筒体73相连接,内筒体73在外筒体71内滑动的过程中,两个导向块
74会在两个导向槽72内滑动,在两个导向槽72与两个导向块74的限位作用下,固定环51无法发生转动,这种设计使得固定环51与转动环52之间能够发生相对转动。
[0024] 装置中还包括定位组件,定位组件设置在插线面板4上,定位组件包括:定位环81,定位环81固定在插线面板4上;滑动环82,滑动环82固定套设在转动环52上,且滑动环82与定位环81之间正对设置;若干定位齿83,若干定位齿83分别设置在定位环81与滑动环82上,在弹簧75的作用下,当用户松开滑动环82时,滑动环82会在弹簧75的作用下复位,直至滑动环82上的若干定位齿83与定位环81上的若干定位齿83再次相互啮合,此时滑动环82与转动环52的位置能够被固定,若干活动片53的位置也会被固定,这种设计方便用户灵活对活动片53的位置进行调节和固定,使活动片53不会在非人为的情况下发生滑动。
[0025] 装置中还包括警示组件,警示组件设置在固定环51与转动环52上,警示组件包括:第一导电片91,第一导电片91固定在固定环51上;第二导电片92,第二导电片92固定在转动环52上;闪光设备93,闪光设备93安装在电源转换器外壳1上,第一导电片91、第二导电片92与闪光设备93之间电性连接,当若干活动片53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导电片91与第二导电片92能够相互接触,此时闪光设备93能够通电运转,并不断的发生闪光,闪光设备93的闪光动作能够对用户起到提醒作用,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在使用完毕后,闪光动作能够提醒用户调整若干活动片53的位置,使若干活动片53处于“闭合状态”,以此保证若干活动片53对于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的防水效果。
[0026] 装置中还包括遮挡组件,遮挡组件设置在电源转换器面板2上,遮挡组件包括:遮挡板101,遮挡板101设置在电源转换器面板2的侧面,且遮挡板101位于电源转换器外壳1的内部;若干避让口102,若干避让口102均开设在遮挡板101的侧面;两个固定块103,两个固定块103分别固定在遮挡板101的两端;两个导向杆104,两个导向杆104均固定在电源转换器面板2上,两个固定块103分别滑动套设在两个导向杆104上,当遮挡板101移动到上极限位置时,若干散热口3与若干避让口102分别错开,此时遮挡板101能够挡住若干散热口3,能够避免水流持续通过散热口3进入电源转换器外壳1的内部,同样对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起到防水作用。
[0027] 装置中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设置在电源转换器外壳1的内部,遮挡组件由驱动组件驱动运转,驱动组件包括:盒体111,盒体111固定在电源转换器外壳1的内面,且盒体111的顶端呈开口状,盒体111的内底面固定有导流斜板13,且导流斜板13上设置有倾斜面,导流斜板13朝向若干第一开口112的方向倾斜;若干第一开口112,若干第一开口112均开设在盒体111的侧面;固定筒113,固定筒113固定在电源转换器外壳1的内面,固定筒113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固定筒113与电源转换器面板2相贴合,且固定筒113与盒体111之间相贴合;
吸水块114,吸水块114置于固定筒113的内部,吸水块114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制成;若干第二开口115,若干第二开口115均开设在固定筒113的侧面,若干第二开口115分别正对若干第一开口112设置;挤压杆116,挤压杆116的一端固定在吸水块114上,另一端穿过开口延伸至固定筒113的外部,挤压杆116的一端呈半球状结构;连杆117,连杆117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固定块103固定连接;挤压块118,挤压块118与连杆1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挤压块118上设置有倾斜面,且挤压块118正对挤压杆116设置,吸水块114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制成,遇水膨胀止水条在吸水后产生2‑3倍的膨胀变形,这使得吸水块114能够从固定筒113中延伸出来,吸水块114膨胀变形时能够带动挤压杆116移动,使得挤压杆116对挤压块118的倾斜面进行挤压,挤压块118受到挤压时能够发生移动,并通过连杆117带动对应的固定块103移动,遮挡板101也会随之移动。
[0028] 本发明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本发明所提出的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在实际使用时,初始状态下,若干活动片53共同处于“闭合”的状态,此时若干活动片53共同把插线面板4的插口遮挡住,对插线面板4起到防水作用,能够避免水流进入插线面板4的插口中,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导电片91与第二导电片92恰好相互错位,第一导电片91为设有一缺口的环形结构,第二导电片92恰好正对第一导电片91上的缺口,此时第一导电片91与第二导电片92互不接触,闪光设备93不会闪光。
[0029] 需要使用本发明所提出的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时,用户首先拉动滑动环82,直至滑动环82上的若干定位齿83与定位环81上的若干定位齿83相互分离,滑动环82移动时能够带动转动环52与固定环51移动,固定环51移动时又能够带动内筒体73移动,使内筒体73从外筒体71内部滑出,缺乏滑动环82及其上的若干定位齿83的限制,滑动环82与转动环52能够自由转动,此时用户转动滑动环82,使转动环52发生转动,转动环52在转动时能够带动若干滑口54转动,这使得若干滑口54分别对若干凸块55进行挤压,若干凸块55受到挤压时能够同步滑动,从而使若干活动片53同步滑动。
[0030] 在限位槽56与若干限位块57的限位作用下,若干活动片53能够共同进行“打开”动作,使得若干活动片53不再对插线面板4的插口进行遮挡,用户即可把插头插在插线面板4上,在这之后,用户反向转动滑动环82,使得转动环52反向转动,转动环52反向转动时,若干活动片53能够共同进行“闭合”动作,直至若干活动片53均与插头上的电线相接触,此时若干活动片53能够挡住插头与插线面板4上的插口,避免水流进入插线面板4的插口中,对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起到有效防水的作用,提高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的防水性能。
[0031] 值得说明的是,外筒体71上设置有两个导向槽72,内筒体73上设置有两个导向块74,内筒体73在外筒体71内滑动的过程中,两个导向块74会在两个导向槽72内滑动,在两个导向槽72与两个导向块74的限位作用下,固定环51无法发生转动,这种设计使得固定环51与转动环52之间能够发生相对转动,另外,外筒体71与内筒体73之间设有弹簧75,在弹簧75的作用下,当用户松开滑动环82时,滑动环82会在弹簧75的作用下复位,直至滑动环82上的若干定位齿83与定位环81上的若干定位齿83再次相互啮合,此时滑动环82与转动环52的位置能够被固定,若干活动片53的位置也会被固定,这种设计方便用户灵活对活动片53的位置进行调节和固定,使活动片53不会在非人为的情况下发生滑动。
[0032] 电源转换器面板2上设置有若干散热口3,正常情况下,遮挡板101上的若干避让口102分别与若干散热口3正对设置,此时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可通过若干散热口3与若干避让口102实现散热,当水流通过若干散热口3进入电源转换器外壳1的内部时,水流会流到盒体111的内部,并通过第一开口112与第二开口115进入固定筒113的内部,最终被吸水块114吸收,吸水块114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制成,遇水膨胀止水条在吸水后产生2‑3倍的膨胀变形,这使得吸水块114能够从固定筒113中延伸出来,吸水块114膨胀变形时能够带动挤压杆
116移动,使得挤压杆116对挤压块118的倾斜面进行挤压,挤压块118受到挤压时能够发生移动,并通过连杆117带动对应的固定块103移动,遮挡板101也会随之移动,当遮挡板101移动到上极限位置时,若干散热口3与若干避让口102分别错开,此时遮挡板101能够挡住若干散热口3,能够避免水流持续通过散热口3进入电源转换器外壳1的内部,同样对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起到防水作用,进一步的,盒体111的内底面固定有导流斜板13,且导流斜板13上设置有倾斜面,导流斜板13朝向若干第一开口112的方向倾斜,这方便水流通过第一开口
112与第二开口115进入固定筒113的内部。
[0033] 需要说明的是,当若干活动片53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导电片91与第二导电片92能够相互接触,此时闪光设备93能够通电运转,并不断的发生闪光,闪光设备93的闪光动作能够对用户起到提醒作用,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在使用完毕后,闪光动作能够提醒用户调整若干活动片53的位置,使若干活动片53处于“闭合状态”,以此保证若干活动片53对于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的防水效果,另外,闪光设备93的具体结构与工作原理不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创新部分,图中并未示出,在此也不做过多赘述。
[003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