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刷脉冲直流电动机

申请号 CN201010131178.1 申请日 2010-03-24 公开(公告)号 CN101777819A 公开(公告)日 2010-07-14
申请人 陈国田; 发明人 陈国田;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无刷脉冲直流 电动机 ,该机由设置着直流绕组的凸极式 定子 和无 电枢绕组 的凸极式 转子 组成。当转子凸极与定子凸极对应在不同 位置 时,给定子直流绕组通以断续的脉冲直流,对转子产生磁拉 力 使 电机 输出转矩和机械功率。本电动机输出功率和转矩较大,可作为无燃动力取代 发动机 ,使 自行车 、摩托车和 汽车 等运载工具电动化。
权利要求

1.一种由凸极式定子(1)、凸极式转子(2)、定子直流绕组(3)构成的双凸极无刷高效直流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凸极式定子(1)和凸极式转子(2)的极弧宽占有空间的幅射α与极宽占有的空间幅射角β之比α/β<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无刷脉冲直流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定子(1)的极数与转子(2)的极数相等。

说明书全文

无刷脉冲直流电动机

[0001] 本发明属于直流电动机。
[0002] 通常电动机的凸极都设置在转子上,定子上设置交流绕组,例如步进电机和反应式同步电机。一般转矩和功率都很小,只能作执行元件使用,很难驱动较大功率的机械负载。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具有串激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的转矩和功率较大的双凸极脉冲式直流电动机。
[0004] 实现上述目的途径是:由凸极式定子1,凸极式转子2构成的双凸极脉冲式直流电动机的主件。在凸极式定子1上设有直流绕组3,定子1的凸极与转子2的凸极之间留有气隙5,使凸极式定子与转子凸极的极弧宽占有的空间幅射α与极宽占有的空间幅射角β之比 为佳。
[0005] 现以2极双凸极脉冲式直流电动机为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论述。
[0006] 图1为转子在里,定子在外的2极双凸极脉冲式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图;
[0007] 图2为给定子直流绕组3断续通电的空间相对位置图。其中:1.凸极式定子;2.凸极式转子;3.定子直流绕组;4.主磁通Φ;5.定、转子极靴之间的气隙δ;6.轴;7.转子的旋转方向;8.安装在定子上触发可控Ta使用的定位脉冲发生器;9.安装在定子上触发可控硅Tb使用的定位脉冲发生器;10、11.为分别安装在转子的两个凸极上触发定位脉冲发生器8、9动作的执行元件。图中下列符号代表的含义是:
[0008] A-A,定子凸极的中心线。
[0009] B-B,转子凸极的中心线。
[0010] α-定子和转子凸极的极弧宽占有空间的幅射角。
[0011] β-定子和转子的极宽占有空间的幅射角。
[0012] θ1-直流绕组开始通电时,定子凸极中心线A-A与转子凸极中心线B-B之间的空间夹角,(又是导电角)。
[0013] θ2-直流绕组开始断电时,定子凸极中心线A-A与转子凸极中心线B-B之间的空间夹角。
[0014] θ3-直流绕组开始通电时,定子与转子凸极的极弧 的空间角。
[0015] 图3为实现电动机断续导电的控制线路图。图中各符号的代表含义是:
[0016] E-直流电源。
[0017] R、L-分别为电动机的内阻和电感。
[0018] RG-可控硅Ta、Tb控制极的限流电阻
[0019] Rc-电容器C充电时的限流电阻。
[0020] C-截止可控硅Ta、Tb提供反向电流的电容器。
[0021] D-续流二极管
[0022] Ta-导通定子绕组电流的可控硅元件。
[0023] Tb-截止定子绕组电流的可控硅元件。
[0024] 双凸极脉冲式直流电动机如图1、图2所示,主件由凸极式定子1、凸极式转子2构成。定、转子使用的硅片与Y系列电机相同;设计时,使定、转子凸极的极弧宽占有空间的幅射角α与极宽占有的空间幅射角β之比 在定、转子凸极之间有气隙5,对气隙5的δ值的设计与同功率、同转速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相同。对定子直流绕组
3的设计,应使直流绕组的电流I与数Z的乘积安匝数ZI,在气隙5的δ处所产生的最小磁通密度βδ=10,000高斯。当凸极式转子2运行到凸极中心线B-B图1所示位置时,给直流绕组3通电后将产生主磁通4,主磁通Φ穿过气隙δ经过凸极式定、转子构成闭合回路。当主磁通Φ的线力图收缩时,在凸极式转子2上产生一个向着旋转方向7的磁拉力,使转子绕轴6以转速n运转。
[0025] 双凸极脉冲式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
[0026] 若图1所示的凸极式转子2的凸极无论停留在空间任何位置,给定子直流绕组3通以稳恒电流时,由于磁力线产生的磁拉力有力图使磁力线收缩到行经最短路径的功能,必然使转子旋转至中心线B-B与定子凸极中心线A-A重合而终止,随着转子中心线B-B在空间的位置不同而转动的方向和角度也不同。
[0027] 为了使凸极式转子2产生一个同方向的转矩M,就必须按照转子凸极在空间与定子凸极存在的相对位置,给直流绕组3通以断续的直流。
[0028] 实现断续导电的具体方法是:当安装在转子两个对称凸极上的动作执行元件10或11运行到与固定在定子上的触发可控硅Ta、Tb的定位脉冲发生器8、9在空间的幅射角度重合时,均可立即触发可控硅Ta或Tb,分别导通和截止定子直流绕组中的电流。因此动作执行元件10、11要严格安装在转子凸极的中心线B-B上;触发可控硅Ta的定位脉冲发生器8,安装在与定子凸极中心线A-A空间为θ1的夹角处;触发可控硅Tb的定位脉冲发生器9,安装在与定子凸极中心线A-A空间为θ2的夹角处。
[0029] 实现断续导电的具体过程是:当转子上的动作执行元件10(如图1所示),随着转子旋转到与定子上的定位脉冲发生器8在空间角度重合时,立刻使定位脉冲发生器8接通,可控硅Ta的控制极产生一个触发脉冲电流,使可控硅Ta导通后接通直流电源E,电机的直流绕组3通电后在磁拉力的作用下,转子按照旋转方向7旋转,从而使电机输出转矩和机械功率。与此同时,通过限流电阻Rc、电容器C、可控硅Ta形成了对电容器C的充电回路,给电容器C充电为左负右正,为准备截止Ta提供了产生反向电流的条件。当转子上的动作执行元件10(如图2所示)旋转到与定子上的定位脉冲发生器9在空间角度重合时,立刻使定位脉冲发生器9接通,可控硅Tb的控制极产生一个脉冲电流,使可控硅Tb导通。此时电容器上的电压经Tb管而逆向Ta管放电,使可控硅Ta关断。为了改善关断条件,加设了续流二极管D。Ta关断后因对电容器C反充电至左正右负,直流绕组3中仍有电流通过,这就是触发可控硅Tb使用的定位脉冲发生器9安装在与定子凸极中心线A-A有一定空间角度θ2的原因。当转子另一凸极上的动作执行元件11,随着转子旋转到与定子上的定位脉冲发生器8在空间角度重合时,可立刻导通可控硅Ta而关断可控硅Tb,重复上述的过程,使电机连续运转。
[0030] 对θ2的选择可根据电源E的电压、电机的内阻R、电感L、电容器C和转速n综合试验确定。一般选择在θ2=3°~5°为宜。对θ1选择应使θ1<β/2,在开始给直流绕组3通电时确保转子产生的转矩与旋转方向7一致。但θ1又不能太 如图1所示那样,又要使直流绕组开始通电时,定子与转子凸极的极弧相距一定的空间夹角θ3,使θ3>0。对θ3的数值可由试验确定最佳值,一般选择在 为宜。
[0031] 双凸极脉冲式电动机的转矩M与转速n之间具有良好的机械特性n=f(M),其特性曲线如说明书附图4所示。
[0032] 从图4可知,该机具有与串激直流电动机相似的机械特性。这是因为电机绕组是一个具有电感L和电阻R的RL电路,时间常数τ=L/R,当接通直流电源E之后,绕组中的电流I按下式规律变化:
[0033] I=E/R(1-e-R/L.t)
[0034] 从上式可知,若绕组通电后经过导电角θ1的时间为t,电流I及产生的转矩M与时间t成正比,因此随着转速n的上升,导电时间t相应缩短,转矩M必然减小,而得到上图所示的机械特性曲线。
[0035] 本机的定子为无齿无槽的凸极式,定子上设有集中绕组,下线极为方便;在凸极式转子上没有任何形式的通电导体。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可根据负载转矩M的大小自动调节转速。可广泛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和电动汽车等领域。
[0036] 双凸极脉冲式直流电动机高效节能的理论依据:
[0037] 1.本机因凸极式转子上没有设置任何形式的通电导体,其转子子损Pcu2=θ。
[0038] 2.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设计制造低转速、大转矩无调速装置的电动机。最高转速n=600转/分为宜,2极电机脉冲电流引起的磁场变化频率为f=600/60=10(HZ/秒);而交流电动机磁场变化频率与转速无关,均为f=50HZ/秒。因电机的损与磁场的变化频率f成正比,所以在低速运行状态下的双凸极脉冲式直流电动机的铁损Pfe要比交流电动机小得多。
[0039] 3.在定子与转子凸极的极弧相距空间夹角θ3时给定子直流绕组通电,是本机在运行中降低输入功率,相对增加输出功率的有效措施。这是因为空气的磁导率μ0很小,当给直流绕组通电后,因凸极式转子途径θ3的运行过程中,在绕组中产生的电感L和反电势UL都很小,电流I和转矩将迅速上升。即使运行在θ3=0以后的过程中,反电势UL将增大,但在任意空间角度时的电流I和转矩M,都将超过定子与转子凸极在α/β≥0.5的设计结构。本机的结构设计在α/β=0.38~0.45范围内,是给θ3的存在提供设计依据,提高本机效率的重要措施。
[0040] 对该项发明制造的双凸极脉冲式直流电动机,在自行车上使用测试,当直流电压E=24伏、转速n=200转/分时,其输入功率P1=200瓦,输出功率P2=190瓦,本机效率η=P2/P1=95%。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