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定子绕组自由端折弯设备

申请号 CN202310437957.1 申请日 2023-04-21 公开(公告)号 CN116488405B 公开(公告)日 2024-05-07
申请人 邦迪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先锋;
摘要 本 申请 公开了一种 电机 定子 绕组自由端折弯设备,涉及电机装配设备的领域,其包括 机架 ,机架上固定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有用于同轴嵌设定子的安装圆槽;机架上转动设置有转动架,转动架的转动轴线与安装圆槽的轴线共线,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架转动的驱动部件;转动架上沿其转动轴线滑移设置有 支撑 架,转动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架滑移的推动部件;支撑架上设置有滑移架,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推动滑移架沿安装圆槽任意径向滑移的动 力 部件;并且,滑移架上设置有用于夹持扁线对的夹持部件,夹持部件位于安装圆槽轴向上的一侧。本申请具有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提升对扁线折弯的效率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机定子绕组自由端折弯设备,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固定有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上设置有用于同轴嵌设定子的安装圆槽(21);
所述机架(1)上转动设置有转动架(3),所述转动架(3)的转动轴线与安装圆槽(21)的轴线共线,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架(3)转动的驱动部件(4);所述转动架(3)上沿其转动轴线滑移设置有支撑架(31),所述转动架(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架(31)滑移的推动部件(32);所述支撑架(31)上设置有滑移架(5),所述支撑架(31)上设置有用于推动滑移架(5)沿安装圆槽(21)任意径向滑移的动部件(6);并且,所述滑移架(5)上设置有用于夹持扁线对(220)的夹持部件(7),所述夹持部件(7)位于安装圆槽(21)轴向上的一侧;
所述夹持部件(7)包括靠板(71)和夹持板(72),所述靠板(71)固定于滑移架(5)上,所述靠板(71)的长度方向沿支撑架(31)滑移方向设置,所述靠板(71)在滑移架(5)运动方向上的一侧面为抵靠面(711);
所述夹持板(72)位于靠板(71)的抵靠面(711)一侧,所述夹持板(72)的长度方向沿支撑架(31)的滑移方向设置,所述夹持板(72)滑移连接于滑移架(5)上,所述夹持板(72)的滑移方向垂直于滑移架(5)的运动方向和支撑架(31)的滑移方向,且所述夹持板(72)背离靠板(71)一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板(721),所述限位板(721)背离靠板(71)和夹持板(72)的一侧设置,且所述限位板(721)背离夹持板(72)的一侧形成切入刃(722);
当限位板(721)正对抵靠面(711)时,所述限位板(721)与抵靠面(711)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扁线对(220)两个自由端的第一容纳槽(713);
所述滑移架(5)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夹持板(72)滑移的驱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绕组自由端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72)在其滑移方向上间隔设置有两个,两所述夹持板(72)位于靠板(71)相对的两侧,所述限位板(721)与夹持板(72)一一对应,且两所述限位板(721)均位于两个夹持板(7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绕组自由端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架(5)上滑移连接有滑座(51),所述滑座(51)的滑移方向垂直于滑移架(5)的运动方向和支撑架(31)的滑移方向,所述夹持板(72)固定于滑座(51)上并通过滑座(51)与滑移架(5)滑移连接,且所述滑座(51)与夹持板(72)一一对应;
并且,两所述滑座(51)上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511),两所述调节螺栓(511)的轴线共线且均平行于滑座(51)的滑移方向,两所述调节螺栓(511)轴向上的一侧相互靠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绕组自由端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气缸(73),所述驱动气缸(73)的缸体固定于滑移架(5)上,所述驱动气缸(73)的活塞杆平行于滑移架(5)运动方向,所述驱动气缸(73)活塞杆的端部分别与两个滑座(51)之间均铰接有铰接支架(7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绕组自由端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架(5)上设置有填充杆(9),所述填充杆(9)的长度方向沿靠板(7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填充杆(9)沿其长度方向滑移设置于滑移架(5)上,所述填充杆(9)位于靠板(71)的抵靠面(711)一侧并抵接抵靠面(711);
当限位板(721)正对抵靠面(711)时,所述填充杆(9)与限位板(721)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扁线的自由端的第二容纳槽(92);
并且,所述滑移架(5)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填充杆(9)滑移的驱使组件(5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绕组自由端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杆(9)上固定有直齿条(91),所述直齿条(91)的长度方向沿填充杆(9)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驱使组件(53)包括伺服电机(531)和调节齿轮(532),所述伺服电机(531)固定于滑移架(5)上,所述调节齿轮(532)同轴固定于伺服电机(531)的输出轴上,且所述调节齿轮(532)和直齿条(91)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绕组自由端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上设置有支撑头(221),所述支撑头(221)位于安装圆槽(21)靠近夹持部件(7)的一侧,所述支撑头(221)的端部朝向安装圆槽(21)的轴线,所述支撑头(221)绕安装圆槽(21)轴线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且所述支撑头(221)与扁线组(210)一一对应,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头(221)向安装圆槽(21)轴线运动并抵靠定子绕组(200)最外侧扁线自由端根部的驱动装置(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绕组自由端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上固定有安装环板(22),所述安装环板(22)的轴线与安装圆槽(21)轴线共线,所述安装环板(22)上沿其径线开设有滑槽(222),所述支撑头(221)局部嵌入滑槽(222)并与滑槽(222)滑移配合,且所述滑槽(222)与支撑头(221)一一对应;
所述安装架(2)设置有同步环板(24),所述同步环板(24)的轴线与安装环板(22)的轴线共线,所述同步环板(24)绕其轴线转动设置于安装架(2)上;所述同步环板(24)上自其外侧边缘向内侧开设有引导槽(241),所述引导槽(241)的长度方向偏离同步环板(24)的轴线,所述支撑头(221)上设置有引导件,所述引导件嵌入引导槽(241)并与引导槽(241)滑移配合,且所述引导槽(241)绕同步环板(24)轴线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引导槽(241)、引导件二者均与支撑头(221)一一对应,并且,所述驱动装置(23)与同步环板(24)传动连接并驱动同步环板(24)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绕组自由端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圆槽(21)的轴线呈竖直,定子安装于安装圆槽(21)内后,定子绕组(200)的自由端均竖直向下,并且,所述支撑头(221)靠近安装圆槽(21)轴线一侧的上侧形成有用于支撑定子心(100)下侧的支撑面(2211)。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自由端折弯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电机装配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定子绕组自由端折弯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扁线电机特指定子绕组采用扁导线的电机,其定子绕组所用的导线形态相对普通电机发生变化,从普通电机的多根较细的圆线转变成多根较粗的矩形导线,该矩形导线俗称扁线。
[0003] 相关技术中,扁线电机包括转子和定子,参见图12,其中定子包括定子心100和穿设于定子铁心上的定子绕组200,定子绕组200包括绕定子绕组200轴线均匀间隔设置的若干扁线组210,每组扁线组210均包括多根由外向内依次紧挨设置的多根扁线,且任一相邻的两组扁线组210之间预留间隙;定子铁心100上开设有用于插设扁线组的定子槽110,定子槽110与扁线组210一一对应。并且,每组扁线组210通常包括二的倍数个扁线对220,且每个扁线对220均包括两个相邻的扁线。
[0004] 在定子生产作业中,将定子绕组200的每个扁线均贯穿对应定子槽110,每个扁线贯穿对应定子槽110的端部为自由端;然后,通过焊接设备对相邻两组扁线组210之间扁线对220的自由端进行焊接,使得所有的扁线并联或串联
[0005]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由于扁线组内的所有扁线紧挨排列,在对相邻两个定子槽的两个扁线对的自由端进行焊接时,很容易损伤到相邻的其他扁线;因此,在对定子绕组焊接之前,往往由人工对每个扁线对的自由端进行弯折和梳理,使得每组扁线组内的任何相邻的两个扁线对均间隔设置。然而,定子绕组的扁线对的数量较多,由人工对每个扁线对的自由端进行弯折和梳理,工作强度较大,效率相对较低,存在待改进之处。发明内容
[0006]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由人工对每个扁线对的自由端进行弯折和梳理,工作强度较大、效率相对较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机定子绕组自由端折弯设备。
[0007]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机定子绕组自由端折弯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自由端折弯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用于同轴嵌设定子的安装圆槽;
[0009] 所述机架上转动设置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的转动轴线与安装圆槽的轴线共线,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架转动的驱动部件;所述转动架上沿其转动轴线滑移设置有支撑架,所述转动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架滑移的推动部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滑移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推动滑移架沿安装圆槽任意径向滑移的动部件;并且,所述滑移架上设置有用于夹持扁线对的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位于安装圆槽轴向上的一侧。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运用中,将定子安装于安装圆槽内,并使得定子绕组的自由端朝向夹持部件一侧;然后,由驱动部件带动转动架转动,由动力部件驱动滑移架滑移,使得夹持部件移动至正对对应扁线对的位置;随后,由推动部件推动支撑架滑移,并配合动力部件驱动滑移架滑移,使得夹持部件靠近对应扁线对,并由夹持部件夹持扁线对;最后,由动力部件驱动滑移架滑移,并带动夹持部件运动,从而对扁线对进行折弯。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提升对扁线折弯的效率。
[0011] 需要指出的是,对扁线对的折弯作业中,可以从外向内或从内向外折弯定子绕组的扁线对,从而为位于最外侧扁线对和最内侧扁线对之间的扁线对提供正常折弯所需的空间。
[0012] 优选的,所述夹持部件包括靠板和夹持板,所述靠板固定于滑移架上,所述靠板的长度方向沿支撑架滑移方向设置,所述靠板在滑移架运动方向上的一侧面为抵靠面;
[0013] 所述夹持板位于靠板的抵靠面一侧,所述夹持板的长度方向沿支撑架的滑移方向设置,所述夹持板滑移连接于滑移架上,所述夹持板的滑移方向垂直于滑移架的运动方向和支撑架的滑移方向,且所述夹持板背离靠板一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背离靠板和夹持板的一侧设置,且所述限位板背离夹持板的一侧形成切入刃;
[0014] 当限位板正对抵靠面时,所述限位板与抵靠面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扁线对两个自由端的第一容纳槽;
[0015] 所述滑移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夹持板滑移的驱动件。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运用中,可以从外向内折弯定子绕组的扁线对,先由驱动件驱动夹持板远离靠板;然后,由推动部件推动支撑架滑移,并配合动力部件驱动滑移架滑移,使得靠板的抵靠面抵接扁线对位于定子绕组外侧的侧面;随后,由驱动件驱动夹持架靠近扁线对,切入刃将切入相邻两个扁线对之间;最后,由动力部件驱动滑移架向定子绕组外侧滑移,并带动夹持部件运动,从而对扁线对进行折弯,从而具体实现对扁线对的夹持作业,并有助于保证夹持部件对扁线对正常的夹持作业。
[0017] 优选的,所述夹持板在其滑移方向上间隔设置有两个,两所述夹持板位于靠板相对的两侧,所述限位板与夹持板一一对应,且两所述限位板均位于两个夹持板之间。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两个夹持板和夹持板配合靠板夹持扁线对,有助于提升对扁线对夹持的稳定性
[0019] 优选的,所述滑移架上滑移连接有滑座,所述滑座的滑移方向垂直于滑移架的运动方向和支撑架的滑移方向,所述夹持板固定于滑座上并通过滑座与滑移架滑移连接,且所述滑座与夹持板一一对应;
[0020] 并且,两所述滑座上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两所述调节螺栓的轴线共线且均平行于滑座的滑移方向,两所述调节螺栓轴向上的一侧相互靠近。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运用中,可以旋动两个调节螺栓,调节两个夹持板的夹持间隔,从而有助于提升对多种不同扁线组的夹持作业的适用性。
[0022]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缸体固定于滑移架上,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平行于滑移架运动方向,所述驱动气缸活塞杆的端部分别与两个滑座之间均铰接有铰接支架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驱动气缸通过两个铰接支架带动两个滑座相互靠近或远离,有助于提升对扁线对夹持的便捷性。
[0024] 优选的,所述滑移架上设置有填充杆,所述填充杆的长度方向沿靠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填充杆沿其长度方向滑移设置于滑移架上,所述填充杆位于靠板的抵靠面一侧并抵接抵靠面;
[0025] 当限位板正对抵靠面时,所述填充杆与限位板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扁线的自由端的第二容纳槽;
[0026] 并且,所述滑移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填充杆滑移的驱使组件。
[002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每根扁线进行折弯时,可以由驱使组件驱动填充杆滑移,并使得填充杆穿入第一容纳槽内,此时,填充杆与限位板之间的第二容纳槽仅能容纳单根扁线,并可以通过动力部件驱动滑移架,从而对单根扁线进行折弯。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提升该折弯设备的适用性。
[0028] 优选的,所述填充杆上固定有直齿条,所述直齿条的长度方向沿填充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驱使组件包括伺服电机和调节齿轮,所述伺服电机固定于滑移架上,所述调节齿轮同轴固定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且所述调节齿轮和直齿条啮合
[002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伺服电机驱动调节齿轮转动,并带动直齿条和填充杆运动,方便对填充杆滑移的驱动作业,并有助于提升填充杆处于第一容纳槽内的稳定性。
[0030]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支撑头,所述支撑头位于安装圆槽靠近夹持部件的一侧,所述支撑头的端部朝向安装圆槽的轴线,所述支撑头绕安装圆槽轴线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且所述支撑头与扁线组一一对应,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头向安装圆槽轴线运动并抵靠定子绕组最外侧扁线自由端根部的驱动装置。
[003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扁线对折弯时,可以由驱动装置驱动支撑头靠在定子绕组外侧扁线自由端的根部,由支撑头作为折弯扁线对自由端的受力支点,减少扁线自由端折弯过程中抵触定子铁心并损坏的情况发生。
[0032]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上固定有安装环板,所述安装环板的轴线与安装圆槽轴线共线,所述安装环板上沿其径线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头局部嵌入滑槽并与滑槽滑移配合,且所述滑槽与支撑头一一对应;
[0033] 所述安装架设置有同步环板,所述同步环板的轴线与安装环板的轴线共线,所述同步环板绕其轴线转动设置于安装架上;所述同步环板上自其外侧边缘向内侧开设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的长度方向偏离同步环板的轴线,所述支撑头上设置有引导件,所述引导件嵌入引导槽并与引导槽滑移配合,且所述引导槽绕同步环板轴线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引导槽、引导件二者均与支撑头一一对应,并且,所述驱动装置与同步环板传动连接并驱动同步环板转动。
[003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运用中,由驱动装置驱动同步环板转动,将通过所有引导槽和引导件驱动所有支撑头同步向安装环板的内侧或外侧运动,从而实现对所有支撑头的同步驱动作业。
[0035] 优选的,所述安装圆槽的轴线呈竖直,定子安装于安装圆槽内后,定子绕组的自由端均竖直向下,并且,所述支撑头靠近安装圆槽轴线一侧的上侧形成有用于支撑定子铁心下侧的支撑面。
[003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所有支撑头上的支撑面对定子铁心进行支撑,有助于保证定子安装于安装圆槽内的稳定性。附图说明
[0037] 图1为实施例一主要体现电机定子绕组自由端折弯设备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0038] 图2为实施例一主要体现电机定子绕组自由端折弯设备结构的示意图;
[0039] 图3为实施例一主要体现驱动装置和支撑头结构的示意图;
[0040] 图4为实施例一主要体现驱动装置和支撑头结构的示意图;
[0041] 图5为实施例一主要体现安装环板和同步环板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42] 图6为实施例一主要体现第一直线模组和弧形顶板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43] 图7为实施例一主要体现转动架和支撑架结构的示意图;
[0044] 图8为实施例一主要体现夹持部件结构的示意图;
[0045] 图9为实施例一主要体现靠板和夹持板结构的示意图;
[0046] 图10为实施例二主要体现夹持部件结构的示意图;
[0047] 图11为实施例二主要体现驱使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0048] 图12为相关技术中定子的示意图。
[0049] 附图标记:1、机架;2、安装架;21、安装圆槽;211、固定座;2111、定位销;22、安装环板;221、支撑头;2211、支撑面;2212、引导轮;222、滑槽;23、驱动装置;231、驱动电机;232、控制齿轮;233、弧形齿条;24、同步环板;241、引导槽;3、转动架;31、支撑架;311、承载盘;32、推动部件;321、电缸;4、驱动部件;41、电动分度盘;5、滑移架;51、滑座;511、调节螺栓;
52、固定;521、稳定槽;522、腰型槽;523、限位螺栓;53、驱使组件;531、伺服电机;532、调节齿轮;6、动力部件;61、第二直线模组;7、夹持部件;71、靠板;711、抵靠面;712、引导刃;
713、第一容纳槽;72、夹持板;721、限位板;722、切入刃;73、驱动气缸;731、中间块;7311、卡槽;732、铰接支架;8、辅助架;81、第一直线模组;82、气动卡盘;83、弧形顶板;9、填充杆;91、直齿条;92、第二容纳槽;100、定子铁心;110、定子槽;120、定位槽;200、定子绕组;210、扁线组;220、扁线对。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51] 相关技术中,参见图12,定子铁心100呈圆筒状,定子铁心100的外侧壁开设有定位槽120,定位槽120沿定子铁心100轴线并贯通至定子铁心100的两端面,且定位槽120绕定子铁心100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
[0052]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机定子绕组自由端折弯设备。
[0053] 实施例一:
[0054] 参照图1和图2,电机定子绕组自由端折弯设备,包括机架1,机架1上固定架设有安装架2,安装架2上设有用于嵌设定子的安装圆槽21,安装圆槽21的轴线呈竖直,安装圆槽21贯通安装架2的上下两侧。安装架2位于安装圆槽21的下侧固定设置有安装环板22,安装环板22的轴线与安装圆槽21的轴线共线,安装环板22上沿其径线滑移设置有支撑头221(参见图3),支撑头221靠近安装环板22轴线一侧的上侧形成有支撑面2211,支撑头221与扁线组210一一对应,且安装环板2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头221滑移的驱动装置23。机架1上转动设置有转动架3,转动架3的转动轴线与安装圆槽21的轴线共线,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架3转动的驱动部件4。转动架3的上侧竖直滑移设置有支撑架31,转动架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架31滑移的推动部件32。支撑架31的上侧设置有滑移架5,支撑架31上设置有用于推动滑移架5沿安装圆槽21任意径向滑移的动力部件6;滑移架5的上侧设置有用于夹持扁线对220的夹持部件7。并且,夹持部件7位于安装架2的下方。
[0055] 实际运用中,由驱动装置23驱动所有的支撑头221向安装环板22的轴线靠拢;然后,可以将定子从上向下置于安装圆槽21内,使得定子绕组200的自由端向下穿过安装环板22,并使得定子铁心100的下侧面抵接于支撑面2211上;随后,由驱动装置23继续驱动所有的支撑头221运动,使得每个支撑头221均抵接对应扁线组210最外侧扁线自由端的根部。之后,由驱动部件4带动转动架3转动,由动力部件6驱动滑移架5滑移,由推动部件32推动支撑架31滑移,使得夹持部件7靠近扁线对220,并由夹持部件7夹持扁线对220;最后,由推动部件32推动支撑架31滑移,并对扁线对220进行弯折,此时,支撑头221作为折弯扁线对220自由端的受力支点。
[0056] 具体而言,参见图3和图4,安装圆槽21侧壁的下侧嵌设固定有固定座211,固定座211靠近安装圆槽21轴线的一侧竖直固定有定位销2111,定位销2111与定子铁心100的定位槽120嵌设配合,且固定座211在安装圆槽21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且定位销2111与固定座211一一对应。定子穿入安装圆槽21后,每个定位销2111均将嵌入定子铁心100上对应的定位槽120内,从而对定子进行定位。
[0057] 参见图4和图5,安装环板22上沿其径线开设有滑槽222,支撑头221局部嵌入滑槽222并与滑槽222滑移配合,且滑槽222与支撑头221一一对应。安装架2上设有同步环板24,同步环板24的轴线与安装环板22的轴线共线,且同步环板24绕其转动轴线设置于安装架2上,同步环板24位于安装环板22的上侧。同步环板24上自其外侧边缘向内侧开设有引导槽
241,引导槽241的长度方向偏离同步环板24的轴线;支撑头221上设置有引导件,引导件为引导轮2212,引导轮2212的轴线呈竖直,引导轮2212绕其轴线转动连接于支撑头221上侧,且引导轮2212嵌入引导槽241并与引导槽241滑移配合。并且,引导槽241绕同步环板24轴线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引导槽241、引导轮2212二者均与支撑头221一一对应,驱动装置23与同步环板24传动连接并驱动同步环板24转动。
[0058] 驱动装置23包括驱动电机231、控制齿轮232以及弧形齿条233。弧形齿条233固定于同步环板24的边缘,弧形齿条233的曲率中心位于同步环板24的轴线上。驱动电机231固定于安装架2上,控制齿轮232同轴固定于驱动电机231的输出轴上,且控制齿轮232与弧形齿条233啮合。实际运用中,驱动电机231带动控制齿轮232转动,并通过弧形齿条233带动同步环板24转动,将通过所有引导槽241和引导轮2212驱动所有支撑头221同步向安装环板22的内侧或外侧运动。
[0059] 参见图1和图6,机架1位于安装架2的上侧还固定架设有辅助架8,辅助架8上设置有第一直线模组81,第一直线模组81呈竖直,第一直线模组81的滑块与辅助架8固定连接。第一直线模组81座体的下侧固定有气动卡盘82,气动卡盘82的轴线与安装圆槽21的轴线共线。气动卡盘82的卡爪朝下,气动卡盘82的每个卡爪的外侧均固定有弧形顶板83,每个弧形顶板83的曲率中心均位于气动卡盘82的轴线上。当定子穿入安装圆槽21后,由第一直线模组81带动气动卡盘82向下运动,并将气动卡盘82和弧形顶板83送入定子内,然后,由气动卡盘82带动每个弧形顶板83抵接定子铁心100的内壁,有助于提升定子的稳定性。
[0060] 接下来,参见图7,驱动部件4为电动分度盘41,电动分度盘41固定于机架1上,电动分度盘41转盘的轴线呈竖直,且电动分度盘41的转盘朝上,转动架3固定于电动分度盘41的转盘上。支撑架31通过多个竖直设置的直线导轨滑移连接于转动架3上,且推动部件32为电缸321,电缸321的缸体固定于转动架3上,电缸321的输出轴竖直向上,电缸321输出轴的上端与支撑架31的下侧固定。
[0061] 参见图7和图8,支撑架31上固定有承载盘311,承载盘311的轴线与转动架3的转动轴线共线。动力部件6为第二直线模组61,第二直线模组61固定于承载盘311上,且第二直线模组61沿承载盘311径线设置。第二直线模组61的滑块朝上设置,滑移架5固定于第二直线模组61的滑块上。夹持部件7包括靠板71和夹持板72(参见图9),靠板71固定于滑移架5上,靠板71的长度方向沿承载盘311轴向,靠板71在滑移架5运动方向上靠近承载盘311轴线的一侧面为抵靠面711,且靠板71上侧形成有用于引导靠板71穿入相邻两个扁线自由端之间的引导刃712。
[0062] 参见图8和图9,滑移架5上设置有滑座51,滑座51通过直线导轨滑移连接于滑移架5上,滑座51的滑移方向呈平且垂直于滑移架5的运动方向。夹持板72竖直固定于滑座51上,夹持板72位于靠板71的抵靠面711一侧。夹持板72背离靠板71一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板
721,限位板721背离靠板71和夹持板72的一侧倒角设置,且限位板721背离夹持板72的一侧形成切入刃722。并且,滑座51在其滑移方向上设置有两个,夹持板72、限位板721以及切入刃722三者均与滑座51一一对应,且两个夹持板72位于靠板71的两侧。当两个限位板721正对抵靠面711时,两个限位板721与抵靠面711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扁线对220两个自由端的第一容纳槽713。
[0063] 夹持部件7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为驱动气缸73,驱动气缸73的缸体固定于滑移架5上,驱动气缸73的活塞杆平行于滑移架5运动方向。驱动气缸73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中间块731,滑移架5上固定有固定块52,固定块52上沿滑移架5运动方向贯穿开设有稳定槽521,中间块731嵌入稳定槽521并与稳定槽521滑移配合;稳定槽521相对的两侧壁上均沿滑移架
5运动方向开设有腰型槽522,两个腰型槽522分别贯穿至固定块52的外侧,固定块52上设置有限位螺栓523,限位螺栓523的端部穿过腰型槽522并螺纹旋入中间块731,且限位螺栓523与腰型槽522一一对应。中间块731靠近驱动气缸73的一侧开设有卡槽7311,驱动气缸73活塞杆的端部卡入卡槽7311并与中间块731固定,且中间块731分别与两个滑座51之间均铰接有铰接支架732。为了提升夹持部件7的适用性,两个滑座51上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511,两个调节螺栓511的轴线共线且均平行于滑座51的滑移方向,两个调节螺栓511的头部相互靠近。并且,第二直线模组61在承载盘311上绕承载盘311轴线均匀间隔设置有六个,夹持部件7与第二直线模组61一一对应。
[0064] 实际运用中,由电动分度盘41带动转动架3转动,由电缸321驱动支撑架31升降,并有由第二直线模组61带动滑移架5运动,从而使得夹持部件7靠近和远离对应扁线对220。夹持部件7夹持扁线对220时,由驱动气缸73通过两个铰接支架732,驱动两个夹持板72相互远离;当靠板71的抵靠面711抵接扁线对220的一侧时,再由两个驱动气缸73通过两个铰接支架732驱动两个夹持板72相互靠近,且在两个切入刃722的引导下,两个限位板721可以较为容易的穿入相邻两个扁线对220之间。
[0065]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机定子绕组自由端折弯设备的实施原理为:
[0066] 实际运用中,由驱动电机231带动控制齿轮232转动,并通过弧形齿条233带动同步环板24转动,将通过所有引导槽241和引导轮2212驱动所有支撑头221同步向安装环板22的内侧运动,使得每个支撑头221向安装圆槽21内侧凸出;此时,可以将定子从上向下置于安装圆槽21内,使得定子绕组200的自由端向下穿过安装环板22,并使得定子铁心100的下侧面抵接于支撑面2211上,使得每个定位销2111均嵌入定子铁心100的定位槽120内;然后,再次驱动电机231、控制齿轮232以及弧形齿条233配合,带动同步环板24转动,并使得每个支撑头221均抵接对应扁线组210最外侧的扁线;随后,由第一直线模组81带动气动卡盘82向下运动,并将气动卡盘82和弧形顶板83送入定子内,且由气动卡盘82带动每个弧形顶板83抵接定子铁心100的内壁。
[0067] 完成对定子的安装后,由电动分度盘41带动转动架3转动,由电缸321驱动支撑架31上升,并有由第二直线模组61带动滑移架5向承载盘311轴线一侧运动;此时,由驱动气缸
73通过两个铰接支架732,驱动两个夹持板72相互远离。当靠板71的抵靠面711抵接对扁线对220的外侧时,由两个驱动气缸73通过两个铰接支架732驱动两个夹持板72相互靠近,且在两个切入刃722的引导下,两个限位板721可以较为容易的穿入相邻两个扁线对220之间,从而对扁线对220进行夹持;最后,由第二直线模组61带动滑移架5运动,从而对扁线对220进行折弯作业。
[0068] 实施例二:
[0069] 参照图10和图1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滑移架5上竖直穿设有填充杆9,且填充杆9与滑移架5滑移连接。填充杆9位于靠板71的抵靠面711一侧并抵接抵靠面711。填充杆9的下侧一体设置有直齿条91,直齿条91呈竖直。滑移架5上还设置有驱使组件
53,驱使组件53包括伺服电机531和调节齿轮532,伺服电机531固定于滑移架5上,调节齿轮
532同轴固定于伺服电机531的输出轴上,且调节齿轮532和直齿条91啮合。当对单根扁线进行折弯时,由伺服电机531驱动齿轮转动,并带动直齿条91和填充杆9上升;当限位板721正对抵靠面711时,填充杆9与限位板721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扁线的自由端的第二容纳槽92。
[0070]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