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发电、变电或配电 / 电机 / 一种电机出线结构

一种电机出线结构

申请号 CN201910635480.1 申请日 2019-07-15 公开(公告)号 CN110266138B 公开(公告)日 2024-05-17
申请人 尼得科凯宇汽车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发明人 胡培俊; 王咏涛; 邱高峰; 王朝海;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电机 出线结构,包括: 铁 芯、绝缘骨架、导电片、若干绕组和 支撑 骨架;绝缘骨架插装在铁芯表面,绕组缠绕在绝缘骨架上,绕组具有头端和尾端,所述支撑骨架分为第一支撑骨架和第二支撑骨架,导电片包括导电基片和若干导电头,所述导电基片被第一支撑骨架包裹,绝缘骨架端部设有凹槽,第一支撑骨架设有固定引脚,固定引脚插入绝缘骨架端部的凹槽内,第一支撑骨架上还设有固定突起,第二支撑骨架上设有通孔,第二支撑骨架通过通孔固定在第一支撑骨架上,第二支撑骨架设有 导线 柱,导线柱内设有导线孔,若干绕组的尾端与导电片的导电头连接,若干绕组的头端通过导线柱内的导线孔引出电机。具有结构牢固、节省材料且装配效率高的特点。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机出线结构,包括:芯(1)、绝缘骨架(2)、导电片(3)、若干绕组(4)和支撑骨架(5);所述绝缘骨架(2)插装在铁芯(1)表面,绕组(4)缠绕在绝缘骨架(2)上,绕组(4)具有头端(4‑1)和尾端(4‑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5)分为第一支撑骨架(5‑1)和第二支撑骨架(5‑2),导电片(3)包括导电基片(3‑1)和若干导电头,所述导电基片(3‑1)被第一支撑骨架(5‑1)包裹,绝缘骨架(2)端部设有凹槽(2‑1),第一支撑骨架(5‑1)设有固定引脚(5‑
1‑1),固定引脚(5‑1‑1)插入绝缘骨架端部的凹槽(2‑1)内,第一支撑骨架(5‑1)上还设有固定突起(5‑1‑2),第二支撑骨架(5‑2)上设有通孔(5‑2‑1),第二支撑骨架(5‑2)通过通孔(5‑
2‑1)固定在第一支撑骨架(5‑1)上,第二支撑骨架(5‑2)设有导线柱(5‑2‑2),导线柱(5‑2‑
2)内设有导线孔(5‑2‑3),若干绕组(4)的尾端(4‑2)与导电片(3)的导电头连接,若干绕组(4)的头端(4‑1)通过导线柱(5‑2‑2)内的导线孔(5‑2‑3)引出电机;第一支撑骨架(5‑1)分两部分,整体呈圆环状,第一部分呈镂空半圆环,第二部分呈爪状半圆环,若干绕组(4)的头端(4‑1)过桥线通过第一部分镂空部走线;导电片(3)的若干导电头呈U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机出线结构,其特佂在于:第一支撑骨架(5‑1)的圆环状内圆直径同定子铁芯内径,第一支撑骨架(5‑1)的圆环状外圆直径同定子铁芯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机出线结构,其特佂在于:绕组尾端(4‑2)与导电片(3)的U状导电头连接方式为电阻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电机出线结构,其特佂在于:绕组尾端(4‑2)与导电片的U状导电头电阻焊接时对U状导电头施加压,使U状导电头形变包裹绕组尾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机出线结构,其特佂在于:第一支撑骨架(5‑1)的固定引脚(5‑1‑1)上设有加强筋(5‑1‑3)。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电机出线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出线结构,属于电机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电机出线结构主要采用以下方案:1.绕组头端通过导电片引出电机,导电片耗用量大,成本高,导电片插入支撑骨架,随着电机震动,有脱落短路险,2.支撑骨架上为一个整体,引线柱和引线孔在直接设置在支撑骨架上,绕组头端通过支撑骨架的引线孔直接引出电机,必须在支撑骨架安装前把绕组头端预先穿过支撑骨架的引线孔,安装时过桥线整形难度大,装配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牢固、节省材料成本低且装配工作效率高的电机出线结构。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出线结构,包括:芯、绝缘骨架、导电片、若干绕组和支撑骨架;所述绝缘骨架插装在铁芯表面,绕组缠绕在绝缘骨架上,绕组具有头端和尾端,其创新点在于:所述支撑骨架分为第一支撑骨架和第二支撑骨架,导电片包括导电基片和若干导电头,所述导电基片被第一支撑骨架包裹,绝缘骨架端部设有凹槽,第一支撑骨架设有固定引脚,固定引脚插入绝缘骨架端部的凹槽内,第一支撑骨架上还设有固定突起,第二支撑骨架上设有通孔,第二支撑骨架通过通孔固定在第一支撑骨架上,第二支撑骨架设有导线柱,导线柱内设有导线孔,若干绕组的尾端与导电片的导电头连接,若干绕组的头端通过导线柱内的导线孔引出电机。
[0005] 优选地,第一支撑骨架分两部分,整体呈圆环状,第一部分呈镂空半圆环,第二部分呈爪状半圆环,若干绕组的头端过桥线通过第一部分镂空部走线。
[0006] 优选地,第一支撑骨架的圆环状内圆直径同定子铁芯内径,第一支撑骨架的圆环状外圆直径同定子铁芯外径。
[0007] 优选地,导电片的若干导电头呈U状。
[0008] 优选地,绕组尾端与导电片的U状导电头连接方式为电阻焊接
[0009] 优选地,绕组尾端与导电片的U状导电头电阻焊接时对U状导电头施加压,使U状导电头形变包裹绕组尾端。
[0010] 优选地,第一支撑骨架固定引脚上设有加强筋。
[0011] 上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后,本发明的导电基片被第一支撑骨架包裹,节省空间,使结构更加牢固,降低脱落短路的风险;固定引脚插入绝缘骨架端部的凹槽内,可以使支撑骨架与电机定子固定的更加牢固,比胶固定成本低;支撑骨架分为第一支撑骨架和第二支撑骨架可以先固定第一支撑骨架,然后第二支撑骨架穿引绕组头端,最后再固定第二支撑骨架,降低绕组整形难度,提高装配效率;并且可以缩短绕组头端,节省成本。附图说明
[0012]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发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传统电机出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7] 如图1、2所示,1.一种电机出线结构,包括:铁芯1、绝缘骨架2、导电片3、若干绕组4和支撑骨架5;所述绝缘骨架2插装在铁芯1表面,绕组4缠绕在绝缘骨架2上,绕组4具有头端4‑1和尾端4‑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5分为第一支撑骨架5‑1和第二支撑骨架5‑2,导电片3包括导电基片3‑1和若干导电头,所述导电基片3‑1被第一支撑骨架5‑1包裹,绝缘骨架2端部设有凹槽2‑1,第一支撑骨架5‑1设有固定引脚5‑1‑1,固定引脚5‑1‑1插入绝缘骨架端部的凹槽2‑1内,第一支撑骨架5‑1上还设有固定突起5‑1‑2,第二支撑骨架5‑2上设有通孔5‑2‑1,第二支撑骨架5‑2通过通孔5‑2‑1固定在第一支撑骨架5‑1上,第二支撑骨架5‑2设有导线柱5‑2‑2,导线柱5‑2‑2内设有导线孔5‑2‑3,若干绕组4的尾端4‑2与导电片3的导电头连接,若干绕组4的头端4‑1通过导线柱5‑2‑2内的导线孔5‑2‑3引出电机。本发明中绕组4头端4‑1通过第二支撑骨架5‑2导线柱5‑2‑2的导线孔5‑2‑3直接引出电机,可以节省掉绕组头端的导电片,降低50%左右的导电片用量,节省成本。见图3,传统电机出线绕组头端的需用使用导电片,并且导电片是直接裸露的,有相间短路的风险。
[0018] 本发明中,绝缘骨架5、第一支撑骨架5‑1和第二支撑骨架5‑2为绝缘材料,绝缘材料优选为PBT加30%玻纤,导电片3为基电锌材质。
[0019] 第一支撑骨架5‑1分两部分,整体呈圆环状,第一部分呈镂空半圆环,第二部分呈爪状半圆环,若干绕组4的头端4‑1过桥线通过第一部分镂空部走线。第一支撑骨架5‑1的第一部分呈镂空,给绕组4头端过桥线让出空间,使结构紧凑,同时减少第一支撑骨架5‑1的材料用量,减轻结构重量,降低成本。
[0020] 第一支撑骨架5‑1的圆环状内圆直径同定子铁芯内径,第一支撑骨架5‑1的圆环状外圆直径同定子铁芯外径。
[0021] 导电片3的若干导电头呈U状,且绕组尾端4‑2与导电片3的U状导电头连接方式为电阻焊接;使得U状导电头形变包裹绕组尾端可以使焊接更加牢固。
[0022] 绕组尾端4‑2与导电片的U状导电头电阻焊接时对U状导电头施加压力,使U状导电头形变包裹绕组尾端。
[0023] 第一支撑骨架5‑1固定引脚5‑1‑1上设有加强筋5‑1‑3。使第一支撑骨架5‑1固定的更加牢固。
[0024] 本发明的初试小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工序简单、整体出线结构比较牢固、节约了50%左右的导电片用量,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