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雷器防爆脱离传感装置

申请号 CN202311681834.9 申请日 2023-12-08 公开(公告)号 CN117711724A 公开(公告)日 2024-03-15
申请人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发明人 陈斯翔; 孙广慧; 李正强; 周华敏; 李国强; 林晓菁; 陈道品; 陈邦发; 夏志雄; 张鸣; 郭国伟; 李恒真; 陈柏全; 刘金成; 黄静; 邱凌; 何子兰; 刘庆光; 刘益军; 齐小军;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避雷器防爆脱离传感装置,涉及避雷器防爆技术领域,包括智能 传感器 、防爆脱离器、避雷器、接地软 导线 和固定 支架 ,避雷器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架上,防爆脱离器顶部与避雷器底部 螺纹 连接,防爆脱离器通过接地软导线与固定支架连接,防爆脱离器用于当避雷器的内部气压大于预设的标准气压时脱离避雷器并生成脱离指令,防爆脱离器设有智能传感器,智能传感器与后台管理系统通信连接,智能传感器用于响应脱离指令生成预警 信号 并发送至后台管理系统。解决 现有技术 通过在避雷器一侧外接脱离触发装置,在避雷器发生横向爆炸时,脱离装置无法 感知 避雷器发生故障,降低了避雷器运行的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避雷器防爆脱离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传感器、防爆脱离器、避雷器、接地软导线和固定支架
所述避雷器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防爆脱离器顶部与所述避雷器底部螺纹连接;
所述防爆脱离器通过所述接地软导线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
所述防爆脱离器,用于当所述避雷器的内部气压大于预设的标准气压时,脱离所述避雷器,并生成脱离指令;
所述防爆脱离器设有所述智能传感器,所述智能传感器与后台管理系统通信连接;
所述智能传感器,用于响应所述脱离指令,生成预警信号并发送至后台管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防爆脱离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脱离器包括防护盖、脱离机构和底盖;
所述防护盖的内壁与所述底盖外壁嵌入连接;
所述底盖内壁与所述避雷器外壁嵌入连接,所述脱离机构外壁与所述避雷器内部螺纹连接
所述智能传感器固定安装于所述防护盖内部,所述智能传感器与所述脱离机构电性连接;
所述脱离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底盖内壁,且所述脱离机构一端贯穿所述底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雷器防爆脱离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离机构包括脱离组件、防爆滑、触发开关和接地螺杆;
所述防爆滑块通过所述接地螺杆固定安装于所述底盖内壁,所述防爆滑块与所述底盖之间设有所述触发开关;
所述触发开关与所述智能传感器电性连接;
所述防爆滑块一端与所述脱离组件内部嵌入连接,所述脱离组件外部与所述避雷器内壁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避雷器防爆脱离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设有卡槽;
所述触发开关安装于所述卡槽内部,且所述触发开关一端与所述防爆滑块抵接;
所述触发开关另一端与所述脱离组件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避雷器防爆脱离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传感器包括纽扣电池和低功耗监测主板
所述低功耗监测主板通过触发开关与所述纽扣电池串联
所述低功耗监测主板,用于响应所述脱离指令,生成预警信号并发送至所述后台管理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雷器防爆脱离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深度与所述触发开关的厚度相同;
所述卡槽与所述触发开关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避雷器防爆脱离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滑块设有第一连接头;
所述第一连接头周侧与所述第一空腔连接,且所述第一空腔的深度与所述第一连接的厚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避雷器防爆脱离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离组件设有第二连接头;
所述第二连接头周侧与所述第二空腔连接,且所述第二空腔的深度与所述第二连接的厚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防爆脱离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传感器与所述后台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距离不低于300米。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避雷器防爆脱离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开关为弹簧式微动开关;
所述触发开关,用于当所述脱离组件与所述防爆滑块分离时,生成脱离指令。

说明书全文

一种避雷器防爆脱离传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避雷器防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避雷器防爆脱离传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提高输电用电的安全,城乡电网中设有大量的避雷器,为了让避雷器在故障时能退出运行避免线路接地停电,常在避雷器上面安装脱离器使避雷器在故障时脱开接地端引线。由于传统的避雷器故障后脱离器脱离,并不能告知用户,需要用户巡线去查找才能发现,而脱离器脱离后,线路将失去避雷器的保护,在下一次雷击电压时会损坏电设备,所以电力维护人员需要在雷击天气后或定期巡线检查避雷器脱离的状态,增加了维护成本和电力设备在避雷器脱离器脱离后背损坏的险。
[0003] 目前,现有技术主要通过在避雷器一侧外接脱离触发装置,在避雷器故障时进行脱离,并故障避雷器进行定位预警,但是在避雷器发生横向爆炸时,脱离装置无法感知避雷器发生故障,无法及时对故障避雷器进行定位预警,降低了避雷器运行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雷器防爆脱离传感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主要通过在避雷器一侧外接脱离触发装置,在避雷器故障时进行脱离,并故障避雷器进行定位预警,但是在避雷器发生横向爆炸时,脱离装置无法感知避雷器发生故障,无法及时对故障避雷器进行定位预警,降低了避雷器运行的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0005]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避雷器防爆脱离传感装置,包括智能传感器、防爆脱离器、避雷器、接地软导线和固定支架
[0006] 所述避雷器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防爆脱离器顶部与所述避雷器底部螺纹连接;
[0007] 所述防爆脱离器通过所述接地软导线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
[0008] 所述防爆脱离器,用于当所述避雷器的内部气压大于预设的标准气压时,脱离所述避雷器,并生成脱离指令;
[0009] 所述防爆脱离器设有所述智能传感器,所述智能传感器与后台管理系统通信连接;
[0010] 所述智能传感器,用于响应所述脱离指令,生成预警信号并发送至后台管理系统。
[0011] 可选地,所述防爆脱离器包括防护盖、脱离机构和底盖;
[0012] 所述防护盖的内壁与所述底盖外壁嵌入连接;
[0013] 所述底盖内壁与所述避雷器外壁嵌入连接,所述脱离机构外壁与所述避雷器内部螺纹连接
[0014] 所述智能传感器固定安装于所述防护盖内部,所述智能传感器与所述脱离机构电性连接;
[0015] 所述脱离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底盖内壁,且所述脱离机构一端贯穿所述底盖。
[0016] 可选地,所述脱离机构包括脱离组件、防爆滑、触发开关和接地螺杆;
[0017] 所述防爆滑块通过所述接地螺杆固定安装于所述底盖内壁,所述防爆滑块与所述底盖之间设有所述触发开关;
[0018] 所述触发开关与所述智能传感器电性连接;
[0019] 所述防爆滑块一端与所述脱离组件内部嵌入连接,所述脱离组件外部与所述避雷器内壁螺纹连接。
[0020] 可选地,所述底盖设有卡槽;
[0021] 所述触发开关安装于所述卡槽内部,且所述触发开关一端与所述防爆滑块抵接;
[0022] 所述触发开关另一端与所述脱离组件抵接。
[0023] 可选地,所述智能传感器包括纽扣电池和低功耗监测主板
[0024] 所述低功耗监测主板通过触发开关与所述纽扣电池串联
[0025] 所述低功耗监测主板,用于响应所述脱离指令,生成预警信号并发送至所述后台管理系统。
[0026] 可选地,所述卡槽的深度与所述触发开关的厚度相同;
[0027] 所述卡槽与所述触发开关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
[0028] 可选地,所述防爆滑块设有第一连接头;
[0029] 所述第一连接头周侧与所述第一空腔连接,且所述第一空腔的深度与所述第一连接的厚度相同。
[0030] 可选地,所述脱离组件设有第二连接头;
[0031] 所述第二连接头周侧与所述第二空腔连接,且所述第二空腔的深度与所述第二连接的厚度相同。
[0032] 可选地,所述智能传感器与所述后台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距离不低于300米。
[0033] 可选地,所述触发开关为弹簧式微动开关;
[0034] 所述触发开关,用于当所述脱离组件与所述防爆滑块分离时,生成脱离指令。
[0035]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36] 避雷器防爆脱离传感装置包括智能传感器、防爆脱离器、避雷器、接地软导线和固定支架,避雷器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架上,防爆脱离器顶部与避雷器底部螺纹连接,防爆脱离器通过接地软导线与固定支架连接,防爆脱离器,用于当避雷器的内部气压大于预设的标准气压时,脱离避雷器,并生成脱离指令,防爆脱离器设有智能传感器,智能传感器与后台管理系统通信连接,智能传感器,用于响应脱离指令,生成预警信号并发送至后台管理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主要通过在避雷器一侧外接脱离触发装置,在避雷器发生横向爆炸时,脱离装置无法感知避雷器发生故障,无法及时对故障避雷器进行定位预警,降低了避雷器运行的可靠性的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将防爆脱离器嵌入避雷器底部,利用避雷器故障时的气压变化,带动防爆脱离器动作并将故障避雷器的位置信息发送至后台管理系统进行实时预警,提高了避雷器运行的可靠性。附图说明
[003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38]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避雷器防爆脱离传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9]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避雷器防爆脱离传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0040]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脱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传感器的结构框图
[0042]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0043] 1、固定支架;2、智能传感器;3、避雷器;4、脱离组件;5、接地软导线;6、防护盖;7、触发开关;8、底盖;9、防爆滑块;10、第二连接头;11、第二空腔;12、接地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避雷器防爆脱离传感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主要通过在避雷器一侧外接脱离触发装置,在避雷器故障时进行脱离,并故障避雷器进行定位预警,但是在避雷器发生横向爆炸时,脱离装置无法感知避雷器发生故障,无法及时对故障避雷器进行定位预警,降低了避雷器运行的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0045]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6]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避雷器3防爆脱离传感装置,包括智能传感器2、防爆脱离器、避雷器3、接地软导线5和固定支架1;
[0047] 避雷器3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架1上,防爆脱离器顶部与避雷器3底部螺纹连接;
[0048] 防爆脱离器通过接地软导线5与固定支架1连接;
[0049] 防爆脱离器,用于当避雷器3的内部气压大于预设的标准气压时,脱离避雷器3,并生成脱离指令;
[0050] 防爆脱离器设有智能传感器2,智能传感器2与后台管理系统通信连接;
[0051] 智能传感器2,用于响应脱离指令,生成预警信号并发送至后台管理系统。
[0052] 在本发明实施例,避雷器3防爆脱离传感装置包括智能传感器2、防爆脱离器、避雷器3、接地软导线5和固定支架1。避雷器3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架1上,防爆脱离器顶部周侧与避雷器3底部内部螺纹连接。防爆脱离器通过接地软导线5与固定支架1连接。防爆脱离器利用避雷器3发生故障时产生的气体压力,将防爆脱离器从避雷器3底部冲开,并在冲开时,生成脱离指令发送至智能传感器2。防爆脱离器内部设有智能传感器2,智能传感器2与后台管理系统通信连接。当智能传感器2接收到脱离指令时,生成预警信号并发送至后台管理系统。
[0053] 参阅图1‑2所示,防爆脱离器包括防护盖6、脱离机构和底盖8。防护盖6的内壁与底盖8外壁嵌入连接。底盖8内壁与避雷器3外壁嵌入连接,脱离机构外壁与避雷器3内部螺纹连接。智能传感器2固定安装于防护盖6内部,智能传感器2与脱离机构电性连接。脱离机构固定安装于底盖8内壁,且脱离机构一端贯穿底盖8。
[0054] 在本发明实施例,防爆脱离器包括防护盖6、脱离机构和底盖8。防护盖6的内部周侧与底盖8外壁连接。底盖8内壁与避雷器3底部外壁周侧连接,脱离机构顶部外部周侧与避雷器3内部螺纹连接。智能传感器2安装于防护盖6内部底部,智能传感器2通过导线与脱离机构电性连接。脱离机构固定安装于底盖8内壁且脱离机构一端贯穿底盖8与防护盖6内部的螺栓螺纹连接。
[0055] 在另一实施例中,防爆脱离装置由防爆脱离器、底盖8、防护盖6组成。防爆脱离装置配合避雷器3安装在避雷器3底部。防爆脱离器设置有泄压通道,确保避雷器3在故障时优先从防爆脱离器处冲开,保护避雷器3复合外套在故障时不会被损坏。底盖8通过密封措施与避雷器3底部紧密结合,保证气密性。底盖8设置有一个卡槽,用于安装触发开关7,当触发开关7安装进卡槽时,防爆脱离器的压力触发开关7弹片处于压紧闭合状态。智能传感装置不通电,智能传感装置不会触发信号。防护盖6用于存放智能传感器2,同时保证气密性,防止避雷器3内部电阻片受潮。
[0056] 参阅图1‑3所示,脱离机构包括脱离组件4、防爆滑块9、触发开关7和接地螺杆12。防爆滑块9通过接地螺杆12固定安装于底盖8内壁,防爆滑块9与底盖8之间设有触发开关7。
触发开关7与智能传感器2电性连接。
[0057] 防爆滑块9一端与脱离组件4内部嵌入连接,脱离组件4外部与避雷器3内壁螺纹连接。
[0058] 在本发明实施例,脱离机构包括脱离组件4、防爆滑块9、触发开关7和接地螺杆12。防爆滑块9通过接地螺杆12和螺母固定安装于底盖8内壁,且防爆滑块9与底盖8之间设有触发开关7,触发开关7与智能传感器2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0059] 参阅图1‑2所示,底盖8设有卡槽,触发开关7安装于卡槽内部,且触发开关7一端与防爆滑块9抵接。触发开关7另一端与脱离组件4抵接。
[0060] 在本发明实施例,底盖8开设有卡槽,用于安装触发开关7,且触发开关7一端与防爆滑块9抵接,触发开关7另一端与脱离组件4抵接。
[0061] 值得一提的是,触发开关7安装于底盖8的卡槽中,顶着防爆脱离器圆弧面安装,触发开关7受力被按下,装置内部电源断开。当防爆脱离装置脱离后,触发开关7复位,模块内部电源导通,开始工作,装置内部Lora模块向接收网关发送1次数据包后休眠。后续间隔每小时发送1次数据包,直到人工干预。
[0062] 参阅图4所示,智能传感器2包括纽扣电池和低功耗监测主板。低功耗监测主板通过触发开关7与纽扣电池串联。低功耗监测主板,用于响应脱离指令,生成预警信号并发送至后台管理系统。
[0063] 在本发明实施例,智能传感器2包括纽扣电池和低功耗监测主板。触发开关7为微动开关,当触发开关7安装进底盖8卡槽时,触发开关7弹片处于压紧闭合状态。智能传感器2不通电,不会触发信号。当防爆脱离装置脱离避雷器3后,微动开关复位,模块内部电源导通,开始工作,装置内部Lora模块向接收网关发送1次数据包后休眠;后续间隔每小时发送1次数据包,直到人工干预。
[0064] 需要说明的是,电源采用纽扣电池容量600mAh,无线通信距离不低于300米。电源开关接通后,模块休眠电流2uA,每次发射电流10mA,发射持续时间100mS,模块每天的电量消耗为55uAh,600mAh电池可持续工作8年以上。
[0065] 参阅图1‑2所示,卡槽的深度与触发开关7的厚度相同。卡槽与触发开关7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11。防爆滑块9设有第一连接头。第一连接头周侧与第一空腔连接,且第一空腔的深度与第一连接的厚度相同。脱离组件4设有第二连接头10。第二连接头10周侧与第二空腔11连接,且第二空腔11的深度与第二连接的厚度相同。
[0066] 在本发明实施例,卡槽的深度与触发开关7的厚度相同。卡槽与触发开关7之间形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11。防爆滑块9设有凸起的第一连接头,第一连接头周侧与第一空腔连接,且第一空腔的深度与第一连接的厚度相同。脱离组件4底部设有凸起的第二连接头10,第二连接头10周侧与第二空腔11连接,且第二空腔11的深度与第二连接的厚度相同。
[0067] 需要说明的是,智能传感器2与后台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距离不低于300米。
[0068] 在本发明实施例,后台管理系统分为感知层,联络层和平台层。感知层为若干个分布式安装的脱离状态监测模块,脱离状态监测模块微动开关顶着线路避雷器3自动脱离机构圆弧面安装,平时处于断电状态;自动脱离机构动作后,微动开关失去挤压力复位,监测模块通电,定时无线Lora上传报警信号,实现避雷器3脱离状态上报。联络层为数据中继传输的网关,网关安装在线路杆塔上,具体安装位置根据线路现场拓扑进行选点,原则上覆盖半径300米内的脱离状态监测模块,实现半径300米内的线路避雷器3自动脱离机构脱离状态数据无线Lora接收,并通过4G传输到展示平台。平台层为后台监控系统,运行在服务器上,通过IP监听服务接收网关上传数据,并基于宝图地图进行监测点线路杆塔走线、脱离状态监测传感器安装位置、被监测线路避雷器3自动脱离机构状态展示。当监测到有线路避雷器3自动脱离机构状态为脱离时,在对应监测点位通过红色闪烁图标方式显示告警。
[0069] 需要说明的是,触发开关7为弹簧式微动开关。触发开关7,用于当脱离组件4与防爆滑块9分离时,生成脱离指令。
[0070] 在本发明实施例,触发开关7为弹簧式微动开关,于当脱离组件4与防爆滑块9分离时,生成脱离指令并发生至智能传感器2。
[0071] 在另一实施例中,装置能确保避雷器3发生故障时与电网可靠脱离,智能传感器2在防爆脱离装置脱离动作时,传感触发开关7动作。智能传感器2通电工作,发送信号到后台管理系统实现避雷器3故障及时告警。装置同时设置有明显可识别的故障特征,通过人工巡视和无人机图像识别方便及时发现故障。
[0072] 在本发明实施例,避雷器防爆脱离传感装置包括智能传感器、防爆脱离器、避雷器、接地软导线和固定支架,避雷器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架上,防爆脱离器顶部与避雷器底部螺纹连接,防爆脱离器通过接地软导线与固定支架连接,防爆脱离器,用于当避雷器的内部气压大于预设的标准气压时,脱离避雷器,并生成脱离指令,防爆脱离器设有智能传感器,智能传感器与后台管理系统通信连接,智能传感器,用于响应脱离指令,生成预警信号并发送至后台管理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主要通过在避雷器一侧外接脱离触发装置,在避雷器发生横向爆炸时,无法及时对故障避雷器进行定位预警,降低了避雷器运行的可靠性的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将防爆脱离器嵌入避雷器底部,利用避雷器故障时的气压变化,带动防爆脱离器动作并将故障避雷器的位置信息发送至后台管理系统进行实时预警,提高了避雷器运行的可靠性。
[0073]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0074]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0075]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0076]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