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状竹艺结构及其加固施工方法

申请号 CN202310874092.5 申请日 2023-07-17 公开(公告)号 CN117027040A 公开(公告)日 2023-11-10
申请人 中建八局南方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模权; 赵林炜; 谭福胜; 巫斐; 吴长勇; 郜江晶; 郑有恒; 周广超;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伞状竹艺结构及其加固施工方法,伞状竹艺结构包括 基础 、加固机构和竹艺结构本体,基础包括暗埋部和外露部,暗埋部内固定安装有预埋板;加固机构包括多个竖向龙骨和沿竖向龙骨的高度方向相互间隔地固定安装在多个竖向龙骨外围的第一环形龙骨;竹艺结构本体包括多个固定安装在竖向龙骨的四周且沿着预埋板的中心呈等 角 度环形阵列排布的 支撑 柱,多个支撑柱沿高度方向的两端均向竖向龙骨的外侧方向弯曲,且多个支撑柱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基础,第二端通过多道垂直于支撑柱高度方向的第二环形龙 骨固定 连接,本发明施工简单,加固 稳定性 好,对管线隐蔽及疏 水 等有较好效果,提高了竹艺结构整体稳定性及外观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伞状竹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础,包括设于地面标高以下的暗埋部以及与所述暗埋部相连且位于所述地面标高以上的外露部,所述暗埋部内固定安装有预埋板;
加固机构,包括多个固定安装在所述预埋板远离所述暗埋部的一侧且沿所述预埋板的中心呈环形阵列排布的竖向龙骨以及垂直于所述竖向龙骨且沿所述竖向龙骨的高度方向相互间隔地固定安装在多个所述竖向龙骨的外围的第一环形龙骨,所述竖向龙骨的内部中空,且靠近所述预埋板的一端插设有预埋套管,所述预埋套管远离所述竖向龙骨的一端穿过所述预埋板并延伸至所述暗埋部;
竹艺结构本体,包括多个固定安装在所述竖向龙骨的四周且沿着所述预埋板的中心呈等度环形阵列排布的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沿高度方向的两端均向所述竖向龙骨的外侧方向弯曲,且多个所述支撑柱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基础,第二端通过多道垂直于所述支撑柱高度方向的第二环形龙骨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状竹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埋部设于原土夯实层,且所述暗埋部与所述原土夯实层之间设有垫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状竹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板远离所述竖向龙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根用于将所述预埋板与所述暗埋部固定连接的第一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伞状竹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内在所述预埋板远离所述第一钢筋的一侧形成填充槽,所述填充槽位于多个所述支撑柱靠近所述预埋板的一侧且所述填充槽内设有填充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状竹艺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竖向龙骨与所述预埋板之间在靠近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加肋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伞状竹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板上对应所述预埋套管开设有供所述预埋套管穿过的预留孔,所述预埋板的中心开设有预留线管口,所述暗埋部内预埋有排管,且所述预埋板上在所述加肋板远离所述竖向龙骨的一侧还开设有供连接所述排水管的预留安装排水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状竹艺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围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环形龙骨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的绑扎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状竹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内部中空,且靠近所述基础的一端插设并固定有用于将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于所述基础的第二钢筋。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伞状竹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内在所述预埋板远离所述第一钢筋一侧表面的标高处设有基础施工缝。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中所述伞状竹艺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浇筑基础位于地面标高以下的暗埋部,同时在暗埋部内预埋安装预埋板以及预埋套管,所述预埋套管穿过所述预埋板;
在预埋板上沿预埋板的中心呈环形阵列安装竖向龙骨,将预埋套管插入竖向龙骨内部,并将竖向龙骨通过横向的第一环形龙骨固定连接;
在竖向龙骨的外侧呈环形阵列固定安装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于预埋板,并将支撑柱远离基础的一端通过横向第二环形龙骨固定连接;
浇筑基础位于地面标高以上的外露部,完成伞状竹艺结构的加固施工。

说明书全文

伞状竹艺结构及其加固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伞状竹艺结构及其加固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某项目根据少数民族瑶族及当地自然资源的特点,设计了具有瑶族特色的细腰鼓形状的伞状竹艺结构。伞状竹艺结构作为观赏物呈现底部小顶部大的形状,受状态复杂,上部灯光管线较多,竹艺本身对较敏感,因此伞状竹艺结构的加固方法及外观效果尤为重要,现有的加固方法会造成线管外露从而影响竹艺整体的外观效果,且同时基础积水会对竹艺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0003]

发明内容

[0004]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伞状竹艺结构及其加固施工方法,施工简单,加固稳定性好,对管线隐蔽及疏水等有较好效果,进而提高了竹艺结构整体稳定性及外观效果。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伞状竹艺结构及其加固施工方法,包括:
[0006] 基础,包括设于地面标高以下的暗埋部以及与所述暗埋部相连且位于所述地面标高以上的外露部,所述暗埋部内固定安装有预埋板;
[0007] 加固机构,包括多个固定安装在所述预埋板远离所述暗埋部的一侧且沿所述预埋板的中心呈环形阵列排布的竖向龙骨以及垂直于所述竖向龙骨且沿所述竖向龙骨的高度方向相互间隔地固定安装在多个所述竖向龙骨的外围的第一环形龙骨,所述竖向龙骨的内部中空,且靠近所述预埋板的一端插设有预埋套管,所述预埋套管远离所述竖向龙骨的一端穿过所述预埋板并延伸至所述暗埋部;
[0008] 竹艺结构本体,包括多个固定安装在所述竖向龙骨的四周且沿着所述预埋板的中心呈等度环形阵列排布的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沿高度方向的两端均向所述竖向龙骨的外侧方向弯曲,且多个所述支撑柱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基础,第二端通过多道垂直于所述支撑柱高度方向的第二环形龙骨固定连接。
[0009] 较佳地,所述暗埋部设于原土夯实层,且所述暗埋部与所述原土夯实层之间设有垫层。
[0010] 较佳地,所述预埋板远离所述竖向龙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根用于将所述预埋板与所述暗埋部固定连接的第一筋。
[0011] 较佳地,所述基础内在所述预埋板远离所述第一钢筋的一侧形成填充槽,所述填充槽位于多个所述支撑柱靠近所述预埋板的一侧且所述填充槽内设有填充物。
[0012] 较佳地,多个所述竖向龙骨与所述预埋板之间在靠近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加肋板。
[0013] 较佳地,所述预埋板上对应所述预埋套管开设有供所述预埋套管穿过的预留孔,所述预埋板的中心开设有预留线管口,所述暗埋部内预埋有排水管,且所述预埋板上在所述加肋板远离所述竖向龙骨的一侧还开设有供连接所述排水管的预留安装排水口。
[0014] 较佳地,多个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围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环形龙骨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的绑扎件。
[0015] 较佳地,所述支撑柱的内部中空,且靠近所述基础的一端插设并固定有用于将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于所述基础的第二钢筋。
[0016] 较佳地,所述基础内在所述预埋板远离所述第一钢筋一侧表面的标高处设有基础施工缝。
[0017] 一种伞状竹艺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 浇筑基础位于地面标高以下的暗埋部,同时在暗埋部内预埋安装预埋板以及预埋套管,所述预埋套管穿过所述预埋板;
[0019] 在预埋板上沿预埋板的中心呈环形阵列安装竖向龙骨,将预埋套管插入竖向龙骨内部,并将竖向龙骨通过横向的第一环形龙骨固定连接;
[0020] 在竖向龙骨的外侧呈环形阵列固定安装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于预埋板,并将支撑柱远离基础的一端通过横向第二环形龙骨固定连接;
[0021] 浇筑基础位于地面标高以上的外露部,完成伞状竹艺结构的加固施工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 1)通过采用PVC预埋套管从预埋板上的预留孔内穿过,并通向竖向龙骨内,在满足走线的同时,避免线管外露影响竹艺整体外观效果。
[0023] 2)排水管暗埋于预埋板的底部,决绝了基础积水对竹艺结构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了排水明沟等的设置,有效提高了竹艺结构场地的美观,预留安装排水口,使得竹艺结构排水形成有组织排水,有利于提高竹艺结构的使用年限。
[0024] 3)竖向龙骨采用锌钢管,并且镀锌钢管与预埋板焊接,使得上部受力体系与基础得到有效的连接,以保证受力的有效传递,大大减小了竹艺结构自身的受力,保证了伞状竹艺结构的稳定性,加肋板的设置,加强了镀锌钢管与预埋板的整体性。附图说明
[002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 图1是本发明中伞状竹艺结构的立面图。
[0027] 图2是本发明中伞状竹艺结构的俯视平面图。
[0028] 图3是本发明状竹艺结构加固施工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0029] 图4是本发明中基础的平面示意图。
[0030] 图5是图3的A‑A剖面图。
[0031] 图6是图5中B处的节点放大图。
[0032] 图7是图5中C处的节点放大图。
[0033] 图8是本发明中预埋板的节点大样图。
[0034] 图9是本发明中加肋板的节点大样图。
[0035] 图10是本发明中基础与加固机构连接关系的局部俯视剖视图。
[0036] 附图中标号对应关系如下:
[0037] 1‑原土夯实层;2‑垫层;3‑基础;31‑暗埋部;32‑外露部;41‑预埋板;411‑预留线管口;412‑预留安装排水口;42‑第一钢筋;51‑竖向龙骨;52‑第一环形龙骨;6‑预埋套管;71‑支撑柱;72‑第二环形龙骨;73‑绑扎件;74‑第二钢筋;8‑填充槽;81‑保护层;82‑机制石层;9‑基础施工缝;10‑加肋板;101‑缺口;11‑排水管;12‑第三钢筋;13‑预留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39]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广东省少数民族地区乳源瑶族自治县乡村振兴项目,设计出的具有瑶族特色的细腰鼓形状的伞状竹艺结构,伞状竹艺结构作为观赏物呈现底部小顶部大的形状,受力状态复杂,上部灯光管线较多,竹艺本身对水较敏感,而提出的一种伞状竹艺结构及其加固施工方法,对管线隐蔽及疏水有较好的效果,同时能够提高伞状竹艺结构整体稳定性及外观效果。
[0040] 请参阅图1至图10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伞状竹艺结构及其加固施工方法,伞状竹艺结构包括基础3、加固机构以及竹艺结构本体,基础3包括设于地面标高以下的暗埋部31以及与暗埋部31相连且位于地面标高以上的外露部32,暗埋部31内固定安装有预埋板
41,暗埋部31内预埋有排水管11,通过暗埋的排水管11解决了基础积水对竹艺结构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了排水明沟等的设置,有效提高了竹艺结构场地的美观。
[0041] 请参阅图8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预埋板41采用直径800mm,厚度30mm的圆形钢板,在工厂预制而成,预埋板41的中心开设有预留线管口411,预埋板41上的相对外侧还开设有供连接排水管11的预留安装排水口412,需要说明的是,预埋板41的所有预留洞口均应在工厂进行开孔,并且排水管11英语预埋板41采用满焊连接,焊缝应饱满,预埋板41的应做根部进行防锈蚀处理,预留安装排水口412的留设,使竹艺结构排水形成有组织排水,有利于提高竹艺结构的使用年限。
[0042] 进一步地,暗埋部31设于原土夯实层1,并且暗埋部31与原土夯实层1之间设有垫层2,预埋板41靠近垫层2一侧通过多个第一钢筋42与暗埋部固定连接,第一钢筋42选用直径为25mm的钢筋,基础3内在预埋板41远离第一钢筋42的一侧形成填充槽8,填充槽8的竖向截面呈杯口状,且填充槽8位于基础3的中部,填充槽8内设有填充物,填充槽8的一侧设有有直径为100mm的预留水管13,预留水管13的位置由现场定,预留水管13内灌入粗砂,方便后期渗水。
[0043]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基础3采用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整体浇筑而成,浇筑时在预埋板41的上表面的标高处设有基础施工缝9,基础施工缝9的留设,增强了竹艺与基础混凝土的连接质量。基础3的底部沿宽度及长度方向分别设有直径为14mm,间距为130mm的横向和纵向的第三钢筋12,填充槽8内自下而上分别填充有保护层81以及机制石层82,保护层81采用强度等级为C15混凝土,浇筑厚度为100mm,浇筑时应保证混凝土坡度流向排水管11管口,机制石层82采用直径为20mm‑40mm的深灰色机制石,填充厚度为150mm。原土夯实层1在开挖基础3土方后,采用原状土夯实,夯实系数为0.93,满足设计要求后现场做插钎勘探实验,并且需满足当地规范要求,垫层2采用强度等级为C15的素混凝土浇筑而成。
[0044] 请参阅图1、图2、图5至图7所示,加固机构包括多个固定安装在预埋板41远离暗埋部31一侧且沿预埋板41的中心呈环形阵列排布的竖向龙骨51以及垂直于竖向龙骨51且沿竖向龙骨51高度方向相互间隔地固定安装在多个竖向龙骨的外围的第一环形龙骨52,竖向龙骨51的内部中空,且靠近预埋板41的一端插设有预埋套管6,预埋套管6远离竖向龙骨51的一端穿过预埋板41并延伸至暗埋部31,较优地,本实施例中,竖向龙骨51以及第一环形龙骨52组合形成竹艺结构的受力框架,并与预埋板41进行焊接,使上部受力体系与基础得到有效的连接,以保证受力的有效传递。
[0045] 请参阅图5、图6、图7和图10所示,竖向龙骨51以及第一环形龙骨52分别采用直径为50mm以及直径为30mm镀锌钢管,镀锌钢管的使用,大大减小了竹艺结构自身的受力,保证了伞状竹艺结构的稳定性,较优地,第一环形龙骨52的镀锌钢管弯曲形成围设在竖向龙骨51外围的环状,且镀锌钢管的表面均采用仿竹色漆,以满足竹艺结构的整体外观效果。预埋套管6采用直径为32mm的PVC套管,预埋板41上对应预埋套管6开设有供预埋套管6穿过的预留孔,PVC套管应从预埋板41上的预留孔穿过,并通向直径为50mm的镀锌钢管内,满足走线的同时,避免线管外露进而影响竹艺整体外观效果。
[0046] 进一步地,竹艺结构本体包括多个固定安装在竖向龙骨51的四周且沿着预埋板41的中心呈等角度环形阵列排布的支撑柱71,多个支撑柱71沿高度方向的两端均向竖向龙骨51的外侧方向弯曲,并且多个支撑柱7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基础3,第二端通过多道垂直于支撑柱71高度方向的第二环形龙骨7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支撑柱71以及第二环形龙骨
72均为直径为50mm的竹子,并且第二环形龙骨72为围设在支撑柱71内侧的环形竹,通过上部环状竹的设置,大大提高了上部竹艺的整体稳固性。
[0047] 更进一步地,多个支撑柱71的外侧围设有用于将第一环形龙骨52与支撑柱71固定连接的绑扎件73,绑扎件73设于支撑柱71上相对于两弯曲段的竖直段,绑扎件73采用与竹艺同色的粗尼龙绳,将竹艺与镀锌钢管骨架进行绑,采用同竹色粗尼龙绳捆绑,在满足竹艺结构与镀锌钢管连接的同时,减少了捆绳对竹艺结构外观的影响。较优地,多个竖向龙骨51与预埋板41之间在靠近支撑柱7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肋板10,加肋板10应采用双面满焊,以增加镀锌钢管与预埋板41的整体性,如图9所示,加肋板10的根部形成缺口101,避免出现因焊缝集中而导致焊接应力集中,同时加肋板10的使用,加强了镀锌钢管与预埋板41的整体性。
[0048] 请参阅图3所示,支撑柱71的内部中空,并且靠近基础3的一端插设并固定有用于将支撑柱71固定连接于基础3的第二钢筋74,本实施例中,第二钢筋74采用规格参数为3φ18的环形箍钢筋进行固定。
[0049] 本发明伞状竹艺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50] 步骤一:基础土方开挖
[0051] 根据待安装的伞状竹艺机构的位置进行基础土方开挖,开挖后进行原状土夯实,夯实系数为0.93,满足设计要求后现场做插钎勘探实验,并且需满足当地规范要求;
[0052] 步骤二:垫层施工
[0053] 原状土夯实后,采用强度等级为C15的素混凝土浇筑垫层;
[0054] 步骤三:基础一次浇筑施工
[0055] 浇筑基础位于地面标高以下的暗埋部,基础浇筑前,需进行预埋板以及预埋套管的加工制作,浇筑的同时需进行预埋板及预埋套管以及水电管线的预埋;
[0056] 步骤四:镀锌钢管与预埋板焊接
[0057] 镀锌钢管与预埋板焊接前需进行镀锌钢管骨架的施工,具体地,在预埋板上沿预埋板的中心呈环形阵列安装竖向龙骨,将预埋套管插入竖向龙骨内部,并将竖向龙骨通过横向的第一环形龙骨固定连接,将竖向龙骨和第一环形龙骨组合成的镀锌钢管骨架与预埋板焊接固定;
[0058] 步骤五:竹艺结构施工
[0059] 在竖向龙骨的外侧呈环形阵列固定安装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于预埋板,并将支撑柱远离基础的一端通过横向第二环形龙骨固定连接,支撑柱与镀锌钢管骨架采用同竹色粗尼龙绳绑扎件进行捆绑;
[0060] 步骤六:基础二次浇筑施工
[0061] 浇筑基础位于地面标高以上的外露部;
[0062] 步骤七:竹艺附属设施施工
[0063] 进行竹艺结构附属设施的施工,从而完成伞状竹艺结构的加固施工。
[0064]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