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线自动折弯成型装置

申请号 CN202311443455.6 申请日 2023-11-02 公开(公告)号 CN117161253B 公开(公告)日 2024-05-10
申请人 徐州赛亿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郭静; 徐海杰; 夏小欢;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导线 自动折弯成型装置,具体涉及导线加工技术领域,包括装置外筒,所述装置外筒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向折弯机构,所述多向折弯机构远离装置外筒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切断机构,所述装置外筒的中部活动插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靠近切断机构的一端设有破皮件,所述装置外筒内壁远离多向折弯机构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辅直件,本发明,通过设置多向折弯机构,配合使用限位件、辅直件和驱动件,自动拉动扁状导线进行传输,并自动拉直,并使端部 位置 限位辊或限位外框的侧棱边对扁状导线折弯部位进行限位,提升对扁状导线进行X轴向自动旋扭折弯、Y轴向自动折弯加工以及Z轴向自动折弯加工效果,并提升了对扁状导线的加工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导线自动折弯成型装置,包括装置外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筒(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向折弯机构(2),所述多向折弯机构(2)远离装置外筒(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切断机构(3),所述装置外筒(1)的中部活动插设有限位件(4),所述限位件(4)靠近切断机构(3)的一端设有破皮件(5),所述装置外筒(1)内壁远离多向折弯机构(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辅直件(6),所述辅直件(6)、限位件(4)之间设有驱动件(7);
所述多向折弯机构(2)包括内齿环架(21),所述内齿环架(21)的外侧滑动套设有对称分布的卡滑座(22),所述卡滑座(22)固定安装在装置外筒(1)的一侧,所述内齿环架(21)和装置外筒(1)同轴线设置,所述内齿环架(2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L型架(23),所述L型架(23)远离内齿环架(21)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转动筒(24),所述转动筒(24)的轴线与内齿环架(21)的轴线相垂直,所述转动筒(24)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滑框(25),所述定位滑框(25)远离转动筒(24)的一侧滑动卡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滑架(26),所述滑架(26)远离定位滑框(25)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定位(29),所述定位滑框(25)中固定安装有导向轴(27),所述导向轴(27)活动贯穿滑架(26),两个所述滑架(26)之间设有双向气缸(28),所述双向气缸(28)固定安装在定位滑框(25)中,通过所述双向气缸(28)驱动两个滑架(26)相向滑动,进而驱动两个定位块(29)相向移动,对导线进行夹持定位;
所述内齿环架(21)的内侧啮合连接有驱动齿轮(210),所述驱动齿轮(210)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轴(211),所述第一轴(211)转动安装在装置外筒(1)的一侧,所述第一轴(211)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一蜗轮(212),所述装置外筒(1)外壁靠近第一蜗轮(21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13),所述第一电机(213)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蜗杆(214),所述第一蜗杆(214)、第一蜗轮(212)啮合连接;
所述转动筒(24)远离定位滑框(25)的一侧固定套设有第二蜗轮(215),所述L型架(23)外壁靠近第二蜗轮(21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16),所述第二电机(216)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蜗杆(217),所述第二蜗杆(217)、第二蜗轮(215)啮合连接;
所述破皮件(5)包括第一破皮框(51)和第二破皮框(52),所述第一破皮框(51)和第二破皮框(52)固定卡接在限位件(4)的一端,所述第一破皮框(51)位于装置外筒(1)、第二破皮框(52)之间,所述第一破皮框(51)、第二破皮框(52)中均滑动卡设有上下对称分布的两个破皮刀架(53),所述第一破皮框(51)中两个破皮刀架(53)的相对侧均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多个纵向破皮刀(54),所述第二破皮框(52)中两个破皮刀架(53)的相对侧均固定安装有U型横向破皮刀(541),所述第二破皮框(52)远离第一破皮框(51)的一侧底部开设有排废槽(501);
两个所述破皮刀架(53)的一端通过第一双头螺杆(55)连接,所述第一双头螺杆(55)的顶部分别穿过第一破皮框(51)、第二破皮框(52)的顶端,两个所述第一双头螺杆(55)的顶部均固定套设有皮带轮传动组(56),所述第一破皮框(51)、第二破皮框(52)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57),通过所述第三电机(57)的驱动和皮带轮传动组(56)的传动,使两个破皮刀架(53)相向或相背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自动折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4)包括限位外框(41),所述限位外框(41)滑动插接在装置外筒(1)的中部,所述限位外框(41)中转动安装有上下对称分布的多组限位辊(42),所述限位外框(4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块(43),所述装置外筒(1)内壁靠近第一块(4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杆(44),所述第一伸缩杆(44)的驱动端和第一块(43)固定安装,所述限位外框(41)远离第一块(43)的一侧开设有弯折穿槽(4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自动折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直件(6)包括辅直外框(61),所述辅直外框(61)固定安装在装置外筒(1)内壁远离多向折弯机构(2)的一侧,所述辅直外框(61)的顶部转动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拉直顶辊(62),所述辅直外框(61)的底部转动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拉直底辊(63),所述拉直顶辊(62)、拉直底辊(63)交错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自动折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7)包括驱动外框(71),所述驱动外框(71)固定安装在装置外筒(1)内壁,所述驱动外框(71)中转动安装有上下对称分布的两个驱动辊(72),所述驱动辊(72)的一端部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73),两个所述传动齿轮(73)啮合连接,其中一个所述驱动辊(72)远离传动齿轮(7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蜗轮(74),所述驱动外框(71)外壁靠近第三蜗轮(7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75),所述第四电机(75)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第三蜗杆(76),所述第三蜗杆(76)、第三蜗轮(74)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自动折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机构(3)包括连接架(31),所述连接架(31)固定安装在定位滑框(25)远离装置外筒(1)的一侧端中部,所述连接架(31)上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杆(32),所述第二伸缩杆(32)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块(33),所述第二块(33)远离第二伸缩杆(3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U型框(34),所述U型框(34)中滑动卡设有上下对称分布的两个切断刀架(35),两个所述切断刀架(35)的相对侧均固定安装有切断刀板(36),两个所述切断刀架(35)的相对侧均固定安装有切断刀板(36),两个所述切断刀架(35)的一端通过第二双头螺杆(37)连接,所述第二双头螺杆(37)的顶部穿过U型框(34)的顶端,所述U型框(3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五电机(38),所述第五电机(38)的驱动端和第二双头螺杆(37)的顶端固定安装。

说明书全文

一种导线自动折弯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导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导线自动折弯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导线是一种能够传输电能、传导热能的线体,导线分为裸导线和绝缘导线两大类,高压线路一般用裸导线,低压线路一般用绝缘导线,导线在具体生产时,会根据使用需求出厂时对导线进行折弯;
[0003] 传统的导线折弯加工,一般采用人工手动进行折弯,这使得折弯尺寸、形状不易控制,且对一些扁状导线进行折弯加工时,需要进行转扭,使扁状导线出现度折弯,转扭扁状导线相对使用到的较大,且不好控制,很容易造成折弯过度,影响导线的整体加工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导线自动折弯成型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线自动折弯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线自动折弯成型装置,包括装置外筒,所述装置外筒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向折弯机构,所述多向折弯机构远离装置外筒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切断机构,所述装置外筒的中部活动插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靠近切断机构的一端设有破皮件,所述装置外筒内壁远离多向折弯机构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辅直件,所述辅直件、限位件之间设有驱动件。
[0006] 优选地,所述多向折弯机构包括内齿环架,所述内齿环架的外侧滑动套设有对称分布的卡滑座,所述卡滑座固定安装在装置外筒的一侧,所述内齿环架和装置外筒同轴线设置,所述内齿环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L型架,所述L型架远离内齿环架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的轴线与内齿环架的轴线相垂直,所述转动筒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滑框,所述定位滑框远离转动筒的一侧滑动卡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滑架,所述滑架远离定位滑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所述定位滑框中固定安装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活动贯穿滑架,两个所述滑架之间设有双向气缸,所述双向气缸固定安装在定位滑框中,通过所述双向气缸驱动两个滑架相向滑动,进而驱动两个定位块相向移动,对导线进行夹持定位。
[0007] 优选地,所述内齿环架的内侧啮合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所述第一轴转动安装在装置外筒的一侧,所述第一轴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一蜗轮,所述装置外筒外壁靠近第一蜗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第一蜗轮啮合连接。
[0008] 优选地,所述转动筒远离定位滑框的一侧固定套设有第二蜗轮,所述L型架外壁靠近第二蜗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第二蜗轮啮合连接。
[0009] 优选地,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外框,所述限位外框滑动插接在装置外筒的中部,所述限位外框中转动安装有上下对称分布的多组限位辊,所述限位外框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块,所述装置外筒内壁靠近第一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驱动端和第一块固定安装,所述限位外框远离第一块的一侧开设有弯折穿槽。
[0010] 优选地,所述破皮件包括第一破皮框和第二破皮框,所述第一破皮框和第二破皮框固定卡接在限位件的一端,所述第一破皮框位于装置外筒、第二破皮框之间,所述第一破皮框、第二破皮框中均滑动卡设有上下对称分布的两个破皮刀架,所述第一破皮框中两个破皮刀架的相对侧均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多个纵向破皮刀,所述第二破皮框中两个破皮刀架的相对侧均固定安装有U型横向破皮刀,所述第二破皮框远离第一破皮框的一侧底部开设有排废槽。
[0011] 优选地,两个所述破皮刀架的一端通过第一双头螺杆连接,所述第一双头螺杆的顶部分别穿过第一破皮框、第二破皮框的顶端,两个所述第一双头螺杆的顶部均固定套设有皮带轮传动组,所述第一破皮框、第二破皮框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通过所述第三电机的驱动和皮带轮传动组的传动,使两个破皮刀架相向或相背移动。
[0012] 优选地,所述辅直件包括辅直外框,所述辅直外框固定安装在装置外筒内壁远离多向折弯机构的一侧,所述辅直外框的顶部转动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拉直顶辊,所述辅直外框的底部转动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拉直底辊,所述拉直顶辊、拉直底辊交错分布。
[0013] 优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外框,所述驱动外框固定安装在装置外筒内壁,所述驱动外框中转动安装有上下对称分布的两个驱动辊,所述驱动辊的一端部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两个所述传动齿轮啮合连接,其中一个所述驱动辊远离传动齿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蜗轮,所述驱动外框外壁靠近第三蜗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第三蜗杆,所述第三蜗杆、第三蜗轮啮合连接。
[0014] 优选地,所述切断机构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固定安装在定位滑框远离装置外筒的一侧端中部,所述连接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块,所述第二块远离第二伸缩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U型框,所述U型框中滑动卡设有上下对称分布的两个切断刀架,两个所述切断刀架的相对侧均固定安装有切断刀板,两个所述切断刀架的相对侧均固定安装有切断刀板,两个所述切断刀架的一端通过第二双头螺杆连接,所述第二双头螺杆的顶部穿过U型框的顶端,所述U型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的驱动端和第二双头螺杆的顶端固定安装。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 1.通过设置多向折弯机构,配合使用限位件、辅直件和驱动件,自动拉动扁状导线进行传输,并自动拉直,并使端部位置限位辊或限位外框的侧棱边对扁状导线折弯部位进行限位,提升对扁状导线进行X轴向自动旋扭折弯、Y轴向自动折弯加工以及Z轴向自动折弯加工效果,并提升了对扁状导线的加工效率。
[0017] 2.通过设置破皮件,扁状导线进行传输的同时,实现对扁状导线的自动破皮作业。
[0018] 3.通过设置切断机构,对扁状导线进行自动切断作业,便于后续扁状导线继续折弯、破皮作业。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发明拆分之后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中多向折弯机构和切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为本发明图4中A处的放大图,
[0025] 图6为本发明图4中B处的放大图,
[0026] 图7为本发明中限位件和破皮件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7] 图8为本发明图7中C处的放大图,
[0028] 图9为本发明中辅直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10为本发明中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中:1、装置外筒;2、多向折弯机构;3、切断机构;4、限位件;5、破皮件;6、辅直件;7、驱动件;21、内齿环架;22、卡滑座;23、L型架;24、转动筒;25、定位滑框;26、滑架;27、导向轴;28、双向气缸;29、定位块;210、驱动齿轮;211、第一轴;212、第一蜗轮;213、第一电机;
214、第一蜗杆;215、第二蜗轮;216、第二电机;217、第二蜗杆;31、连接架;32、第二伸缩杆;
33、第二块;34、U型框;35、切断刀架;36、切断刀板;37、第二双头螺杆;38、第五电机;41、限位外框;42、限位辊;43、第一块;44、第一伸缩杆;401、弯折穿槽;51、第一破皮框;52、第二破皮框;53、破皮刀架;54、纵向破皮刀;541、U型横向破皮刀;55、第一双头螺杆;56、皮带轮传动组;57、第三电机;501、排废槽;61、辅直外框;62、拉直顶辊;63、拉直底辊;71、驱动外框;
72、驱动辊;73、传动齿轮;74、第三蜗轮;75、第四电机;76、第三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2] 实施例:如图1‑10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线自动折弯成型装置,包括装置外筒1,所述装置外筒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向折弯机构2,所述多向折弯机构2远离装置外筒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切断机构3,所述装置外筒1的中部活动插设有限位件4,所述限位件4靠近切断机构3的一端设有破皮件5,所述装置外筒1内壁远离多向折弯机构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辅直件6,所述辅直件6、限位件4之间设有驱动件7。
[0033] 所述辅直件6包括辅直外框61,所述辅直外框61固定安装在装置外筒1内壁远离多向折弯机构2的一侧,所述辅直外框61的顶部转动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拉直顶辊62,所述辅直外框61的底部转动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拉直底辊63,使用时,将扁状导线穿过多个拉直顶辊62、拉直底辊63之间,所述拉直顶辊62、拉直底辊63交错分布,由于拉直顶辊62、拉直底辊63交错分布,通过拉动扁状导线,扁状导线在拉直顶辊62、拉直底辊63疏导作用下被自动拉直,便于后续对扁状导线进行折弯加工。
[0034] 所述驱动件7包括驱动外框71,所述驱动外框71固定安装在装置外筒1内壁,所述驱动外框71中转动安装有上下对称分布的两个驱动辊72,所述驱动辊72的一端部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73,两个所述传动齿轮73啮合连接,使用时,将扁状导线穿过两个驱动辊72之间,其中一个所述驱动辊72远离传动齿轮7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蜗轮74,所述驱动外框71外壁靠近第三蜗轮7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75,所述第四电机75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第三蜗杆76,所述第三蜗杆76、第三蜗轮74啮合连接,控制开启第四电机75驱动第三蜗杆
76带动第三蜗轮74转动,从而驱动其中一个驱动辊72转动,配合两个传动齿轮73的啮合连接,驱动另一个驱动辊72同步反向转动,进而自动拉动扁状导线进行传输,便于后续对扁状导线进行折弯加工。
[0035] 所述限位件4包括限位外框41,所述限位外框41滑动插接在装置外筒1的中部,所述限位外框41中转动安装有上下对称分布的多组限位辊42,使用时,将扁状导线穿过多组限位辊42之间,对扁状导线的传输进行限位,所述限位外框4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块43,所述装置外筒1内壁靠近第一块4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杆44,所述第一伸缩杆44的驱动端和第一块43固定安装,控制开启第一伸缩杆44驱动第一块43带动限位外框41在装置外筒1的中部进行伸缩滑动,从而改变限位外框41端部和多向折弯机构2的间距,便于后续使用多向折弯机构2对扁状导线折弯时,使限位外框41端部和多向折弯机构2近距离接触,端部位置限位辊42或限位外框41的侧棱边对扁状导线折弯部位进行限位,提升弯折效果,所述限位外框41远离第一块43的一侧开设有弯折穿槽401,通过开设弯折穿槽401,上下折弯扁状导线时,限位外框41的端部不影响扁状导线的折弯。
[0036] 所述多向折弯机构2包括内齿环架21,所述内齿环架21的外侧滑动套设有对称分布的卡滑座22,所述卡滑座22固定安装在装置外筒1的一侧,所述内齿环架21和装置外筒1同轴线设置;所述内齿环架21的内侧啮合连接有驱动齿轮210,所述驱动齿轮210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轴211,所述第一轴211转动安装在装置外筒1的一侧,所述第一轴211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一蜗轮212,所述装置外筒1外壁靠近第一蜗轮21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13,所述第一电机213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蜗杆214,所述第一蜗杆214、第一蜗轮212啮合连接,使用时,控制开启第一电机213驱动第一蜗杆214带动第一蜗轮212、第一轴
211和驱动齿轮210进行转动,从而驱动内齿环架21在卡滑座22中转动;
[0037] 所述内齿环架2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L型架23,所述L型架23远离内齿环架21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转动筒24;所述转动筒24的轴线与内齿环架21的轴线相垂直,所述转动筒24远离定位滑框25的一侧固定套设有第二蜗轮215,所述L型架23外壁靠近第二蜗轮21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16,所述第二电机216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蜗杆217,所述第二蜗杆217、第二蜗轮215啮合连接,使用时,控制开启第二电机216驱动第二蜗杆217带动第二蜗轮215、转动筒24进行转动;
[0038] 所述转动筒24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滑框25,所述定位滑框25远离转动筒24的一侧滑动卡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滑架26,所述滑架26远离定位滑框25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定位块29,所述定位滑框25中固定安装有导向轴27,所述导向轴27活动贯穿滑架26,两个所述滑架26之间设有双向气缸28,所述双向气缸28固定安装在定位滑框25中,通过所述双向气缸28驱动两个滑架26相向滑动,进而驱动两个定位块29相向移动,对导线进行夹持定位,使用时,扁状导线自动传输至两个定位块29之间,且折弯部位置于定位块29棱边处,此时,控制开启双向气缸28驱动两个滑架26相向滑动,进而驱动两个定位块29相向移动,对扁状导线进行夹持的定位,从而便于后续对扁状导线进行不同方向的折弯加工;
[0039] 当扁状导线夹持定位后定位滑框25,通过驱动内齿环架21在卡滑座22中转动,带动L型架23、定位滑框25、两个定位块29进行X轴向转动,从而对夹持定位后的扁状导线进行X轴向自动旋扭折弯,其中,通过控制两个定位块29X轴向转动角度来控制扁状导线的X轴向自动旋扭折弯角度;
[0040] 当扁状导线夹持定位后定位滑框25,通过驱动转动筒24进行转动,带动定位滑框25、两个定位块29进行Y轴向转动,从而对夹持定位后的扁状导线进行Y轴向自动折弯加工,其中,通过控制两个定位块29Y轴向转动角度来控制扁状导线的Y轴向自动折弯角度;
[0041] 其中,可首先九十度旋转L型架23、定位滑框25、两个定位块29,在通过两个定位块29对扁状导线的侧棱进行夹持定位,随后,在带动定位滑框25、两个定位块29进行Z轴向转动,对夹持定位后的扁状导线进行Z轴向自动折弯加工,其中,通过控制两个定位块29Z轴向转动角度来控制扁状导线的Z轴向自动折弯角度;
[0042] 以此可实现对扁状导线进行X轴向自动旋扭折弯、Y轴向自动折弯加工以及Z轴向自动折弯加工,提升了对扁状导线的加工效率。
[0043] 所述破皮件5包括第一破皮框51和第二破皮框52,所述第一破皮框51和第二破皮框52固定卡接在限位件4的一端,所述第一破皮框51位于装置外筒1、第二破皮框52之间,所述第一破皮框51、第二破皮框52中均滑动卡设有上下对称分布的两个破皮刀架53,所述第一破皮框51中两个破皮刀架53的相对侧均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多个纵向破皮刀54,所述第二破皮框52中两个破皮刀架53的相对侧均固定安装有U型横向破皮刀541,将扁状导线穿过多个纵向破皮刀54之间以及U型横向破皮刀541之间,对扁状导线进行传输的同时,当扁状导线破皮部位移至纵向破皮刀54时,控制两侧多个纵向破皮刀54相向移动,纵向破皮刀54进入扁状导线破皮部位,配合扁状导线的传输,对扁状导线破皮部位进行纵向破皮,所述第二破皮框52远离第一破皮框51的一侧底部开设有排废槽501,同时,在扁状导线破皮部位初始位置移至U型横向破皮刀541时,控制两侧U型横向破皮刀541相向移动,U型横向破皮刀
541进入扁状导线破皮部位初始位置,配合扁状导线的传输,对扁状导线破皮部位初始位置进行横向破皮,随后,立即复位U型横向破皮刀541,直至扁状导线破皮部位末端位置移至U型横向破皮刀541,再次控制两侧U型横向破皮刀541相向移动,U型横向破皮刀541进入扁状导线破皮部位末端位置,配合扁状导线破皮部位的纵向破皮,将扁状导线破皮部位的外皮破离扁状导线,废料通过排废槽501排出,同步实现对扁状导线的自动破皮作业。
[0044] 两个所述破皮刀架53的一端通过第一双头螺杆55连接,所述第一双头螺杆55的顶部分别穿过第一破皮框51、第二破皮框52的顶端,两个所述第一双头螺杆55的顶部均固定套设有皮带轮传动组56,所述第一破皮框51、第二破皮框52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57,通过所述第三电机57的驱动和皮带轮传动组56的传动,使两个破皮刀架53相向或相背移动,控制开启第三电机57,配合皮带轮传动组56的传动,驱动两侧第一双头螺杆55同步转动,从而驱动两个破皮刀架53相向移动或背向移动,进而驱动两侧多个纵向破皮刀54相向移动或背向移动,或驱动两侧U型横向破皮刀541相向移动或背向移动。
[0045] 所述切断机构3包括连接架31,所述连接架31固定安装在定位滑框25远离装置外筒1的一侧端中部,所述连接架31上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杆32,所述第二伸缩杆32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块33,所述第二块33远离第二伸缩杆3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U型框34,所述U型框34中滑动卡设有上下对称分布的两个切断刀架35,两个所述切断刀架35的相对侧均固定安装有切断刀板36,,两个所述切断刀架35的相对侧均固定安装有切断刀板36,两个所述切断刀架35的一端通过第二双头螺杆37连接,所述第二双头螺杆37的顶部穿过U型框34的顶端,所述U型框3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五电机38,所述第五电机38的驱动端和第二双头螺杆37的顶端固定安装,当扁状导线折弯、破皮作业结束时,将扁状导线破皮部位移至两个切断刀板36位置处,开启第二伸缩杆32驱动第二块33、U型框34、两个切断刀板36移动,使扁状导线破皮部位移至两个切断刀板36之间,控制开启第五电机38驱动第二双头螺杆37转动,从而驱动两个切断刀架35、切断刀板36相向移动,对扁状导线进行自动切断作业,便于后续扁状导线继续折弯、破皮作业。
[0046]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扁状导线穿过多个拉直顶辊62、拉直底辊63之间,将扁状导线穿过两个驱动辊72之间,将扁状导线穿过多组限位辊42之间,对扁状导线的传输进行限位,将扁状导线穿过多个纵向破皮刀54之间以及U型横向破皮刀541之间;
[0047] 控制开启第四电机75驱动第三蜗杆76带动第三蜗轮74转动,从而驱动其中一个驱动辊72转动,配合两个传动齿轮73的啮合连接,驱动另一个驱动辊72同步反向转动,进而自动拉动扁状导线进行传输;
[0048] 由于拉直顶辊62、拉直底辊63交错分布,通过拉动扁状导线,扁状导线在拉直顶辊62、拉直底辊63疏导作用下被自动拉直;
[0049] 扁状导线自动传输至两个定位块29之间,且折弯部位置于定位块29棱边处,此时,控制开启双向气缸28驱动两个滑架26相向滑动,进而驱动两个定位块29相向移动,对扁状导线进行夹持的定位,便于后续对扁状导线进行不同方向的折弯加工;
[0050] 后续使用多向折弯机构2对扁状导线折弯时,控制开启第一伸缩杆44驱动第一块43带动限位外框41在装置外筒1的中部进行伸缩滑动,从而改变限位外框41端部和多向折弯机构2的间距,使限位外框41端部和多向折弯机构2近距离接触,端部位置限位辊42或限位外框41的侧棱边对扁状导线折弯部位进行限位,提升弯折效果;
[0051] 当扁状导线夹持定位后定位滑框25,通过驱动内齿环架21在卡滑座22中转动,带动L型架23、定位滑框25、两个定位块29进行X轴向转动,从而对夹持定位后的扁状导线进行X轴向自动旋扭折弯,其中,通过控制两个定位块29X轴向转动角度来控制扁状导线的X轴向自动旋扭折弯角度;
[0052] 当扁状导线夹持定位后定位滑框25,通过驱动转动筒24进行转动,带动定位滑框25、两个定位块29进行Y轴向转动,从而对夹持定位后的扁状导线进行Y轴向自动折弯加工,其中,通过控制两个定位块29Y轴向转动角度来控制扁状导线的Y轴向自动折弯角度;
[0053] 其中,可首先九十度旋转L型架23、定位滑框25、两个定位块29,在通过两个定位块29对扁状导线的侧棱进行夹持定位,随后,在带动定位滑框25、两个定位块29进行Z轴向转动,对夹持定位后的扁状导线进行Z轴向自动折弯加工,其中,通过控制两个定位块29Z轴向转动角度来控制扁状导线的Z轴向自动折弯角度;
[0054] 以此可实现对扁状导线进行X轴向自动旋扭折弯、Y轴向自动折弯加工以及Z轴向自动折弯加工,提升了对扁状导线的加工效率;
[0055] 在对扁状导线进行传输的同时,当扁状导线破皮部位移至纵向破皮刀54时,控制两侧多个纵向破皮刀54相向移动,纵向破皮刀54进入扁状导线破皮部位,配合扁状导线的传输,对扁状导线破皮部位进行纵向破皮,同时,在扁状导线破皮部位初始位置移至U型横向破皮刀541时,控制两侧U型横向破皮刀541相向移动,U型横向破皮刀541进入扁状导线破皮部位初始位置,配合扁状导线的传输,对扁状导线破皮部位初始位置进行横向破皮,随后,立即复位U型横向破皮刀541,直至扁状导线破皮部位末端位置移至U型横向破皮刀541,再次控制两侧U型横向破皮刀541相向移动,U型横向破皮刀541进入扁状导线破皮部位末端位置,配合扁状导线破皮部位的纵向破皮,将扁状导线破皮部位的外皮破离扁状导线,废料通过排废槽501排出,同步实现对扁状导线的自动破皮作业;
[0056] 当扁状导线折弯、破皮作业结束时,将扁状导线破皮部位移至两个切断刀板36位置处,开启第二伸缩杆32驱动第二块33、U型框34、两个切断刀板36移动,使扁状导线破皮部位移至两个切断刀板36之间,控制开启第五电机38驱动第二双头螺杆37转动,从而驱动两个切断刀架35、切断刀板36相向移动,对扁状导线进行自动切断作业,便于后续扁状导线继续折弯、破皮作业。
[0057]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