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仪器的零部件 / 一种智能仪表仪器用连接装置

一种智能仪表仪器用连接装置

申请号 CN201810756397.5 申请日 2018-07-11 公开(公告)号 CN108930851A 公开(公告)日 2018-12-04
申请人 合肥苍旻自动化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泽春; 徐群;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智能仪表仪器用连接装置,包括仪表本体,所述仪表本体上设置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顶部设置有自闭和 铰链 ,所述防护盖通过所述自闭和铰链与所述仪表本体固定连接,所述仪表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内侧中部设置有 凸 块 ,所述凸块的顶部且位于所述连接套的内部设置有 轴承 ,所述轴承的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轴承的顶部设置有密封 垫圈 ,所述连接套的顶部设置有活动套筒,所述活动套筒的底端延伸至所述连接套的内侧,所述活动套筒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环,所述活动套筒通过所述固定环与所述轴承固定连接。有益效果:仪表本体的 位置 可根据使用的要求调节。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仪表仪器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仪表本体(1),所述仪表本体(1)上设置有防护盖(2),所述防护盖(2)的顶部设置有自闭和铰链(3),所述防护盖(2)通过所述自闭和铰链(3)与所述仪表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仪表本体(1)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置有连接套(4),所述连接套(4)的内侧中部设置有(5),所述凸块(5)的顶部且位于所述连接套(4)的内部设置有轴承(6),所述轴承(6)的内侧设置有凹槽(7),所述轴承(6)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垫圈(8),所述连接套(4)的顶部设置有活动套筒(9),所述活动套筒(9)的底端延伸至所述连接套(4)的内侧,所述活动套筒(9)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环(10),所述活动套筒(9)通过所述固定环(10)与所述轴承(6)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套筒(9)的外侧套设有紧环(11),所述锁紧环(11)的底端延伸至所述连接套(4)的内侧,且所述锁紧环(11)的底端与所述密封垫圈(8)紧密贴合,所述锁紧环(11)的顶部设置有压盖(12),所述压盖(12)与所述连接套(4)之间设置有垫片(13),所述活动套筒(9)的顶部设置有限位环(14),所述活动套筒(9)的上部套设有连接螺帽(15),所述连接螺帽(15)的内侧设置有螺纹一(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仪表仪器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2)且靠近所述仪表本体(1)的一侧棱边均设置有缓冲气垫(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仪表仪器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本体(1)与所述连接套(4)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仪表仪器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环(11)的外侧设置有螺纹二(19),所述锁紧环(11)通过所述螺纹二(19)与所述连接套(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仪表仪器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14)且远离所述仪表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O形密封圈(20)。

说明书全文

一种智能仪表仪器用连接装置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智能仪表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智能仪表仪器用连接装置。
[0003]

背景技术

[0004] 仪器仪表通常都是位于管路当中,两端分别与管道或装置连接,传统的仪表仪器在连接固定之后位置就完全固定,有些仪表仪器的位置由于连接关系使得仪器仪表不方便观察,但是调整又比较困难,因此不适合一些狭小空间和特殊场所的地方使用。
[0005]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0006]

发明内容

[0007]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仪表仪器用连接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8]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仪表仪器用连接装置,包括仪表本体,所述仪表本体上设置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顶部设置有自闭和铰链,所述防护盖通过所述自闭和铰链与所述仪表本体固定连接,所述仪表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内侧中部设置有,所述凸块的顶部且位于所述连接套的内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轴承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垫圈,所述连接套的顶部设置有活动套筒,所述活动套筒的底端延伸至所述连接套的内侧,所述活动套筒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环,所述活动套筒通过所述固定环与所述轴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套筒的外侧套设有紧环,所述锁紧环的底端延伸至所述连接套的内侧,且所述锁紧环的底端与所述密封垫圈紧密贴合,所述锁紧环的顶部设置有压盖,所述压盖与所述连接套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活动套筒的顶部设置有限位环,所述活动套筒的上部套设有连接螺帽,所述连接螺帽的内侧设置有螺纹一。
[0009]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盖且靠近所述仪表本体的一侧棱边均设置有缓冲气垫。
[0010] 进一步的,所述仪表本体与所述连接套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
[0011]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环的外侧设置有螺纹二,所述锁紧环通过所述螺纹二与所述连接套固定连接。
[0012]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环且远离所述仪表本体的一侧设置有O形密封圈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把仪表本体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连接套,在连接套的内侧设置轴承,再通过轴承与活动套筒固定连接,使得活动套筒与轴承能够发生相对转动,通过连接螺帽与外部的管道或设备固定连接,使得仪表本体的位置可根据使用的要求调节。
[0014] 另外,通过把防护盖且靠近仪表本体的一侧棱边均设置有缓冲气垫,使得防护盖与仪表本体不会发生碰撞;通过把仪表本体与连接套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使得连接强度大大提高;通过把锁紧环的外侧设置有螺纹二,锁紧环通过螺纹二与连接套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更加紧密牢固;通过把限位环且远离仪表本体的一侧设置有O形密封圈,提高连接的密封性
[0015]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智能仪表仪器用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1、仪表本体;2、防护盖;3、自闭和铰链;4、连接套;5、凸块;6、轴承;7、凹槽;8、密封垫圈;9、活动套筒;10、固定环;11、锁紧环;12、压盖;13、垫片;14、限位环;15、连接螺帽;16、螺纹一;17、缓冲气垫;18、加强筋;19、螺纹二;20、O形密封圈。
[0019]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1]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仪表仪器用连接装置。
[0022]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智能仪表仪器用连接装置,包括仪表本体1,所述仪表本体1上设置有防护盖2,所述防护盖2的顶部设置有自闭和铰链3,所述防护盖2通过所述自闭和铰链3与所述仪表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仪表本体1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设置有连接套4,所述连接套4的内侧中部设置有凸块5,所述凸块5的顶部且位于所述连接套4的内部设置有轴承6,所述轴承6的内侧设置有凹槽7,所述轴承6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垫圈8,所述连接套4的顶部设置有活动套筒9,所述活动套筒9的底端延伸至所述连接套4的内侧,所述活动套筒9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环10,所述活动套筒9通过所述固定环10与所述轴承6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套筒9的外侧套设有锁紧环11,所述锁紧环11的底端延伸至所述连接套4的内侧,且所述锁紧环11的底端与所述密封垫圈8紧密贴合,所述锁紧环11的顶部设置有压盖12,所述压盖12与所述连接套4之间设置有垫片13,所述活动套筒9的顶部设置有限位环14,所述活动套筒9的上部套设有连接螺帽15,所述连接螺帽15的内侧设置有螺纹一16。
[0023]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把仪表本体1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连接套4,在连接套4的内侧设置轴承6,再通过轴承6与活动套筒9固定连接,使得活动套筒9与轴承6能够发生相对转动,通过连接螺帽15与外部的管道或设备固定连接,使得仪表本体1的位置可根据使用的要求调节。
[0024] 另外,通过把防护盖2且靠近仪表本体1的一侧棱边均设置有缓冲气垫17,使得防护盖2与仪表本体1不会发生碰撞;通过把仪表本体1与连接套4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18,使得连接强度大大提高;通过把锁紧环11的外侧设置有螺纹二19,锁紧环11通过螺纹二
19与连接套4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更加紧密牢固;通过把限位环14且远离仪表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O形密封圈20,提高连接的密封性。
[0025]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把仪表本体1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连接套4,在连接套4的内侧设置轴承6,再通过轴承6与活动套筒9固定连接,使得活动套筒9与轴承6能够发生相对转动,通过连接螺帽15与外部的管道或设备固定连接,使得仪表本体1的位置可根据使用的要求调节。
[0026] 此外,通过把防护盖2且靠近仪表本体1的一侧棱边均设置有缓冲气垫17,使得防护盖2与仪表本体1不会发生碰撞;通过把仪表本体1与连接套4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18,使得连接强度大大提高;通过把锁紧环11的外侧设置有螺纹二19,锁紧环11通过螺纹二
19与连接套4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更加紧密牢固;通过把限位环14且远离仪表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O形密封圈20,提高连接的密封性。
[002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