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仪器的零部件 / 一种仪器仪表固定放置设备

一种仪器仪表固定放置设备

申请号 CN201810280546.5 申请日 2018-04-02 公开(公告)号 CN108447526A 公开(公告)日 2018-08-24
申请人 柏佳佳; 发明人 柏佳佳; 王小珍; 张家明;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仪器仪表固定放置设备,其结构包括控制箱检修 门 、控制箱、操作面板、 铰链 轴、玻璃护罩、仪器仪表固定放置槽、放置台、放置台检修门、 支撑 脚、 散热 口,本发明设有的放置台的内部的仪器仪表固定放置槽用于固定放置仪器仪表设备,通过操作面板上与控制箱、放置台内部采用电气连接的放置,仪器仪表固定放置槽可实现自由收放,当收进放置台内部时,将玻璃护罩关闭,便可以避免外露的仪器仪表受到外界污染造成使用寿命低,降低其损坏率,且玻璃护罩的设计可有效的看清放置台内部放置仪器仪表的规格大小,使用便携。
权利要求

1.一种仪器仪表固定放置设备,其结构包括控制箱检修(1)、控制箱(2)、操作面板(3)、铰链轴(4)、玻璃护罩(5)、仪器仪表固定放置槽(6)、放置台(7)、放置台检修门(8)、支撑脚(9)、散热口(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置台(7)的正面端中心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有放置台检修门(8),所述支撑脚(9)设有四个且均匀固定于放置台(7)的底端四个上,所述仪器仪表固定放置槽(6)安装于放置台(7)的内部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玻璃护罩(5)位于放置台(7)后端面上沿通过安装的两个铰链轴(4)铰接,所述控制箱(2)安装于放置台(7)的右端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控制箱(2)上分别安装有控制箱检修门(1)与操作面板(3),所述操作面板(3)的底端设有散热口(10)并与控制箱(2)内部的散热系统相配合;
所述放置台(7)的内部组成有第一拉伸机构(701)、顶出机构(702)、第一活动轴(703)、放置槽外壳(704)、放置顶(705)、第二活动轴(706)、第二拉伸机构(707)、线圈(708)、电磁(709)、气缸(7010)、联动机构(7011)、驱动辅助机构(7012)、固定底座(7013)、牵引机构(7014),所述顶出机构(702)与安装于放置槽外壳(704)底端的放置顶块(705)相配合,所述放置槽外壳(704)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活动轴(703)与第二活动轴(706)机械连接于放置台(7)的内部,所述第二拉伸机构(707)机械连接连接于顶出机构(702)的右端,所述第一拉伸机构(701)与顶出机构(702)的左端相配合,所述牵引机构(7014)的一端与第一拉伸机构(701)右端的信号接触配合,所述牵引机构(704)的另一端扣接于驱动辅助机构(7012)的底端,所述驱动辅助机构(7012)的顶端扣接有第二拉伸机构(707),所述线圈(708)、电磁阀(709)、气缸(7010)、联动机构(7011)均安装于控制箱(2)的内部,所述线圈(708)通过电磁阀(709)与气缸(7010)电连接,所述气缸(7010)的右端接触配合于联动机构(7011),所述固定底座(7013)设有两个其之前通过驱动辅助机构(70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仪器仪表固定放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伸机构(701)由第一传动齿轮(70101)、第一传送带(70102)、第二传动齿轮(70103)、伞形轮(70104)、伞形轮驱动轴(70105)、驱动器(70106)组成,所述第一传动齿轮(70101)通过第一传送带(70102)与第二传动齿轮(7010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70103)啮合于伞形轮(70104),所述伞形轮(70104)的中心轴连接于伞形轮驱动轴(70105)与驱动器(70106)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仪器仪表固定放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702)由第一齿条(7021)、第一弹簧(7022)、第一齿条固定杆(7023)、横杆(7024)、活动块(7025)、活动四连杆(7026)、压缩弹簧(7027)、第二齿条(7028)、第二齿条固定杆(7029)、第二弹簧(70210)组成,所述第一齿条(7021)的左端通过第一弹簧(7022)固定于放置台(7)的内部且位于横杆(7024)的底端,所述横杆(7024)与第一齿条(7021)之间通过第一齿条固定杆(7023)连接且相互平行,所述压缩弹簧(7027)安装于横杆(7024)。上且位于活动四连杆(7026)的内部其两端分别通过活动块(7025)固定,所述横杆(7024)的右端通过竖直安装的第二齿条固定杆(7029)连接有第二齿条(7028),所述第二齿条(7028)的右端通过第二弹簧(70210)弹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仪器仪表固定放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伸机构(707)由第三传动齿轮(7071)、第二传送带(7072)、过渡轮(7073)、第一拉绳(7074)、第一滑轮(7075)、第二拉绳(7076)、第二滑轮(7077)组成,所述第三传动齿轮(7071)。啮合于第二齿条(7028)与第二弹簧(70210)相连接,所述第三传动齿轮(7071)通过第二传送带(7072)与过渡轮(7073)活动连接,所述过渡轮(7073)与第二滑轮(7077)、第一滑轮(7075)之间通过第二拉绳(7076)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轮(7075)通过第一拉绳(7074)连接于移动块(70121)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仪器仪表固定放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7011)由平滑块(70111)、拉杆(70112)、推杆(70113)、滚轮(70114)、第三拉绳(70115)、伺服电机(70116)组成,所述水平滑块(70111)的右端与推杆(70113)之间通过铰接的拉杆(70112)连接,所述滚轮(70114)的底端垂直固定有推杆(70113)且限位于中空长方体的内部,所述滚轮(70114)上通过第三拉绳(70115)连接于伺服电机(701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仪器仪表固定放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辅助机构(7012)由移动块(70121)、水平支杆(70122)、定位杆(70123)、水平滑块固定轴(70124)组成,所述移动块(70121)的右端通过水平支杆(70122)固定于定位杆(70123)的中心部位,所述定位杆(70123)的底端水平位置与水平滑块(70111)之间通过水平滑块固定轴(7012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仪器仪表固定放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7014)由水平触杆(70141)、第一收卷轮(70142)、第一牵引绳(70143)、第二收卷轮(70144)、第二牵引绳(70145)组成,所述水平触杆(70141)的左端与第一收卷轮(70142)、第二收卷轮(70144)之间通过第一牵引绳(70143)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收卷轮(70144)通过第二牵引绳(70145)固定于移动块(70121)的底端。

说明书全文

一种仪器仪表固定放置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一种仪器仪表固定放置设备,属于机械固定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仪器仪表是用以检出、测量、观察、计算各种物理量、物质成分、物性参数等的器具或设备,真空检漏仪、压表、测长仪、显微镜、乘法器等均属于仪器仪表,广义来说,仪器仪表也可具有自动控制、报警、信号传递和数据处理等功能,例如用于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中的气动调节仪表,和电动调节仪表,以及集散型仪表控制系统也皆属于仪器仪表。仪器仪表能改善、扩展或补充人的官能。人们用感觉器官去视、听、尝、摸外部事物,而显微镜、望远镜、声级计、酸度计、高温计、真空离心浓缩仪等仪器仪表,可以改善和扩展人的这些官能;另外,有些仪器仪表如磁强计、射线计数计等可感受和测量到人的感觉器官所不能感受到的物理量,还有些仪器仪表可以超过人的能力去记录、计算和计数,如高速照相机、计算机等。在不改变不移动仪器仪表下进行安全的搁置安放,现有的仪器仪表在固定放置中收放较不自由,在使用时与使用后的存放智能化放置智能化较低,导致仪器仪表的固定放置中由于外置的情况下,造成其损坏率较高,设备使用寿命低。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仪器仪表固定放置设备,以解决有的仪器仪表在固定放置中收放较不自由,在使用时与使用后的存放智能化放置智能化较低,导致仪器仪表的固定放置中由于外置的情况下,造成其损坏率较高,设备使用寿命低。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仪器仪表固定放置设备,其结构包括控制箱检修、控制箱、操作面板、铰链轴、玻璃护罩、仪器仪表固定放置槽、放置台、放置台检修门、支撑脚、散热口,所述放置台的正面端中心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有放置台检修门,所述支撑脚设有四个且均匀固定于放置台的底端四个上,所述仪器仪表固定放置槽安装于放置台的内部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玻璃护罩位于放置台后端面上沿通过安装的两个铰链轴铰接,所述控制箱安装于放置台的右端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控制箱上分别安装有控制箱检修门与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的底端设有散热口并与控制箱内部的散热系统相配合,所述放置台的内部组成有第一拉伸机构、顶出机构、第一活动轴、放置槽外壳、放置顶、第二活动轴、第二拉伸机构、线圈、电磁气缸、联动机构、驱动辅助机构、固定底座、牵引机构,所述顶出机构与安装于放置槽外壳底端的放置顶块相配合,所述放置槽外壳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活动轴与第二活动轴机械连接于放置台的内部,所述第二拉伸机构机械连接连接于顶出机构的右端,所述第一拉伸机构与顶出机构的左端相配合,所述牵引机构的一端与第一拉伸机构右端的信号口接触配合,所述牵引机构的另一端扣接于驱动辅助机构的底端,所述驱动辅助机构的顶端扣接有第二拉伸机构,所述线圈、电磁阀、气缸、联动机构均安装于控制箱的内部,所述线圈通过电磁阀与气缸电连接,所述气缸的右端接触配合于联动机构,所述固定底座设有两个其之前通过驱动辅助机构连接。
[000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拉伸机构由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送带、第二传动齿轮、伞形轮、伞形轮驱动轴驱动器组成,所述第一传动齿轮通过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于伞形轮,所述伞形轮的中心轴连接于伞形轮驱动轴与驱动器相连接。
[0006] 进一步地,所述顶出机构由第一齿条、第一弹簧、第一齿条固定杆、横杆、活动块、活动四连杆压缩弹簧、第二齿条、第二齿条固定杆、第二弹簧组成,所述第一齿条的左端通过第一弹簧固定于放置台的内部且位于横杆的底端,所述横杆与第一齿条之间通过第一齿条固定杆连接且相互平行,所述压缩弹簧安装于横杆。上且位于活动四连杆的内部其两端分别通过活动块固定,所述横杆的右端通过竖直安装的第二齿条固定杆连接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的右端通过第二弹簧弹性连接。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拉伸机构由第三传动齿轮、第二传送带、过渡轮、第一拉绳、第一滑轮、第二拉绳、第二滑轮组成,所述第三传动齿轮。啮合于第二齿条与第二弹簧相连接,所述第三传动齿轮通过第二传送带与过渡轮活动连接,所述过渡轮与第二滑轮、第一滑轮之间通过第二拉绳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轮通过第一拉绳连接于移动块的上端。
[0008]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机构由平滑块、拉杆、推杆、滚轮、第三拉绳、伺服电机组成,所述水平滑块的右端与推杆之间通过铰接的拉杆连接,所述滚轮的底端垂直固定有推杆且限位于中空长方体的内部,所述滚轮上通过第三拉绳连接于伺服电机
[0009]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辅助机构由移动块、水平支杆、定位杆、水平滑块固定轴组成,所述移动块的右端通过水平支杆固定于定位杆的中心部位,所述定位杆的底端水平位置与水平滑块之间通过水平滑块固定轴连接。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机构由水平触杆、第一收卷轮、第一牵引绳、第二收卷轮、第二牵引绳组成,所述水平触杆的左端与第一收卷轮、第二收卷轮之间通过第一牵引绳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收卷轮通过第二牵引绳固定于移动块的底端。
[0011] 有益效果
[0012] 本发明一种仪器仪表固定放置设备,为解决仪器仪表外露情况下造成的损坏率高的缺点,将仪器仪表的固定放置槽设于放置台的内部,通过玻璃护罩进行防护与外界大气隔绝,且玻璃护罩的透明设计可使使用有效的看清楚其内部的仪器仪表大小和规格,提高设备使用的便携性,在仪器仪表放置中,使用者仅需要通过按下操作面板上的启动按钮,启动按钮与控制箱内部的线圈、电磁阀导通,启动电磁阀,电磁阀推动气缸工作,气缸推出的同时其右端与伺服电机实现信号导通,伺服电机驱动将连接的第三拉绳上拉,因此第三拉绳连接的滚轮带动推杆上升,因此拉杆受到推杆的拉力后,水平拉动水平滑块通过固定的水平滑块固定轴向右拉动水平支杆,水平支杆的两端均分别与固定底座间隙配合,在水平支杆受到拉力的同时向右移动到一定的位置停止,水平支杆水平向右移动的同时带动移动块向右运动,移动块由于分别连接有第二拉伸机构与牵引机构,进而第二拉伸机构实现驱动,第三传动齿轮转动啮合第二齿条带动第二齿条向左推动横杆右端连接的活动块,带动活动四连杆向内收缩运动,同时,牵引机构被放松,第一牵引绳与第二牵引绳被放松后水平触杆受到的拉力逐渐降低,因此水平触杆水平向左运动接触于驱动器,实现驱动器的信号导通,带动伞形轮驱动轴驱动伞形轮转动,因此,伞形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相啮合实现转动,驱动第一传动齿轮啮合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同步相向运动,同时向内推动活动四连杆,仪器仪表放置槽外壳被顶出,因此实现仪器仪表固定放置槽顶出,可便于使用者轻易拾取到仪器仪表,待需要进行存放的同时,按下复位键,各传动机构便实现复位,仪器仪表放置槽收回,盖上玻璃护罩即可。
[0013] 本发明设有的放置台的内部的仪器仪表固定放置槽用于固定放置仪器仪表设备,通过操作面板上与控制箱、放置台内部采用电气连接的放置,仪器仪表固定放置槽可实现自由收放,当收进放置台内部时,将玻璃护罩关闭,便可以避免外露的仪器仪表受到外界污染造成使用寿命低,降低其损坏率,且玻璃护罩的设计可有效的看清放置台内部放置仪器仪表的规格大小,使用便携。附图说明
[0014]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5] 图1为本发明一种仪器仪表固定放置设备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一种仪器仪表固定放置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发明图2第一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发明图2第二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控制箱检修门-1、控制箱-2、操作面板-3、铰链轴-4、玻璃护罩-5、仪器仪表固定放置槽-6、放置台-7、放置台检修门-8、支撑脚-9、散热口-10、第一拉伸机构-701、顶出机构-702、第一活动轴-703、放置槽外壳-704、放置顶块-705、第二活动轴-706、第二拉伸机构-707、线圈-708、电磁阀-709、气缸-7010、联动机构-7011、驱动辅助机构-7012、固定底座-7013、牵引机构-7014、第一传动齿轮-70101、第一传送带-70102、第二传动齿轮-70103、伞形轮-70104、伞形轮驱动轴-70105、驱动器-70106、第一齿条-7021、第一弹簧-7022、第一齿条固定杆-7023、横杆-7024、活动块-7025、活动四连杆-7026、压缩弹簧-7027、第二齿条-7028、第二齿条固定杆-7029、第二弹簧-70210、第三传动齿轮-7071、第二传送带-7072、过渡轮-7073、第一拉绳-7074、第一滑轮-7075、第二拉绳-7076、第二滑轮-7077、水平滑块-
70111、拉杆-70112、推杆-70113、滚轮-70114、第三拉绳-70115、伺服电机-70116、移动块-
70121、水平支杆-70122、定位杆-70123、水平滑块固定轴-70124、水平触杆-70141、第一收卷轮-70142、第一牵引绳-70143、第二收卷轮-70144、第二牵引绳-70145。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21] 实施例
[0022]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仪器仪表固定放置设备,其结构包括控制箱检修门1、控制箱2、操作面板3、铰链轴4、玻璃护罩5、仪器仪表固定放置槽6、放置台7、放置台检修门8、支撑脚9、散热口10,所述放置台7的正面端中心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有放置台检修门8,所述支撑脚9设有四个且均匀固定于放置台7的底端四个角上,所述仪器仪表固定放置槽
6安装于放置台7的内部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玻璃护罩5位于放置台7后端面上沿通过安装的两个铰链轴4铰接,所述控制箱2安装于放置台7的右端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控制箱2上分别安装有控制箱检修门1与操作面板3,所述操作面板3的底端设有散热口10并与控制箱2内部的散热系统相配合,所述放置台7的内部组成有第一拉伸机构701、顶出机构702、第一活动轴703、放置槽外壳704、放置顶块705、第二活动轴706、第二拉伸机构707、线圈708、电磁阀709、气缸7010、联动机构7011、驱动辅助机构7012、固定底座7013、牵引机构7014,所述顶出机构702与安装于放置槽外壳704底端的放置顶块705相配合,所述放置槽外壳704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活动轴703与第二活动轴706机械连接于放置台7的内部,所述第二拉伸机构707机械连接连接于顶出机构702的右端,所述第一拉伸机构701与顶出机构702的左端相配合,所述牵引机构7014的一端与第一拉伸机构701右端的信号口接触配合,所述牵引机构704的另一端扣接于驱动辅助机构7012的底端,所述驱动辅助机构7012的顶端扣接有第二拉伸机构707,所述线圈708、电磁阀709、气缸7010、联动机构7011均安装于控制箱2的内部,所述线圈708通过电磁阀709与气缸7010电连接,所述气缸7010的右端接触配合于联动机构7011,所述固定底座7013设有两个其之前通过驱动辅助机构7012连接,所述第一拉伸机构701由第一传动齿轮70101、第一传送带70102、第二传动齿轮70103、伞形轮70104、伞形轮驱动轴70105、驱动器70106组成,所述第一传动齿轮70101通过第一传送带70102与第二传动齿轮7010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70103啮合于伞形轮70104,所述伞形轮
70104的中心轴连接于伞形轮驱动轴70105与驱动器70106相连接,所述顶出机构702由第一齿条7021、第一弹簧7022、第一齿条固定杆7023、横杆7024、活动块7025、活动四连杆7026、压缩弹簧7027、第二齿条7028、第二齿条固定杆7029、第二弹簧70210组成,所述第一齿条
7021的左端通过第一弹簧7022固定于放置台7的内部且位于横杆7024的底端,所述横杆
7024与第一齿条7021之间通过第一齿条固定杆7023连接且相互平行,所述压缩弹簧7027安装于横杆7024。上且位于活动四连杆7026的内部其两端分别通过活动块7025固定,所述横杆7024的右端通过竖直安装的第二齿条固定杆7029连接有第二齿条7028,所述第二齿条
7028的右端通过第二弹簧70210弹性连接,所述第二拉伸机构707由第三传动齿轮7071、第二传送带7072、过渡轮7073、第一拉绳7074、第一滑轮7075、第二拉绳7076、第二滑轮7077组成,所述第三传动齿轮7071。啮合于第二齿条7028与第二弹簧70210相连接,所述第三传动齿轮7071通过第二传送带7072与过渡轮7073活动连接,所述过渡轮7073与第二滑轮7077、第一滑轮7075之间通过第二拉绳7076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轮7075通过第一拉绳7074连接于移动块70121的上端,所述联动机构7011由水平滑块70111、拉杆70112、推杆70113、滚轮
70114、第三拉绳70115、伺服电机70116组成,所述水平滑块70111的右端与推杆70113之间通过铰接的拉杆70112连接,所述滚轮70114的底端垂直固定有推杆70113且限位于中空长方体的内部,所述滚轮70114上通过第三拉绳70115连接于伺服电机70116,所述驱动辅助机构7012由移动块70121、水平支杆70122、定位杆70123、水平滑块固定轴70124组成,所述移动块70121的右端通过水平支杆70122固定于定位杆70123的中心部位,所述定位杆70123的底端水平位置与水平滑块70111之间通过水平滑块固定轴70124连接,所述牵引机构7014由水平触杆70141、第一收卷轮70142、第一牵引绳70143、第二收卷轮70144、第二牵引绳70145组成,所述水平触杆70141的左端与第一收卷轮70142、第二收卷轮70144之间通过第一牵引绳70143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收卷轮70144通过第二牵引绳70145固定于移动块70121的底端。
[0023] 为解决仪器仪表外露情况下造成的损坏率高的缺点,将仪器仪表的固定放置槽6设于放置台7的内部,通过玻璃护罩5进行防护与外界大气隔绝,且玻璃护罩5的透明设计可使使用有效的看清楚其内部的仪器仪表大小和规格,提高设备使用的便携性,在仪器仪表放置中,使用者仅需要通过按下操作面板3上的启动按钮,启动按钮与控制箱2内部的线圈708、电磁阀709导通,启动电磁阀709,电磁阀709推动气缸7010工作,气缸7010推出的同时其右端与伺服电机70116实现信号导通,伺服电机70116驱动将连接的第三拉绳70115上拉,因此第三拉绳70115连接的滚轮70114带动推杆70113上升,因此拉杆70112受到推杆70113的拉力后,水平拉动水平滑块70111通过固定的水平滑块固定轴70124向右拉动水平支杆
70123,水平支杆70123的两端均分别与固定底座7013间隙配合,在水平支杆70123受到拉力的同时向右移动到一定的位置停止,水平支杆70123水平向右移动的同时带动移动块70121向右运动,移动块70121由于分别连接有第二拉伸机构707与牵引机构7014,进而第二拉伸机构707实现驱动,第三传动齿轮7071转动啮合第二齿条7028带动第二齿条7028向左推动横杆7024右端连接的活动块7025,带动活动四连杆7026向内收缩运动,同时,牵引机构7014被放松,第一牵引绳70143与第二牵引绳70145被放松后水平触杆70141受到的拉力逐渐降低,因此水平触杆70141水平向左运动接触于驱动器70106,实现驱动器70106的信号导通,带动伞形轮驱动轴70105驱动伞形轮70104转动,因此,伞形轮70104与第二传动齿轮70103相啮合实现转动,驱动第一传动齿轮70101啮合第一齿条7021与第二齿条7028同步相向运动,同时向内推动活动四连杆7026,仪器仪表放置槽外壳704被顶出,因此实现仪器仪表固定放置槽6顶出,可便于使用者轻易拾取到仪器仪表,待需要进行存放的同时,按下复位键,各传动机构便实现复位,仪器仪表放置槽6收回,盖上玻璃护罩5即可。
[0024] 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有的仪器仪表在固定放置中收放较不自由,在使用时与使用后的存放智能化放置智能化较低,导致仪器仪表的固定放置中由于外置的情况下,造成其损坏率较高,设备使用寿命低,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设有的放置台的内部的仪器仪表固定放置槽用于固定放置仪器仪表设备,通过操作面板上与控制箱、放置台内部采用电气连接的放置,仪器仪表固定放置槽可实现自由收放,当收进放置台内部时,将玻璃护罩关闭,便可以避免外露的仪器仪表受到外界污染造成使用寿命低,降低其损坏率,且玻璃护罩的设计可有效的看清放置台内部放置仪器仪表的规格大小,使用便携。
[002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6]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