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申请号 CN202011557305.4 申请日 2020-12-25 公开(公告)号 CN114679672B 公开(公告)日 2024-04-02
申请人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佩笑; 韩艳玲; 姬雅倩; 勾越; 王雷;
摘要 本 申请 公开了一种 显示面板 及显示装置,用以提高低频 声波 声压级。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振动衬底 基板 ,显示模组以及多个发声单元;发声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发声单元,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发声单元;第一发声单元包括:与振动衬底基板形成腔体的第一 框架 ,位于腔体内且与振动衬底基板 接触 的第一激励器;第二发声单元包括:与振动衬底基板形成腔体的第二框架,位于腔体内且与振动衬底基板接触的第二激励器;第一激励器产生的声波的 频率 大于第二激励器产生的声波的频率;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与第二发声单元一一对应的导声管;导声管具有入声端和出声端,入声端与第二发声单元的腔体连通,出声端朝向振动衬底基板。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振动衬底基板,位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一侧的显示模组,以及位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背离所述显示模组一侧的多个发声单元;
多个所述发声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发声单元,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发声单元;
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包括: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形成腔体的第一框架,位于所述腔体内且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接触的第一激励器;
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包括: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形成腔体的第二框架,位于所述腔体内且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接触的第二激励器;
所述第一激励器产生的声波频率大于所述第二激励器产生的声波的频率;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一一对应的导声管;
每一所述导声管具有入声端和出声端;每一所述导声管的入声端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声单元的所述腔体连通;在所述第二发声单元之外的区域,所述导声管的出声端朝向所述振动衬底基板;
所述出声端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背离所述显示模组一侧的表面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声管的出声端在所述振动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之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声管不同位置的内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声管的总长度h满足如下条件:
其中,l为所述出声端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产生声波的中心之间的间距,n为正整数,λ0为第一预设频率声波波长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对称中心落入所有所述第二发声单元所在区域内;
所述第一发声单元所在区域包围所述第二发声单元所在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声管包括:曲线延伸的弯曲子导声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声管包括:内径不同的多种子导声管;不同所述子导声管交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声管至少包括:交替连接的多个第一子导声管和多个第二子导声管;
所述第一子导声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子导声管的内径。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包括: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通过胶材粘结的第一框,以及与所述第一铝框接触的第一箱体
所述第二框架包括: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通过胶材粘结的第二铝框,以及与所述第二铝框接触的第二箱体;
所述第二箱体具有与所述第二激励器相对的第一子箱体,以及连接所述第二铝框和所述第一子箱体的第二子箱体;所述第二子箱体具有贯穿其厚度的第一开口;
每一所述导声管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的所述腔体内的第一部分,以及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子箱体连接、且延伸至所述第二发声单元之外的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所述导声管的入声端,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所述导声管的出声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包括: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通过胶材粘结的第一铝框,以及与所述第一铝框接触的第一箱体;
所述第二框架包括: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通过胶材粘结的第二铝框,以及与所述第二铝框接触的第二箱体;
所述第二箱体具有与所述第二激励器相对的第一子箱体;所述第一子箱体具有贯穿其厚度的第二开口;
每一所述导声管的入声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子箱体连接;且除与所述第一子箱体连接部分,所述导声管的其余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之外。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声管的内径大于1厘米。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声管的材料包括下列之一或其组合:铝、塑料、橡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显示面板;
每一所述子显示面板对应一个第一发声单元或对应一个第二发声单元。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说明书全文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显示器件的超薄、窄边框、甚至全屏设计,留给发声装置的空间越来越小。而传统的发声装置体积较大,安装位置受到限制,在新一代的显示器件中很难有合适的位置和空间。因此,需要重新设计能够适应当前显示器件的需求的发声装置。
[0003] 目前,出现了将激励器集成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显示屏内部的显示装置,该装置利用整个屏幕作为振膜,驱动激励器振动,带动屏幕板发声,以实现屏幕发声。但是,此种实现屏幕发声的装置通常激励器封闭在箱体中,此时发声屏幕的低频响应主要取决于箱体的体积和箱体的共振频率。如果箱体的共振频率高,会带动发声屏幕的总体工作频率向高频漂移,这就导致在低频处,声压级较低。而目前鉴于发声屏幕的轻便性,通常需要减小发声屏幕的体积,箱体体积较小,箱体的共振频率较高,发声屏在低频处声压级较低。发明内容
[000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提高低频声波声压级。
[000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振动衬底基板,位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一侧的显示模组,以及位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背离所述显示模组一侧的多个发声单元;
[0006] 多个所述发声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发声单元,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发声单元;
[0007] 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包括: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形成腔体的第一框架,位于所述腔体内且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接触的第一激励器;
[0008] 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包括: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形成腔体的第二框架,位于所述腔体内且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接触的第二激励器;
[0009] 所述第一激励器产生的声波的频率大于所述第二激励器产生的声波的频率;
[0010]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一一对应的导声管;
[0011] 每一所述导声管具有入声端和出声端,每一所述导声管的入声端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声单元的所述腔体连通;在所述第二发声单元之外的区域,所述导声管的出声端朝向所述振动衬底基板。
[001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声端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背离所述显示模组一侧的表面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
[001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声管10的出声端在所述振动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1之外。
[0014]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导声管不同位置的内径相同。
[001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声管的总长度h满足如下条件:
[0016]
[0017] 其中,l为所述出声端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产生声波的中心之间的间距,n为正整数,λ0为第一预设频率声波波长
[0018]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的对称中心落入所有所述第二发声单元所在区域内;
[0019] 所述第一发声单元所在区域包围所述第二发声单元所在区域。
[0020]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导声管包括:曲线延伸的弯曲子导声管。
[0021]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导声管包括:内径不同的多种子导声管;不同所述子导声管交替连接。
[0022]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导声管至少包括:交替连接的多个第一子导声管和多个第二子导声管;
[0023] 所述第一子导声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子导声管的内径。
[002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架包括: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通过胶材粘结的第一框,以及与所述第一铝框接触的第一箱体;
[0025] 所述第二框架包括: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通过胶材粘结的第二铝框,以及与所述第二铝框接触的第二箱体;
[0026] 所述第二箱体具有与所述第二激励器相对的第一子箱体,以及连接所述第二铝框和所述第一子箱体的第二子箱体;所述第二子箱体具有贯穿其厚度的第一开口;
[0027] 每一所述导声管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的所述腔体内的第一部分,以及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子箱体连接、且延伸至所述第二发声单元之外的第二部分;
[0028] 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所述导声管的入声端,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所述导声管的出声端。
[0029]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架包括: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通过胶材粘结的第一铝框,以及与所述第一铝框接触的第一箱体;
[0030] 所述第二框架包括: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通过胶材粘结的第二铝框,以及与所述第二铝框接触的第二箱体;
[0031] 所述第二箱体具有与所述第二激励器相对的第一子箱体;所述第一子箱体具有贯穿其厚度且与所述导声管连接的第二开口;
[0032] 每一所述导声管的入声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子箱体连接;且除与所述第一子箱体连接部分,所述导声管的其余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之外。
[003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声管的内径大于1厘米。
[003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声管的材料包括下列之一或其组合:铝、塑料、橡胶
[003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显示面板;
[0036] 每一所述子显示面板对应一个第一发声单元或对应一个第二发声单元。
[003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003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第一发声单元包括第一激励器,第二发声单元包括第二激励器,从而驱动第一激励器和第二激励器可以带动振动衬底基板振动,实现屏幕发声。第一激励器产生的声波的频率大于第二激励器产生的声波的频率,即对发声单元的发声频率进行划分,实现驱动第一激励器带动振动衬底基板振动产生中高频声波,驱动第二激励器带动振动衬底基板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并且,由于第二发声单元的第二框架与导声管连接,该导声管另一端朝向振动衬底基板,将显示面板背面的声源通过导声管传播到显示面板正面,与显示面板正面的生源产生干涉作用,从而实现增强低频声波正向声辐射,提高低频声波的声压级,实现发声显示面板的低频下潜。附图说明
[003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0]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与相关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远场声压级频率响应对比图;
[0043]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4]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5]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6]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7]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中导声管的结构示意图;
[0048]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所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50] 除非另外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0051] 需要注意的是,附图中各图形的尺寸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申请内容。并且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005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振动衬底基板1,位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1一侧的显示模组2,位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1背离所述显示模组2一侧的多个发声单元3;
[0053] 多个所述发声单元3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发声单元4,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发声单元5;
[0054] 所述第一发声单元4包括: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1形成腔体的第一框架6,位于所述腔体内且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1接触的第一激励器7;
[0055] 所述第二发声单元5包括: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1形成腔体的第二框架8,位于所述腔体内且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1接触的第二激励器9;
[0056] 所述第一激励器7产生的声波的频率大于所述第二激励器9产生的声波的频率;
[0057]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4一一对应的导声管10;
[0058] 每一所述导声管10具有入声端和出声端,每一所述导声管10的入声端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声单元5的所述腔体连通;在所述第二发声单元5之外的区域,所述导声管10的出声端朝向所述振动衬底基板1。
[0059]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第一发声单元包括第一激励器,第二发声单元包括第二激励器,从而驱动第一激励器和第二激励器可以带动振动衬底基板振动,实现屏幕发声。第一激励器产生的声波的频率大于第二激励器产生的声波的频率,即对发声单元的发声频率进行划分,实现驱动第一激励器带动振动衬底基板振动产生中高频声波,驱动第二激励器带动振动衬底基板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并且,由于第二发声单元的第二框架与导声管连接,该导声管另一端朝向振动衬底基板,将显示面板背面的声源通过导声管传播到显示面板正面,与显示面板正面的生源产生干涉作用,从而实现增强低频声波正向声辐射,提高低频声波的声压级,实现发声显示面板的低频下潜。
[006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声端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背离所述显示模组一侧的表面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
[006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发声单元之外的区域,所述导声管10的出声端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1背离所述显示模组2一侧接触。
[0062] 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发声单元之外的区域,所述导声管10的出声端在所述振动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1之外。即导声管的出声端位于振动衬底基板之外的区域。
[0063]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2所示,导声管10的出声端所在平面与振动衬底基板1背离显示模组2一侧的表面不在同一平面,即导声管10的出声端位于振动衬底基板1背离显示模组2一侧,且导声管10的出声端所在平面与振动衬底基板1背离显示模组2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0。
[0064] 在具体实施时,导声管的出声端所在平面与振动衬底基板背离显示模组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0065] 当然在具体实施时,当导声管的出声端位于振动衬底基板之外的区域时,也可以使得导声管10的出声端所在平面与振动衬底基板1背离显示模组2一侧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即出声端与振动衬底基板背离显示模组一侧的表面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等于0。
[0066]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激励器产生的声波的频率大于200赫兹;所述第二激励器产生的声波的频率范围为100赫兹~200赫兹。
[0067]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每一所述导声管10不同位置的内径相同。
[0068]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声管的总长度h满足如下条件:
[0069]
[0070] 其中,l为所述导声管的出声端中心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产生声波的中心之间的间距,n为正整数,λ0为第一预设频率声波波长。
[0071] 这样,可以实现第二发声单元在显示面板正面的声源和导声管出声端的声源相位相同,从而实现增强低频声波正向声辐射,提高低频声波的声压级。
[0072] 在具体实施时,第一预设频率声波的频率范围为100赫兹~200赫兹。即第一预设频率声波在第二激励器产生的声波的频率范围内。
[0073] 需要说明的是,导声管的总长度h为导声管截面中心连线总长度。需要说明的是,以图1为例,振动衬底基板具有与第一方向X平行的一对边,导声管的出声端中心与第二发声单元产生声波的中心之间的间距,即导声管的出声端中心与第二发声单元产生声波的中心在第一方向X上的距离。
[0074] 接下来对未设置导声管的显示面板和设置导声管的显示面板进行仿真模拟,以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实现提高低频声波的声压级进行说明。未设置导声管的显示面板和设置导声管的显示面板的远场声压级频率响应对比图如图3所示,各设置导声管的显示面板,导声管的长度h分别为0.35米(m)、0.45m和0.55m。以低频声波的声压级到达80分贝(dB)作为标准,根据图3可以得出,当未设置导声管时,声波频率接近200赫兹(Hz),其声压级才到达80dB,而设置导声管的各显示面板,声波频率在100Hz左右,各显示面板的远场声压级就分别到达80dB,即设置导声管的显示面板能在更低的声波频率产生更强的声压幅度,实现频率下潜,拓展低频的工作频带。
[0075] 此外,根据图3还可以得出,在声波频率100Hz附近,不同长度的导声管实现的低频声压级提高程度不同,导声管的长度h为0.55m时,声波频率小于100Hz时其声压级已经到达80dB。由于导声管长度越长,声波在导声管里面传播时相位变化越大,当声波从导声管辐射出来时,就能更容易实现导声管的出声端辐射的声波与显示面板正面辐射的声波同相,发生干涉。因此,导声管长度越长,声压级提高越明显。
[0076]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导声管包括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部分以及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部分。其中,第二方向垂直于振动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第一方向平行于振动衬底基板所在平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振动衬底基板的垂直于第一方向X的对称轴穿过第二发声单元,从而可以尽可能增大导声管的总长度。
[0077]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的对称中心落入所有所述第二发声单元所在区域内;
[0078] 所述第一发声单元所在区域包围所述第二发声单元所在区域。
[0079] 具体实施时,当第二发声单元的位置、导声管的出声端位置均确定的情况下,为了增加导声管总长度,导声管可以包括曲线延伸的部分。
[0080]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导声管包括曲线延伸的弯曲子导声管。
[008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其中,图4为导声管背离振动衬底基板一侧的侧视图,第三方向Z与振动衬底基板的另一对边平行,第一方向X与第三方向Z所在的平面与振动衬底基板所在的平面平行。如图4所示,弯曲子导声管所在的平面平行于第一方向X与第三方向Z所在的平面。由于导声管包括弯曲子导声管,相比于直线延伸的导声管可以进一步增大导声管的总长度,进一步提高低频声波声压级。
[0082] 需要说明的是,图4以弯曲子导声管所在的平面平行于第一方向X与第三方向Z所在的平面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当然,在具体实施时,弯曲子导声管所在的平面平行于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所在的平面。
[0083]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导声管包括:内径不同的多种子导声管;不同子导声管交替连接。
[0084]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时,由于需要考虑显示面板的尺寸以及框架的尺寸,还需要考虑包括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的尺寸,因此,导声管容纳空间有限,导声管制作长度有限,低频声波声压级提高效果受到限制。
[008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内径不同的导声管交替连接,当声波传播经过不同直径的导声管交界处时,声阻抗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声波相位发生变化,可以达到与长导声管声波传播的相位移位等效的效果。即通过设置不同内径的导声管交替连接,同样可以实现第二发声单元在显示面板正面的声源和导声管的出声端的声源相位相同,从而实现增强低频声波正向声辐射,提高低频声波的声压级,避免导声管长度对低频声波声压级提高效果的限制。
[0086]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每一所述导声管10至少包括:交替连接的多个第一子导声管17和多个第二子导声管18;
[0087] 所述第一子导声管17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子导声管18的内径。
[0088]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所述第二子导声管18与所述第二框架8连接。
[0089] 在具体实施时,以每一导声管包括两种内径不同的子导声管为例,第一子导声管的内径与第二子导声管的内径之比越大,每一导声管的总长度可以设置得越小。每一子导声管的内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可以在设计导声管时进行仿真模拟,以获得实现增强低频声波正向声辐射、提高低频声波的声压级的导声管。
[009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5、图6、图7、图8所示,所述第一框架6包括: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1通过胶材(未示出)粘结的第一铝框11,以及与所述第一铝框11接触的第一箱体12;
[0091] 所述第二框架8包括:与所述振动衬底基板1通过胶材(未示出)粘结的第二铝框14,以及与所述第二铝框14接触的第二箱体15;
[0092] 所述第二箱体15具有与所述第二激励器9相对的第一子箱体21,以及连接所述第二铝框14和所述第一子箱体21的第二子箱体22。
[0093]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5、图6所示,所述第一子箱体21具有贯穿其厚度的第二开口16;
[0094] 每一所述导声管10的入声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口16与所述第一子箱体21连接;且除与所述第一子箱体21连接部分,所述导声管10的其余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5之外。
[0095] 从而导声管的入声端通过第二开口与腔体连通。
[0096] 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导声管包括:位于第二发声单元的腔体内的部分,以及位于腔体外的部分。
[009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每一导声管包括位于第二发声单元的腔体内的部分,从而可以在不增加显示面板整体厚度的情况下,实现提高低频声波声压级。
[0098]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8所示,所述第二子箱体22具有贯穿其厚度的第一开口23;
[0099] 每一所述导声管10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5的所述腔体内的第一部分,以及通过所述第一开口23与所述第二子箱体22连接、且延伸至所述第二发声单元5之外的第二部分;
[0100] 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所述导声管10的入声端,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所述导声管10的出声端。
[010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导声管10包括交替连接的多个第一子导声管17和多个第二子导声管18,导声管10的第一部分位于第二发声单元5的腔体内,导声管10的第二部分通过第一开口23与第二子箱体22连接、且延伸至第二发声单元5之外。图7中,导声管10的入声端位于腔体内,从而实现与腔体连通,导声管10的出声端通过第一开口23延伸至第二发声单元5之外,并朝向振动衬底基板1。需要说明的是,图7中以导声管的出声端与振动衬底基板接触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当然,在具体实施时,导声管的出声端与振动衬底基板也可以不接触。
[010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导声管10的第一部分位于第二发声单元5的腔体内,导声管10的第二部分通过第一开口23与第二子箱体22连接、且延伸至第二发声单元5之外。第一部分包括弯曲子导声管,即弯曲子导声管位于第二发声单元5的腔体内。图8中,弯曲子导声管所在的平面平行于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所在的平面。在具体实施时,如图8所示,导声管10的入声端位于腔体内,从而实现与腔体连通,导声管10的出声端通过第一开口23延伸至第二发声单元5之外,并朝向振动衬底基板1。需要说明的是,图8中以弯曲子导声管的出声端与振动衬底基板接触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当然,在具体实施时,弯曲子导声管的出声端与振动衬底基板也可以不接触。
[0103] 在具体实施时,当每一导声管包括位于第二发声单元的腔体内的部分,以及位于腔体外的部分时,第二发声单元例如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边缘。
[0104]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2、图5、图6、图7、图8所示,第一铝框11、第二铝框14、第一箱体12、第二箱体15均设置磁单元13,第一铝框11与第一箱体12、以及第二铝框14与第二箱体15均通过磁铁单元13之间的磁吸方式固定。
[010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声管的内径大于1厘米。
[0106] 需要说明的是,导声管内径过小容易引起声波在导声管中传播会产生粘滞和损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导声管的内径大于1厘米,从而可以避免导声管内径过小影响声波在导声管中传播。
[0107] 在具体实施时,当每一导声管包括内径不同的多种子导声管时,各子导声管的内径均大于1厘米。
[0108]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声管的材料包括下列之一或其组合:铝、塑料、橡胶。
[0109]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显示面板19;
[0110] 每一所述子显示面板19对应一个第一发声单元4或对应一个第二发声单元5。
[0111] 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由多个子显示面板拼接而成。
[0112]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如图9所示,每一子显示面板对应一个发声单元,即各子显示面板背离显示面一侧均设置发声单元。
[0113]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9所示,所述显示面板的对称中心落入所有所述第二发声单元5所在区域20内;所述第一发声单元4所在区域包围所述第二发声单元所在区域20。即第二发声单元设置在显示面板的中心区域。
[0114] 图9中第一发声单元的数量大于第二发声单元的数量,发声单元包括两个第二发声单元,在具体实施时,第一发声单元以及第二发声单元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0115] 当然,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仅部分子显示面板对应发声单元,即部分子显示面板背离显示面一侧设置发声单元,其余子显示面板背离显示面一侧不设置发声单元。
[0116]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包括电致发光器件,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为电致发光器件。在具体实施时,电致发光器件例如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中的一种。
[011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011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该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显示面板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0119]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第一发声单元包括第一激励器,第二发声单元包括第二激励器,从而驱动第一激励器和第二激励器可以带动振动衬底基板振动,实现屏幕发声。第一激励器产生的声波的频率大于第二激励器产生的声波的频率,即对发声单元的发声频率进行划分,实现驱动第一激励器带动振动衬底基板振动产生中高频声波,驱动第二激励器带动振动衬底基板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并且,由于第二发声单元的第二框架与导声管连接,该导声管另一端朝向振动衬底基板,将显示面板背面的声源通过导声管传播到显示面板正面,与显示面板正面的生源产生干涉作用,从而实现增强低频声波正向声辐射,提高低频声波的声压级,实现发声显示面板的低频下潜。
[0120]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