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式生命体征呼吸监测系统

申请号 CN202310188458.3 申请日 2023-03-02 公开(公告)号 CN116172525A 公开(公告)日 2023-05-30
申请人 浙江乾行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马永刚; 刘岩;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 传感器 监测管理领域,公开了非 接触 式生命体征呼吸监测系统,本方案过将红外热像仪藏在 电子 钟的后方,红外热像仪前方仅有一 块 玻璃面板,不仅起到了隐蔽的作用,不易被监测目标发现,减少了监测目标的恐慌感和焦躁情绪,还可以降低红外热像仪受到的干扰,更有利红外 信号 的传播,监测到的数据更加准确,同时对系统进行改变,通过收集多方数据,进行综合判断,从声音分析目标的运动、身体、心理状态,距离对红外信号的衰减,在结合环境 温度 和目标的活动对各项数据的影响,进行多方印证分析,从而可以去除大多的干扰条件,进一步提高生命体征监测的准确性,保障目标的生命安全。
权利要求

1.非接触式生命体征呼吸监测系统,包括房间(1),所述房间(1)内放置有床铺(2)和桌椅(3),所述房间(1)的墙体和床铺(2)、桌椅(3)的表面均铺设有软包垫(4),所述房间(1)的墙体表面开设有换气口(5),所述房间(1)表白的软包垫(4)上嵌有电子钟(6),所述电子钟(6)包括外壳、电源、LED面板和玻璃面板,所述红外热成像模为红外热像仪(9),所述房间(1)内布置有声音捕捉模块、区域规划模块、红外热成像模块、抗干扰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模拟设定模块和监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捕捉模块、区域规划模块、红外热成像模块均与数据处理模块电信号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模拟设定模块和监测模块三者之间互为电信号连接;
所述声音捕捉模块安装在房间(1)的天花板上,所述房间(1)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7),所述安装槽(7)位于换气口(5)的下方,所述电子钟(6)安装在安装槽(7)内,所述安装槽(7)的内壁上开设有放置槽(81),所述电子钟(6)的LED面板和外壳背面均设置有缺口,且缺口的位置与放置槽(81)对应,所述红外热像仪(9)放置在放置槽(81)内,且红外热像仪(9)的前端穿过缺口顶触在电子钟(6)的玻璃面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呼吸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热成像模块还配备有标记模块和跟踪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呼吸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电连接有采集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呼吸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热成像模块捕捉房间(1)内的人物温度数据和房间(1)内环境温度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呼吸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干扰模块具体包括通散热机构、辅助散热结构(10)、温控设备和降噪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呼吸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钟(6)的表面插接有一根贯穿到安装槽(7)槽底壁的头(61),所述电子钟(6)的表面粘贴有一张覆盖在锁头(61)上的标签(6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呼吸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热机构包括开设在放置槽(81)上方的出气口(82),且出气口(82)的另一端延伸到换气口(5)内,所述风散热机构还包括开设在放置槽(81)下方的进气口(83),且进气口(83)的另一端延伸到房间(1)的地板和房间(1)表面软包垫(4)之间的缝隙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呼吸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81)和安装槽(7)的交接处安装隔板,且隔板上设置与红外热像仪(9)吻合的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呼吸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81)的内部设置有辅助散热结构(10),所述辅助散热结构(10)包括贴合在红外热像仪(9)后方的导热套(101),所述导热套(101)连通出气口(82)和进气口(83),所述导热套(1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散热板(102),所述导热套(1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组活动散热板(103),两组所述活动散热板(103)分别分布在固定散热板(102)的两侧,所述导热套(101)与最外层活动散热板(103)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04),所述伸缩杆(104)与红外热像仪(9)电信号连接,所述固定散热板(102)和活动散热板(10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05),所述活动散热板(103)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06),所述滑槽(10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座(107),所述滑槽(106)和活动座(107)交错分布,所述活动座(107)和固定座(105)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接件(108),所述活动散热板(103)之间通过连接件(108)连接,所述活动散热板(103)和固定散热板(102)之间通过连接件(108)连接,所述导热套(101)、固定散热板(102)和活动散热板(103)均采用导热金属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呼吸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散热板(102)的顶部且位于滑槽(106)的侧面转动连接有卡板(109),所述卡板(109)的成弧形,且内弧面设置有与连接件(108)对应的卡合纹路,所述固定散热板(1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滑槽(106)对应的顶杆(1010)。

说明书全文

接触式生命体征呼吸监测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监测管理领域,特别是涉及非接触式生命体征呼吸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人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脉搏、体温等参数,这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健康、存活的重要标准,生命体征的监测常用于危急重症医疗、重点人物监测、灾后救援等情景,极大程度的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0003] 在一些特定场合面对一些特殊人群,如重症病房内的患者或留置室内嫌疑人,直接进行人生命体征会影响这些人的情绪,出现焦躁、惶恐的情况,不利于后期的配合工作,所以针对这些情况一般会采用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设备;
[0004] 由于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设备是需要隐藏起来,为了满足这个条件,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设备会被遮挡,导致其监测的准确性下降,影响结果的判断,同时一些人为或外在的干扰因素也会对监测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式生命体征呼吸监测系统来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非接触式生命体征呼吸监测系统,本方案过将红外热像仪藏在电子钟的后方,红外热像仪前方仅有一玻璃面板,不仅起到了隐蔽的作用,不易被监测目标发现,减少了监测目标的恐慌感和焦躁情绪,还可以降低红外热像仪受到的干扰,更有利红外信号的传播,监测到的数据更加准确,同时对系统进行改变,通过收集多方数据,进行综合判断,从声音分析目标的运动、身体、心理状态,距离对红外信号的衰减,在结合环境温度和目标的活动对各项数据的影响,进行多方印证分析,从而可以去除大多的干扰条件,进一步提高生命体征监测的准确性,保障目标的生命安全。
[0007] 2.技术方案
[0008]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 非接触式生命体征呼吸监测系统,包括房间,房间内放置有床铺和桌椅,房间的墙体和床铺、桌椅的表面均铺设有软包垫,房间的墙体表面开设有换气口,房间表白的软包垫上嵌有电子钟,电子钟包括外壳、电源、LED面板和玻璃面板,房间内布置有声音捕捉模块、区域规划模块、红外热成像模块、抗干扰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模拟设定模块和监测模块,声音捕捉模块、区域规划模块、红外热成像模块均与数据处理模块电信号连接,数据处理模块、模拟设定模块和监测模块三者之间互为电信号连接;
[0010] 声音捕捉模块,用于监测特定空间内发出的声音;
[0011] 红外热成像模块,用于监测特定空间内的温度变化情况;
[0012] 抗干扰模块,用于消除声音捕捉模块和红外热成像模块监测时受到的干扰;
[0013] 区域规划模块,用于对一个特定空间进行网格区域划分,每个网格区域均有自己的编码,并且通过声音捕捉模块和红外热成像模块对目标(特定空间内的人)进行定位
[0014]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特定空间监测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
[0015] 其中声音捕捉模块提供的数据分为情报信息(与发生事件相关的信息)和生命信息(脚步声、呼吸声、咳嗽声、喊叫声、叹息声、呻吟声、呼叫声等),数据处理模块将这些数据筛选分类,与红外热成像模块提供的数据互相印证;
[0016] 红外热成像模块提高特定空间内的温度色谱图,并将温度色谱图分为人体温度区(目标身体部分)和环境温度区(除目标身体以外的部分),数据处理模块通过人体温度区的色谱图分析出体温数据、呼吸数据(分析吸、吐空气时的温度变化得出)、心率数据(分析心脏血时的温度变化得出)、动作数据(分析人体温度区的色谱图变化情况得出),并将这些数据与声音捕捉模块提供的数据互相印;
[0017] 通过收集多方数据,进行综合判断,从声音分析目标的运动、身体、心理状态,距离对红外信号的衰减,在结合环境温度和目标的活动对各项数据的影响,进行多方印证分析,从而可以去除大多的干扰条件,提高生命体征监测的准确性,保障目标的生命安全。
[0018] 模拟设定模块,用于对生命信息、环境温度数据、呼吸数据、心率数据、体温数据和动作数据进行推导分析,并利用大数据计算合理数值范围(通过其中五项数据推导出的剩余一项理应所在的数值),合理数值范围会根据录入信息的更新不断变化,通过预先设定,在出现异常时可以快速反应;
[0019] 监测模块,用于处理数据处理模块分析出的数据,当数据与模拟设定模块提供的数据不一致时,发出警告。
[0020] 进一步的,红外热成像模块为红外热像仪,声音捕捉模块安装在房间的天花板上,房间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位于换气口的下方,电子钟安装在安装槽内,安装槽的内壁上开设有放置槽,电子钟的LED面板和外壳背面均设置有缺口,且缺口的位置与放置槽对应,红外热像仪放置在放置槽内,且红外热像仪的前端穿过缺口顶触在电子钟的玻璃面板上,通过将红外热像仪藏在电子钟的后方,红外热像仪前方仅有一块玻璃面板,不仅起到了隐蔽的作用,减少了监测目标的恐慌感,还可以减少红外热像仪受到的干扰,更有利红外信号的传播,监测到的数据更加准确。
[0021] 进一步的,红外热成像模块还配备有标记模块和跟踪模块;
[0022] 标记模块,用于在人体温度区的色谱图上标出四肢、躯干和脑袋;
[0023] 跟踪模块,用于跟踪捕捉标记模块做出的标记,并制作运动轨迹图;
[0024] 数据处理模块通过跟踪模块提供的运动轨迹图更加详细的得到目标的动作数据(这里包括位移数据、四肢活动数据等)。
[0025] 优选的,数据处理模块还电连接有采集模块;
[0026] 采集模块,用于选择性(已知目标正常状态时间内)提取数据处理模块分析出的数据,并以此作为模拟设定模块选用的优先数据,有目标自己的数据进行推断,得到的结果根据准确。
[0027] 进一步的,抗干扰模块具体包括通散热机构、辅助散热结构、温控设备和降噪设备。
[0028] 进一步的,电子钟的表面插接有一根贯穿到安装槽槽底壁的头,电子钟的表面粘贴有一张覆盖在锁头上的标签,电子钟通过锁头固定,锁头又通过标签隐藏,目标便不能有限的条件下将电子钟取下,减小红外热像仪被发现的概率,也方便工作人员对红外热像仪的检修。
[0029] 优选的,通风热机构包括开设在放置槽上方的出气口,且出气口的另一端延伸到换气口内,风散热机构还包括开设在放置槽下方的进气口,且进气口的另一端延伸到房间的地板和房间表面软包垫之间的缝隙中,红外热像仪工作产生的热量被放置槽内的空气吸收,热空气上浮从出气口进入换气口内排出,房间内的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放置槽补充流失的部分,使放置槽内温度保持稳定,避免红外热像仪发出的热量影响红外热像仪监测的准确性,同时放置槽内的补充空气来自房间内,放置槽内的温度会更接近房间内温度,提供红外热像仪监测的准确性,减小数据分析时的干扰。
[0030] 进一步的,放置槽和安装槽的交接处安装隔板,且隔板上设置与红外热像仪吻合的通孔,通过隔板将红外热像仪的主体部分和前方的获取信息部分隔开,避免主体部分产生的热量影响获取信息部分的精度
[0031] 优选的,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辅助散热结构,辅助散热结构包括贴合在红外热像仪后方的导热套,导热套连通出气口和进气口,导热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散热板,导热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组活动散热板,两组活动散热板分别分布在固定散热板的两侧,导热套与最外层活动散热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与红外热像仪电信号连接,固定散热板和活动散热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活动散热板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座,滑槽和活动座交错分布,活动座和固定座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接件,活动散热板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活动散热板和固定散热板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导热套、固定散热板和活动散热板均采用导热金属材料,通过辅助散热结构来辅助红外热像仪散热,使用过程中,导热套将红外热像仪发出的热量快速吸收,随后通过固定散热板和活动散热板将其释放到出气口、出气口内流动的气流中,减小红外热像仪受到的干扰,而且此时固定散热板和活动散热板全部合并在一起,虽然散热效果较弱,但是减小了固定散热板、活动散热板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避免固定散热板和活动散热板在没有散热强度需求时大面积沾染空气中的灰尘,当放置槽内温度升高无法及时排出影响到红外热像仪时,红外热像仪将高温信号传递给伸缩杆,伸缩杆将活动散热板拉开,增大固定散热板、活动散热板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0032] 进一步的,固定散热板的顶部且位于滑槽的侧面转动连接有卡板,卡板的成弧形,且内弧面设置有与连接件对应的卡合纹路,固定散热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滑槽对应的顶杆,通过卡板对连接件的锁定保障活动散热板的合并顺序,在温度升高活动散热板分开时,最外侧的活动散热板先分离,这过程中连接件与活动散热板的夹由小变大(夹角小,活动散热板运动时通过连接件传递给下一节活动散热板的越小,夹角大则反之),随后连接件将内侧的活动散热板拉开,受连接件角度影响,活动散热板按序一一被拉开,温度下降活动散热板合拢时,连接件和活动散热板之间的夹角大,活动散热板运动时通过连接件传递给下一节活动散热板的力大,可能会出现多节活动散热板同步运动的情况,这时有卡板对其进行固定,使其可以按序从最外侧活动散热板开始合拢,内侧活动散热板与空气接触的时间变长,内外活动散热板的散热时间更均匀,提高散热效果。
[0033] 3.有益效果
[0034]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35] 1、本方案过将红外热像仪藏在电子钟的后方,红外热像仪前方仅有一块玻璃面板,不仅起到了隐蔽的作用,不易被监测目标发现,减少了监测目标的恐慌感和焦躁情绪,还可以降低红外热像仪受到的干扰,更有利红外信号的传播,监测到的数据更加准确,同时对系统进行改变,通过收集多方数据,进行综合判断,从声音分析目标的运动、身体、心理状态,距离对红外信号的衰减,在结合环境温度和目标的活动对各项数据的影响,进行多方印证分析,从而可以去除大多的干扰条件,进一步提高生命体征监测的准确性,保障目标的生命安全。
[0036] 2、用于选择性(已知目标正常状态时间内)提取数据处理模块分析出的数据,并以此作为模拟设定模块选用的优先数据,有目标自己的数据进行推断,得到的结果根据准确。
[0037] 3、电子钟的表面插接有一根贯穿到安装槽槽底壁的锁头,电子钟的表面粘贴有一张覆盖在锁头上的标签,电子钟通过锁头固定,锁头又通过标签隐藏,目标便不能有限的条件下将电子钟取下,减小红外热像仪被发现的概率,也方便工作人员对红外热像仪的检修。
[0038] 4、通风散热机构包括开设在放置槽上方的出气口,且出气口的另一端延伸到换气口内,风散热机构还包括开设在放置槽下方的进气口,且进气口的另一端延伸到房间的地板和房间表面软包垫之间的缝隙中,红外热像仪工作产生的热量被放置槽内的空气吸收,热空气上浮从出气口进入换气口内排出,房间内的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放置槽补充流失的部分,使放置槽内温度保持稳定,避免红外热像仪发出的热量影响红外热像仪监测的准确性,同时放置槽内的补充空气来自房间内,放置槽内的温度会更接近房间内温度,提供红外热像仪监测的准确性,减小数据分析时的干扰。
[0039] 5、通过辅助散热结构来辅助红外热像仪散热,使用过程中,导热套将红外热像仪发出的热量快速吸收,随后通过固定散热板和活动散热板将其释放到出气口、出气口内流动的气流中,减小红外热像仪受到的干扰,而且此时固定散热板和活动散热板全部合并在一起,虽然散热效果较弱,但是减小了固定散热板、活动散热板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避免固定散热板和活动散热板在没有散热强度需求时大面积沾染空气中的灰尘,当放置槽内温度升高无法及时排出影响到红外热像仪时,红外热像仪将高温信号传递给伸缩杆,伸缩杆将活动散热板拉开,增大固定散热板、活动散热板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0040] 6、通过卡板对连接件的锁定保障活动散热板的合并顺序,在温度升高活动散热板分开时,最外侧的活动散热板先分离,这过程中连接件与活动散热板的夹角由小变大(夹角小,活动散热板运动时通过连接件传递给下一节活动散热板的力越小,夹角大则反之),随后连接件将内侧的活动散热板拉开,受连接件角度影响,活动散热板按序一一被拉开,温度下降活动散热板合拢时,连接件和活动散热板之间的夹角大,活动散热板运动时通过连接件传递给下一节活动散热板的力大,可能会出现多节活动散热板同步运动的情况,这时有卡板对其进行固定,使其可以按序从最外侧活动散热板开始合拢,内侧活动散热板与空气接触的时间变长,内外活动散热板的散热时间更均匀,提高散热效果。附图说明
[0041]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模块图;
[0042] 图2为本发明的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图;
[0043] 图3为本发明的红外热成像模块附加功能图;
[0044] 图4为本发明的房间内部展示图;
[0045] 图5为本发明的电子钟安装墙面展示图;
[0046] 图6为本发明的红外热像仪隐藏图;
[0047] 图7为本发明的房间墙体内部展示图;
[0048] 图8为本发明的红外热像仪展示图;
[0049] 图9为本发明的辅助散热结构内部展示图;
[0050] 图10为本发明的固定散热板和活动散热板连接关系图;
[0051] 图11为本发明的卡板展示图;
[0052] 图12为本发明的活动散热板合拢状态图;
[0053] 图13为本发明的活动散热板分开状态图;
[0054] 图14为本发明的图12局部放大图;
[0055] 图15为本发明的图13局部放大图。
[0056] 图中标号说明:
[0057] 1、房间;2、床铺;3、桌椅;4、软包垫;5、换气口;6、电子钟;61、锁头;62、标签;7、安装槽;81、放置槽;82、出气口;83、进气口;9、红外热像仪;10、辅助散热结构;101、导热套;102、固定散热板;103、活动散热板;104、伸缩杆;105、固定座;106、滑槽;107、活动座;108、连接件;109、卡板;1010、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58] 本实施例将结合公开的附图,对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0059]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常规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上”、“下”、“内”、“外”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60] 实施例:1
[0061] 请参阅图1‑3,非接触式生命体征呼吸监测系统,包括声音捕捉模块、区域规划模块、红外热成像模块、抗干扰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模拟设定模块和监测模块,声音捕捉模块、区域规划模块、红外热成像模块均与数据处理模块电信号连接,数据处理模块、模拟设定模块和监测模块三者之间互为电信号连接;
[0062] 声音捕捉模块,用于监测特定空间内发出的声音;
[0063] 红外热成像模块,用于监测特定空间内的温度变化情况;
[0064] 红外热成像模块还配备有标记模块和跟踪模块;
[0065] 标记模块,用于在人体温度区的色谱图上标出四肢、躯干和脑袋;
[0066] 跟踪模块,用于跟踪捕捉标记模块做出的标记,并制作运动轨迹图;
[0067] 数据处理模块通过跟踪模块提供的运动轨迹图更加详细的得到目标的动作数据(这里包括位移数据、四肢活动数据等);
[0068] 抗干扰模块,用于消除声音捕捉模块和红外热成像模块监测时受到的干扰;
[0069] 区域规划模块,用于对一个特定空间进行网格区域划分,每个网格区域均有自己的编码,并且通过声音捕捉模块和红外热成像模块对目标(特定空间内的人)进行定位;
[0070]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特定空间监测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
[0071] 其中声音捕捉模块提供的数据分为情报信息(与发生事件相关的信息)和生命信息(脚步声、呼吸声、咳嗽声、喊叫声、叹息声、呻吟声、呼叫声等),数据处理模块将这些数据筛选分类,与红外热成像模块提供的数据互相印证;
[0072] 红外热成像模块提高特定空间内的温度色谱图,并将温度色谱图分为人体温度区(目标身体部分)和环境温度区(除目标身体以外的部分),数据处理模块通过人体温度区的色谱图分析出体温数据、呼吸数据(分析吸、吐空气时的温度变化得出)、心率数据(分析心脏泵血时的温度变化得出)、动作数据(分析人体温度区的色谱图变化情况得出),并将这些数据与声音捕捉模块提供的数据互相印;
[0073] 通过收集多方数据,进行综合判断,从声音分析目标的运动、身体、心理状态,距离对红外信号的衰减,在结合环境温度和目标的活动对各项数据的影响,进行多方印证分析,从而可以去除大多的干扰条件,提高生命体征监测的准确性,保障目标的生命安全。
[0074] 模拟设定模块,用于对生命信息、环境温度数据、呼吸数据、心率数据、体温数据和动作数据进行推导分析,并利用大数据计算合理数值范围(通过其中五项数据推导出的剩余一项理应所在的数值),合理数值范围会根据录入信息的更新不断变化,通过预先设定,在出现异常时可以快速反应;
[0075] 监测模块,用于处理数据处理模块分析出的数据,当数据与模拟设定模块提供的数据不一致时,发出警告。
[0076] 数据处理模块还电连接有采集模块,采集模块,用于选择性(已知目标正常状态时间内)提取数据处理模块分析出的数据,并以此作为模拟设定模块选用的优先数据,有目标自己的数据进行推断,得到的结果根据准确。
[0077] 实施例:2
[0078] 请参阅图4‑7,接触式生命体征呼吸监测系统,包括房间1,房间1内放置有床铺2和桌椅3,房间1的墙体和床铺2、桌椅3的表面均铺设有软包垫4,房间1的墙体表面开设有换气口5,房间1表白的软包垫4上嵌有电子钟6,电子钟6包括外壳、电源、LED面板和玻璃面板,红外热成像模块为红外热像仪9,声音捕捉模块安装在房间1的天花板上,声音更容易向上传播,这样可以更加清晰的收集音频数据,房间1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7,安装槽7位于换气口5的下方,电子钟6安装在安装槽7内,安装槽7的内壁上开设有放置槽81,电子钟6的LED面板和外壳背面均设置有缺口,且缺口的位置与放置槽81对应,红外热像仪9放置在放置槽81内,且红外热像仪9的前端穿过缺口顶触在电子钟6的玻璃面板上,不留缝隙,可以更好的收集红外信号,通过将红外热像仪9藏在电子钟6的后方,如图6所示,红外热像仪9前方仅有一块玻璃面板,不仅起到了隐蔽的作用,减少了监测目标的恐慌感,还可以减少红外热像仪9受到的干扰,更有利红外信号的传播,监测到的数据更加准确。
[0079] 电子钟6的表面插接有一根贯穿到安装槽7槽底壁的锁头61,锁头61需要通过钥匙打开,电子钟6的表面粘贴有一张覆盖在锁头61上的标签62,电子钟6通过锁头61固定,锁头61又通过标签62隐藏,目标便不能有限的条件下将电子钟6取下,减小红外热像仪9被发现的概率,也方便工作人员对红外热像仪9的检修,放置槽81和安装槽7的交接处安装隔板,且隔板上设置与红外热像仪9吻合的通孔,通过隔板将红外热像仪9的主体部分和前方的获取信息部分隔开,避免主体部分产生的热量影响获取信息部分的精度。
[0080] 实施例:3
[0081] 请参阅图1‑15,
[0082] 抗干扰模块具体包括通风散热机构、辅助散热结构10、温控设备和降噪设备,通风散热机构包括开设在放置槽81上方的出气口82,且出气口82的另一端延伸到换气口5内,风散热机构还包括开设在放置槽81下方的进气口83,且进气口83的另一端延伸到房间1的地板和房间1表面软包垫4之间的缝隙中,红外热像仪9工作产生的热量被放置槽81内的空气吸收,热空气上浮从出气口82进入换气口5内排出,房间1内的空气通过进气口83进入放置槽81补充流失的部分,使放置槽81内温度保持稳定,避免红外热像仪9发出的热量影响红外热像仪9监测的准确性,同时放置槽81内的补充空气来自房间1内,放置槽81内的温度会更接近房间1内温度,提供红外热像仪9监测的准确性,减小数据分析时的干扰。
[0083] 放置槽81的内部设置有辅助散热结构10,辅助散热结构10包括贴合在红外热像仪9后方的导热套101,导热套101连通出气口82和进气口83,导热套1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散热板102,导热套1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组活动散热板103,两组活动散热板103分别分布在固定散热板102的两侧,导热套101与最外层活动散热板103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
104,伸缩杆104与红外热像仪9电信号连接,固定散热板102和活动散热板10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05,活动散热板103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06,滑槽10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座107,滑槽106和活动座107交错分布,活动座107和固定座105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接件108,活动散热板103之间通过连接件108连接,活动散热板103和固定散热板102之间通过连接件
108连接,导热套101、固定散热板102和活动散热板103均采用导热金属材料,固定散热板
102的顶部且位于滑槽106的侧面转动连接有卡板109,卡板109的成弧形,且内弧面设置有与连接件108对应的卡合纹路,固定散热板1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滑槽106对应的顶杆
1010,工作过程中,导热套101将红外热像仪9发出的热量快速吸收,随后通过合并在一起的固定散热板102和活动散热板103将其释放到出气口82、出气口82内流动的气流中,此时虽然散热效果较弱,但是减小了固定散热板102、活动散热板103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避免固定散热板102和活动散热板103在没有散热强度需求时大面积沾染空气中的灰尘,如图12所示,当放置槽81内温度升高无法及时排出影响到红外热像仪9时,红外热像仪9将高温信号传递给伸缩杆104,伸缩杆104将最外侧的活动散热板103拉开,最外侧的活动散热板103先分离,这过程中连接件108被拉扯一端通过活动座107在滑槽106内滑动,连接件108与活动散热板103的夹角由小变大(夹角小,活动散热板103运动时通过连接件108传递给下一节活动散热板103的力越小,夹角大则反之),当活动座107滑动着与卡板109接触后,活动座107和连接件108被卡死,连接件108开始发动下一节活动散热板103运动,逐渐活动散热板103按序一一被拉开,如图13所示,温度下降活动散热板103合拢时,伸缩杆104先推动最外侧的活动散热板103合拢,当外侧活动散热板103与下一节活动散热板103合并后,顶杆1010推送卡板109偏转给连接件108解锁,下一节活动散热板103才会开始运动,这样活动散热板103按序一一合拢,如图14‑15所示。
[008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