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R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

申请号 CN202410296625.0 申请日 2024-03-14 公开(公告)号 CN117979655A 公开(公告)日 2024-05-03
申请人 金陵科技学院; 发明人 王发; 韩媛; 周正; 张帅; 樊文育;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基于AR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包括 箱体 ,所述箱体顶部设有至少四个用于 支撑 的 支架 ,且支架上端连接有顶板,并且每个支架之间均设有一 块 玻璃板,所述玻璃板上下两侧分别与顶板和箱体密封卡接。该基于AR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可以将外界的空气吸入过滤杂质后进行冷却降温,然后通 过热 传导的方式将持续工作的显示设备上的热量吸收,随着空气排出到外界,同时将该气流二次利用,将其用于对玻璃板的表面进行吹拂扫尘,避免灰尘积落在玻璃板上,影响其透明度和清晰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AR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设有至少四个用于支撑支架(2),且支架(2)上端连接有顶板(3),并且每个支架(2)之间均设有一玻璃板(4),所述玻璃板(4)上下两侧分别与顶板(3)和箱体(1)密封卡接,所述箱体(1)顶部设有安装基板(5),且安装基板(5)顶部对应玻璃板(4)安装有若干便于从多方向同时观看的显示设备(6),每个所述显示设备(6)背面均连接有用于散热降温的冷机构(7),且风冷机构(7)安装于箱体(1)外部,所述箱体(1)上安装有电性连接显示设备(6)和风冷机构(7)的系统面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R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等度设于箱体(1)顶部的边角,且支架(2)俯视为“L”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R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机构(7)包括冷却部(701)和除尘部(702),所述冷却部(701)包括壳体(7011)、过滤网板(7012)、风扇机构(7013)、压缩换热部件(7014)、输气导热管(7015),所述箱体(1)外壁安装有壳体(7011),且壳体(7011)上方外壁开口安装有用于过滤空气中灰尘杂质的过滤网板(7012),所述壳体(7011)内上方位于过滤网板(7012)后方安装有用于加速外界空气进入的风扇机构(7013),所述壳体(7011)内下方安装有用于将风扇机构(7013)吸入的空气降温的压缩换热部件(7014),所述压缩换热部件(7014)端部连接有若干输气导热管(7015),每个所述输气导热管(7015)均贴合连接对应显示设备(6)背面后贯穿箱体(1)对应的外壁面连接于除尘部(7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AR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导热管(7015)在显示设备(6)背面呈弯曲状分布,且输气导热管(7015)为导热材质构成用于将显示设备(6)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吸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R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部(702)包括空心围板(7021)、喷嘴(7022),所述箱体(1)外部嵌套连接有空心围板(7021),且空心围板(7021)顶部设有若干通过吹风防止灰尘附着在玻璃板(4)上的喷嘴(70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AR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7022)在空心围板(7021)顶部对应每个玻璃板(4)等间距设置,且喷嘴(7022)端部向玻璃板(4)面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R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面板(8)包括处理单元、存储单元、录入单元、场景渲染模块、图像输出模块、AR体验模块、监控单元,其中录入单元将需展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内容数据以及相对应的文化标签数据录入传输至存储单元进行保存,通过监控单元实时监控靠近箱体(1)预借助AR体验模块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的参观者,在有参观者靠近时,监控单元传递信息至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经整合分析后传递信号至存储单元,使场景渲染模块将立体模型中的场景进行着色,将场景中的灯光及对象的材质处理成图像的形式后,通过图像输出模块,将融合叠加后的图像进行输出至AR体验模块,AR体验模块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内容数据等虚拟信息模拟仿真后,投射到显示设备(6)上。

说明书全文

一种基于AR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AR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指代一国或者地区特有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这些文化表现形式具有持久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特征,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0003] 当前比较成熟的非遗展示与传播形态有两种:一是生态博物馆,从而革新传统博物馆以文物展陈为主的展示空间概念,可以利用历史建筑群作为展示场所,或者在现代建筑中营造传统街景等。
[0004] 二是文化中心,包括以普及性教育为目的的体验中心、以阐释与导览为目的的遗产地游客中心、兼具展示与传习功能的传统文化中心等,都是现阶段非遗展示空间的可实践模式。
[0005] 现有的虚拟现实技术以其虚实结合、实时交互与三维沉浸的特点,给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传播增添了更多可能,为体验者带来强烈的在场感和参与感,让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命,让“看不见、摸不着、体验不了”的传统文化转化为情境化、可视化的数字文化形态,现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使观众可以在虚拟和现实的层面进行互动,化解文物保护与展示的矛盾,既满足了观众的欣赏需要,又不会加速文物损坏。然而现有的展示设备,在AR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工作时,设备会产生大量热量,这可能会对设备和用户产生不利影响,且AR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静电,并吸附灰尘,这对AR设备的性能和外观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静电可能会影响设备的稳定性,同时灰尘的积聚可能会降低设备的透明度和清晰度,影响用户体验。
[0006] 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展示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AR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在AR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工作时,设备会产生大量热量,这可能会对设备和用户产生不利影响,且AR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静电,并吸附灰尘的问题。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AR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设有至少四个用于支撑支架,且支架上端连接有顶板,并且每个支架之间均设有一玻璃板,所述玻璃板上下两侧分别与顶板和箱体密封卡接,所述箱体顶部设有安装基板,且安装基板顶部对应玻璃板安装有若干便于从多方向同时观看的显示设备,每个所述显示设备背面均连接有用于散热降温的冷机构,且风冷机构安装于箱体外部,所述箱体上安装有电性连接显示设备和风冷机构的系统面板。
[0009] 优选的,所述支架等度设于箱体顶部的边角,且支架俯视为“L”型结构。
[0010] 优选的,所述风冷机构包括冷却部和除尘部,所述冷却部包括壳体、过滤网板、风扇机构、压缩换热部件、输气导热管,所述箱体外壁安装有壳体,且壳体上方外壁开口安装有用于过滤空气中灰尘杂质的过滤网板,所述壳体内上方位于过滤网板后方安装有用于加速外界空气进入的风扇机构,所述壳体内下方安装有用于将风扇机构吸入的空气降温的压缩换热部件,所述压缩换热部件端部连接有若干输气导热管,每个所述输气导热管均贴合连接对应显示设备背面后贯穿箱体对应的外壁面连接于除尘部。
[0011] 优选的,所述输气导热管在显示设备背面呈弯曲状分布,且输气导热管为导热材质构成用于将显示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吸收。
[0012] 优选的,所述除尘部包括空心围板喷嘴,所述箱体外部嵌套连接有空心围板,且空心围板顶部设有若干通过吹风防止灰尘附着在玻璃板上的喷嘴。
[0013] 优选的,所述喷嘴在空心围板顶部对应每个玻璃板等间距设置,且喷嘴端部向玻璃板面倾斜。
[0014] 优选的,所述系统面板包括处理单元、存储单元、录入单元、场景渲染模块、图像输出模块、AR体验模块,其中录入单元将需展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内容数据以及相对应的文化标签数据录入传输至存储单元进行保存,通过监控单元实时监控靠近箱体预借助AR体验模块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的参观者,在有参观者靠近时,监控单元传递信息至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经整合分析后传递信号至存储单元,使场景渲染模块将立体模型中的场景进行着色,将场景中的灯光及对象的材质处理成图像的形式后,通过图像输出模块,将融合叠加后的图像进行输出至AR体验模块,AR体验模块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内容数据等虚拟信息模拟仿真后,投射到显示设备上。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AR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通过设置风冷机构,可以将外界的空气吸入过滤杂质后进行冷却降温,然后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持续工作的显示设备上的热量吸收,随着空气排出到外界,同时将该气流二次利用,将其用于对玻璃板的表面进行吹拂扫尘,避免灰尘积落在玻璃板上,影响其透明度和清晰度,影响用户体验,且及时的散热,可以帮助维持AR设备的性能稳定性,在持续工作过程中有效地控制设备温度,以避免过热导致的性能下降和设备损坏,并确保用户的舒适性,此外,良好和高效的散热还可以降低设备的能源消耗,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发明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发明显示设备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发明系统运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1、箱体;2、支架;3、顶板;4、玻璃板;5、安装基板;6、显示设备;7、风冷机构;701、冷却部;7011、壳体;7012、过滤网板;7013、风扇机构;7014、压缩换热部件;7015、输气导热管;702、除尘部;7021、空心围板;7022、喷嘴;8、系统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2]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AR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包括箱体1、支架2、顶板3、玻璃板4、安装基板5、显示设备6、风冷机构7、冷却部701、壳体7011、过滤网板7012、风扇机构7013、压缩换热部件7014、输气导热管7015、除尘部702、空心围板7021、喷嘴7022、系统面板8,箱体1顶部设有至少四个用于支撑的支架2,且支架2上端连接有顶板3,并且每个支架2之间均设有一块玻璃板4,玻璃板4上下两侧分别与顶板3和箱体1密封卡接,箱体1顶部设有安装基板5,且安装基板5顶部对应玻璃板4安装有若干便于从多方向同时观看的显示设备6,每个显示设备6背面均连接有用于散热降温的风冷机构7,且风冷机构7安装于箱体1外部,箱体1上安装有电性连接显示设备6和风冷机构7的系统面板8。
[0023] 支架2等角度设于箱体1顶部的边角,且支架2俯视为“L”型结构。
[0024] 风冷机构7包括冷却部701和除尘部702,冷却部701包括壳体7011、过滤网板7012、风扇机构7013、压缩换热部件7014、输气导热管7015,箱体1外壁安装有壳体7011,且壳体7011上方外壁开口安装有用于过滤空气中灰尘杂质的过滤网板7012,壳体7011内上方位于过滤网板7012后方安装有用于加速外界空气进入的风扇机构7013,壳体7011内下方安装有用于将风扇机构7013吸入的空气降温的压缩换热部件7014,压缩换热部件7014端部连接有若干输气导热管7015,每个输气导热管7015均贴合连接对应显示设备6背面后贯穿箱体1对应的外壁面连接于除尘部702。
[0025] 输气导热管7015在显示设备6背面呈弯曲状分布,且输气导热管7015为导热材质构成用于将显示设备6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吸收。
[0026] 除尘部702包括空心围板7021、喷嘴7022,箱体1外部嵌套连接有空心围板7021,且空心围板7021顶部设有若干通过吹风防止灰尘附着在玻璃板4上的喷嘴7022。
[0027] 喷嘴7022在空心围板7021顶部对应每个玻璃板4等间距设置,且喷嘴7022端部向玻璃板4面倾斜。
[0028] 一种基于AR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系统,系统面板8包括处理单元、存储单元、录入单元、场景渲染模块、图像输出模块、AR体验模块,其中录入单元将需展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内容数据以及相对应的文化标签数据录入传输至存储单元进行保存,通过监控单元实时监控靠近箱体1预借助AR体验模块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的参观者,在有参观者靠近时,监控单元传递信息至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经整合分析后传递信号至存储单元,使场景渲染模块将立体模型中的场景进行着色,将场景中的灯光及对象的材质处理成图像的形式后,通过图像输出模块,将融合叠加后的图像进行输出至AR体验模块,AR体验模块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内容数据等虚拟信息模拟仿真后,投射到显示设备6上。
[0029] 工作原理:根据图1所示,首先将设备放置到展示区域,通过录入单元将需展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内容数据以及相对应的文化标签数据录入传输至存储单元进行保存,通过监控单元实时监控靠近箱体1预借助AR体验模块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的参观者,在有参观者靠近时,监控单元传递信息至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经整合分析后传递信号至存储单元,使场景渲染模块将立体模型中的场景进行着色,将场景中的灯光及对象的材质处理成图像的形式后,通过图像输出模块,将融合叠加后的图像进行输出至AR体验模块,AR体验模块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内容数据等虚拟信息模拟仿真后,投射到显示设备6上;
[0030] 启动风冷机构7,风扇机构7013运转,将外界空气吸入到壳体7011内,通过过滤网板7012对空气中杂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空气通过压缩换热部件7014降温冷却后,通过输气导热管7015进行流通,在经过显示设备6时,由于其上曲折分布,增加了流动面积和时间,可以更充分的对显示设备6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然后吸热后的过滤空气输送到空心围板7021,再由喷嘴7022喷出作用于玻璃板4上,将玻璃板4上附着的杂质灰尘吹扫清理,从而避免灰尘积落,降低玻璃板4的透明度和清晰度,影响AR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展示,这就是该基于AR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的工作原理。
[003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