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全音域发声的训练系统

申请号 CN202410098403.8 申请日 2024-01-24 公开(公告)号 CN117935629A 公开(公告)日 2024-04-26
申请人 何丽红; 发明人 何丽红;
摘要 本 发明 属于声音训练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全音域发声的训练系统,包括声音美学模 块 、人体发声模块、人体共鸣腔 体模 块、音高识别训练模块、律动节奏训练模块、语言语气表达训练模块、朗诵与歌唱结合训练模块和全音域声音训练模块;本发明通过系统化训练,使各年龄段歌唱者完全统一歌唱方法,而不是按照童声、美声、民族、通俗的方式来划分唱法;摆脱传统意义的唱法分类,重新建立以自然美的审美标准来提高对声音的把握,从而建立自然的发声系统,自然的用声技巧。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全音域发声的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声音美学模、人体发声模块、人体共鸣腔体模块、音高识别训练模块、律动节奏训练模块、语言语气表达训练模块、朗诵与歌唱结合训练模块和全音域声音训练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全音域发声的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美学模块是对声音的各种元素、规律和组合进行提炼、组织和设计,使其达到审美和情感表达的目的;所述人体发声模块是通过气息冲击声带,使声带产生振动,再通过共鸣腔体共同参与,将声带发出的微弱的原声进行美化和放大,最终传递出来被我们人感知;所述人体共鸣腔体模块是指声波在人体内的共鸣腔体中反射和放大的过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全音域发声的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美学模块包括声音的音色单元、声音的节奏单元、声音的动态单元和声音的空间感单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全音域发声的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发声模块包括动系统、振动系统和共鸣系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全音域发声的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共鸣腔体模块的人体共鸣腔体包括胸腔、口腔、鼻腔、咽腔和头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全音域发声的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高识别训练模块包括发声训练单元、共鸣训练单元、听力训练单元和视唱练耳训练单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全音域发声的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律动节奏训练模块包括游戏教学法单元、节奏训练与身体律动结合单元、内心感受法单元、模仿法单元、循序渐进法单元和创造性练习法单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全音域发声的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语言语气表达训练模块包括咬字肌肉群练习单元、气息在语言中的运用单元、共鸣在语言中的运用单元、各种声音在语言中的运用单元、有机结合单元和语言情景化练习单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全音域发声的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朗诵与歌唱结合训练模块包括选择题材和格单元、分析歌曲和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单元、朗诵与歌唱的交替训练单元、注意情感表达和身体语言的协调单元和个性化指导单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全音域发声的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音域声音训练模块包括听音和音高感知单元、绝对音高训练单元、音准和音域训练单元、音乐素养和音高感知单元,以及声音技巧和音准训练单元。

说明书全文

一种基于全音域发声的训练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声音训练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全音域发声的训练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全音域发声是指一个人可以使用自己的声带发出包括最低音到最高音在内的所有音高,发音域取决于个人的身体构造、声带的弹性和声带的控制能
[0003] 目前,全音域发声的训练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0004] 1、目前,全音域发声的训练方法通常需要较高的声音控制和技巧,对声带、呼吸和共鸣等方面的掌握要求较高,导致技术要求较高;
[0005] 2、目前,训练方法没有正确执行或者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声带过度劳累或受伤的险,导致训练的效果较差。
[0006] 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音域发声的训练系统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7]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全音域发声的训练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8] 一种基于全音域发声的训练系统,包括声音美学模、人体发声模块、人体共鸣腔体模块、音高识别训练模块、律动节奏训练模块、语言语气表达训练模块、朗诵与歌唱结合训练模块和全音域声音训练模块。
[0009] 优选的,所述声音美学模块是对声音的各种元素、规律和组合进行提炼、组织和设计,使其达到审美和情感表达的目的;所述人体发声模块是通过气息冲击声带,使声带产生振动,再通过共鸣腔体共同参与,将声带发出的微弱的原声进行美化和放大,最终传递出来被我们人感知;所述人体共鸣腔体模块是指声波在人体内的共鸣腔体中反射和放大的过程。
[0010] 优选的,所述声音美学模块是对声音的各种元素、规律和组合进行提炼、组织和设计,使其达到审美和情感表达的目的,其包括:
[0011] 声音的音色单元:音色是由声源发出的声波的复合波形所产生的,具有丰富的情感和个性;音色的美在于其独特性和可辨识度,不同的乐器、人声和语言具有不同的音色,这些不同的音色可以组合出丰富多样的声音效果;
[0012] 声音的节奏单元:节奏是声音的连续性和变化性,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节奏的美在于其变化和规律性,不同的节奏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气氛;
[0013] 声音的动态单元:动态是声音的强弱变化,可以表达情感的高潮和低谷,声音的动态变化可以创造出丰富的情感效果,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0014] 声音的空间感单元:空间感是声音在空间中的分布和定位,可以营造出三维的听觉效果;通过立体声、环绕声等技术,可以增强声音的空间感和真实感,使听众更加沉浸在音乐中。
[0015] 优选的,所述人体发声模块是通过气息冲击声带,使声带产生振动,再通过共鸣腔体共同参与,将声带发出的微弱的原声进行美化和放大,最终传递出来被我们人耳所感知,其包括:
[0016] 动力系统(呼吸系统):通过胸骨和横膈膜的扩张与收缩运动,使气息通过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最终进入到我们的部或者呼出,从而完成呼吸;
[0017] 振动系统(发声系统):喉部器官共同协调,使声带改变形状,改变松弛度,从而发出高、低、强、弱、不同色彩的声音;
[0018] 共鸣系统:共鸣系统由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共同组成,在运用的时候,整个系统共同参与、协调运作;
[0019] 人体的发声原理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协同工作,任何一个环节错误的运动,都会出现发声障碍。
[0020] 优选的,所述人体共鸣腔体模块是指声波在人体内的共鸣腔体中反射和放大的过程;共鸣腔体由平滑的硬体构成,具有声波反射功能,能够放大声音和调整音色;
[0021] 在共鸣腔体中,声波遇到硬体表面会反射,遇到软体表面会被吸收;硬体空间能够反射声波,使声音更加饱满和宽广;软体空间则会吸收声音,使声音更加清脆和明亮;
[0022] 人体的共鸣腔体包括胸腔、口腔、鼻腔、咽腔和头腔等;胸腔共鸣主要产生低音,口腔共鸣主要产生中音,头腔共鸣主要产生高音;在发声过程中,各个共鸣腔体都会参与,共同影响声音的音色和音量;
[0023] 人体共鸣腔体原理是声音产生和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声音的音色和音量具有重要意义。
[0024] 优选的,所述音高识别训练模块包括:
[0025] 发声训练单元:通过练习呼吸、唇舌、喉咙等发声器官的协调和灵活运用,提高声音的稳定性;通过朗诵、念白、唱歌等方式进行发声训练;
[0026] 共鸣训练单元:通过模仿大自然中各种动物的声音来认识口腔、鼻腔、咽腔、胸腔、头腔等共鸣腔体的运用,从而认识不同音高在不同共鸣腔体里产生的效果,提高对音准能力的把控;
[0027] 听力训练单元:通过听录音、听现场等方式,提高耳朵对音高音准的敏感度和辨别能力;
[0028] 视唱练耳训练单元:通过练习识谱、唱谱和听音等方式,提高视唱和听音能力,选择适合不同年龄的练习音高音准的训练材料进行练习。
[0029] 优选的,所述律动节奏训练模块包括:
[0030] 游戏教学法单元:将节奏训练的内容运用游戏的形式开展,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节奏技能;
[0031] 节奏训练与身体律动结合单元:通过舞蹈、拍手、敲击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身体律动来感受和掌握节奏;
[0032] 内心感受法单元:在知道拍号和每分钟有多少拍后,要去感觉节拍,进入内心的节奏感觉;要感觉节奏的律动感,要点是结合乐曲的情绪语言、意境,选择好合适的节奏;
[0033] 模仿法单元: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节奏片段,让学生模仿并熟练掌握;
[0034] 循序渐进法单元:从简单的节奏开始训练,逐步过渡到复杂的节奏,让学生逐步建立对节奏的感知和掌握;
[0035] 创造性练习法单元: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练习,例如按自己的感觉来拍鼓,只要符合音乐的节奏律动就可以,从而提高学生的律动节奏能力。
[0036] 优选的,所述语言语气表达训练模块包括咬字肌肉群练习单元、气息在语言中的运用单元、共鸣在语言中的运用单元、各种声音在语言中的运用单元、有机结合单元和语言情景化练习单元,所述有机结合单元是将情感、音色、共鸣三者结合。
[0037] 优选的,所述朗诵与歌唱结合训练模块包括:
[0038] 选择题材和风格单元:选择适合不同年龄段朗诵和歌唱结合的诗歌和歌曲,可以根据情境、氛围和情感表达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题材和风格;
[0039] 分析歌曲和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单元:分析歌曲和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将歌曲和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分析清楚,尤其是要注意押韵和音节的安排,这可以帮助更好的结合朗诵与歌唱;
[0040] 朗诵与歌唱的交替训练单元:朗诵与歌唱的交替训练:可以先从朗诵和歌唱的部分分别练习,然后再将它们交替结合,通过多次的训练,掌握结合的技巧和表达的方式;
[0041] 注意情感表达和身体语言的协调单元:注意情感表达和身体语言的协调:将朗诵与歌唱相结合,需要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和身体语言的协调,可以通过表情、手势和姿态来更好的传达诗歌和歌曲的情感内涵;
[0042] 个性化指导单元:在训练过程中,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调整个性化的训练方案,针对情感表达方式,节奏律动的内心感觉,不同的性格特征都会产生个性化的结果;因此,通过个性化定制训练来不断改进和优化训练结果。
[0043] 优选的,所述全音域声音训练模块包括:
[0044] 听音和音高感知单元:通过提供多种练习模式和难度级别,可以帮助训练者提高听音能力和音高感知能力;
[0045] 绝对音高训练单元:通过提供了一系列的练习和游戏,让训练者可以准确地辨别和再现特定的音高;
[0046] 音准和音域训练单元:通过提供了多个练习模式,帮助训练者提高音准和音域的稳定性;
[0047] 音乐素养和音高感知单元:可以帮助训练者提高音乐素养和音高感知能力;
[0048] 声音技巧和音准训练单元:可以实时显示训练者的声音频谱,帮助训练者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声音发出情况。
[0049] 上述“全音域声音训练体系”综合了各种声音使用技巧和理论,以训练歌唱者和语言表演者的声音能力为目标,该体系涵盖了声音基础理论、声音分类及声部识别、声音放松与发声、音域扩展与音量控制、音准校正、声乐技巧与表现力、发声练习与健康保护,以及个别定制课程等多个方面。
[005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51] 1、本发明提出了独特声乐训练方法,通过系统化训练,使各年龄段歌唱者完全统一歌唱方法,而不是按照童声、美声、民族、通俗的方式来划分唱法;摆脱传统意义的唱法分类,重新建立以自然美的审美标准来提高对声音的把握,从而建立自然的发声系统,自然的用声技巧;
[0052] 2、本发明通过提出独特的语言训练方式,通过“全音域声音训练软件”来配合系统化练习,使语言表演者对美化声音有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并有效提高语言表演者在声音能力上的使用技巧,技术要求交底;
[0053] 3、本发明通过提出用朗诵的用声技巧歌唱,用歌唱的技巧朗诵,两者有机的结合,达到自然健康的美感;
[0054] 4、本发明通过根据个人身体机能的不同和结构差异建立针对不同声部、音域和特点的个性化训练方案;
[0055] 5、本发明通过引导歌唱者和语言表演者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声音自然健康,并将保护嗓子纳入训练内容,防止了声带过度劳累或受伤的风险,导致训练的效果较高。附图说明
[0056]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全音域发声的训练系统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58] 如附图1所示:
[0059] 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全音域发声的训练系统,包括声音美学模块、人体发声模块、人体共鸣腔体模块、音高识别训练模块、律动节奏训练模块、语言语气表达训练模块、朗诵与歌唱结合训练模块和全音域声音训练模块。
[0060] 具体的,所述声音美学模块是对声音的各种元素、规律和组合进行提炼、组织和设计,使其达到审美和情感表达的目的;所述人体发声模块是通过气息冲击声带,使声带产生振动,再通过共鸣腔体共同参与,将声带发出的微弱的原声进行美化和放大,最终传递出来被我们人耳所感知;所述人体共鸣腔体模块是指声波在人体内的共鸣腔体中反射和放大的过程。
[0061] 具体的,所述声音美学模块包括声音的音色单元、声音的节奏单元、声音的动态单元和声音的空间感单元。
[0062] 由上可知,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设计和运用,可以使声音具有审美和情感表达的价值,使听众在聆听过程中感受到声音的魅力和美感。
[0063] 具体的,所述人体发声模块包括动力系统(呼吸系统)、振动系统(发声系统)和共鸣系统。
[0064] 具体的,所述人体共鸣腔体模块的人体共鸣腔体包括胸腔、口腔、鼻腔、咽腔和头腔,共鸣腔体由平滑的硬体构成,具有声波反射功能,能够放大声音和调整音色。
[0065] 由上可知,共鸣腔体的运用与声带的长短、厚薄以及腔体使用比例和开合度等因素有关,通过调整这些因素,可以改变声音的基频和音色,使其更加丰富和饱满。
[0066] 具体的,所述音高识别训练模块包括发声训练单元、共鸣训练单元、听力训练单元和视唱练耳训练单元。
[0067] 由上可知,通过引导歌唱者和语言表演者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声音自然健康,并将保护嗓子纳入训练内容,防止了声带过度劳累或受伤的风险,导致训练的效果较高。
[0068] 具体的,所述律动节奏训练模块包括游戏教学法单元、节奏训练与身体律动结合单元、内心感受法单元、模仿法单元、循序渐进法单元和创造性练习法单元。
[0069] 具体的,所述语言语气表达训练模块包括咬字肌肉群练习单元、气息在语言中的运用单元、共鸣在语言中的运用单元、各种声音在语言中的运用单元、有机结合单元和语言情景化练习单元,所述有机结合单元是将情感、音色、共鸣三者结合。
[0070] 由上可知,通过提出独特的语言训练方式,通过“全音域声音训练软件”来配合系统化练习,使语言表演者对美化声音有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并有效提高语言表演者在声音能力上的使用技巧。
[0071] 具体的,所述朗诵与歌唱结合训练模块包括选择题材和风格单元、分析歌曲和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单元、朗诵与歌唱的交替训练单元、注意情感表达和身体语言的协调单元和个性化指导单元。
[0072] 由上可知,朗诵与歌唱相结合是一项创造性的训练模式,根据个人身体功能的不同和结构差异建立针对不同声部、音域和特点的个性化训练方案,在教学中提出用朗诵的用声技巧歌唱,用歌唱的技巧朗诵,两者有机的结合,达到自然健康的美感。
[0073] 具体的,所述全音域声音训练模块包括听音和音高感知单元、绝对音高训练单元、音准和音域训练单元、音乐素养和音高感知单元,以及声音技巧和音准训练单元。
[0074] 由上可知,上述软件可以帮助您提高听音能力和音高感知能力,同时上述软件都可以帮助训练者提高全音域声音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0075] 综上,上述训练系统提出了独特声乐训练方法,通过系统化训练,使各年龄段歌唱者完全统一歌唱方法,而不是按照童声、美声、民族、通俗的方式来划分唱法;摆脱传统意义的唱法分类,重新建立以自然美的审美标准来提高对声音的把握,从而建立自然的发声系统,自然的用声技巧。
[0076]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