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标签自动发行检测装置及电子标签自动发行方法

申请号 CN202410170226.X 申请日 2024-02-06 公开(公告)号 CN118052241A 公开(公告)日 2024-05-17
申请人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智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聂琪鹤; 成晓龙; 王祥; 李延; 朱云良; 张瑞峰; 史胜玉; 陈龙; 李媛; 杨其; 李小飞; 刘凌云; 刘冬梅; 刘俊杰; 赵军伟;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 电子 标签制造领域,提供一种电子标签自动发行检测装置及电子标签自动发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发行装置、检测装置以及电动转盘,发行装置包括射频写入模 块 ,检测装置包括射频读取模块、条码扫描模块及检测模块,射频写入模块、射频读取模块以及条码扫描模块均固定于 工作台 上,电动转盘能够沿工作台顺 时针 或逆时针转动,电动转盘表面具有多个用于放置电子标签的夹具,在电动转盘停止转动时,多个夹具中的三个夹具上放置的电子标签分别与条码扫描模块、射频写入模块以及射频读取模块一一对应,检测模块通过多重对比检测发行信息与电子标签的编码是否匹配。本发明可兼容多种电子标签的自动发行和检测,提高电子标签发行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标签自动发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行装置、检测装置以及电动转盘,所述发行装置包括射频写入模,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射频读取模块、条码扫描模块及检测模块;
所述射频写入模块、射频读取模块以及条码扫描模块均固定于工作台上;
所述电动转盘能够沿所述工作台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所述电动转盘表面具有多个用于放置电子标签的夹具,在所述电动转盘停止转动时,多个夹具中的三个夹具上放置的电子标签分别与所述条码扫描模块、射频写入模块以及射频读取模块一一对应;
所述射频写入模块用于对对应夹具上的电子标签进行数据写入;
所述射频读取模块用于对对应夹具上的电子标签进行数据读取;
所述条码扫描模块用于扫描对应夹具上电子标签的条码;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将所述条码扫描模块扫描得到的条码数据、所述射频读取模块读取的数据与对应的密钥数据进行对比,以检测发行信息与电子标签的编码是否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标签自动发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动转盘每次转动的幅度和间隔时间,使得所述电动转盘每次转动一次停止后,三个夹具上放置的电子标签分别在所述射频写入模块、射频读取模块以及条码扫描模块的识别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标签自动发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专用运动控制器;
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根据内部的多组预设程序的预设参数以及工作台上部署的位置传感器提供的电动转盘位置信息生成控制信号
所述专用运动控制器根据所述可编程逻辑生成的控制信号控制电动转盘每次转动的幅度和间隔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标签自动发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写入模块、射频读取模块以及条码扫描模块按顺序部署于所述电动转盘的四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标签自动发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夹具中有一个夹具被用于放置待发行的电子标签或完成发行和检测的电子标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标签自动发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转盘在转动和停止的过程中,放置在同一夹具上的待发行的电子标签依次停留在所述射频写入模块、射频读取模块以及条码扫描模块的识别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标签自动发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写入模块预设多种类型电子标签对应的射频识别数据,用于识别对应夹具上电子标签的类型,根据电子标签的类型匹配相应的密钥数据并写入到该电子标签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标签自动发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读取模块还用于读取电子标签内的密钥数据;
所述条码扫描模块具体用于扫描电子标签表面的二维码;
所述检测模块将所述射频读取模块读取的射频数据以及所述条码扫描模块扫描的二维码转换为两组数据字符串,将两组数据字符串与密钥数据进行对比,以检测发行信息与电子标签的编码是否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标签自动发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转盘表面具有四个用于放置电子标签的夹具,在所述电动转盘停止转动时,四个夹具中的三个夹具上放置的电子标签分别与所述条码扫描模块、射频写入模块以及射频读取模块一一对应,四个夹具中的另一个夹具被用于放置待发行的电子标签或完成发行和检测的电子标签。
10.一种电子标签自动发行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标签自动发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夹具上放置待发行的电子标签;
控制电动转盘转动一次后停止,将待发行的电子标签移动到射频写入模块的识别范围内,射频写入模块对电子标签进行数据写入;
控制电动转盘转动一次后停止,将写入数据的电子标签移动到射频读取模块的识别范围内,射频读取模块读取该电子标签内的数据;
控制电动转盘转动一次后停止,将读取数据后的电子标签移动到条码扫描模块的识别范围内,条码扫描模块扫描该电子标签表面的编码,检测装置将扫描得到的编码与读取的数据进行对比,完成该电子标签的自动发行和检测;
控制电动转盘转动一次后停止,将完成发行和检测的电子标签移动到下料工位对应的夹具上。

说明书全文

电子标签自动发行检测装置及电子标签自动发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子标签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子标签自动发行检测装置以及一种电子标签自动发行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电子封印射频标签(简称电子标签)是一种包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芯片的一次性塑壳式封印,每个封印都具有唯一的编码。
[0003] 在电子标签的发行过程中,首先采用RFID读写器为电子标签写入密钥信息,然后再采用RFID读写器手动采集电子标签内写入的信息,核对写入信息与该电子标签外部打印的信息是否一致。这种通过人工方式检测电子标签发行信息的方式耗费人较多,发行效率低,且容易出现错发行、漏发行、数据混乱等问题,造成不良品流出。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标签自动发行检测装置,实现多种电子标签的自动发行和检测,以提高电子标签发行效率。
[0005] 本发明提供的电子标签自动发行检测装置,包括发行装置、检测装置以及电动转盘,所述发行装置包括射频写入模,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射频读取模块、条码扫描模块及检测模块;射频写入模块、射频读取模块以及条码扫描模块均固定于工作台上;所述电动转盘能够沿所述工作台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所述电动转盘表面具有多个用于放置电子标签的夹具,在所述电动转盘停止转动时,多个夹具中的三个夹具上放置的电子标签分别与所述条码扫描模块、射频写入模块以及射频读取模块一一对应;
[0006] 所述射频写入模块用于对对应夹具上的电子标签进行数据写入;
[0007] 所述射频读取模块用于对对应夹具上的电子标签进行数据读取;
[0008] 所述条码扫描模块用于扫描对应夹具上电子标签的条码;
[0009]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将所述条码扫描模块扫描得到的条码数据、所述射频读取模块读取的数据与对应的密钥数据进行对比,以检测发行信息与电子标签的编码是否匹配。
[0010]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
[0011]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动转盘每次转动的幅度和间隔时间,使得所述电动转盘每次转动一次停止后,三个夹具上放置的电子标签分别在所述射频写入模块、射频读取模块以及条码扫描模块的识别范围内。
[0012]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专用运动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根据内部的多组预设程序的预设参数以及工作台上部署的位置传感器提供的电动转盘位置信息生成控制信号,专用运动控制器根据可编程逻辑生成的控制信号控制电动转盘每次转动的幅度和间隔时间。
[0013]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射频写入模块、射频读取模块以及条码扫描模块按顺序部署于所述电动转盘的四周。
[0014]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夹具中有一个夹具被用于放置待发行的电子标签或完成发行和检测的电子标签。
[0015]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动转盘在转动和停止的过程中,放置在同一夹具上的待发行的电子标签依次停留在所述射频写入模块、射频读取模块以及条码扫描模块的识别范围内。
[0016]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射频写入模块预设多种类型电子标签对应的射频识别数据,用于识别对应夹具上电子标签的类型,根据电子标签的类型匹配相应的密钥数据并写入到该电子标签内。
[0017]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射频读取模块还用于读取电子标签内的密钥数据;所述条码扫描模块具体用于扫描电子标签表面的二维码;
[0018] 所述检测模块将所述射频读取模块读取的射频数据以及所述条码扫描模块扫描的二维码转换为两组数据字符串,将两组数据字符串与密钥数据进行对比,以检测发行信息与电子标签的编码是否匹配。
[0019]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动转盘表面具有四个用于放置电子标签的夹具,在所述电动转盘停止转动时,四个夹具中的三个夹具上放置的电子标签分别与所述条码扫描模块、射频写入模块以及射频读取模块一一对应,四个夹具中的另一个夹具被用于放置待发行的电子标签或完成发行和检测的电子标签。
[002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标签自动发行方法,基于上述的电子标签自动发行检测装置,该方法包括:
[0021] 在夹具上放置待发行的电子标签;
[0022] 控制电动转盘转动一次后停止,将待发行的电子标签移动到射频写入模块的识别范围内,射频写入模块对电子标签进行数据写入;
[0023] 控制电动转盘转动一次后停止,将写入数据的电子标签移动到射频读取模块的识别范围内,射频读取模块读取该电子标签内的数据;
[0024] 控制电动转盘转动一次后停止,将读取数据后的电子标签移动到条码扫描模块的识别范围内,条码扫描模块扫描该电子标签表面的编码,检测装置将扫描得到的编码与读取的数据进行对比,完成该电子标签的自动发行和检测;
[0025] 控制电动转盘转动一次后停止,将完成发行和检测的电子标签移动到下料工位对应的夹具上。
[0026] 上述电子标签自动发行检测装置,在电动转盘的配合下,射频写入模块、射频读取模块以及条码扫描模块可以自动完成对电子标签的数据加密写入、数据解密读取检测及数据匹配检测,可兼容多种电子标签的自动发行和检测,提高了电子标签发行效率,避免了错发行、漏发行、数据混乱等问题。
[0027]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
[0028]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9]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标签自动发行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0030]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标签自动发行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0031] 附图标记说明
[0032] 100‑工作台,110‑射频写入模块,120‑射频读取模块,130‑条码扫描模块,140‑电动转盘,141‑夹具,150‑显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4] 如背景技术介绍的,现有技术在电子标签的发行过程中,首先采用RFID读写器为电子标签写入密钥信息,然后再采用RFID读写器手动采集电子标签内写入的信息,核对写入信息与该电子标签外部打印的信息是否一致。这种通过人工方式检测电子标签发行信息的方式耗费人力较多,发行效率低,且容易出现错发行、漏发行、数据混乱等问题,造成不良品流出。
[0035]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标签自动发行检测装置,包括发行装置、检测装置以及电动转盘,发行装置包括射频写入模块,检测装置包括射频读取模块及条码扫描模块,射频写入模块、射频读取模块以及条码扫描模块均固定于工作台上,电动转盘能够沿工作台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电动转盘表面具有多个用于放置电子标签的夹具,在电动转盘停止转动时,多个夹具中的三个夹具上放置的电子标签分别与条码扫描模块、射频写入模块以及射频读取模块一一对应。在电动转盘的配合下,射频写入模块、射频读取模块以及条码扫描模块可以自动完成对电子标签的数据加密写入、数据解密读取检测及数据匹配检测,可兼容多种电子标签的自动发行和检测,提高了电子标签发行效率,避免了错发行、漏发行、数据混乱等问题。
[0036]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标签自动发行检测装置,包括发行装置、检测装置、电动转盘140、显示模块150,发行装置包括射频写入模块110,检测装置包括射频读取模块120、条码扫描模块130及检测模块(附图未示出)。射频写入模块110、射频读取模块120以及条码扫描模块130均固定于工作台100上,电动转盘140能够沿工作台100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电动转盘140表面具有四个用于放置电子标签的夹具141,在电动转盘140停止转动时,其中三个夹具141上放置的电子标签分别与条码扫描模块130、射频写入模块110以及射频读取模块120一一对应,另一个夹具141被用于放置待发行的电子标签或完成发行和检测的电子标签。射频写入模块110用于对对应夹具141上的电子标签进行数据写入,射频读取模块120用于对对应夹具141上的电子标签进行数据读取,条码扫描模块130用于扫描对应夹具141上电子标签的条码。检测模块将条码扫描模块130扫描得到的条码数据、射频读取模块120读取的数据与对应的密钥数据进行对比,以检测发行信息与电子标签的编码是否匹配。显示模块150用于实时显示当前的电子标签发行信息以及检测结果。
[0037] 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附图未示出),该控制模块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配合专用运动控制器进行程序控制,由放置在工作台上的位置传感器判定电动转盘位置并反馈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内预设多组程序,设备按照程序预设参数发出相应的电压/电流信号(即控制信号),专用运动控制器根据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发出的电压/电流信号控制电动转盘每次转动的幅度和间隔时间,使得电动转盘每次转动一次停止后,三个夹具上放置的电子标签分别在射频写入模块、射频读取模块以及条码扫描模块的识别范围内。电子标签依次进入射频写入模块、射频读取模块或条码扫描模块的识别范围内,依次完成数据写入、数据读取和条码扫描。
[0038] 本实施例中,射频写入模块、射频读取模块以及条码扫描模块按顺序部署于电动转盘的四周,即射频写入模块、射频读取模块以及条码扫描模块沿电动转盘外沿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分布。电动转盘在转动和停止的过程中,放置在同一夹具上的待发行的电子标签依次停留在射频写入模块、射频读取模块以及条码扫描模块的识别范围内。
[0039] 在可选实施例中,射频写入模块预设多种类型电子标签对应的射频识别数据。当电子标签进入相应读取及写入范围后,由工作台上部署的位置传感器确认标签位置,由射频读取/写入模块发出识别信号,电子标签向射频读取/写入模块反馈自身类型的相应射频信号,从而识别标签类型,射频写入模块根据电子标签的类型匹配相应的密钥数据并写入到该电子标签内。
[0040] 在可选实施例中,射频读取模块读取电子标签内的密钥数据,条码扫描模块扫描电子标签表面的二维码。扫描的二维码在检测模块(如计算机)内被转换为相应的数据字符串,射频读取模块读取的射频数据也在检测模块内通过相应的程序转换为相应的数据字符串,通过将两组数据字符串与相应的密钥数据进行比对,以检测发行信息与电子标签自带的编码是否一致。
[0041] 检测模块可以进行多重对比的匹配检测,具体包括:扫描的二维码数据与数据库内预设密钥信息进行比对;扫描的二维码数据与电子标签内读取的信息进行比对;电子标签内读取的信息与数据库内预设密钥信息进行比对。通过多重对比的匹配检测,可有效筛选出不良产品。
[0042]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标签自动发行检测装置,可以实现多种电子封印射频信息与赋码信息的一一对应,通过多重对比检测可有效筛选出不良产品,避免错码、乱码和信息的错乱,确保出货产品都是良品。本发明可实现电子封印/标签的自动发行及检测,有效节约了人员成本,大大提升效率和产能。
[0043]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电子标签自动发行方法,基于上述的电子标签自动发行检测装置,该方法包括:在夹具上放置待发行的电子标签;控制电动转盘转动一次后停止,将待发行的电子标签移动到射频写入模块的识别范围内,射频写入模块对电子标签进行数据写入;控制电动转盘再转动一次后停止,将写入数据的电子标签移动到射频读取模块的识别范围内,射频读取模块读取该电子标签内的数据;控制电动转盘再转动一次后停止,将读取数据后的电子标签移动到条码扫描模块的识别范围内,条码扫描模块扫描该电子标签表面的编码,检测装置将扫描得到的编码与读取的数据进行对比,完成该电子标签的自动发行和检测;控制电动转盘再转动一次后停止,将完成发行和检测的电子标签移动到下料工位对应的夹具上。一个电子标签在经过电动转盘的四次转动、停止后,完成发行和检测。
[0044] 在电子标签的生产过程中,具体工作流程为:1)人工上料,将待发行的电子标签放置到上料工位对应的夹具上;2)电动转盘转动,将待发行的电子标签转到发行工位,进入射频写入模块的识别范围内,射频写入模块将密钥数据写入电子标签;3)电动转盘转动,将写入密钥数据的电子标签转到RFID读取检测工位,进入射频读取模块的识别范围内,射频读取模块读取电子标签内写入的密钥数据;4)电动转盘转动,将该电子标签转到扫码检测工位,进入条码扫描模块的识别范围内,条码扫描模块扫描电子标签上的二维码,检测装置将扫描的二维码数据与读取的密钥数据进行对比,完成发行检测;5)电动转盘转动,将完成发行检测的电子标签转到下料工位,人工下料。
[0045] 上料工位、数据写入和数据读取工位、条码检测工位、下料工位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进行切换,依次实现不同的动作,电子标签发行和检测的整个流程只有上下料需要人工参与,减少人为错误,提高效率和良品率。利用上述装置进行电子标签的发行和检测,良品率几乎能达到100%,电子标签内的RFID芯片信息与电子标签上的二维码一一对应,对一件一码信息追溯提升极大。
[0046]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垂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47]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只要该组合不违背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内容。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