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计算;推算;计数 / 一种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终端设备

一种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终端设备

申请号 CN202321497084.5 申请日 2023-06-13 公开(公告)号 CN220830319U 公开(公告)日 2024-04-23
申请人 祖仲奇; 发明人 祖仲奇;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设备手写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终端设备;该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包括:笔体,所述笔体内设有蓄电组件;笔尖,设于所述笔体的一端部,并在所述笔尖上设有两个触电圈,两个所述触电圈与所述蓄电组件连接;笔帽,套设于所述笔尖上,且所述笔帽插设于终端设备上;输送结构,设于所述笔帽内,所述输送结构的一端与终端设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触电圈连接。该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相比无线充电方式,有线充电方式更为直接,从充电效率及速度上要优于无线充电;采用有线充电方式的同时可有效的降低终端设备内 电池 的损耗,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

1.一种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笔体(1),所述笔体(1)内设有蓄电组件(2);
笔尖(3),设于所述笔体(1)的一端部,并在所述笔尖(3)上设有两个触电圈(4),两个所述触电圈(4)与所述蓄电组件(2)连接;
笔帽(5),套设于所述笔尖(3)上,且所述笔帽(5)插设于终端设备(6)上;
输送结构(7),设于所述笔帽(5)内,所述输送结构(7)的一端与终端设备(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触电圈(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结构(7)包括:
导电件(8),具有两个,所述导电件(8)的一端设有导电凹点(9),所述导电凹点(9)与终端设备(6)接触
导电凸点(10),设于所述导电件(8)的另一端,所述导电凸点(10)与所述触电圈(4)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帽(5)上设有笔夹(11),部分所述导电件(8)位于所述笔夹(11)内,所述导电凹点(9)与所述笔夹(11)的外壁位于同一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8)包括:
第一导电线(12),所述第一导电线(12)呈L型,所述导电凹点(9)设于所述第一导电线(12)的一端;
导电圈(13),设于所述第一导电线(12)的另一端,且在导电圈(13)上设有第二导电线(14),所述导电凸点(10)设于所述第二导电线(14)远离所述导电圈(13)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线(14)具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二导电线(14)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结构(15),所述供电结构(15)包括:
供电板体(16),设于所述终端设备(6)上,且在所述供电板体(16)上设有安装孔(17),所述笔夹(11)插置于所述安装孔(17)内;
供电导线(18),一端设于所述终端设备(6)内,另一端设于所述供电板体(16)内,并与供电端子(19)连接,所述供电端子(19)与所述导电凹点(9)通过弹性结构(2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20)包括;
旋转(21),设于所述供电板体(16)内;
弹性件(22),一端与所述旋转块(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供电端子(19)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尖(3)上设有壳体(23),所述触电圈(4)设于所述壳体(23)的外壁上,所述笔尖(3)与壳体(23)之间设有绝缘圈(24)。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导线(25),所述连接导线(25)具有两根,两根所述连接导线(25)一端与触电圈(4)连接,另一端与内部主板(27)和所述蓄电组件(2)连接。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

说明书全文

一种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设备手写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平板终端设备的手写笔产品的充电方式多采用无线充电,通过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场为手写笔进行充电,在充电的时候,平板终端内部电池会进行持续放电状态,充电整个过程中容易出现电池发热的问题;同时,无线充电的方式也存在充电效率的问题,与有线充电方式相比存在效率差,这种方式虽然方便手写笔进行充电,但是也因充电效率差会让平板终端内电池延长放电的时间,这就加剧了平板终端内电池的损耗,也降低了平板终端内电池的使用寿命。
[0003] 同时,无线充电的方式,对于平板终端设备厚度有一定的厚度要求,更薄的平板终端设备的手写笔,不适合用无线充电的方式进行:如平板终端设备很薄,对于研发设计手写笔的直径就有了一定的限制,而手写笔的粗细程度会直接影响用户的书写体验,如果手写笔过粗,在采用无线充电的方式为手写笔进行充电的时候,超薄的平板终端设备与较粗的手写笔存在尺寸差,会使两个产品不在同一平线上,使充电接触面无法有效的相接触,进而无法进行充电活动,这种问题也就限制了平板终端产品轻薄化的发展。实用新型内容
[0004]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无线充电方式的充电效率及充电方式造成的平板终端内电池的传输损耗,降低终端设备电池使用寿命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终端设备。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包括:笔体,所述笔体内设有蓄电组件;笔尖,设于所述笔体的一端部,并在所述笔尖上设有两个触电圈,两个所述触电圈与所述蓄电组件连接;笔帽,套设于所述笔尖上,且所述笔帽插设于终端设备上;输送结构,设于所述笔帽内,所述输送结构的一端与终端设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触电圈连接。
[0006]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结构包括:导电件,具有两个,所述导电件的一端设有导电凹点,所述导电凹点与终端设备接触;导电凸点,设于所述导电件的另一端,所述导电凸点与所述触电圈卡接。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笔帽上设有笔夹,部分导电件位于所述笔夹内,所述导电凹点与所述笔夹的外壁位于同一平面上。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件包括:第一导电线,所述第一导电线呈L型,所述导电凹点设于所述第一导电线的一端;导电圈,设于所述第一导电线的另一端,且在导电圈上设有第二导电线,所述导电凸点设于所述第二导电线远离所述导电圈的一端。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电线具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二导电线对称设置。
[0010] 进一步地,还包括供电结构,所述供电结构包括:供电板体,设于所述终端设备上,且在所述供电板体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笔夹插置于所述安装孔内;供电导线,一端设于所述终端设备内,另一端设于所述供电板体内,并与供电端子连接,所述供电端子与所述导电凹点通过弹性结构连接。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结构包括;旋转,设于所述供电板体内;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旋转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供电端子连接。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笔尖上设有壳体,所述触电圈设于所述壳体的外壁上,所述笔尖与壳体之间设有绝缘圈。
[0013]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具有两根,两根所述连接导线一端与触电圈连接,另一端与内部主板和所述蓄电组件连接。
[0014]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的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
[0015]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包括:笔体,所述笔体内设有蓄电组件;笔尖,设于所述笔体的一端部,并在所述笔尖上设有两个触电圈,两个所述触电圈与所述蓄电组件连接;笔帽,套设于所述笔尖上,且所述笔帽插设于终端设备上;输送结构,设于所述笔帽内,所述输送结构的一端与终端设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触电圈连接。
[0017] 通过将输送结构设置在笔帽内,并且输送结构的一端与终端设备连接,输送结构的另一端与笔尖上的触电圈连接,即终端设备内的电流通过该输送结构,传递至笔尖上的触电圈上,使得该笔体和笔帽、以及终端设备形成电流回路,最终,该电流进入至笔体内的蓄电组件内,即可以为笔体进行充电。
[0018] 该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减少手写笔在利用终端设备内部电池充电时,减少电在充电过程中的损耗;避免终端设备内部电池的过渡放电,而导致的电池寿命降低;同时,该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设有手写笔笔帽,避免用户不慎将产品遗落,而致使笔尖损坏。
[0019] 该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相比无线充电方式,有线充电方式更为直接,从充电效率及速度上要优于无线充电;采用有线充电方式的同时降低终端设备内电池的损耗,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0020] 该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使超薄终端设备的手写笔能进行高效、高速的充电,更好的支持平板终端轻薄化发展;同时,该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打破因充电方式对于手写笔产品设计的制约,提升终端设备内部电池的使用寿命,提升手写笔产品的设计品质、用户的使用体验及产品的使用寿命;从设计到生产的度看,该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具备实用性,结构简单对于生产技术要求不高,易于生产;产品实现的效果能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设计品质、产品魅力及市场竞争力,同时为产品创新的发展注入活力。
[0021] 提供实用新型内容部分是为了以简化的形式来介绍对概念的选择,它们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被进一步描述。实用新型内容部分无意标识本公开的重要特征或必要特征,也无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附图说明
[002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与设备终端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为终端设备的剖视图;
[0025] 图3为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的放大图;
[0027] 图5为供电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6为笔体与供电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7为笔体的剖视图;
[0030] 图8为笔帽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9为供电板体与笔夹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0为供电板体上安装孔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1为供电板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2为笔夹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3为输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4为导电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5为弹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16为笔尖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17为笔尖的剖视图。
[0040] 附图标记说明:
[0041] 1、笔体;2、蓄电组件;3、笔尖;4、触电圈;5、笔帽;6、终端设备;7、输送结构;8、导电件;9、导电凹点;10、导电凸点;11、笔夹;12、第一导电线;13、导电圈;14、第二导电线;15、供电结构;16、供电板体;17、安装孔;18、供电导线;19、供电端子;20、弹性结构;21、旋转块;22、弹性件;23、壳体;24、绝缘圈;25、连接导线;26、固定孔;27、内部主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43]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44]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0045]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46]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公开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公开。此外,本公开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公开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0047]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定本公开。
[0048] 请参阅图1至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包括:笔体1,所述笔体1内设有蓄电组件2;笔尖3,设于所述笔体1的一端部,并在所述笔尖3上设有两个触电圈4,两个所述触电圈4与所述蓄电组件2连接;笔帽5,套设于所述笔尖3上,且所述笔帽5插设于终端设备6上;输送结构7,设于所述笔帽5内,所述输送结构7的一端与终端设备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触电圈4连接。
[0049] 通过将输送结构7设置在笔帽5内,并且输送结构7的一端与终端设备6连接,输送结构7的另一端与笔尖3上的触电圈4连接,即终端设备6内的电流通过该输送结构7,传递至笔尖3上的触电圈4上,使得该笔体1和笔帽5、以及终端设备6形成电流回路,最终,该电流进入至笔体1内的蓄电组件2内,即可以为笔体1进行充电。
[0050] 该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减少手写笔在利用终端设备6内部电池充电时,电力在充电过程中的损耗,避免终端设备6内部电池的过渡放电,而导致的电池寿命降低;同时,该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设有手写笔笔帽5,避免用户不慎将产品遗落,而致使笔尖3损坏。
[0051] 该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相比无线充电方式,有线充电方式更为直接,从充电效率及速度上要优于无线充电;采用有线充电方式的同时降低终端设备6内电池的损耗,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0052] 该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使超薄终端设备6的手写笔能进行高效、高速的充电,更好的支持平板终端轻薄化发展;同时,该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打破因充电方式对于手写笔产品设计的制约,提升终端设备6内部电池的使用寿命,提升手写笔产品的设计品质、用户的使用体验及产品的使用寿命;从设计到生产的角度看,该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具备实用性,结构简单对于生产技术要求不高,易于生产;产品实现的效果能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设计品质、产品魅力及市场竞争力,同时为产品创新的发展注入活力。
[0053] 该终端设备6可以为平板,当然,可以为电脑的显示屏幕。
[0054]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结构7包括导电件8和导电凸点10;其中,导电件8具有两个,所述导电件8的一端设有导电凹点9,所述导电凹点9与终端设备6接触;导电凸点10设于所述导电件8的另一端,所述导电凸点10与所述触电圈4卡接。
[0055] 通过两个导电件8的设置,即其中一个导电件8为正极,另一个导电件8为负极;同时,导电件8的一端设于导电凹点9,导线件的另一端设置导电凸点10,导电凹点9与终端设备6接触,即可以将终端设备6内的电流传递至导电件8上,同时,再利用导电凸点10与触电圈4连接,即将电流进一步的传递至笔尖3的触电圈4上,最终传递至与笔尖3连接的蓄电组件2上,使得该笔体1和笔帽5、以及终端设备6形成电流回路,最终,该电流进入至笔体1内的蓄电组件2内,即可以为笔体1进行充电。
[0056]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笔帽5上设有笔夹11,部分导电件8位于所述笔夹11内,所述导电凹点9与所述笔夹11的外壁位于同一平面上。
[0057] 该笔夹11的设置,为导电件8的安装提供的安装位置,避免导电件8裸露,从而影响该导电件8的使用寿命。同时,该导电件8上的导电凸点10与笔夹11的外壁位于同一平面上,即该导电凸点10与笔夹11的外壁平齐,从而便于该笔夹11顺利的插入至终端设备6内,避免出现卡顿的情况。
[0058]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8包括第一导电线12和第二导电线14;其中,所述第一导电线12呈L型,所述导电凹点9设于所述第一导电线12的一端;导电圈13设于所述第一导电线12的另一端,且在导电圈13上设有第二导电线14,所述导电凸点10设于所述第二导电线14远离所述导电圈13的一端。
[0059] 通过将第一导电线12设置成L型,即第一导电线12与笔帽5和笔夹11进行配合,第一导电线12一部分设于笔夹11内,另一部分设于笔帽5内。同时,将导电凹点9设置第一导电线12的一端,导电圈13设置在第一导电线12的另一端,即导电凹点9和导电圈13为第一导电线12的两个接线端子;并且,导电圈13上设有第二导电线14,该第二导电线14上的导电凸点10与触电圈4卡接,当导电凸点10与触电圈4连接时,即形成了该笔体1和笔帽5、以及终端设备6电流回路,最终,该电流进入至笔体1内的蓄电组件2内,即可以为笔体1进行充电。
[006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线14具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二导电线14对称设置。
[0061] 一个导电件8上设有一个导电圈13,一个导电圈13上设有两个第二导电线14,两个第二导电线14上导电凸点10均与触电圈4卡接;同时,两个第二导电线14上的导电凸点10与触电圈4卡接的更加的稳定。
[0062] 两个导电件8上具有两个导电圈13和四个第二导电线14、以及四个导电凸点10。
[0063] 其中,第二导电线14的设置个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0064]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该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还包括供电结构15,所述供电结构15包括供电板体16和供电导线18;其中,供电板体16设于所述终端设备6上,且在所述供电板体16上设有安装孔17,所述笔夹11插置于所述安装孔17内;供电导线18一端设于所述终端设备6内,另一端设于所述供电板体16内,并与供电端子19连接,所述供电端子19与所述导电凹点9通过弹性结构20连接。
[0065] 该供电板体16设置在终端设备6上,笔夹11插置于供电板体16上的安装孔17内,即该安装孔17为笔夹11提供了安装位置。同时,终端设备6内与电池相连接的供电导线18设置在供电板体16内,并且该供电导线18与供电端子19连接,实现终端设备6与笔帽5之间连接,即实现了终端设备6与导电件8的连接。
[0066] 该笔夹11在插置于供电板体16内的安装孔17内时,导电件8与供电端子19连接,实现了设备终端与导电件8之间的电流通路。
[0067] 该笔帽5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是否插入至该安装孔17内。
[0068]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结构20包括旋转块21和弹性件22;其中,旋转块21设于所述供电板体16内;弹性件22的一端与所述旋转块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供电端子
19连接。
[0069] 旋转块21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该旋转块21通过外螺纹与供电板体16进行连接,即该旋转块21设置在供电板体16的固定孔26内。同时,弹性件22的设置,起到了连接旋转块21与供电端子19的作用;在笔夹11插入至供电板体16的安装孔17内时,笔夹11的侧壁挤压供电端子19,供电端子19在弹性件22的作用下,向供电板体16的两端移动,便于导电件8上的导电凹点9的进入,即导电凹点9与供电端子19接触,并形成电流回路。
[0070] 其中,弹性件22为弹簧
[0071]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笔尖3上设有壳体23,所述触电圈4设于所述壳体23的外壁上,所述笔尖3与壳体23之间设有绝缘圈24。
[0072] 在笔尖3的外部设有壳体23,即利用壳体23保护笔尖3,避免笔尖3受损;触电圈4设置在壳体23的外壁上,便于与导电端子进行卡接。同时,在笔尖3与壳体23之间设置绝缘圈24,起到绝缘的作用。
[0073]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该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还包括连接导线25,所述连接导线25具有两根,两根所述连接导线25的一端与触电圈4连接,另一端与内部主板27和所述蓄电组件2连接。
[0074] 连接导线25的设置,将触电圈4处的电路流向笔体1的内部主板和蓄电组件2内,使得该笔体1和笔帽5、以及终端设备6形成电流回路,最终,该电流进入至笔体1内的蓄电组件2内,即可以为笔体1进行充电。
[0075] 其中,一根连接导线25为正极,另一根连接导线25为负极。
[0076] 在本实施例中,蓄电组件2为电池。
[0077]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的手写笔有线充电结构。
[0078]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