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发明公开 | 法律事件 | 公开; |
专利有效性 | 公开 | 当前状态 | 公开 |
申请号 | CN202510095526.0 | 申请日 | 2025-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9902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5-04-29 |
申请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申请人类型 | 学校 |
发明人 | 杨世亮; 杨奇佳; 王华; | 第一发明人 | 杨世亮 |
权利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权利人类型 | 学校 |
当前权利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学校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云南省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云南省昆明市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一二一大街文昌路68号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650031 |
主IPC国际分类 | G05B19/418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G05B19/418 |
专利引用数量 | 0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0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0 | 专利文献类型 | A |
专利代理机构 | 昆明鼎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专利代理人 | 张云; |
摘要 | 本 发明 涉及金属 冶炼 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枪顶吹连续吹炼智能化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 模 块 、分析处理模块及预测反馈模块;方法包括对炉内 温度 、液位以及物料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实时传输至中央 数据处理 平台进行智能反馈控制;对冶炼过程中的传感数据进行维度减少,提取出贡献率超过80%的最少主成分,实现 降维 处理;利用物料和 能量 平衡方程进行热工分析,构建吹炼过程的理论模型,捕捉长期依赖关系,预测冶炼过程中的动态参数变化;构建智能体与冶炼环境的交互模型,实时更新控制策略,自适应调整生产参数。本发明改善了转炉吹炼造成的低空污染问题,克服了当前冶炼间断作业效率低的弊端,实现了连续稳定的生产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