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电子设备

申请号 CN201911204130.6 申请日 2019-11-29 公开(公告)号 CN112886203B 公开(公告)日 2023-09-08
申请人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明人 彭致勇; 向元彬; 龙卫; 陈全国;
摘要 本 申请 实施例 公开了一种穿戴式 电子 设备,包括:第二主体部通过转动件与第一主体部转动连接;穿戴部连接于第一主体部,穿戴部用于将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固定于外部物体;第一天线设置在第一主体部上,第一天线用于传输射频 信号 ;第二天线设置在第二主体部上,第二天线用于传输 射频信号 ;第三天线设置在转动件上,第三天线用于传输射频信号。通过在穿戴式电子设备内部设置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来传输射频信号,能够提高天线性能,保证通信的 稳定性 。
权利要求

1.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主体部;
第一显示屏,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部;
第一边框,所述第一边框围绕所述第一显示屏设置,所述第一边框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
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通过转动件与所述第一主体部转动连接;
第二显示屏,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部;
第二边框,所述第二边框围绕所述第二显示屏设置,所述第二边框包括顺次连接的第四侧边、第五侧边和第六侧边,在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完全折叠时,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四侧边相对、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五侧边相对、所述第三侧边与所述第六侧边相对;
穿戴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穿戴部在所述第一边框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三侧边,并且,所述第五侧边与所述穿戴部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穿戴部的距离,所述穿戴部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上的投影与所述转动件相间隔;所述穿戴部用于将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固定于外部物体;
第一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一天线用于传输射频信号
第四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四天线用于传输射频信号
隔离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之间,用于提升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之间的隔离度,所述隔离件包括接地天线;
第二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五侧边,所述第二天线用于传输射频信号;
第五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五侧边,所述第五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的辐射端朝向不同方向辐射射频信号,所述第五天线用于传输射频信号;
第三天线,设置在所述转动件上,所述第三天线用于传输射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之间的度大于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用于传输射频信号,所述第三天线中断传输射频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之间的角度不大于所述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传输射频信号,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中断传输射频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第四天线,所述第四天线和所述第一天线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边框上所述第四天线和所述第一天线用于实现
4G信号的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五天线,所述第五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用于实现5G信号的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第二天线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多个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呈阵列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都用于传输WiFi信号,以实现WiFi信号的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还包括: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部或所述第二主体部内;
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三个信号源,所述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分别与一个所述信号源电连接。

说明书全文

穿戴式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讯设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电脑、手机、电话等电子设备,目前已经有智能手表、手环等穿戴式电子设备用于通讯。
[0003] 电子设备在与基站或其它电子设备通信时,需要通过天线向外界发射上行信号,以及从外界接收下行信号,从而实现与基站或其它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
[0004] 当前,随着电子设备的通信需求以及可支持的通信频段的多样化,由于穿戴式电子设备中内部空间较小,对天线设计的要求非常高,穿戴式电子设备上多天线的设计变得困难。发明内容
[000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通过设置多个天线,能够提高天线的性能。
[0006] 其中,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
[0007] 第一主体部;
[0008] 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通过转动件与所述第一主体部转动连接;
[0009] 穿戴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穿戴部用于将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固定于外部物体;
[0010] 第一天线,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上,所述第一天线用于传输射频信号
[0011] 第二天线,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部上,所述第二天线用于传输射频信号;
[0012] 第三天线,设置在所述转动件上,所述第三天线用于传输射频信号。
[0013]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二主体部通过转动件与第一主体部转动连接;穿戴部连接于第一主体部,穿戴部用于将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固定于外部物体;第一天线设置在第一主体部上,第一天线用于传输射频信号;第二天线设置在第二主体部上,第二天线用于传输射频信号;第三天线设置在转动件上,第三天线用于传输射频信号。通过在穿戴式电子设备内部设置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来传输射频信号,能够提高天线性能,保证通信的稳定性附图说明
[001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五结构示意图。
[0020]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六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2]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3]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002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以下对该电子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0025]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一结构示意图。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可以为但不限于手环、智能手表、无线机等电子装置。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以智能手表为例进行说明。
[0026] 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包括:第一主体部10、第二主体部20、穿戴部30、第一天线40、第二天线50、第三天线60、连接处70。所述第二主体部20和所述第一主体部10连接,穿戴部30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0相对的两端,所述穿戴部30用于将所述第一主体部10和所述第二主体部20固定于外部物体;第一天线40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第一天线40用于传输射频信号;以及第二天线50设置于第二主体部20,所述第二天线50用于传输射频信号,第三天线60设置于第一主体部10和第二主体部20的连接处70,第三天线60用于传输射频信号。
[0027] 通过在第一主体部10设置第一天线40,第二主体部20设置第二天线50,第一主体部10和第二主体部20的连接处70设置有转动件,第三天线60设置在转动件上,第一天线40、第二天线50、第三天线60之间通过间隔设置,可以增加第一天线40、第二天线50、第三天线60的隔离度,从而可以降低第一天线40、第二天线50、第三天线60之间的干扰,进而可以提高天线的保证通信的稳定性。另外,电子设备100在切换不同的形态时,电子设备100中的第一天线40、第二天线50、第三天线60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切换,从而实现电子设备100在不同的形态下,保证通信的稳定性。
[0028] 上述射频信号(RF‑Radio Frequency signal)是指经过调制的,拥有一定发射频率电磁波。射频信号通常包括长期演进LTE信号、5G射频信号、Wi‑Fi射频信号和GPS射频信号等。
[0029] 长期演进LTE信号是基于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组织制定的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停通信系统)技术标准进行传输的长期演进LTE信号,其用于接入无线通讯网络,以实现无线通讯。长期演进LTE信号可以分为低频射频信号(Low band,简称LB)、中频射频信号(Middle band,简称MB)、高频射频信号(High band,简称HB),其中,LB包括的频率范围为700MHz至960MHz,MB包括的频率范围为1710MHz至2170MHz,HB包括的频率范围为2300MHz至
2690MHz;Wi‑Fi信号为基于Wi‑Fi技术进行无线传输的信号,其用于接入无线局域网络,以实现网络通信,Wi‑Fi信号包括频率为2.4GHz、5GHz的Wi‑Fi信号;GPS信号(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其频率范围为1.2GHz~1.6GHz;5G信号用于接入无线通讯网络,以实现无线通讯,5G信号至少包括频率范围为N78(3.3GHz~3.6GHz)、N79(4.8GHz~5GHz)的5G信号。
[0030] 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一显示屏101、第一边框102、盖板、中框、电路板103、电池104等结构,其中,第一显示屏101、第一边框102、中框、电路板103、电池104可以设置于第一主体部10。
[0031] 第一显示屏101,安装在中框上,以形成穿戴式电子设备的显示面,所述第一显示屏101用于供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进行图像显示,或者,同时用于供图像显示和供用户进行人机交互,例如用户可通过第一显示屏101进行触控操作。
[0032]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显示屏101可以是由硬质壳体形成的。第一显示屏101也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类型的显示屏。
[0033] 第一边框102,所述第一边框102围绕所述第一显示屏101设置,所述第一边框102用于安装传感器、摄像头等器件。所述第一边框102的材质包括塑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边框102的材料也可以包括金属,第一边框102的材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0034] 盖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屏101,以对第一显示屏101进行保护,防止第一显示屏101被刮伤或者被损坏。其中,盖板可以为透明玻璃盖板,从而用户可以透过盖板观察到第一显示屏101显示的内容。其中,可以理解的,盖板可以为蓝宝石材质的玻璃盖板。
[0035] 中框可以为薄板状或薄片状的结构,也可以为中空的框体结构。中框用于为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中的电子元件或功能组件提供支撑作用,以将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中的电子元件、功能组件安装到一起。可以理解的,中框的材质可以包括金属或塑胶。
[0036] 电路板103可以安装在中框上。电路板103可以为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主板。其中,电路板103上设置有射频电路。所述射频电路用于实现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与基站或者其它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此外,电路板103上还可以集成有麦克、扬声器、受话器、耳机接口、摄像头、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以及处理器等功能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同时,第一显示屏101可以电连接至电路板103,以通过电路板103上的处理器对第一显示屏101的显示进行控制。
[0037] 电池104可以安装在中框上。同时,电池104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103,以实现电池104为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供电。其中,电路板103上可以设置有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用于将电池提供的电压分配到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中的各个电子元件。
[0038] 第二主体部20,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0。第一主体部10和第二主体部20可以活动连接,也可以固定连接。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10和第二主体部20为转动连接。
[0039] 可以理解的,第一主体部10和第二主体部20可以通过柔性材料连接,以使第二主体部20朝向靠近所述第一主体部10的方向转动,或者使第二主体部20朝向远离第一主体部10的方向转动。
[0040] 可以理解的,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一端连接于第一主体部10,所述转动件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主体部20,第二主体部20可绕所述转动件相对第一主体部10转动。其中,第一主体部10与第二主体部20可以相对所述转动件对称设置,转动件设置在第一主体部10和第二主体部20之间的连接处70,在连接处70设置有第三天线60,可用于传输射频信号。
[0041] 可以理解的,第一主体部10可以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外界连通,第二主体部20设置于所述开口内,第二主体部20可由所述开口内移动至所述开口外,或者第二主体部20可由所述开口外移动至开口内。
[0042]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主体部10与所述第二主体部20也可以相对所述转动件非对称设置,以形成非对称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0。
[0043] 所述第二主体部20包括第二显示屏201和第二边框202,所述第二边框202围绕所述第二显示屏201设置,所述第二显示屏201用于供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进行图像显示,或者,同时用于供图像显示和供用户进行人机交互,例如用户可通过第二显示屏201进行触控操作。
[0044]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显示屏101和第二显示屏201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显示屏,即第一显示屏101和第二显示屏201可以一体成型设置,第一显示屏101和第二显示屏201均为柔性显示屏,可以发生折叠,根据折叠处,即连接处70将显示屏划分为第一显示屏101和第二显示屏201。
[0045]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显示屏101和第二显示屏201可以是由硬质壳体形成的。第一显示屏101和第二显示屏201也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屏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等类型的显示屏。
[0046] 可以理解的是,电路板103和电池104也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部20,上述摄像头、传感器等也可以设置于第二主体部20的第二边框202。
[0047]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主体部20的第二边框202的材料包括塑胶,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主体部20的第二边框202的材料也可以包括金属,上述第二边框202的材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0048] 上述第二主体部20可以朝向所述第一显示屏101的方向转动,以使所述第二主体部20的第二显示屏201贴合于所述第一显示屏101。或者,上述第二主体部20可以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屏101的方向转动,以使所述第二主体部20的第二显示屏201与所述第一显示屏101处于同一平面。
[0049]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主体部10也可以与转动件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主体部10也可以绕所述转动件相对所述第二主体部20转动。
[0050] 穿戴部30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0相对的两端,所述穿戴部30用于将所述第一主体部10和所述第二主体部20固定于外部物体。上述外部物体可以为人体,例如:人体的手臂。
[0051] 穿戴部30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301和第二连接部302,第二连接部302远离所述第一主体部1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301活动连接,方便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拆卸。
[0052] 第一连接部301连接于第一主体部10的上端,第二连接部302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0的下端,或者第一连接部301连接于第一主体部10的左端,第二连接部302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0的右端。
[0053] 上述穿戴部30的材质包括金属,也可以包括塑胶,穿戴部30的材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0054] 上述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毫米波指的是频率在30GHz~300GHz范围内的电磁波,其对应的波长范围为1mm~10mm。由于毫米波的波长较短,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阻碍,通过将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间隔排布,有效地增强了第二天线50的传输性能。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天线50用于传输N78(3.3GHz~3.6GHz)和N79(4.8GHz~5GHz)频率范围的信号。
[0055] 上述毫米波天线单元可以是贴片天线,贴合于第一边框102或者第二边框202上,多个贴片天线呈阵列排布。毫米波天线单元也可以是缝隙天线,在第一边框102或者第二边框202的表面形成多个缝隙,多个缝隙天线呈阵列排布,相邻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之间的间距可大于1/2波长以上,以减少相互之间的耦合造成的性能劣化。
[0056] 可以理解的是,当中框为塑料中框时,第一天线40为贴片式天线,第一天线40用于传输长期演进LTE射频信号。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天线40也可以用于传输5G信号、GPS信号以及Wi‑Fi信号中的至少一种,第一天线40具体传输射频信号的类型和频率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不再一一赘述。
[0057] 当中框为金属中框时,第一天线40可以是通过对金属中框进行挖槽形成的,通过对第一天线40的长度进行合理设置,利用第一天线40上的多个接地点分别来接地,来实现多种频段的射频信号的传输。
[0058] 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还包括:至少三个信号源和至少三个接地点,三个信号源和三个接地点均设置于电路板103,第一天线40、第二天线50、第三天线60分别连接一个对应的信号源,第一天线40、第二天线50、第三天线60分别连接一个对应的接地点,每一所述信号源均用于产生相应的射频信号,通过第一天线40、第二天线50、第三天线60来传输相应频段的射频信号。
[0059] 如图1所示,在第二主体部20和第一主体部10处于完全展开的状态时,即第一显示屏101和第二显示屏201之间的度大于预设角度时时,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分别位于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两侧,其中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用于传输射频信号,连接处70的第三天线60在第一主体部10和第二主体部20之间,当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中与显示屏相对设置的后壳为金属材质时,由于金属对射频信号的屏蔽作用,第三天线60不用于传输射频信号,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用于传输射频信号。
[0060]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主体部20和第一主体部10处于完全展开的状态,当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中与显示屏相对设置的后壳为金属材质时,且显示屏下设置有驱动电路时,由于金属对射频信号的屏蔽作用,另外为了不影响显示屏的显示性能,第三天线60不用于传输射频信号,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用于传输射频信号。
[0061]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主体部20和第一主体部10处于完全展开的状态时,当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中与显示屏相对设置的后壳为非金属材质时,第三天线60可以用于传输射频信号,另外,考虑到显示屏的显示性能,在第三天线60所处的区域可以不设置显示屏的驱动电路,在没有第三天线60的区域设置驱动电路来对显示屏进行控制,在不影响显示屏显示性能的同时,实现了第三天线60传输射频信号,此时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也可以用于传输射频信号。
[0062]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天线40、第二天线50、第三天线60设置在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不同位置,天线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隔离度,在第一天线40、第二天线50、第三天线60同时工作时,第一天线40、第二天线50、第三天线60传输的射频信号之间不会发生干扰,可以提高射频信号的传输性能。
[0063] 请继续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64] 如图2所示,当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第一主体部10处于固定状态时,第二主体部20可以通过连接处70的转动件向第一显示屏101的方向转动,即第二主体部20朝向图中P1方向转动,同理,当第二主体部20被固定时,第一主体部10也可以随着转动件转动。
[0065] 在第二主体部20转动时,第一主体部10和第二主体部20之间形成一个夹角,当该夹角的角度大于预设角度时,第一主体部10和第二主体部20的后壳之间还连接的比较紧密,连接处70的第三天线60没有适用于其工作的天线净空区域,若第三天线60用于传输射频信号,会对其传输的射频信号产生干扰,因此,此时第三天线60不用于传输射频信号,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用于传输射频信号,来保证天线传输性能。
[0066] 当该夹角的角度小于预设角度时,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之间的距离较近,此时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处于第二状态,若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都用于传输射频信号,则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在传输射频信号时会发生干扰,并且即使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其中一个不接通信号源时,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之间还会发生电磁耦合作用,从而对用户传输射频信号的天线造成干扰,因此,此时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都不用于传输射频信号,第三天线60用于传输射频信号,来保证天线传输性能。
[0067] 请继续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0068] 如图3所示,由于第一显示屏101和第二显示屏201处于面对面的折叠状态,即第一显示屏101和第二显示屏201之间的角度不大于预设角度时,第一显示屏101和第二显示屏201不能用于显示内容,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主体部20上,第二显示屏201相对的另一面,设置有第三显示屏203,其中第三显示屏203用于显示穿戴式电子设备100需要显示的内容。
[0069]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显示屏203可以是由硬质壳体形成的。第三显示屏203也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屏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等类型的显示屏。
[0070]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显示屏101和第二显示屏201之间的角度不大于预设角度时,第一主体部10和第二主体部20处于完全折叠状态,即第一显示屏101和第二显示屏201处于贴合状态,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之间的距离非常近,若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都用于传输射频信号,则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在传输射频信号时会发生干扰,并且即使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其中一个不接通信号源时,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之间还会发生电磁耦合作用,从而对用户传输射频信号的天线造成干扰,因此,此时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都不用于传输射频信号,此时,第三天线60用于传输射频信号,来保证天线传输性能。
[0071]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0072] 如图4所示,第一天线40可以设置在第一边框102上,第二天线50可以设置在第二边框202上,其中,第一边框102上设置的还有第四天线41,第二边框202上设置的还有第五天线51,其中第一天线40和第四天线41可以形成4G信号的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第二天线50和第五天线51可用于形成5G信号的MIMO天线,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天线40、第四天线41、第二天线50、第五天线51可以是多个天线,也可以是单个天线。
[0073]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天线40和第四天线41可以设置在第一边框102的相同侧边上,第一天线40和第四天线41可同时用于传输射频信号,由于第一天线40和第四天线41在相同侧边上,可以在第一天线40和第四天线41之间设置一个隔离件,例如接地天线,用于提高第一天线40和第四天线41之间的隔离度,提高第一天线40和第四天线41的性能。
[0074]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天线40和第四天线41之间可以不设置隔离件,但是在第一天线40和第四天线41相邻的两端之间要保留足够的隔离距离,同时第一天线40和第四天线41的相邻的两端之间不设置辐射端,在第一天线40和第四天线41的另外两端之间设置辐射段,且第一天线40和第四天线41的辐射端辐射射频信号的方向相反,这样就可以避免第一天线40和第四天线41之间的射频信号干扰,提高第一天线40和第四天线41的天线性能。
[0075] 同理,第二天线50和第五天线51可以设置在第二边框202上的相同侧边,通过在第二天线50和第五天线51之间设置隔离件的方式,或者在第二天线50和第五天线51的辐射端朝向不同方向辐射射频信号,且第二天线50和第五天线51的辐射端相邻的情况下,也可以保证第二天线50和第五天线51传输的射频信号不发生干扰,提高第二天线50和第五天线51的天线性能。
[0076] 同理,在第一主体部10和第二主体部20之间的连接处70可以设置第三天线60和第六天线61,通过上述的天线隔离方式或者天线辐射端的设置方式,也能够保证第三天线60和第六天线61的天线传输性能。
[0077]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天线40、第二天线50、第三天线60可以传输相同频率的射频信号,例如,第一天线40、第二天线50、第三天线60都用于传输WiFi信号,第一天线40、第二天线50、第三天线60形成WiFi信号的MIMO天线。
[0078]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主体部10和第二主体部20处于完全展开的状态时,即第一显示屏101和第二显示屏201处于同一平面且朝向同一方向时,第一显示屏101和第二显示屏201可以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显示屏幕,该显示屏幕拥有更大的显示面积,用户可以用于看电视或者玩游戏。
[0079] 根据人手的握持习惯,当第一主体部10和第二主体部20处于完全展开的状态时,用户玩游戏时会握持第一边框102和第二边框202,此时,在第三天线60及连接处70的其他天线不工作时,第一边框102和第二边框202上的天线由于人手握持,会对射频信号的收发产生影响,例如,人手握持电子设备100中框的相对两侧,在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分别位于中框的相对两侧时,由于人手握持,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的天线传输性能就会降低。
[0080] 此时,可以在穿戴部30上设置第七天线80,其中第七天线80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部301或者第二连接部302上,用户在握持第一主体部10和第二主体部20时,第七天线80可以用于传输射频信号,来保证天线的传输性能。
[0081] 可以理解的是,第七天线80可以用于传输5G信号、GPS信号以及Wi‑Fi信号中的至少一种,第七天线80具体传输射频信号的类型和频率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0082] 例如,第七天线80包括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多个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呈阵列设置,所述第七天线80用于传输5G射频信号。
[0083] 上述毫米波天线单元可以是贴片天线,贴合于穿戴部30的内表面或者外表面,多个贴片天线呈阵列排布。毫米波天线单元也可以是缝隙天线,在穿戴部30的表面形成多个缝隙,多个缝隙天线呈阵列排布,相邻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之间的间距可大于1/2波长以上,以减少相互之间的耦合造成的性能劣化。
[008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穿戴部30的表面可以开设多个通槽,由于毫米波的波长较短,使得毫米波天线单元的物理尺寸较小,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可以直接嵌设于通槽内。
[0085]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阵列排布可以是矩阵阵列或者直线型阵列,例如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可沿穿戴部3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形成直线型阵列,穿戴部30的延伸方向是指穿戴部30的长度方向,当用户手握时,例如用户遮挡部分毫米波天线单元时,第七天线80可通过其他未被遮挡的毫米波天线单元传输信号,进而减少用户手握时对第七天线80的干扰。
[008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阵列排布也可以是形成特定图案的排布方式,例如圆形、方形、椭圆形、三角形或者其他的任意形状,在此不做限定。
[0087] 请继续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五结构示意图。
[0088] 如图5所示,第一天线40和第四天线41可以设置在第一边框102的不同侧边上,第二天线50和第五天线51可以设置在第二边框202的不同侧边上,其中,第一天线40和第四天线41在同时传输射频信号的同时,第一天线40和第四天线41之间不会发生干扰。第二天线50和第五天线51在同时传输射频信号的同时,第二天线50和第五天线51之间不会发生干扰。从而实现天线在射频信号的时候,保证天线的传输性能。
[0089] 其中,第一天线40、第四天线41、第二天线50和第五天线51之间可以传输不同频率的射频信号,例如第一天线40用于传输长期演进LTE射频信号,第四天线41用于传输长期演进Wi‑Fi信号,第二天线50用于传输5G射频信号,第五天线51用于传输蓝牙信号。
[0090]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天线40、第四天线41、第二天线50和第五天线51之间可以传输相同频率的射频信号,例如第一天线40和第四天线41用于传输5G射频信号,第二天线50和第五天线51用于传输长期演进LTE射频信号。
[0091] 请继续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六结构示意图。
[0092] 在第一主体部10和第二主体部20完全折叠时,即第一显示屏101和第二显示屏201面对面接触时,由于电磁耦合作用,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停止工作,此时,设置在连接处70的第三天线60用于传输射频信号。
[0093] 可以理解的是,当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中框为非金属时,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设置第一边框102和第二边框202不相对的边框上,例如,第一边框102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第二边框202包括第四侧边、第五侧边、第六侧边,在第一主体部10和第二主体部20完全折叠时,第一侧边和第四侧边相对,第二侧边和第五侧边相对,第三侧边和第六侧边相对,此时可以将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设置在不相对的侧边上,此时,第一天线40、第二天线50、第三天线60之间都不会发生干扰,第一天线40、第二天线50、第三天线60可用于传输射频信号。
[0094]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设置在相对的侧边时,例如,第一天线40设置在第一侧边时,第二天线50设置在第四侧边时,可以在第二边框202的未设置天线的侧边设置第五天线51,此时第五天线51和第三天线60可以用于传输射频信号,而第一天线
40和第二天线50停止传输射频信号。
[0095]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主体部10设置第一天线40,在第二主体部20设置第二天线50,在第一主体部10和第二主体部20的连接处70设置第三天线60,通过将第一天线40、第二天线50、第三天线60设置在不同位置,可以增加第一天线40、第二天线50、第三天线60之间的隔离度,在穿戴式电子设备100通过转动件切换成不同的形态时,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可以灵活的调用天线来传输射频信号,在保证通信的稳定性的同时,提升天线性能。
[0096]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