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电子设备

申请号 CN201911204117.0 申请日 2019-11-29 公开(公告)号 CN112886201B 公开(公告)日 2022-04-01
申请人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明人 彭致勇; 向元彬; 龙卫; 陈全国;
摘要 本 申请 实施例 提供一种穿戴式 电子 设备,包括:中板、边框、第一金属连接部、穿戴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边框设置于中板周缘并与中板连接,第一金属连接部设置在边框上,第一金属连接部与中板连接;穿戴部与第一金属连接部连接,进而,通过第一金属连接部,穿戴部与中板连接在一起。第一金属连接部位于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第一金属连接部接地,可以提高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的隔离度。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一方面,第一金属连接部实现了复用,简化了穿戴式电子设备内部的结构;另一方面,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的隔离度较大,可以减少二者之间的相互干扰,可以保证通信的 稳定性 。
权利要求

1.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板;
边框,所述边框设置于所述中板周缘并与所述中板连接;
第一金属连接部,所述第一金属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边框,所述第一金属连接部与所述中板连接;
穿戴部,所述穿戴部与所述第一金属连接部连接,所述穿戴部用于使所述中板与外部物体固定;
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设置在所述边框上;及
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设置在所述边框上;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所述第一金属连接部接地,以提高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括:
第一侧面,所述第一金属连接部、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上;及
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二金属连接部、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
其中,所述第二金属连接部与所述中板连接,所述穿戴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金属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三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之间,所述第二金属连接部接地,以提高所述第三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三天线位于所述中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位于所述中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三天线用于传输不同频段的无线信号,所述第二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也用于传输不同频段的无线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形成公共地,所述第一金属连接部、所述第二金属连接部均与所述中板电性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一金属连接部接地、所述第二金属连接部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中板上,所述电路板上至少设置有第一信号源、第二信号源、第三信号源和第四信号源,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一信号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第二信号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天线与所述第三信号源电性连接,所述第四天线与所述第四信号源电性连接,每一所述信号源均用于产生GPS信号、WIFI信号、4G信号以及5G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五天线,所述第五天线设置于所述穿戴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后盖,所述后盖与所述中板相对设置,所述后盖与所述边框连接,所述后盖与所述边框连接的一边缘处设有第一缝隙;
所述边框上设有第二缝隙,所述第二缝隙与所述第一缝隙连通,以在所述边框上形成第一金属枝节,所述第一金属枝节用于传输无线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与所述边框连接的一边缘处还设有第三缝隙,所述第三缝隙与所述第一缝隙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三缝隙与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均连通,以在所述边框上还形成第二金属枝节,所述第二金属枝节也用于传输无线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离件,所述隔离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枝节和所述第二金属枝节之间,所述隔离件接地,以提高所述第一金属枝节和所述第二金属枝节之间的隔离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枝节和所述第二金属枝节用于传输不同频段的无线信号,以提高所述第一金属枝节和所述第二金属枝节之间的隔离度。

说明书全文

穿戴式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手表等穿戴式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其中,智能手表不仅具有普通手表的功能,还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也即智能手表可以实现无线信号的收发。然而,由于智能手表内部空间狭小,使得智能手表中的天线设计困难。发明内容
[000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增加天线之间的隔离度,提高天线的性能。
[000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
[0005] 中板;
[0006] 边框,所述边框设置于所述中板周缘并与所述中板连接;
[0007] 第一金属连接部,所述第一金属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边框,所述第一金属连接部与所述中板连接;
[0008] 穿戴部,所述穿戴部与所述第一金属连接部连接,所述穿戴部用于使所述中板与外部物体固定;
[0009] 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设置在所述边框上;及
[0010] 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设置在所述边框上;
[0011]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所述第一金属连接部接地,以提高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0012] 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第一金属连接部同时与中板和穿戴部连接,第一金属连接部作为连接件,可以将穿戴部与中板连接成一整体;同时,第一金属连接部设置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当第一金属连接部接地时,第一金属连接部作为隔离件,也可以降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的干扰。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一方面,第一金属连接部同时作为连接件和隔离件,实现了复用,可以简化穿戴式电子设备内部的结构;另一方面,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的隔离度较大,也可以减少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相互干扰,提高了天线的性能,可以保证通信的稳定性附图说明
[001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穿戴式电子设备沿P1至P2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0016] 图3为图1中所示的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一金属连接部的第一种位置关系示意图。
[0017] 图4为图1中所示的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一金属连接部的第二种位置关系示意图。
[0018]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19] 图6为图3或图4中所示的第一调谐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0020]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0021]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0022]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4]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穿戴式电子设备10可以为但不限于手环、智能手表、无线机等电子装置。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以智能手表为例进行说明。
[0025] 穿戴式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中板100、边框200、穿戴部300、第一金属连接部400、第一天线101和第二天线102。边框200设置于中板100周缘并与中板100连接。第一金属连接部400设置在边框200的一侧面上,第一金属连接部400与中板100连接,穿戴部300与第一金属连接部400连接,穿戴部300用于使中板100与外部物体固定。其中,第一金属连接部400位于第一天线101和第二天线102之间,第一金属连接部400接地,以提高第一天线101和第二天线102之间的隔离度。
[0026] 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第一金属连接部400同时与中板100和穿戴部300连接,第一金属连接部400作为连接件,可以将穿戴部300与中板100连接成一整体;同时,第一金属连接部400设置在第一天线101和第二天线102之间,当第一金属连接部400接地时,第一金属连接部400作为隔离件,也可以降低第一天线101和第二天线102之间的干扰。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一方面,第一金属连接部400同时作为连接件和隔离件,实现了复用,可以简化穿戴式电子设备10内部的结构;另一方面,第一天线101和第二天线102之间的隔离度较大,也可以减少第一天线101和第二天线102的相互干扰,提高了天线的性能,可以保证通信的稳定性。
[0027]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8]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的结构,请参阅图2,图2为图1中所示的穿戴式电子设备沿P1至P2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0029] 边框200设置于中板100周缘并与中板100连接。边框200可以和中板100的边缘完全连接,也即,中板100的所有边缘均与边框200连接。边框200也可以和中板100的部分边缘连接,即边框200中的一部分可以和中板100边缘之间存在间隔,该间隔用于形成边框200上的天线的净空区域。
[0030] 中板100可以为薄板状或薄片状的结构,用于放置穿戴式电子设备10的电路板、电子元件或功能组件等结构,中板100也可以为部分中空的结构。中板100用于为穿戴式电子设备10中的电子元件或功能组件提供支撑作用,以将穿戴式电子设备10中的电子元件、功能组件安装到一起。可以理解的,中板100的材质可以包括金属或塑胶。
[0031] 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后盖500和显示屏600。后盖500与中板100相对设置,后盖500与边框200连接,边框200、后盖500以及中板100形成容纳部700,容纳部700可以用于放置穿戴式电子设备10的功能器件或电路元件等结构。
[0032] 其中,后盖500和边框200可以形成穿戴式电子设备10的外部壳体,显示屏600可以设置在中板100上,用于供穿戴式电子设备10进行图像显示,或者,同时用于供图像显示和供用户进行人机交互,例如用户可通过显示屏600进行触控操作。显示屏600可以是由硬质壳体形成的。显示屏600也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类型的显示屏。
[0033] 后盖500可以为金属后盖,后盖500可使用一体式配置形成,在该一体式配置中,一些或全部后盖500被加工或模制成单一结构,或者可使用多个结构(例如,内框架结构、形成外部外壳表面的一种或多种结构等)形成。边框200与后盖500形成穿戴式电子设备10的外部轮廓,以便于容纳穿戴式电子设备10的电子器件、功能组件等,同时对穿戴式电子设备10内部的电子器件和功能组件形成密封和保护作用。
[0034] 其中,边框200和后盖500的材质包括导电材料,导电材料可以包括金属,可以理解的是,边框200和后盖500的材料也可以包括其他非金属材料,或者是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的结合。其中,金属材料可以如:不锈合金合金等,非金属材料可以如:塑料、橡胶、木质材料等,边框200以及后盖500的材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0035] 继续参考图1,第一金属连接部400可以设置在边框200的一侧面上。并且,第一金属连接部400可以凸出于边框200的侧面,以使得第一金属连接部400可以阻挡第一天线101发射的无线信号绕射至第二天线102所在的区域,第一金属连接部400也可以阻挡第二天线102发射的无线信号绕射至第一天线101所在的区域。
[0036] 第一金属连接部400可以平行于中板100或显示屏600设置。第一金属连接部400可以通过边框200间接与中板100连接,第一金属连接部400也可以直接与中板100连接。例如,可以通过螺钉直接将第一金属连接部400、边框200和中板100三者固定在一起;再例如,边框200上可以设置开孔,第一金属连接部400穿过该开孔直接和中板100焊接固定在一起;又例如,中板100与边框200边缘连接的部分可以设有缝隙,中板100可以设有一从该缝隙伸出的延伸部,第一金属连接部400通过该延伸部与中板100直接连接在一起。
[0037] 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将第一金属连接部400与中板100连接在一起,第一金属连接部400不易与边框200和中板100分离,第一金属连接部400与中板100的机械强度更大。
[0038] 其中,第一金属连接部400可以与中板100活动连接。例如,第一金属连接部400可以包括一平行于中板100的金属转轴,中板100或者边框200上可以相对设置两凸耳,两凸耳上可以设置限位孔,金属转轴的两端位于限位孔内,并可相对限位孔转动,以实现第一金属连接部400与中板100的活动连接。
[0039] 第一金属连接部400也可以与中板100固定连接。例如,第一金属连接部400可以是边框200上的一个凸台,或者第一金属连接部400可以是中板100上的一个凸出于边框200侧面的延伸部。
[004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金属连接部400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金属转轴的结构,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不对第一金属连接部400的形状和结构作具体限定,只要满足第一金属连接部400既可以作为穿戴部300和中板100的连接件,又可以作为第一天线101和第二天线102的隔离件的结构都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0041] 继续参考图1,穿戴部300的一端可以通过该第一金属连接部400连接于中板100相对的两端,穿戴部300的另一端可以与中板100固定连接,进而穿戴部300可以将穿戴式电子设备10固定于外部物体。上述外部物体可以为人体,例如:人体的手腕或手臂。
[0042] 穿戴部300可以是柔性材料制成的,以使得穿戴部300可以适应并贴合外部物体的形状。穿戴部300也可以是由若干刚性材料组成的链式结构,该链式结构也可以使得穿戴部300可以适应并贴合外部物体的形状。
[0043] 穿戴部300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320,第一连接部310的一端可以与第一金属连接部400活动/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320的一端可以与中板100直接/间接固定,第二连接部320远离中板的一端可以与第一连接部310远离第一金属连接部400的一端活动连接,方便穿戴式电子设备10的拆卸。
[0044]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部300并不局限于上述第一连接部310、第二连接部320的结构,穿戴部300也可以是一具有弹性的圆环/半圆环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穿戴部300的结构不作具体限定。
[0045] 其中,请参考图3,图3为图1中所示的第一金属连接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的第一种位置关系示意图。
[0046] 第一金属连接部400可以与第一天线101和第二天线102平行设置。例如,第一天线101可以设置在第一金属连接部400靠近穿戴式电子设备10的显示面(例如显示屏600的显示面)一侧(第一金属连接部400的上方一侧),第二天线102可以设置在第一金属连接部400远离穿戴式电子设备10的显示面一侧(第一金属连接部400的下方一侧)。
[0047]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天线101和第二天线102相对第一金属连接部400平行设置,一方面,第一金属连接部400、第一天线101和第二天线102的长度可以接近边框200的长度,第一天线101和第二天线102可以传输的无线信号的范围更广泛;另一方面,第一金属连接部400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挡第一天线101传输的无线信号绕射至第二天线102所在的区域,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挡第二天线102传输的无线信号绕射至第一天线101所在的区域,降低第一天线101和第二天线102之间的干扰。
[0048]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天线101和第二天线102的设置位置可以互换,也即,第二天线102设置在第一金属连接部400靠近穿戴式电子设备10的显示面一侧,第一天线101设置在第一金属连接部400远离穿戴式电子设备10的显示面一侧。
[0049] 其中,请参考图4,图4为图1中所示的第一金属连接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的第二种位置关系示意图。
[0050] 第一金属连接部400也可以与第一天线101和第二天线102垂直设置。例如,第一金属连接部400可以平行于穿戴式电子设备10的显示面设置,第一天线101垂直于显示面设置在第一金属连接部400的一侧(例如第一金属连接部400的左侧),第二天线102垂直于显示面设置在第一金属连接部400的另一侧(例如第一金属连接部400的右侧)。
[0051]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天线101和第二天线102相对第一金属连接部400垂直设置,一方面,第一天线101和第二天线102可以不用占据边框200的厚度,相应的,第一金属连接部400的厚度可以接近边框200的厚度,第一金属连接部400与边框200和中板100的连接更可靠;另一方面,第一金属连接部400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阻挡第一天线101传输的无线信号绕射至第二天线102所在的区域,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挡第二天线102传输的无线信号绕射至第一天线101所在的区域,降低第一天线101和第二天线102之间的干扰。
[0052]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天线101、第二天线102、第一金属连接部400三者的位置关系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平行或垂直设置,例如,第一天线101和第二天线102可以倾斜地设置在第一金属连接部400的两侧;或者,第一天线101与第一金属连接部400之间呈第一度的夹角,第二天线102与第一金属连接部400之间呈第二角度的夹角,第一角度不同于第二角度。本申请实施例不对第一天线101、第二天线102和第一金属连接部400的位置关系进行限定,只要满足第一金属连接部400设置在第一天线101和第二天线102之间并提高第一天线101和第二天线102之间隔离度的方案均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0053] 其中,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还包括第二金属连接部800、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
[0054] 边框200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210和第二侧面220。第一金属连接部400、第一天线101、第二天线102均可以设置在第一侧面210上。第二金属连接部800、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均可以设置在第二侧面220上。并且,第二金属连接部800位于第三天线
103和第四天线104之间,第二金属连接部800接地,以提高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之间的隔离度。
[0055] 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第一天线101和第二天线102设置在边框200的第一侧面210上,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设置在边框200的第二侧面220上,由于第一侧面210和第二侧面220相对设置,进而,第一天线101与第三天线103、第四天线104之间的距离较远,第一天线101与第三天线103、第四天线104之间干扰较小;第二天线102与第三天线103、第四天线104之间的距离较远,第二天线102与第三天线103、第四天线104之间干扰较小,从而可以提高第一天线101、第二天线102、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的性能。
[0056] 并且,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第二金属连接部800同时与中板100和穿戴部300连接,第二金属连接部800作为连接件,可以将穿戴部300与中板100连接成一整体;同时,第二金属连接部800设置在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之间,当第二金属连接部800接地时,第二金属连接部800作为隔离件,也可以降低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之间的干扰。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一方面,第二金属连接部800同时作为连接件和隔离件,实现了复用,可以简化穿戴式电子设备10内部的结构;另一方面,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之间的隔离度较大,也可以减少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的相互干扰,提高了天线的性能,可以保证通信的稳定性。
[0057] 其中,第二金属连接部800可以凸出于边框200的第二侧面220,以使得第二金属连接部800可以阻挡第三天线103发射的无线信号绕射至第四天线104所在的区域,第二金属连接部800也可以阻挡第四天线104发射的无线信号绕射至第三天线103所在的区域。
[0058] 第二金属连接部800可以平行于中板100或显示屏600设置。第二金属连接部800可以通过边框200间接与中板100连接,第二金属连接部800也可以直接与中板100连接。例如,可以通过螺钉直接将第二金属连接部800、边框200和中板100三者固定在一起;再例如,边框200的第二侧面220上可以设置开孔,第二金属连接部800穿过该开孔直接和中板100焊接固定在一起;又例如,中板100与边框200边缘连接的部分可以设有缝隙,中板100可以设有一从该缝隙伸出的延伸部,第二金属连接部800通过该延伸部与中板100直接连接在一起。
[0059] 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将第二金属连接部800与中板100连接在一起,第二金属连接部800不易与边框200和中板100分离,第二金属连接部800与中板100的机械强度更大。
[0060] 第二金属连接部800可以与中板100活动连接。例如,第二金属连接部800可以包括一平行于中板100的金属转轴,中板100或者边框200的第二侧面220上可以相对设置两凸耳,两凸耳上可以设置限位孔,金属转轴的两端位于限位孔内,并可相对限位孔转动,以实现第二金属连接部800与中板100的活动连接。
[0061] 第二金属连接部800也可以与中板100固定连接。例如,第二金属连接部800可以是第二侧面220上的一个凸台,或者第二金属连接部800可以是中板100上的一个凸出于第二侧面220的延伸部。
[0062]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金属连接部800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金属转轴的结构,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不对第二金属连接部800的形状和结构作具体限定。
[0063] 其中,穿戴部300的第二连接部320的一端可以与第二金属连接部800活动/固定连接,进而通过第一金属连接部400、第一连接部310、第二金属连接部800和第二连接部320的配合,可以将穿戴式电子设备10固定于外部物体。
[0064] 其中,第二金属连接部800可以与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平行设置。例如,第三天线103可以设置在第二金属连接部800靠近穿戴式电子设备10的显示面一侧(例如第二金属连接部800的上方一侧),第四天线104可以设置在第二金属连接部800远离穿戴式电子设备10的显示面一侧(例如第二金属连接部800的下方一侧)。
[0065]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相对第二金属连接部800平行设置,一方面,第二金属连接部800、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的长度可以接近边框200的第二侧面220的长度,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可以传输的无线信号的范围更广泛;另一方面,第二金属连接部800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挡第三天线103传输的无线信号绕射至第四天线104所在的区域,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挡第四天线104传输的无线信号绕射至第三天线103所在的区域,降低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之间的干扰。
[0066]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的设置位置可以互换,也即,第三天线103设置在第二金属连接部800靠近穿戴式电子设备10的显示面一侧,第四天线104设置在第二金属连接部800远离穿戴式电子设备10的显示面一侧。
[0067] 其中,第二金属连接部800也可以与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垂直设置。例如,第二金属连接部800可以平行于穿戴式电子设备10的显示面设置,第三天线103垂直于显示面设置在第二金属连接部800的一侧(例如第二金属连接部800的左侧),第四天线104垂直于显示面设置在第二金属连接部800的另一侧(例如第二金属连接部800的右侧)。
[0068]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相对第二金属连接部800垂直设置,一方面,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可以不用占据边框200的厚度,相应的,第二金属连接部800的厚度可以接近边框200的厚度,第二金属连接部800与边框200和中板100的连接更可靠;另一方面,第二金属连接部800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阻挡第三天线103传输的无线信号绕射至第四天线104所在的区域,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挡第四天线104传输的无线信号绕射至第三天线103所在的区域,降低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之间的干扰。
[0069]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天线103、第四天线104、第二金属连接部800三者的位置关系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平行或垂直设置,例如,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可以倾斜地设置在第二金属连接部800的两侧;或者,第三天线103与第二金属连接部800之间呈第一角度的夹角,第四天线104与第二金属连接部800之间呈第二角度的夹角,第一角度不同于第二角度。本申请实施例不对第三天线103、第四天线104和第二金属连接部800的位置关系进行限定,只要满足第二金属连接部800设置在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之间并提高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之间隔离度的方案均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0070] 其中,第一金属连接部400和第二金属连接部800可以平行设置,例如,第一金属连接部400和第二金属连接部800均平行于显示面设置,或者第一金属连接部400和第二金属连接部800均垂直于显示面设置。第一金属连接部400和第二金属连接部800也可以不平行设置,例如,第一金属连接部400平行于显示面设置,第二金属连接部800垂直于显示面设置。
[0071] 可以理解的是,随着第一金属连接部400和第二金属连接部800位置关系的变化,第一天线101、第二天线102、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的位置关系也在变化。
[0072] 当第一天线101、第三天线103位于中板100的同一侧时,第一天线101和第三天线103可以用于传输不同频段的无线信号,以降低第一天线101和第三天线103之间的干扰。当第二天线102和第四天线104也位于中板100的同一侧时,第二天线102和第四天线104也可以用于传输不同频段的无线信号,以降低第二天线102和第四天线104之间的干扰。
[0073] 例如,第一天线101和第三天线103位于中板100的左侧,第二天线102和第四天线104位于中板100的右侧;或者第一天线101和第三天线103位于中板100靠近显示面的一侧,第二天线102和第四天线104位于中板100远离显示面的一侧。
[0074] 在上述结构中,由于第一天线101和第四天线104处于对角的位置,第一天线101和第四天线104之间的距离较远,二者之间的干扰不会太大,第一天线101和第四天线104可以用来传输相同频段的无线信号,以实现该频段的多输入多输出传输。同理,第二天线102和第三天线103也处于对角的位置,第二天线102和第三天线103之间的距离也较远,二者之间的干扰也不会太大,第二天线102和第三天线103也可以用来传输相同频段的无线信号,以实现该频段的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0075] 其中,第一金属连接部400、第二金属连接部800可以通过中板100接地。例如,中板100可以形成电子设备10的公共地,第一金属连接部400上可以设置有接地点,接地点通过接地弹片、接地导线等与中板100电性连接,可以实现第一金属连接部400接地。第二金属连接部800上也可以设置有接地点,接地点通过接地弹片、接地导线等与中板100电性连接,可以实现第二金属连接部800接地。
[0076] 如图3所示,第一金属连接部400上可以设置一个接地点。如图4所示,第一金属连接部400上也可以设置两个接地点,以进一步提高第一金属连接部400的隔离效果。例如,在第一金属连接部400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端部各设置一个接地点,进而,第一天线101传输的无线信号不易从两个端部绕射至第二天线102所在的区域,第二天线102传输的无线信号也不易从两个端部绕射至第一天线101所在的区域,降低第一天线101和第二天线102之间的相互干扰。
[0077] 同理,第二金属连接部800上也可以设置一个接地点,第二金属连接部800上也可以设置两个接地点,以进一步提高第二金属连接部800的隔离效果,降低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之间的相互干扰。
[0078]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金属连接部400和第二金属连接部800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接地,例如第一金属连接部400可以与电路板、后盖500、甚至是边框200的其他部位接地,第二金属连接部800也可以与电路板、后盖500、甚至是边框200的其他部位接地。本申请实施例不对第一金属连接部400和第二金属连接部800的接地方式进行限定。
[0079] 其中,第一天线101、第二天线102、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可以采用印刷天线工艺(PDS)形成在边框200上。或者,第一天线101、第二天线102、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可以采用贴片的方式设置于边框200上。
[0080] 又或者,第一天线101、第二天线102、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也可以采用三维激光镭射工艺形成。例如,第一天线101、第二天线102、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可以采用激光直接成型技术(LDS),首先激光诱导改性材料,然后选择性金属直接形成于边框200上。再例如,第一天线101、第二天线102、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也可以激光活化技术(LAP),激光诱导普通材料,然后选择金属镀直接形成于边框200上。
[0081]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天线101、第二天线102、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的形成方式可以完全不同,第一天线101、第二天线102、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中至少两个的形成方式也可以相同。本申请实施例不对第一天线101、第二天线102、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的形成方式进行限定。
[0082] 其中,第一天线101、第二天线102、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中的至少两个可以传输相同频段的无线信号,以实现无线信号的多输入多输出传输。第一天线101、第二天线102、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也可以传输不同频段的无线信号,以实现穿戴式电子设备
10传输不同频段无线信号的功能。
[0083] 上述无线信号(RF‑RadioFrequency signal)可以是指经过调制的,拥有一定发射频率电磁波。无线信号通常包括第四代移动通信(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4G)信号、第五代移动通信(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简称5G)信号、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简称WIFI)信号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信号等。
[0084] 其中,4G信号是基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3GPP)组织制定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简称UMTS)技术标准进行传输的4G信号,其用于接入无线通讯网络,以实现无线通讯。4G信号可以分为低频无线信号(Low band,简称LB)、中频无线信号(Middle band,简称MB)、高频无线信号(High band,简称HB),其中,LB包括的频率范围
700MHz至960MHz,MB包括的频率范围为1710MHz至2170MHz,HB包括的频率范围为2104MHz至
2690MHz。
[0085] 5G信号至少包括频率范围为N41(2.496GHz~2.690GHz)、N78(3.3GHz~3.6GHz)和N79(4.8GHz~5GHz)的5G信号。
[0086] WIFI信号用于接入无线局域网络,以实现网络通信,WIFI信号包括频率为2.4GHz的WIFI信号和5GHz的WIFI信号。GPS信号的频率范围为1.2GHz~1.6GHz;GPS信号用于接入无线通讯网络,以实现无线通讯。GPS信号包括频率为L1波段的1.57542GHz、L2波段的1.22760GHz和L5波段的1.17645GHz信号。
[0087]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天线101可以传输上述4G信号、5G信号、WIFI信号、GPS信号中的任意一种,第二天线102、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均可以传输上述4G信号、5G信号、WIFI信号、GPS信号中的任意一种。
[0088] 具体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电路板(图中未示出),电路板可以安装在中板100上。电路板可以为穿戴式电子设备10的主板。其中,电路板上设置有射频电路。该射频电路用于实现穿戴式电子设备10与基站或者其它穿戴式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其中,射频电路可以分别与第一天线101、第二天线102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电性连接,电路板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一信号源、第二信号源,第三信号源和第四信号源,射频电路可以通过第一信号源将上述4G信号、5G信号、WIFI信号、GPS信号等无线信号馈入第一天线101内,射频电路可以通过第二信号源将上述4G信号、5G信号、WIFI信号、GPS信号等无线信号馈入第二天线102内,射频电路可以通过第三信号源将上述4G信号、5G信号、WIFI信号、GPS信号等无线信号馈入第三天线103内,射频电路也可以通过第四信号源将上述4G信号、5G信号、WIFI信号、GPS信号等无线信号馈入第四天线104内。
[0089]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天线101、第二天线102、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中的至少两个可以共同连接一个射频电路,以降低射频电路的功耗。第一天线101、第二天线102、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也可以分别连接不同的射频电路,以实现每一天线的精准控制。
[0090] 其中,第一信号源可以包括第一馈入端和第一接地端,无线信号从第一馈入端馈入第一天线101内然后从第一接地端回地以形成信号回路,使第一天线101传输无线信号。第二信号源也可以包括第二馈入端和第二接地端,无线信号从第二馈入端馈入第二天线
102内然后从第二接地端回地以形成信号回路,使第二天线102传输无线信号。第三信号源也可以包括第三馈入端和第三接地端,无线信号从第三馈入端馈入第三天线103内然后从第三接地端回地以形成信号回路,使第三天线103传输无线信号。第四信号源也可以包括第四馈入端和第四接地端,无线信号从第四馈入端馈入第四天线104内然后从第四接地端回地以形成信号回路,使第四天线104传输无线信号。
[0091] 其中,第一接地端,第二接地端、第三接地端、第四接地端可以设置于中板100、边框200、后盖500、电路板等部件上。馈入点和接地点的具体设置位置可以根据第一天线101、第二天线102、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实际传输的无线信号的频段来选择。
[0092] 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4,电路板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一调谐电路910、第二调谐电路920、第三调谐电路(图中未示出)和第四调谐电路(图中未示出)。第一天,101可以连接一个第一调谐电路910,第一调谐电路910可以至少包括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当第一通路接通时,第一天线101可以用于传输一种频段的无线信号,当第二通路接通时,第一天线101可用于传输另一种频段的无线信号。
[0093] 第二天线102也可以连接一个第二调谐电路920,第二调谐电路920也可以至少包括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当第一通路接通时,第二天线102可以用于传输一种频段的无线信号,当第二通路接通时,第二天线102可用于传输另一种频段的无线信号。
[0094] 第三天线103也可以连接一个第三调谐电路,第三调谐电路也可以至少包括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当第一通路接通时,第三天线103可以用于传输一种频段的无线信号,当第三通路接通时,第三天线103可用于传输另一种频段的无线信号。
[0095] 第四天线104也可以连接一个第四调谐电路,第四调谐电路也可以至少包括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当第一通路接通时,第四天线104可以用于传输一种频段的无线信号,当第二通路接通时,第四天线104可用于传输另一种频段的无线信号。
[0096]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调谐电路910、第二调谐电路920、第三调谐电路930和第四调谐电路940可以采用多种开关以及电阻和/或电感和/或电容实现,例如,可以为单刀单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单刀三掷开关以及单刀四掷开关,每个调谐电路中的开关分别连接有的不同电容值的电容或不同电阻值电阻,以实现第一天线101、第二天线102、第三天线103和第四天线104传输更多不同频段的无线信号,满足穿戴式电子设备10对于多种频段的无线信号的需求。
[0097] 例如,请参考图6,图6为图3或图4中所示的第一调谐电路的电路示意图。以第一天线101传输5G信号为例,5G信号的频段范围可以包括N78、N79以及N41。第一调谐电路910可以包括第一通路911、第二通路912、第三通路913。当第一通路911与第一天线101电性连通时,第一天线101可以传输5G的N78频段信号。当第二通路912与第一天线101电性连通时,第一天线101可以传输5G的N79频段信号。当第三通路913与第一天线101电性连通时,第一天线101可以传输5G的N41频段信号。进而,第一天线101可以满足穿戴式电子设备10传输5G信号的N78、N79以及N41频段的需求。
[0098]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二调谐电路920改变第二天线102的阻抗、第三调谐电路改变第三天线103的阻抗、第四调谐电路改变第四天线104的阻抗等,可以使得第二天线102、第三天线103、第四天线104也能满足穿戴式电子设备10的5G不同频段的需求。
[0099]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天线101上也可以连接有多个第一调谐电路910,通过多个第一调谐电路910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不同频段信号的传输。例如可以传输4G信号的低频无线信号、中频无线信号、高频无线信号;再例如可以传输N78、N79以及N41频段的5G信号;再例如可以传输L1、L2和L5频段的GPS信号。
[0100] 当然,第二天线102上也可以连接有多个第二调谐电路920,通过多个第二调谐电路920之间的相互配合也可以实现不同频段信号的传输。第三天线103上也可以连接有多个第三调谐电路,通过多个第三调谐电路之间的相互配合也可以实现不同频段信号的传输。第四天线104上也可以连接有多个第四调谐电路,通过多个第四调谐电路之间的相互配合也可以实现不同频段信号的传输。
[0101] 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根据实际需求改变开关的种类或者改变电感、电阻以及电容的规格,进而满足穿戴式电子设备10对于不同频段信号的需求。
[010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用于传输无线信号中的“传输”包含接收无线信号,发射无线信号,以及同时接收和发射无线信号。
[0103] 其中,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边框200还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230和第四侧面240,第一侧面210、第三侧面230、第二侧面220和第四侧面240顺次连接形成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的边框
200。
[0104] 边框200可以是金属边框,进而,第一侧面210、第二侧面220、第三侧面230和第四侧面240上可以形成金属枝节,利用该金属枝节传输无线信号,穿戴式电子设备10无需额外设置天线,可以提高穿戴式电子设备10的空间率用率。
[0105] 具体的,可以在第一侧面210上与第一天线101、第二天线102、第一金属连接部400不重叠的区域内设置缝隙形成金属枝节。也可以在第二侧面220上与第三天线103、第四天线104、第二金属连接部800不重叠的区域内设置缝隙形成金属枝节。
[0106]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增加第一天线101、第二天线102、第三天线103、第四天线104与金属枝节之间的距离,降低第一天线101、第二天线102、第三天线103、第四天线104与金属枝节之间的干扰,金属枝节可以形成在第三侧面230和第四侧面240上。
[0107] 以形成在第三侧面230为例,边框200的第三侧面230与后盖500连接的边缘处可以设置有第一缝隙201,边框200上可以设置有第二缝隙202,该第二缝隙202将第三侧面230分成两个独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当第一缝隙201和第二缝隙202连通,与第一缝隙201连通的第一部分具有一自由端,该第一部分可以形成第一金属枝节250,该第一金属枝节250可以用来传输无线信号。
[0108] 为了提高边框200的第二部分的利用率,第一缝隙201可以向反方向延伸,使得第二部分也具有自由端。具体的,第三侧面230与后盖500的边缘处还可以设置有第三缝隙203,该第三缝隙203与第一缝隙201的延伸方向相反,第三缝隙203与第一缝隙201连通,第三缝隙203与第二缝隙202连通,可以使得第二部分也形成一自由端,第二部分可以形成第二金属枝节260,该第二金属枝节260也可以用来传输无线信号。
[0109]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穿戴式电子设备10结构的稳固性,第一缝隙201和第三缝隙203可以填充非金属材料,使得边框200和后盖500完全连接。为了提高穿戴式电子设备10外观的整体性,第二缝隙202可以填充与边框200外观颜色一致的非金属材料。
[0110] 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在边框200、边框200与后盖500的边缘处开设第一缝隙201、第二缝隙202和第三缝隙203,使得边框200上可以形成第一金属枝节250和第二金属枝节260,一方面,第一金属枝节250和第二金属枝节260共用了第二缝隙202,使得边框200上开缝的数量较少,利于加工也利于保证边框200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在有限的内部空间内,边框200实现了复用,不会额外占据穿戴式电子设备10的空间,可以简化穿戴式电子设备10的结构。
[0111] 并且,当第一金属枝节250和第二金属枝节260所在的边框200侧面与第一天线101、第二天线102所在的边框200侧面不是同一侧面时,第一天线101与第一金属枝节250和第二金属枝节260之间的距离较远,第一天线101与第一金属枝节250和第二金属枝节260之间的隔离度较大。第二天线102与第一金属枝节250和第二金属枝节260之间的距离也较远,第二天线102与第一金属枝节250和第二金属枝节260之间的隔离度也较大。
[0112] 同理,当第一金属枝节250和第二金属枝节260所在的边框200侧面与第三天线103、第四天线104所在的边框200侧面不是同一侧面时,第三天线103与第一金属枝节250和第二金属枝节260之间的距离较远,第三天线103与第一金属枝节250和第二金属枝节260之间的隔离度较大。第四天线104与第一金属枝节250和第二金属枝节260之间的距离也较远,第四天线104与第一金属枝节250和第二金属枝节260之间的隔离度也较大。
[0113] 其中,由于第一金属枝节250和第二金属枝节260在形成过程中共用了第二缝隙202,使得,第一金属枝节250的自由端与第二金属枝节260的自由端相对,第一金属枝节250和第二金属枝节260之间的干扰较大。实际运用中,可以通过调节第一金属枝节250和第二金属枝节260之间的阻抗,以提高第一金属枝节250和第二金属枝节260之间的隔离度。
[0114] 当然,实际运用中,也可以在第一金属枝节250和第二金属枝节260之间设置一隔离件900,通过隔离件900接地来提高第一金属枝节250和第二金属枝节260之间的隔离度,降低第一金属枝节250和第二金属枝节260之间的干扰。
[0115] 具体的,隔离件900的大小可以与第二缝隙202的大小相适应,以完全阻挡第一金属枝节250传输的无线信号绕射至第二金属枝节260所在的区域,也可以完全阻挡第二金属枝节260传输的无线信号绕射至第一金属枝节250所在的区域。
[0116] 隔离件900可以与中板100电性连接,以实现隔离件900的接地。隔离件900上可以设置一个接地点,隔离件900上也可以设置两个接地点,以进一步提高隔离件900的隔离效果。
[0117] 隔离件900可以与中板100连接,以实现隔离件900的固定。隔离件900也可以与后盖500连接,也可以实现隔离件900的固定。本申请实施例对隔离件900的固定方式不作限定。
[0118]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进一步降低第一金属枝节250和第二金属枝节260之间的干扰,第一金属枝节250和第二金属枝节260可以用于传输不同频段的无线信号。
[0119] 具体的,电路板上的射频电路可以分别与第一金属枝节250和第二金属枝节260电性连接,电路板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五信号源和第六信号源,电路板上的射频电路可以通过第五信号源将无线信号馈入第一金属枝节250内、通过第六信号源将无线信号馈入第二金属枝节260内,以使第一金属枝节250、第二金属枝节260可以传输无线信号。第五信号源、第六信号源均可以用于产生4G信号、5G信号、WIF信号和GPS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0120] 其中,第五信号源可以包括第五馈入端和第五接地端,无线信号从第五馈入端馈入第一金属枝节250内然后从第五接地端回地以形成信号回路,使第一金属枝节250传输无线信号。第六信号源也可以包括第六馈入端和第六接地端,无线信号从第六馈入端馈入第二金属枝节260内然后从第六接地端回地以形成信号回路,使第二金属枝节260传输无线信号。
[0121] 并且,第五接地端,第六接地端可以设置于中板100、边框200、后盖500、电路板等。馈入点和接地点的具体设置位置可以根据第一金属枝节250和第二金属枝节260实际传输的无线信号的频段来选择。
[0122] 电路板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五调谐电路930和第六调谐电路940。第一金属枝节250可以连接一个第五调谐电路930,第五调谐电路930可以至少包括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当第一通路接通时,第一金属枝节250可以用于传输一种频段的无线信号,当第二通路接通时,第一金属枝节250可用于传输另一种频段的无线信号。
[0123] 第二金属枝节260可以连接一个第六调谐电路940,第六调谐电路940可以至少包括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当第一通路接通时,第二金属枝节260可以用于传输一种频段的无线信号,当第二通路接通时,第二金属枝节260可用于传输另一种频段的无线信号。
[0124]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第五调谐电路930、第六调谐电路940可以采用多种开关以及电阻和/或电感和/或电容实现,例如,可以为单刀单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单刀三掷开关以及单刀四掷开关,第五调谐电路930、第六调谐电路940中的开关分别连接有的不同电容值的电容或不同电阻值电阻,改变第一金属枝节250、第二金属枝节260的阻抗,以使第一金属枝节250、第二金属枝节260传输更多不同频段的无线信号,满足穿戴式电子设备10对于多种频段的无线信号的需求。
[0125]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金属枝节250也可以连接多个第五调谐电路930,通过多个第五调谐电路930之间的相互配合也可以实现不同频段信号的传输。第二金属枝节260上也可以连接有多个第六调谐电路940,通过多个第六调谐电路940之间的相互配合也可以实现不同频段信号的传输。
[0126] 可以理解的是,第四侧面240上也可以形成多个金属枝节。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0127] 第四侧面240上可以设置第四缝隙204,第四侧面240与后盖500的边缘处可以设置延伸方向相反并且相互连通的第五缝隙205和第六缝隙206,第四缝隙204与第五缝隙205和第六缝隙206连通,使得,第四侧面240上可以形成第三金属枝节270和第四金属枝节280。
[0128] 其中,第三金属枝节270的具体形成方式和结构可以参见上述的第一金属枝节250的结构,第四金属枝节280的具体形成方式和结构可以参见上述的和第二金属枝节260,在此不再赘述。并且第三金属枝节270和第四金属枝节280之间也可以设置隔离件,隔离件的结构也可以参见前述,在此也不再赘述。
[0129] 可以理解的是,电路板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七调谐电路950和第八调谐电路960,第三金属枝节270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第七调谐电路950,第四金属枝节280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第八调谐电路960。第七调谐电路950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见第五调谐电路930的结构,第八调谐电路960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见第六调谐电路940,在此也不再赘述。
[0130] 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第五天线105,请参考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第五天线105设置于穿戴部300,具体的,可以设置在穿戴部300的第一连接部310和/或第二连接部320。
[0131] 第五天线105可以用于传输5G非毫米波信号或5G毫米波无线信号。也即,第五天线103可以为毫米波天线。
[0132] 示例性的,毫米波天线可以为贴片型天线,多个贴片型天线形成毫米波贴片阵列天线。对于由多个贴片型天线形成的贴片阵列天线,可以根据对5G无线信号收发的需求改变贴片型天线的数量以及排列方式。示例性的,毫米波天线还可以为缝隙型天线。多个缝隙型天线形成毫米波缝隙阵列天线。可以根据对5G无线信号收发的需求改变缝隙型天线的数量以及排列方式。
[0133] 根据3GPP TS 38.103(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协议的规定5G NR主要使用两段频率:FR1频段和FR2频段。FR1频段的频率范围是450MHz~6GHz,又叫sub‑6GHz频段;FR2频段的频率范围是24.25GHz~52.6GHz,通常叫它毫米波(mm Wave)。3GPP Release 15版本规范了目前5G毫米波频段:N257(26.5~29.5GHz),N258(24.25~27.5GHz),N261(27.5~28.35GHz)和N260(37~40GHz)。
[0134] 对于手机天线设计而言,从1G到5G的sub‑6GHz,基本上是量的增长,例如:频段数量与天线数量的增长,即对天线设计的细化和优化,然而毫米波段的天线设计,对手机天线而言,则是质的跳跃,例如:毫米波阵列天线,虽然天线阵列有不同的设计架构与方向,但现今手机毫米波天线阵列较为主流与合适的方向一般是基于相控阵(phased antenna array)的方式,而相控阵毫米波天线阵列实现的方式主要可分为三种,即:天线阵列位于系统主板上(Antenna on Board,简称AOB)、天线阵列位于芯片的封装内(Antenna in Package,简称AIP)、以及天线阵列与射频芯片形成一模组(Antenna in Module,简称AIM),虽此三者各有优势之处,但目前更多的是以AIP或者AIM的方式实现,为了更好的波束赋性以达到前述的更广的空间覆盖,一般会以传输波束互补的天线种类(如贴片阵列天线或缝隙阵列天线)进行设计,并基于天线馈点的适当设计,以达到双极化(垂直与平极化)的覆盖,以增加无线通信连接能,且将射频芯片倒置焊接,以让天线馈电走线尽量缩短,以减少高频传输带来的高路损,而使得毫米波天线阵列有更高的传输增益,达到较好的传输功率与覆盖强度。天线通常采用贴片阵列天线或者缝隙阵列天线形式。
[0135] 上述穿戴部300的材质包括金属,也可以包括塑胶,穿戴部300的材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上述毫米波对应的波长范围为1mm~10mm。由于毫米波的波长较短,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阻碍,通过将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间隔排布,有效地增强了第五天线105的传输性能,通过在穿戴部300设置毫米波天线,可以满足5G毫米波频段的需求。
[0136] 可以理解的是,穿戴式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第七信号源,第七信号源与第五天线105电连接,第七信号源也可以用于产生WIFI信号、GPS信号、4G信号、5G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0137] 穿戴式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盖板(图中未示出)、电池(图中未示出)等结构。盖板可以安装在中板100上,并且盖板覆盖显示屏600,以对显示屏600进行保护,防止显示屏600被刮伤或者被水损坏。其中,盖板可以为透明玻璃盖板,从而用户可以透过盖板观察到显示屏600显示的内容。其中,可以理解的,盖板可以为蓝宝石材质的玻璃盖板。
[0138] 此外,电路板上还可以集成有麦克、扬声器、受话器、耳机接口、摄像头、加速传感器陀螺仪以及处理器等功能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同时,显示屏600可以电连接至电路板,以通过电路板上的处理器对显示屏600的显示进行控制。
[0139] 电池可以安装在中板100上或容纳部700内。同时,电池电连接至电路板,以实现电池为穿戴式电子设备10供电。其中,电路板上可以设置有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用于将电池提供的电压分配到穿戴式电子设备10中的各个电子元件。
[0140]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