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钟表

申请号 CN99800354.9 申请日 1999-01-22 公开(公告)号 CN1258853C 公开(公告)日 2006-06-07
申请人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发明人 永坂荣一;
摘要 一种电磁变换器,它备有由永久磁 铁 构成的 转子 、配置在该转子附近且流过磁通的轭铁、以及绕在该轭铁上的线圈,轭铁的至少一部分由非晶形金属 磁性 材料构成。该非晶形金属磁性材料是Co系列非晶形金属或Fe系列非晶形金属。上述电磁变换器是小型发 电机 、 电动机 等。在带发电装置的 电子 表的情况下,第一轭铁( 定子 )采用Co系列非晶形金属磁性材料,第二轭铁(磁心)采用Fe系列非晶形金属磁性材料。在电子控制 机械表 的情况下,轭铁采用Co系列非晶形金属磁性材料。携带式电子机器是备有上述电磁变换器的钟表等。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钟表,其特征在于:它备有包括由永久磁构成的转 子、和配置在该转子附近且流过磁通的第1轭铁和第2轭铁所构成的 发电机,在该上述第1和第2轭铁上分别卷有线圈,并且,上述至少 一个轭铁的全部或一部分将由包含Co 50wt%以上的Co系列非晶形金 属磁性材料构成的多片薄板重叠而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钟表,其特征在于:
上述Co系列非晶形金属磁性材料包含66Co-4Fe-1Ni-14B-15S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钟表,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对轭铁具有磁性构件,各磁性构件的一部分或全部的侧面 互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钟表,其特征在于:
有助于上述接触的两个磁性构件之间的磁通的流过的连接构件至 少配置在上述各磁性构件的上方及下方中的一方。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钟表,其特征在于备有: 发条齿轮组,上述发电机将通过齿轮组传递的发条的机械能变换成 电能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钟表,其特征在于备 有:发条、将通过齿轮组传递的发条的机械能变换成电能的上述发电 机、利用上述变换的上述电能驱动的基准信号源、以及利用上述变换 的上述电能进行驱动来控制上述发电机的旋转周期的旋转控制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钟表,其特征在于备 有:发条、将通过齿轮组传递的发条的机械能变换成电能的上述发电 机、连接在上述齿轮组上的显示时刻用的指针、利用上述变换的上述 电能驱动的基准信号源、以及利用上述变换的上述电能进行驱动来控 制上述发电机的旋转周期的旋转控制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钟表,其特征在于: 设有将上述一对轭铁的侧面互相挤压的偏心销。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小型发电机电动机等的电磁变换器及备有它的电子 机器,特别是涉及能用于手表等中的电磁变换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这样一种电子控制式机械钟表(以下称电子控制机 械表),它用电磁变换器将发条放开时的机械能变换成电能,利用该电 能使旋转控制装置工作,通过控制流过电磁变换器的线圈的电流值, 驱动固定在齿轮上的指针来显示时刻(特公平7-119812号公报、特开 平8-50186号公报等)。
另外,在特开平8-5758号公报中,提出了这样一种结构:为了 减小这种电子控制机械表中的构成发电机的磁路的定子及磁心的磁 滞损失,通过使用顽磁比PB坡莫合金(以下简称PB材料)小的PC 坡莫合金(以下简称PC材料),来提高从机械能变换成电能的变换 效率。
另一方面,近年来,还设计出了这样一种带发电装置的电子表: 将发电机安装在手表本体中,利用手臂的动作,产生驱动手表所需要 的电能,并将其蓄积在电容器中,以便驱动电子电路(特公平7-38029 号公报等)。在安装了该发电机的手表中,旋转锤的动力通过由增速齿 轮构成的动力传递机构,被传递给发电机,由于上述转子的旋转而产 生的磁场的变化,在线圈中引起电磁感应而产生电力。
这些发电机备有:由永久磁构成的转子、配置在该转子周围的 第一轭铁、以及连接该第一轭铁且有线圈的第二轭铁,如上述特公平 7-38029号公报中发表的图所示,将第二轭铁置于第一轭铁上,利用螺 钉确保上下导磁。
作为上述电磁变换器的轭铁材料,通常采用PC材料、PB材料等。
在带发电装置的电子表的情况下,第一轭铁(定子)没有线圈绕 线,不会增加由线圈绕线引起的损(电阻),所以能增加断面积,因 此虽然饱和磁通密度为0.7T较低,但使用铁损也小的PC材料。另一 方面,第二轭铁(磁心)由于有线圈绕线,所以如果增大其断面积, 则线圈线变长,铜损增加。因此,第二轭铁的铁损虽然比PC材料大, 但使用饱和磁通密度为1.4T较高的PB材料。即,虽然铁损大,但使 用即使断面积小也能确保所需的磁通的PB材料,这与虽然铁损小, 但使用必须增大断面积的PC材料而增加其绕线的铜损相比,前者总 的损失小。因此,第二轭铁采用PB材料。
在该带发电装置的电子表的情况下,在由电磁变换器的动力传递 机构产生的增速比约为100的发电机中,带手表时转子的运动多半为 50~150Hz。因此,在上述轭铁中产生交流磁场,材料中产生涡流, 铁损增加。因此,在开发效率好的发电机时,必须使用在交流区域 (50~150Hz)铁损小的材料。
另外,在给电容器等二次电源充电的情况下,为了获得有效充电 的电动势,频率为50Hz以上,所以从这一点也要求在交流区域铁损 小的材料。
因此,在带发电装置的电子表的情况下,不缠绕线圈的第一轭铁 (定子)要求铁损小的材料,缠绕线圈的第二轭铁(磁心)要求铁损 小、而且饱和磁通密度大的材料。
另外,在电子控制机械表的情况下,流过磁路的磁通量比带发电 装置的电子表小一个数量级,由于有线圈绕线,为了减少由线圈绕线 引起的铜损,即使减小断面积,也达不到饱和,所以能使用饱和磁通 密度低的PC材料,以便使饱和磁通密度为0.7T。
在电子控制机械表的情况下,电磁变换器损失的大部分取决于铁 损和齿轮或轴承的机械损失(简称机械损失)。产生该机械损失的原因 是由于进行了接近于10万~30万倍的增速,而且该机械损失具有与 铁损成正比的特性。因此,虽然应减少铁损,但减少全部损失便成为 课题。另外,由于发电机的旋转负载转矩(磁矩)的大小影响持续时 间,所以减少铁损变得很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电子钟表,其特征在于:它备有包括由永久磁铁构 成的转子、和配置在该转子附近且流过磁通的第1轭铁和第2轭铁所 构成的发电机,在该上述第1和第2轭铁上分别卷有线圈,并且,上 述至少一个轭铁的全部或一部分将由包含Co 50wt%以上的Co系列非 晶形金属磁性材料构成的多片薄板重叠而形成。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备有该电磁变换器的电子机器。在该电子机 器中,最好制成携带式电子机器,例如携带式钟表最适合。
在上述电磁变换器中,包括小型发电机、电动机等。
如果采用本发明,则由于发电机的铁损少、效率高,所以在电子 控制机械表的情况下,能延长持续时间,在带发电装置的电子表的情 况下,能使旋转锤的尺寸小等、且能使表小型化及薄形化。
上述轭铁一般至少由两个用磁性材料构成的磁性构件构成,上述 磁性构件的至少一个由上述非晶形金属磁性材料构成即可。
在磁性材料的情况下,一旦有磁通流过,便沿其方向发生反磁场, 具有阻碍磁通流过的作用。例如,在将两个平板状的磁性材料的上下 面的一部分重合起来接合的情况下,磁化方向(磁通方向)沿着板的 厚度方向。反磁场强度Hd由板厚T和平面的表面积S决定,用公式 表示,则为Hd=k(S/T)(k为常数)。
因此,在非晶形金属磁性材料的情况下,设板厚例如为25微米, 与以往的例如PC材料时的0.5mm相比,厚度较薄,所以反磁场的影 响大,磁通难以流过,其结果与PC材料相比,特性变坏。
因此,在至少由两个平板状的上述磁性材料构成的磁性构件接触 的情况下,如本发明所述,在侧面之间大致接触或结合(以下称接触) 的情况下,由于磁通只沿平板的纵向流过,所以能消除反磁场的影 响。
另外,由于在上述接触的上方及下方两个磁性构件中的至少一个 上增加连接构件,所以能使磁通更容易地流过。
由于用这样的连接构件将两个磁性构件之间连接起来,构成磁回 路,所以能增加磁通量。另外,该连接构件的厚度不需要与磁性构件 的厚度相同,是其厚度的一半就够了。该连接构件的材料最好不易受 反磁场的影响、原材料最好使用厚的PC材料,但也可以是非晶形材 料(特别是Co系列材料)。
上述非晶形金属磁性材料的具体例是Co系列非晶形金属。
上述Co系列非晶形金属是含50wt%以上的Co的金属。作为其他元 素,也可以含有Fe、Ni、B、Si等。
本发明的电子机器的具体例是例如安装了小型发电机的电子控 制式钟表。
上述电子控制式钟表包括:①带有利用旋转锤发电的发电装置的 电子表、②电子控制机械表、③用步进电动机驱动的石英表等。
其次,详细地说明①和②。
首先,说明上述①带发电装置的电子表。
该电子表至少备有:作为本发明的电磁变换器的发电机、蓄积上 述发电机的电动势的蓄电装置,由上述蓄电装置驱动的钟表电路、以 及由上述钟表电路驱动的钟表显示部。
上述①所述的电子表的发电机,具体地说,是备有旋转锤、以及 将该旋转锤的动力传递给上述小型发电机的动力传递机构的发电 机。
上述旋转锤是产生机械能的旋转锤。
上述动力传递机构由多个齿轮组合起来的增速齿轮组构成。
而且,该带发电装置的电子表的发电机的第一轭铁(定子)采用 Co系列非晶形金属磁性材料,第二轭铁(磁心)采用Fe系列非晶 形金属磁性材料。
在第一轭铁(定子)的情况下,没有线圈绕线,不会增加由线圈 绕线引起的铜损的增加,所以能增加第一轭铁的断面积,铁损低,另 外最好使用饱和磁通密度低的(0.7T)Co系列非晶形金属磁性材料。
另一方面,在第二轭铁(磁心)的情况下,由于有线圈绕线,所 以如果使用Co系列非晶形金属磁性材料,不饱和地增大断面积, 则线圈线变长,铜损增加。因此,使用铁损虽然比Co系列非晶形 金属磁性材料大、但饱和磁通密度高的(1.4T)Fe系列非晶形金属 磁性材料,虽然断面积减少了,但是与在断面积大的Co系列非晶形 金属磁性材料上绕线而铜损增大相比,总的损失小。因此,最好使 用Fe系列非晶形金属磁性材料。
其次,说明上述②电子控制机械表。
上述②所述的电子控制机械表备有:发条、将通过齿轮组传递的 发条的机械能变换成电能的发电机、连接在上述齿轮组上的显示时刻 用的指针、利用上述变换的上述电能驱动的石英振荡器等基准信号 源、以及同样利用上述变换的上述电能驱动来控制上述发电机的旋转 周期的旋转控制装置。该电子控制机械表的上述轭铁由Co系列非 晶形金属磁性材料构成。
在电子控制机械表的情况下,由于磁回路内流过的磁通量少,而 且有线圈绕线,所以即使减少轭铁的断面积,也达不到饱和,因此最 好使用Co系列非晶形金属磁性材料之类铁损低的材料。
具体地说,上述Co系列非晶形金属磁性材料的组成例如为 66Co-4Fe-1Ni-14B-15Si。
另外,上述Fe系列非晶形金属磁性材料的组成例如为 78Fe-13B-9Si。
如图1所示,如果测定转子的磁矩(旋转负载转矩)和轭铁的铁 损之间的关系,则铁损变少,磁矩减小。因此,通过使用铁损少的非 晶形金属磁性材料,能减小磁矩。因此,为了驱动发电机的转子,能 减小必要的旋转负载转矩,能延长电子控制机械表的发条的使用时间 (持续时间)。另外,减小驱动发电机的转子旋转负载转矩,才能在 带发电机的电子表中例如使旋转锤或发电机小型化。
为了驱动电子控制机械表的IC,所需要的电动势必须在1V以上, 为了达到这个条件,从下表1可知,用收容发条的齿轮构成一个上述 齿轮组的齿轮的条盒轮的所需转矩,在用PC材料构成轭铁的情况下, 必须为30gcm以上,在用Co系列的非晶形材料构成的情况下,必 须为20gcm以上。在这些转矩以上的情况下,蓄积发电机的电动势的 电容器(用其输出驱动IC)的电压为1V以上。
                    表1   非晶形   PC材料   输入能量   (发电转矩)   0.76μW   20.1gcm   1.16μW   30.6gcm   输出能量   (电容器电压)   0.117μW   1.08V   0.106μW   1.03V   发电效率   15.4%   9.1%
前提条件:以转子频率为10Hz、条盒轮~转子增速比为162000的实 验为依据。
可以按照(增速比×发条圈数)÷(转子频率×60×60小时), 求出发条从上满弦的状态到完全松开的时间、即持续时间。具体地 说,如表1所示,在轭铁采用PC材料的情况下,且在使用转子频 率为10Hz、增速比为162000的齿轮组的钟表的情况下,假设对持续 时间有效的发条圈数约为5.3圈,能算出持续时间为24小时。如 果该发电机的轭铁采用非晶形材料,且如果使用发电转矩变为1/1.5 的部分、使增速比为1.5倍的243000(由于转子的转速一定,所以条 盒轮的转速为1/1.5),则用相同的有效发条圈数(5.3圈)能使 持续时间达到1.5倍、即达到36小时。
另一方面,在上述①带发电装置的电子表中,通过使上述的磁矩 变小,向发电机供给驱动电力的旋转锤容易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所测定的转子的磁矩(旋转负载转矩)和铁损的关系的曲 线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手表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形态的手表的另一结构的主要部分的透视 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的手表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形态的手表的另一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平面 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手表沿VI-VI线的剖面图。
图7是图5所示的手表的连接部分沿VII-VII线的剖面的主要 部分的图。
图8是所测定的实施例1的Co系列非晶形金属及PC材料的铁损 -频率特性曲线图。
图9是所测定的实施例1的Fe系列非晶形金属及PB材料的铁损 -频率特性曲线图。
图10是实施例2的轭铁的剖面图。
图11是现有例的轭铁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形态]
参照图2说明本实施形态的小型发电机及备有它的携带式电子机 器。
本实施形态的小型发电机是安装在作为携带式电子机器的自动 发电系统的手表(带发电装置的电子表)中的小型发电机。
如图2所示,该手表备有:小型发电机11;旋转锤12;将该旋 转锤12的动力传递给小型发电机11的动力传递机构13;图中虽然未 示出,但连接在小型发电机11的电线18的两端、蓄积小型发电机11 的电动势的蓄电装置;由该蓄电装置驱动的钟表电路;由钟表电路驱 动的步进电动机;由步进电动机驱动的齿轮组;安装在该齿轮组的一 部分齿轮轴上的指针等。
上述小型发电机11备有:由永久磁铁构成的转子14、配置在该 转子14周围的第一轭铁15、以及连接该第一轭铁15上的第二轭铁 17。第二轭铁17有缠绕了电线18的线圈16。
上述旋转锤12呈半圆状,其旋转中心和重心呈偏心状态。
上述动力传递机构13由齿数不同的多个齿轮19A~19D构成,旋 转锤12的旋转以所希望的增速比、例如约100倍增速后,传递给小 型发电机11的转子14。
在本实施形态中,第一轭铁15和第二轭铁17的连接部分20由 两个轭铁15、17的侧面之间的连接形成。而且,两个轭铁15、17中 的至少一个由Co系列非晶形金属磁性材料或Fe系列非晶形金属磁性 材料构成。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形态的手表中,连接构件41安装在第一 和第二轭铁15、17的下侧,两个轭铁15、17通过该连接构件41连 接即可。该连接构件41最好用Co系列非晶形金属磁性材料、Fe系列 非晶形金属磁性材料、或PC材料构成。
[第二实施形态]
参照图4说明本实施形态的小型发电机及备有它的携带式电子机 器。
本实施形态的小型发电机是安装在作为携带式电子机器的电子 控制机械表中的小型发电机。
如图4所示,本实施形态的电子控制机械表由齿轮组21、发电机 22等构成。
上述齿轮组21有:收容发条的条盒轮23、二号轮24、三号轮25、 四号轮26、五号轮27及六号轮28。
上述发电机22备有:有磁铁29的转子31、有四万绕线32的 第一轭铁33、以及由具有十一万匝绕线35的线圈36构成的第二轭铁 34。
在该发电机中,条盒轮23的旋转通过二号轮24、三号轮25、四 号轮26、五号轮27及六号轮28依次增速后,传递到转子31上,最 后达到243000倍的增速。
在本实施形态中,第一轭铁33和第二轭铁34的连接部分37由 两个轭铁33、34的侧面之间的连接形成。而且,两个轭铁33、34中 的至少一个由Co系列非晶形金属磁性材料或Fe系列非晶形金属磁性 材料构成。
另外,与图4所示的轭铁33、34不同,如图5所示,第一和第 二轭铁33、34呈左右对称的形状,在图5的左方,由黄铜等非磁性 材料构成,收容转子31的磁铁29的开口部分33A、33B对安装在底 板49上的定位构件44进行定位。这时,上述轭铁33、34的侧面利 用可以转动插入的偏心销43挤压底板49上,所以上述开口部分 33A、33B接触在上述定位构件44上,确定其位置。在图5的右方, 将上述两个轭铁33、34的导向孔插在导向销45上进行定位,利用被 拧入导向销45上的螺钉48,将两个轭铁33、34固定在底板49上。 而且,由于两个轭铁33、34的侧面的连接部分47的磁阻大,所以将 插入底板49上的偏心销43设置在两个轭铁33、34的侧面部分,用 这些偏心销43挤压两个轭铁33、34,使其接触,减少漏磁(损失) 即可。如图6、7所示,在这些轭铁33、34的下侧,由PC材料等构 成的连接构件46被安装在两个轭铁33、34上,或者放置在底板49 上,通过该连接构件46连接两个轭铁33、34。
另外,关于对轭铁进行导向的侧面连接侧的导向销45和螺钉48 虽然也采用非晶形等的磁性材料,但最好能确保通过轭铁的磁通量。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图2~7所示的由一对N极和S极构成的 二极发电机,同样也能适用于使用四极以上的发电机的情况。例如, 用本发明的非晶形金属磁性材料构成特公平7-69440号公报中记载的 多极发电机的轭铁,能提供一种铁损少的高效率的发电机。另外,在 特开平9-211152号公报记载的没有轭铁的发电机中,在中空线圈的 中空部分,用非晶形金属磁性材料之类的铁损少的材料构成轭铁,能 集中更多的磁通,能使磁铁薄型化、以及减少匝数,所以能实现小型 化。
另外,上述实施形态虽然是关于手表的发电机,但也同样适用于 手表的电动机。即,电动机也能采用与发电机同样的结构、材料。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携带式电子机器是上述第一实施形态的图2所示结构 的机器。
利用由66Co-4Fe-1Ni-14B-15Si构成的非晶形金属制成上述第 一轭铁15,利用由78Fe-13B-9Si构成的非晶形金属制成上述第二轭 铁,构成了手表。
测定了本实施例的Co系列非晶形金属的铁损-频率特性,将其 结果示于图8。另外,同样对现有的PC材料(76Ni-4Mo-5.5Cu-Fe) 进行了测定,将其结果一并示于图8。
由图8可知,在戴手表时的旋转频率及实际发电区中,本实施例 的Co系列非晶形金属与现有的PC材料相比,铁损减少了。
测定了本实施例的Fe系列非晶形金属的铁损-频率特性,将其 结果示于图9。另外,同样对现有的PB材料(46Ni-Fe)进行了测定, 将其结果一并示于图9。
由图9可知,在戴手表时的旋转频率及实际发电区中,本实施例 的Fe系列非晶形金属与现有的PB材料相比,铁损减少了。
因此,如果采用本实施例,则由于小型发电机的铁损减少了,所 以通过发电机的高效率化,能减小旋转锤的尺寸,钟表的薄型化及小 型化成为可能。
另外,本实施例的Co系列非晶形金属的拉伸应力约为100kg/ mm2,与此不同,PC材料的拉伸应力约为50kg/mm2。因此,本实施 例的Co系列非晶形金属与PC材料相比,材料强度倍增,所以不会变 形,容易处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携带式电子机器是上述第二实施形态的图4~7所示 结构的机器。另外,轭铁33、34的形状及结构如图5所示。
在上述第二实施形态中,利用由66Co-4Fe-1Ni-14B-15Si构成的 非晶形金属制成上述第一轭铁33及第二轭铁34,构成了手表。使用 PC材料作为连接构件46的材料。
测定了本实施例的Co系列非晶形金属的铁损-频率特性,其结 果如图8所示。因此,如果采用本实施例,由于小型发电机的铁损少, 所以发电效率提高了,持续时间变长。
如图10所示,第二轭铁34(也可以是第一轭铁33)可以由宽度 尺寸不同的非晶形薄板41按照椭圆形状重叠构成。薄板41的厚度例 如为20~25微米。粘接层由聚脂系列粘接材料等构成,厚度为2微 米左右。
将粘接材料复制在非晶形薄板41上,将各薄板41重叠起来,将 该重叠体放置在200℃的温度下持续约40分钟,固定后,在60℃的 温度下放置一周至10天,能制成这种重叠结构的第二轭铁34。
如果将线绕在图11所示的现有的断面呈四边形的轭铁上,则四 边形的磁心断面的上下左右增厚,构成椭圆形的线圈。与此不同,如 图10所示,在非晶形的情况下,由于能重叠成断面呈椭圆的形状, 所以能将线绕成与该椭圆形状近似的形状,按同一断面积进行比较 时,该方法能缩短每一周的线圈线,降低了铜损。
通过本实施例的各轭铁内的磁通量为0.182μWb,发电效率为 14.5%。
另外,在不使用连接构件46的情况下,磁通量为0.136μWb,发 电效率为12.8%。
工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如果采用本发明,则由于轭铁的至少一部分由Co系列非晶形金 属或Fe系列非晶形金属构成,能减少铁损,所以能作为电磁变换器 及备有它的电子机器使用。作为电磁变换器,除了各实施形态所示的 发电机外,也能应用于步进电动机等电动机中,这时的结构与图示的 各实施形态的结构大致相同,其材料及特性也与各实施形态、实施例 所示的大致相同。另外,作为备有本发明的电磁变换器的电子机器能 用于例如手表、挂钟、座钟、台式计算器、携带用个人计算机、传呼 机、携带式电话等。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