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测时学 / 电动机械钟或表 / 计时器内的电源装置 / 用于以改善的接触固定纽扣电池的装置

用于以改善的接触固定纽扣电池的装置

申请号 CN201310553130.3 申请日 2013-11-08 公开(公告)号 CN103809428A 公开(公告)日 2014-05-21
申请人 ETA瑞士钟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D·科雷亚; S·莱辰; R·韦勒明; J·科洛;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便携物体(100),所述便携物体至少包括用于限制 电子 模 块 (10)的后盖(3)和中间部件(2),所述电子模块(10)包括板(4),所述板设置有配置成用于接纳 电能 蓄能器 (5)的壳体(41),所述电子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电 接触 区域(7)的 电路 (6),以及用于提供所述蓄能器与所述至少一个接触区域之间的电连接的连接接触部件(8),所述接触部件可弹性 变形 。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物体(100),所述便携物体至少包括用于限制电子(10)的后盖(3)和中间部件(2),所述电子模块(10)包括板(4),所述板设置有配置成用于接纳电能蓄能器(5)的壳体(41),所述电子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电接触区域(7)的电路(6),以及用于提供所述蓄能器与所述至少一个接触区域之间的电连接的连接接触部件(8),所述连接接触部件能够弹性变形
所述便携物体的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接触部件由包括中间部(81)的成形带形成,在所述中间部的端部(82)处延伸出至少一个第一收拢臂部(83)和至少一个第二收拢臂部(83),所述收拢臂部配置成夹持所述电子模块并由此将所述电能蓄能器保持在所述电子模块的壳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臂部(83)和至少一个第二臂部(83)在同一平面内收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81)呈平坦形状,所述平坦部在所述后盖被固定在所述物体的所述中间部件上时与所述电能蓄能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81)呈平坦形状,所述平坦部在所述后盖被固定在所述物体的所述中间部件上时与所述电能蓄能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81)包括配置成与所述电能蓄能器(5)相接触的至少一个尖部(84),所述后盖(3)被固定在所述物体的所述中间部件上,从而经由所述连接接触部件(8)的至少一个尖部(84)对所述电子模块(10)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81)包括配置成与所述电能蓄能器(5)相接触的至少一个尖部(84),所述后盖(3)被固定在所述物体的所述中间部件上,从而经由所述连接接触部件(8)的至少一个尖部(84)对所述电子模块(10)施力。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81)变形成包括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尖部(84)的至少一个突出部(87)。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81)变形成包括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尖部(84)的至少一个突出部(87)。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81)包括从所述中间部延伸出并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尖部的至少一个凸起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81)包括从所述中间部延伸出并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尖部的至少一个凸起部。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81)包括两个尖部(84)。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81)包括两个尖部(84)。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81)包括两个尖部(84)。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81)包括两个尖部(84)。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81)包括两个尖部(84)。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81)包括两个尖部(84)。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物体,其特征在于,每个臂部(83)具有弯曲成扩开的自由端(85)。

说明书全文

用于以改善的接触固定纽扣电池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物体,该便携物体至少包括用于限制电子的后盖和中间部件,所述电子模块包括板,该板设置有配置成用于接纳电能蓄能器的壳体,所述电子模块还包括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电接触区域的电路,以及用于提供所述蓄能器与所述至少一个接触区域之间的电连接的连接接触部件,其中所述连接接触部件是可弹性变形的。
[0002]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至少一个这种类型的结构的时计。
[0003] 本发明涉及钟表学的领域,且具体地涉及包括由诸如纽扣电池(单电池,cell battery)等蓄能器供电的至少一个电子或电气电路的表的领域。本发明更具体地涉及位于底板的两侧上的蓄能器和电路之间的机械连接和电连接。

背景技术

[0004] 必须永久确保表中的电接触在每一种使用构型中且特别是在加速或冲击期间的质量。更具体地,来自一般是纽扣电池的蓄能器的永久电供给要求蓄能器的电极与利用电路/用电电路之间存在非常好的连接。特别是公知将纽扣电池固定在由弹性舌形成的壳体中,所述弹性舌保持纽扣电池,同时确保跨纽扣电池的一个端子的接触。另一个端子处的接触通常经由柔性连接器或优选经由通过螺钉或铆钉固定在板上的形成弹性件的凸实现。
[0005] 关于利用电路,公知由焊接的柔性连接器、插入条或由也通过螺钉、铆钉等压靠在电路上的弹性凸耳或形成在电路的边缘的厚度上夹持电路的小型跳线而形成的触点。
[0006] 为了利用最小数量的构件实现高质量的永久接触,还已知例如从申请人为MIYOTA的日本专利No.11-281776获知的一种弹性件,该弹性件包括两个臂部,其中一个臂部被支承在电路上且其中另一个臂部被支承在纽扣电池上,使得纽扣电池被表的后盖保持在适当位置
[0007] 然而,所述臂部在相同的方向上受支承,并且无法保证弹性凸耳被永久地支承在电路上。因此,当存在冲击或突然移动时,弹性凸耳可能不再受支承。该布置结构还需要专用于将电路装配在承载纽扣电池的板上的机械连接。

发明内容

[0008]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便携物体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所述便携物体设置有一元件,该元件形成电蓄能器与装设在板上的电子电路之间的电连接以提供永久电连接,并且还使得能够将大蓄能器保持在所述板中。
[0009]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物体,该便携物体至少包括用于限制电子模块的后盖和中间部件,所述电子模块包括板,该板设置有配置成用于接纳电能蓄能器的壳体,所述电子模块还包括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电接触区域的电路,以及用于提供所述蓄能器与所述至少一个接触区域之间的电连接的连接接触部件,其中所述连接接触部件可弹性变形。
[0010] 所述便携物体的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接触部件由包括中间部的成形带(具有一定形状的条带,shaped strip)形成,在所述中间部的端部处延伸出至少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收拢臂部,所述收拢臂部配置成夹持所述电子模块并由此将所述电能蓄能器保持在其壳体中。
[0011]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便携物体,其中电池被适当地保持在板中。
[0012] 在第一有利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臂部在同一平面内收拢。
[0013] 在第二有利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部呈平坦形状,所述平坦部在后盖被固定在中间部件上时与所述电能蓄能器接触。
[0014] 在第三有利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部包括配置成与所述电能蓄能器接触的至少一个尖部,所述后盖被固定在中间部件上,从而经由所述连接接触部件的至少一个尖部对所述电子模块施力。
[0015] 在另一个有利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部变变形成包括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尖部的至少一个突出部。
[0016] 在另一个有利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部包括从所述中间部延伸出并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尖部的至少一个凸起部。
[0017] 在另一个有利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部包括两个尖部。
[0018] 在另一个有利实施例中,每个臂部都包括自由端,该自由端被弯曲成扩开。附图说明
[0019] 在阅读下文参考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0020]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便携电子设备的示意性截面图。
[0021]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弹性件的示意性截面图。
[0022] -图3至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弹性件的变型的示意性顶视图。
[0023]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示意性底视图;并且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优选形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0024]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优选形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本发明涉及钟表学的领域,且具体涉及包括由诸如纽扣电池等蓄能器供电的至少一个电子或电气电路的表的领域。本发明更具体地涉及位于底板的两侧上的蓄能器和电路之间的机械连接和电连接。具体地,在表中这意味着在所有情况下都保证纽扣电池的正极端子与表壳的后盖之间的接触。
[0026] 图1所示的发明涉及时计100、特别是表的结构1,该结构至少包括用于限制电子或电气模块10的后盖3和中间部件2。该电子模块10向显示模块发送数据。
[0027] 该模块10又包括板4,该板具有配置成接纳电能蓄能器5、特别是纽扣电池的隔室或壳体41。板4可配置成使得在其中安置电能蓄能器的隔室41几乎占据板4的整个表面。例如,可以设想板4的隔室41除如图6所示限定所述隔室41的外周部42以外占据板的整个表面。这允许便携物体利用因此潜在地更强劲或具有更长寿命的较大电能蓄能器运行。
该模块10还包括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电接触区域7的电路6和用于在蓄能器5与接触区域7之间形成电连接的连接接触部件8。该连接接触部件8可弹性变形,使得当承受变形应力时,接触部件的弹性能够趋于使其回到静止的几何形状。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但非限制性的形式中,连接接触部件8是完全弹性的并以弹簧的形式制造。
[0028] 根据本发明,所述连接接触部件呈成形带8的形式。该成形带8包括具有如图1所示的平坦轮廓的中间直线部分81。中间平坦部分81的每一端82处延伸有至少一个臂部83。显然,成形带8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臂部83和至少一个第二臂部83。
[0029] 如果成形带8包括第一臂部83和第二臂部83,则所述成形带8配置成使得所述第一臂部83和所述第二臂部83在同一个平面内延伸。显然,第一臂部83和第二臂部83在与中间部81的平面垂直的平面内延伸。
[0030] 有利地,第一臂部83和第二臂部83收拢地延伸。臂部83的该构型提供了具有自然夹持功能的成形带8。实际上,当将电能蓄能器5装设在板中时,首先将所述蓄能器5安置在板的隔室中。然后,将连接接触部件固定在所述电子模块10上。为了实现这一点,电子模块10具有配置在模块10的外表面上的两个切口11。使这些切口在直径方向上相对,如图5所示。
[0031] 因而,当固定连接接触部件8时,将第一臂部83和第二臂部83移动分开并插入所设置的切口中。然后释放对臂部施加的应力,使得第一和第二臂部83趋于回到它们的静止位置,由此夹持所述模块10。然后,仅需对成形带8的中间部施力以使成形带8滑动并将成形带8定位在其最终位置。该最终位置的特征在于中间部81与电能蓄能器5相接触。同样,第一臂部或第二臂部与电路6的接触区域7相接触。该接触区域7呈可位于电路6的边缘上的涂覆金属(metallisation)的形式。因此,实现了电能蓄能器与电路6之间的导电。
[0032] 有利地,在每个切口上配置有接触区域7,以使得每个臂部允许导电。一旦已固定连接接触部件8,就将电子模块10安置在罩壳中并固定后盖。可将后盖3旋拧或推入或卡扣到中间部件上。优选地,电子模块10和后盖3配置成使得所述后盖3和连接接触部件8相接触。
[0033] 在图2和6所示的第一变型中,中间部81的轮廓不呈平坦形状。更具体地,中间部81的轮廓设置有若干尖部84,即,中间部81以三个尺寸形成(in three dimensions)。这些尖部84可以是配置在中间部81上并垂直于中间部的平面延伸的凸起部86。这些尖部
84可通过使所述中间部81塑性变形而形成,使得所述中间部具有非直线轮廓,即该轮廓包括优选朝纽扣电池延伸的突起区域87)。例如,该轮廓可以呈正弦形或三形。
[0034] 有利地,中间部81配置成具有两个尖部84。这些尖部84改善了电接触。该电接触的改善归因于中间部以三个尺寸形成的事实。实际上,在该变型中,成形带8的中间部仅经由其中包含的尖部84与电能蓄能器5相接触。所述中间部以三个尺寸形成的事实使得在电子模块10被安置在罩壳1中且后盖3被固定时产生力。该力施加在将该力传递到电子模块10的连接接触部件8上。该力起因于覆盖以三个尺寸形成的中间部所需的体积大于在所述中间部呈平坦形状的情况下所需的体积。当罩壳的内部尺寸不变时产生力。
[0035] 该力首先将连接接触部件8迫压在电能蓄能器5上。因此,由所述部件8在电路6与电能蓄能器5之间形成的电接触有效并且不易被中断。
[0036] 其次,该力将电子模块10固定在便携物体的罩壳内部。实际上,由后盖3施加在接触部件8上的力被传递到板4上,板4然后又迫压在显示模块上。电子模块10因此被由连接接触部件8和后盖3构成的组件固定地保持。
[0037] 在图5所示的第二变型中,每个臂部83的自由端85是弯曲的。每个自由端85弯曲成具有与所述臂部83的曲率相反的曲率。因此,显然,自由端85趋于扩开。臂部83的自由端85的该构型有利于装配所述连接接触部件8。实际上,当连接接触部件8被固定在电子模块10上时,弯曲的自由端85将与所述模块10接触。所述端部的扩开曲率在所述自由端85之间形成间隙并因此在所述臂部83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使用户能够不必在自己使臂部83移动分开的情况下固定连接接触部件8。当用户希望固定所述连接接触部件8时,该操作自动发生。
[0038] 在图3和4所示的第三变型中,连接接触部件8配置成使得若干臂部83从中间部81的每一端82延伸出。优选地,从中间部81的每一端82延伸出两个臂部83。在这种情况下,电子模块10配置成使得位于模块10的外表面上的切口被相应地调整。切口11的数目于是可与臂部83的数目一致,或者切口的尺寸可以允许每个切口11存在若干臂部83。
[0039] 在图3所示的该变型的第一方案中,臂部83可以延伸成使得中间部的每一端从上方看具有类似于字母Y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成形带的各臂部全部会聚在单一点上。
[0040] 在图4所示的第二方案中,中间部81的每一端可以包括垂直部,使得中间部的每一端从上方看具有类似于字母T的形状。臂部83在中间部的两侧上从该垂直部延伸出。在这种情况下,成形带的各臂部全部会聚在单一轴线上。
[0041] 在另一个变型中,电能蓄能器5可以不占据板4的整个表面,使得用于所述蓄能器的隔室被相应地定尺寸。所述板于是紧邻所述隔室设置有孔口,在所述孔口中形成有用于连接接触部件的切口。
[0042] 显然,可以对以上阐述的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做出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各种修改和/或改进和/或组合而不脱离通过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