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手表机芯停秒装置

申请号 CN200420039480.4 申请日 2004-03-22 公开(公告)号 CN2687723Y 公开(公告)日 2005-03-23
申请人 高德平; 发明人 高德平;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 石英 手表 机芯 停秒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石英手表机芯停秒装置,包括调时把芯、主动拨叉、从动拨叉、触动片、正极片以及调时拨轮,调时把芯联接于石英手表 机体 ,调时把芯上开有一圆环凹槽;主动拨叉上固设有两凸 耳 ,第一凸耳卡设于圆环凹槽内,第二凸耳抵设于从动拨叉;从动拨叉联接于调时拨轮;主动拨叉与正极片 接触 联接;主动拨叉通过调时把芯外拔而外移;从动拨叉通过主动拨叉外移而旋转一 角 度;触动片 焊接 于线路板,正极片通过调时把芯外拔而与触动片导电联接;调时把芯通过外拔而可联接于调时拨轮。本实用新型的停秒装置可同步实现关闭 马 达、脱开手表机芯内的秒轮与分轮及时轮联接以及手动调时的功能。
权利要求

1.石英手表机芯停秒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调时把芯、主动拨叉、从动拨 叉、触动片、正极片以及调时拨轮,调时把芯滑动联接且可转动联接于石英手表机 体,调时把芯上开有一圆环凹槽;主动拨叉上固设有两凸,第一凸耳不可脱开地 活动卡设于圆环凹槽内,第二凸耳抵设于从动拨叉;从动拨叉不可脱开地活动联接 于调时拨轮;主动拨叉与正极片接触联接;主动拨叉通过调时把芯外拔而外移;从 动拨叉通过主动拨叉外移而旋转一度;触动片可导电地焊接于线路板,主动拨叉 或从动拨叉通过调时把芯外拔而与触动片导电接触;调时把芯通过外拔而可滑动且 非转动联接于调时拨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英手表机芯停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拨 叉、触动片以及正极片均为导电体,触动片通过主动拨叉外移而与主动拨叉导电接 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英手表机芯停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拨 叉、从动拨叉、触动片以及正极片均为导电体,触动片通过从动拨叉旋转一角度而 与从动拨叉导电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英手表机芯停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拨 叉上开有一类阶梯形的定位槽,主动拨叉的第二凸耳抵设于定位槽内,定位槽包括 一第一卡槽和一第二卡槽,第二凸耳通过主动拨叉外移而从与第一卡槽配合移至与 第二卡槽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英手表机芯停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拨 叉、从动拨叉以及调时拨轮均活动联接于石英手表机体内;所述的触动片以及正极 片均固定联接于石英手表机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英手表机芯停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片 上固设有一导电片,导电片紧靠于活动卡设于圆环凹槽内的第一凸耳。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或6所述的石英手表机芯停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触动片结构类似于L形片,L形片的长边片可导电地焊接于线路板,L形片的 短边片通过主动拨叉外移而与主动拨叉的边缘或第一凸耳边缘或第二凸耳边缘导电 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5或6所述的石英手表机芯停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触动片结构类似于L形片,L形片的长边片可导电地焊接于线路板,L形片的 短边片通过从动拨叉旋转一角度而与从动拨叉的边缘导电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英手表机芯停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时拨 轮外开有一第二圆环凹槽,从动拨叉不可脱开地活动卡设于第二圆环凹槽内,调时 拨轮内开有一矩形孔,调时把芯的末端部设为配合于矩形孔的矩形杆,矩形杆通过 调时把芯的外拔而不可转动插接于调时拨轮的矩形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石英手表机芯停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停 秒装置还包括一调时过轮,调时过轮与调时拨轮吻合。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整时间指示装置的机械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石 英手表机芯的停秒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表的调时装置一般均需具有三个功能:
第一,脱开手表机芯内的秒轮与分轮及时轮联接的功能,其避免了在调时时秒 轮快速转动,进而带动秒针快速转动,实现该功能的结构装置一般包括分轮、秒轮、 从动拨叉、联接轮以及调时把芯,联接轮联接分轮和秒轮,从动拨叉上开设一支撑 孔,联接轮固设于支撑孔内,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联接轮与分轮及秒轮均联接,处 于调时状态时从动拨叉在调时把芯带动下旋转一度,固设于从动拨叉上的支撑孔 及固设于支撑孔内的联接轮跟着旋转一角度,此时联接轮脱开与分轮或和秒轮的联 接,既脱开手表机芯内的秒轮与分轮及时轮的联接;
第二,调时功能,其通过使用者手动调节时间,达到校对时间的目的,实现该 功能的结构装置一般包括调时把芯以及调时拨轮,调时拨轮通过调时把芯的调节及 调时把芯与调时拨轮之间的摩擦而转动,进而达到调节时间的目的;
第三,关闭达的功能,其可节约电池电量,其结构一般包括一弹性片、调试 把芯以及触动片,弹性片的一端固接于石英手表机体内,调试把芯的末端部抵靠于 弹性片的中端,弹性片的末端部远离触动片,外拔调试把芯时,调试把芯的末端部 远离弹性片,弹性片在弹力作用下回弹并抵靠于触动片,触动片通过焊接于线路板 而向IC供电,这一接触电路处于止秒状态(马达停止工作)。
上述的手表的调时装置还存在有如下的缺点:其一,弹性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时,其位于变形状态,易损坏,使用寿命短;其二,从动拨叉和弹性片分别与调试 把芯联接,可能出现实现脱开手表机芯内的秒轮与分轮及时轮联接的功能与实现关 闭马达的功能不同步的缺点;其三,调时把芯通过摩擦力带动调时拨轮转动,多次 调节后,摩擦力会有变化,进而出现打滑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的,且调时可靠的、使用寿命长 的,可保证实现脱开手表机芯内的秒轮与分轮及时轮联接的功能与实现关闭马达的 功能同步的,结构简单的石英手表机芯停秒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石英手表机芯停秒装置,包括调时把芯、主动 拨叉、从动拨叉、触动片、正极片以及调时拨轮,调时把芯滑动联接且可转动联接 于石英手表机体,调时把芯上开有一圆环凹槽;主动拨叉上固设有两凸,第一凸 耳不可脱开地活动卡设于圆环凹槽内,第二凸耳抵设于从动拨叉;从动拨叉不可脱 开地活动联接于调时拨轮;主动拨叉与正极片接触联接;主动拨叉通过调时把芯外 拔而外移;从动拨叉通过主动拨叉外移而旋转一角度;触动片可导电地焊接于线路 板,主动拨叉或从动拨叉通过调时把芯外拔而与触动片导电接触;调时把芯通过外 拔而可滑动且非转动联接于调时拨轮。本实用新型的主动拨叉随调时把芯外拔而外 移,主动拨叉外移从而正极片与触动片导电联接,实现停秒及关闭马达的功能,主 动拨叉外移从而通过第二凸耳带动从动拨叉旋转一角度,实现脱开手表机芯内的秒 轮与分轮及时轮联接的功能,所以实现停秒及关闭马达的功能与实现脱开手表机芯 内的秒轮与分轮及时轮联接的功能恒同步,且此时使用者可手动调节时间,校对时 间;由于主动拨叉、从动拨叉、触动片均不是通过弹性实现上述功能,所以不管石 英手表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或是处于调时状态还是处于非工作状态,主动拨叉、从 动拨叉、触动片均无“疲劳”、不受损耗、使用寿命长;当石英表在未到达最终客户 以前,启用停秒功能既处于非工作状态,关闭马达,可节省电池电量,避免电池的 无用消耗;主动拨叉通过第一凸耳不可脱开地活动卡设于圆环凹槽内,活动卡设结 构简单,联接配合可靠,主动拨叉、调时把芯使用寿命长;从动拨叉通过主动拨叉 的第二凸耳的活动而旋转一角度,联接配合可靠;正极片与主动拨叉恒导电接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动拨叉、触动片以及正极片均为导电体,触动片通过主动 拨叉外移而与主动拨叉导电接触。本实用新型的正极片与触动片之间的导电联接为: 正极片--主动拨叉--触动片,导电联接可靠。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动拨叉、从动拨叉、触动片以及正极片均为导电体,触动 片通过从动拨叉旋转一角度而与从动拨叉导电接触。本实用新型的正极片与触动片 之间的导电联接为:正极片--主动拨叉--从动拨叉--触动片,导电联接可靠。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从动拨叉上开有一类阶梯形的定位槽,主动拨叉的第二凸耳 抵设于定位槽内,定位槽包括一第一卡槽和一第二卡槽,第二凸耳通过主动拨叉外 移而从与第一卡槽配合移至与第二卡槽配合。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槽设有两卡槽,正 常工作状态时,第二凸耳抵靠于第一卡槽,并相对固定于第一卡槽内,主动拨叉外 移,第二凸耳从第一卡槽滑于第二卡槽,第二凸耳抵靠于第二卡槽,并相对固定于 第二卡槽内,联接可靠。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动拨叉、从动拨叉以及调时拨轮均活动联接于石英手表机 体内;所述的触动片以及正极片均固定联接于石英手表机体内。本实用新型的触动 片以及正极片均固定联接于石英手表机体内,触动片以及正极片之间的导电联接只 能通过主动拨或和从动拨叉作为传递导电的导电体,可保证实现停秒及关闭马达的 功能与实现脱开手表机芯内的秒轮与分轮及时轮联接的功能恒同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正极片上固设有一导电片,导电片紧靠于活动卡设于圆环凹 槽内的第一凸耳。本实用新型的正极片在不管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或是处于非工作状 态还是处于调时状态,正极片的导电片始终与第一凸耳接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动片结构类似于L形片,L形片的长边片可导电地焊接于 线路板,L形片的短边片通过主动拨叉外移而与主动拨叉的边缘或第一凸耳边缘或第 二凸耳边缘导电接触。本实用新型主动拨叉的边缘或第一凸耳边缘或第二凸耳边缘 在外移时可靠地与L形片的短边片导电接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动片结构类似于L形片,L形片的长边片可导电地焊接于 线路板,L形片的短边片通过从动拨叉旋转一角度而与从动拨叉的边缘导电接触。本 实用新型从动拨叉的边缘在外移时可靠地与L形片的短边片导电接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时拨轮外开有一第二圆环凹槽,从动拨叉不可脱开地活动 卡设于第二圆环凹槽内,调时拨轮内开有一矩形孔,调时把芯的末端部设为配合于 矩形孔的矩形杆,矩形杆通过调时把芯的外拔而不可转动插接于调时拨轮的矩形孔 内。本实用新型的调时拨轮通过调节调时把芯而调时,调时把芯的末端部与调时拨 轮的矩形孔为不可转动的联接,联接可靠,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停秒装置还包括一调时过轮,调时过轮与调时拨轮吻合。本 实用新型的停秒装置可同步实现关闭马达、脱开手表机芯内的秒轮与分轮及时轮联 接以及手动调时的功能。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 优点:
其一,本实用新型的主动拨叉随调时把芯外拔而外移,主动拨叉外移从而正极 片与触动片接触,实现停秒及关闭马达的功能,主动拨叉外移从而通过第二凸耳带 动从动拨叉旋转一角度,实现脱开手表机芯内的秒轮与分轮及时轮联接的功能,所 以实现停秒及关闭马达的功能与实现脱开手表机芯内的秒轮与分轮及时轮联接的功 能同步,且此时使用者可手动调节时间,校对时间;
其二,本实用新型由于主动拨叉、从动拨叉、触动片均不是通过弹性实现上述 功能,所以不管石英手表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或是处于调时状态还是处于非工作状 态,主动拨叉、从动拨叉、触动片均无“疲劳”、不受损耗、使用寿命长;
其三,本实用新型的正极片在不管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还是处于调时状态,正极 片的导电片始终与第一凸耳接触;
其四,本实用新型的停秒装置可同步实现关闭马达、脱开手表机芯内的秒轮与 分轮及时轮联接以及调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石英手表机芯停秒装置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示 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石英手表机芯停秒装置处于调时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石英手表机芯停秒装置处于调时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石英手表机芯停秒装置处于调时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实施例一
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石英手表机芯停秒装置,包括调时把芯10、可导电的主动拨叉12、从动拨叉14、 可导电的触动片16、可导电的正极片18、调时拨轮20以及调时过轮48。调时把芯 10滑动联接且可转动联接于石英手表机体22;主动拨叉12、从动拨叉14、调时拨 轮20以及调时过轮48均活动联接于石英手表机体22内;触动片16以及正极片18 均固定联接于石英手表机体22内。
调时把芯10的主体为一阶梯轴,阶梯轴的凸台26上开有一圆环凹槽24;凸台 26的末端部固设有一矩形杆28。凸台26滑动联接且可转动联接于石英手表机体22 的外表壳
主动拨叉12的主体为一类椭圆形,主体在靠近于调时把芯10的一侧向外延伸 成一第一凸耳30,主体在靠近于从动拨叉14的一侧向外延伸成一第二凸耳32。第 一凸耳30不可脱开地活动卡设于圆环凹槽24内,主动拨叉12可随着调时把芯10 外拔而外移。
调时拨轮20主体为一类圆柱体,主体内开有一矩形孔,调时把芯10的矩形杆 28通过调时把芯10的外拔而不可转动插接于调时拨轮20的矩形孔内;调时拨轮20 主体外开有一第二圆环凹槽34。
调时过轮48与调时拨轮20吻合,从而通过调节调时把芯10带动调时拨轮20 转动,进而带动调时过轮48转动,以达到调时、校对时间的目的。
从动拨叉14的一端部不可脱开地活动联接于调时拨轮20的第二圆环凹槽34内。 从动拨叉14上开有一类阶梯形的定位槽,主动拨叉12的第二凸耳32抵设于定位槽 内。定位槽包括一第一卡槽36和一第二卡槽38,第二凸耳32通过主动拨叉12外移 而从与第一卡槽36配合移至与第二卡槽38配合。从动拨叉14通过主动拨叉12外 移而旋转一角度。
正极片18包括联接于电源的联接部分40以及由联接部分40向前延伸的导电片 42,导电片42正对于一圆环凹槽24,导电片42不管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或是处于 调时状态,均与第一凸耳30靠接,既导电接触联接。
触动片16结构类似于L形片,L形片的长边片44可导电的焊接于线路板,L形 片的短边片46通过主动拨叉12外移而与主动拨叉12的边缘导电接触。触动片16 位于主动拨叉12下侧,如图1中的50位置,L形片的短边片46的内侧板与主动拨 叉12的边缘相对。触动片16通过焊接于线路板而向IC供电,这一接触电路处于止 秒状态(马达停止工作)。
本实施例是以触动片16位于主动拨叉12下侧,如图2中的50位置为例,但并 以此为限,其它如位于主动拨叉12上侧,如图2中的50‘位置;或位于第一凸耳 32边缘处,如图2中50“位置,均适合于本实用新型。
调时把芯10外拔带动主动拨叉12外移,主动拨叉12外移带动与触动片16导 电联接(起到关闭马达作用既起到开关作用),且主动拨叉12外移带动从动拨叉14 旋转一角度(起到脱开手表机芯内的秒轮与分轮及时轮联接的作用),此时使用者可 手动调时。本实用新型的停秒装置可同步实现关闭马达、脱开手表机芯内的秒轮与 分轮及时轮联接以及调时。
二、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触动片16位于靠近第 一凸耳30边缘处,如图3中的50“‘,触动片16通过主动拨叉12外移而接触于第 一凸耳30边缘。
三、实施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从动拨叉14为可导电 体;所述的触动片16位于靠近从动拨叉14上边缘处或右边缘处,如图4中的50““或 50””‘,触动片16的短边片通过从动拨叉14旋转一角度而与从动拨叉14的边缘导 电接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 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 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