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手机控制的智能系统

申请号 CN202020444215.3 申请日 2020-03-31 公开(公告)号 CN211857201U 公开(公告)日 2020-11-03
申请人 滕利朋; 发明人 滕利朋;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手机控制的智能 门 锁 系统,包括手机热点、门锁模 块 和手机APP,所述门锁模块包括 信号 收发装置和报警装置,所述信号收发装置与手机热点之间信号连接,用于完成手机与门锁的 配对 认证,当配对成功时,则将配对信息反馈至手机APP,当配对失败时,所述报警装置发出警报;所述手机APP包括配对信息收发模块和身份信息识别模块,所述配对信息收发模块用于接收信号收发装置发送的配对信息,并触发身份信息识别模块进行身份识别,所述身份信息识别模块用于采集身份信息并与注册的身份信息进行匹配,若身份信息验证成功,则向门锁模块的信号收发装置发送开锁命令,若身份信息验证失败,则手机APP显示开锁失败信息。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手机控制的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机热点、门锁模和手机APP,所述门锁模块包括信号收发装置和报警装置,所述信号收发装置与手机热点之间信号连接,用于完成手机与门锁的配对认证,当配对成功时,则将配对信息反馈至手机APP,当配对失败时,所述报警装置发出警报;所述手机APP包括配对信息收发模块和身份信息识别模块,所述配对信息收发模块用于接收信号收发装置发送的配对信息,并触发身份信息识别模块进行身份识别,所述身份信息识别模块用于采集身份信息并与注册的身份信息进行匹配,若身份信息验证成功,则向门锁模块的信号收发装置发送开锁命令,若身份信息验证失败,则手机APP显示开锁失败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机控制的智能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信息识别模块包括人脸识别模块和/或掌纹识别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用于采集人脸信息并与注册的人脸信息进行匹配,所述掌纹识别模块用于采集掌纹信息并与注册的掌纹信息进行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手机控制的智能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信息识别模块包括语音辨识模块,所述语音辨识模块用于采集外界语音信息并与注册的语音信息进行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机控制的智能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发出的警报为蜂鸣报警、语音报警或声光报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机控制的智能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收发装置与多个手机热点信号连接,所述身份信息识别模块存储多个与手机热点相对应的身份信息。

说明书全文

一种基于手机控制的智能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门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手机控制的智能门锁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传动的机械门锁逐步被智能门锁代替,智能门锁是在传动机械锁的基础上改进,使得安全性提高,且门锁开锁更加简便。现阶段的智能锁具一般应用指纹、密码及人脸识别等方式实现开锁,开锁的核心技术都需要安装在锁具上,从而导致智能锁具的结构复杂、价格较高,得不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现有一些门锁采用手机蓝牙与门锁进行匹配直接完成开、关锁操作。由于手机蓝牙和WIFI都属于无线通信网络标准,它们的相同点是都工作在2.4GHz公共频段,两个信号在相同的频段内存在相互干扰的现象,而导致无法正常开锁或正常使用WIFI网络。同时由于手机蓝牙与门锁直接通讯连接,存在不小心误操作导致门锁自动打开,对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智能锁具结构复杂、价格高且蓝牙开锁与WIFI网络造成干扰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手机控制的智能门锁系统。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手机控制的智能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机热点、门锁模和手机APP,所述门锁模块包括信号收发装置和报警装置,所述信号收发装置与手机热点之间信号连接,用于完成手机与门锁的配对认证,当配对成功时,则将配对信息反馈至手机APP,当配对失败时,所述报警装置发出警报;所述手机APP包括配对信息收发模块和身份信息识别模块,所述配对信息收发模块用于接收信号收发装置发送的配对信息,并触发身份信息识别模块进行身份识别,所述身份信息识别模块用于采集身份信息并与注册的身份信息进行匹配,若身份信息验证成功,则向门锁模块的信号收发装置发送开锁命令,若身份信息验证失败,则手机APP显示开锁失败信息。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手机热点与门锁进行初步匹配,匹配成功后,通过手机APP内的身份信息与采集的外界信息进行识别验证,从而实现智能开锁,降低了智能门锁的复杂程度,减少了门锁的使用成本,同时可避免因使用蓝牙开锁引起WIFI网络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本申请通过手机热点和注册信息的两级识别验证,避免了因误操作导致门锁打开的情况,提高了门锁的安全性。
[0006]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使用的方便以及装备的稳定性,还可以对上述的技术方案作出如下的改进:
[0007] 进一步,所述身份信息识别模块包括人脸识别模块和/或掌纹识别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用于采集人脸信息并与注册的人脸信息进行匹配,所述掌纹识别模块用于采集掌纹信息并与注册的掌纹信息进行匹配。在注册用户信息时,将掌纹信息拍照或扫描后录入身份信息识别模块。
[0008]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利用手机的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了智能开锁,节省了使用成本;通过使用掌纹信息开锁,由于掌纹的纹路比指纹更加复杂且对掌纹信息使用较少,因此提高了门锁的安全性和开锁方式的隐蔽性。
[0009] 进一步,所述身份信息识别模块包括语音辨识模块,所述语音辨识模块用于采集外界语音信息并与注册的语音信息进行匹配。
[0010]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利用手机的语音录入功能,实现将语音信息录入至身份信息识别模块,利用语音音色不同的特点,实现智能开锁。
[0011] 进一步,所述报警装置发出的警报为蜂鸣报警、语音报警或声光报警。
[0012]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报警装置发出警报信号,既可以对盗贼产生警摄作用且可通知屋内人员注意安全,提高了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性。
[0013] 进一步,所述信号收发装置与多个手机热点信号连接,所述身份信息识别模块存储多个与手机热点相对应的身份信息。
[0014]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信号收发装置与多个手机热点信号连接并录入相应的身份信息,满足了多个手机开锁的功能。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手机控制的智能门锁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7]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手机控制的智能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机热点100、门锁模块200和手机APP300,所述门锁模块200包括信号收发装置210和报警装置220,所述信号收发装置210与手机热点100之间信号连接,用于完成手机与门锁的配对认证,当配对成功时,则将配对信息反馈至手机APP300,当配对失败时,所述报警装置220发出警报;所述手机APP300包括配对信息收发模块310和身份信息识别模块320,所述配对信息收发模块310用于接收信号收发装置发送的配对信息,并触发身份信息识别模块320进行身份识别,所述身份信息识别模块320用于采集身份信息并与注册的身份信息进行匹配,若身份信息验证成功,则向门锁模块200的信号收发装置210发送开锁命令,若身份信息验证失败,则手机APP300显示开锁失败信息。
[0018] 所述身份信息识别模块320包括人脸识别模块322和/或掌纹识别模块323,所述人脸识别模块322用于采集人脸信息并与注册的人脸信息进行匹配,所述掌纹识别模块323用于采集掌纹信息并与注册的掌纹信息进行匹配。在注册用户信息时,将掌纹信息拍照或扫描后录入身份信息识别模块320。可根据需要对手掌的主要纹路信息进行识别,以降低手机APP300软件的复杂程度;当需要提高门锁的安全级别时,可以对掌纹信息进行整体识别或将掌纹信息和指纹信息进行整体识别,以增加破解难度,提高门锁的安全性。
[0019] 所述身份信息识别模块320包括语音辨识模块321,所述语音辨识模块321用于采集外界语音信息并与注册的语音信息进行匹配。
[0020] 所述报警装置220发出的警报为蜂鸣报警、语音报警或声光报警。可根据需要将蜂鸣报警安装在房内,以便于对屋内人的发出警示,保证人身安全。
[0021] 所述信号收发装置210与多个手机热点100信号连接,所述身份信息识别模块320存储多个与手机热点相对应的身份信息。同时利用手机热点100能够同时连接多个设备的特点,从而实现一个手机同时打开多个门的功能,比如早晨到办公室后,当需要打开多个会议室门时,通过使用该开锁方式,可以实现同时打开多个会议室门,避免挨个开门,节约时间成本。
[002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