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钟表

申请号 CN201320291305.3 申请日 2013-05-24 公开(公告)号 CN203350620U 公开(公告)日 2013-12-18
申请人 林祥平; 发明人 林祥平;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钟表,包括正极片 接触 装置和触发 开关 ,正极片接触装置包括:主 夹板 ;设置于主夹板上的线路板;一端插设于主夹板内的柄轴;固定于主夹板上的正极片,正极片上具有弹性拉档臂和与线路板的正极焊盘接触的弹性触臂,柄轴的拉档葫芦紧扣压紧弹性拉档臂,在弹性拉档臂弹 力 的作用下,弹性触臂压紧线路板的正极焊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钟表,柄轴时刻都是将正极片的弹性拉档臂扣紧,使正极片的弹性拉档臂向下 变形 ,而正极片的弹性触臂和弹性拉档臂均是正极片的一部分,即在柄轴的拉档葫芦紧扣压紧弹性拉档臂时,在弹力的作用下,弹性触臂会压紧线路板的正极焊盘,柄轴是 钢 材的,不存在变形造成接触不良。
权利要求

1.一种钟表,包括正极片接触装置和触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接触装置包括:
夹板(203);
设置于所述主夹板(203)上的线路板(202);
一端插设于所述主夹板(203)内的柄轴(204);
固定于所述主夹板(203)上的正极片(201),所述正极片(201)上具有弹性拉档臂(205)和与所述线路板(202)的正极焊盘接触的弹性触臂(206),所述柄轴(204)的拉档葫芦紧扣压紧所述弹性拉档臂(205),在所述弹性拉档臂(205)弹的作用下,所述弹性触臂(206)压紧所述线路板(202)的正极焊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拉档臂(205)上开设有配合孔,所述柄轴(204)穿过所述配合孔,所述拉档葫芦紧扣与所述配合孔的侧壁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201)和所述主夹板(203)的连接部位与所述弹性拉档臂(205)垂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201)铆接于所述主夹板(203)上。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开关包括:
一端设置于所述主夹板(203)上的弹簧接触丝(302),在初始状态下,所述弹簧接触钢丝(302)与所述线路板(202)的触发端分离;
一端插设于所述主夹板(203)内的按制杆(301),所述按制杆(301)伸入所述主夹板(203)内的一端与所述主夹板(203)之间设有弹性复位装置(304),所述按制杆(301)上设有将所述弹簧接触钢丝(302)推送至与所述线路板(202)的触发端接触的推送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部为设置于所述按制杆(301)上的圆锥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装置(304)为复位弹簧

说明书全文

一种钟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钟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接触良好的钟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场上的石英钟表一般是正(负)极与线路板的导电接触有焊接、螺钉紧压、铆压等方式使正极、负极或其他导电片与线路板焊盘接触。
[0003]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和图2示出了正极片与线路板采用铆压的方式使正极片与线路板接触。正极片101被主夹板103上的柱销铆压紧,使正极片101的弹性臂与线路板102正极焊盘接触。主夹板由于是塑胶,柱销铆压后存在少量回弹,导致正极片101与线路板102的正极焊盘接触不可靠。
[0004] 焊接或螺丝紧压与铆压相比,虽然可靠性较高,但是成本较高。
[0005] 因此,如何能够在既不要焊接,也不要螺钉紧压的前提下,可使正极片与线路板焊盘接触良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钟表,以在既不要焊接,也不要螺钉紧压的前提下,可使正极片与线路板焊盘接触良好。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钟表,包括正极片接触装置和触发开关,所述正极片接触装置包括:
[0009] 主夹板;
[0010] 设置于所述主夹板上的线路板;
[0011] 一端插设于所述主夹板内的柄轴;
[0012] 固定于所述主夹板上的正极片,所述正极片上具有弹性拉档臂和与所述线路板的正极焊盘接触的弹性触臂,所述柄轴的拉档葫芦紧扣压紧所述弹性拉档臂,在所述弹性拉档臂弹的作用下,所述弹性触臂压紧所述线路板的正极焊盘。
[0013] 优选地,在上述钟表中,所述弹性拉档臂上开设有配合孔,所述柄轴穿过所述配合孔,所述拉档葫芦紧扣与所述配合孔的侧壁配合。
[0014] 优选地,在上述钟表中,所述正极片和所述主夹板的连接部位与所述弹性拉档臂垂直。
[0015] 优选地,在上述钟表中,所述正极片铆接于所述主夹板上。
[0016] 优选地,在上述钟表中,所述触发开关包括:
[0017] 一端设置于所述主夹板上的弹簧接触丝,在初始状态下,所述弹簧接触钢丝与所述线路板的触发端分离;
[0018] 一端插设于所述主夹板内的按制杆,所述按制杆伸入所述主夹板内的一端与所述主夹板之间设有弹性复位装置,所述按制杆上设有将所述弹簧接触钢丝推送至与所述线路板的触发端接触的推送部。
[0019] 优选地,在上述钟表中,所述推送部为设置于所述按制杆上的圆锥面。
[0020] 优选地,在上述钟表中,所述弹性复位装置为复位弹簧
[0021]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钟表,柄轴时刻都是将正极片的弹性拉档臂扣紧,使正极片的弹性拉档臂向下变形,而正极片的弹性触臂和弹性拉档臂均是正极片的一部分,即在柄轴的拉档葫芦紧扣压紧弹性拉档臂时,在弹力的作用下,弹性触臂会压紧所述线路板的正极焊盘,柄轴是钢材的,不存在变形造成接触不良。
[0022] 另外柄轴在调时推拉时,柄轴上的拉档葫芦紧扣对正极片的弹性拉档臂扣紧的拉力会有变化,使正极片的弹性触臂在线路板的正极焊盘处有轻微的蠕动,即推拉柄轴时,正极片的弹性触臂在线路板的正极焊盘处有轻微的蠕动,但始终保持接触,这种蠕动还可以防止线路板正极焊盘处被化,使接触点不生锈。
[0023]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技术方案中,触发开关包括:一端设置于所述主夹板上的弹簧接触钢丝,在初始状态下,所述弹簧接触钢丝与所述线路板分离;一端插设于所述主夹板内的按制杆,所述按制杆伸入所述主夹板内的一端与所述主夹板之间设有弹性复位装置,所述按制杆上设有将所述弹簧接触钢丝推送至与所述线路板接触的推送部。
[0024] 正常状态弹簧接触钢丝与线路板的触发端是分开的,按制杆上有推送部,按制杆被按下后,其推送部将弹簧接触钢丝顶起,使弹簧接触钢丝与线路板的触发端接触,松开按制杆后,弹性复位装置将按制杆推出,恢复原状,同时弹簧接触钢丝恢复原状。附图说明
[002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 图1为现有技术中正极片与线路板的接触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图1沿A-A面的剖视图;
[0028]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正极片与线路板的接触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为图3沿B-B面的剖视图;
[0030]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发开关的接触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6为图5沿A-A面的剖视图;
[0032] 图7为图5沿B-B面的剖视图。
[0033] 其中,201为正极片,202为线路板,203为主夹板,204为柄轴,205为弹性拉档臂,206为弹性触臂,301为按制杆,302为弹簧接触钢丝,303为上夹板,304为弹性复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钟表,以在既不要焊接,也不要螺钉紧压的前提下,可使正极片与线路板焊盘接触良好。
[003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6] 请参阅图3和图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正极片与线路板的接触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沿B-B面的剖视图
[003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钟表,包括正极片接触装置和触发开关。其中,正极片接触装置包括主夹板203、线路板202、柄轴204和正极片201。
[0038] 其中,主夹板203为钟表的主要支撑装置,用于对其上安装部件进行支撑和提供安装基础。线路板202设置于主夹板203上,柄轴204一端插设于主夹板203内,另一端外伸。
[0039] 正极片201固定于主夹板203上,正极片201上具有弹性拉档臂205和与线路板202的正极焊盘接触的弹性触臂206,弹性触臂206和弹性拉档臂205为正极片201的一部分,二者中有一个受力变形时,另一个也会跟随变形。
[0040] 柄轴204的拉档葫芦紧扣压紧弹性拉档臂205,在弹性拉档臂205弹力的作用下,弹性触臂206压紧线路板202的正极焊盘。即除了弹性触臂206本身的弹性使得其可以与线路板202的正极焊盘接触之外,柄轴204推动弹性拉档臂205变形后,也会使得弹性触臂206向压紧线路板202的正极焊盘方向变形而提高压紧力。
[004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钟表,柄轴204时刻都是将正极片201的弹性拉档臂205扣紧,使正极片201的弹性拉档臂205向下变形,而正极片201的弹性触臂206和弹性拉档臂205均是正极片201的一部分,即在柄轴204的拉档葫芦紧扣压紧弹性拉档臂205时,在弹力的作用下,弹性触臂206会压紧所述线路板202的正极焊盘,柄轴204是钢材的,不存在变形造成接触不良。
[0042] 另外柄轴204在调时推拉时,柄轴204上的拉档葫芦紧扣对正极片201的弹性拉档臂205扣紧的拉力会有变化,使正极片201的弹性触臂206在线路板202的正极焊盘处有轻微的蠕动,即推拉柄轴204时,正极片201的弹性触臂206在线路板202的正极焊盘处有轻微的蠕动,但始终保持接触,这种蠕动还可以防止线路板202的正极焊盘处被氧化,使接触点不生锈。
[0043]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弹性拉档臂205上开设有配合孔,柄轴204穿过配合孔,拉档葫芦紧扣与配合孔的侧壁配合。具体的,为了便于装配可将配合孔开设的较大,以保证柄轴204可顺利穿过,在柄轴204定位好后,拉档葫芦紧扣的下侧壁配合。
[0044]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正极片201和主夹板203的连接部位与弹性拉档臂205垂直。而正极片201和主夹板203的连接部位与弹性触臂206的夹大于90度。弹性拉档臂205和弹性触臂206向正极片201的同一侧弯折,弹性拉档臂205弯折的角度大于弹性触臂206弯折的角度。
[0045]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正极片201铆接于主夹板203上。当然,正极片201还可通过其它方式安装于主夹板203上,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0046] 请参阅图5-图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发开关的接触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沿A-A面的剖视图;图7为图5沿B-B面的剖视图。
[0047]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触发开关包括弹簧接触钢丝302和按制杆301。
[0048] 其中,弹簧接触钢丝302的一端设置于主夹板203上,在初始状态下,弹簧接触钢丝302与线路板202的触发端分离,所谓初始状态应该理解为弹簧接触钢丝302在不受外力的前提下,即不与按制杆301发生作用时。
[0049] 按制杆301的一端插设于主夹板203内,按制杆301伸入主夹板203内的一端与主夹板203之间设有弹性复位装置304,按制杆301上设有将弹簧接触钢丝302推送至与线路板202的触发端接触的推送部。
[0050] 正常状态弹簧接触钢丝302与线路板202的触发端是分开的,按制杆301上有推送部,按制杆301被按下后,其推送部将弹簧接触钢丝302顶起,使弹簧接触钢丝302与线路板202的触发端接触,松开按制杆301后,弹性复位装置304将按制杆推出,恢复原状,同时弹簧接触钢丝302恢复原状。
[0051]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推送部为设置于按制杆301上的圆锥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圆锥面在径向上,任意位置的直径是不同的,所以在控制杆301沿其轴向移动时,会推动弹簧接触钢丝302与线路板202的触发端接触。推送部还可为其它结构,例如可在控制杆上设置一个斜平面作为推送部也可达到相同的效果,但是为了便于加工设计为圆锥面。
[0052]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弹性复位装置304为复位弹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弹簧一种形式,只要具有弹性可复位即可,例如弹性较好的橡胶装置也可达到相同的效果。
[0053]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54]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