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

申请号 CN200810124988.7 申请日 2008-06-25 公开(公告)号 CN101334631A 公开(公告)日 2008-12-31
申请人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发明人 小泽范明;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钟表,其可获得良好的接收灵敏度。电波钟表(1)具有: 表镜 (110),其具有表镜玻璃(112);后盖(120),其与表镜(110)对置配置;壳体部(130),其将表镜(110)与后盖(120)的外周边缘之间连接起来,并且由非 磁性 部件形成;天线(200),其配置于在表镜(110)与后盖(120)之间形成的空间中,并且可接收具有时间信息的标准电波;驱动控制 电路 部,其根据由该天线(200)接收到的标准电波的时间信息来设定时间,并进行使 指针 (170)运转的控制;以及指针(170),其由被该驱动控制电路部驱动控制的步进 马 达来驱动,并用于显示时间。
权利要求

1.一种钟表,其特征在于,
上述钟表具有:
表镜,其具有表镜玻璃、以及保持该表镜玻璃的外周边缘的玻璃保 持部;
后盖,其与上述表镜对置配置;
大致环状的壳体部,其将上述表镜与上述后盖的外周边缘之间连接 起来,并且至少一部分由非磁性部件形成;
天线,其配置于在上述表镜与上述后盖之间形成的空间中,并且可 接收透过上述壳体部的非磁性部件而到达壳体部内的电波;以及
钟表体,其配置于在上述表镜与上述后盖之间形成的空间中,并且 具有显示时间的时间显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部的非磁性部件沿上述壳体部的周向形成为环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部由作为非磁性部件的玻璃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盖具有板状的非磁性部件、和保持该非磁性部件的外周边缘 的保持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
上述钟表体的时间显示部具有指针表盘
上述表盘由非磁性部件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
上述钟表具有操作上述钟表体的操作部,
上述表镜的上述玻璃保持部或上述后盖具有贯穿插入上述操作部的 轴的贯穿插入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部由非磁性部件形成。
8.一种钟表,其具有:表镜,其具有表镜玻璃、以及保持该表镜玻 璃的玻璃保持部;后盖,其与该表镜对置配置;大致筒状的壳体部,其 由上述表镜及上述后盖夹持;钟表体,其设置在由上述表镜、后盖及壳 体部所围成的空间中,并且具有显示时间的时间显示部;以及操作部, 其与上述钟表体连接,可操作输入上述钟表体的动作内容,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部具有:
金属部,其由金属制原材料形成为大致环状,并且具有贯穿插入上 述操作部的轴的贯穿插入孔;
大致筒状的第一玻璃部,其设置在上述金属部与上述表镜之间,并 且至少一部分由玻璃形成;以及
大致筒状的第二玻璃部,其设置在上述金属部与上述后盖之间,并 且至少一部分由玻璃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玻璃部与上述表镜之间、在上述第一玻璃部与上述金属 部之间、在上述第二玻璃部与上述后盖之间、以及在上述第二玻璃部与 上述金属部之间,分别设置有缓冲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表镜的与上述第一玻璃部对置的面、上述后盖的与上述第二 玻璃部对置的面、上述金属部的与上述第一玻璃部对置的面、以及上述 金属部的与上述第二玻璃部对置的面上,分别沿上述壳体部的端面形成 有大致环状的槽部,
上述缓冲部件配置在上述槽部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
上述缓冲部件是大致环状的垫圈部件,其对上述第一玻璃部与上述 表镜之间、上述第一玻璃部与上述金属部之间、上述第二玻璃部与上述 后盖之间、以及上述第二玻璃部与上述金属部之间分别进行密封。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
上述金属部具有卡合部,该卡合部与上述第一玻璃部及上述第二玻 璃部卡合,将这些上述第一玻璃部及上述第二玻璃部定位成与该金属部 同轴。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
上述表镜的玻璃保持部具有朝向上述后盖突出的后盖固定部,
上述后盖固定部的突出前端面与上述后盖抵接,螺钉穿过后盖而拧 入到该后盖固定部的突出前端面中,
由上述表镜的玻璃保持部及后盖隔着上述缓冲部件夹持上述壳体 部。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在内部内置有天线的钟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接收标准电波、根据该接收到的标准电波中所包含的 时间信息来设定时间的所谓电波钟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波钟表具有:大致筒状的、由金属制部件 形成的表壳;隔着垫圈安装在表壳的上方的玻璃;安装在表壳的下方的、 由金属制部件形成的后盖;以及设置在表壳内部的、具有电波钟表接收 器的机芯。在该电波钟表中采用了这样的构成:在表壳的内周面及后盖 上设有凹部,在该凹部中卡合有电阻率在7.00μΩ以下的非磁性部件。
此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是这样的镂空表:在环状的表壳中设置 收纳部,在该收纳部上设置有上部玻璃板和后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755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2-116784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电波钟表中,虽然采用了通过在一部分设置非磁性部 件来减小电波钟表接收器附近的共振现象的紊乱的构成,但由于表壳及 后盖由金属制部件形成,所以存在不能获得足够的接收灵敏度的问题。 此外,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现有的镂空表中,当用玻璃形成表壳、且在 表壳上设置贯穿插入表冠的孔部时,存在表壳的耐久性显著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是提供可得到良好的接收灵敏度及耐 久性的钟表。
本发明的钟表,其特征在于,上述钟表具有:表镜,其具有表镜玻 璃、以及保持该表镜玻璃的外周边缘的玻璃保持部;后盖,其与上述表 镜对置配置;大致环状的壳体部,其将上述表镜与上述后盖的外周边缘 之间连接起来,并且至少一部分由非磁性部件形成;天线,其配置于在 上述表镜与上述后盖之间形成的空间中,并且可接收透过上述壳体部的 非磁性部件而到达壳体部内的电波;以及钟表体,其配置于在上述表镜 与上述后盖之间形成的空间中,并且具有显示时间的时间显示部。
根据本发明,钟表的将将表镜与后盖的外周边缘之间连接起来的壳 体部的至少一部分由非磁性部件形成。而且,在表镜与后盖之间的空间、 即由表镜、后盖和壳体部形成的表壳的内部设有可接收预定的电波(外 部无线信息)的天线。
由此,由于壳体部的至少一部分由非磁性部件形成,所以电波可透 过钟表侧面的非磁性部件部分而到达表壳内,可通过上述天线良好地接 收该电波,能够提高接收灵敏度。
再有,由于在壳体部设置非磁性部件,可使电波从钟表侧面到达表壳 内部,所以即使与用玻璃等非磁性部件形成后盖、且用金属部件形成壳 体部的手表相比,也可提高天线的接收灵敏度。即,在用玻璃等非磁性 部件形成后盖的钟表中,在作为电波接收例如GPS电波的情况下,在将 钟表戴在手腕上的状态下,因后盖与手腕接触而存在使GPS的接收灵敏 度恶化的问题。此外,在由金属形成手表的表带的情况下,当将手表从 手腕取下、后盖与金属制的表带接近时,存在天线的接收灵敏度恶化的 问题。与此相对,在本发明中,由于用非磁性部件来形成壳体部,所以 即使在作为手表戴在手腕上的情况下,为非磁性部件的壳体部和手腕也 不接触,可良好接收GPS等外部无线信息。此外,即使在使用金属制表 带来作为手表的表带的情况下,在将手表从手腕取下时,该金属制表带 也不会接触壳体部,可良好地维持天线的接收灵敏度。因此,与用非磁 性部件形成后盖的构成相比,可使天线的接收灵敏度更好。
再有,作为由天线接收的电波,可举例示出例如具有时间信息的标 准电波、GPS电波、移动电话的电波等,通过根据这些电波所含的时间 信息来修正通过钟表体(模拟钟表的机芯、数字显示钟表的模)的时 间显示部(在模拟钟表中为指针表盘,在数字显示钟表中为液晶显示 器和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发光)显示器等)所显示的时间, 能够显示正确的时间。
此外,由于使电波从表壳的侧面(壳体部)透过到表壳内部,所以 即使例如表盘和后盖为金属制成,也可通过天线接收电波。因此,可在 电波钟表中使用以往难以使用的金属制的表盘,还可提高表盘的意匠性。
而且,在本发明的钟表中,优选的是:上述壳体部的非磁性部件沿 上述壳体部的周向形成为环状。
根据本发明,非磁性部件沿壳体部的周向形成为环状。因此,与例 如非磁性部件沿壳体部的周向形成为C字状的情况等相比,径向的耐久 性变得良好,可良好地防止冲击等所致的破损。
此外,由于在钟表侧面的整周范围内配置非磁性部件,所以来自任 何方向的电波皆可透过,还可提高天线的接收灵敏度。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上述壳体部由作为非磁性部件的玻 璃形成。
根据本发明,由于壳体部用玻璃形成,所以可提供能从壳体部看到 内部构造的设计等意匠性优良的钟表。
再有,在本发明的钟表中,优选的是:上述后盖具有板状的非磁性 部件、和保持该非磁性部件的外周边缘的保持部。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后盖设有玻璃等非磁性部件,所以即使在天线 接近后盖地配置的情况下,通过用非磁性部件构成后盖中接近天线的部 分,也不会在天线的附近配置金属等磁性部件,因此与后盖整体为金属 制的情况相比,可提高电波的接收灵敏度。
再有,在本发明的钟表中,优选的是:上述钟表体的时间显示部具 有指针和表盘,上述表盘由非磁性部件形成。
根据本发明,由于表盘由非磁性部件形成,所以即使在例如天线设 置在表盘附近的情况下,也不会阻碍电波的接收,与表盘为金属制的情 况相比,可提高接收灵敏度。
而且,在本发明的钟表中,优选的是:上述钟表具有操作上述钟表 体的操作部,上述表镜的上述玻璃保持部或上述后盖具有贯穿插入上述 操作部的轴的贯穿插入孔。
根据本发明,在表镜的玻璃保持部或后盖上设有使操作钟表体的操 作按钮或表冠等操作部的轴贯穿插入的贯穿插入孔。由此,不需要在壳 体部上形成贯穿插入操作部的轴的贯穿插入孔,即使在用玻璃等构成壳 体部的情况下,也可维持其强度。
此外,由于表镜的玻璃保持部可由金属等构成,所以即使形成有贯 穿插入孔,也可确保足够的强度。
再有,在后盖由玻璃等非磁性部件和保持该非磁性部件的外周边缘 的保持部构成的情况下,上述贯穿插入孔形成在保持部上即可。由于后 盖的保持部也可由金属等构成,所以即使形成了贯穿插入孔,也可确保 足够的强度。
此外,在本发明的钟表中,优选的是:上述操作部由非磁性部件形 成。
根据本发明,设置在表镜或后盖的贯穿插入孔中的上述操作部由非 磁性部件形成。由此,即使在天线配置在操作部附近的情况下,也不会 因操作部而阻碍电波接收。因此,可使天线的电波接收灵敏度良好。
而且,本发明的钟表具有:表镜,其具有表镜玻璃、以及保持该表 镜玻璃的玻璃保持部;后盖,其与该表镜对置配置;大致筒状的壳体部, 其由上述表镜及上述后盖夹持;钟表体,其设置在由上述表镜、后盖及 壳体部所围成的空间中,并且具有显示时间的时间显示部;以及操作部, 其与上述钟表体连接,可操作输入上述钟表体的动作内容,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部具有:金属部,其由金属制原材料形成为大致环状,并且具 有贯穿插入上述操作部的轴的贯穿插入孔;大致筒状的第一玻璃部,其 设置在上述金属部与上述表镜之间,并且至少一部分由玻璃形成;以及 大致筒状的第二玻璃部,其设置在上述金属部与上述后盖之间,并且至 少一部分由玻璃形成。
根据本发明,钟表的壳体部具有:大致环状的金属部、配置在金属 部与表镜之间的第一玻璃部;以及配置在金属部与后盖之间的第二玻璃 部。而且,金属部具有可贯穿插入操作部的轴的贯穿插入孔。
由此,可通过第一及第二玻璃部从外部目视确认内部,且利用玻璃 特有的高级感等,可使意匠性良好。此外,由于在壳体部的金属部形成 有贯穿插入孔,所以不使壳体部的耐久性下降即可在壳体部上贯穿插入 表冠等操作部的轴。由此,可提供耐久性良好且意匠性优良的钟表。
此外,在本发明的钟表中,优选的是:在上述第一玻璃部与上述表 镜之间、在上述第一玻璃部与上述金属部之间、在上述第二玻璃部与上 述后盖之间、以及在上述第二玻璃部与上述金属部之间,分别设置有缓 冲部件。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钟表组装时,在壳体部的金属部与第一及第二 玻璃部之间,在表镜与第一玻璃部之间,在后盖与第二玻璃部之间存在 缓冲部件,所以即使对钟表施加了大的应,也可通过缓冲部件来使这 些应力减弱。因此,不会对第一玻璃部和第二玻璃部直接施加大的应力, 可防止所述第一及第二玻璃部的破损。
再有,在本发明的钟表中,优选的是:在上述表镜的与上述第一玻 璃部对置的面、上述后盖的与上述第二玻璃部对置的面、上述金属部的 与上述第一玻璃部对置的面、以及上述金属部的与上述第二玻璃部对置 的面上,分别沿上述壳体部的端面形成有大致环状的槽部,上述缓冲部 件配置在上述槽部中。
根据本发明,在表镜及金属部的与第一玻璃部对置的面、后盖及金 属部的与第二玻璃部对置的面上设有槽部,缓冲部件沿该槽部设置。由 此,在钟表组装时可避免缓冲部件偏移等不良情况,可良好地防止对第 一及第二玻璃部施加应力。此外,由于将缓冲部件沿槽部配置,所以可 提供难以从外部目视看到缓冲部件的、意匠性良好的钟表。
而且,在本发明的钟表中,优选的是:上述缓冲部件是大致环状的 垫圈部件,其对上述第一玻璃部与上述表镜之间、上述第一玻璃部与上 述金属部之间、上述第二玻璃部与上述后盖之间、以及上述第二玻璃部 与上述金属部之间分别进行密封。
根据本发明,设有垫圈部件来作为缓冲部件。由此,可提高第一玻 璃部与表镜之间、第一玻璃部与金属部之间、第二玻璃部与后盖之间以 及第二玻璃部与金属部之间的防性。
此外,在本发明的钟表中,优选的是:上述金属部具有卡合部,该 卡合部与上述第一玻璃部及上述第二玻璃部卡合,将这些上述第一玻璃 部及上述第二玻璃部定位成与该金属部同轴。
根据本发明,金属部设有对第一玻璃部及第二玻璃部进行定位的卡 合部。由此,在钟表组装时可防止金属部与第一及第二玻璃部偏移等不 良情况。此外,即使在从侧面方向对钟表施加了应力的情况下,也可通 过卡合部来防止第一玻璃部及第二玻璃部横向偏移。因此,可维持良好 的意匠性,还可提高钟表的耐久性。
再有,本发明的钟表中,优选的是:上述表镜的玻璃保持部具有朝 向上述后盖突出的后盖固定部,上述后盖固定部的突出前端面与上述后 盖抵接,螺钉穿过后盖而拧入到该后盖固定部的突出前端面中,由上述 表镜的玻璃保持部及后盖隔着上述缓冲部件夹持上述壳体部。
根据本发明,可通过后盖固定部将表镜与后盖之间的间隔维持为预 定间隔尺寸。因此,在例如将后盖固定部螺纹固定在后盖上来夹持壳体 部时,通过后盖固定部来维持表镜与后盖之间的间隔,可防止针对壳体 部的过剩应力载荷。因而,能更可靠地防止壳体部的第一玻璃部及第二 玻璃部的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波钟表的概要的侧剖视图。
图2是表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波钟表的外壳的概要的立体图。
图3是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波钟表的外壳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波钟表的外壳的周部的一部分放大 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波钟表的外壳的周部的固定构造 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钟表的概要的侧剖视图。
图7是表示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钟表的外壳的概要的立体图。
图8是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钟表的外壳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将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钟表的外壳的周部的一部分放大的剖 视图。
图10是表示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波钟表的外壳的周部的固定构 造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作为钟表的电波钟表;1A:钟表;110:表镜;111:边缘部;111F: 表镜侧保持槽;111G:后盖固定部;112:表镜玻璃;114:表镜侧垫圈 部件;120:后盖;121G:后盖侧保持槽;124:后盖侧垫圈部件;130: 壳体部;131:金属部;131A:贯穿插入孔;131C:作为卡合部的第一 玻璃卡定部;131E:作为槽部的第一玻璃保持槽;131G:作为卡合部的 第二玻璃卡定部;131I:作为槽部的第二玻璃保持槽;132:第一玻璃部; 133:第二玻璃部;134:作为缓冲部件的第一玻璃保持垫圈部件;135: 作为缓冲部件的第二玻璃保持垫圈部件;140:表盘;160:作为操作部 的表冠;200:天线;210:作为钟表体的机芯。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波钟表。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波钟表的概要的侧剖视图。
图2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波钟表的外壳的概要的立体图。
图3是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波钟表的外壳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将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波钟表的外壳的周部的一部分放大的剖 视图。
图5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波钟表的外壳的周部的固定构造的剖 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波钟表1具有外壳100、设置在该外 壳100内部的天线200、以及作为钟表体的机芯210。
外壳100具有:表镜110、与表镜110对置配置的后盖120、以及由 表镜110及后盖120夹持的壳体部130。
如图1至图5所示,表镜110具有作为玻璃保持部的边缘部111和 表镜玻璃112。
边缘部111用例如金属制部件等强度大的原材料形成为大致圆环状。
在该边缘部111的内周面,沿周向设有玻璃装载部111A,在玻璃装 载部111A上表面侧装载表镜玻璃112。此外,在边缘部111的内周面(玻 璃保持面111B)和表镜玻璃112的外周面之间夹有垫圈113。
再有,在边缘部111下表面(靠后盖120侧的面)的外周边缘侧, 形成有保持壳体部130的表镜侧保持部111C。该表镜侧保持部111C具 有:向后盖120侧突出的表镜侧抵接片111D(参照图5)、和在该表镜侧 抵接片111D的外周侧形成的表镜侧保持面111E。
表镜侧抵接片111D设置在例如表镜侧保持部111C的周向的四个部 位,通过与壳体部130的内周面抵接来进行定位。虽然表示了设有四个 表镜侧抵接片111D的构成,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三个,也可 以是设置五个以上的构成,也可沿边缘部111的周向连续地形成。
此外,在表镜侧保持面111E上,大致沿周向形成有向后盖120侧开 口的作为槽部的表镜侧保持槽111F。在该表镜侧保持槽111F中,安装有 作为缓冲部件的表镜侧垫圈部件114,表镜侧垫圈部件114通过例如橡胶合成树脂部件而形成且具有弹性。该表镜侧垫圈部件114形成为例如 截面呈大致圆形,其径向尺寸形成为与表镜侧保持槽111F的槽宽尺寸大 致相同的尺寸。由此,由于表镜侧垫圈部件114在被施加沿轴向的应力 时与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被表镜侧保持槽111F的槽壁所限制,所以沿轴 向的弹性力增大。
而且,在使表镜侧抵接片111D抵接于壳体部130的内周面而进行了 定位的状态下,隔着表镜侧垫圈部件114,由表镜侧保持面111E和后盖 120来夹持壳体部130,由此,壳体部130被固定在表镜侧保持部111C 上。
而且,如图5所示,在边缘部111的表镜侧保持部111C的内周侧, 一体形成有向下表面侧突出的四个后盖固定部111G。这些后盖固定部 111G在与后盖120对置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固定螺纹孔111H。而且,通过 在使这些后盖固定部111G下表面抵接于后盖120上表面的状态下,将从 后盖120的下表面侧贯穿插入的紧固螺钉150螺合到固定螺纹孔111H 中,这些后盖固定部111G就被固定在后盖120上。再有,在本实施方式 中,虽然表示了后盖固定部111G设置在与表镜侧抵接片111D大致对置 的位置上的构成,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后盖固定部111G和表镜侧抵 接片111D不对置的构成。此外,后盖固定部111G的数量也不限于四个, 只要是至少设置三个以上的构成即可,例如可以是三个,也可以是设置 五个以上的构成。
表镜玻璃112装载并粘接于边缘部111的玻璃装载部111A上。此时, 在表镜玻璃112和边缘部111的玻璃保持面111B之间,由于夹有垫圈113, 所以可防止水从边缘部111与表镜玻璃112间浸入,从而确保了足够的 防水性。
后盖120具有:作为保持部的大致圆盘状的后盖主体部121;和保 持于后盖主体部121的玻璃盖122。
后盖主体部121由例如金属制原材料等强度大的原材料形成。在该 后盖主体部121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大致正方形形状的玻璃保持孔 121A。在该玻璃保持孔121A的上表面侧端缘,形成有向内方突出的玻 璃定位片121B。在该玻璃定位片121B的下表面侧,定位并通过例如粘 接剂等固定有与玻璃保持孔121A大致相同形状的大致正方形形状的玻 璃盖122。此外,在玻璃保持孔121A的内周面的下表面侧,形成有保持 玻璃盖122周面的玻璃盖保持面121C。该玻璃盖保持面121C隔着垫圈 123来保持玻璃盖122的周面。
此外,在后盖120上表面的外周边缘侧,如图1、图4及图5所示, 形成有保持壳体部的后盖侧保持部121D。该后盖侧保持部121D具有: 向表镜110侧突出的后盖侧抵接片121E;和在该后盖侧抵接片121E的 外周侧形成的后盖侧保持面121F。
后盖侧抵接片121E沿后盖侧保持部121D的外周部的周向形成。该 后盖侧抵接片121E通过抵接于壳体部130的内周面来对壳体部130进行 定位。再有,虽然表示了后盖侧抵接片121E在后盖侧保持部121D的周 向的整个范围内形成的示例,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例如与表镜侧抵接 片111D一样,形成为在沿着后盖侧保持部121D的周向的例如四个部位 进行设置的构成等。
后盖侧保持面121F大致沿着后盖侧保持部121D的周向具有向表镜 110侧开口的作为槽部的后盖侧保持槽121G。在该后盖侧保持槽121G 中,安装有作为缓冲部件的后盖侧垫圈部件124,该后盖侧垫圈部件124 由例如橡胶等合成树脂部件形成且具有弹性。该后盖侧垫圈部件124与 表镜侧垫圈部件114一样,形成为例如截面呈大致圆形,其径向尺寸形 成为与后盖侧保持槽121G的槽宽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由此,由于后盖 侧垫圈部件124在被施加沿轴向的应力时与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被后盖 侧保持槽121G的槽壁所限制,所以沿轴向的弹性力增大。
而且,在使后盖侧抵接片121E抵接于壳体部130的内周面而进行了 定位的状态下,隔着后盖侧垫圈部件124,由后盖侧保持面121F和表镜 110的表镜侧保持面111E来夹持壳体部130,由此,壳体部130被固定 在后盖侧保持部121D上。
再有,如图5所示,在后盖主体部121上,在与表镜110的后盖固 定部111G对置的位置上,分别设有可贯穿插入上述紧固螺钉150的螺钉 贯穿插入孔121H。
在这些螺钉贯穿插入孔121H中,如上所述,贯穿插入紧固螺钉150, 该紧固螺钉螺合到后盖固定部111G的固定螺纹孔111H中。由此,后盖 120及表镜110以夹持了壳体部130的状态被固定。
此外,在后盖主体部121上,如图3及图6所示,设有可贯穿插入 作为操作部的表冠160的轴的未图示的贯穿插入孔。
壳体部130由玻璃形成为大致筒状,其由表镜110的边缘部111及 后盖120夹持。此时,如上所述,壳体部130隔着表镜侧垫圈部件114 及后盖侧垫圈部件124由表镜110及后盖120夹持。由此,即使从表镜 110及后盖120施加应力,该应力也被垫圈部件114、124吸收,不会对 玻璃制的壳体部130施加大的应力,防止了破损等。
表冠160如上述那样其轴部贯穿插入到贯穿插入孔中,并与设置在 外壳100的内部的作为钟表体的机芯210连接。作为该表冠160,例如可 以是这样的构成:设置成相对于机芯210可自由进退,且将与进退状态 对应的操作信号输出到在机芯210内部设置的未图示的控制电路部,而 且也可以是设置成可旋转、将与旋转状态对应的操作信号输出到控制电 路部的构成,还可以是通过其它操作方法来进行操作的构成。
此外,在表镜110及机芯210之间,与表镜玻璃112对置地配置有 表盘140。该表盘140由例如合成树脂等非磁性部件形成,且固定在机芯 210的上表面侧。此外,在表盘140的大致中心部,形成有未图示的指针 贯穿插入孔。在该指针贯穿插入孔中,贯穿插入有配置在表盘140之上 的指针170的轴。
如图1所示,天线200具有磁性体芯201、和卷绕在该磁性体芯201 上的线圈202,天线200沿例如壳体部130的内周面形成为大致圆弧状。 该天线200接收从预定的标准电波输出站发出的具有时间信息的标准电 波来作为电波(外部无线信息),且将该接收信息输出给内置于机芯210 中的未图示的控制电路部。
机芯210存放在外壳100的内部,且在外壳100内部的预定位置处 被固定。
机芯210具有:对通过天线200接收到的标准电波进行处理的未图 示的控制电路部;通过控制电路部的控制而被驱动的未图示的步进达; 以及通过该步进马达的驱动力而运转的指针170(秒针171、时针173及 分针172:参照图1)。而且,机芯210通过组装到控制电路部中的未图 示的计数器来对时间进行计数,根据计数得到的时间来向步进马达输出 预定的脉冲信号,使指针170运转。此外,机芯210根据通过天线200 接收到的标准电波的时间信息来适当地驱动步进马达,进行使指针170 移动到对应于标准电波的时间信息的指针位置上的控制。
(电波钟表的外壳的组装方法)
下面,对上述电波钟表1的外壳100的组装方法的一个示例进行说 明。
在组装上述电波钟表1时,预先在表镜110的边缘部111上安装表 镜玻璃112,来组装表镜110,并且在后盖120的后盖主体部121上安装 玻璃盖122来组装后盖120。然后,在表镜110的表镜侧保持槽111F中 安装表镜侧垫圈部件114,在后盖120的后盖侧保持槽121G中安装后盖 侧垫圈部件124。
接着,相对于表镜110安装机芯210,机芯210上已安装有指针170 和表盘140。
然后,在表镜110的表镜侧保持面111E上装载壳体部130。此时, 使表镜侧抵接片111D与壳体部130的内周面抵接,将壳体部130定位。
接下来,在壳体部130上盖上后盖120,通过后盖120及表镜110 来夹入壳体部130。此时,使后盖120的后盖侧抵接片121E抵接于壳体 部130的内周面。
之后,从后盖120的螺钉贯穿插入孔121H贯穿插入紧固螺钉150, 并螺合到在表镜110的后盖固定部111G上设置的固定螺纹孔111H中。 通过拧紧该紧固螺钉150,壳体部130被表镜110及后盖120牢固地夹持 并固定。此时,由于壳体部130隔着表镜侧垫圈部件114及后盖侧垫圈 部件124而由表镜110和后盖120夹持,所以通过这些垫圈部件114、124 的弹性变形,对壳体部130的载荷被吸收。
(电波钟表的作用效果)
如上所述,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波钟表1中,外壳100具有:具有 表镜玻璃112的表镜110;与该表镜110对置的后盖120;以及由表镜110 和后盖120夹持的、作为非磁性部件的玻璃制的壳体部130。而且,在该 外壳100的内部配置有:可接收标准电波的天线200;根据通过天线200 接收到的标准电波的时间信息来实施时间设定、并根据由计数器计数得 到的时间来使指针170运转的机芯210。
因此,由于壳体部130由非磁性部件形成,所以标准电波不会受阻, 可通过天线200良好地接收该标准电波,能够提高天线200的接收灵敏 度。此外,即使在将电波钟表1用作手表、后盖120与手腕接触的情况 下,壳体部130也不会接触人体,所以即使在例如GPS钟表等使用了受 人体影响的电波的情况下,也可使电波从壳体部130良好地通过,并可 使接收灵敏度良好。此外,即使在将电波钟表1的与表镜110相对配置 的后盖120放置于由非磁性部件等形成的例如底座等上的情况下,由于 壳体部130是非磁性部件,所以可穿过该壳体部130接收电波,因此能 够使接收灵敏度更加良好。
而且,壳体部130由圆环状的玻璃形成。
因此,与壳体部130用例如大致C字状的玻璃等形成的情况相比, 可确保良好的强度。此外,可从壳体部130的整周使标准电波透过,可 进一步提高天线的接收灵敏度。
此外,壳体部130由玻璃形成。
因此,可从侧面目视确认钟表内部,此外,通过玻璃特有的高级感, 可提高设计性,能够提供意匠性优良的电波钟表1。
再有,后盖120具有玻璃制的玻璃盖122和保持该玻璃盖122的外 周面的后盖主体部121。
因此,即使在天线200设置于后盖附近的情况下,与后盖120整体 由金属等磁性部件形成的情况相比,可使天线200的接收灵敏度良好。
而且,表盘140由非磁性部件形成。
因此,即使在天线200接近表盘140地配置的情况下,与表盘140 为金属制的情况相比,电波接收不会因表盘140而受阻,可获得良好的 接收灵敏度。
此外,后盖120的后盖主体部121具有贯穿插入孔,在该贯穿插入 孔中贯穿插入有表冠160的轴。
因此,由于在强度大的后盖主体部121上设置贯穿插入孔,且在该 贯穿插入孔中贯穿插入有表冠160的轴,所以不需要在由玻璃形成的壳 体部130上设置操作孔,可防止壳体部130的强度下降。此外,通过在 后盖120的由金属形成的后盖主体部121上设置贯穿插入孔,可良好地 维持钟表的耐久,而不会使后盖120的耐久性下降。
再有,表冠160由非磁性部件形成。因此,即使在将天线200设置 在表冠160附近的情况下,电波也不会因表冠160而受阻,所以可进一 步提高天线200的接收灵敏度。
而且,壳体部130隔着表镜侧垫圈部件114及后盖侧垫圈部件124 而由表镜110及后盖120夹持。
因此,壳体部130与表镜110之间、壳体部130与后盖120之间, 由垫圈部件114、124密封,可得到良好的防水性。此外,在由表镜110 及后盖120夹持壳体部130时,通过各垫圈部件114、124的存在,壳体 部130不与表镜110及后盖120直接抵接,施加在壳体部130上的应力 也可通过垫圈部件114、124而分散,可防止在组装外壳100时壳体部130 破损。
此外,表镜侧垫圈部件114及后盖侧垫圈部件124分别沿着相互对 置设置的环状的表镜侧保持槽111F及后盖侧保持槽121G设置。
因此,各垫圈部件114、124例如不会在径向上偏移地、良好地配置 在表镜110与壳体部130之间、以及后盖120与壳体部130之间。因此, 可防止因垫圈部件114、124的偏移而导致的防水性的下降和强度的下降, 而且还可使外观良好。
再有,这些垫圈部件114、124形成为截面呈大致圆形,径向尺寸形 成为与表镜侧保持槽111F及后盖侧保持槽121G的槽宽尺寸大致相同的 尺寸。因此,在将这些垫圈部件114、124安装在表镜侧保持槽111F和 后盖侧保持槽121G中,通过表镜110及后盖120夹持壳体部130时,垫 圈部件114、124的在径向上的弹性变形被表镜侧保持槽111F及后盖侧 保持槽121G的槽壁所限制,能够增大在轴向上的弹性力。因此,可更良 好地防止对壳体部130施加应力,能更可靠地防止壳体部130的破损。
再有,通过从在后盖120上设置的螺钉贯穿插入孔121H贯穿插入螺 钉150、并螺合到表镜110的后盖固定部111G的固定螺纹孔111H中, 来夹持壳体部130从而组装外壳100。
因此,可通过螺钉紧固可靠且牢固地固定后盖120及表镜110。此时, 如上所述,由于壳体部130隔着垫圈部件114、124而由表镜110及后盖 120夹持,所以即使通过螺钉紧固而在轴向上施加了大的应力,也可通过 垫圈部件114、124来使该应力分散,可减轻对壳体部130的应力,从而 防止破损。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波钟表。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钟表的概要的侧剖视图。
图7是表示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钟表的外壳的概要的立体图。
图8是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钟表的外壳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将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钟表的外壳的周部的一部分放大的剖 视图。
图10是表示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钟表的外壳的周部的固定构造的 剖视图。
(钟表的构成)
如图6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钟表1A具有外壳100和作为钟表体的 机芯210。
外壳100具有:表镜110、与表镜110对置配置的后盖120、以及由 表镜110及后盖120夹持的壳体部130。
如图6至图10所示,表镜110具有作为玻璃保持部的边缘部111和 表镜玻璃112。
边缘部111用例如金属制部件等强度大的原材料形成为大致圆环状。
在该边缘部111的内周面,沿周向设有玻璃装载部111A,在玻璃装 载部111A上表面侧装载表镜玻璃112。此外,在边缘部111的内周面(玻 璃保持面111B)和表镜玻璃112的外周面之间夹有垫圈113。
再有,在边缘部111下表面(靠后盖120侧的面)的外周边缘侧, 形成有保持壳体部130的第一玻璃部132的表镜侧保持部111C。该表镜 侧保持部111C具有:向后盖120侧突出的表镜侧抵接片111D(参照图 10)、和在该表镜侧抵接片111D的外周侧形成的表镜侧保持面111E。
表镜侧抵接片111D设置在例如表镜侧保持部111C的周向的四个部 位,通过与壳体部130的内周面抵接来进行定位。虽然表示了设有四个 表镜侧抵接片111D的构成,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三个,也可 以是设置五个以上的构成,也可沿边缘部111的周向连续地形成。
此外,在表镜侧保持面111E上,沿周向形成有向后盖120侧开口的 作为槽部的表镜侧保持槽111F。在该表镜侧保持槽111F中,安装有作为 缓冲部件的表镜侧垫圈部件114,表镜侧垫圈部件114通过例如橡胶等合 成树脂部件而形成且具有弹性。该表镜侧垫圈部件114形成为例如截面 呈大致圆形,其径向尺寸形成为与表镜侧保持槽111F的槽宽尺寸大致相 同的尺寸。由此,由于表镜侧垫圈部件114在被施加沿轴向的应力时与 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被表镜侧保持槽111F的槽壁所限制,所以沿轴向的 弹性力增大。
而且,在使表镜侧抵接片111D抵接于壳体部130的内周面而进行了 定位的状态下,隔着表镜侧垫圈部件114,由表镜侧保持面111E和后盖 120来夹持壳体部130,由此,壳体部130被固定在表镜侧保持部111C 上。
而且,如图10所示,在边缘部111的表镜侧保持部111C的内周侧, 一体形成有向下表面侧突出的四个后盖固定部111G。这些后盖固定部 111G在与后盖120对置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固定螺纹孔111H。而且,通过 在使这些后盖固定部111G下表面抵接于后盖120上表面的状态下,将从 后盖120的下表面侧贯穿插入的紧固螺钉150螺合到固定螺纹孔111H 中,这些后盖固定部111G就被固定在后盖120上。再有,在本实施方式 中,虽然表示了后盖固定部111G设置在与表镜侧抵接片111D大致对置 的位置上的构成,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后盖固定部111G和表镜侧抵 接片111D不对置的构成。此外,后盖固定部111G的数量也不限于四个, 只要是至少设置三个以上的构成即可,例如可以是三个,也可以是设置 五个以上的构成。
表镜玻璃112装载并粘接于边缘部111的玻璃装载部111A上。此时, 在表镜玻璃112和边缘部111的玻璃保持面111B之间,由于夹有垫圈113, 所以可防止水从边缘部111与表镜玻璃112间浸入,从而确保了足够的 防水性。
后盖120具有:作为保持部的大致圆盘状的后盖主体部121;和保 持于后盖主体部121的玻璃盖122。
后盖主体部121由例如金属制原材料等强度大的原材料形成。在该 后盖主体部121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大致正方形形状的玻璃保持孔 121A。在该玻璃保持孔121A的上表面侧端缘,形成有向内方突出的玻 璃定位片121B。在该玻璃定位片121B的下表面侧,定位并通过例如粘 接剂等固定有与玻璃保持孔121A大致相同形状的大致正方形形状的玻 璃盖122。此外,在玻璃保持孔121A的内周面的下表面侧,形成有保持 玻璃盖122周面的玻璃盖保持面121C。该玻璃盖保持面121C隔着垫圈 123来保持玻璃盖122的周面。
此外,在后盖120外周边缘的上表面侧,如图6、图9及图10所示, 形成有保持壳体部的后盖侧保持部121D。该后盖侧保持部121D具有: 向表镜110侧突出的后盖侧抵接片121E;和在该后盖侧抵接片121E的 外周侧形成的后盖侧保持面121F。
后盖侧抵接片121E沿后盖侧保持部121D的外周部的周向形成。该 后盖侧抵接片121E通过抵接于壳体部130的内周面来对壳体部130进行 定位。再有,虽然表示了后盖侧抵接片121E在后盖侧保持部121D的周 向的整个范围内形成的示例,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例如与表镜侧抵接 片111D一样,形成为在沿着后盖侧保持部121D的周向的例如四个部位 进行设置的构成等。
后盖侧保持面121F沿着后盖侧保持部121D的周向具有向表镜110 侧开口的作为槽部的后盖侧保持槽121G。在该后盖侧保持槽121G中, 安装有作为缓冲部件的后盖侧垫圈部件124,该后盖侧垫圈部件124由例 如橡胶等合成树脂部件形成且具有弹性。该后盖侧垫圈部件124与表镜 侧垫圈部件114一样,形成为例如截面呈大致圆形,其径向尺寸形成为 与后盖侧保持槽121G的槽宽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由此,由于后盖侧垫 圈部件124在被施加沿轴向的应力时与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被后盖侧保 持槽121G的槽壁所限制,所以沿轴向的弹性力增大。
而且,在使后盖侧抵接片121E抵接于壳体部130的内周面而进行了 定位的状态下,隔着后盖侧垫圈部件124,由后盖侧保持面121F和表镜 110的表镜侧保持面111E来夹持壳体部130,由此,壳体部130被固定 在后盖侧保持部121D上。
再有,如图10所示,在后盖主体部121上,在与表镜110的后盖固 定部111G对置的位置上,分别设有可贯穿插入上述紧固螺钉150的螺钉 贯穿插入孔121H。
在这些螺钉贯穿插入孔121H中,如上所述,贯穿插入紧固螺钉150, 该紧固螺钉螺合到后盖固定部111G的固定螺纹孔111H中。由此,后盖 120及表镜110以夹持了壳体部130的状态被固定。
壳体部130具有:大致筒状的金属部131;在该金属部131的表镜 110侧配置的第一玻璃部132;以及在金属部131的后盖120侧配置的第 二玻璃部133。
金属部131由例如等金属制部件形成,在金属部131的一部分, 贯穿插入作为操作部的表冠160的贯穿插入孔131A形成为贯穿内外的状 态。此外,金属部131在与第一玻璃部132对置的一端侧设有第一玻璃 保持部131B,在与第二玻璃部133对置的另一端侧设有第二玻璃保持部 131F。
第一玻璃保持部131B具有:向表镜110侧突出的作为卡合部的第一 玻璃卡定部131C;和在第一玻璃卡定部131C的外周侧形成的第一玻璃 保持面131D。
第一玻璃卡定部131C设置在例如金属部131的周向上的四个部位, 通过与第一玻璃部132的内周面抵接,来对第一玻璃部132进行定位。 再有,虽然表示了设置四个第一玻璃卡定部131C的构成,但并不限于此。 例如,可以是三个,也可以是设置五个以上的构成,也可以沿第一玻璃 保持部131B的周向连续地形成。
此外,在第一玻璃保持面131D上,沿周向形成有向表镜110侧开口 的作为槽部的第一玻璃保持槽131E。在该第一玻璃保持槽131E中,安 装有第一玻璃保持垫圈部件134,该第一玻璃保持垫圈部件134通过例如 橡胶等合成树脂部件形成且具有弹性。该第一玻璃保持垫圈部件134形 成为例如截面呈大致圆形,其径向尺寸形成为与第一玻璃保持槽131E的 槽宽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由此,由于第一玻璃保持垫圈部件134在被 施加沿轴向的应力时与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被第一玻璃保持槽131E的槽 壁所限制,所以沿轴向的弹性力增大。
第二玻璃保持部131F具有与第一玻璃保持部131B大致相同的构成, 其具有:向后盖120侧突出的作为卡合部的第二玻璃卡定部131G;和在 第二玻璃卡定部131G的外周侧形成的第二玻璃保持面131H。
第二玻璃卡定部131G设置在例如金属部131的周向上的四个部位, 通过与第二玻璃部133的内周面抵接,来对第二玻璃部133进行定位。 再有,第二玻璃卡定部131G与第一玻璃卡定部131C一样,并不限于四 个,例如,可以是三个,也可以是设置五个以上的构成,也可以沿第二 玻璃保持部131F的周向连续地形成。
此外,在第二玻璃保持面131H上,沿周向形成有向后盖120侧开口 的作为槽部的第二玻璃保持槽131I。与第一玻璃保持槽131E一样,在该 第二玻璃保持槽131I中,安装有第二玻璃保持垫圈部件135,该第二玻 璃保持垫圈部件135通过例如橡胶等合成树脂部件形成且具有弹性。该 第二玻璃保持垫圈部件135形成为例如截面呈大致圆形,其径向尺寸形 成为与第二玻璃保持槽131I的槽宽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
第一玻璃部132利用玻璃形成为与金属部131大致相同的径向尺寸 的大致筒状,并与金属部131配置在大致同一轴上。作为形成该第一玻 璃部132的玻璃,可举例示出例如蓝宝石玻璃、水晶玻璃等玻璃原材料。 此外,第一玻璃部132如上述那样其内周面通过金属部131的第一玻璃 卡定部131C及表镜110的表镜侧抵接片111D被定位。此时,第一玻璃 部132隔着表镜侧垫圈部件114及第一玻璃保持垫圈部件134由表镜110 与金属部131夹持。由此,来自表镜110及金属部131的应力被这些垫 圈部件114、134吸收,不会对第一玻璃部132施加大的应力,防止了破 损等。
与第一玻璃部132一样,第二玻璃部133由玻璃形成为与金属部131 大致相同径向尺寸的大致筒状,并与金属部131配置在大致同一轴上。 与第一玻璃部132一样,该第二玻璃部133也例如由蓝宝石玻璃或水晶 玻璃等玻璃原材料形成。此外,第二玻璃部133如上述那样其内周面通 过金属部131的第二玻璃卡定部131G及后盖120的后盖侧抵接片121E (参照图9)而被定位。此时,第二玻璃部133隔着后盖侧垫圈部件124 和第二玻璃保持垫圈部件135由后盖120及金属部131夹持,与第一玻 璃部132一样,来自后盖120及金属部131的应力由这些垫圈部件124、 135吸收,防止了第二玻璃部133的破损等。
作为操作部的表冠160的轴部贯穿插入在如上述那样设置在壳体部 130的金属部131上的贯穿插入孔131A中,并与机芯210连接。而且, 表冠160通过由使用者操作而将预定的操作信号输出给设置在机芯210 内部的未图示的控制电路部。再有,虽然举例示出了表冠160来作为操 作部的示例,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能够相对于机芯210进退 的操作开关等。
此外,在表镜110及机芯210之间,与表镜玻璃112对置地配置有 表盘140。该表盘140由例如合成树脂等非磁性部件形成,且固定在机芯 210的上表面侧。此外,在表盘140的大致中心部,形成有未图示的指针 贯穿插入孔。在该指针贯穿插入孔中,贯穿插入有配置在表盘140之上 的指针170的轴。
机芯210在内部具有未图示的控制电路部,机芯210根据从表冠160 输入的操作信号来使例如未图示的步进马达驱动等以使指针170移动。 而且,机芯210具有例如水晶振子等,以预定的驱动间隔来驱动各指针 170。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机芯210,虽然举例示出了根据从表 冠160输入的操作信号来用马达驱动指针170进行控制的电子控制式机 械钟表,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例如机械式钟表、模拟石英钟 表等任何驱动形式的钟表。此外,由于在壳体部130上设置有第一及第 二玻璃132、133,电波的接收灵敏度变得良好,因此,优选应用于接收 具有时间信息的标准电波来设定时间的所谓电波钟表。
(钟表的外壳的组装方法)
下面,对上述钟表1A的外壳100的组装方法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
在组装上述钟表1A时,预先在表镜110的边缘部111上安装表镜玻 璃112,来组装表镜110,并且在后盖120的后盖主体部121上安装玻璃 盖122来组装后盖120。然后,在表镜110的表镜侧保持槽111F中安装 表镜侧垫圈部件114,在后盖120的后盖侧保持槽121G中安装后盖侧垫 圈部件124。此外,还在壳体部130的金属部131的第一玻璃保持槽131E 及第二玻璃保持槽131I中,分别安装第一玻璃保持垫圈部件134及第二 玻璃保持垫圈部件135。
接着,相对于表镜110安装机芯210,机芯210上已安装有指针170 和表盘140。
然后,在表镜110的表镜侧保持面111E上装载第一玻璃部132。此 时,使表镜侧抵接片111D与第一玻璃部132的内周面抵接进行定位。
接下来,在第一玻璃部132上装载金属部131。此时,使金属部131 的第一玻璃卡定部131C抵接于第一玻璃部132的内周面,将金属部131 定位。
然后,在金属部131上装载第二玻璃部133。此时,使第二玻璃部 133的内周面与金属部131的第二玻璃卡定部131G抵接,将第二玻璃部 133定位在金属部131上。
接着,从第二玻璃部133的上方盖上后盖120。此时,使后盖侧抵 接片121E抵接于第二玻璃部133的内周面,实施第二玻璃部133和后盖 120的定位。
之后,从后盖120的螺钉贯穿插入孔121H贯穿插入紧固螺钉150, 并螺合到在表镜110的后盖固定部111G上设置的固定螺纹孔111H中。
通过拧紧该紧固螺钉150,壳体部130被表镜110及后盖120牢固地夹持 并固定。此时,由于壳体部130的第一玻璃部132隔着表镜侧垫圈部件 114及第一玻璃保持垫圈部件134而由表镜110和金属部131夹持,所以 通过这些垫圈部件114、134的弹性变形,对第一玻璃部132施加的载荷 被吸收。同样地,由于壳体部130的第二玻璃部133隔着后盖侧垫圈部 件124及第二玻璃保持垫圈部件135而由后盖120及金属部131夹持, 所以通过这些垫圈部件124、135的弹性变形,对第二玻璃部133施加的 载荷被吸收。
(钟表的作用效果)
如上所述,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钟表1A中,壳体部130具有:大致环 状的金属部131;在该金属部131与表镜110之间配置的第一玻璃部132; 以及在金属部131与后盖120之间配置的第二玻璃部133。而且,在金属 部131上形成有可贯穿插入表冠160的轴的贯穿插入孔131A。
因此,由于第一玻璃部132及第二玻璃部133由玻璃形成,所以可 从钟表1A的侧面目视确认钟表内部构造,此外,由于还能够获得玻璃特 有的高级感,所以可使钟表1A的意匠性良好。此外,由于贯穿插入表冠 160的贯穿插入孔131A设置在金属部131上,所以可在壳体部130上设 置表冠160,而不会使第一玻璃部132和第二玻璃部133的耐久性下降。
此外,在表镜110与第一玻璃部132之间、在第一玻璃部132与金 属部131之间、在第二玻璃部133与金属部131之间、以及在第二玻璃 部133与后盖120之间,分别设有垫圈部件114、134、135、124。
由此,可由这些垫圈部件114、124、134、135良好地吸收从表镜110 及金属部131施加在第一玻璃部132上的应力、以及从后盖120及金属 部131施加在第二玻璃部133上的应力,可避免对玻璃制的第一玻璃部 132和第二玻璃部133施加过度的应力,可防止第一玻璃部132和第二玻 璃部133的破损。
再有,表镜侧垫圈部件114、后盖侧垫圈部件124、第一玻璃保持垫 圈部件134及第二玻璃保持垫圈部件135分别沿环状的表镜侧保持槽 111F、后盖侧保持槽121G、第一玻璃保持槽131E及第二玻璃保持槽1311 设置。
因此,各垫圈部件114、124、134、135能够在例如不会在径向上偏 移的情况下,良好地配置在表镜110与第一玻璃部132之间、第一玻璃 部132与金属部131之间、金属部131与第二玻璃部133之间、以及第 二玻璃部133与后盖120之间。因此,可防止因垫圈部件114、124、134、 135的偏移所致的强度的下降,还可使外观良好。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钟表1A中,使用垫圈部件114、124来作 为缓冲部件。因此,可提高钟表1A的防水性。
再有,金属部131具有对第一玻璃部132进行定位的第一玻璃卡定 部131C、和对第二玻璃部133进行定位的第二玻璃卡定部131G。因此, 可防止第一玻璃部132、金属部131及第二玻璃部133在径向上横向偏移 等不良情况,可维持良好的设计,也可良好地维持强度。
再有,通过从设置在金属制的后盖120上的螺钉贯穿插入孔121H 贯穿插入螺钉150,并螺合到从表镜110的金属制的边缘部111伸出的后 盖固定部111G的固定螺纹孔111H中,夹持壳体部130将外壳100组装 起来。
因此,通过用螺钉紧固将后盖120及表镜110的金属部固定,可提 高钟表1A的强度。此时,如上所述,由于第一玻璃部132及第二玻璃部 133隔着垫圈部件114、124、134、135而由表镜110、后盖120及金属 部131夹持,所以即使因螺钉紧固而在轴向上施加大的应力,也可通过 垫圈部件114、124、134、135来使该应力分散。
再有,这些垫圈部件114、124、134、135形成为截面呈大致圆形, 且径向尺寸形成为与表镜侧保持槽111F、后盖侧保持槽121G、第一玻璃 保持槽131E及第二玻璃保持槽131I的槽宽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因此, 在将这些垫圈部件114、124、134、135安装在表镜侧保持槽111F、后盖 侧保持槽121G、第一玻璃保持槽131E及第二玻璃保持槽131I中,由表 镜110及后盖120夹持壳体部130时,垫圈部件114、124、134、135的 在径向上的弹性变形被表镜侧保持槽111F、后盖侧保持槽121G、第一玻 璃保持槽131E及第二玻璃保持槽131I的槽壁所限制,可增大在轴向上 的弹性力。因此,能够更良好地防止对第一玻璃部132及第二玻璃部133 施加应力,能更可靠地防止破损。
(其它实施方式)
再有,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 内的变形、改进等也包括在本发明之内。
例如,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了通过驱动控制电 路部来进行驱动步进马达的控制,并通过指针170来显示时间的构成, 但并不限于此。例如,电波钟表可以是这样的数字显示式的钟表:具有 液晶面板等显示区域,并通过驱动控制电路部的控制来在显示区域中显 示时间。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了大致沿壳体部130的内周方 向配置天线200的示例,但也可形成将例如直线状天线等其它形状的天 线配置在外壳100内的构成等。
再有,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了由玻璃形成壳体部130的示 例,但也可用例如合成树脂等其它非磁性部件来形成。此外,并不限于 用可从外部目视确认电波钟表1内部的透明玻璃而形成的壳体部130,也 可以是用例如已上色的玻璃等来形成的构成等。
而且,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用非磁性部件形成表 盘140和表冠160的示例,但也可由金属等磁性部件形成。在表盘140 为金属制的情况下,可形成具有高级感的时间显示部,可提高钟表的意 匠性。再有,在用磁性部件形成表盘140的情况下,通过将天线200接 近后盖120的玻璃盖122地配置,可减少表盘140阻碍电波的影响。同 样,在由磁性部件形成表冠160的情况下,通过在远离该表冠160的位 置配置天线200,可得到良好的接收灵敏度,而不会阻碍电波。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为在后盖120的后盖主体部121上设置 贯穿插入孔,并贯穿插入表冠160的轴的构成,但也可为在例如表镜110 的边缘部111上设置贯穿插入孔,并在表镜110上设置表冠160的构成 等。
再有,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了壳体部130隔着垫圈部 件114、124而由表镜110及后盖120夹持的构成,但并不限于此。即,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成为通过螺钉紧固等来从表镜110及后盖120两者 对壳体部130施加应力的构成,而例如通过成为将壳体部130用粘接剂 等紧密固定在表镜110及后盖120上,而不对壳体部130施加应力的构 成,可防止壳体部130的破损。该情况下,只要通过构成为使后盖120 的玻璃盖122可相对于后盖主体部121装卸,以便能够进行电池更换等 维护即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是一样的,也可构成为这样的构成等: 将例如第一玻璃部132及表镜110、第二玻璃部133及后盖120、金属部 131及第一玻璃部132、金属部131及第二玻璃部133分别用粘接剂等固 定。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垫圈部件114、124安装在表镜侧 保持槽111F及后盖侧保持槽121G中的示例,但也可以构成为例如在壳 体部130的与表镜110对置的面上以及与后盖120对置的面上分别形成 环状的槽部,并在该槽部中安装垫圈部件114、124的构成等。此外,也 可以是不设置安装垫圈部件114、124的槽部的构成。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也是一样的,例如可以成为不设置安装垫圈部件114、124、134、135的 槽部的构成等。
再有,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通过从后盖120的螺 钉贯穿插入孔121H贯穿插入紧固螺钉150、并螺合到固定螺纹孔111H 中来固定表镜110和后盖120的构成,但例如也可如上述那样用粘接剂 等将表镜110和后盖120固定,此外,只要是不妨碍天线200的标准电 波的接收动作的固定方法,则可使用任何固定方法。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表镜110与壳体部130之间及 在后盖120与壳体部130之间夹有垫圈部件114、124以作为缓冲部件的 构成,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作为缓冲部件,可为夹有具有弹性的海绵 状部件等其它弹性缓冲部件的构成,该情况下,可由弹性缓冲部件来吸 收对壳体部130施加的应力。此外,并不限于环状的缓冲部件,也可为 在表镜侧保持槽111F及后盖侧保持槽121G的预定位置上隔开预定间隔 地设置多个缓冲部件的构成等。在该情况下,也与上述示例同样,可由 缓冲部件吸收对壳体部130施加的应力。再有,在上述两个示例中,可 通过在表镜110与壳体部130之间、以及在后盖120与壳体部130之间 分别填充防水性的粘接剂等,来防止防水性的下降。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是同样的,例如作为缓冲部件,可为夹有具有 弹性的海绵状部件等其它弹性缓冲部件的构成,而且,并不限于环状的 缓冲部件,也可为在表镜侧保持槽111F、后盖侧保持槽121G、第一玻璃 保持槽131E及第二玻璃保持槽131I的预定位置上隔开预定间隔地设置 多个缓冲部件的构成等。在该情况下,也与上述示例一样,也可由缓冲 部件吸收对第一玻璃部132及第二玻璃部133施加的应力。再有,在上 述示例中,可通过在表镜110与第一玻璃部132之间、在第一玻璃部132 与金属部131之间、在第二玻璃部133与金属部131之间、以及在第二 玻璃部133与后盖120之间分别填充防水性的粘接剂等,来防止防水性 的下降。
再有,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用玻璃形成整个壳体部130 的示例,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为壳体部130的筒两端部由金属等磁性 部件形成、夹持环状的玻璃部件的构成等。在该情况下,也能够使标准 电波从壳体部130的玻璃部件良好地通过,可提高天线200的接收灵敏 度。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是同样的,举例示出了第一玻璃部132及第二 玻璃部133整体由玻璃形成的构成,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为在由玻 璃形成的环状部件的两端配置金属制部件、由金属制部件夹持玻璃制的 环状部件的构成等。
而且,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后盖120在后盖主体部121 的玻璃保持孔121A上配置有大致矩形形状的玻璃盖122的示例,但并不 限于此。
例如,玻璃盖122也可与天线200对置地形成为大致圆弧状,只要 根据天线200的形状来形成为适当对应的形状即可。
再有,举例示出了标准电波来作为电波(外部无线信息),但并不限 于此。例如可以是FM和GPS、移动电话所使用的电波、或者蓝牙和非 接触IC卡的无线信息,新闻、天气预报等外部无线信息的内容也没有限 定。再有,根据电波的种类,天线200和控制电路部的构成等当然可适 当变化。所接收到的外部无线信息如果是例如天气预报,则以用指针指 示预先设置的晴、阴、雨这样的信息的方式,通过步进马达所进行的的 指针驱动来进行显示,另外,新闻和股票行情等也可由液晶显示装置等 电子显示装置来显示。
而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了第一玻璃部132及第二玻璃 部133由透明玻璃形成、可目视确认内部的钟表1,但也可为例如由上有 预定颜色的半透明玻璃或不透明玻璃形成第一玻璃部132及第二玻璃部 133的构成。在使用不透明玻璃的情况下,虽不能从钟表侧面目视确认内 部构成,但可利用玻璃特有的高级感来提供设计良好的钟表。
另外,本发明实施时的具体构造及步骤可在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 范围内适当变化为其它构造等。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