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驱手表

申请号 CN201610738731.5 申请日 2016-08-27 公开(公告)号 CN106094493B 公开(公告)日 2018-10-12
申请人 台州创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丽贤;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磁驱 手表 ,包括底座,还包括 机芯 、设在底座上方的支承板,机芯设在底座和支承板之间,机芯上设有至少一个 转轴 ,转轴上连接有带有 磁性 的驱动 块 ,驱动块的上方设有支承板,支承板的上方设有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指示部件,使得指示部件可在支承板上跟随驱动块移动。这样时间的指示就无需使用 指针 了,指示部件负责起指示时间的作用。而设计师就不会受到传统指针的影响,可以在支承板的外观面上随意创作。本发明用于手表。
权利要求

1.一种磁驱手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芯(2)、设在底座(1)上方的支承板(4),机芯(2)设在底座(1)和支承板(4)之间,机芯(2)上设有至少一个转轴,转轴上连接有带有磁性的驱动(3),驱动块(3)设在支承板(4)的下方,支承板(4)的上方设有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指示部件(5),使得指示部件(5)可在支承板(4)上跟随驱动块(3)移动,所述指示部件(5)为有固定形状构件或指示部件(5)为磁性材料粉末聚集而成无固定形状的构件;
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共心的第一底座磁环(11)和第二底座磁环(12),第二底座磁环(12)设在第一底座磁环(11)内,第一底座磁环(11)和第二底座磁环(12)的极性方向设置相异,对应地在支承板(4)下表面的边缘上设有第一支承板磁环(41)和第二支承板磁环(42),第一支承板磁环(41)和第一底座磁环(11)相互吸引且位置对应,第二支承板磁环(42)和第二底座磁环(12)相互吸引且位置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驱手表,其特征在于:支承板(4)的上方设有定位槽(7),定位槽(7)设在指示部件(5)的移动路径上,指示部件(5)设在定位槽(7)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驱手表,其特征在于:支承板(4)上方设有透明的盖板(6),支承板(4)和盖板(6)之间设有指示腔,指示部件(5)设在指示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磁驱手表,其特征在于:盖板(6)和支承板(4)固定连接在一起,支承板(4)与底座(1)可拆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磁驱手表,其特征在于:支承板(4)与底座(1)之间设有防胶圈(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驱手表,其特征在于:驱动块(3)的中性面与底座(1)的上表面共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驱手表,其特征在于:第一底座磁环(11)和/或第二底座磁环(12)和/或第一支承板磁环(41)和/或第二支承板磁环(42)为多层堆叠构件。

说明书全文

一种磁驱手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驱手表。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手表,大多使用指针的方式进行时间的指示。而指针必须连接机芯转轴,这样千篇一律,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也难以彰显个性化。在表盘的图案设计上,也很容易受到指针影响而不能随意发挥。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磁驱手表。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0005] 一种磁驱手表,包括底座,还包括机芯、设在底座上方的支承板,机芯设在底座和支承板之间,机芯上设有至少一个转轴,转轴上连接有带有磁性的驱动,驱动块设在支承板的下方,支承板的上方设有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指示部件,使得指示部件可在支承板上跟随驱动块移动,所述指示部件为一体成型构件或多部件组装而成的构件或由粉末聚集而成的构件。
[0006]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支承板的上方设有定位槽,定位槽设在指示部件的移动路径上,指示部件设在定位槽内。
[0007]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支承板上方设有透明的盖板,支承板和盖板之间设有指示腔,指示部件设在指示腔内。
[0008]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盖板和支承板固定连接在一起,支承板与底座可拆式连接。
[0009]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支承板与底座之间设有防胶圈。
[0010]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底座上设有第一磁性部件,对应地在支承板上也设有第二磁性部件,使得底座和支承板磁性连接在一起。
[0011]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多个第一磁性部件环形阵列在底座上表面的边缘上,多个第二磁性部件环形阵列在支承板下表面的边缘上,相邻的第一磁性部件极性方向设置相异,相邻的第二磁性部件极性方向设置相异。
[0012]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底座的上表面设有共心的第一底座磁环和第二底座磁环,第二底座磁环设在第一底座磁环内,第一底座磁环和第二底座磁环的极性方向设置相异,对应地在支承板下表面的边缘上设有第一支承板磁环和第二支承板磁环,第一支承板磁环和第一底座磁环相互吸引且位置对应,第二支承板磁环和第二底座磁环相互吸引且位置对应。
[0013]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驱动块的中性面与底座的上表面共面。
[0014]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底座磁环和/或第二底座磁环和/或第一支承板磁环和/或第二支承板磁环为多层堆叠构件。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磁驱手表,包括底座,还包括机芯、设在底座上方的支承板,机芯设在底座和支承板之间,机芯上设有至少一个转轴,转轴上连接有带有磁性的驱动块,驱动块的上方设有支承板,支承板的上方设有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指示部件,使得指示部件可在支承板上跟随驱动块移动。这样时间的指示就无需使用指针了,指示部件负责起指示时间的作用。而设计师就不会受到传统指针的影响,可以在支承板的外观面上随意创作。本发明用于手表。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0017]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0020] 参照图1和图2,这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具体地:
[0021] 一种磁驱手表,包括底座1,还包括机芯2、设在底座1上方的支承板4,机芯2设在底座1和支承板4之间,机芯2上设有至少一个转轴,转轴上连接有带有磁性的驱动块3,驱动块3设在支承板4的下方,支承板4的上方设有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指示部件5,使得指示部件5可在支承板4上跟随驱动块3移动。一种磁驱手表,包括底座,还包括机芯、设在底座上方的支承板,机芯设在底座和支承板之间,机芯上设有至少一个转轴,转轴上连接有带有磁性的驱动块,驱动块的上方设有支承板,支承板的上方设有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指示部件,使得指示部件可在支承板上跟随驱动块移动。这样时间的指示就无需使用指针了,指示部件负责起指示时间的作用。而设计师就不会受到传统指针的影响,可以在支承板的外观面上随意创作。本实施例的指示部件为一体成型构件,还包括让指示部件由多部件组装而成的构件,上述的是有固定形状的指针部件。指示部件还包括是粉末聚集而成的无特定形状的构件,比如用粉等磁性材料的粉末制成的指示部件,铁粉会被驱动块的磁吸住聚集从而形成指示部件。
[0022] 为了让指示部件5能在受到异常的冲击不会脱离其运动轨迹而依然能够正常工作,支承板4的上方设有定位槽7,定位槽7设在指示部件5的移动路径上,指示部件5设在定位槽7内。
[0023] 为了让指示部件5不会丢失,支承板4上方设有透明的盖板6,支承板4和盖板6之间设有指示腔,指示部件5设在指示腔内。
[0024] 盖板6和支承板4固定连接在一起,支承板4与底座1可拆式连接,这样盖板6和支承板4就可以形成一个独立的显示组件,用户可以随意更换自己想要的不同格的显示组件。
[0025] 为了让底座和显示组件能牢固地连接,支承板4与底座1扣接在一起。
[0026] 为了防止水腐蚀机芯,支承板4与底座1之间设有防水胶圈8。
[0027] 为了便于底座和显示组件的连接,底座1上设有第一磁性部件,对应地在支承板4上也设有第二磁性部件,使得底座1和支承板4磁性连接在一起。
[0028] 本实施例具多个第一磁性部件环形阵列在底座上表面的边缘上,本实施例还具多个第二磁性部件环形阵列在支承板下表面的边缘上,相邻的第一磁性部件极性方向设置相异,相邻的第二磁性部件极性方向设置相异。亦即某一个第一磁性部件的南极朝上的话,其两侧的第一磁性部件南极朝下,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减少机芯和磁性驱动块所受到的磁场磁力。
[0029] 为了让机芯受到的磁影响最小,可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在本领域首创的“零磁通磁性连接结构”,具体地:
[0030] 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共心的第一底座磁环11和第二底座磁环12,第二底座磁环12设在第一底座磁环11内,第一底座磁环11和第二底座磁环12的极性方向设置相异,对应地在支承板4下表面的边缘上设有第一支承板磁环41和第二支承板磁环42,第一支承板磁环41和第一底座磁环11相互吸引且位置对应,第二支承板磁环42和第二底座磁环12相互吸引且位置对应。第二支承板磁环和第二底座磁环相互吸引且位置对应。由于第一底座磁环和第二底座磁环的极性方向设置相异,那么第二底座磁环内由第一底座磁环产生的磁感线和第二底座磁环产生磁感线方向相反,互相抵消,经过调节,可让第二底座磁环内的磁通量为零,让机械式或电子式的机芯避免受磁。
[0031] 由于转轴的驱动力很小,故可让驱动块3的中性面与底座1的上表面共面。在底座1和支承板磁性连接后,它们的接触面(也即底座1的上表面)亦为中性面,这样驱动块3受到的磁力最小。
[0032] 为了便于调节第二底座磁环内的磁通量,让第一底座磁环和/或第二底座磁环和/或第一支承板磁环和/或第二支承板磁环为多层堆叠构件,这样通过增加或减少层数便可方便地调节磁通量。
[0033]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