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自动上弦盒

申请号 CN200720148745.8 申请日 2007-06-07 公开(公告)号 CN201083974Y 公开(公告)日 2008-07-09
申请人 俱富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世宗;
摘要 一种 手表 自动上弦盒,该上弦盒的内部空间设有一中隔板,该中隔板上设有一被 马 达所控制而转动的旋转座,该马达依据一控制系统中所预设的其中一种上弦模式而控制该旋转座旋转;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座具有一软弹性的 表带 束套元件,供一机械手表以表带束套其上,进而使机械手表 定位 于该旋转座,据此,藉由该旋转座的转动而达到自动上弦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手表自动上弦盒,该上弦盒(10)的内部空间中设有一中隔板(11),该 中隔板(11)上设有一通过控制系统中的上弦模式所控制的达带动转动的旋转座 (20),一待上弦的机械手表通过其表带束套其上;其特征在于:
该旋转座(20)由一基座(21)以及一表带束套元件(24)所组成;该基座(21)具 有一可被该马达所驱动的中心部;该表带束套元件(24)为一表面具有磨擦并可压 缩的弹性状结构;该基座(21)设有容纳空间(22),该表带束套元件(24)设于该 容纳空间(22)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手表自动上弦盒,其特征在于,该基座(21)侧壁于相对的 一直线位置两端各设一使该容纳空间(22)敞开的开口(2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手表自动上弦盒,其特征在于,该表带束套元件(24)为分 别具有椭圆形以及矩形的纵、横断面的立体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手表自动上弦盒,其特征在于,该表带束套元件(24)的体 积至少与该容纳空间(22)的容积相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手表自动上弦盒,其特征在于,该表带束套元件(24)的体 积大于该容纳空间(22)的容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手表自动上弦盒,其特征在于,该表带束套元件(24)外圈 套有一加径套环(2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手表自动上弦盒,其特征在于,该上弦盒(10)的内部空间 中设有一照明灯泡(1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手表自动上弦盒,其特征在于,该上弦盒(10)的内部空间 中设有一选择器(14),该选择器(14)与上述的控制系统导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手表自动上弦盒,其特征在于,该选择器(14)为数机械式 按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手表自动上弦盒,其特征在于,该选择器(14)为一触控式 面板。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手表维护装置,尤其是机械表自动上弦装置。

背景技术

所谓的自动上弦盒是针对机械式手表进行自动上弦的装置,因机械式手表可随 配戴者的手部动作而为自动上弦产生动,因此自动上弦盒即以特定的作动方式代 替使用者的手部动作而使机械手表上弦。
习知的自动上弦盒,如TW专利第533827号,主要包含一收置盒,该收置盒中设 一中隔板,该中隔板固定一达,该马达的输出轴穿过该中隔板而结合一旋转座, 该旋转座提供一个供机械表定位容放的空间。简单的说,将机械表定位收容在该旋 转座上,启动该马达驱动该旋转座转动,即可以达到对机械表自动上弦的目的。
先前技术的自动上弦盒,其供手表定位收容的旋转座无法依表带腕径而做调 整,较大腕径的手表只得松动地套在旋转座上,旋转座转动时,手表即会发生不当 的晃动碰撞。而较小腕径的表带则可能无法顺利地固定在旋转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表自动上弦盒,以克服上述传统结构的缺 陷,可供各式腕径的机械表束套其上,而能进一步定位在上述的基座中,进行旋动 上弦,并可供使用者依需要选择适合的上弦模式。
本实用新型手表自动上弦盒,该上弦盒的内部空间中设有一中隔板,该中隔 板上设有一通过控制系统中的上弦模式所控制的马达带动转动的旋转座,一待上弦 的机械手表通过其表带束套其上;其特征在于:
该旋转座由一基座以及一表带束套元件所组成;该基座具有一可被该马达所 驱动的中心部;该表带束套元件为一表面具有磨擦力并可压缩的弹性状结构;该 基座设有容纳空间,该表带束套元件设于该容纳空间中。
其中,该基座侧壁于相对的一直线位置两端各设一使该容纳空间敞开的开口。
其中,该表带束套元件为分别具有椭圆形以及矩形的纵、横断面的立体形状。
其中,该表带束套元件的体积至少与该容纳空间的容积相等。
其中,该表带束套元件的体积大于该容纳空间的容积。
其中,该表带束套元件外圈套有一加径套环。
其中,该上弦盒的内部空间中设有一照明灯泡
其中,该上弦盒的内部空间中设有一选择器,该选择器与上述的控制系统导 电连接。
其中,该选择器为数机械式按钮。
其中,该选择器为一触控式面板。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座具有一软弹性的表带束套元件,供一机 械手表以表带束套其上,进而使机械手表定位于该旋转座,藉由该旋转座的转动而 达到自动上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以上述块状的、软弹性的、以及具有表面磨擦力的表带束套元件供 各式腕径的机械表束套其上,而能进一步定位在上述的基座中,进行旋动上弦。
本实用新型该表带束套元件外部可设一加径套环,以可适应较大腕径的表带束 套其上。
本实用新型可供使用者依需要选择适合的上弦模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上弦盒整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弦盒启开后呈现可被使用者接触的内部空间的大致情 形。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3中表带束套元件的4-4剖面图。
图5:为图3中表带束套元件的5-5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表带束套元件连同机械手表定位于基座中的立体外观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表带束套元件与加径套环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表带束套元件、加径套环连同机械手表定位于基座中的立体 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上弦盒10整体外观的大致样态;图2是该上弦盒10启开后 表示一个可被使用者接触的内部空间的大致情形。其内部空间中设有一中隔板11, 该中隔板11定位一旋转座20,该旋转座20被一固定于该中隔板11后方的马达(图未 示)所驱转,而马达的转动方向、转动圈数、转动时间则被一控制系统(图未示)所 控制。
上述的旋转座20供待收容或待上弦的机械手表定位容放。若为上弦的目的,则 在机械手表固定于该旋转座20之后,启动上述的马达,使该旋转座20在一预定的时 间中以预定方向转动预定圈数,机械手表遂于收容放置的同时自动上弦。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旋转座20的立体分解图。该旋转座20包括一与上述马达的 输出轴结合而被带动旋转的基座21,该基座21内部具有一顶部开放的容纳空间22, 该基座21侧壁相对该容纳空间22于一直线相对位置各设一开口23。一表带束套元件 24,供一待上弦的机械手表以其表带束套其上。该表带束套元件24是一块状结构, 如图4、图5,所谓的块状结构是以椭圆形的以及矩形的纵、横断面定义其总体的立 体形状。其体积至少与该容纳空间22相当,或者可以略大于该容纳空间22,以便压 缩密合地填塞入该容纳空间22中,而不致轻易地脱离。该表带束套元件24整体均具 有软弹性而且表面具有适当的磨擦力,如图6所示,机械手表是以表带束套其上, 并且可藉由压缩该表带束套元件24的方式而获得紧制定位的效果,之后再将该表带 束套元件24设置于该基座21的容纳空间22中,其上的表带藉由上述的开口23而避免 与基座21侧壁磨擦。
如图7、图8,面临一个较大腕径的机械手表时,该表带束套元件24外可圈套一 加径套环25,藉由该加径套环25的厚度扩大该表带束套元件24于一环圈部位的外 径,使较大腕径的表带可束套其上,并且压缩该表带束套元件24而获得紧制定位的 效果。
不同品牌的机械手表会有不同的上弦间隔、上弦圈数、上弦时间,因此本实用 新型上述的控制系统预设了若干的上弦模式。所谓的上弦模式是由马达的转动方 向、转动圈数、转动时间所构成,一般是在上述的控制系统中预做相关的设定。
再如图2,本实用新型的上弦盒内部空间中更提供了一照明灯泡13及一组选择 器14,该选择器14与上述的控制系统导电连接,其可供使用者启开或关闭该照明灯 泡13,以及选择意欲的上弦模式,上述控制系统即依所选的上弦模式令该马达作动 该旋转座20,使该机械手表进行旋动上弦。所述的选择器14可包含但不限于图式中 所表现的机械式按钮,一种触控式面板亦为可实现相同功能的技术方实用新型。
虽然本实用新型是以一个最佳实施例做说明,但精于此技艺者能在不脱离本实 用新型精神与范畴下做各种不同形式的改变。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 型而已,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举凡不违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从事的种种修 改或变化,俱属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