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测时学 / 轮系机构、机芯和钟表

轮系机构、机芯和钟表

申请号 CN202110124571.6 申请日 2021-01-29 公开(公告)号 CN113189855B 公开(公告)日 2024-03-01
申请人 精工时计株式会社; 发明人 藤枝久;
摘要 本 发明 谋求 发条 的持续时间的提高化或输出转矩的增大化。提供轮系机构(12),其具备:多个条盒组件(20),具有条盒轮和 棘轮 (45),条盒轮在内部容纳发条,并且能够随着发条的退卷而围绕轴线(O1、O2)旋转,棘轮(45)能够随着发条的退卷而相对于条盒轮围绕轴线相对旋转;和表侧轮系(15),配置于 主板 (11)的表侧,通过随着发条的退卷产生的动 力 来旋转,多个条盒组件在互相 啮合 的状态下沿主板的平面方向分离而配置,多个条盒组件中的各个相对于表侧轮系沿平面方向分离而配置,从而相对于表侧轮系的向主板的厚度方向的重合被避免。
权利要求

1.一种轮系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条盒组件,其具有条盒轮和棘轮,所述条盒轮在内部容纳发条,并且能够随着所述发条的退卷而围绕轴线旋转,所述棘轮能够随着所述发条的退卷而相对于所述条盒轮围绕所述轴线相对旋转;和
表侧轮系,其配置于主板的表侧,通过随着所述发条的退卷产生的动来旋转,多个所述条盒组件在互相啮合的状态下,在所述主板的表侧沿所述主板的平面方向分离而配置,
多个所述条盒组件中的各个所述条盒组件对于所述表侧轮系沿所述平面方向分离而配置,从而相对于所述表侧轮系的向所述主板的厚度方向的重合被避免,所述表侧轮系至少具有:
通过随着所述发条的退卷产生的动力来旋转的二号轮;
随着所述二号轮的旋转而旋转的三号轮;以及
随着所述三号轮的旋转而旋转的四号轮,
所述四号轮在对于多个所述条盒组件沿所述平面方向分离的状态下,与所述主板的中心轴线同轴地配置,
所述二号轮和所述三号轮在对于多个所述条盒组件沿所述平面方向分离的状态下,配置于从所述中心轴线沿所述平面方向偏离的位置
所述三号轮和所述四号轮比与所述条盒轮中的条盒盖平行的假想面更配置于所述主板侧,
在所述主板的所述厚度方向上,以所述假想面为基准而在所述主板的相反侧确保空间空隙,在所述空间空隙,配置有附加功能部,
所述附加功能部被设为自动上弦机构,其具备:
旋转锤,其能够以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和
自动上弦轮系,其将随着所述旋转锤的旋转产生的动力传输至多个所述条盒组件中的任一个,并且使该条盒组件沿一个方向旋转,
所述旋转锤具备轴承,该轴承与所述旋转轴线同轴地配置,具有形成有所述自动上弦轮系所啮合的旋转锤小齿轮外圈
所述外圈对于所述条盒组件沿所述平面方向分离而配置,从而相对于所述条盒组件的向所述厚度方向的重合被避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系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多个所述条盒组件中的任一个与所述二号轮之间,配置有传递轮,该传递轮啮合于所述条盒轮或所述棘轮、和所述二号轮,并且将随着所述发条的退卷产生的动力传输至所述二号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系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号轮具备:
三号轮轴,其具有上头部和下榫头部;和
三号小齿轮,其形成于所述三号轮轴,并啮合所述二号轮中的二号齿轮,所述二号齿轮在所述三号轮轴中的轴向方向的中央部啮合于所述三号小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系机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分轮,该分轮与所述主板的中心轴线同轴地配置,具有啮合于所述三号小齿轮的分针齿轮,
所述三号轮具备三号齿轮,该三号齿轮形成于所述三号轮轴,啮合于所述四号轮中的四号小齿轮,
在比啮合于所述三号小齿轮的所述二号齿轮更靠近所述主板侧,所述分针齿轮与所述三号小齿轮啮合,并且在比所述二号齿轮更从所述主板离开的位置处,所述三号齿轮与所述四号小齿轮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系机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两个所述条盒组件,
所述附加功能部在所述主板的俯视下,位于将两个所述条盒组件的中心彼此连结的第一假想线上,且配置于以第二假想线为基准而与所述表侧轮系相反的一侧,所述第二假想线将位于所述条盒组件的中心彼此的中间的中间位置与所述主板的所述中心轴线连结。
6.一种轮系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条盒组件,其具有条盒轮和棘轮,所述条盒轮在内部容纳发条,并且能够随着所述发条的退卷而围绕轴线旋转,所述棘轮能够随着所述发条的退卷而相对于所述条盒轮围绕所述轴线相对旋转;和
表侧轮系,其配置于主板的表侧,通过随着所述发条的退卷产生的动力来旋转,多个所述条盒组件在互相啮合的状态下,在所述主板的表侧沿所述主板的平面方向分离而配置,
多个所述条盒组件中的各个所述条盒组件对于所述表侧轮系沿所述平面方向分离而配置,从而相对于所述表侧轮系的向所述主板的厚度方向的重合被避免,所述表侧轮系至少具有:
通过随着所述发条的退卷产生的动力来旋转的二号轮;
随着所述二号轮的旋转而旋转的三号轮;以及
随着所述三号轮的旋转而旋转的四号轮,
所述四号轮在对于多个所述条盒组件沿所述平面方向分离的状态下,与所述主板的中心轴线同轴地配置,
所述二号轮和所述三号轮在对于多个所述条盒组件沿所述平面方向分离的状态下,配置于从所述中心轴线沿所述平面方向偏离的位置,
所述三号轮和所述四号轮比与所述条盒轮中的条盒盖平行的假想面更配置于所述主板侧,
在所述主板的所述厚度方向上,以所述假想面为基准而在所述主板的相反侧确保空间空隙,在所述空间空隙,配置有附加功能部,
所述轮系机构具备两个所述条盒组件,
所述附加功能部在所述主板的俯视下,位于将两个所述条盒组件的中心彼此连结的第一假想线上,且配置于以第二假想线为基准而与所述表侧轮系相反的一侧,所述第二假想线将位于所述条盒组件的中心彼此的中间的中间位置与所述主板的所述中心轴线连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系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多个所述条盒组件中的任一个与所述二号轮之间,配置有传递轮,该传递轮啮合于所述条盒轮或所述棘轮、和所述二号轮,并且将随着所述发条的退卷产生的动力传输至所述二号轮。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轮系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号轮具备:
三号轮轴,其具有上榫头部和下榫头部;和
三号小齿轮,其形成于所述三号轮轴,并啮合所述二号轮中的二号齿轮,所述二号齿轮在所述三号轮轴中的轴向方向的中央部啮合于所述三号小齿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系机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分轮,该分轮与所述主板的中心轴线同轴地配置,具有啮合于所述三号小齿轮的分针齿轮,
所述三号轮具备三号齿轮,该三号齿轮形成于所述三号轮轴,并啮合于所述四号轮中的四号小齿轮,
在比啮合于所述三号小齿轮的所述二号齿轮更靠近所述主板侧,所述分针齿轮与所述三号小齿轮啮合,并且在比所述二号齿轮更从所述主板离开的位置处,所述三号齿轮与所述四号小齿轮啮合。
10.一种机芯,具备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系机构。
11.一种钟表,具备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芯。

说明书全文

轮系机构、机芯和钟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轮系机构、机芯和钟表。

背景技术

[0002] 在机械式钟表中的机芯中,一般而言,条盒轮通过随着发条的退卷产生的动(输出转矩)来旋转,从而旋转力被传递至表侧轮系等各种轮系。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至少具备条盒轮、二号轮、三号轮、四号轮和分轮的机芯。二号轮具有二号小齿轮和二号齿轮,二号小齿轮啮合于条盒轮。三号轮具有三号小齿轮和三号齿轮,三号小齿轮啮合于二号齿轮。四号轮具有四号小齿轮和四号齿轮,四号小齿轮啮合于三号齿轮。分轮具有分针齿轮,分针齿轮啮合于三号齿轮。
[0003] 因此,在上述机芯中,能够分别将条盒轮的旋转力经由二号轮和三号轮传输至四号轮和分轮,能够使四号轮60秒钟旋转一圈,使分轮60分钟旋转一圈。此外,该机芯为四号轮与分轮一起配置于机芯中心且在四号轮安装有秒针的所谓的三针居中式秒针直接驱动构造。另外,对于二号轮和三号轮,配置于从机芯中心沿机芯的平面方向偏离的位置
[0004] 在先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702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8] 可是,在现有的机械式钟表中的机芯中,在机芯的俯视下,大多配置成构成表侧轮系的至少一个齿轮相对于条盒轮平面地重叠(即,配置成沿机芯的厚度方向重叠)。因此,为了使棘轮平面地退避,需要减小棘轮的外径或者减薄条盒轮的厚度本身等对策。特别地,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机芯中的二号轮和三号轮那样,在构成表侧轮系的齿轮两个以上相对于条盒轮平面地重叠的情况下,不得不减薄条盒轮的厚度本身。
[0009] 可是,在棘轮的外径受制约的情况下,难以增大对于啮合至棘轮的各种轮系(例如,表侧轮系、自动上弦轮系等)的减速比或增速比,产生增大齿轮的数量等设计上的制约。
[0010] 另外,如果条盒轮的厚度变薄,则与此相应地,容纳于条盒轮内的发条的发条宽度变窄。因此,有必要与此相应地增厚发条的厚度,由此例如绕圈数减少等,能够使用的发条产生制约。由此,如果想将随着发条的退卷产生的输出转矩维持为一定,则招致发条的持续时间(从被卷紧的状态通过退卷而回到自然长度的时间)减少的不佳状况。另外,与此相反地,如果想将上述持续时间维持为一定,则招致上述输出转矩本身变小的不佳状况。如此,如果条盒轮的厚度变薄,则招致持续时间的减少或输出转矩本身减少这一不佳状况。
[0011] 此外,为了避免构成表侧轮系的至少一个齿轮与条盒轮的平面上的重叠,考虑减小例如条盒轮的外径。然而,在此情况下,由于条盒轮本身的外径变小,与此相伴地发条也变短或变薄,因而也与上述情况同样地招致持续时间的减少或输出转矩本身减少这一不佳状况。
[0012] 本发明是考虑到这样的情形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能够谋求发条的持续时间的提高化或输出转矩的增大化的轮系机构、机芯和钟表。
[0013]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4] (1)本发明所涉及的轮系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条盒组件,其具有条盒轮和棘轮,条盒轮在内部容纳发条,并且能够随着前述发条的退卷而围绕轴线旋转,棘轮能够随着前述发条的退卷而相对于前述条盒轮围绕前述轴线相对旋转;和表侧轮系,其配置于主板的表侧,通过随着前述发条的退卷产生的动力来旋转,多个前述条盒组件在互相啮合的状态下,在前述主板的表侧沿前述主板的平面方向分离而配置,多个前述条盒组件中的各个相对于前述表侧轮系沿前述平面方向分离而配置,从而相对于前述表侧轮系的向前述主板的厚度方向的重合被避免。
[0015] 依据本发明所涉及的轮系机构,由于在主板的表侧具备多个条盒组件,因而能够增大主板的表侧的面积中的、多个条盒轮所占据的面积。而且,多个条盒组件中的任一个都相对于表侧轮系沿主板的平面方向分离而配置,避免了条盒组件与表侧轮系沿主板的厚度方向重叠。由此,能够使条盒轮的厚度尽可能地厚至例如相当于主板与轮系夹板之间的间隙程度的程度,并且能够使条盒轮和棘轮的外径尽量大。
[0016] 由于这些原因,能够抑制各条盒组件中的发条的厚度或发条宽度等受制约,例如在将输出转矩维持为一定的情况下,能够谋求发条的持续时间的提高化,并且在将发条的持续时间维持为一定的情况下,能够谋求输出转矩的增大化。因此,能够谋求发条的持续时间的提高化或输出转矩的增大化,能够为输出转矩的传递性能优异的轮系机构。
[0017] (2)也可以是,前述表侧轮系至少具有通过随着前述发条的退卷产生的动力来旋转的二号轮、随着前述二号轮的旋转而旋转的三号轮、以及随着前述三号轮的旋转而旋转的四号轮,前述四号轮在相对于多个前述条盒组件沿前述平面方向分离的状态下,与前述主板的中心轴线同轴地配置,前述二号轮和前述三号轮在相对于多个前述条盒组件沿前述平面方向分离的状态下,配置于从前述中心轴线沿前述平面方向偏离的位置。
[0018] 在此情况下,由于将四号轮与主板的中心轴线同轴地配置,因而例如能够通过将秒针安装于四号轮而作为与所谓的三针居中式秒针直接驱动对应的轮系机构来利用。在此情况下,二号轮、三号轮和四号轮中的任一个也都相对于多个条盒组件沿平面方向分离,避免了相对于条盒组件沿主板的厚度方向重叠。因此如前所述,能够谋求发条的持续时间的提高化或输出转矩的增大化,能够效率好地对二号轮传递动力。
[0019] (3)也可以在多个前述条盒组件中的任一个与前述二号轮之间,配置有传递轮,该传递轮啮合于前述条盒轮或前述棘轮、和前述二号轮,并且将随着前述发条的退卷产生的动力传输至前述二号轮。
[0020] 在此情况下,能够经由传递轮将动力从条盒组件传递至二号轮。因此,没必要使条盒组件的条盒轮或棘轮与二号轮直接地啮合。例如,在经由二号小齿轮使条盒组件的条盒轮或棘轮与二号轮直接地啮合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与条盒组件的干涉等,二号齿轮易于小直径化。然而,由于具备传递轮,因而在例如传递轮与二号小齿轮啮合的情况下,能够使二号小齿轮的位置远离条盒组件。因此,能够使二号齿轮大直径化,能够有助于表侧轮系整体的增速比的增大化。如此,通过具备传递轮,从而能够配置于使二号轮从条盒组件离开的位置,能够制约少地自由选择二号小齿轮和二号齿轮的直径,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除此之外,能够增大表侧轮系的增速比。此外,传递轮仅啮合于条盒轮或棘轮、和二号轮(例如二号小齿轮),因而能够为一层构造的齿轮。因此,只要传递轮中的头部相对于条盒组件不沿厚度方向重叠,则传递轮难以对条盒轮的厚度造成影响。
[0021] (4)也可以是,前述三号轮具备:三号轮轴,其具有上榫头部和下榫头部;和三号小齿轮,其形成于前述三号轮轴,啮合前述二号轮中的二号齿轮,前述二号齿轮在前述三号轮轴中的轴向方向的中央部啮合于前述三号小齿轮。
[0022] 在此情况下,能够通过二号齿轮与三号小齿轮的啮合来将二号轮的动力传输至三号轮。此时,大的负荷易于作用于二号齿轮与三号小齿轮啮合的部分。在此情况下,由于二号齿轮在三号轮轴中的轴向方向的中央部啮合于三号小齿轮,因而也易于使负荷相对于三号轮中的上榫头部和下榫头部均等地分散。因此,能够抑制负荷集中于任一个榫头部,能够抑制例如任一个榫头部提前磨损。因此,能够导致三号轮和表侧轮系整体的耐久性的提高化,并且能够使三号轮稳定且精度好地旋转。
[0023] (5)也可以具备分轮,该分轮与前述主板的中心轴线同轴地配置,具有啮合于前述三号小齿轮的分针齿轮,前述三号轮具备形成于前述三号轮轴且啮合于前述四号轮中的四号小齿轮的三号齿轮,在比啮合于前述三号小齿轮的前述二号齿轮更靠近前述主板侧,前述分针齿轮与前述三号小齿轮啮合,并且在比前述二号齿轮更从前述主板离开的位置,前述三号齿轮与前述四号小齿轮啮合。
[0024] 在此情况下,三号轮通过随着发条的退卷产生的动力而经由二号轮旋转,从而能够将传输至三号轮的动力经由分针齿轮传输至分轮,并且能够经由四号小齿轮传输至四号轮。由此,能够随着三号轮的旋转而使分轮和四号轮分别旋转。特别地,如前所述,二号齿轮在三号轮轴中的轴向方向的中央部啮合于三号小齿轮,从而三号轮稳定且精度好地旋转。因此,对于啮合至三号轮的分轮和四号轮,也能够抑制例如齿隙等,并同时精度好地旋转,能够进行恰当的走针并能够抑制关于时刻的信息等的指示偏差。
[0025] 而且,在比二号齿轮和三号小齿轮的啮合位置更靠近主板侧,使分针齿轮和三号小齿轮啮合,在比二号齿轮和三号小齿轮的啮合位置更从主板离开的位置,使三号齿轮和四号小齿轮啮合。即,将分针齿轮与三号小齿轮啮合的位置、二号齿轮与三号小齿轮啮合的位置、三号齿轮与四号小齿轮啮合的位置以从主板侧按该次序排列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使从二号轮传输至三号轮的动力沿三号轮轴的轴向方向分散,并同时平衡好地传输至分针齿轮和四号小齿轮。
[0026] (6)也可以是,前述三号轮和前述四号轮比与前述条盒轮中的条盒盖平行的假想面更配置于前述主板侧。
[0027] 在此情况下,使比二号轮更位于动力传递的下游侧的三号轮和四号轮比假想面更靠近主板侧而配置。特别地,由于使与主板的中心轴线同轴地配置的四号轮靠近主板侧配置,因而能够在主板的中央部分,将表侧轮系配置于接近主板侧的位置而将高度抑制得低。主板的中央部分是钟表零件易于集中的区域,特别是在三针居中式秒针直接驱动的情况下,该倾向变得明显。在此情况下,由于在主板的中央部分,能够将表侧轮系的高度抑制得低,因而也变得易于配置其它的钟表零件,而且能够防止成为例如像中央部分凸出那样的钟表。
[0028] (7)也可以在前述主板的前述厚度方向上,以前述假想面为基准而在前述主板的相反侧确保空间空隙,在前述空间空隙配置有附加功能部。
[0029] 在此情况下,利用通过使三号轮和四号轮比假想面更靠近主板侧配置而确保的空间空隙,配置对钟表附加某些功能的附加功能部。由此,能够有助于钟表的多功能性。特别地,由于有效地利用空间空隙来配置附加功能部,因而能够抑制例如钟表的中央部分凸出,能够实现具有多功能性且外观性、审美性优异的钟表,而且能够防止钟表的外观成为工业性的设计。
[0030] (8)也可以是,前述附加功能部为自动上弦机构,其具备:旋转锤,能够以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自动上弦轮系,将随着前述旋转锤的旋转产生的动力传输至多个前述条盒组件中的任一个,并且使该条盒组件沿一个方向旋转,前述旋转锤具备轴承,该轴承与前述旋转轴线同轴地配置,具有形成有前述自动上弦轮系所啮合的旋转锤小齿轮的外圈,前述外圈相对于前述条盒组件沿前述平面方向分离而配置,从而相对于前述条盒组件的向前述厚度方向的重合被避免。
[0031] 在此情况下,由于作为附加功能部而具备自动上弦机构,因而能够利用基于旋转锤的动力来经由自动上弦轮系使条盒组件始终沿相同方向旋转。由此,能够将发条卷紧,能够附加自动上弦的功能。特别地,由于利用空间空隙来配置自动上弦机构,因而如前所述,能够抑制钟表的中央部分凸出,能够实现具有自动上弦机构且外观性、审美性优异的自动上弦式的钟表。
[0032] 而且,由于利用空间空隙来配置外圈,因而能够确保外圈的高度。因此,能够使自动上弦轮系中的啮合于旋转锤小齿轮的齿轮中的轮轴的长度为仅能够在该轮轴形成榫头部的程度的长度。由此,能够利用榫头部来轴支承(旋转引导)啮合于旋转锤的齿轮。此外,在由于轮轴的长度短而不能形成榫头部的情况下,大多为所谓的销引导,但在销的情况下,细直径化存在限度,因而摩擦阻力大,易于发生动力损失。与此相对的是,由于如上所述地能够通过确保轮轴的长度而形成榫头部,因而能够使该榫头部或引导部的直径变细,能够使摩擦阻力降低而提高传递效率。
[0033] 而且,对于外圈,也相对于条盒组件沿平面方向分离而配置,从而避免相对于条盒组件沿主板的厚度方向重叠。由此,能够不受外圈影响地增厚条盒轮的厚度,并且能够增大条盒轮和棘轮的外径。
[0034] (9)也可以具备两个前述条盒组件,前述附加功能部在前述主板的俯视下位于将两个前述条盒组件的中心彼此连结的第一假想线上,且配置于以第二假想线为基准而与前述表侧轮系相反的一侧,该第二假想线将位于前述条盒组件的中心彼此的中间的中间位置与前述主板的前述中心轴线连结。
[0035] 在此情况下,能够利用空间空隙并同时平衡好地配置附加功能部和表侧轮系,能够有助于钟表整体的薄型等。
[0036] (10)本发明所涉及的机芯具备前述轮系机构。
[0037] (11)本发明所涉及的钟表具备前述机芯。
[0038] 在此情况下,由于具备通过发条的持续时间的提高化或输出转矩的增大化而输出转矩的传递性能优异的轮系机构,因而能够为工作的可靠性高的机芯和钟表。
[0039] 发明的效果
[0040] 依据本发明,能够为能够谋求发条的持续时间的提高化或输出转矩的增大化的轮系机构、机芯和钟表。附图说明
[0041] 图1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图,是钟表的外观图。
[0042] 图2是图1所示的机芯的俯视图。
[0043] 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第一条盒组件与第二条盒组件的关系的截面图。
[0044] 图4是示出图2所示的第二条盒组件与表侧轮系的关系的截面图。
[0045] 图5是图2所示的主板的中央部分处的截面图。
[0046] 图6是示出图2所示的第一条盒组件与自动上弦轮系的关系的截面图。
[0047] 图7是图2所示的旋转锤的立体图。
[0048] 图8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轮系机构的变形例的机芯的俯视图。
[0049] 图9是示出图2所示的第二条盒组件与表侧轮系的关系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钟表的一个示例,举例说明作为时针、分针和秒针配置于机芯的中心的三针居中式秒针直接构造的自动上弦式机械式钟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各图中,为易于观察附图,有时候省略钟表用零件的一部分的图示,并且有时候将各钟表用零件简化而图示。
[0051] (钟表的基本构成)
[0052] 一般而言,将钟表的包括驱动部分的机械体称为“机芯”。将在该机芯安装表盘、针并放入钟表壳中而成为完成制品的状态称为钟表的“成品”。将构成钟表的基板的主板的两侧中的存在钟表壳的玻璃的一侧(即,存在表盘的一侧)称为机芯的“背侧”。另外,将主板的两侧中的存在钟表壳的壳后盖的一侧(即,与表盘相反的一侧)称为机芯的“表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从表盘朝向壳后盖(表侧)的方向作为上侧并以其相反侧(背侧)作为下侧而说明。因此,主板的厚度方向成为上下方向。
[0053]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钟表1的成品在由玻璃2和未图示的壳后盖构成的钟表壳3内具备:机芯10;表盘4,其具有表示至少与时钟有关的信息的刻度等;以及指针,其包括表示时的时针5、表示分的分针6和表示秒的秒针7。
[0054] 如图2至图4所示,机芯10具备配置于主板11的表侧的轮系机构12。轮系机构12主要具备:多个条盒组件20,配设于主板11与配置于主板11表侧的条盒夹板13之间;和表侧轮系15,配设于主板11与配置于主板11表侧的轮系夹板14之间。而且,轮系机构12还具备:擒纵器16,控制表侧轮系15的旋转;未图示的调速器,对擒纵器16进行调速;以及手动上弦机构17和自动上弦机构18。此外,在主板11的背侧配设有后述的背侧轮系等,并且表盘4以能够透过玻璃2视觉辨认的方式配置。
[0055] (条盒组件)
[0056]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主板11的表侧,配设有两个条盒组件20。此外,条盒组件20的数量不限定于两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将两个条盒组件20中的一个称为第一条盒组件21,将另一个称为第二条盒组件22。第一条盒组件21和第二条盒组件22配置成相对于沿厚度方向贯穿主板11的中心的中心轴线C,沿主板11的平面方向分离而配置,并且互相相邻。
[0057] 第一条盒组件21以能够相对于主板11和条盒夹板13围绕第一轴线O1旋转的方式设置。第二条盒组件221以能够相对于主板11和条盒夹板13围绕第二轴线O2旋转的方式设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这些第一轴线O1和第二轴线O2或包括上述中心轴线C的各轴线,在从轴线方向观察的俯视下,将与轴线交叉的方向称为径向方向,将围绕轴线绕转的方向称为周向方向。以下,对第一条盒组件21和第二条盒组件22详细地说明。
[0058] (第一条盒组件)
[0059]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条盒组件21具备在内部容纳发条30的条盒轮31、条盒轴35、棘轮轴40以及棘轮45,与第一轴线O1同轴地配置。
[0060] 条盒轮31具备有底筒状的条盒主体32和从上方闭塞条盒主体32的有顶筒状的条盒盖33,在条盒主体32的内部容纳发条30。条盒主体32具备:底壁部32a,形成为将第一轴线O1作为中心的圆板状;和周壁部32b,形成为从底壁部32a的外周缘部朝向上方延伸,从径向方向外侧包围发条30。在底壁部32a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将该底壁部32a上下贯通的第一嵌合孔34a。在周壁部32b的外周面,遍及整周形成有朝向径向方向外侧突出的条盒齿部32c。而且,发条30的外端部固定于周壁部32b的内周面。
[0061] 条盒盖33从上方闭塞条盒主体32。条盒盖33的外周缘部相对于条盒主体32中的周壁部32b的上端部嵌合。由此,条盒主体32和条盒盖33互相一体地组合。在条盒盖33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将该条盒盖33上下贯通的第二嵌合孔34b。
[0062] 条盒轴35以圆筒状形成,与第一轴线O1同轴地配置。条盒轴35插入贯通至条盒轮31中的第一嵌合孔34a和第二嵌合孔34b。条盒轴35中的轴向方向的中间部分35a朝向径向方向外侧鼓出,并且略微进入条盒主体32内。而且,发条30的内端部卡止于该条盒轴35的中间部分35a。
[0063] 条盒轴35以能够相对于条盒轮31围绕第一轴线O1相对旋转的方式嵌合于第一嵌合孔34a内和第二嵌合孔34b内。由此,条盒轴35可相对旋转地支撑条盒轮31。此外,条盒轴35的中间部分35a略微进入条盒主体32内,从而条盒轮31相对于条盒轴35的上下移动被限制。另外,条盒轴35的上端部以比条盒盖33更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延伸。
[0064] 棘轮轴40具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部41、和一体地形成于轴部41并朝向径向方向外侧突出的凸缘42,与第一轴线O1同轴地配置。轴部41从上方插入至条盒轴35的内侧,并且通过例如压入、螺纹固定等一体地固定于条盒轴35的内侧。轴部41的下端部比条盒轴35更向下方突出。轴部41的上端部和凸缘42比条盒轴35更配置于上方。在轴部4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形成有上榫头部41a和下榫头部41b。
[0065] 上述的棘轮轴40中,下榫头部41b由保持于主板11的轴承轴支承,上榫头部41a由保持于条盒夹板13的轴承轴支承。由此,第一条盒组件21整体以能够在主板11与条盒夹板13之间围绕第一轴线O1旋转的方式被支撑。作为轴承,可列举例如由红宝石等形成的孔钻等。
[0066] 棘轮45在条盒盖33与凸缘42之间与第一轴线O1同轴地配置,并且通过例如压入等而以相对于条盒轴35的上端部被止转的状态固定。此外,凸缘42的下表面与棘轮45的上表面接触。由此,棘轮45以被凸缘42和条盒轴35夹持的状态固定,并且相对于条盒轮31不接触。即,棘轮45以在与条盒盖33之间隔开间隙的状态比条盒轮31更配置于上方。另外,在棘轮45的外周缘部,遍及整周形成有棘齿部45a。
[0067] 发条30以将第一轴线O1作为中心而卷绕成漩涡状的状态容纳于条盒轮31内。如前所述,发条30的外端部固定于条盒主体32,内端部卡止于条盒轴35。因此,发条30能够通过固定于条盒轴35的棘轮45与条盒轮31的相对旋转而以缩小直径的方式弹性变形并同时被卷紧,并且通过退卷时的弹性复原力而将动力(输出转矩)传输至棘轮45或条盒轮31,使棘轮45或条盒轮31围绕第一轴线O1旋转。
[0068] (第二条盒组件)
[0069] 第二条盒组件22为与上述的第一条盒组件21相同的构成。因此,在第二条盒组件22的各构成部件标记与第一条盒组件21的构成部件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但是,在第一条盒组件21中,条盒轮31的外径与棘轮45的外径同等,条盒齿部32c和棘齿部45a配置成沿上下方向重叠。与此相对的是,在第二条盒组件22中,形成为棘轮45的外径比条盒轮31的外径更小,棘齿部45a配置于条盒盖33的上方。
[0070] (第一条盒组件与第二条盒组件的关系)
[0071] 如上所述地构成的第一条盒组件21和第二条盒组件22如前所述地配置成互相相邻。具体而言,第一条盒组件21配置于比第二条盒组件22更接近柄轴50的位置。而且,第一条盒组件21和第二条盒组件22以互相的条盒齿部32c彼此啮合的状态邻接配置。而且,随着柄轴50的旋转而旋转的冠状中间轮55经由棘齿部45a啮合于第一条盒组件21中的棘轮45。
[0072] 柄轴50可旋转地装入形成于主板11的未图示的柄轴引导孔。图1所示的转柄51联接至柄轴50。由此,能够经由转柄51对柄轴50进行旋转操作。
[0073] 柄轴50通过具有拨针杆、离合杆、离合杆弹簧等的未图示的切换装置而确定轴向方向的位置。在柄轴50的引导轴部,安装有未图示的立轮,立轮能够相对于柄轴50旋转,并且不能沿轴向方向移动。在柄轴50中的比立轮更位于顶端侧的部分,安装有未图示的离合轮,离合轮不能相对于柄轴50旋转,且能够沿轴向方向移动。
[0074] 立轮和离合轮例如能够在将柄轴50设定于沿着轴向方向最接近机芯10的柄轴位置(零级位置)时互相啮合。因此,通过在该状态下经由转柄51对柄轴50进行旋转操作,能够经由离合轮使立轮围绕与柄轴50同轴的轴线旋转。
[0075] 能够通过立轮旋转而使图2所示的冠状中间轮55旋转。此外,冠状中间轮55构成手动上弦机构17。在图示的示例中,为了使图示简化,仅图示冠状中间轮55,但手动上弦机构17在冠状中间轮55与立轮之间联结,具备多个中间轮。总之,手动上弦机构17构成为,随着立轮的旋转,最终冠状中间轮55旋转。
[0076] 此外,在使柄轴50在从上述零级位置拉出一级的状态下旋转的情况下,能够经由离合轮和未图示的小轮使后述的时轮100和分轮80旋转。由此,能够进行时刻的修正而进行时刻校准等修正。
[0077] 如上所述,冠状中间轮55啮合于第一条盒组件21的棘轮45,因而通过在上述零级位置处对柄轴50进行旋转操作,能够经由手动上弦机构17使棘轮45围绕第一轴线O1旋转。因此,能够经由条盒轴35将发条30卷紧。
[0078] 此时,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条盒组件21的条盒轮31与第二条盒组件22的条盒轮31互相啮合,因而随着上述发条30的卷紧,第一条盒组件21的条盒轮31围绕第一轴线O1旋转,与此相伴的是,第二条盒组件22的条盒轮31围绕第二轴线O2旋转,由此,关于第二条盒组件22,能够通过条盒轮31的旋转而将发条30卷紧。
[0079] 如此,关于发条30的卷紧,对于第一条盒组件21,棘轮45围绕第一轴线O1旋转,从而能够将发条30卷紧。与此相对的是,对于第二条盒组件22,条盒轮31旋转,从而能够将发条30卷紧。而且,关于随着发条30的退卷产生的输出转矩(动力),对于第一条盒组件21,条盒轮31旋转,从而能够将发条30的输出转矩传递至第二条盒组件22的条盒轮31。与此相对的是,对于第二条盒组件22,棘轮45旋转,从而能够将第二条盒组件22的发条30的输出转矩和从第一条盒组件21传输的输出转矩传输至后述的传递轮110。
[0080] 此外,如图2所示,在第一条盒组件21中的棘轮45,为了防止卷紧的发条30的退卷,卡合有限制棘轮45的反转的棘爪56。由此,棘轮45仅容许进行发条30的卷紧的仅仅一个方向的旋转。
[0081] (表侧轮系、传递轮)
[0082] 如图2和图4所示,表侧轮系15配置于主板11与轮系夹板14之间,通过随着第一条盒组件21和第二条盒组件22中的发条30的退卷产生的输出转矩来旋转,起到使时针5、分针6和秒针7走针的作用。此外,轮系夹板14具备配置于与条盒夹板13同等的高度位置的上侧轮系夹板14a、和比上侧轮系夹板14a更位于主板11侧的下侧轮系夹板14b,以高度两级地变化的阶梯形状形成。
[0083] 表侧轮系15主要具备二号轮60、三号轮70和四号轮90。第一条盒组件21和第二条盒组件22相对于该表侧轮系15沿主板11的平面方向分离而配置,配置成避免上下方向的相对于表侧轮系15的重合。
[0084]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轮系机构12具备主要具备分轮80、四号轮90、时轮100和未图示的跨轮的背侧轮系。而且,轮系机构12具备传递轮110,其配置于第二条盒组件22中的棘轮45与二号轮60之间,将随着发条30的退卷产生的输出转矩传输至二号轮60。
[0085] 传递轮110为称为所谓的惰轮等的齿轮,能够围绕第三轴线O3旋转。传递轮110中,上榫头部110a由保持于上侧轮系夹板14a的孔钻等轴承轴支承,并且下榫头部110b由保持于一体地形成于主板11的伸出凸缘部11a的孔钻等轴承轴支承。传递轮110具备啮合于第二条盒组件22中的棘轮45的传递齿轮111。由此,传递轮110能够随着棘轮45的旋转而围绕第三轴线O3旋转。此外,传递轮110为不具有小齿轮,而是具备传递齿轮111的一层构造的齿轮。
[0086] 上述伸出凸缘部11a形成为,从主板11中的沿着第二条盒组件22中的条盒轮31的周壁部32b向上方立起的部分的上端部,沿着主板11的平面方向伸出。由此,传递轮110以位于与棘轮45和条盒盖33同等的高度位置的方式,在向上方被抬起的状态下由伸出凸缘部11a轴支承。
[0087] 如上所述地构成的传递轮110中,在传递齿轮111配置成位于与第二条盒组件22中的条盒轮31的棘轮45相同的高度(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状态下,传递齿部111a啮合于棘齿部45a。特别地,传递轮110配置成,形成有上榫头部110a和下榫头部110b的轮轴相对于第二条盒组件22沿主板11的平面方向分离,不沿上下方向重叠。而且如上所述,传递齿轮111配置于与棘轮45相同的平面内。因此,传递轮110难以对条盒轮31的厚度造成影响。
[0088] 二号轮60中,上榫头部60a由保持于上侧轮系夹板14a的孔钻等轴承轴支承,并且下榫头部60b由保持于主板11的孔钻等轴承轴支承,二号轮60能够围绕第四轴线O4旋转。二号轮60具备传递齿轮111所啮合的二号小齿轮61、和啮合于后述的三号小齿轮71的二号齿轮62。由此,二号轮60能够随着传递轮110的旋转而围绕第四轴线O4旋转。
[0089] 二号齿轮62配置成进入支撑传递齿轮111的伸出凸缘部11a的下方。因此,传递轮110以相对于二号齿轮62悬伸的方式配置于上方。
[0090] 三号轮70中,上榫头部70a由保持于下侧轮系夹板14b的孔钻等轴承轴支承,并且下榫头部70b由保持于主板11的孔钻等轴承轴支承,三号轮70能够围绕第五轴线O5旋转。三号轮70具备:三号轮轴73,形成有上榫头部70a和下榫头部70b;三号小齿轮71,形成于三号轮轴73,啮合二号齿轮62;以及三号齿轮72,形成于三号轮轴73,啮合于后述的四号小齿轮92。由此,三号轮70能够随着二号轮60的旋转而围绕第五轴线O5旋转。
[0091] 特别地,由于三号轮70由比支撑二号轮60等的上侧轮系夹板14a更位于下方的下侧轮系夹板14b支撑,因而比二号轮60等更配置于主板11侧。具体而言,三号轮70比与条盒盖33平行的假想面V(参照图4)更配置于下方(主板11侧)。
[0092] 四号轮90在配置于由主板11保持的圆筒部95内的状态下,与主板11的中心轴线C同轴地配置,且能够围绕中心轴线C旋转。四号轮90具有:轮轴91;三号齿轮72所啮合的四号小齿轮92;以及四号齿轮93。轮轴91由设于圆筒部95内的轴承可旋转地支撑。在图示的示例中,轮轴91由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而配置的两处的轴承可旋转地支撑。轮轴91的上榫头部91a由保持于下侧轮系夹板14b的孔钻等轴承轴支承。由此,四号轮90能够随着三号轮70的旋转而围绕中心轴线C旋转。
[0093] 轮轴91的下端部比表盘4更向下方突出,并且比分轮80和时轮100更向下方突出。而且,在轮轴91的下端部安装有秒针7。由此,成为通过四号轮90的旋转而直接地使秒针7走针的直接驱动方式。此外,秒针7以由擒纵器16和调速器调速的旋转速度旋转,即一分钟旋转一圈。
[0094] 对于如此构成的四号轮90,也与三号轮70同样地由下侧轮系夹板14b支撑,因而比二号轮60等更配置于主板11侧。因此,四号轮90配置于与三号轮70同等的高度位置,比上述假想面V更配置于下方。
[0095] 构成背侧轮系的分轮80在主板11的背侧与中心轴线C同轴地配置,并且能够围绕中心轴线C旋转。分轮80具有:筒状的分轮主体81,包围圆筒部95;分针齿轮82,组合至分轮主体81的上端部,啮合于三号小齿轮71;以及分针小齿轮81a,其形成于分轮主体81中的位于分针齿轮82与时轮100之间的部分。由此,分轮80能够随着三号轮70的旋转而围绕中心轴线C旋转。
[0096] 详细而言,分轮80在分针小齿轮81a重叠于后述的时针齿轮102上的状态下,分轮主体81配置于后述的时轮主体101的内侧。由此,分轮80由时轮100沿上下方向定位,且能够由时轮100引导并同时围绕中心轴线C稳定地旋转。
[0097] 此外,分轮主体81和分针齿轮82在维持既定压接力(摩擦力)的状态下组合。因此,例如在时刻校准时等,在超过上述压接力(摩擦力)的相对旋转力作用于分轮主体81与分针齿轮82之间时,能够使分针齿轮82相对于分轮主体81滑落。
[0098] 分轮主体81的下端部比时轮100更向下方突出,且比四号轮90中的轮轴91的下端部更配置于上方。而且,在分轮主体81的下端部安装有分针6。因此,分针6比安装于四号轮90的秒针7更位于表盘4侧。由此,能够通过分轮80的旋转而直接地使分针6走针。此外,分针
6以由擒纵器16和调速器调速的旋转速度旋转,即一小时旋转一圈。另外,分轮80比四号齿轮93更位于下方,因而比上述假想面V更配置于下方。
[0099] 构成背侧轮系的时轮100在主板11的背侧与中心轴线C同轴地配置,并且能够围绕中心轴线C旋转。时轮100具备:圆筒状的时轮主体101,包围分轮主体81;和时针齿轮102,一体地形成于时轮主体101的上端部,啮合于未图示的跨轮。此外,跨轮也啮合于分轮80中的分针小齿轮81a。由此,时轮100随着分轮80和跨轮的旋转而围绕中心轴线C旋转,[0100] 时轮主体101的下端部比表盘4更向下方突出,且比分轮主体81的下端部更配置于上方。而且,在时轮主体101的下端部安装有时针5。因此,时针5比安装于分轮80的分针6更位于表盘4侧。由此,能够通过时轮100的旋转而直接地使时针5走针。此外,时针5以由擒纵器16和调速器调速的旋转速度旋转,即十二小时旋转一圈。另外,时轮100比分针齿轮82更位于下方,因而比上述假想面V更配置于下方。
[0101] 在如上所述地构成的表侧轮系15和背侧轮系中,四号轮90、分轮80和时轮100与中心轴线C同轴地配置,二号轮60、三号轮70和跨轮配置于从中心轴线C沿主板11的平面方向偏离的位置。而且,三号轮70、四号轮90、分轮80、时轮100和跨轮比假想面V更配置于下方。因此,如图4所示,在比假想面V更靠上方,确保了能够配置自动上弦机构18的空间空隙S。在后文中对自动上弦机构18进行说明。
[0102] (擒纵器、调速器)
[0103] 如图2和图4所示,擒纵器16具备随着四号轮90的旋转而围绕第六轴线O6旋转的擒纵中间轮120、随着擒纵中间轮120的旋转而围绕第七轴线O7旋转的擒纵轮130、以及使擒纵轮130进行擒纵而有规律地旋转的未图示的擒纵叉,利用来自未图示的摆轮游丝系统的有规律的振动来控制表侧轮系15。
[0104] 擒纵中间轮120中,上榫头部120a由保持于下侧轮系夹板14b的孔钻等轴承轴支承,并且下榫头部120b由保持于主板11的孔钻等轴承轴支承,擒纵中间轮120能够围绕第六轴线O6旋转。擒纵中间轮120具备四号齿轮93所啮合的擒纵中间小齿轮121、和擒纵中间齿轮122。由此,擒纵中间轮120能够随着四号轮90的旋转而围绕第六轴线O6旋转。
[0105] 擒纵轮130中,上榫头部130a由保持于擒纵夹板135的孔钻等轴承轴支承,并且下榫头部130b由保持于主板11的孔钻等轴承轴支承,擒纵轮130能够围绕第七轴线O7旋转。擒纵轮130具备擒纵中间齿轮122所啮合的擒纵小齿轮131、和具有多个擒纵齿的擒纵齿轮132。此外,擒纵叉具有能够相对于擒纵齿卡合脱离的进入叉瓦和退出叉瓦。
[0106] 此外,调速器具备摆轮游丝系统,其主要将未图示的游丝作为动力源,以与发条30的输出转矩相应的恒定振幅(摆)进行往复旋转(正反旋转)。
[0107] 能够通过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擒纵器16和调速器来控制表侧轮系15和背侧轮系的旋转,能够如前所述地使秒针7、分针6和时针5恰当地走针而刻画正确的时间。
[0108] (自动上弦机构)
[0109] 如图2所示,自动上弦机构18是作为用于对钟表1附加自动上弦的功能的附加功能部起作用的机构,利用在比图4所示的假想面V更靠上方确保的空间空隙S来设置。具体而言,自动上弦机构18在主板11的俯视下位于将第一条盒组件21和第二条盒组件22的中心彼此连结的第一假想线L1上,且以第二假想线L2为基准配置于与表侧轮系15相反的一侧,该第二假想线L2将位于第一条盒组件21和第二条盒组件22的中心彼此的中间的中间位置P和主板11的中心轴线C连结。
[0110] 自动上弦机构18为通过与例如使用者的手腕的活动等相应地工作的图2所示的旋转锤150的旋转,自动地将第一条盒组件21中的发条30卷紧的机构。如图2和图4所示,自动上弦机构18具备:旋转锤150,能够以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和自动上弦轮系170,将随着旋转锤150的旋转产生的动力传输至第一条盒组件21的棘轮45,使棘轮45沿一个方向旋转。
[011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上述旋转轴线与主板11的中心轴线C同轴的情况。因此,旋转锤150能够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旋转。但是,不限定于此情况,例如也可以为旋转轴线从中心轴线C沿主板11的平面方向略微偏离而配置且旋转轴线与中心轴线C不同轴的自动上弦机构18。
[0112]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如下的情况:旋转锤150能够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沿两个方向旋转,在自动上弦轮系170将旋转锤150的两个方向的旋转切换成一个方向的旋转的状态下,对第一条盒组件21的棘轮45传输旋转锤150的动力。但是,不限定于此情况,也可以为如下的构成:例如,旋转锤150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仅沿一个方向旋转,自动上弦轮系170对棘轮45传输随着旋转锤150的旋转产生的动力。总之,只要能够利用自动上弦机构18将随着旋转锤150的旋转产生的动力传输至棘轮45而使棘轮45始终沿一个方向旋转,就可以适当变更自动上弦轮系170的构成。
[0113] 旋转锤150和自动上弦轮系170如图5和图6所示,由第一自动上弦夹板180和第二自动上弦夹板181支撑,第二自动上弦夹板181比该第一自动上弦夹板180更配置于下方,相对于第一自动上弦夹板180组合。因此,自动上弦机构18作为一个单元而组合。具体而言,旋转锤150在容纳于形成于第一自动上弦夹板180的容纳凹部182内的状态下,以能够围绕中心轴线C旋转的方式被支撑。此外,在容纳凹部182内,与中心轴线C同轴地形成有朝向上方立起的轴部件183。自动上弦轮系170在配置于第一自动上弦夹板180与第二自动上弦夹板181之间的状态下可旋转地被支撑。
[0114] 旋转锤150在能够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沿两个方向旋转的状态下,比四号轮90更配置于上方,作为使自动上弦机构18工作的动力源起作用。具体而言,如图5和图7所示,旋转锤150具备滚珠轴承(本发明所涉及的轴承)151和旋转重锤160,与使用者的手腕的活动等相应地,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双向旋转。
[0115] 滚珠轴承151具备:内圈152,固定在形成于容纳凹部182内的轴部件183;外圈153,包围内圈152;以及多个滚珠154,可滚动地介于内圈152与外圈153之间。由此,外圈153能够经由滚珠154相对于内圈152围绕中心轴线C相对旋转。在外圈153的外周面,遍及整周形成有自动上弦轮系170所啮合的旋转锤小齿轮153a。
[0116] 旋转重锤160形成为俯视扇形状,外嵌于外圈153。因此,旋转重锤160和外圈153能够成为一体而围绕中心轴线C旋转。
[0117] 对于如上所述地构成的具有旋转锤小齿轮153a的外圈153,也如图2所示,相对于第一条盒组件21和第二条盒组件22沿主板11的平面方向分离而配置,避免沿上下方向重叠。
[0118] 如图2、图5和图6所示,自动上弦轮系170具备:一号中介轮190,随着外圈153的旋转而旋转;二号中介轮200,随着一号中介轮190的旋转而旋转;一号切换轮210,具有一号下级轮211和一号切换传输轮212,围绕第八轴线O8旋转;二号切换轮220,具有二号下级轮221和二号切换传输轮222,围绕第九轴线O9旋转;一号传输轮230,随着一号切换传输轮212或二号切换传输轮222的旋转而仅沿一个方向旋转;二号传输轮240,随着一号传输轮230的旋转而旋转;以及三号传输轮250,随着二号传输轮240的旋转而旋转,并且将旋转锤150的动力传输至第一条盒组件21的棘轮45。此外,在图5和图6中,省略一号切换轮210和二号切换轮220的图示。
[0119] 如图2和图5所示,一号中介轮190中,上榫头部190a由保持于第一自动上弦夹板180的孔钻等轴承轴支承,并且下榫头部190b由保持于第二自动上弦夹板181的孔钻等轴承轴支承。一号中介轮190具备一号中介小齿轮192和啮合于旋转锤小齿轮153a的一号中介齿轮191。由此,一号中介轮190能够随着旋转锤150的旋转而旋转。
[0120] 二号中介轮200中,上榫头部200a由保持于第一自动上弦夹板180的孔钻等轴承轴支承,并且下榫头部200b由保持于第二自动上弦夹板181的孔钻等轴承轴支承。二号中介轮200具备啮合于一号中介小齿轮192的二号中介齿轮201。由此,二号中介轮200能够随着一号中介轮190的旋转而旋转。
[0121] 如图2所示,一号切换轮210具有:轮轴,能够围绕第八轴线O8旋转;一号下级轮211,固定于轮轴;以及一号切换传输轮212,相对于轮轴可相对旋转地组合。轮轴被轴支承于第一自动上弦夹板180与第二自动上弦夹板181之间。一号下级轮211啮合于二号中介齿轮201。由此,一号下级轮211能够随着二号中介轮200的旋转而围绕第八轴线O8旋转。
[0122] 在一号切换传输轮212与一号下级轮211之间,设有单向离合器等未图示的切换机构,其在一号下级轮211沿围绕第八轴线O8的一个方向旋转时,使一号切换传输轮212共同旋转,在一号下级轮211沿围绕第八轴线O8的另一方向旋转时,使一号切换传输轮212空转。例如,一号切换传输轮212构成为,在一号下级轮211以第八轴线O8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沿相同方向旋转,在一号下级轮211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空转。
[0123] 二号切换轮220具有:轮轴,能够围绕第九轴线O9旋转;二号下级轮221,固定于轮轴;以及二号切换传输轮222,相对于轮轴可相对旋转地组合。轮轴被轴支承于第一自动上弦夹板180与第二自动上弦夹板181之间。二号下级轮221啮合于一号下级轮211。由此,二号下级轮221能够随着一号下级轮211的旋转而围绕第九轴线O9旋转。
[0124] 在二号切换传输轮222与二号下级轮221之间,设有单向离合器等未图示的切换机构,其在二号下级轮221沿围绕第九轴线O9的一个方向旋转时,使二号切换传输轮222共同旋转,在二号下级轮221沿围绕第九轴线O9的另一方向旋转时,使二号切换传输轮222空转。例如,二号切换传输轮222构成为,在二号下级轮221以第九轴线O9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沿相同方向旋转,在二号下级轮221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空转。
[0125] 如图2和图6所示,一号传输轮230中,上榫头部230a由保持于第一自动上弦夹板180的孔钻等轴承轴支承,并且下榫头部230b由保持于第二自动上弦夹板181的孔钻等轴承轴支承。一号传输轮230具备:一号传输齿轮231,其啮合于一号切换传输轮212和二号切换传输轮222两者;和一号传输小齿轮232。
[0126] 由于一号切换轮210和二号切换轮220如上所述地构成,因而例如在一号下级轮211通过旋转锤150的旋转而以第八轴线O8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一号切换传输轮212以第八轴线O8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然后,二号下级轮221随着一号下级轮211的旋转而以第九轴线O9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因而二号切换传输轮222空转。因此,一号传输轮230随着一号切换传输轮212的旋转而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与此相反的是,在一号下级轮211通过旋转锤150的旋转而以第八轴线O8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一号切换传输轮212空转。然后,二号下级轮221随着一号下级轮211的旋转而以第九轴线O9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因而二号切换传输轮222以第九轴线O9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一号传输轮230随着二号切换传输轮222的旋转而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此,一号传输轮
230构成为,与旋转锤150的旋转方向无关地始终沿一个方向(在上述情况下为逆时针方向)旋转。
[0127] 二号传输轮240中,上榫头部240a由保持于第一自动上弦夹板180的孔钻等轴承轴支承,并且下榫头部240b由保持于第二自动上弦夹板181的孔钻等轴承轴支承。二号传输轮240具备二号传输小齿轮242和啮合于一号传输小齿轮232的二号传输齿轮241。由此,二号传输轮240随着一号传输轮230的旋转而旋转。
[0128] 三号传输轮250中,上榫头部250a由保持于第一自动上弦夹板180的孔钻等轴承轴支承,并且下榫头部250b由保持于第二自动上弦夹板181的孔钻等轴承轴支承。三号传输轮250具备:三号传输齿轮251,啮合于二号传输小齿轮242;和三号传输小齿轮252,啮合于第一条盒组件21的棘轮45。由此,三号传输轮250随着二号传输轮240的旋转而旋转,并且将从旋转锤150传输来的动力传输至棘轮45。
[0129] 其结果是,能够通过使第一条盒组件21的棘轮45围绕第一轴线O1旋转而进行发条30的卷紧。此外,自动上弦轮系170进行旋转方向的调整,使得三号传输轮250的旋转方向成为与手动上弦机构17中的冠状中间轮55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
[0130] (轮系机构、机芯、钟表的作用)
[0131] 接着,对如上所述地构成的轮系机构12、机芯10、钟表1的作用进行说明。首先,对秒针7、分针6和时针5的走针简单地说明。
[0132] 在此情况下,通过随着第一条盒组件21中的发条30和第二条盒组件22中的发条30的退卷产生的输出转矩,图2所示的第二条盒组件22的棘轮45旋转。由此,能够使传递轮110、二号轮60和三号轮70按顺序旋转。因此,能够随着三号轮70的旋转而使四号轮90和分轮80旋转,并且能够经由跨轮使时轮100旋转。由此,能够使秒针7、分针6和时针5分别走针。
[0133] 接下来,对通过手动上弦机构17将发条30卷紧的情况简单地说明。在此情况下,在使柄轴50位于零级位置的状态下,对柄轴50进行旋转操作。由此,能够经由冠状中间轮55使第一条盒组件21的棘轮45围绕第一轴线O1旋转,能够将第一条盒组件21中的发条30卷紧。另外,第一条盒组件21的条盒轮31随着上述发条30的卷紧而围绕第一轴线O1旋转,从而第二条盒组件22的条盒轮31围绕第二轴线O2旋转,因而能够通过该条盒轮31的旋转而将第二条盒组件22中的发条30卷紧。
[0134] 接下来,对通过自动上弦机构18将发条30卷紧的情况简单地说明。在此情况下,旋转锤150与例如使用者的手腕的活动相应地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沿两个方向适当旋转。旋转锤150旋转,从而其动力能够经由一号中介轮190和二号中介轮200传输至一号切换轮210的一号下级轮211和二号切换轮220的二号下级轮221,因而能够使一号下级轮211围绕第八轴线O8旋转,并且能够使二号下级轮221围绕第九轴线O9旋转。
[0135] 由此,能够与一号下级轮211和二号切换轮220的旋转方向相应地,使一号切换传输轮212和二号切换传输轮222中的一个切换传输轮旋转,并使另一个切换传输轮空转。因此,能够与旋转锤150的旋转方向无关地使一号传输轮230始终沿一个方向旋转。由此,能够随着一号传输轮230的旋转而使二号传输轮240和三号传输轮250旋转,能够经由三号传输轮250使第一条盒组件21的棘轮45围绕第一轴线O1旋转。其结果是,与上述的手动上弦机构17的情况同样地,能够将第一条盒组件21中的发条30卷紧,并且能够接着将第二条盒组件
22中的发条30卷紧。
[0136] 特别地,依据本实施方式的轮系机构12,如图2所示,在主板11的表侧具备两个条盒组件20(第一条盒组件21和第二条盒组件22),因而能够增大主板11的表侧的面积中的、两个条盒轮31所占据的面积。而且,第一条盒组件21和第二条盒组件22中的任一个都相对于表侧轮系15沿主板11的平面方向分离而配置,避免与表侧轮系15沿上下方向重叠。由此,能够使条盒轮31的厚度尽可能地厚至例如相当于主板11与轮系夹板14之间的间隙程度的程度,并且能够使条盒轮31和棘轮45的外径尽量大。
[0137] 由于这些原因,能够抑制第一条盒组件21和第二条盒组件22中的发条30的厚度或发条宽度等受到制约,例如在将输出转矩维持为一定的情况下,能够谋求发条30的持续时间的提高化,并且在将发条30的持续时间维持为一定的情况下,能够谋求输出转矩的增大化。
[0138] 因此,能够谋求发条30的持续时间的提高化或输出转矩的增大化,能够为输出转矩的传递性能优异的轮系机构12。因此,对于具备该轮系机构12的机芯10和钟表1,能够为工作的可靠性高的机芯和钟表。
[0139] 此外,关于第一条盒组件21和第二条盒组件22中的任一个都相对于表侧轮系15沿主板11的平面方向分离而配置,在啮合的关系上,对于条盒轮31中的条盒齿部32c或棘轮45中的棘齿部45a与构成表侧轮系15的各齿轮的齿部沿平面方向重合,本发明不旨在此。例如,有时候二号轮60中的二号齿轮62的齿部或三号轮70中的三号齿轮72的齿部相对于条盒齿部32c或棘齿部45a啮合从而平面地重叠,但关于这点,本发明不旨在此。在此情况下,如果二号齿轮62的齿部或三号齿轮72的齿部例如相对于条盒主体32向上下方向的重合被避免,则也能够如前所述地增厚条盒轮31的厚度。
[0140] 而且,依据本实施方式的轮系机构12,由于将四号轮90、分轮80和时轮100与主板11的中心轴线C同轴地配置,因而能够作为与所谓的三针居中式秒针直接驱动对应的轮系机构12而利用。
[0141] 而且,由于能够经由传递轮110将动力从第二条盒组件22的棘轮45传递至二号轮60,因而没必要使例如第二条盒组件22的棘轮45与二号轮60直接地啮合。此时,例如在经由二号小齿轮61使第二条盒组件22的棘轮45与二号轮60直接地啮合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与第二条盒组件22的干涉等,有必要使二号齿轮62小直径化。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具备传递轮110,因而能够使二号小齿轮61的位置远离第二条盒组件22。因此,能够使二号齿轮
62大直径化,能够有助于表侧轮系15整体的增速比的增大化。
[0142] 如此,通过具备传递轮110,能够配置于使二号轮60从第二条盒组件22离开的位置,能够制约少地自由选择二号小齿轮61和二号齿轮62的直径,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除此之外,能够增大表侧轮系15的增速比。此外,传递轮110中如前所述,传递齿轮111配置于与棘轮45相同的平面内,而且形成有上榫头部110a和下榫头部110b的轮轴配置在相对于第二条盒组件22离开的位置。因此,传递轮110难以在第二条盒组件22对厚度造成影响。
[0143] 而且,如图4所示,传递轮110由伸出凸缘部11a支撑,从而以相对于二号齿轮62悬伸的方式配置于上方。因此,能够与利用上述的传递轮110实现的效果互相结合而进一步制约少地自由设计二号齿轮62的外径,能够提高增速比的选择自由度。除此之外,由于能够调整传递轮110的轮轴的长度,使得从传递齿轮111至上榫头部110a和下榫头部110b的距离大致均等,因而易于使负荷相对于上榫头部110a和下榫头部110b均等地分散,能够抑制负荷集中于任一个榫头部。因此,能够抑制任一个榫头部提前磨损,而且没必要增大榫头部的直径,因而能够导致传递轮110的耐久性的提高化,并且能够有助于输出转矩的传递效率的提高化。
[0144] 而且,由于与二号轮60相比,使三号轮70、四号轮90、分轮80和时轮100等比假想面V更靠近主板11侧而配置,因而能够在主板11的中央部分处将背侧轮系的高度抑制得低并将表侧轮系15配置于接近主板11侧的位置,能够将整体的高度抑制得低。因此,在主板11的中央部分处,变得易于配置其它的钟表零件,而且能够防止成为例如像中央部分凸出那样的钟表1。
[0145] 特别地,由于使三号轮70靠近主板11侧而配置,因而能够使二号齿轮62在比分针齿轮82更接近三号齿轮72的位置处啮合于三号小齿轮71。因此,能够使二号齿轮62在三号轮70中的三号轮轴73的轴向方向的中央部附近啮合于三号小齿轮71。在通常走针时,通过二号齿轮62与三号小齿轮71的啮合,将来自二号轮60的输出转矩传输至三号轮70,因而大的负荷作用于二号齿轮62与三号小齿轮71啮合的部分。在此情况下,由于二号齿轮62在三号轮轴73的轴向方向的中央部附近啮合于三号小齿轮71,因而也易于使负荷相对于三号轮70中的上榫头部70a和下榫头部70b均等地分散。因此,能够抑制负荷集中于任一个榫头部,能够抑制任一个榫头部提前磨损。因此,能够导致三号轮70和表侧轮系15整体的耐久性的提高化,并且能够使三号轮70稳定且精度好地旋转。
[0146] 如此,由于三号轮70稳定且精度好地旋转,因而对于啮合于三号轮70的分轮80和四号轮90,也能够抑制例如齿隙(backlash)等并同时精度好地旋转,能够进行恰当的走针并能够抑制关于时刻的信息等的指示偏差。而且,将分针齿轮82与三号小齿轮71啮合的位置、二号齿轮62与三号小齿轮71啮合的位置、三号齿轮72与四号小齿轮92啮合的位置以从主板11侧按该次序排列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使从二号轮60传输至三号轮70的动力沿三号轮轴73的轴向方向分散,并同时平衡好地传输至分针齿轮82和四号小齿轮92。
[0147] 而且,利用通过使三号轮70、四号轮90、分轮80和时轮100等比假想面V更靠近主板11侧配置来确保的空间空隙S,设置自动上弦机构18,对钟表1赋予附加功能。因此,能够有助于钟表1的多功能性。特别地,由于有效地利用空间空隙S来配置自动上弦机构18,因而能够抑制钟表1的中央部分凸出,能够实现具有多功能性且外观性、审美性优异的自动上弦式钟表1,而且能够防止钟表1的外观成为工业性的设计。
[0148] 而且,由于利用空间空隙S来配置外圈153,因而如图5所示,能够确保外圈153的高度。因此,能够使自动上弦轮系170中的啮合于旋转锤小齿轮153a的一号中介轮190中的轮轴的长度成为仅能够形成上榫头部190a和下榫头部190b的程度的长度。由此,能够利用上榫头部190a和下榫头部190b来轴支承(旋转引导)一号中介轮190。
[0149] 此外,在由于一号中介轮190的轮轴的长度短而不能形成榫头部(上榫头部190a和下榫头部190b)的情况下,大多为所谓的销引导,但在销的情况下,细直径化存在限度,因而摩擦阻力大,易于发生动力损失。与此相对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能够通过确保一号中介轮190的轮轴的长度而形成上榫头部190a和下榫头部190b,因而能够使上榫头部190a和下榫头部190b等的直径变细,能够使摩擦阻力降低而提高传递效率。
[0150] 而且,如图2所示,对于外圈153,也相对于第一条盒组件21和第二条盒组件22沿平面方向分离而配置,因而能够不受外圈153影响地增厚条盒轮31的厚度,并且能够增大条盒轮31和棘轮45的外径。
[0151] 而且,自动上弦机构18配置于以第二假想线L2为基准而与表侧轮系15相反的一侧,该第二假想线L2将位于第一假想线L1上的中间位置P与主板11的中心轴线C连结,因而能够利用空间空隙S并同时相对于表侧轮系15平衡好地配置,能够有助于钟表1整体的薄型等。
[0152]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示例提出的,不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实施方式能够以其它各种各样的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在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例中,包括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设想的示例、实质上相同的示例、等同范围的示例等。
[0153]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具备两个条盒组件20(第一条盒组件21和第二条盒组件22)的轮系机构12,但条盒组件20的数量不限定于两个,也可以具备三个以上。
[0154]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使第一条盒组件21的条盒轮31和第二条盒组件22的条盒轮31彼此互相啮合的情况,但不限定于此情况,例如,也可以使第一条盒组件21的棘轮45和第二条盒组件22的棘轮45彼此互相啮合。在此情况下,例如将冠状中间轮55和三号传输轮250构成为啮合于第一条盒组件21的条盒轮31,将传递轮110构成为啮合于第二条盒组件22的条盒轮31即可。通过这样做,能够起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0155] 而且,也可以将第一条盒组件21和第二条盒组件22彼此构成为,并非成为经由互相的条盒轮31或棘轮45进行的直接啮合,而是为经由例如惰轮等中间轮进行的间接啮合。在此情况下,也能够起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0156]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在第一条盒组件21和第二条盒组件22中利用棘轮轴40来将棘轮45和条盒轮31固定的构造,但不限定于此情况。例如,也可以为将棘轮45和条盒轮31用螺钉固定的构造,也可以是不固定而将例如棘轮45装载于条盒轴35或条盒轮31的构造。
[0157]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传递轮110并非必需的,也可以不具备。在此情况下,构成为使二号轮60中的二号小齿轮61相对于第二条盒组件22的棘轮45直接啮合即可。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将秒针7直接地安装于四号轮90的秒针直接驱动的情况,但不限定于此情况。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从四号轮90经由其它钟表用零件,驱动设于相对于主板11的中心轴线C偏移的位置的秒针7。而且,也可以为将动力从四号轮90传输至其它钟表用零件的构成。
[0158]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自动上弦式的钟表1,但不限定于此情况,也可以不具备自动上弦机构18。例如,如图8所示,也可以为具备轮系机构301的钟表300,该轮系机构301不具备上述的自动上弦机构18。特别地,在此情况下,如图9所示,能够在假想面V的上方侧空出确保的空间空隙S,因而也可以有效地利用该空间空隙S来设置代替自动上弦机构18的某些附加功能部。例如,也可以设置包括动力储备轮系的动力储备机构等,其用于明示关于发条30的卷紧量的信息(动力储备量)。
[0159] 符号说明
[0160] C……中心轴线
[0161] P……中间位置
[0162] S……空间空隙
[0163] V……假想面
[0164] L1……第一假想线
[0165] L2……第二假想线
[0166] 1、300……钟表
[0167] 10……机芯
[0168] 11……主板
[0169] 12、301……轮系机构
[0170] 15……表侧轮系
[0171] 18……自动上弦机构(附加功能部)
[0172] 20……条盒组件
[0173] 30……发条
[0174] 31……条盒轮
[0175] 33……条盒盖
[0176] 45……棘轮
[0177] 60……二号轮
[0178] 62……二号齿轮
[0179] 70……三号轮
[0180] 71……三号小齿轮
[0181] 72……三号齿轮
[0182] 73……三号轮轴
[0183] 80……分轮
[0184] 82……分针齿轮
[0185] 90……四号轮
[0186] 92……四号小齿轮
[0187] 110……传递轮
[0188] 150……旋转锤
[0189] 151……滚珠轴承(轴承)
[0190] 153……外圈
[0191] 153a……旋转锤小齿轮
[0192] 170……自动上弦轮系。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