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 牙科;口腔或牙齿卫生的装置或方法 / 牙科工具或器械 / 贴面粘接导板、辅助定位板及贴面粘接用按压工具

贴面粘接导板、辅助定位板及贴面粘接用按压工具

申请号 CN202211239421.0 申请日 2022-10-11 公开(公告)号 CN115581530A 公开(公告)日 2023-01-10
申请人 珠海云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衡; 金良; 张靖;
摘要 本 发明 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贴面 粘接导板、辅助 定位 板及贴面粘接用按压工具,包括导板本体,所述导板本体包括定位部、设置于定位部舌侧的舌侧部和设置于定位部唇侧的唇侧部,所述定位部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定位牙槽,所述定位牙槽与 牙齿 的切端相嵌合,并对贴面相对牙齿的 水 平安装 位置 进行定位,所述唇侧部对贴面相对牙齿的垂直安装位置进行定位。本发明的贴面粘接导板通过与患者牙齿的定位,实现协助医生找到贴面对应牙齿的准确位置,并且实现所有贴面固位的功能。本发明的辅助定位板能够一次性实现对所有贴面颈部的定位,无需医生对每颗贴面逐个进行按压,简化了医生的操作,避免了因对单个贴面按压 力 度过大而导致的贴面碎裂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贴面粘接导板,包括导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本体包括定位部(101)、设置于定位部(101)舌侧的舌侧部(102)和设置于定位部(101)唇侧的唇侧部(103),所述定位部(101)包括若干定位牙槽(1011),所述定位牙槽(1011)定位牙齿和贴面的切端,并对贴面相对牙齿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面粘接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101)还包括设置于相邻定位牙槽(1011)之间的导板定位凸起(1012),所述导板定位凸起(1012)与牙齿切端三缝隙相嵌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贴面粘接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牙槽(1011)包括靠近舌侧的牙槽舌侧壁(10111)、靠近唇侧的牙槽唇侧壁(10112)及两个相对设置并连接于牙槽舌侧壁(10111)与牙槽唇侧壁(10112)之间的牙槽侧壁(10113),牙槽舌侧壁(10111)与牙齿切端的舌侧表面相抵,牙槽唇侧壁(10111)与贴面切端的唇侧表面相抵,相邻两个定位牙槽(1011)上紧邻的两个牙槽侧壁(10113)形成导板定位凸起(10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面粘接导板,其特征在于,部分或全部定位牙槽(1011)为上下贯通结构,定位牙槽(1011)的牙冠端能够排出多余的粘接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面粘接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唇侧部(103)开设连通至定位牙槽(1011)的观察窗口(1031)。
6.一种与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贴面粘接导板配合使用的辅助定位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板本体(201),所述定位板本体(201)佩戴于牙齿上,位于贴面粘接导板(1)的牙根端,其舌侧对贴面相对牙齿的垂直安装位置进行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定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本体(201)的舌侧间隔布置若干颈部定位凸起(202),所述颈部定位凸起(202)与牙齿颈部三角缝隙相嵌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定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本体(201)上设置定位板连接部,所述导板本体设置导板连接部,定位板连接部与导板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辅助定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连接部和导板连接部其中一者为卡扣(203),另一者为卡槽(1032),所述卡扣(203)与卡槽(1032)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辅助定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203)能够在上下方向上调整其在卡槽(1032)上的安装位置,实现定位板本体(201)与导板本体的间距调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辅助定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032)的槽口朝向唇侧,所述卡扣(203)的主体经槽口卡入卡槽(1032),卡扣(203)的一端设置堵头(2031),当定位板本体(201)处于与导板本体的间距最大的位置时,所述堵头(2031)与卡槽(1032)的牙冠端挡接。
12.一种与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贴面粘接导板配合使用的贴面粘接用按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603);
按压头(601),与所述壳体组件(603)滑动配合,配置为在使用状态时,所述按压头(601)从壳体组件(603)伸出,为贴面提供压;以及
弹性元件(602),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603)内,配置为在使用状态时,为所述按压头(601)提供弹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面粘接用按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头(601)为微型震动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贴面粘接用按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603)上设置开关(604),所述开关(604)控制微型震动器的工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贴面粘接用按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603)上设置电源模(605),所述电源模块(605)为微型震动器供电。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贴面粘接用按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602)和电源模块(605)容置于壳体组件(603)中,所述壳体组件(603)由多个部分可拆卸地连接而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贴面粘接用按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头(601)的侧部设置滑杆(6011),所述壳体组件(603)上设置与滑杆(6011)滑动配合的窗口(6031)。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贴面粘接用按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602)为弹簧或弹片。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贴面粘接用按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头(601)和/或壳体组件(603)上设置刻度。

说明书全文

贴面粘接导板、辅助定位板及贴面粘接用按压工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贴面粘接导板及辅助定位板及贴面粘接用按压工具。

背景技术

[0002] 贴面是一种薄片修复体,贴在牙齿表面,以对牙齿进行修复和改善。经过口腔医生多年贴面粘接的临床操作经验,目前贴面粘接的主要面临的难题如下:
[0003] 贴面粘接的过程中,需要准确地判断出每一颗贴面对应牙齿的位置。超薄不磨贴面的牙齿没有就位道,没有肩台。不容易找到准确的位置,有一颗位置出现偏差就会影响到其他牙齿的就位。贴面在进行半口整体粘接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对所有贴面进行整体固位,就会使得需要医生进行每一颗贴面的反复确认是否就位,准确度不高,耗时费
[0004] 近年来,行业内有人提出一种用于贴面粘接的导板,这种导板包括一个圆弧状的导板本体,导板本体上穿插多个调节杆,调节杆靠近牙齿一端具有贴面就位槽,该贴面就位槽形状大小与贴面相匹配,使用时先将贴面安装在贴面就位槽上,然后将导板戴在牙齿上,通过推动调节杆使贴面就位槽上的贴面与牙齿紧密贴合,经过光固化后取下导板。该导板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贴面效率和正确性,但是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0005] 1)粘接多片贴面时需要医生对调节杆逐个进行操作,不够方便;
[0006] 2)导板缺少对贴面平方向上的定位,需要医生对贴面逐个进行纠正。

发明内容

[0007]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贴面粘接导板、辅助定位板及贴面粘接用按压工具的技术方案。
[0008] 一种贴面粘接导板,包括导板本体,所述导板本体包括定位部、设置于定位部舌侧的舌侧部和设置于定位部唇侧的唇侧部,所述定位部包括若干定位牙槽,所述定位牙槽定位牙齿和贴面的切端,并对贴面相对牙齿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部还包括设置于相邻定位牙槽之间的导板定位凸起,所述导板定位凸起与牙齿切端三缝隙相嵌合。
[0010]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牙槽包括靠近舌侧的牙槽舌侧壁、靠近唇侧的牙槽唇侧壁及两个相对设置并连接于牙槽舌侧壁与牙槽唇侧壁之间的牙槽侧壁,牙槽舌侧壁与牙齿切端的舌侧表面相抵,牙槽唇侧壁与贴面切端的唇侧表面相抵,相邻两个定位牙槽上紧邻的两个牙槽侧壁形成导板定位凸起。
[0011] 进一步地,部分或全部定位牙槽为上下贯通结构,定位牙槽的牙冠端能够排出多余的粘接剂。
[0012] 进一步地,所述唇侧部开设连通至定位牙槽的观察窗口。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贴面粘接导板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 1)本发明的贴面粘接导板通过定位牙槽和导板定位凸起实现与患者牙齿切端及牙齿切端三角缝隙的定位,实现协助医生找到贴面对应牙齿的准确位置;
[0015] 2)本发明的贴面粘接导板通过定位牙槽实现对多片贴面水平安装位置的同时定位,通过唇侧部实现对多片贴面垂直安装位置的同时定位,使贴面操作更加简单,能够提高贴面的成功率。
[0016]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与如上所述贴面粘接导板配合使用的辅助定位板,包括定位板本体,所述定位板本体佩戴于牙齿上,位于贴面粘接导板的牙根端,其舌侧对贴面相对牙齿的垂直安装位置进行定位。
[0017]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本体的舌侧间隔布置若干颈部定位凸起,所述颈部定位凸起与牙齿颈部三角缝隙相嵌合。
[0018]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本体上设置定位板连接部,所述导板本体设置导板连接部,定位板连接部与导板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0019]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连接部和导板连接部其中一者为卡扣,另一者为卡槽,所述卡扣与卡槽卡接。
[0020]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能够在上下方向上调整其在卡槽上的安装位置,实现定位板本体与导板本体的间距调整。
[0021]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的槽口朝向唇侧,所述卡扣的主体经槽口卡入卡槽,卡扣的一端设置堵头,当定位板本体处于与导板本体的间距最大的位置时,所述堵头与卡槽的牙冠端挡接。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辅助定位板与贴面粘接导板中的唇侧部配合使用,共同实现了对贴面相对牙齿的垂直定位,而且辅助定位板能够一次性实现对贴面与牙齿颈部对应部分的按压调整,无需医生对每颗贴面逐个进行按压,简化了医生的操作,而且所有贴面一起受力能够避免因对单个贴面按压力度过大而导致的贴面碎裂的问题。
[0023]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与如上所述贴面粘接导板配合使用的贴面粘接用按压工具,包括
[0024] 壳体组件;
[0025] 按压头,与所述壳体组件滑动配合,配置为在使用状态时,所述按压头从壳体组件伸出,为贴面提供压力;
[0026] 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配置为在使用状态时,为所述按压头提供弹力。
[0027]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头为微型震动器。
[0028]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组件上设置开关,所述开关控制微型震动器的工作。
[0029]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组件上设置电源模,所述电源模块为微型震动器供电。
[0030]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和电源模块容置于壳体组件中,所述壳体组件由多个部分可拆卸地连接而成。
[0031]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头的侧部设置滑杆,所述壳体组件上设置与滑杆滑动配合的窗口。
[0032]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或弹片。
[0033]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头和/或壳体组件上设置刻度。
[003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贴面粘接用按压工具的有益效果是:
[0035] 贴面粘接用按压工具设置了按压头、壳体组件、弹性元件等结构,按压头可对贴面进行按压,弹性元件能够使医生对贴面的按压力度更加可控,更加准确和平稳,不易误操作,进而实现以下目的:
[0036] 1)不会因为压力过大造成贴面碎裂;
[0037] 2)不会因为压力过大造成粘接剂过分外溢,造成粘接剂空间形成空腔,影响颜色效果和粘接效果;
[0038] 3)不会因为压力过小,造成贴面悬浮在牙齿表面,导致贴面后期脱落。附图说明
[0039] 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40]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41] 图3为实施例2佩戴状态结构示意图;
[0042] 图4为上颌结构示意图;
[0043] 图5为贴面结构示意图;
[0044] 图6为实施例3外部结构示意图;
[0045] 图7为实施例3内部结构示意图。
[0046] 图中:贴面粘接导板1、舌侧部102、唇侧部103、定位牙槽1011、导板定位凸起1012、观察窗口1031、卡槽1032、辅助定位板2、定位板本体201、颈部定位凸起202、卡扣203、堵头2031、牙龈3、牙齿4、牙齿切端401、牙齿切端三角缝隙402、牙齿颈部403、牙齿颈部三角缝隙
404、贴面5、贴面切端501、贴面颈部502、按压工具6、按压头601、滑杆6011、弹性元件602、壳体组件603、窗口6031、前壳6032、中壳6033、隔板60331、弹簧座60332、端盖6034、开关604、电源模块605。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舌侧”对于牙齿和贴面而言,是指其靠近舌头的一侧,对于贴面粘接导板和辅助定位板而言,是指其佩戴在牙齿上时,靠近舌头的一侧;术语“唇侧”对于牙齿和贴面而言,是指其靠近嘴唇的一侧,对于贴面粘接导板和辅助定位板而言,是指其佩戴在牙齿上时,靠近嘴唇的一侧;术语“牙冠端”对于贴面粘接导板、辅助定位板以及贴面而言,是指其佩戴在牙齿上时,靠近这颗牙齿牙冠的一端;术语“牙根端”对于贴面粘接导板、辅助定位板以及贴面而言,是指其佩戴在牙齿上时,靠近这颗牙齿牙根的一端。
[0048] 结合图2中的XYZ坐标轴对“舌侧”、“唇侧”、“牙冠端”及“牙根端”作进一步说明:“舌侧”为X轴负方向一侧,“唇侧”为X轴正方向一侧,“牙冠端”为Z轴负方向一端,“牙根端”为Z轴正方向一端。此外,本发明中涉及的术语“左右”为图2中的Y轴方向。
[0049]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5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51] 实施例1
[0052] 请参阅图1、图2、图4和图5,一种贴面粘接导板,整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可通过注塑或3D打印进行生产,包括导板本体,导板本体包括定位部101、设置于定位部101舌侧的舌侧部102和设置于定位部101唇侧的唇侧部103,定位部101包括若干连续设置的定位牙槽1011,定位牙槽1011定位牙齿和贴面的切端,并对贴面相对牙齿的水平安装位置和垂直安装位置进行定位。
[0053] 可以理解,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通过定位牙槽1011实现与牙齿的定位,实现协助医生找到贴面对应牙齿的准确位置,而且还通过定位牙槽1011实现对贴面安装位置的定位,使贴面操作更加简单,能够提高贴面的成功率。
[0054] 继续参阅图1,定位部101还包括设置于相邻定位牙槽1011之间的导板定位凸起1012,导板定位凸起1012连接舌侧部102和唇侧部103,其形状大小与牙齿切端三角缝隙相匹配,用于与牙齿切端三角缝隙相嵌合。
[0055] 其中,牙齿切端和牙齿切端三角缝隙的结构参考图3。
[0056] 定位牙槽1011与牙齿切端、贴面切端以及填充于两者之间的粘接剂组成的整体相嵌合。具体地,定位牙槽1011包括靠近舌侧的牙槽舌侧壁10111、靠近唇侧的牙槽唇侧壁10112及两个相对设置并连接于牙槽舌侧壁10111与牙槽唇侧壁10112之间的牙槽侧壁
10113,牙槽舌侧壁10111与牙齿切端的舌侧表面相抵,牙槽唇侧壁10111与贴面切端的唇侧表面相抵,相当于唇侧部103与贴面切端的唇侧表面相抵,这样能够限制贴面切端相对牙齿唇侧表面的垂直距离,相邻两个定位牙槽1011上紧邻的两个牙槽侧壁10113形成导板定位凸起1012,牙齿切端的左右两侧以及贴面切端的左右两侧均分别与牙槽侧壁10113相抵。
[0057] 其中,贴面相对牙齿的水平安装位置是指:在忽略粘接剂的情况下,贴面在牙齿唇侧表面上的安装位置。具体地,结合图2中的XYZ坐标轴可知,图中贴面相对牙齿的水平安装位置就是指贴面Y轴和Z轴两个维度上的安装位置。
[0058] 其中,贴面相对牙齿的垂直安装位置是指:贴面在垂直于牙齿唇侧表面方向上相对牙齿唇侧表面的安装位置,由于贴面与牙齿唇侧表面之间填充了粘接剂,因此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垂直安装位置实际上就是由该间距的大小决定。具体地,结合图2中的XYZ坐标轴可知,贴面相对牙齿的垂直安装位置就是指贴面X轴维度上的安装位置。
[0059] 进一步参阅图1,所有定位牙槽1011均为上下贯通结构,定位牙槽1011的牙冠端能够排出多余的粘接剂。
[0060] 为便于医生观察贴面的粘接情况,本实施例还做如下设置:唇侧部103开设连通至定位牙槽1011的观察窗口1031。
[0061] 需要说明的是,最左端和最右端的定位牙槽1011用于定位磨牙,因此这两个定位牙槽1011的体积大于其余定位牙槽1011的体积,由于磨牙通常不安装贴面,因此这两个定位牙槽没有对应的观察窗口1031。
[0062] 此外,导板本体101外侧还设置若干导板连接部,用于与辅助定位板2连接,导板连接部的具体结构在实施例2中进行说明。
[0063] 实施例2
[0064] 请参阅图3、图4和图5,一种与如上所述贴面粘接导板配合使用的辅助定位板,同样可通过注塑或3D打印进行生产,包括定位板本体201,该定位板本体201佩戴于牙齿上,位于贴面粘接导板1的牙根端,其舌侧对贴面相对牙齿的垂直安装位置进行定位。
[0065] 具体地,定位板本体201的舌侧与贴面的唇侧表面相抵,能够限制贴面相对牙齿唇侧表面的垂直距离,使用时定位板本体201的位置更加靠近贴面的颈部,其用于定位贴面唇侧表面的颈部,贴面粘接导板的唇侧部103更靠近贴面的切端,其用于定位贴面唇侧表面的切端。
[0066] 其中,定位板本体201与唇侧部103之间的距离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0067] 继续参阅图3,定位板本体201的舌侧间隔布置若干颈部定位凸起202,颈部定位凸起202的形状大小与牙齿颈部三角缝隙相匹配,用于与牙齿颈部三角缝隙相嵌合,颈部定位凸起202与牙齿颈部三角缝隙的嵌合实现辅助定位板1与牙齿在左右方向上的定位。
[0068] 其中,牙齿颈部三角缝隙结构参考图4。
[0069] 进一步地,定位板本体201上间隔布置若干定位板连接部,定位板连接部与贴面粘接导板1的导板连接部连接,使贴面粘接导板1与辅助定位板2构成一个整体。
[0070]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板连接部为卡扣203,卡扣203的一端具有堵头2031,堵头2031的最大横截面面积大于卡扣203主体的最大横截面面积,导板连接部为卡槽1032,卡槽1032的槽口朝向唇侧,卡扣203的主体经槽口卡入卡槽1032,卡扣203能够在上下方向上调整其在卡槽1032上的安装位置,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辅助定位板2与贴面粘接导板1的间距调整,卡扣203的堵头2031位于卡槽1032的牙冠端,当定位板本体201处于与导板本体的间距最大的位置时,堵头2031与卡槽1032的牙冠端挡接,该堵头2031能够防止辅助定位板2意外脱落。此外,也可以将定位板连接部设置成卡槽1032,导板连接部设置成卡扣203。
[0071] 此外,贴面粘接导板1与辅助定位板2的连接还可以采用专利CN216933522U中第二导板与第一导板的连接方式。
[0072] 贴面粘接导板1和辅助定位板2的使用过程:
[0073] 先给贴面和/或牙齿唇侧表面打上粘接剂,将贴面逐个贴在牙齿上,然后给患者戴上贴面粘接导板1,接着将贴面往牙冠端摁,使贴面的切端实现定位。此时部分贴面与牙齿颈部对应部分还需要进行按压调整,按压调整有两个目的,一是让贴面在牙齿颈部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二是通过按压把多余的胶粘剂挤出。通过医生手动逐个第一贴面进行按压调整效率较低,而且因为贴面切端位置已经被固定住,相当于贴面切端由一个支点,此时贴面按压力度过大的话,有可能会出现贴面碎裂的情况。因此本发明提出通过辅助定位板2实现对贴面与牙齿颈部对应部分进行按压调整,具体操作是给患者的牙齿戴上辅助定位板2,辅助定位板2通过卡扣203与贴面粘接导板1的卡槽1032卡接,辅助定位板2由贴面粘接导板1支撑,辅助定位板2的颈部定位凸起202与牙齿颈部三角缝隙相嵌合,辅助定位板2起到定位贴面颈部的作用,操作时只要轻微按压辅助定位板2即可对所有贴面进行按压操作,多余的粘接剂从溢流口流走,所有贴面一起受力,可以避免贴面碎裂,最后进行贴面的固化工作。
[0074]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辅助定位板2使用时也可以直接佩戴在牙齿上而不与贴面粘接导板1连接,这种情况需要由医生对辅助定位板进行适度按压,避免辅助定位板2脱落。
[0075] 实施例3
[0076] 请参阅图6和图7,一种贴面粘接用按压工具,包括按压头601、弹性元件602和壳体组件603,按压头601与壳体组件603滑动配合,其前端与贴面相抵,为贴面提供按压力,弹性元件602设置于壳体组件603上,为按压头601提供弹力。
[0077] 可以理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施例设置了按压头601、壳体组件603、弹性元件602等结构,按压头601可对贴面进行按压,弹性元件602能够使医生对贴面的按压力度更加可控,更加准确和平稳,不易误操作,进而实现以下目的:
[0078] 1)不会因为压力过大造成贴面碎裂;
[0079] 2)不会因为压力过大造成粘接剂过分外溢,造成粘接剂空间形成空腔,影响颜色效果和粘接效果;
[0080] 3)不会因为压力过小,造成贴面悬浮在牙齿表面,导致贴面后期脱落。
[0081] 进一步地,按压头601为微型震动器,优选为杆状结构,此外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状,壳体组件603上设置开关604和电源模块605,微型震动器、电源模块605及开关604依次通过电线实现电连接,开关604控制微型震动器的工作,电源模块605为微型震动器供电。
[0082] 其中,微型震动器能够使贴面上的粘接剂更加均匀,加强粘接效果。具体是微型震动器按压在贴面上时,通过震动使贴面与牙齿之间的粘接剂摊开更加均匀。开关604可控制微型震动器的启动和关闭,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604也可以增加挡位,以控制微型震动器的振动频率和幅度。
[0083] 继续参阅图7,壳体组件603包括自前向后依次可拆卸连接的前壳6032、中壳6033及端盖6034,三者的可拆卸连接可通过过盈紧配、螺纹连接等方式实现。
[0084] 前壳6032的前端具有连通至外部的滑孔,按压头601滑动伸缩插配于前壳6032的滑孔,按压头601前端能够从前壳6032的滑孔中伸出,伸出部分用于与贴面相抵。
[0085] 按压头601的两侧分别设置滑杆6011,滑杆6011的结构形式不局限于杆状,也可为块状等,前壳6032两侧分别开设连通至外部的窗口6031,滑杆6011与对应窗口6031滑动连接,当按压头601滑动时,医生从外部可看到滑杆6011在窗口6031上滑动,通过滑杆6011在窗口6031上的位置可判断按压力度的大小。
[0086]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窗口6031上设置刻度,这样更加便于医生掌握按压力度的大小。此外,也可以在按压头601上设置刻度,同样能够便于医生掌握按压力度。
[0087] 中壳6033中部设置隔板60331,隔板60331前侧设置弹簧座60332,隔板60331将壳体组件603的内腔分隔成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用于容置弹性元件602和按压头601,后半部分用于容置电源模块605,隔板60331上开有供电线穿过的穿孔。弹性元件602优选为弹簧,弹簧一端与弹簧座60332连接,另一端与按压头601连接。
[0088]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元件602也可采用弹片等结构。
[0089] 开关604穿设于端盖6034上,开关604的后端从端盖6034露出,供人操作。
[0090] 采用本实施例对贴面进行按压的操作如下:医生握住壳体组件603,将按压头601对准贴面进行垂直按压,医生可以一边按压,一边观察滑杆6011在窗口6031上的位置,以便对力度进行调整,使按压力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
[0091] 本实施例可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2使用,配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2使用时,先给贴面和/或牙齿唇侧表面打上粘接剂,将贴面逐个贴在牙齿上,然后用按压工具6对贴面进行按压,起到挤压粘接剂,去除起泡,使粘接剂更均匀的作用,接着戴上贴面粘接导板1,再用按压工具6对贴面进行进一步按压,使贴面尽量到位,之后带上辅助定位板2,最后进行贴面的固化工作。
[009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