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法律事件 | 授权; 未缴年费; |
专利有效性 | 失效专利 | 当前状态 | 权利终止 |
申请号 | CN201120199296.6 | 申请日 | 2011-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9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申请人 | 胡生云; | 申请人类型 | 其他 |
发明人 | 胡生云; | 第一发明人 | 胡生云 |
权利人 | 胡生云 | 权利人类型 | 其他 |
当前权利人 | 胡生云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其他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湖北省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湖北省荆州市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章庄铺镇新堰村二组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 |
主IPC国际分类 | F41B6/00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F41B6/00 |
专利引用数量 | 0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1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4 | 专利文献类型 | U |
专利代理机构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专利代理人 | 李永庆;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式线圈炮,包括炮筒和炮弹,其特征在于:所述炮筒的内壁设有左滑轨和右滑轨,所述左滑轨和右滑轨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所述炮弹上且位于其两侧设有左滑 块 和右滑块,所述左滑块和右滑块分别设在左滑轨和右滑轨上,所述炮弹内设有 磁性 线圈,所述磁性线圈的一端与左滑块连接,另一端与右滑块连接。炮筒的外围设有一组以上 加速 电磁线圈。由于设了与电源正负极连接的左右滑轨,当炮弹射出后,便会自动将电源切断,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操作便捷性;由于设了加速电磁线圈,从而使轨道炮和线圈炮形成完美的结合,在双重作用 力 下,大大加大了炮弹的射程。 | ||
权利要求 | 1.一种轨道式线圈炮,包括炮筒和炮弹,其特征在于:所述炮筒的内壁设有左滑轨和右滑轨,所述左滑轨和右滑轨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所述炮弹上且位于其两侧设有左滑块和右滑块,所述左滑块和右滑块分别设在左滑轨和右滑轨上,所述炮弹内设有磁性线圈,所述磁性线圈的一端与左滑块连接,另一端与右滑块连接;所述炮筒的外围设有一组以上加速电磁线圈。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轨道式线圈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武器装备,具体是一种轨道炮。 背景技术[0002] 1831年,英国科学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以后,各国军事专家深受启发,随即考虑利用电磁力发射物体的原理来制造武器。最早研究的电磁炮的是线圈炮,也称高斯炮(Gauss Gun)。线圈炮的工作原理是:炮管由许多个同轴同口径线圈构成,炮弹上嵌有线圈。当向炮管的第一个线圈输送强电流时形成磁场,炮弹上的线圈感应产生电流,磁场与感应电流相互作用,推动炮弹前进;当炮弹到达第二个线圈时,向第二个线圈供电,又推动炮弹前进,然后经常第三个、第四个线圈……直至最后一个线圈,逐级把炮弹加速到很高的速度。 线圈炮又称交流同轴线圈炮.它是电磁炮的最早形式,由加速线圈和弹丸线圈构成.根据通电线圈之间磁场的相互作用原理而工作的.加速线圈固定在炮管中,当它通入交变电流时,产生的交变磁场就会在弹丸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加速线圈电流的磁场互相作用,产生洛仑兹力,使弹丸加速运动并发射出去。 [0003] 线圈炮的优点是炮弹与炮管(线圈)间没有摩擦,能发射较重的 炮弹,电能转换成动能的效率较高,但供电比较复杂。1845年已有人用线圈炮将金属棒抛射出约20米;1898年美国一位发明者断言线圈炮可将炮弹射出230公里。但同样由于技术上无法突破的瓶颈,使线圈炮的开发陷入停滞。而进入20世纪以后,结构简单的轨道炮逐渐成为电磁炮研究的主流。 发明内容[0004]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程远、性能稳定的轨道式线圈炮。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轨道式线圈炮,包括炮筒和炮弹,其特征在于:所述炮筒的内壁设有左滑轨和右滑轨,所述左滑轨和右滑轨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所述炮弹上且位于其两侧设有左滑块和右滑块,所述左滑块和右滑块分别设在左滑轨和右滑轨上,所述炮弹内设有磁性线圈,所述磁性线圈的一端与左滑块连接,另一端与右滑块连接;所述炮筒的外围设有一组以上加速电磁线圈。 [0007] 所述炮筒的外围设有两组加速电磁线圈,间隔分布在炮筒上的两组加速电磁线圈采用并联的电连接形式,并且两组加速电磁线圈所产生的磁性相反。 [0008] 所述炮筒的内壁上还设有两组滑轨,其中,一组滑轨是由滑轨Ⅰ和滑轨Ⅱ构成,炮弹上设有与滑轨Ⅰ和滑轨Ⅱ相对应的滑块,滑轨Ⅰ、滑轨Ⅱ以及与其对应的滑块构成对一组加速电磁线圈的电流反向开关;另一组滑轨是由滑轨Ⅲ和滑轨Ⅳ构成,炮弹上设有与滑轨Ⅲ和滑轨Ⅳ相对应的滑块,滑轨Ⅲ、滑轨Ⅳ、与其对应的滑块构成对所述另一组加速电磁线圈的电流反向开关。 [0009] 所述炮弹的弹体与左滑块之间以及炮弹与右滑块之间都采用绝缘的连接形式。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设了与电源正负极连接的左右滑轨,当炮弹射出后,便会自动将电源切断,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操作便捷性;由于设了加速电磁线圈,从而使轨道炮和线圈炮形成完美的结合,在双重作用力下,大大加大了炮弹的射程。 附图说明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图1所示沿A—A线的剖视图。 [0014] 图中:1、炮筒;2、加速电磁线圈;3、炮弹;4、磁性线圈;5、右滑块;6、右滑轨;7、左滑轨;8、左滑块;9、滑轨Ⅰ;10、滑轨Ⅱ;11、滑块;12、滑轨Ⅲ;13、滑轨Ⅳ。 具体实施方式[0015] 如图1、2所示,一种轨道式线圈炮,包括炮筒1和炮弹3,所述炮筒1的内壁设有左滑轨7和右滑轨6,所述左滑轨7和右滑轨6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所述炮弹3上且位于其两侧设有左滑块8和右滑块5,所述左滑块8和右滑块5分别设在左滑轨7和右滑轨6上,所述炮弹3内设有磁性线圈4,所述磁性线圈4的一端与左滑块8连接,另一端与右滑块5连接。炮弹3与左滑块之间以及炮弹与右滑块之间是绝缘的。 [0016] 所述炮筒1的外围设有两组加速电磁线圈2,间隔分布在炮筒1上的两组加速电磁线圈2采用并联的电连接形式,并且两组加速电磁线圈2所产生的磁性相反。 [0017] 所述炮筒1的内壁上还设有两组滑轨,其中,一组滑轨是由滑轨Ⅰ9和滑轨Ⅱ10构成,炮弹3上设有与滑轨Ⅰ9和滑轨Ⅱ10相对应的滑块11,滑轨Ⅰ9、滑轨Ⅱ10以及与其对应的滑块11构成对一组加速电磁线圈2的电流反向开关;另一组滑轨是由滑轨Ⅲ12和滑轨Ⅳ13构成,炮弹3上设有与滑轨Ⅲ12和滑轨Ⅳ13相对应的滑块11,滑轨Ⅲ12、滑轨Ⅳ13、与其对应的滑块11构成对所述另一组加速电磁线圈2的电流反向开关。当通电后,加速电磁线圈2对炮弹产生的动作,当炮弹越过该加速电磁线圈后,滑块11脱离滑轨Ⅰ9和滑轨Ⅱ10,使控制器有高电平信号变为低电平信号,控制器动作,将该加速电磁线圈反向通入电流,使加速电磁线圈的磁性反向,对炮弹由拉变为推,与此同时,另一组加速电磁线圈加电,对炮弹产生拉的动作,故两组加速电磁线圈一个推,另一个拉,使炮弹以更高的速度射出炮筒,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举了两组加速电磁线圈,为提高动力,可以将加速电磁线圈设计成多组,并且相临的加速电磁线圈的磁性相反,对炮弹产生即推又拉的动作,炮弹就这样,被一组组加速电磁线圈进行加速,从而实现炮弹所需的射程。 [0018] 工作原理:当两轨接人电源时,强大的电流从左导轨流入,经左滑块和线圈,流入右滑块,再经右滑轨构成一个回路,此时,两导轨平面间产生强磁场,通电流的滑块在安培力的作用下,将炮弹射出,为了提高射程,在炮筒和炮弹分别设了加速电磁线圈和磁性线圈,炮弹在受到安培力的同时,还受到加速电磁线圈和磁性线圈的作用力,另外,值得强调的是,磁性线圈中除了产生感应电流外,还主要有电源给其提供的电流,故电流量是相当大的,故作用力也是惊人的,炮弹的射程可达到300公里以上。 [0019]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