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屋顶式空气处理机组

申请号 CN202311731547.4 申请日 2023-12-15 公开(公告)号 CN117646948A 公开(公告)日 2024-03-05
申请人 河北纳森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松柏; 骆文彦;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 屋顶 式 空调 机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便于拆装的屋顶式空气处理机组,包括机壳具有机腔,机腔具有热 风 进口和冷风出口, 蒸发 器 设置在机腔内,且位于热风进口一侧,罩壳罩在 蒸发器 四周,罩壳具有入口和出口,过滤清洗组件,入口一侧和出口一侧均设置有过滤清洗组件,过滤清洗组件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分别设置在罩壳的两侧,卷件一端连接在第一轴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轴上,卷件具有滤网部密封部,第一轴和第二轴转动后,带动卷件移动,使得滤网部将入口和出口挡住,或使得密封部将入口和出口挡住。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 现有技术 中对蒸发器进行清洗时,需要将面板和滤网进行拆卸后用清洁剂对蒸发器进行浸泡清洗,效率较低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便于拆装的屋顶式空气处理机组,用于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1),所述机壳(1)具有机腔(101),所述机腔(101)具有热进口(102)和冷风出口(103),
蒸发器(2),所述蒸发器(2)设置在所述机腔(101)内,且位于所述热风进口(102)一侧,罩壳(3),所述罩壳(3)罩在所述蒸发器(2)四周,所述罩壳(3)具有入口(301)和出口(302),所述热风进口(102)朝向所述入口(301),所述出口(302)通向所述冷风出口(103),过滤清洗组件(4),所述入口(301)一侧和所述出口(302)一侧均设置有所述过滤清洗组件(4),所述过滤清洗组件(4)包括
第一轴(401)和第二轴(402),所述第一轴(401)和所述第二轴(402)分别设置在所述罩壳(3)的两侧,
卷件(403),所述卷件(403)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轴(401)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轴(402)上,所述卷件(403)具有滤网部(404)和密封部(405),所述第一轴(401)和所述第二轴(402)转动后,带动所述卷件(403)移动,使得所述滤网部(404)将所述入口(301)和所述出口(302)挡住,或使得所述密封部(405)将所述入口(301)和所述出口(302)挡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屋顶式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2)包括
第一蒸发器(201)和第二蒸发器(202),所述第一蒸发器(201)和第二蒸发器(202)均为板状,所述第一蒸发器(201)和所述第二蒸发器(202)均倾斜设置且之间成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屋顶式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2)包括
蒸发盘管(203),设置于所述热风进口(102)一侧,所述蒸发盘管(203)为多层设置,具有若干个进口(204)和若干个出水口(205),
翅片(206),为若干个,依次排列套设在所述蒸发盘管(203)上,
进液总管(207),所述进液总管(207)具有分液头部(208),所述分液头部(208)与若干个所述进水口(204)连接,
回液总管(209),所述回液总管(209)与所述若干个出水口(20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屋顶式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盘管(5),所述辅助盘管(5)为若干个依次设置,且与所述蒸发盘管(203)交替排列,所述辅助盘管(5)一端与所述分液头部(208)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回液总管(209)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屋顶式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入口(301)和所述出口(302)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蒸发器(2)的厚度,所述罩壳(3)具有清洗水进口(303)和清洗水出口(304),还包括
转动驱动装置(6),所述转动驱动装置(6)驱动所述第一轴(401)和所述第二轴(402)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屋顶式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挡框(7),所述密封挡框(7)滑动设置在所述罩壳(3)上,所述入口(301)和所述出口(302)处均设置有所述密封挡框(7),
第一弹性件(8),所述第一弹性件(8)一端作用于所述罩壳(3),另一端作用于所述密封挡框(7),提供所述密封挡框(7)紧贴所述滤网部(404)和紧贴所述密封部(405)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屋顶式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底部的四个角处均具有插入槽(104),还包括
连接脚(9),所述机壳(1)顶部的四个阳角处均安装有所述连接脚(9),所述连接脚(9)具有阴角连接部(901),所述阴角连接部(901)用于安装在所述机壳(1)顶部的四个阳角处,所述连接脚(9)还具有插入部(902),插入部(902)用于插入另一所述所述机壳(1)的插入槽(104)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屋顶式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902)为拐角型,且上端向一侧倾斜,还包括
电路板安装壁(10),所述电路板安装壁(10)设置在所述机腔(101)内,所述电路板安装壁(10)的横截面为U型,且所述电路板安装壁(10)横截面得到U型开口朝向所述机壳(1)的内壁,
元件集成架(11),所述元件集成架(11)设置于所述电路板安装壁(10)上,
电子元件(12),所述电子元件(12)集成设置于所述元件集成架(1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屋顶式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还具有压缩腔(105),所述压缩腔(105)具有安装口(106),所述安装口(106)为L型,还包括
压缩机(13),所述压缩机(13)设置在所述压缩腔(105)内,所述压缩机(13)与所述进液总管(207)和所述回液总管(209)连接,
冷凝器(14),所述冷凝器(14)设置在所述安装口(106)处,所述冷凝器(14)与所述压缩机(13)相连,所述冷凝器(14)也为L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屋顶式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件(15),所述安装件(15)设置在所述机壳(1)上,具有连接部(1501)和支撑部(1502),所述支撑部(1502)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501)上,所述连接部(1501)与所述机壳(1)连接,
所述支撑部(1502)为倒U型,顶部具有折弯段(1503),所述支撑部(1502)还具有穿线孔(1504),所述穿线孔(1504)位于所述折弯段(1503)上。

说明书全文

一种便于拆装的屋顶式空气处理机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空调机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屋顶式空气处理机组。

背景技术

[0002] 屋顶式空调机,是一种将制冷设备集成在一个单独的装置中,安装在建筑物屋顶上的空调系统。它通常适用于商业和工业建筑物,集成有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扇和控制系统。屋顶空调机可以直接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顶上,不占用室内空间,避免了室内安装空调系统的问题,适用于各种建筑物,包括商业、工业和住宅建筑等,屋顶式空调机是一种高效、方便的空调系统,具有很多优点,逐渐成为商业和工业建筑物中常见的空调系统之一。现有技术中对蒸发器进行清洗时,需要将面板和滤网进行拆卸后用清洁剂对蒸发器进行浸泡清洗,效率较低,且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工进行操作,产生很大的人和时间成本。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出一种便于拆装的屋顶式空气处理机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蒸发器进行清洗时,需要将面板和滤网进行拆卸后用清洁剂对蒸发器进行浸泡清洗,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机壳,所述机壳具有机腔,所述机腔具有热风进口和冷风出口,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机腔内,且位于所述热风进口一侧,
罩壳,所述罩壳罩在所述蒸发器四周,所述罩壳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热风进口朝向所述入口,所述出口通向所述冷风出口,
过滤清洗组件,所述入口一侧和所述出口一侧均设置有所述过滤清洗组件,所述
过滤清洗组件包括
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分别设置在所述罩壳的两侧,
卷件,所述卷件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轴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轴上,所述卷件具有滤网部和密封部,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转动后,带动所述卷件移动,使得所述滤网部将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挡住,或使得所述密封部将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挡住。
[0005]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蒸发器包括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均为板状,所述第一蒸
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均倾斜设置且之间成夹设置。
[0006]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蒸发器包括蒸发盘管,设置于所述热风进口一侧,所述蒸发盘管为多层设置,具有若干个进口和若干个出水口,
翅片,为若干个,依次排列套设在所述蒸发盘管上,
进液总管,所述进液总管具有分液头部,所述分液头部与若干个所述进水口连接,回液总管,所述回液总管与所述若干个出水口连接。
[0007]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辅助盘管,所述辅助盘管为若干个依次设置,且与所述蒸发盘管交替排列,所述辅助盘管一端与所述分液头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回液总管连接。
[0008]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蒸发器的厚度,所述罩壳具有清洗水进
口和清洗水出口,还包括
转动驱动装置,所述转动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转动。
[0009]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密封挡框,所述密封挡框滑动设置在所述罩壳上,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处均设置
有所述密封挡框,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作用于所述罩壳,另一端作用于所述密封挡框,提供所述密封挡框紧贴所述滤网部和紧贴所述密封部的力。
[0010]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机壳底部的四个角处均具有插入槽,还包括连接脚,所述机壳顶部的四个阳角处均安装有所述连接脚,所述连接脚具有阴角连接部,所述阴角连接部用于安装在所述机壳顶部的四个阳角处,所述连接脚还具有插入部,插入部用于插入另一所述所述机壳的插入槽中。
[0011]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入部为拐角型,且上端向一侧倾斜,还包括电路板安装壁,所述电路板安装壁设置在所述机腔内,所述电路板安装壁的横截面为U型,且所述电路板安装壁横截面得到U型开口朝向所述机壳的内壁,
元件集成架,所述元件集成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安装壁上,
电子元件,所述电子元件集成设置于所述元件集成架上。
[0012]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机壳还具有压缩腔,所述压缩腔具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为L型,还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置在所述压缩腔内,所述压缩机与所述进液总管和所述回
液总管连接,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置在所述安装口处,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压缩机相连,所述冷凝器也为L型。
[0013]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置在所述机壳上,具有连接部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机壳连接,
所述支撑部为倒U型,顶部具有折弯段,所述支撑部还具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位于所述折弯段上。
[0014]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考虑到现有技术中,对蒸发器进行清洗时采用的方式是,将机壳拆卸
开,将蒸发器从空调系统中拆下来,使用压缩空气或水管进行冲洗,将积聚在蒸发器上的灰尘、污垢和其他污染物冲洗干净,或将蒸发器拆卸后,采用专用的清洁剂进行浸泡刷洗,流程非常的繁琐,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本方案中,设置有罩壳,罩壳罩在蒸发器四周,第一轴和第二轴分别设置在罩壳的两侧,卷件一端连接在第一轴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轴上,卷件与罩壳紧密连接,卷件具有滤网部和密封部。
[0015] 空调机组正常工作时,卷件的滤网部与罩壳接触,此时来自室内的空气通过滤网部再通过蒸发器,实现蒸发器对空气的降温作用,同时,滤网部用于实现对空气中灰尘污垢等的阻挡作用。当空调机组需要清洁的时候,第一轴和第二轴同步转动,卷动卷件,使滤网部替换为密封部,此时,密封部与罩壳之间形成腔体,向腔体内注入清洁剂可实现对蒸发器的浸泡清洗,清洗完成后排出清洁剂,再使第一轴和第二轴反向同步转动,实现空调机组由清洁状态向正常工作状态的切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能够在不对装置进行拆卸的情况下对蒸发器进行清洁,同时还能为蒸发器提供进一步的防止灰尘进入的措施。附图说明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侧视图;
图4为过滤清洗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过滤清洗组件左视图;
图6为本发明连接脚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安装件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 机壳‑1,机腔‑101,热风进口‑102,冷风出口‑103,压缩腔‑105,安装口‑106,蒸发器‑2,第一蒸发器‑201,第二蒸发器‑202,蒸发盘管‑203,进水口‑204,出水口‑
205,翅片‑206,进液总管‑207,分液头部‑208,回液总管‑209,罩壳‑3,入口‑301,出口‑302,清洗水进口‑303,清洗水出口‑304,过滤清洗组件‑4,第一轴‑401,第二轴‑402,卷件‑403,滤网部‑404,密封部‑405,辅助盘管‑5,转动驱动装置‑6,密封挡框‑7,第一弹性件‑8,插入槽‑104,连接脚‑9,阴角连接部‑901,插入部‑902,电路板安装壁‑10,元件集成架‑11,电子元件‑12,压缩机‑13,冷凝器‑14,安装件‑15,连接部‑1501,支撑部‑1502,折弯段‑1503,穿线孔‑1504。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0] 如图1 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
一种便于拆装的屋顶式空气处理机组,用于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包括:机壳1具有机腔101,机腔101具有热风进口102和冷风出口103,蒸发器2,设置在机腔101内,且位于热风进口102一侧,罩壳3罩在蒸发器2四周,罩壳3具有入口301和出口302,热风进口102朝向入口301,出口302通向冷风出口103,过滤清洗组件4,入口301一侧和出口302一侧均设置有过滤清洗组件4,过滤清洗组件4包括第一轴401和第二轴402分别设置在罩壳3的两侧,卷件403一端连接在第一轴401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轴402上,卷件403具有滤网部404和密封部405,第一轴401和第二轴402转动后,带动卷件403移动,使得滤网部404将入口301和出口
302挡住,或使得密封部405将入口301和出口302挡住。
[0021]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现有技术中,对蒸发器2进行清洗时采用的方式是,将机壳1拆卸开,将蒸发器2从空调系统中拆下来,使用压缩空气或水管进行冲洗,将积聚在蒸发器2上的灰尘、污垢和其他污染物冲洗干净,或将蒸发器拆卸后,采用专用的清洁剂进行浸泡刷洗,流程非常的繁琐,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本方案中,设置有罩壳3,罩壳3罩在蒸发器2四周,第一轴401和第二轴402分别设置在罩壳3的两侧,卷件403一端连接在第一轴401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轴402上,卷件403与罩壳3紧密连接,卷件403具有滤网部404和密封部405。
[0022] 空调机组正常工作时,卷件403的滤网部404与罩壳3接触,此时来自室内的空气通过滤网部404再通过蒸发器2,实现蒸发器2对空气的降温作用,同时,滤网部404用于实现对空气中灰尘污垢等的阻挡作用,提高了空气处理机组中蒸发器2的工作安全性和稳定性,降低了因灰尘附着导致的故障发生率,降低了维修清理的难度。当空调机组需要清洁的时候,第一轴401和第二轴402同步转动,卷动卷件403,使滤网部404替换为密封部405,此时,密封部405与罩壳3之间形成腔体,向腔体内注入清洁剂可实现对蒸发器2的浸泡清洗,浸泡清洗可以更彻底地清洁空调蒸发器,将积累在蒸发器上的灰尘、污垢、细菌和霉菌等物质完全清除,提高空调的工作效率。浸泡清洁蒸发器可以消除堵塞和阻力,提高空调的换热效率,使其更加能效,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清洗完成后排出清洁剂,再使第一轴401和第二轴402反向同步转动,实现空调机组由清洁状态向正常工作状态的切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能够在不对装置进行拆卸的情况下对蒸发器2进行清洁,同时还能为蒸发器2提供进一步的防止灰尘进入的措施。
[0023] 进一步,蒸发器2包括第一蒸发器201和第二蒸发器202均为板状,第一蒸发器201和第二蒸发器202均倾斜设置且之间成夹角设置。
[0024] 本实施例中,蒸发器2分为第一蒸发器201和第二蒸发器202,增大了空气与蒸发器2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室内空气的冷却效率,第一蒸发器201和第二蒸发器202均倾斜设置且之间成夹角设置,增大吸入室内空气与蒸发器2的接触宽度,能使蒸发器2对室内空气的冷却过程延长,提高整体空气的冷却效率。通过倾斜设置蒸发器,可以帮助水分更加顺利地排出,减少水在蒸发器内部积聚的可能性,避免水滞留和滋生细菌的问题。保持蒸发器表面干燥,有利于蒸发器的正常工作,提高空调系统的工作效率。第一蒸发器201和第二蒸发器202均倾斜设置且之间成夹角设置还有利于确保蒸发器内的水分迅速流出,保持蒸发器表面干燥,有利于蒸发器的正常工作,提高空调系统的工作效率。
[0025] 进一步,蒸发器2包括蒸发盘管203,设置于热风进口102一侧,蒸发盘管203为多层设置,具有若干个进水口204和若干个出水口205,翅片206,为若干个,依次排列套设在蒸发盘管203上,进液总管207具有分液头部208,分液头部208与若干个进水口204连接,回液总管209与若干个出水口205连接。
[0026] 本实施例中,蒸发盘管203为多层设置,具有若干个进水口204和若干个出水口205,工作时,冷却液通过蒸发盘管203的进水口204进入蒸发器2,对空气冷却完成后通过出水口205流出,冷却液同一时间内流入蒸发盘管203的总量是恒定的,蒸发盘管203设置为多层,增大了冷却液流入蒸发盘管203过程的横截面积,减小冷却液流入阻力,提高了冷却液的流动速率。进液总管207具有分液头部208,分液头部208与若干个进水口204连接,分液头部208可以确保液态制冷剂均匀地分配到蒸发器的各个换热管路中,从而使整个蒸发器内的换热面积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系统的换热效率。同时通过分液器的作用,可以避免在蒸发器中出现液体过载的情况,即过多的液态制冷剂聚集在某些管路中而导致其他管路缺乏制冷剂。这种均匀的制冷剂分配有助于维持蒸发器的正常运行,并避免可能的性能下降或损坏。
[0027] 进一步,还包括辅助盘管5为若干个依次设置,且与蒸发盘管203交替排列,辅助盘管5一端与分液头部208连接,另一端与回液总管209连接。
[0028] 本实施例中,辅助盘管5 为若干个依次设置,且与蒸发盘管203交替排列,与蒸发盘管203一同设置,通过蒸发盘管203和辅助盘管5的配合形成多层结构,增大了冷却液流入蒸发盘管203过程的横截面积,减小冷却液流入阻力,提高了冷却液的流动速率。
[0029] 进一步,还包括入口301和出口302之间的距离大于蒸发器2的厚度,罩壳3具有清洗水进口303和清洗水出口304,还包括转动驱动装置6驱动第一轴401和第二轴402转动。
[0030] 本实施例中,对于罩壳3的入口301和出口302之间的距离大于蒸发器2的厚度,罩壳3与密封部405之间形成腔体,通过清洗水进口303向腔体内注入清洁剂可实现对蒸发器2的浸泡清洗,清洗完成后通过清洗水出口304排出清洁剂,设置清洗水进口303和清洗水出口304,更加便于在罩壳3内部进行储蓄清洁液,便于自动注入清洁液,使清洁液的注入更加快速便捷,设置清洗水出口304,有益于浸泡清洗过程结束口有序快速的排出清洁液,防止排液过程后在空调机组内产生的漏水情况,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麻烦,减小故障发生率。
[0031] 第一轴401和第二轴402被转动驱动装置6转动时,卷动卷件403,使滤网部404替换为密封部405,实现正常工作状态向清洁状态的转变,当清洁过程完成后,转动驱动装置6驱动第一轴401和第二轴402转动,密封部405 替换为滤网部404,实现清洁状态向正常工作状态的转变。转动驱动装置6的设置能够实现更快速的自动切换工作过滤灰尘状态和清洁状态的效率,减少人工拆卸过程时因操作不当发生的故障发生率,本方案实施过程中,仅需对转动驱动装置6进行操控实现切换清洁状态,在无需拆卸机壳1清洗的基础上,清洗状态的切换更加的简易高效。
[0032] 进一步,还包括密封挡框7滑动设置在罩壳3上,入口301和出口302处均设置有密封挡框7,第一弹性件8一端作用于罩壳3,另一端作用于密封挡框7,提供密封挡框7紧贴滤网部404和紧贴密封部405的力本实施例中,当罩壳3与密封部405贴紧时,罩壳与与密封部405形成腔体密封性较差,本方案中设置有密封挡框7,密封挡框7底部设置有第一弹性件8,当罩壳3与密封部405贴紧时,密封挡框7被压向罩壳3,在第一弹性件8和密封部405的共同作用下,罩壳与与密封部405形成密封性较强的腔体,实现对蒸发器2高效稳定的清洁。
[0033] 进一步,机壳1底部的四个角处均具有插入槽104,还包括连接脚9,机壳1顶部的四个阳角处均安装有连接脚9,连接脚9具有阴角连接部901,阴角连接部901用于安装在机壳1顶部的四个阳角处,连接脚9还具有插入部902,插入部902用于插入另一机壳1的插入槽104中。
[0034]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若干个空调机组堆叠放置的需求,难以实现堆叠的便利和稳定性,本方案中机壳1底部的四个角处均具有插入槽104,机壳1顶部的四个阳角处均安装有连接脚9,连接脚9还具有插入部902,插入部902用于插入另一机壳1的插入槽104中,当需要对多个空调机组进行堆叠时,位于底部的空调机组的机壳1顶部的连接脚9插入位于上部的空调机组的插入槽104,便于对上部空调机组和下部空调机组的精准定位,同时也使安装的过程更加便捷。
[0035] 进一步,插入部902为拐角型,且上端向一侧倾斜。
[0036] 本实施例中,在上层空调机组放置在下层空调机组过程中,连接脚9插入插入槽104中时,对准难度较大,容易出现偏斜造成装置的损坏以及产生安全问题,本方案中设置有插入部902,插入部902为拐角型,且上端向一侧倾斜,对连接脚9插入插入槽104过程起导向作用,更加便于上部空调机组堆叠于下部空调机组上。
[0037] 进一步,还包括电路板安装壁10,设置在机腔101内,电路板安装壁10的横截面为U型,且电路板安装壁10横截面得到U型开口朝向机壳1的内壁。
[0038] 本实施例中,在机腔101内设置有电路板安装壁10,机腔101内部存在很多不使用的壁面及内部空间,对机腔101内部空间的使用率较低,本方案中,将机腔101内的部分内壁设置为电路板安装壁10,提高了对对机腔101内部和内壁空间的利用率。
[0039] 进一步,还包括元件集成架11,设置于电路板安装壁10上,电子元件12,集成设置于元件集成架11上。
[0040]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现有技术中,空调机组的电子元件采用随工作元件散落设置,较为节省空间,但安装维修拆卸的难度大大提高。本方案中设置有元件集成架11,将空调机组内部电子元件12集成模化设置在元件集成架11上,元件集成架11位于机壳1的内壁上,在机腔101内分隔出不同元件模块,且元件模块单层设置,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机腔101内部空间的利用率,由于每一个工作元件的电子元件12独立模块化设置,安装拆卸检修的难度降低。进一步,机壳1还具有压缩腔105,还包括压缩机13,设置在压缩腔105内,压缩机13与进液总管207和回液总管209连接。
[0041] 本实施例中,机壳1具有压缩腔105,在压缩腔内设置有压缩机13,压缩机通过机械运动将制冷剂气体吸入,并将其压缩,通过压缩制冷剂,压缩机13为整个制冷系统提供了足够的动力,使得被压缩的制冷剂能够流动到蒸发器2中,通过压缩机13的工作,制冷剂在不同部件之间产生压力差,使其能够流动到低压区域,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稳定的制冷循环。
[0042] 进一步,压缩腔105具有安装口106,还包括冷凝器14,设置在安装口106处,冷凝器14与压缩机13相连。
[0043] 本实施例中,压缩腔内设置有压缩机13、冷凝器14等工作元件,在压缩腔105上设置有安装口106,便于压缩机13、冷凝器14等工作元件的安装和维修。冷凝器14是空调机组的核心组件之一,通过外界环境或者冷水介质,与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进行热交换,使制冷剂气体释放热量。这样,制冷剂的温度会降低,从而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冷却。冷凝器14还具有除湿的作用,在冷凝器14中,当制冷剂冷却并冷凝时,水分也会从空气中凝结出来,可以降低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
[0044] 进一步,安装口106为L型,冷凝器14也为L型。
[0045] 本实施例中,安装口106为L型,冷凝器14也为L型,对需要对内部元件进行安装维修时,以及对机壳1进行安装时,对机壳1提供更好的支持稳定性。冷凝器14型,能增大冷却剂管路的面积,提高散热效率以及冷却剂的冷凝效率,提高对流换热将制冷剂的热量释放到外界空气中的效率。
[0046] 进一步,还包括安装件15,设置在机壳1上,具有连接部1501和支撑部1502,支撑部1502设置在连接部1501上,连接部1501与机壳1连接。
[0047]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现有技术中对空调机组内的线路管路等采用覆盖式的固定件,需要拆卸维修时,需要将整个固定件拆卸,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本方案中设置有安装件15安装件具有与连接部1501和支撑部1502,连接部的设置在机壳1上进行紧固连接,支撑部1502设置在连接部1501上,需要对线路管路进行紧固时,将线路管路放置在连接部1501上进行固定。本方案在机壳1上设置安装件15,使内部线路管路的布置更加的整齐规则,减小了维修的难度,同时线路管路位于安装件15的支撑部1502上使用线或绑带固定,提高了拆卸安装更换过程的效率。
[0048] 进一步,支撑部1502为倒U型,顶部具有折弯段1503,支撑部1502还具有穿线孔1504,穿线孔1504位于折弯段1503上。
[0049] 本实施例中,支撑部1502为倒U型,顶部具有折弯段1503,线路管路放置于折弯段1503进行固定,支撑部1502还具有穿线孔1504,位于折弯段1503上,需要对线路管路进行固定时,使用固定线或的固定绑带穿过穿线孔1504,在固定绑带和支撑部1502的共同作用下对线路管路等进行固定。
[0050]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