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多度清洁的管式换热器

申请号 CN202311444615.9 申请日 2023-11-02 公开(公告)号 CN117168194B 公开(公告)日 2024-02-09
申请人 福建立信换热设备制造股份公司; 发明人 许旺发;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便于多 角 度清洁的 管式换热器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支座,所述支座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座的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两侧 螺纹 连接有 法兰 ,所述法兰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管箱,所述管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冷介质入口,所述壳体靠近冷介质入口一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热介质出口,所述管箱远离冷介质入口一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冷介质出口。该便于多角度清洁的管式换热器,通过滑架受到壳体内高温 流体 的 水 位影响,在滑轴表面滑动,由于传 热管 排列角度较为复杂,滑架在滑动时摩擦垫与 传热 管产生摩擦,并根据传热管的 位置 对 挤压 折片进行挤压,从而达到对传热管多角度清洁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便于多度清洁的管式换热器,包括支座(12),所述支座(1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座(12)的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壳体(13),所述壳体(13)的外表面两侧螺纹连接有法兰(4),所述法兰(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管箱(1),所述管箱(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冷介质入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3)靠近冷介质入口(3)一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热介质出口(6),所述管箱(1)远离冷介质入口(3)一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冷介质出口(5),所述壳体(13)靠近冷介质出口(5)一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热介质入口(2),所述支座(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板(10),所述固定管板(10)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管板(10)的表面边缘处贯穿有支杆(11),所述支杆(11)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杆(11)呈圆周状分布在固定管板(10)的表面,所述固定管板(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热管(8);
该便于多角度清洁的管式换热器还包括:
分离囊(7),所述分离囊(7)固定连接在靠近热介质入口(2)一侧的传热管(8)的外表面,所述分离囊(7)包括第一折板(71),所述第一折板(7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79),所述第一通孔(79)套设在传热管(8)与支杆(11)的表面,所述第一折板(7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挤环柱(72);
折流刮板(9),所述折流刮板(9)设置有五个,五个所述折流刮板(9)滑动连接在传热管(8)与支杆(11)的表面,所述折流刮板(9)包括第二折板(91),所述第二折板(91)的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92),所述第二通孔(92)套设在传热管(8)与支杆(11)的表面;
所述第二折板(91)的外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滑轴(94),所述滑轴(94)的外表面两侧滑动连接有清洁滑件(93),所述清洁滑件(93)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清洁滑件(93)以第二折板(91)为中心对称;
所述清洁滑件(93)包括滑架(932),所述滑架(932)滑动连接在滑轴(94)的表面,所述滑架(932)的表面设置有摩擦轴(937),所述摩擦轴(937)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摩擦轴(937)固定连接在滑架(932)的内表面;
所述摩擦轴(937)的外表面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杆(931),所述转杆(93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侧接板(936),所述侧接板(936)的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挤压折片(935),所述挤压折片(93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摩擦垫(934),所述摩擦垫(934)与挤压折片(935)挤压适配;
所述摩擦垫(93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短(933),所述摩擦垫(934)与传热管(8)摩擦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多角度清洁的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推挤环柱(72)的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流通囊(73),所述流通囊(7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注入口(74),所述注入口(7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凹管(76),所述第一凹管(76)固定连接在流通囊(73)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多角度清洁的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囊(73)远离注入口(74)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排出口(78),所述排出口(7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凹管(77),所述第二凹管(77)固定连接在流通囊(73)的内壁,所述第二凹管(77)与第一凹管(76)之间转动连接有限位转珠(7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多角度清洁的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挤环柱(72)包括卡环(728),所述卡环(728)固定连接在流通囊(73)的内壁,所述卡环(72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环(721),所述外环(72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726),所述限位环(726)固定连接在第一折板(71)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多角度清洁的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726)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727),所述滑块(72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24),所述连接块(72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弯折弹片(725),所述弯折弹片(725)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弯折弹片(725)呈圆周状分布在连接块(724)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多角度清洁的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728)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冲压环(723),所述冲压环(72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挤压垫(722),所述挤压垫(722)与弯折弹片(725)挤压适配。

说明书全文

一种便于多度清洁的管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多角度清洁的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0002] 管壳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结构简单、造价低、流通截面较宽、易于清洗垢;但传热系数低、占地面积大。可用各种结构材料(主要是金属材料)制造,能在高温、高压下使用,是应用最广的类型。
[0003] 目前,现有换热器用以高温液相的油品或溶剂低温流体进行换热,从而对高温流体进行冷却,由于高温液相的油品或溶剂中容易产生沉淀或絮状杂质,在换热的过程中杂质随着高温流体流入管体内,造成出口堵塞,同时杂质容易附着在管体内壁,难以清理并影响高温流体的质量

发明内容

[0004]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多角度清洁的管式换热器,包括支座,所述支座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座的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两侧螺纹连接有法兰,所述法兰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管箱,所述管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冷介质入口,所述壳体靠近冷介质入口一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热介质出口,所述管箱远离冷介质入口一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冷介质出口,所述壳体靠近冷介质出口一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热介质入口,所述支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板,所述固定管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管板的表面边缘处贯穿有支杆,所述支杆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杆呈圆周状分布在固定管板的表面,所述固定管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热管;在使用换热器时,工作人员将冷介质流体通过冷介质入口输送到传热管内,再将热介质流体通过热介质入口输送至壳体,热介质流体进入壳体内后,随着高温流体与低温流体分别在壳体与传热管内流动,通过热交换完成换热。
[0005] 该便于多角度清洁的管式换热器还包括:
[0006] 分离囊,所述分离囊固定连接在靠近热介质入口一侧的传热管的外表面,所述分离囊包括第一折板,所述第一折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套设在传热管与支杆的表面,所述第一折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挤环柱;换热器用以高温液相的油品或溶剂与低温流体进行换热,从而对高温流体进行冷却,由于高温液相的油品或溶剂中容易产生沉淀或絮状杂质,在输送前通过注入口向流通囊内输送,再通过排出口排出,将沉淀物与杂质过滤沉积在流通囊内,对高温流体进行过滤。
[0007] 折流刮板,所述折流刮板设置有五个,五个所述折流刮板滑动连接在传热管与支杆的表面,所述折流刮板包括第二折板,所述第二折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套设在传热管与支杆的表面。由于清洁滑件为漂浮材质,随着壳体内的高温液体上升,清洁滑件在滑轴表面向上漂浮,对传热管表面进行清洁。
[0008] 优选的,两个所述推挤环柱的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流通囊,所述流通囊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注入口,所述注入口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凹管,所述第一凹管固定连接在流通囊的内壁。由于注入口与排出口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凹管与第二凹管,且第一凹管与第二凹管相对设置,将限位转珠夹持在两个凹管之间,且凹管的顶端为弹性材质,在高温流体通过注入口向流通囊内流动时,限位转珠被高温流体产生的冲击推动在两个凹管之间转动,降低高温流体的流动速率,避免高温流体流速过快,两流体的温度差较大造成传热管破裂。
[0009] 优选的,所述流通囊远离注入口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排出口,所述排出口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凹管,所述第二凹管固定连接在流通囊的内壁,所述第二凹管与第一凹管之间转动连接有限位转珠。
[0010] 限位转珠被高温流体推动产生旋转,能够控制高温流体从凹管内流出的速度,当流速过快时,由于凹管的端部为弹性材质,限位转珠被高温流体推动与第二凹管表面产生挤压,第二凹管产生形变与限位转珠之间的间隙变小,从而影响高温流体的流出速度,限位转珠与两侧凹管的弧度并不适配,限位转珠与凹管之间不会形成密封状态,避免造成凹管堵塞。
[0011] 优选的,所述推挤环柱包括卡环,所述卡环固定连接在流通囊的内壁,所述卡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环,所述外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固定连接在第一折板的表面。流通囊内注入高温流体后,由于排出口的口径较小,且流通囊为圆球状,高温流体中的沉淀和絮状杂质受限位转珠阻隔,沉积在流通囊内;由于高温流体汇集在流通囊内,对流通囊的内壁进行挤压,使得两侧的推挤环柱受到挤压产生形变。
[0012] 优选的,所述限位环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所述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弯折弹片,所述弯折弹片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弯折弹片呈圆周状分布在连接块的表面。高温流体从内部向外侧对冲压环进行挤压,使得挤压垫被冲压环推动,冲压环在外环表面滑动对弯折弹片进行挤压,使得滑块被弯折弹片挤出在限位环表面滑动,随着流通囊内高温流体向壳体内输送,流通囊内壁受到的压力产生改变,使得推挤环柱处于运动状态。
[0013] 优选的,所述卡环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冲压环,所述冲压环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挤压垫,所述挤压垫与弯折弹片挤压适配。由于卡环连接在流通囊内壁,使得流通囊被推挤环柱带动处于拉伸状态,使得两侧的凹管受到流通囊拉伸影响能够改变与限位转珠之间的贴合位置,避免限位转珠将凹管堵住,高温流体难以流通,同时流通囊形状产生拉伸能过避免过滤出的杂质与沉淀物附着在流通囊表面,难以清理。
[0014] 优选的,所述第二折板的外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滑轴,所述滑轴的外表面两侧滑动连接有清洁滑件,所述清洁滑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清洁滑件以第二折板为中心对称。高温流体流通至壳体内,推动传热管与支杆表面设置的第二折板,支杆为阻尼结构,当第二折板被推动至固定管板处后,支杆回弹,使第二折板复位,便于对传热管进行多次清洁。
[0015] 优选的,所述清洁滑件包括滑架,所述滑架滑动连接在滑轴的表面,所述滑架的表面设置有摩擦轴,所述摩擦轴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摩擦轴固定连接在滑架的内表面。滑架受到壳体内高温流体的水位影响,在滑轴表面滑动,由于传热管排列角度较为复杂,滑架在滑动时摩擦垫与传热管产生摩擦,并根据传热管的位置对挤压折片进行挤压,从而达到对传热管多角度清洁的作用。
[0016] 优选的,所述摩擦轴的外表面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侧接板,所述侧接板的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挤压折片,所述挤压折片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摩擦垫,所述摩擦垫与挤压折片挤压适配。摩擦垫与传热管摩擦时,带动转杆在摩擦轴表面转动,避免摩擦垫与传热管接触时造成卡顿。
[0017] 优选的,所述摩擦垫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短块,所述摩擦垫与传热管摩擦适配。摩擦垫之间通过短块柔性连接,提高摩擦垫的清洁效果。
[001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多角度清洁的管式换热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 一、该便于多角度清洁的管式换热器,通过滑架受到壳体内高温流体的水位影响,在滑轴表面滑动,由于传热管排列角度较为复杂,滑架在滑动时摩擦垫与传热管产生摩擦,并根据传热管的位置对挤压折片进行挤压,从而达到对传热管多角度清洁的作用。
[0020] 二、该便于多角度清洁的管式换热器,通过换热器用以高温液相的油品或溶剂与低温流体进行换热,从而对高温流体进行冷却,由于高温液相的油品或溶剂中容易产生沉淀或絮状杂质,在输送前通过注入口向流通囊内输送,再通过排出口排出,将沉淀物与杂质过滤沉积在流通囊内,对高温流体进行过滤。
[0021] 三、该便于多角度清洁的管式换热器,通过注入口与排出口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凹管与第二凹管,且第一凹管与第二凹管相对设置,将限位转珠夹持在两个凹管之间,且凹管的顶端为弹性材质,在高温流体通过注入口向流通囊内流动时,限位转珠被高温流体产生的冲击力推动在两个凹管之间转动,降低高温流体的流动速率,避免高温流体流速过快,两流体的温度差较大造成传热管破裂。
[0022] 四、该便于多角度清洁的管式换热器,通过限位转珠被高温流体推动产生旋转,能够控制高温流体从凹管内流出的速度,当流速过快时,由于凹管的端部为弹性材质,限位转珠被高温流体推动与第二凹管表面产生挤压,第二凹管产生形变与限位转珠之间的间隙变小,从而影响高温流体的流出速度,限位转珠与两侧凹管的弧度并不适配,限位转珠与凹管之间不会形成密封状态,避免造成凹管堵塞。
[0023] 五、该便于多角度清洁的管式换热器,通过卡环连接在流通囊内壁,使得流通囊被推挤环柱带动处于拉伸状态,使得两侧的凹管受到流通囊拉伸影响能够改变与限位转珠之间的贴合位置,避免限位转珠将凹管堵住,高温流体难以流通,同时流通囊形状产生拉伸能过避免过滤出的杂质与沉淀物附着在流通囊表面,难以清理。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发明一种便于多角度清洁的管式换热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本发明壳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 图3为本发明分离囊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 图4为本发明折流刮板结构示意图;
[0028] 图5为本发明清洁滑件结构示意图;
[0029] 图6为本发明分离囊结构示意图;
[0030] 图7为本发明分离囊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1] 图8为本发明推挤环柱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2] 图中:1、管箱;2、热介质入口;3、冷介质入口;4、法兰;5、冷介质出口;6、热介质出口;7、分离囊;71、第一折板;72、推挤环柱;721、外环;722、挤压垫;723、冲压环;724、连接块;725、弯折弹片;726、限位环;727、滑块;728、卡环;73、流通囊;74、注入口;75、限位转珠;76、第一凹管;77、第二凹管;78、排出口;79、第一通孔;8、传热管;9、折流刮板;91、第二折板;92、第二通孔;93、清洁滑件;931、转杆;932、滑架;933、短块;934、摩擦垫;935、挤压折片;936、侧接板;937、摩擦轴;94、滑轴;10、固定管板;11、支杆;12、支座;13、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0034] 第一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多角度清洁的管式换热器,包括支座12,支座12设置有两个,两个支座12的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壳体13,壳体13的外表面两侧螺纹连接有法兰4,法兰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管箱1,管箱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冷介质入口3,壳体13靠近冷介质入口3一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热介质出口6,管箱1远离冷介质入口3一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冷介质出口5,壳体13靠近冷介质出口5一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热介质入口2,支座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板10,固定管板10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管板10的表面边缘处贯穿有支杆11,支杆11设置有四个,四个支杆11呈圆周状分布在固定管板10的表面,固定管板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热管8;在使用换热器时,工作人员将冷介质流体通过冷介质入口3输送到传热管8内,再将热介质流体通过热介质入口2输送至壳体13,热介质流体进入壳体13内后,随着高温流体与低温流体分别在壳体
13与传热管8内流动,通过热交换完成换热。
[0035] 第二实施例,如图4‑图5所示,折流刮板9,折流刮板9设置有五个,五个折流刮板9滑动连接在传热管8与支杆11的表面,折流刮板9包括第二折板91,第二折板91的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92,第二通孔92套设在传热管8与支杆11的表面。由于清洁滑件93为漂浮材质,随着壳体13内的高温液体上升,清洁滑件93在滑轴94表面向上漂浮,对传热管8表面进行清洁。
[0036] 第二折板91的外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滑轴94,滑轴94的外表面两侧滑动连接有清洁滑件93,清洁滑件93设置有两组,两组清洁滑件93以第二折板91为中心对称。高温流体流通至壳体13内,推动传热管8与支杆11表面设置的第二折板91,支杆11为阻尼结构,当第二折板91被推动至固定管板10处后,支杆11回弹,使第二折板91复位,便于对传热管8进行多次清洁。
[0037] 清洁滑件93包括滑架932,滑架932滑动连接在滑轴94的表面,滑架932的表面设置有摩擦轴937,摩擦轴937设置有两个,两个摩擦轴937固定连接在滑架932的内表面。滑架932受到壳体13内高温流体的水位影响,在滑轴94表面滑动,由于传热管8排列角度较为复杂,滑架932在滑动时摩擦垫934与传热管8产生摩擦,并根据传热管8的位置对挤压折片935进行挤压,从而达到对传热管8多角度清洁的作用。
[0038] 摩擦轴937的外表面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杆931,转杆93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侧接板936,侧接板936的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挤压折片935,挤压折片93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摩擦垫934,摩擦垫934与挤压折片935挤压适配。摩擦垫934与传热管8摩擦时,带动转杆931在摩擦轴937表面转动,避免摩擦垫934与传热管8接触时造成卡顿。
[0039] 摩擦垫93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短块933,摩擦垫934与传热管8摩擦适配。摩擦垫934之间通过短块933柔性连接,提高摩擦垫934的清洁效果。
[0040] 第三实施例,如图6‑图8所示,分离囊7,分离囊7固定连接在靠近热介质入口2一侧的传热管8的外表面,分离囊7包括第一折板71,第一折板7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79,第一通孔79套设在传热管8与支杆11的表面,第一折板7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挤环柱72;换热器用以高温液相的油品或溶剂与低温流体进行换热,从而对高温流体进行冷却,由于高温液相的油品或溶剂中容易产生沉淀或絮状杂质,在输送前通过注入口74向流通囊73内输送,再通过排出口78排出,将沉淀物与杂质过滤沉积在流通囊73内,对高温流体进行过滤。
[0041] 两个推挤环柱72的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流通囊73,流通囊7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注入口74,注入口7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凹管76,第一凹管76固定连接在流通囊73的内壁。由于注入口74与排出口78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凹管76与第二凹管77,且第一凹管76与第二凹管77相对设置,将限位转珠75夹持在两个凹管之间,且凹管的顶端为弹性材质,在高温流体通过注入口74向流通囊73内流动时,限位转珠75被高温流体产生的冲击力推动在两个凹管之间转动,降低高温流体的流动速率,避免高温流体流速过快,两流体的温度差较大造成传热管8破裂。
[0042] 流通囊73远离注入口74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排出口78,排出口7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凹管77,第二凹管77固定连接在流通囊73的内壁,第二凹管77与第一凹管76之间转动连接有限位转珠75。限位转珠75被高温流体推动产生旋转,能够控制高温流体从凹管内流出的速度,当流速过快时,由于凹管的端部为弹性材质,限位转珠75被高温流体推动与第二凹管77表面产生挤压,第二凹管77产生形变与限位转珠75之间的间隙变小,从而影响高温流体的流出速度,限位转珠75与两侧凹管的弧度并不适配,限位转珠75与凹管之间不会形成密封状态,避免造成凹管堵塞。
[0043] 推挤环柱72包括卡环728,卡环728固定连接在流通囊73的内壁,卡环72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环721,外环72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726,限位环726固定连接在第一折板71的表面。流通囊73内注入高温流体后,由于排出口78的口径较小,且流通囊73为圆球状,高温流体中的沉淀和絮状杂质受限位转珠75阻隔,沉积在流通囊73内;由于高温流体汇集在流通囊73内,对流通囊73的内壁进行挤压,使得两侧的推挤环柱72受到挤压产生形变。
[0044] 限位环726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727,滑块72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24,连接块72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弯折弹片725,弯折弹片725设置有四个,四个弯折弹片725呈圆周状分布在连接块724的表面。高温流体从内部向外侧对冲压环723进行挤压,使得挤压垫722被冲压环723推动,冲压环723在外环721表面滑动对弯折弹片725进行挤压,使得滑块727被弯折弹片725挤出在限位环726表面滑动,随着流通囊73内高温流体向壳体13内输送,流通囊73内壁受到的压力产生改变,使得推挤环柱72处于运动状态。
[0045] 卡环728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冲压环723,冲压环72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挤压垫722,挤压垫722与弯折弹片725挤压适配。由于卡环728连接在流通囊73内壁,使得流通囊73被推挤环柱72带动处于拉伸状态,使得两侧的凹管受到流通囊73拉伸影响能够改变与限位转珠75之间的贴合位置,避免限位转珠75将凹管堵住,高温流体难以流通,同时流通囊73形状产生拉伸能过避免过滤出的杂质与沉淀物附着在流通囊73表面,难以清理。
[0046] 使用时,通过工作人员将冷介质流体通过冷介质入口3输送到传热管8内,再将热介质流体通过热介质入口2输送至壳体13,热介质流体进入壳体13内后,随着高温流体与低温流体分别在壳体13与传热管8内流动,通过热交换完成换热。
[0047] 换热器用以高温液相的油品或溶剂与低温流体进行换热,从而对高温流体进行冷却,由于高温液相的油品或溶剂中容易产生沉淀或絮状杂质,在输送前通过注入口74向流通囊73内输送,再通过排出口78排出,将沉淀物与杂质过滤沉积在流通囊73内,对高温流体进行过滤。
[0048] 由于注入口74与排出口78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凹管76与第二凹管77,且第一凹管76与第二凹管77相对设置,将限位转珠75夹持在两个凹管之间,且凹管的顶端为弹性材质,在高温流体通过注入口74向流通囊73内流动时,限位转珠75被高温流体产生的冲击力推动在两个凹管之间转动,降低高温流体的流动速率,避免高温流体流速过快,两流体的温度差较大造成传热管8破裂。
[0049] 限位转珠75被高温流体推动产生旋转,能够控制高温流体从凹管内流出的速度,当流速过快时,由于凹管的端部为弹性材质,限位转珠75被高温流体推动与第二凹管77表面形成挤压,第二凹管77产生形变与限位转珠75之间的间隙变小,从而影响高温流体的流出速度,限位转珠75与两侧凹管的弧度并不适配,限位转珠75与凹管之间不会形成密封状态,避免造成凹管堵塞。
[0050] 流通囊73内注入高温流体后,由于排出口78的口径较小,且流通囊73为圆球状,高温流体中的沉淀和絮状杂质受限位转珠75阻隔,沉积在流通囊73内;由于高温流体汇集在流通囊73内,对流通囊73的内壁进行挤压,使得两侧的推挤环柱72受到挤压产生形变。
[0051] 高温流体从内部向外侧对冲压环723进行挤压,使得挤压垫722被冲压环723推动,冲压环723在外环721表面滑动对弯折弹片725进行挤压,使得滑块727被弯折弹片725挤出在限位环726表面滑动,随着流通囊73内高温流体向壳体13内输送,流通囊73内壁受到的压力产生改变,使得推挤环柱72处于运动状态。
[0052] 由于卡环728连接在流通囊73内壁,使得流通囊73被推挤环柱72带动处于拉伸状态,使得两侧的凹管受到流通囊73拉伸影响能够改变与限位转珠75之间的贴合位置,避免限位转珠75将凹管堵住,高温流体难以流通,同时流通囊73形状产生拉伸能过避免过滤出的杂质与沉淀物附着在流通囊73表面,难以清理。
[0053] 由于清洁滑件93为漂浮材质,随着壳体13内的高温液体上升,清洁滑件93在滑轴94表面向上漂浮,对传热管8表面进行清洁。
[0054] 高温流体流通至壳体13内,推动传热管8与支杆11表面设置的第二折板91,支杆11为阻尼结构,当第二折板91被推动至固定管板10处后,支杆11回弹,使第二折板91复位,便于对传热管8进行多次清洁。
[0055] 滑架932受到壳体13内高温流体的水位影响,在滑轴94表面滑动,由于传热管8排列角度较为复杂,滑架932在滑动时摩擦垫934与传热管8产生摩擦,并根据传热管8的位置对挤压折片935进行挤压,从而达到对传热管8多角度清洁的作用。
[0056]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