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雾节冷却塔

申请号 CN202410293999.7 申请日 2024-03-14 公开(公告)号 CN117928275A 公开(公告)日 2024-04-26
申请人 中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建军; 刘皓; 王筱梅; 李双鹤; 孙钜野;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 冷却塔 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消雾节 水 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具有进 风 口;冷却器用于与外部的待降温液体连通,冷却器设置在进风口一侧,且位于冷却塔本体的外侧,冷却器具有若干个阵列分布的散 热管 ;清理装置包括:伸缩格栅相对 散热 管升降且转动设置,伸缩格栅具有若干个交错且铰接连接的清洁杆,清洁杆表面具有清洁刷,伸缩格栅用于进入两个相邻的散热管之间,且伸缩格栅收缩后,清洁刷与散热管抵接,伸缩格栅升降后,清洁刷用于清洁散热管外表面,伸缩格栅转动后,用于移出两个相邻的散热管之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 现有技术 中的老旧冷却塔改造时无法适应冷凝模 块 式消雾技术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消雾节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却塔本体(1),具有进口(101);
冷却器(2),用于与外部的待降温液体连通,所述冷却器(2)设置在所述进风口(101)一侧,且位于所述冷却塔本体(1)的外侧,所述冷却器(2)具有若干个阵列分布的散热管(201);
清理装置(3),所述清理装置(3)包括:
伸缩格栅(301),相对所述散热管(201)升降且转动设置,所述伸缩格栅(301)具有若干个交错且铰接连接的清洁杆(302),所述清洁杆(302)表面具有清洁刷(303),所述伸缩格栅(301)用于进入两个相邻的所述散热管(201)之间,且所述伸缩格栅(301)收缩后,所述清洁刷(303)与散热管(201)抵接,所述伸缩格栅(301)升降后,所述清洁刷(303)用于清洁所述散热管(201)外表面,所述伸缩格栅(301)转动后,用于移出两个相邻的所述散热管(20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雾节水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本体(1)具有集水槽(102);所述冷却器(2)具有若干个进水通道(202)和若干个出水通道(203);还包括:
进水主管(4),连通若干个所述进水通道(202);
出水主管(5),连通若干个所述出水通道(203),且与所述集水槽(102)连通;
进水支管(6),一端连通待降温液体,另一端连通所述进水主管(4),所述进水主管(4)通过所述进水支管(6)与外部待降温液体连通;
出水支管(7),一端连通所述出水主管(5),另一端连通所述冷却塔本体(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雾节水冷却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磁(8),具有若干个,所述进水支管(6)、所述进水主管(4)、所述出水主管(5)上均设置有所述电磁阀(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雾节水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2)还具有安装板(204),若干个所述散热管(201)阵列分布在所述安装板(204)上;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9),所述第一驱动装置(9)包括:
第一滑座(901),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04)上;
第一丝杠(902),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04)上,且与所述第一滑座(901)螺纹连接;
第一电机(903),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04)一侧,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丝杠(902)转动;
所述伸缩格栅(301)跟随所述第一滑座(901)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消雾节水冷却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10),用于驱动所述伸缩格栅(301)升降,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0)包括:
滑轨(110),竖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座(901)上;
第二滑座(120),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110)上;
第二丝杠(130),转动设置在所述滑轨(110)上,且与所述第二滑座(120)螺纹连接
第二电机(140),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座(901)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丝杠(130)转动;
所述伸缩格栅(301)跟随所述第二滑座(120)升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雾节水冷却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装置(11),用于驱动所述伸缩格栅(301)转动,所述旋转装置(11)包括:
转盘(111),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座(120)上;
外齿套(112),套设在所述转盘(111)的外周上;
齿轮(113),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座(120)上,且与所述外齿套(112)啮合连接;
第三电机(114),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座(120)上,用于驱动所述齿轮(113)转动;
所述伸缩格栅(301)跟随所述转盘(111)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消雾节水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格栅(301)具有两个活动端(3011);还包括:
安装座(12),设置在所述转盘(111)一侧;
所述活动端(3011)为第三滑,两个所述活动端(3011)相对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2)上;
正反丝杠(13),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2)上,且与两个所述活动端(3011)螺纹连接;
第四电机(14),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2)上,驱动所述正反丝杠(13)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消雾节水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装置(3)还包括:
刮板(304),设置在所述伸缩格栅(301)一侧,所述伸缩格栅(301)转动后,所述刮板(304)用于与所述冷却器(2)下侧滑动抵接;所述伸缩格栅(301)的厚度小于两个相邻散热管(201)之间的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消雾节水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装置(3)具有若干个,每两个相邻散热管(201)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清理装置(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雾节水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01)具有两个,所述冷却器(2)具有两个,两个所述冷却器(2)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进风口(101)上;还包括:
同步通道(15),用于连通两侧的两个所述冷却器(2)。

说明书全文

一种消雾节冷却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冷却塔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消雾节水冷却塔。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工作越来越严格,尤其是工业企业,属用水大户,而在工业企业中,循环水冷却塔则负担着整个工业企业70%~80%的水量的循环利用。
[0003]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节水消雾型冷却塔,而大多数节水消雾冷却塔的消雾核心都是冷凝模式,这种冷凝模块式的消雾塔因为要求的气室较高,再加上冷凝模块自身的高度,故仅仅适用于新建塔。但是现阶段还有很多企业面临着老塔更新改造的问题,这类塔因为土建的限制,除非推倒重建,否则无法应用冷凝模块消雾技术。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出一种消雾节水冷却塔,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老旧冷却塔改造时无法适应冷凝模块式消雾技术的问题。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消雾节水冷却塔,包括:
冷却塔本体,具有进口;
冷却器,用于与外部的待降温液体连通,所述冷却器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一侧,且位于所述冷却塔本体的外侧,所述冷却器具有若干个阵列分布的散热管
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包括:
伸缩格栅,相对所述散热管升降且转动设置,所述伸缩格栅具有若干个交错且铰
接连接的清洁杆,所述清洁杆表面具有清洁刷,所述伸缩格栅用于进入两个相邻的所述散热管之间,且所述伸缩格栅收缩后,所述清洁刷与散热管抵接,所述伸缩格栅升降后,所述清洁刷用于清洁所述散热管外表面,所述伸缩格栅转动后,用于移出两个相邻的所述散热管之间。
[0006] 可选地,所述冷却塔本体具有集水槽;所述冷却器具有若干个进水通道和若干个出水通道;还包括:进水主管,连通若干个所述进水通道;
出水主管,连通若干个所述出水通道,且与所述集水槽连通;
进水支管,一端连通待降温液体,另一端连通所述进水主管,所述进水主管通过所述进水支管与外部待降温液体连通;
出水支管,一端连通所述出水主管,另一端连通所述冷却塔本体内部。
[0007] 可选地,还包括:电磁,具有若干个,所述进水支管、所述进水主管、所述出水主管上均设置有所述电磁阀
[0008] 可选地,所述冷却器还具有安装板,若干个所述散热管阵列分布在所述安装板上;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
第一滑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第一丝杠,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且与所述第一滑座螺纹连接;
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一侧,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丝杠转动;
所述伸缩格栅跟随所述第一滑座滑动。
[0009]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伸缩格栅升降,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滑轨,竖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座上;
第二滑座,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
第二丝杠,转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且与所述第二滑座螺纹连接
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座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丝杠转动;
所述伸缩格栅跟随所述第二滑座升降。
[0010] 可选地,还包括旋转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伸缩格栅转动,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转盘,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座上;
外齿套,套设在所述转盘的外周上;
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座上,且与所述外齿套啮合连接;
第三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座上,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
所述伸缩格栅跟随所述转盘转动。
[0011] 可选地,所述伸缩格栅具有两个活动端;还包括:安装座,设置在所述转盘一侧;
所述活动端为第三滑块,两个所述活动端相对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
正反丝杠,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且与两个所述活动端螺纹连接;
第四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驱动所述正反丝杠转动。
[0012] 可选地,所述清理装置还包括:刮板,设置在所述伸缩格栅一侧,所述伸缩格栅转动后,所述刮板用于与所述冷却器下侧滑动抵接;所述伸缩格栅的厚度小于两个相邻散热管之间的间隔。
[0013] 可选地,所述清理装置具有若干个,每两个相邻散热管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清理装置。
[0014] 可选地,所述进风口具有两个,所述冷却器具有两个,两个所述冷却器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进风口上;还包括:同步通道,用于连通两侧的两个所述冷却器。
[0015]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中,在冷却塔本体侧面设置冷却器,冷却器夏季可对外部水源进行降温,冬季可减少水雾的产生;在对老旧冷却塔进行改造时,无需推倒重建,降低改造成本;
2、清洁装置可对冷却器进行清洁,减少了污物对冷却器的腐蚀,延长了冷却器的使用寿命;利用伸缩格栅结构,可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冷却器,散热管阵列设置且相对较为密集,散热管表面尤其是位于内侧方位的表面不便于清洁,而伸缩格栅结构可方便的伸入到散热管之间,同时伸缩形变后,可使清洁杆靠近散热管,同时配合清洁刷的形变适应能,对清洁空间的适应性更强,能更好的对内侧方位的散热管表面进行清洁,清洁效果更好,同时可对散热管进行振动除尘,提高除尘效果,且伸缩格栅转动后,便于从散热管之间移出,然后进入到其它散热管之间再进行清洁,所需移动空间更小。
附图说明
[0016]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中冷却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不显示清理装置);
图3为本发明冷却器和清理装置装配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清理装置进入到冷却器中相邻的两个散热管之间时的剖视结构局
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清理装置在冷却器中相邻的两个散热管之间转动成倾斜状态时的
剖视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清理装置下降至冷却器最下端时的剖视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伸缩格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不显示清洁刷);
图8为本发明中旋转装置与伸缩格栅、冷却器装配时的立体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旋转装置与第二滑座和滑轨装配时的剖视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冷却塔本体;101、进风口;102、集水槽;2、冷却器;201、散热管;202、进水通道;203、出水通道;204、安装板;3、清理装置;301、伸缩格栅;3011、活动端;302、清洁杆;
303、清洁刷;304、刮板;4、进水主管;5、出水主管;6、进水支管;7、出水支管;8、电磁阀;801、第一控制阀;802、第二控制阀;803、第三控制阀;804、第四控制阀;9、第一驱动装置;901、第一滑座;902、第一丝杠;903、第一电机;10、第二驱动装置;110、滑轨;120、第二滑座;130、第二丝杠;140、第二电机;11、旋转装置;111、转盘;112、外齿套;113、齿轮;114、第三电机;12、安装座;13、正反丝杠;14、第四电机;15、同步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0019]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示意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若干个”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
[0020]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1]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 如图1 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消雾节水冷却塔,包括:~
冷却塔本体1,具有进风口101;冷却器2,用于与外部的待降温液体连通,冷却器2设置在进风口101一侧,且位于冷却塔本体1的外侧,冷却器2具有若干个阵列分布的散热管
201;清理装置3,清理装置3包括:伸缩格栅301,相对散热管201升降且转动设置,伸缩格栅
301具有若干个交错且铰接连接的清洁杆302,清洁杆302表面具有清洁刷303,伸缩格栅301用于进入两个相邻的散热管201之间,且伸缩格栅301收缩后,清洁刷303与散热管201抵接,伸缩格栅301升降后,清洁刷303用于清洁散热管201外表面,伸缩格栅301转动后,用于移出两个相邻的散热管201之间。
[0023] 本实施例中,伸缩格栅301为X形状;冷却器2为翅片管空冷器,冷却器2宽度与进风口101相等,冷却器2散热管201的高度高于进风口101,扩大了空冷换热面积,加强了降温效果;以化工厂为例,冷却器2连通化工厂经过处理后排放出的高温液体,高温液体进入冷却器2中后,通过间壁式换热实现进出塔水温低温差换热,间壁换热是没有水蒸发的,所有的高温液体都通过冷却器2冷却后进入到冷却塔中进行二次冷却,这期间在冷却器2中进行了第一次的节水;其次,因为进塔水进入冷却塔时已经在冷却器2中降温过一次了,所以进入冷却塔后再经过冷却塔的冷却,此时对于常规冷却塔的工况下进塔42℃出塔32℃的要求,本冷却塔只需要将大约只有38‑40℃的水降到32℃即可,所以同比10℃温差降温时所需的风量少了,带走的水蒸气也少了,故而实现了节水的功效。
[0024] 本实施例中,相较于常规的冷凝模块式消雾塔,本冷却塔取消了风以及百叶窗,降低了消雾冷却塔的整体高度,仅以塔来说,做到了仍然可以沿用常规老式的逆流式冷却塔进行改造,大大节约的改造的土建成本,比推倒重建划算的多,节省了改造成本。
[0025] 本实施例中,伸缩格栅301由若干个交错且铰接连接的清洁杆302组成,伸缩格栅301伸长后,若干个交错且铰接连接的清洁杆302拉长呈网格状,清洁刷303用于和散热管
201外表面接触,对散热管201外表面上的灰尘进行清洁。
[0026] 由于冷却器2长期暴露在外界环境中,这导致冷却器2外表面上附着大量的尘土,尤其是散热管201的外壁上,所以需要操作者定期对冷却器2进行清理。
[0027] 本实施例中伸缩格栅301的一种使用方式为:当操作者需要对冷却器2散热管201上的尘土进行清理时,可使伸缩格栅301伸长进入到两个相邻的散热管201之间,然后收缩伸缩格栅301,此时清洁刷303和相邻的两个散热管201抵接,然后操作者可使伸缩格栅301升降,对散热管201外表面上的尘土进行清理;当伸缩格栅301在进入两个相邻的散热管201之间之前,操作者可先使伸缩格栅301呈倾斜状态,然后再使伸缩格栅301伸长进入两个相邻的散热管201之间,减少伸缩格栅301和散热管201外壁产生碰撞,对伸缩格栅301和散热管201起保护作用;当清理完毕后,可使伸缩格栅301转动呈倾斜状态,然后使伸缩格栅301收缩,从两个相邻的散热管201之间退回。
[0028] 本实施例中伸缩格栅301的另一种使用方式为:当伸缩格栅301进入到两个相邻的散热管201之间时,可使伸缩格栅301转动,使清洁刷303对散热管201的外壁进行摩擦,使散热管201外壁上的灰尘更好的被清理,同时,当转动伸缩格栅301时,清洁刷303和散热管201接触会产生振动,使颗粒较小的灰尘、杂质从散热管201的外壁上振落,加强了清理效果。
[0029] 可选地,冷却塔本体1具有集水槽102;冷却器2具有若干个进水通道202和若干个出水通道203;还包括:进水主管4,连通若干个进水通道202;出水主管5,连通若干个出水通道203,且与集水槽102连通;进水支管6,一端连通待降温液体,另一端连通进水主管4,进水主管4通过进水支管6与外部待降温液体连通;出水支管7,一端连通出水主管5,另一端连通冷却塔本体1内部。
[0030] 电磁阀8,具有若干个,进水支管6、进水主管4、出水主管5上均设置有电磁阀8。
[0031] 本实施例中,电磁阀8分为第一控制阀801、第二控制阀802、第三控制阀803、第四控制阀804;第一控制阀801具有两个,两个第一控制阀801相对设置在出水主管5与集水槽102连通的两侧;第二控制阀802具有一个,第二控制设置在进水支管6与外部高温液体的连通部位;第三控制阀803具有两个,两个第三控制阀803相对设置在进水主管4和进水支管6连通部位的两侧;第四控制阀804具有两个,两个第四控制阀804相对设置在出水主管5和出水支管7连通部位的两侧。
[0032] 夏季使用时,水温较高,环境温度较高,故此时使用需要关闭所有的第一电磁阀8,然后打开第二电磁阀8、第三电磁阀8、第四控制阀804,使高温液体经过进水支管6,再流入进水主管4后,分流到冷却器2内,由于冷却塔的风机一直在运行的过程中,所以冷却塔的进风口101会有冷气流流动,此气流温度等于环境温度,而进风口101的风同样也会通过冷却器2,加速对冷却器2中的高温液体进行间壁换热,综上,本冷却塔上水通过冷却器2后自身的水温就会下降2℃‑4℃,这时初步降温后的高温液体再汇总后进入冷却塔,然后流通至冷凝模块和填料进行冷却塔的二次降温。
[0033] 常规的冷却塔夏季使用时是将冷却塔本体1侧面的百叶窗全部关闭,再将冷却塔本体1的风门全部打开,风机抽的风必须要通过打开的风门再途径冷凝模块后才能将饱和的水蒸气排出,此时因为风通过风门和冷凝模块造成了较大的阻力,而本冷却塔没有风门,只是在进风口101安装了冷却器2,且冷却器2安装位置较进风口101较远,所以冷却塔本体1进风可通过四周以及散热管201间的间隙通过,虽然也会形成风阻,但是远没有风门和冷凝模块形成的风阻大,故按照能量守恒定律,风带走同样的热量所需要的空气量明显减少,也就是说本冷却塔本体1所需要的风机的轴功率可以有效降低,所以在夏季使用,起到了节能的作用。
[0034] 常规的冷却塔为了保证消雾的效果,在增加的风门百叶窗和冷凝模块的同时其实是降低了冷却塔夏季的冷效,因为冷却塔夏季不需要消雾,但是冷凝模块和风门增加风阻的同时又无法做到随时拆除安装,所以其实夏季的消雾塔冷效是不如没有安装消雾的老式逆流冷却塔的。但是本冷却塔本体1其实是最大化的保留了老式逆流塔的结构,而且在冷却塔本体1上水口加设了冷却器2,不但不消耗能源,还起到了双层冷却的功能,冷却的冷却与冷却塔本体1自身的冷效结合,相较于常规的冷却塔,明显提高了夏季运行的冷效能力。
[0035] 冬季使用,上塔水温较低,环境温度也比较低,尤其是北方,环境温度可达零下,所以空气本身就能对循环水进行降温,当换热器热交换后来液体温度较高时,此时单独靠外界环境温度降温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就需要运行冷却塔来降温,这时风机上方会因为热空气与冷空气的交汇产生大量的水雾。针对此种情况,本冷却塔本体1加设的冷却器2就起到了消雾的作用,具体操作为:首先打开所有的第一控制阀801,然后打开第二控制阀802、第三控制阀803,使高温液体通过进水支管6然后再流入进水主管4,再流入冷却器2中,接着关闭第四控制阀804,此时高温液体可不通过冷却塔本体1而是直接通过冷却器2进行间壁换热,冷却后的高温液体直接通过出水主管5返回集水槽102内,然后操作者可通过使用适配的工具,如:抽水,再将返回集水槽102内的高温液体抽出进行下一次循环。而根据环境温度、回水温度以及冷却水降温值,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冷却塔本体1不开风机,冷却器2直接靠环境温度降温,此时温降数值较低;
另一种则是开启冷却塔本体1的风机(变频节能效果更好),形成空气流动穿过冷却器2,加速冷却器2的间壁换热效率,提高冷却器2的冷却能力。
[0036] 传统冷却塔由于冬季冷热空气的交汇,风机出口处必然会出现大量的白雾(水蒸气),对周边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靠近高速公路、居民区以及有特殊要求的设备或装置,会造成高速公路路面冬季湿滑结影响交通安全,周边居民投诉,加快设备或装置的腐蚀等现象。而消雾模块对老塔的改造又受到土建等固有结构的空间限制无法实施。所以本冷却塔本体1增加的冷却器2冬季运行就是将冷却塔的质间换热改为间壁换热,减少冷却塔的风机携带大量水蒸气进入空气,降低白雾的形成。
[0037] 不论是与老塔相比较,还是与冷凝模块式消雾塔相比较,本冷却塔本体1的节水性能都要远高于以上两者,因为不论是老塔还是消雾塔,都是采用的质间换热,通过水蒸气带走热量实现冷却,有水蒸气排出,就势必需要消耗循环水,本冷却塔改变了冬季的换热形式,从质间换热变为了间壁换热,水通过空冷器又回到集水槽102内进行往复循环,减少了高温液体的消耗,所以起到了良好的节能效果。
[0038] 冬季上水因为是只途径冷却器2,不需要进塔就可以直排进集水槽102,所以冬季高温液体上塔的压力就可以降低,可以减少循环水泵的做功,故而起到节能的作用。其次,冷却塔风机根据水温降情况可以选择开或者不开,如果是变频电机,还可以根据水温调节风电机功率,达到最佳的配比,相较于老式冷却塔已经冷凝模块式消雾塔,都能更好的节约用电。
[0039] 可选地,冷却器2还具有安装板204,若干个散热管201阵列分布在安装板204上;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9,第一驱动装置9包括:第一滑座901,滑动设置在安装板204上;第一丝杠902,转动设置在安装板204上,且与第一滑座901螺纹连接;第一电机903,设置在安装板204一侧,用于驱动第一丝杠902转动;伸缩格栅301跟随第一滑座901滑动。
[0040] 本实施例中,安装板204呈矩形,若干个散热管201阵列分布在安装板204上;当操作者对冷却器2上一组相邻的两个散热管201清理完成后,可使伸缩格栅301收缩,然后使第一电机903工作,使第一丝杠902转动,使第一滑座901滑动,使伸缩格栅301滑动至冷却器2上下一组相邻的两个散热管201之间,然后再使伸缩格栅301伸长,使伸缩格栅301进入到下一组相邻的两个散热管201之间,进行清理。
[0041]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10,用于驱动伸缩格栅301升降,第二驱动装置10包括:滑轨110,竖向设置在第一滑座901上;第二滑座120,滑动设置在滑轨110上;第二丝杠130,转动设置在滑轨110上,且与第二滑座120螺纹连接;第二电机140,设置在第一滑座901上,用于驱动第二丝杠130转动;伸缩格栅301跟随第二滑座120升降。
[0042] 本实施例中,当操作者对冷却器2上相邻的一组散热管201进行清理时,可使第二电机140工作,使第二滑座120沿冷却塔本体1的花都方向滑动,使伸缩格栅301进行升降,保证了相邻的一组散热管201表面的灰尘清理的更加干净、彻底。
[0043] 可选地,还包括旋转装置11,用于驱动伸缩格栅301转动,旋转装置11包括:转盘111,转动设置在第二滑座120上;外齿套112,套设在转盘111的外周上;齿轮113,转动设置在第二滑座120上,且与外齿套112啮合连接;第三电机114,设置在第二滑座120上,用于驱动齿轮113转动;伸缩格栅301跟随转盘111转动。
[0044] 本实施例中,当伸缩格栅301进入相邻的两个散热管201之间时,可使第三电机114工作,使齿轮113转动,外齿套112带动转盘111转动,使伸缩格栅301呈倾斜状态,便于伸缩格栅301进入到相邻的两个散热管201之间。伸缩格栅301清理完成后,可使用相同的方式使伸缩格栅301从相邻的两个散热管201之间脱离。当伸缩格栅301正在相邻的两个散热管201之间进行清理时,也可利用相同的方式,使伸缩格栅301在相邻的两个散热管201之间呈倾斜状态对散热管201外壁进行转动清洁,加强了清洁效果,同时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的散热管间距。
[0045] 可选地,伸缩格栅301具有两个活动端3011;还包括:安装座12,设置在转盘111一侧;活动端3011为第三滑块,两个活动端3011相对滑动设置在安装座12上;正反丝杠13,转动设置在安装座12上,且与两个活动端3011螺纹连接;第四电机14,设置在安装座12上,驱动正反丝杠13转动。
[0046] 本实施例中,操作者可使第四电机14正转,使正反丝杠13转动,使伸缩格栅301伸长;操作者可使第四电机14反转,使正反丝杠13转动,使伸缩格栅301收缩。
[0047] 可选地,清理装置3还包括:刮板304,设置在伸缩格栅301一侧,伸缩格栅301转动后,刮板304用于与冷却器2下侧滑动抵接;伸缩格栅301的厚度小于两个相邻散热管201之间的间隔。
[0048] 本实施例中,当伸缩格栅301将相邻的两个散热管201外壁上的灰尘清理后,灰尘会落在冷却器2中位于下方的安装板204的表面。此时,操作者可使伸缩格栅301下降,当伸缩格栅301的下底面和下方的安装板204上表面接触后,可先使伸缩格栅301进行多次的伸长收缩交替,有利于使位于下方的安装板204上表面处的部分灰尘向中间靠拢,然后再使伸缩格栅301升起至一定的高度,再使伸缩格栅301转动,使刮板304正对下方安装板204的上表面,然后使伸缩格栅301下降,直至刮板304与下方的安装板204上表面接触时,停止下降,然后使伸缩格栅301收缩,在收缩过程中,刮板304将位于下方的安装板204上表面的灰尘刮除,使得清洁效果更好,清理的更干净。
[0049] 可选地,清理装置3具有若干个,每两个相邻散热管201之间设置有一个清理装置3。
[0050] 本实施例中,清理装置3具有若干个,每两个相邻散热管201之间设置有一个清理装置3,提高了清理的效率,操作者进行清理时更快,节省了时间。
[0051] 可选地,进风口101具有两个,冷却器2具有两个,两个冷却器2分别设置在两个进风口101上;还包括:同步通道15,用于连通两侧的两个冷却器2。
[0052] 本实施例中,进风口101具有两个,冷却器2具有两个,两个冷却器2分别设置在两个进风口101上;同步通道15,用于连通两侧的两个冷却器2,高温液体可通过同步通道15,向两侧的冷却器2内注入。可以理解的是,进风口101两侧的冷却器2上均设置若干个清理装置3,若干个清理装置3均由相同的驱动方式驱动。
[0053]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