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蔬汁融装置

申请号 CN202410142681.9 申请日 2024-02-01 公开(公告)号 CN117824397A 公开(公告)日 2024-04-05
申请人 扬州福尔喜果蔬汁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耀; 许荣华; 王韦锋; 赵广华; 蔡卿;
摘要 本 申请 提供一种果蔬汁融 冰 装置,其在融冰筒的内壁与外壁之间的夹层内设置加热介质循环通道,并利用贯穿融冰筒的空 心轴 驱动换热碟盘在融冰筒内旋转运行。本申请中,各换热碟盘通过与空心轴相连通的介质管道,在空心轴转运行的过程中,同步循环加热介质,由此,本申请能够在融冰筒筒壁夹层中加热介质循环的同时,利用各换热碟盘内介质的流动,促进热交换,并通过换热碟盘的机械运动搅拌熔融状态的固液混合状态的果蔬汁,减小果蔬汁冰 块 的颗粒大小,促进融化的果蔬汁能够迅速积累在融冰筒下部进而通过专 门 的管道排出。本申请融冰装置运行中融冰桶内容物可保持固液混合平衡状态,进而促进桶内热量交换,促使果蔬汁 加速 转换为液态并通过控液网流出。
权利要求

1.一种果蔬汁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融冰筒(2),其内壁与外壁之间的夹层内设置有加热介质循环通道;
心轴(5),其贯穿所述融冰筒(2),并设置为能够在融冰筒(2)内旋转运行;
换热碟盘(3),其固定连接在空心轴(5)上,随空心轴(5)同步在融冰筒(2)内旋转,并且,各换热碟盘(3)内还分别设置有与空心轴(5)相连通的介质管道;
空心轴(5)旋转运行的过程中,加热介质同时在融冰筒(2)内的加热介质循环通道中以及各换热碟盘(3)内的介质管道中流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蔬汁融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融冰筒(2)的外侧还连接有介质供给通道(22),所述介质供给通道(22)与融冰筒(2)内部的加热介质循环通道相连通,向加热介质循环通道内单向供给加热介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果蔬汁融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轴(5)具有相互连通的内外双层管道结构,内外双层管道结构分别连接换热碟盘(3)中不同方向的介质管道,加热介质单向从其中一层管道结构流入换热碟盘(3)再从另一层管道结构流出融冰筒(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果蔬汁融冰装置,其特征在于,融冰筒(2)中,加热介质循环通道与空心轴(5)之间,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相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果蔬汁融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换热碟盘(3)的外周还分别固定连接有刮刀(6),所述刮刀(6)的底部与换热碟盘(3)的外周侧壁固定连接,刮刀(6)的末端贴近于融冰筒(2)的内壁表面,所述刮刀(6)随换热碟盘(3)同步旋转刮动融冰筒(2)内物料。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果蔬汁融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冰筒(2)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21),所述融冰筒(2)的底部还连接有出料管(23),所述出料管(23)向上连通至融冰筒(2)内部接收换热碟盘(3)之间融化为液态的果蔬汁。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果蔬汁融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碟盘(3)中各介质管道均分别布置为以空心轴(5)为中心向外发散,其中,沿所述换热碟盘(3)平面相对设置的两组介质管道统一与空心轴(5)中的同一层管道结构相连通;换热碟盘(3)平面中相邻设置的两组介质管道之间分别与空心轴(5)中的不同层管道结构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果蔬汁融冰装置,其特征在于,融冰筒(2)外侧的介质供给通道(22)具有相互连通的主管与若干支管,各支管沿融冰筒(2)的轴线方向均匀排列。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果蔬汁融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23)还连接有控液网,所述控液网阻挡融冰筒(2)内部固态的果蔬汁冰流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蔬汁融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冰筒(2)的两端分别由夹套(1)固定,所述空心轴(5)与夹套(1)之间连接有旋转接头(4),所述旋转接头(4)驱动空心轴(5)及各换热碟盘(3)旋转运行。

说明书全文

一种果蔬汁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果蔬汁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果蔬汁融冰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冷冻储存是果蔬汁广泛采用的存储方式之一。这种方式下,榨汁机所压榨获得的果蔬汁被冷冻成固体状态进行长时间存储。
[0003] 当冷冻状态的果蔬汁需要解冻熔化成液态的物料状态时,需要对冷冻形成的固态果蔬汁冰进行融冰工序的加工。
[0004] 市场上的果蔬汁融冰设备效率低,换热面积小,单位时间产量低。现有设备需占据较大厂房空间,并且融冰作业不连续。发明内容
[0005] 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果蔬汁融冰装置,本申请对于果蔬汁融冰有效率高,换热面积大,单位时间产量达,所占空间小,连续工作的优势。本申请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首先,为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一种果蔬汁融冰装置,其包括:融冰筒,其内壁与外壁之间的夹层内设置有加热介质循环通道;空心轴,其贯穿所述融冰筒,并设置为能够在融冰筒内旋转运行;换热碟盘,其固定连接在空心轴上,随空心轴同步在融冰筒内旋转,并且,各换热碟盘内还分别设置有与空心轴相连通的介质管道;空心轴旋转运行的过程中,加热介质同时在融冰筒内的加热介质循环通道中以及各换热碟盘内的介质管道中流动。
[0007] 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果蔬汁融冰装置,其中, 所述融冰筒的外侧还连接有介质供给通道,所述介质供给通道与融冰筒内部的加热介质循环通道相连通,向加热介质循环通道内单向供给加热介质。
[0008] 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果蔬汁融冰装置,其中,所述空心轴具有相互连通的内外双层管道结构,内外双层管道结构分别连接换热碟盘中不同方向的介质管道,加热介质单向从其中一层管道结构流入换热碟盘再从另一层管道结构流出融冰筒。
[0009] 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果蔬汁融冰装置,其中,融冰筒中,加热介质循环通道与空心轴之间,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相反。
[0010] 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果蔬汁融冰装置,其中,各换热碟盘的外周还分别固定连接有刮刀,所述刮刀的底部与换热碟盘的外周侧壁固定连接,刮刀的末端贴近于融冰筒的内壁表面,所述刮刀随换热碟盘同步旋转刮动融冰筒内物料。
[0011] 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果蔬汁融冰装置,其中,所述融冰筒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融冰筒的底部还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向上连通至融冰筒内部接收换热碟盘之间融化为液态的果蔬汁。
[0012] 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果蔬汁融冰装置,其中,所述换热碟盘中各介质管道均分别布置为以空心轴为中心向外发散,其中,沿所述换热碟盘平面相对设置的两组介质管道统一与空心轴中的同一层管道结构相连通;换热碟盘平面中相邻设置的两组介质管道之间分别与空心轴中的不同层管道结构相连通。
[0013] 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果蔬汁融冰装置,其中,融冰筒外侧的介质供给通道具有相互连通的主管与若干支管,各支管沿融冰筒的轴线方向均匀排列。
[0014] 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果蔬汁融冰装置,其中,所述出料管还连接有控液网,所述控液网阻挡融冰筒内部固态的果蔬汁冰块流出。
[0015] 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果蔬汁融冰装置,其中,所述融冰筒的两端分别由夹套固定,所述空心轴与夹套之间连接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驱动空心轴及各换热碟盘旋转运行。有益效果
[0016] 本申请提供一种果蔬汁融冰装置,其在融冰筒的内壁与外壁之间的夹层内设置加热介质循环通道,并利用贯穿融冰筒的空心轴驱动换热碟盘在融冰筒内旋转运行。本申请中,各换热碟盘通过与空心轴相连通的介质管道,在空心轴转运行的过程中,同步循环加热介质。由此,本申请能够在融冰筒筒壁夹层中加热介质循环的同时,配合各换热碟盘内介质的流动,促进热交换,并同时,利用换热碟盘的机械运动搅拌熔融状态的固液混合状态的果蔬汁,减小果蔬汁冰块的颗粒大小,促进融化的果蔬汁能够迅速积累在融冰筒下部进而通过专的管道排出。本申请将破碎处理的果蔬汁冰块投入融冰筒内以供固态的果蔬汁在本装置中融冰,融冰装置运行中融冰桶内容物可保持固液混合平衡状态,进而促进桶内热量交换,促使果蔬汁加速转换为液态并通过控液网流出本装置。
[0017]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附图说明
[0018]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申请的果蔬汁融冰装置的纵向剖面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果蔬汁融冰装置另一侧纵向剖面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果蔬汁融冰装置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果蔬汁融冰装置中换热碟盘剖面结构的示意图。
[0019] 图中,1表示夹套;2表示融冰筒;21表示进料口;22表示介质供给通道;23表示出料管;3表示换热碟盘;4表示旋转接头;5表示空心轴;6表示刮刀;7表示控液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1]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0022] 本申请中所述的“内、外”的含义指的是相对于融冰桶本身而言,指向融冰桶内部空心轴的方向为内,反之为外;而非对本申请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0023] 本申请中所述的“左、右”的含义指的是使用者正对融冰桶时,使用者的左边即为左,使用者的右边即为右,而非对本申请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0024] 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0025] 本申请中所述的“上、下”的含义指的是使用者正对融冰桶时,由地面指向进料口的方向即为上,反之即为下,而非对本申请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0026] 图1及图2为根据本申请的一种果蔬汁融冰装置的剖视图,其包括:融冰筒2,其内壁与外壁之间的夹层内设置有加热介质循环通道;
空心轴5,其贯穿所述融冰筒2,并设置为能够在融冰筒2内旋转运行;
换热碟盘3,其固定连接在空心轴5上,随空心轴5同步在融冰筒2内旋转,并且,各换热碟盘3内还分别设置有与空心轴5相连通的介质管道;
空心轴5旋转运行的过程中,加热介质同时在融冰筒2内的加热介质循环通道中以及各换热碟盘3内的介质管道中流动。
[0027] 由此能申请能够利用融冰筒2侧壁夹层中的加热介质循环通道为容器内部提供热能,通过融冰筒的内筒壁对颗粒状果蔬汁冰块进行换热,实现能量输入。同时,加热介质还同时从空心轴5的一端进入,并通过换热碟盘3内的介质管道使得空心轴5中加热介质通过分散流入到各个换热碟盘3中。由此,本申请中阵列式分布于空心轴上的换热碟盘3能够为容器内部提供热交换。换热后各个换热碟盘3中的加热介质从管道汇合并流入到空心轴另一端,从而离开本装置。由此,本申请可对预先经过破碎处理输入至融冰筒2内的果蔬汁碎小冰块物料不间断的提供换热,使得固态的果蔬汁在本装置中迅速融冰,在装置运行过程中保持在固液混合的平衡状态以保持较高的换热效率。本申请装置中换热融化所得的液态的果蔬汁可进一步通过所述融冰筒2底部所连接的出料管23流出本装置。该所述出料管23可直接设置为向上连通至融冰筒2内部以接收换热碟盘3之间融化为液态的果蔬汁。为避免细小的果蔬汁冰块未融化完全而直接流出,本申请还可进一步在出料管23上可进一步连接设置在融冰筒底部如图2所示的控液网7,从而利用所述控液网对果蔬汁进行过滤,阻挡融冰筒2内部固态的果蔬汁冰块进入出料管23流出。
[0028] 参照图3所示,本申请的融冰筒2一般可在其顶部设置进料口21,方便粉碎机向本装置中输入破碎后的果蔬汁冰块颗粒。为避免装置中冰块凝结在筒壁影响装置内部热交换效率,本申请还可进一步在各换热碟盘3的外周分别固定连接刮刀6,所述刮刀6的底部与换热碟盘3的外周侧壁可通过径向的焊接结构61固定连接,刮刀6的末端贴近于融冰筒2的内壁表面。所述刮刀6能够随空心轴5以及换热碟盘3的转动而同步旋转刮动融冰筒2内物料。由此,积累在筒壁的冰块能够被刮刀6破坏,刮刀转动时还可通过搅动冰块进一步破碎果蔬汁冰块,减小冰块粒径尺寸以增加其与换热结构接触的表面积,提高装置整体的热交换效率。
[0029] 参考图3,本申请装置内部加热介质的循环可通过融冰筒2外侧的介质供给通道22,以及内部换热碟盘3中不同方向的介质管道共同配合实现。其中,筒壁外的介质供给通道22,所述介质供给通道22与融冰筒2筒壁内部夹层中的加热介质循环通道相连通,向加热介质循环通道内单向供给加热介质。
[0030] 一般而言,具体实践中可将融冰筒2外侧的介质供给通道22分别设置在融冰筒2筒壁的上下两侧,两侧的介质供给通道22可分别设置为具有主管与若干支管两部分,主管连接热源,并通过与其所连通的各个支管向融冰桶侧壁夹层中输入热量。各支管可通过平行于融冰桶轴线的主管设置为沿融冰筒2的轴线方向等间接均匀排列。
[0031] 参照图4所示,为进一步增加热碟盘3的换热效率,本申请还优选将空心轴5设置为具有相互连通的内外双层管道结构,内外双层管道结构分别连接换热碟盘3中不同方向的介质管道,加热介质单向从其中一层管道结构流入换热碟盘3再从另一层管道结构流出融冰筒2。
[0032] 所述换热碟盘3中各介质管道均分别布置为以空心轴5为中心向外发散,其中,沿所述换热碟盘3平面相对设置的两组介质管道统一与空心轴5中的同一层管道结构相连通;换热碟盘3平面中相邻设置的两组介质管道之间分别与空心轴5中的不同层管道结构相连通。
[0033] 以图3或图4为例,换热介质从内层轴管51流入空心轴5,通过内层轴管51侧壁的连接孔进入第一组介质管道31,第一组介质管道31沿碟盘径向向外延伸在碟盘平面内对称排布,并且,第一组介质管道31的侧壁还可设置介质交换孔,换热介质从介质交换孔进入碟盘内部后可填充碟盘内部空间为融冰装置提供稳定热源。空心轴5上,还进一步在内层轴管51上设置一圈包围内层轴管51的外层轴管52,外层轴管52的侧壁可在第一组介质管道31之间设置连通孔以通过该连通孔相应地连接由碟盘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组介质管道32。第二组介质管道32同样在碟盘平面内对称排布,并且,第二组介质管道32的侧壁同样可设置介质交换孔。由此,换热介质从内层轴管51流入空心轴5,通过内层轴管51侧壁的连接孔进入第一组介质管道31,并通过第一组介质管道31侧壁的介质交换孔注入碟盘内部作为稳定热源换热后,可相应通过邻近的第二组介质管道32上的介质交换孔进入第二组介质管道32,然后由第二组介质管道32内侧进入外层轴管52,由外层轴管52排出融冰装置重新加热再通过内层轴管51返回装置循环提供加热介质。
[0034] 装置内换热介质并不应当局限于上述流向。将温度较高的换热介质直接通过外层轴管52供给至第二组介质管道32,再通过碟盘内部的液体循环进入第一组介质管道31再由内层轴管51排出装置重新加热同样能实现相同的热交换效果。
[0035] 碟盘旋转过程中,可同步驱动装置内部处于固液混合状态的果蔬汁,使得其中固态的冰块被不断翻动搅拌,从而各更充分地接触筒壁或换热碟盘等热源表面,通过机械搅拌避免冰块进一步凝结,并增加其吸热的接触面,加速换热过程,使得冰块能够更快融化。
[0036] 本申请的融冰筒2中,加热介质循环通道与空心轴5之间,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相反。
[0037] 为进一步维持装置稳定,本申请还优选在融冰筒2的两端分别设置夹套1,夹套1也是换热作用,夹套1内可通过融冰筒2外侧的介质供给通道22实现换热介质流动。整个装置可由其底部的支撑腿固定以维持整体装置稳定运行。其中所述空心轴5与夹套1之间连接有旋转接头4,所述旋转接头4驱动空心轴5及各换热碟盘3旋转运行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