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一般热交换 / 通用热交换或传热设备的零部件 / 一种采用错位打点管制成的水散热器

一种采用错位打点管制成的散热

申请号 CN202011639865.4 申请日 2020-12-31 公开(公告)号 CN112728963B 公开(公告)日 2024-04-26
申请人 南宁市安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沈平; 黄乃玉; 韦佳; 梁立兴; 黄寿来; 黄新咏; 杨元豪;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采用错位打点管制成的 水 散热 器,水 散热器 包括左水室、右水室、导热片和错位打点管,错位打点管设为多个,多个错位打点管间隔设置在左水室和右水室之间,在每相邻两个错位打点管的外 侧壁 之间 焊接 有导热片,左水室上设有左水口,右水室上设有右水口,错位打点管包括管体,管体的上侧管壁设有多个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由管体上侧管壁向内凹陷形成,管体的下侧管壁设有多个与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由管体下侧管壁向内凹陷形成,且第一凹槽的底部外壁与第二凹槽的底部外壁抵接,呈十字交叉设置。本发明散热效果好,制作工艺简单,节省制作材料,制作成本低,且抗压程度高。
权利要求

1.一种采用错位打点管制成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水室、右水室、导热片和错位打点管,所述错位打点管设为多个,多个所述错位打点管间隔设置在所述左水室和所述右水室之间,每个所述错位打点管的一端与所述左水室连通,每个所述错位打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右水室连通,在每相邻两个所述错位打点管的外侧壁之间焊接有所述导热片,所述左水室上设有左水口,所述右水室上设有右水口;
所述错位打点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上侧管壁设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由所述管体上侧管壁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管体的下侧管壁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由所述管体下侧管壁向内凹陷形成,且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外壁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外壁抵接,呈十字交叉设置;
所述导热片由一片体弯折而成,且形成多个槽口上下朝向的方形凹槽,每个方形凹槽的底部外侧壁焊接在所述管体的外侧壁上;
所述水散热器还设有护板,所述护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左水室与右水室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错位打点管制成的水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长度为0.5‑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错位打点管制成的水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宽度为0.2‑0.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错位打点管制成的水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管壁厚度为0.2‑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错位打点管制成的水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错位打点管的数量为20‑300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错位打点管制成的水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片为21‑301个。

说明书全文

一种采用错位打点管制成的散热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散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错位打点管制成的水散热器。

背景技术

[0002] 水散热器是汽车水冷发动机冷却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将发动机的水套内冷却液所携带的多余热量经过二次热交换,在外界强制气流的作用下,从高温零件所吸收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的热交换装置。因此,冷却系统中散热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发动机的散热效果及其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乃至正常工作和安全行驶的问题。
[0003] 如图4所示的现有水散热器管,该水散热器管的管体由一片体从中部弯折然后将两端焊接而成,该水散热器管的管体内焊接有翅片,采用该水散热器管,只适合制作管体宽度只有60mm以下水散热器管,而且耐压能力弱,管体中部容易受到挤压变形,管体的耐压值只有6MPa‑9Mpa,用此水散热器管组装成的水散热器时耐压强度不够。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错位打点管制成的水散热器,该水散热器器散热效果好,制作工艺简单,节省制作材料,制作成本低,且抗压程度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采用错位打点管制成的水散热器,包括左水室、右水室、导热片和错位打点管,所述错位打点管设为多个,多个所述错位打点管间隔设置在所述左水室和所述右水室之间,每个所述错位打点管的一端与所述左水室连通,每个所述错位打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右水室连通,在每相邻两个所述错位打点管的外侧壁之间焊接有所述导热片,所述左水室上设有左水口,所述右水室上设有右水口;
[0007] 所述错位打点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上侧管壁设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由所述管体上侧管壁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管体的下侧管壁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由所述管体下侧管壁向内凹陷形成,且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外壁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外壁抵接,呈十字交叉设置。
[0008] 较佳地,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长度为0.5‑1.5mm。
[0009] 较佳地,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宽度为0.2‑0.8mm。
[0010] 较佳地,所述管体的管壁厚度为0.2‑2mm。
[0011] 较佳地,所述错位打点管的数量为20‑300个。
[0012] 较佳地,所述导热片为21‑301个。
[0013] 较佳地,所述导热片由一块片体弯折而成,且形成多个槽口上下朝向的方形凹槽,每个方形凹槽的底部外侧壁焊接在所述管体的外侧壁上。
[0014] 较佳地,所述水散热器还设有护板,所述护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左水室与右水室之间。
[0015]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 (1)本发明的水散热器,包括左水室、右水室、导热片和错位打点管,错位打点管设为多个,多个错位打点管间隔设置在左水室和右水室之间,在每相邻两个错位打点管的外侧壁之间焊接有导热片,左水室上设有左水口,右水室上设有右水口,错位打点管包括管体,管体的上侧管壁设有多个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由管体上侧管壁向内凹陷形成,管体的下侧管壁设有多个与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由管体下侧管壁向内凹陷形成,且第一凹槽的底部外壁与第二凹槽的底部外壁抵接,呈十字交叉设置。本发明散热效果好,制作工艺简单,节省制作材料,制作成本低,且抗压程度高。
[0017] (2)本发明的错位打点管,包括管体,管体的上侧管壁设有多个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由管体上侧管壁向内凹陷形成,管体的下侧管壁设有多个与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由管体下侧管壁向内凹陷形成,且第一凹槽的底部外壁与第二凹槽的底部外壁抵接,呈十字交叉设置,通过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接触,使管体具备扰流的功能,增加冷却路径,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性能,并且不需要在管体内放入翅片,节约成本,具有抗压性。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本发明的错位打点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是本发明的错位打点管管口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是现有水散热器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是现有水散热器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是现有水散热器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7是现有水散热器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8是现有水散热器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9是现有水散热器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10是现有水散热器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1是现有水散热器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9] 附图中,1‑左水室,2‑右水室,3‑导热片,4‑错位打点管,41‑管体,42‑第一凹槽,43‑第二凹槽,5‑方形凹槽,6‑左水口,7‑右水口,8‑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这些方面。
[0031]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采用错位打点管制成的水散热器,包括左水室1、右水室2、导热片3和错位打点管4,错位打点管4设为20个,20个错位打点管4间隔设置在左水室1和右水室2之间,每个错位打点管4的一端与左水室1连通,每个错位打点管4的另一端与右水室2连通,错位打点管3包括管体41,管体41的管壁厚度为0.2mm。管体41的上侧管壁设有多个第一凹槽42,第一凹槽42的长度为0.5mm,宽度为0.2mm,深度为0.5mm,第一凹槽42由管体上侧管壁向内凹陷形成,管体41的下侧管壁设有多个与第一凹槽42相对应的第二凹槽43,第二凹槽43的长度为0.5mm,宽度为0.2mm,深度为0.5mm,第二凹槽43由管体41下侧管壁向内凹陷形成,且第一凹槽42的底部外壁与第二凹槽43的底部外壁抵接,第一凹槽42与第二凹槽43呈十字交叉设置。通过第一凹槽42与第二凹槽43底部外壁的接触,使管体41内形成不同的流通线路,达到扰流的作用,热水在管体41内流通使,沿着不同线路流动,增加了换热路径和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第一凹槽42与第二凹槽43呈十字交叉设置,能够增加第一凹槽42与第二凹槽43的接触面,增加耐压强度,避免现有技术中因点接触而导致错焊和无法对准。第一凹槽42与第二凹槽43可根据需要换热的强度设置长度,进而增加或减少热水流通的路径和面积。
[0032] 在每相邻两个错位打点管4的外侧壁之间焊接有导热片3,导热片3为21个。导热片3由一块片体弯折而成,且形成多个槽口上下朝向的方形凹槽5,每个方形凹槽5的底部外侧壁焊接在管体41的外侧壁上。左水室1上设有左水口6,右水室2上设有右水口7。需要换热的热水从左水口6进入左水室1内,经过错位打点管4的管体41,并在管体41内沿不同的路径流动,热水将热量传递给管体41,管体41再将热量传递给导热片3,通过导热片3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达到散热效果。
[0033] 其中,水散热器还设有护板8,护板8固定连接在左水室1与右水室2之间,用于保护错位打点管4和导热片3,防止错位打点管4与导热片3受挤压变形。
[0034] 如图4所示的现有水散热器管,该水散热器管的管体由一块片体从中部弯折然后将两端焊接而成,该水散热器管的管体内焊接有翅片,采用该水散热器管,只适合制作管体宽度只有60mm以下水散热器管,而且耐压能力弱,管体中部容易受到挤压变形,管体的耐压值只有6MPa‑9Mpa,用此水散热器管组装成的水散热器时耐压强度不够。
[0035] 如图5所示的现有的水散热器管,该水散热器管由上片体与下片体组成,在下片体两侧边沿的上侧壁间隔设置凸点,在上片体两侧边沿上设置有与与下片体凸点配合的通孔,通过下片体的凸点穿过通孔,使上片体与下片体扣合在一起,形成管状,而且,上片体与下片体的侧壁沿管的长度方向向内凹陷形成加强筋,该水散热器管密封性差,容易产生泄露,安全性能差,而且该水散热器管的宽度过宽,尺寸精度不符合水散热器制作工艺,且制作效率不高,材料耗费大,重量大,成本高。
[0036] 如图6所示的现有水散热器管,该水散热器管包括上片体和下片体,在上片体两侧间隔开设有多个缺口,在下片体与上片体缺口对应设有凸沿,通过凸沿与缺口配合,将上片体与下片体扣紧,形成水散热器管,该水散热器管尺寸精度过大,耗材大,制作成本高,且采用该水散热器管制成的水散热器占用面积大,浪费大量的空间。
[0037] 如图7所示的现有水散热器管,该水散热器管包括上片体和下片体,上片体两侧设有凸沿,下片体两侧设有U形槽,通过将上片体的凸沿置于U形槽内,形成水散热器管,该水散热器管同样宽度尺寸精度过大,不符合水散热器制作工艺要求,且制作成本高,重量过大。
[0038] 如图8所示的现有水散热器管,该水散热器管由一片体由中部弯折,然后将两端外壁焊接而成,焊接处是上端折叠与下端折叠之后焊接的,使焊接面积变大,增加焊接工序,且折叠部分占用管内面积,使通油面积减少,占用管内面积多,影响散热效果,采用该水散热器管制成的水散热器使用效率低。
[0039] 如图9所示的现有水散热器管,该水散热器管由一管体挤压成型,虽然不需要焊接,但是其内部设有散热条,散热条会挤压管壁,如果管壁做的薄,散热条会把水散热器管的管壁压穿,所以采用此水散热器管的管壁都比较厚,散热效果差,且耗费材料大,制作成本也高。
[0040] 如图10所示的现有水散热器管,该水散热器管由两端向中间折叠形成左右管体,在管内插入内翅片,该水散热器管容易在中间折叠位置产生泄露,工艺稳定性较差。
[0041] 如图11所示现有水散热器管,该水散热器管由一片体的一端与另一端配合折叠形成管体,在管体内插入内翅片,该水散热器管容易在端头容易产生泄露,工艺稳定性较差。
[0042] 本申请方案与如图4‑11所示方案相比,采用本申请的错位打点管,管体41的上侧管壁的第一凹槽42的底部外壁与下侧管壁的第二凹槽43的底部外壁抵接,呈十字交叉设置,使管体41内部形成多个不同流通路径,在不用插入内翅片的情况下也能具备扰流的效果,而且第一凹槽42与第二凹槽43呈十字交叉设置,增加第一凹槽42与第二凹槽43的接触面,防止出现接触错位导致错焊的情况发生,也增加整个管体41的耐压性。通过耐压值的提升,可以采用本申请的方案制作60mm以上的水散热器管,实用性强,用本申请的错位打点管组装成的水散热器耐压强度高,实用性强。
[0043]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