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种燃料和稻壳悬浮炉排热

申请号 CN202410051215.X 申请日 2024-01-15 公开(公告)号 CN117647005A 公开(公告)日 2024-03-05
申请人 全椒金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史乾军; 杜存峰; 李功俊;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多种 燃料 和稻壳悬浮炉排热 风 炉,包括燃烧仓、燃烧仓上设置的悬浮仓和燃烧仓内设置的滚动炉排,所述燃烧仓内设置有送风盒,所述送风盒正对悬浮仓下方设置;所述悬浮仓下端活动连接有过渡罩,所述燃烧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过渡罩往复升降的驱动组件;所述悬浮仓内壁圆周分布有多个喷头,所述喷头倾斜朝上设置。本发明通过设置过渡罩,可在燃料经滚动炉排带动至悬浮仓下方时,过渡罩下降至最低 位置 ,使燃料对接至过渡罩内侧,同时,送风盒加强送风,使得混合燃料中的稻壳向上吹起进入悬浮仓内,紧接着在多个喷头喷出螺旋上升气流的带动下,稻壳便可悬浮的燃烧,由此,使稻壳燃料得到最大热值,且避免了稻壳飞散。
权利要求

1.一种多种燃料和稻壳悬浮炉排热炉,包括燃烧仓(1)、燃烧仓(1)上设置的悬浮仓(2)和燃烧仓(1)内设置的滚动炉排(3),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烧仓(1)内设置有位于滚动炉排(3)下侧的送风盒(4),所述送风盒(4)正对悬浮仓(2)下方设置;
所述悬浮仓(2)下端活动连接有过渡罩(5),所述燃烧仓(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过渡罩(5)往复升降的驱动组件;
所述悬浮仓(2)内壁圆周分布有多个喷头(6),所述喷头(6)偏离竖向倾斜朝上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燃料和稻壳悬浮炉排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燃烧仓(1)内壁转动设置的圆盘(7),所述圆盘(7)上固定设置有偏心杆(8),所述过渡罩(5)外壁设置有引导(9),所述引导块(9)上设置有与偏心杆(8)相匹配的联动槽(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种燃料和稻壳悬浮炉排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7)的转动与滚动炉排(3)的滚动联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种燃料和稻壳悬浮炉排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炉排(3)上设置有沿输送方向排布的多列通气孔(11),所述送风盒(4)上端面开放且贴近滚动炉排(3)上段的底面设置,所述送风盒(4)侧壁开设有送风口(12),所述送风口(12)内铰接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的转动与过渡罩(5)的升降联动,且在所述过渡罩(5)处在升降行程最低处时,所述挡板(13)关闭送风口(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种燃料和稻壳悬浮炉排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3)下端通过扭簧(14)与送风口(12)内壁铰接,所述送风盒(4)外侧套设有升降环(15),所述燃烧仓(1)内壁转动设置有与升降环(15)底面抵接的凸轮(16),所述凸轮(16)与圆盘(7)同步联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种燃料和稻壳悬浮炉排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仓(1)一端设置有燃料斗(17),所述燃料斗(17)内转动设置有叶轮(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种燃料和稻壳悬浮炉排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罩(5)靠近燃料斗(17)一侧设置有多个与成列通气孔(11)对应的杆(19),所述犁杆(19)可相对过渡罩(5)弹性升降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种燃料和稻壳悬浮炉排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罩(5)外侧固定设置有上下间隔对应布置的柱顶(20)与基座(21),所述犁杆(19)活动贯穿基座(21)且上端与柱顶(20)之间连接有弹性件(2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种燃料和稻壳悬浮炉排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犁杆(19)下端侧壁转动设置有搅叶(23),所述搅叶(23)的转动与犁杆(19)相对过渡罩(5)的升降联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种燃料和稻壳悬浮炉排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犁杆(19)内转动设置有与搅叶(23)通过锥齿轮传动连接的驱动轴(24),所述驱动轴(24)上端转动贯穿犁杆(19)且外壁固定设置有螺旋导丝(25),所述柱顶(20)上设置有与驱动轴(24)相匹配的导孔(26),所述导孔(26)内壁开设有与螺旋导丝(25)相匹配的螺旋导槽(27)。

说明书全文

一种多种燃料和稻壳悬浮炉排热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小颗粒生物质燃料燃烧与供热技术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种燃料和稻壳悬浮炉排热风炉

背景技术

[0002] 燃烧粗粉、稻壳等粗粉状燃料的燃烧设备种类较多,如直流式、涡流式、回流式等。这些煤粉燃烧炉用于粒径小于50μm的煤粉时,燃烧效率高,灰中含量小于1%。当燃烧粒径大于50μm的粗煤粉时,由于炉膛的体积有限,燃料在炉膛中的燃烧时间较短,煤粉有可能燃烧不尽,并有可能从燃烧的燃气中沉降到炉膛的底部,降低燃烧效率。
[0003] 专利文件CN106016253A与公告日2016年10月12日公开了一种上旋风燃烧的方法及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采用负压吸入的方式将小颗粒生物质燃料(如稻壳、粉碎后的秸秆等)与空气的气固混合物由炉体底部切向进料口吸入并点燃,由于设置了两个切向进料口,燃烧的物料形成双上旋气流;物料伴随双上旋气流燃烧并上升,当物料完全燃烧成灰质,质量变轻后自动与未完全燃烧的物料分离并由炉体顶部切向出料口吸出炉体。同时,未完全燃烧的物料随炉体中间下旋气流缓慢下落继续燃烧,在炉体中段形成悬浮持续燃烧层以持续点燃后续物料,从而达到连续进料、连续燃烧、连续排灰、持续供热的好处。
[0004] 但成批的多种燃料在炉排上点燃并进行输送时,要将可悬浮燃烧的稻壳类燃料送入几米高的悬浮燃烧室中,并不存在完善的过渡手段,易发生稻壳飞散,悬浮率低等问题,因此亟需一种多种燃料和稻壳悬浮炉排热风炉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多种燃料和稻壳悬浮炉排热风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多种燃料和稻壳悬浮炉排热风炉,包括燃烧仓、燃烧仓上设置的悬浮仓和燃烧仓内设置的滚动炉排,所述燃烧仓内设置有位于滚动炉排下侧的送风盒,所述送风盒正对悬浮仓下方设置;所述悬浮仓下端活动连接有过渡罩,所述燃烧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过渡罩往复升降的驱动组件;所述悬浮仓内壁圆周分布有多个喷头,所述喷头偏离竖向倾斜朝上设置。
[0008]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燃烧仓内壁转动设置的圆盘,所述圆盘上固定设置有偏心杆,所述过渡罩外壁设置有引导,所述引导块上设置有与偏心杆相匹配的联动槽。
[0009] 优选的,所述圆盘的转动与滚动炉排的滚动联动。
[0010] 优选的,所述滚动炉排上设置有沿输送方向排布的多列通气孔,所述送风盒上端面开放且贴近滚动炉排上段的底面设置,所述送风盒侧壁开设有送风口,所述送风口内铰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转动与过渡罩的升降联动,且在所述过渡罩处在升降行程最低处时,所述挡板关闭送风口。
[0011] 优选的,所述挡板下端通过扭簧与送风口内壁铰接,所述送风盒外侧套设有升降环,所述燃烧仓内壁转动设置有与升降环底面抵接的凸轮,所述凸轮与圆盘同步联动。
[0012] 优选的,所述燃烧仓一端设置有燃料斗,所述燃料斗内转动设置有叶轮
[0013] 优选的,所述过渡罩靠近燃料斗一侧设置有多个与成列通气孔对应的杆,所述犁杆可相对过渡罩弹性升降设置。
[0014] 优选的,所述过渡罩外侧固定设置有上下间隔对应布置的柱顶与基座,所述犁杆活动贯穿基座且上端与柱顶之间连接有弹性件。
[0015] 优选的,所述犁杆下端侧壁转动设置有搅叶,所述搅叶的转动与犁杆相对过渡罩的升降联动。
[0016] 优选的,所述犁杆内转动设置有与搅叶通过锥齿轮传动连接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端转动贯穿犁杆且外壁固定设置有螺旋导丝,所述柱顶上设置有与驱动轴相匹配的导孔,所述导孔内壁开设有与螺旋导丝相匹配的螺旋导槽。
[001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8] 该多种燃料和稻壳悬浮炉排热风炉通过设置可升降的过渡罩,可在一批点燃的混合燃料经滚动炉排带动至悬浮仓下方时,过渡罩刚好下降至最低位置,使燃料对接至过渡罩内侧,同时,送风盒加强送风,使得混合燃料中的稻壳向上吹起并经过渡罩进入悬浮仓内,紧接着在多个喷头喷出气流所组成的螺旋上升气流的带动下,稻壳便可保持在悬浮仓内或上下滚动的,或悬浮的燃烧,由此,不仅使滚动炉排上的燃料充分燃烧得到最大热值,也使稻壳燃料悬浮燃烧得到最大热值,且避免了稻壳飞散。
[0019] 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
[0020] 本申请文件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组件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犁杆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5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凸轮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燃烧仓内部零件三维结构示意图;
[0030]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整体三维结构示意图。
[0031] 附图标记说明:
[0032] 1、燃烧仓;2、悬浮仓;3、滚动炉排;4、送风盒;5、过渡罩;6、喷头;7、圆盘;8、偏心杆;9、引导块;10、联动槽;11、通气孔;12、送风口;13、挡板;14、扭簧;15、升降环;16、凸轮;17、燃料斗;18、叶轮;19、犁杆;20、柱顶;21、基座;22、弹性件;23、搅叶;24、驱动轴;25、螺旋导丝;26、导孔;27、螺旋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为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0034] 请参阅图1‑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种燃料和稻壳悬浮炉排热风炉,包括燃烧仓1、燃烧仓1上设置的悬浮仓2和燃烧仓1内设置的滚动炉排3,燃烧仓1内设置有位于滚动炉排3下侧的送风盒4,送风盒4正对悬浮仓2下方设置;悬浮仓2下端活动连接有过渡罩5,燃烧仓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过渡罩5往复升降的驱动组件;悬浮仓2内壁圆周分布有多个喷头6,喷头6偏离竖向倾斜朝上设置。
[0035] 具体的,燃烧仓1整体较为封闭,而在两端分别设置进料口与出料口,滚动炉排3输送方向的两端,即对应进料口与出料口设置;悬浮仓2呈筒状,立设在燃烧仓1上端,且下端与燃烧仓1内部连通;滚动炉排3呈多片拼接的循环带状,受至少两个辊筒支撑并带动滚动,具体结构原理为现有技术,不赘述。燃烧仓1内顶面,且位于进料口与悬浮仓2之间设置有用于点燃燃料的点火器。燃烧仓1上方还设置有换热器、旋风除尘器等,悬浮仓2上端通过热风烟气管道连接换热器,悬浮仓2内产生的热烟气经热风烟气管道进入换热器进行热量回收,换热器上通过冷风烟气管道连接旋风除尘器,经换热器回收热量后的烟气通过冷风烟气管道进入旋风除尘器除尘后再继续排走,可减少污染。送风盒4设置在滚动炉排3的循环带状内部,出风方向朝上;送风盒4一侧连接外部送风管;过渡罩5上端外形与悬浮仓2内部相匹配,且活动插入悬浮仓2内,而过渡罩5下端呈矩形,宽度与滚动炉排3宽度相匹配;过渡罩5的升降行程最低处,其下端仍与滚动炉排3留有间距,且该间距可受滚动炉排3上的燃料厚度填补,由此使处在最低位置的过渡罩5与对应的滚动炉排3上段组成较为封闭的过渡空间;驱动组件驱动过渡罩5往复升降,从而间歇的将滚动炉排3上的稻壳燃料一批批与悬浮仓2封闭向上交接。喷头6远离喷口一端贯穿悬浮仓2并连接外部的供气管路,喷头6靠近悬浮仓2下端设置;喷头6的偏离方向包括以多个喷头6围成的圆的相切面偏离竖向20°‑40°,以及靠近悬浮仓2中心方向偏离竖向10°‑20°,由此多个喷头6喷出斜向上的气流,并在悬浮仓2内组成螺旋上升气流,且悬浮仓2内相对燃烧仓1产生负压,进而可顺利吸入燃烧仓1内向上吹起的稻壳燃料。本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中,混合燃料在滚动炉排3上点燃并进行输送,在一批点燃的混合燃料经过悬浮仓2下方时,过渡罩5刚好下降至最低位置,使燃料对接至过渡罩5内侧,同时,送风盒4加强送风,使得混合燃料中的稻壳向上吹起并经过渡罩5进入悬浮仓2内,紧接着在多个喷头6喷出气流所组成的螺旋上升气流的带动下,稻壳便可保持在悬浮仓2内或上下滚动的,或悬浮的燃烧,由此,不仅使滚动炉排3上的燃料充分燃烧得到最大热值,也使稻壳燃料悬浮燃烧得到最大热值,且避免了稻壳飞散。
[003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多种燃料和稻壳悬浮炉排热风炉通过设置可升降的过渡罩5,可在一批点燃的混合燃料经滚动炉排3带动至悬浮仓2下方时,过渡罩5刚好下降至最低位置,使燃料对接至过渡罩5内侧,同时,送风盒4加强送风,使得混合燃料中的稻壳向上吹起并经过渡罩5进入悬浮仓2内,紧接着在多个喷头6喷出气流所组成的螺旋上升气流的带动下,稻壳便可保持在悬浮仓2内或上下滚动的,或悬浮的燃烧,由此,不仅使滚动炉排3上的燃料充分燃烧得到最大热值,也使稻壳燃料悬浮燃烧得到最大热值,且避免了稻壳飞散。
[0037]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驱动组件包括燃烧仓1内壁转动设置的圆盘7,圆盘7上固定设置有偏心杆8,过渡罩5外壁设置有引导块9,引导块9上设置有与偏心杆8相匹配的联动槽10,具体的,驱动组件优选为两组,且设置在过渡罩5相对两侧;圆盘7轴向垂直燃烧仓1内侧壁设置;偏心杆8固定设置在圆盘7靠近过渡罩5一侧,且轴向与圆盘7轴向并偏离圆盘7中心,处在靠近圆盘7边缘设置;引导块9可凸出过渡罩5外壁,燃烧仓1内壁设置有两个竖向间隔布置的凸肋,两个凸肋限位在引导块9相对两侧,加强对过渡罩5升降活动的引导;引导块9上设置的联动槽10为横向,偏心杆8在联动槽10内发生相对平移动;圆盘7可由单独的驱动单元带动。本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中,圆盘7转动时,带动偏心杆8做圆周运动,偏心杆8则将圆周运动分化为在联动槽10内的水平方向的往复移动以及带动引导块9的往复升降移动,即实现带动过渡罩5往复升降,过渡罩5上升,则不影响滚动炉排3上的燃料移动,过渡罩5下降,则可将滚动炉排3上一部分燃料笼罩,以形成与悬浮仓2的较封闭对接。
[0038]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圆盘7的转动与滚动炉排3的滚动联动,具体的,圆盘7的转动与滚动炉排3的滚动联动可优选为同步带轮结构直接连接,即驱动滚动炉排3的辊筒与圆盘7均同轴连接一同步轮,两个同步轮再通过张紧的同步带连接,由此,可方便使滚动炉排3输送指定距离时,圆盘7刚好转动一周,使过渡罩5进行一整次往复升降,即可实现在滚动炉排3将定距离成段的一批批燃料连续输送至对应过渡罩5下方时,过渡罩5刚好在与分在同一段的燃料对应时处在最低位置,由此进行充分燃烧,且效率更高。
[0039] 本发明提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滚动炉排3上设置有沿输送方向排布的多列通气孔11,送风盒4上端面开放且贴近滚动炉排3上段的底面设置,送风盒4侧壁开设有送风口12,送风口12内铰接有挡板13,挡板13的转动与过渡罩5的升降联动,且在过渡罩5处在升降行程最低处时,挡板13关闭送风口12,具体的,通气孔11可设置为小孔径,阻止混合燃料通过,或设置为较小孔径,而在孔中加装挡网结构,仍阻止混合燃料通过;挡板13下端与送风口12内壁铰接,而上端可向送风盒4外打开,且最大打开度优选为45°‑75°。挡板13打开时,通入送风盒4的气流可经由送风盒4上端开放口以及两侧送风口12三个方向排出并进入燃烧室,促进燃烧进行;挡板13关闭时,则通入送风盒4的气流仅经由送风盒4上端开放口排出并进入燃烧室,并且此时排出气流朝上,则气流更容易向上直接透过滚动炉排3上的通气孔11以吹起滚动炉排3上的稻壳燃料。进一步,挡板13的转动与过渡罩5的升降联动,使得,在过渡罩5处在升降行程最低处时,即过渡罩5将此时对应的滚动炉排3上的燃料与悬浮仓2对接,同时,挡板13刚好联动发生关闭,即仅留下送风盒4上端开放,送风盒4内的气流便集中向上吹出,进而透过通气孔11吹起此时滚动炉排3上方的稻壳燃料,进而实现了在较为封闭的交接空间中加强向上吹动的气流,保证稻壳燃料充分、迅速的进入悬浮仓2内。
[0040]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挡板13下端通过扭簧14与送风口12内壁铰接,送风盒4外侧套设有升降环15,燃烧仓1内壁转动设置有与升降环15底面抵接的凸轮16,凸轮16与圆盘7同步联动,具体的,扭簧14的设置,使得挡板13在不受外影响下,保持打开送风口12;升降环15设置在挡板13下侧,而可上升箍在挡板13外侧,使挡板13外壁与送风盒4外壁平齐,即促使挡板13关闭送风口12;凸轮16与圆盘7的联动具体为:凸轮16与圆盘7上连接有另一组同步轮并通过同步带连接,凸轮16与圆盘7角速度一致;在圆盘7转动,而使过渡罩
5下降至最低位置时,凸轮16的最大外径位置刚好朝上与升降环15底面抵接,即升降环15被推至最高位置;进一步的,升降环15上端对应挡板13的内侧设置有倒角,在凸轮16转动而使最大外径部分向下离开时,升降环15倒角内侧可受挡板13打开时的挤压推动而发生下移复位。
[0041] 本发明提出的又一个实施例中,燃烧仓1一端设置有燃料斗17,燃料斗17内转动设置有叶轮18,具体的,叶轮18受伺服系统驱动进行转动,而将燃料斗17内的混合燃料匀速的向下送出在匀速运动的滚动炉排3上,以使混合燃料均匀摊开在滚动炉排3上。
[0042]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过渡罩5靠近燃料斗17一侧设置有多个与成列通气孔11对应的犁杆19,犁杆19可相对过渡罩5弹性升降设置,具体的,犁杆19靠近燃料斗17的一侧设置呈三角状,尖端朝向燃料斗17一侧,犁杆19通过弹性升降,保持下端相抵滚动炉排3上表面,由此,在滚动炉排3输送燃料的过程中,燃料经过犁杆19时,可被犁杆19分化向两侧并形成燃料沟壑,且由于犁杆19对应成列的通气孔11,即使沟壑与通气孔11对应,此时通气孔11上端极少存在燃料遮挡,进而可在通气孔11通气时,气流可直向上的喷出,而不易受燃料阻挡造成气流发散,紊乱,避免减弱气流对稻壳的引导效果。
[0043] 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过渡罩5外侧固定设置有上下间隔对应布置的柱顶20与基座21,犁杆19活动贯穿基座21且上端与柱顶20之间连接有弹性件22,具体的,犁杆19上端设置有限位在基座21上侧的挡片,弹性件22优选为弹簧,上下两端分别相抵柱顶20下端、挡片上侧;弹性件22的设置,保持推动犁杆19上端远离柱顶20,即犁杆19下端保持相抵滚动炉排3上表面;犁杆19的弹性升降范围不小于过渡罩5的弹性升降范围。
[0044] 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犁杆19下端侧壁转动设置有搅叶23,搅叶23的转动与犁杆19相对过渡罩5的升降联动,具体的,滚动炉排3滚动输送燃料的过程中,过渡罩5联动发生相对升降,而犁杆19下端保持相抵滚动炉排3,即犁杆19发生相对过渡罩5的升降,进而联动搅叶23转动,搅叶23在犁杆19下端处转动以翻动经过的燃料,使得先前仅在上层被点燃的燃料与下层燃料充分混合,保证燃料充分点燃。
[0045] 作为本实施例再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犁杆19内转动设置有与搅叶23通过锥齿轮传动连接的驱动轴24,驱动轴24上端转动贯穿犁杆19且外壁固定设置有螺旋导丝25,柱顶20上设置有与驱动轴24相匹配的导孔26,导孔26内壁开设有与螺旋导丝25相匹配的螺旋导槽27,具体的,搅叶23为两个一组,分设在犁杆19相对两侧,一组的两个搅叶23之间通过轴向水平的轴杆连接,驱动轴24下端同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轴杆上同轴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犁杆19相对过渡罩5升降,即犁杆19带动驱动轴24相对柱顶20上的导孔26升降,于是,驱动轴24上的螺旋导丝25与导孔26内的螺旋导槽27发生螺旋传动,使得驱动轴24被动转动,于是,驱动轴24带动搅叶23转动以实现对燃料翻动。
[0046]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