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锅壳锅炉

申请号 CN201010188845.X 申请日 2010-05-14 公开(公告)号 CN101975448A 公开(公告)日 2011-02-16
申请人 安阳方快锅炉有限公司; 发明人 卢海刚; 任惠军; 刘朝堂; 孙交成;
摘要 一种卧式锅壳 锅炉 ,属于制热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燃油、燃气的两回程锅壳式热 水 或 蒸汽 锅炉。技术方案是:全 波形 炉胆左端连通 燃烧器 ,右端与炉胆顶为一体结构并连通 炉膛 对流 管束 ,炉膛对 流管 束向后依次连通后烟箱、对流受热面、前烟箱和排烟口,炉膛对流管束各 钢 管之间呈三 角 形等距离平行排列,间距为R+(18~20)mm(R为直径),当锅炉的额定热功率从0.5蒸吨到20蒸吨,炉膛直径为400~1700mm时,钢管直径为φ45~φ70mm,钢管壁厚为3mm~4mm。有益效果是:减少了设备钢材消耗量,提高了制热性能。阻止火焰对后烟箱的 辐射 损坏,提高了换热效率,可显著提高后烟箱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

1.一种卧式锅壳锅炉,其特征在于:全波形炉胆(2-1)左端连通燃烧器(13),右端与炉胆顶(2-2)为一体结构并连通炉膛对流管束(4),炉膛对流管束(4)向后依次连通后烟箱(5)、对流受热面(12)、前烟箱(11)和排烟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锅壳锅炉,其特征在于:炉膛对流管束(4)中各管之间呈三形等距离平行排列,间距为R+(18~20)mm(R为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锅壳锅炉,其特征在于:炉膛对流管束(4)中各钢管两端高于炉胆顶(2-2)平面和后烟箱(5)前壁平面焊缝的距离不超过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锅壳锅炉,其特征在于:炉膛对流管束(4)中钢管直径为φ45~φ70mm,钢管壁厚为3mm~4mm。

说明书全文

一种卧式锅壳锅炉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制热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燃油、燃气的两回程锅壳式热蒸汽锅炉。

背景技术

[0002] 锅炉是一种制热设备,是利用油或气体为燃料,经燃烧产生热量来制取蒸汽或热水。以往燃油气卧式锅炉典型炉型有:1、卧式顺流湿背三回程锅壳式锅炉。2、卧式中心回燃锅壳式锅炉。3、干背式两回程锅壳式锅炉等,分别具有以下特点:
[0003] 1、卧式顺流湿背三回程锅壳式锅炉。该锅炉烟气热流流程为:炉胆→回燃室→第一对流受热面→前烟箱→第二对流受热面→后烟箱→烟囱。其缺点是,锅壳直径较大,烟管数量多,材消耗量高,回燃室炉胆直径较大,并且承受外压能较差,锅炉的最大容量受到限制,额定蒸发量小于20t/h;锅炉制造工艺复杂;
[0004] 2、卧式中心回燃锅壳式锅炉。该锅炉烟气热流流程为:炉胆→前烟箱→第一对流受热面→后烟箱→烟囱。其缺点是,锅炉制造工艺复杂,因炉膛尺寸的限制和返流烟气对火焰稳定性的影响,不适于制造4t/h以上的锅炉。
[0005] 3、干背式两回程锅壳式锅炉。该锅炉烟气热流流程为:炉胆→后烟箱→第一对流受热面→前烟箱→烟囱。由于这种锅炉没有炉胆顶,炉膛后端即是后烟箱,后烟箱受火焰直接辐射,工作条件恶劣,寿命低,维护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变卧式锅炉的内部结构、采用新的耐热材料,同时改进锅炉烟气热流程方法以克服前述三种锅炉的缺陷
[0007]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全波形炉胆左端连通燃烧器,右端与炉胆顶为一体结构并连通炉膛对流管束,炉膛对流管束向后依次连通后烟箱、对流受热面、前烟箱和排烟口;炉膛对流管束各钢管之间呈三形等距离平行排列,间距为R+(18~20)mm(R为直径),钢管两端高于炉胆顶平面和后烟箱前壁平面焊缝的距离不超过5mm;当锅炉的额定热功率从0.5蒸吨到20蒸吨,炉膛直径为400~1700mm时,钢管直径为φ45~φ70mm,钢管壁厚为
3mm~4mm。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相同规格情况下,该锅炉相对于顺流湿背三回程锅壳式锅炉的钢材消耗量减少12~15%,相对卧式中心回燃锅壳式锅炉钢材消耗量减少的6~10%,与卧式干背是两回程锅壳式锅炉外型尺寸相当时,性能显著提高。由于在炉膛顶部设炉胆顶和炉膛对流管束,阻止了火焰对后烟箱的辐射损坏,增加了辐射受热面积,降低了锅炉的排烟温度,提高了换热效率;该锅炉没有回燃室,炉膛直径小于同规格的中心回燃室锅炉炉胆直径,炉胆为全波形炉胆,承压能力显著增强。后烟箱绝热层采用新型轻质耐火保温材料,耐急冷急热及抗蚀能力强,大大提高了后烟箱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
[0009] 附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0] 附图2是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1] 附图3是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炉壳3内装有全波形炉胆2-1,全波形炉胆2-1左端与燃烧器13相连,右端与炉胆顶2-2为一体结构,全波形炉胆2-1的直径为同规格的中心回燃锅炉炉胆直径的80~90%,炉胆顶2-2的右端面连通炉膛对流管束4,对流管束4的每支钢管左端穿过炉胆顶
2-2平面并与该平面焊为一体,其右端穿过后烟箱5前壁与该前壁平面焊为一体。炉膛对流管束4各钢管之间呈三角形等距离平行排列,间距为R+(18~20)mm(R为直径),钢管两端高于炉胆顶2-2平面和后烟箱5前壁平面焊缝的距离不超过5mm;当锅炉的额定热功率从
0.5蒸吨到20蒸吨,炉膛直径为400~1700mm时,钢管直径为φ45~φ70mm,钢管壁厚为
3mm~4mm。炉膛对流管束4向后连通后烟箱5,后烟箱5的绝热层7采用轻质硅酸铝耐火保温材料,其最高工作温度可达1100℃,大大提高了后烟箱的使用寿命。后烟箱5连通对流受热面12,然后连到前烟箱11和排烟口10。炉壳3上部还安装有主气口8和安全9,下部装有排污口14,右端安装有弹簧防爆6。锅炉烟气热流程如下:空气自燃烧器13进风口进入,在燃烧器13内与燃料进行部分混合后喷出燃烧,燃料在炉膛1内完成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燃烧形成的高温烟气经炉胆顶2-2端面上的对流管束4进入后烟箱5,在后烟箱5内折转180度进入对流受热面12,对流受热面12由螺纹烟管组成(也可以由光管+扰流子组成),强化对流换热,提高换热效率,烟气经对流受热面12后进入前烟箱11,然后向上折转90度,经排烟口10排入大气。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