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保护盒的双锅筒火管锅炉

申请号 CN201310382437.1 申请日 2013-08-29 公开(公告)号 CN103411198B 公开(公告)日 2015-09-09
申请人 重庆重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聂勇; 谢向荣; 陈行华;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带保护盒的双锅筒 水 火管 锅炉 ,包括锅炉 炉膛 (1)、以及设置在锅炉炉膛(1)内的两个锅筒(2),两个锅筒(2)的轴线相互平行,并通过若干炉管(3)连通,相邻炉管(3)之间设置有鳍片(4),所述鳍片(4)的两端头与对应的锅筒(2)之间留有空隙,在所述锅筒(2)与炉管(3)根部相连的 位置 处 焊接 有保护盒(5),所述保护盒(5)由 钢 板焊接而成,所述炉管(3)的根部罩于保护盒(5)内,且鳍片(4)的根部与保护盒(6)的外壁相连,所述炉管(4)、鳍片(4)和保护盒(6)共同围成密封壁。能解决烟气泄露、空气进入以及薄弱环节外侧的浇筑材料被烧穿的现象。
权利要求

1.一种带保护盒的双锅筒火管锅炉,包括锅炉炉膛(1)、以及设置在锅炉炉膛(1)内的两个锅筒(2),两个锅筒(2)的轴线相互平行,并通过若干炉管(3)连通,相邻炉管(3)之间设置有鳍片(4),所述鳍片(4)的两端头与对应的锅筒(2)之间留有空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锅筒(2)与炉管(3)根部相连的位置焊接有保护盒(5),所述保护盒(5)由板焊接而成,所述炉管(3)的根部罩于保护盒(5)内,且鳍片(4)的根部与保护盒(6)的外壁相连,所述炉管(4)、鳍片(4)和保护盒(6)共同围成密封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保护盒的双锅筒水火管锅炉,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方位的一列炉管(3)的根部罩于同一保护盒(5)内,所述保护盒(5)中垂直于炉管(3)并与鳍片(4)根部相连的钢板呈锯齿状,且每个锯齿与炉管(3)的横截面对应,相邻锯齿之间的距离与相邻炉管(3)之间的距离相等。

说明书全文

带保护盒的双锅筒火管锅炉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涉及带保护盒的双锅筒水火管锅炉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双锅筒的水火管锅炉是目前常用的一种锅炉结构,在锅炉炉膛内设置有两个锅筒,两个锅筒的轴线相互平行,并通过若干炉管将两锅筒连通,从而进行热交换。每两个相邻的炉管之间焊接有鳍片,鳍片通常由扁制成,鳍片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相邻的炉管上。鳍片具有连接炉管,使烟气不外泄,热量不外传、提高热效率等作用。但是受焊接工艺限制,鳍片的根部不能与锅筒焊接在一起,致使锅筒与鳍片之间留有较大的间隙,只能靠外侧浇筑的耐火材料进行密封,但是浇筑的耐火材料易产生裂纹,质量难以保证。
[0003] 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1)锅炉内的烟气通过浇筑裂纹泄露,烟气里混杂着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2)外界空气通过浇筑裂纹进入锅炉,有可能引起燃烧恶化等安全隐患;(3)浇筑的耐火材料构成了密封壁的薄弱部位,该薄弱部位常常被烧穿,成为锅炉的重大质量缺陷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保护盒的双锅筒水火管锅炉,能解决烟气泄露、空气进入以及薄弱环节外侧的浇筑材料被烧穿的现象。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保护盒的双锅筒水火管锅炉,包括锅炉炉膛(1)、以及设置在锅炉炉膛(1)内的两个锅筒(2),两个锅筒(2)的轴线相互平行,并通过若干炉管(3)连通,相邻炉管(3)之间设置有鳍片(4),所述鳍片(4)的两端头与对应的锅筒(2)之间留有空隙,关键在于:在所述锅筒(2)与炉管(3)根部相连的位置处焊接有保护盒(5),所述保护盒(5)由钢板焊接而成,所述炉管(3)的根部罩于保护盒(5)内,且鳍片(4)的根部与保护盒(6)的外壁相连,所述炉管(4)、鳍片(4)和保护盒(6)共同围成密封壁。
[0006] 优选为,位于同一方位的一列炉管(3)的根部罩于同一保护盒(5)内,所述保护盒(5)中垂直于炉管(3)并与鳍片(4)根部相连的钢板呈锯齿状,且每个锯齿与炉管(3)的横截面对应,相邻锯齿之间的距离与相邻炉管(3)之间的距离相等。多个炉管共用一个保护盒,节约了成本,减少了焊接量。
[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在锅筒与炉管根部相连的位置处增设保护盒,使炉管的根部罩于保护盒内,同时鳍片的根部与保护盒的外壁相连,以弥补鳍片根部无法焊接到锅筒上所造成的密封不足的技术问题;增设的密封盒,位于锅炉最容易烧穿的薄弱位置,同时密封盒外侧浇筑的耐火材料仍然存在,相当于增加了一个保护层,通过最简单、成本最低的方法,彻底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技术人员的炉管根部外侧耐火材料频繁烧穿的技术难题,适用于所有带水火管的锅炉使用,对可对现有的水火管锅炉进行技术改造,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0010] 图3是图2中位于下方锅筒与保护盒的安装示意图。
[0011]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0012] 图5是图3中保护盒的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0014] 如图1、图2所示的双锅筒水火管锅炉,主要由锅炉炉膛1、两个锅筒2、若干炉管3、若干鳍片4、以及耐火材料层6、保温层7、隔热层等组成。耐火材料层6、保温层7、隔热层均设置在炉管外侧,且耐火材料层6位于保温层7内侧,保温层7位于隔热层内侧。两个锅筒2设置在锅炉炉膛1内,且两个锅筒2的轴线相互平行,两个锅筒2通过若干炉管3连通,相邻炉管3之间设置有鳍片4。鳍片4的两端头与对应的锅筒2之间留有空隙,以上所述与传统的双锅筒水火管锅炉结构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0015] 区别在于:在锅筒2与炉管3根部相连的位置处焊接有保护盒5(如图2中粗线所示)。保护盒5由钢板焊接而成,炉管3的根部罩于保护盒5内,且鳍片4的根部与保护盒6的外壁相连,炉管4、鳍片4和保护盒6共同围成密封壁。
[0016] 最好是,结合图1——图4所示,位于同一方位的一列炉管3的根部罩于同一保护盒5内。结合图5所示,保护盒5中垂直于炉管3并与鳍片4根部相连的钢板(即保护盒5的顶板)呈锯齿状,且每个锯齿与炉管3的横截面对应,相邻锯齿之间的距离与相邻炉管3之间的距离相等。
[0017] 在锅筒2与炉管3根部相连的位置处增设保护盒5,使炉管3的根部罩于保护盒5内,同时鳍片4的根部与保护盒5的外壁相连,以弥补鳍片4根部无法焊接到锅筒2上所造成的密封不足的技术问题;增设的密封盒5,位于锅炉最容易烧穿的薄弱位置,同时密封盒5外侧浇筑的耐火材料层6仍然存在,相当于增加了一个保护层。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