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壁板型板架T型接头处的连接节点

专利类型 发明公开 法律事件 公开; 实质审查;
专利有效性 实质审查 当前状态 实质审查
申请号 CN202311398488.3 申请日 2023-10-25
公开(公告)号 CN117302411A 公开(公告)日 2023-12-29
申请人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八研究所; 申请人类型 企业
发明人 张梗林; 赵丽刚; 陈鹏宇; 张平; 陈海涛; 许博方; 王云霆; 王修成; 李沃达; 邬成杰; 第一发明人 张梗林
权利人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八研究所 权利人类型 企业
当前权利人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八研究所 当前权利人类型 企业
省份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上海市 城市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上海市黄浦区
具体地址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西藏南路1688号 邮编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200001
主IPC国际分类 B63B3/56 所有IPC国际分类 B63B3/56F16B5/00F16B5/08
专利引用数量 0 专利被引用数量 0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10 专利文献类型 A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专利代理人 翁若莹;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整体壁板型板架T型接头处的连接 节点 ,其包括设于所述T型接头处两侧的壁板端部弧切节点及其配套的肘板一、壁板端部斜切节点及其配套的肘板二。本发明提供的结构,其壁板下料宽度与板实际使用宽度相当,壁板利用率更高,经济性更好;弧形切割或斜切不易切伤壁板;更利于装配。
权利要求

1.一种整体壁板型板架T型接头处的连接节点,所述T型接头由整体壁板型平板架(21)与整体壁板型垂直板架(22)连接构成,所述整体壁板型水平板架(21)包括壁板及筋,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所述T型接头处两侧的壁板端部弧切节点(1)及其配套的肘板一(3)、壁板端部斜切节点(2)及其配套的肘板二(4);
所述壁板端部弧切节点(1)所在的整体壁板型水平板架(21),其边缘L2长度范围内为段一,段一仅包括壁板不设有筋,段一的一侧为包括壁板和筋的段二,段二上的筋靠近段一的部分为向下凹陷的圆弧形;所述壁板端部弧切节点(1)处筋的高度为h2;
所述壁板端部斜切节点(2)所在的整体壁板型水平板架(21),其边缘L1长度范围内为段三,段三仅包括壁板不设有筋,段三的一侧为包括壁板和筋的段四,段四上的筋靠近段三的部分为筋上部为钝、下部为锐角的斜切边;所述壁板端部斜切节点(2)处筋的高度为h1;
所述肘板一(3)的左侧为第二趾端(31),底边依次包括第一水平段(32)、圆弧段(33)、第二水平段(34)或仅包括第一水平段(32)、圆弧段(33),右侧为第一垂直段(35),顶边依次包括斜边一(37)、第一趾端(36);其中,第一垂直段(35)的长度比第二趾端(31)长、高度比第二趾端(31)高,第二水平段(34)高于第一水平段(32);第一垂直段(35)与整体壁板型垂直板架(22)连接,第一水平段(32)与整体壁板型水平板架(21)的筋连接;
所述肘板二(4)的左侧为第二垂直段(41),底边依次包括第三水平段(43)、斜切段(45)、第四水平段(46),右侧为第四趾端(47),顶边依次包括第三趾端(49)、斜边二(48);其中,第二垂直段(41)的长度比第四趾端(47)长、高度比第四趾端(47)高,第四水平段(46)高于第三水平段(43);第三水平段(43)与第二垂直段(41)通过切角(42)过渡,第三水平段(43)的右侧设有通焊孔(44);第二垂直段(41)与整体壁板型垂直板架(22)连接,第三水平段(43)与整体壁板型水平板架(21)的壁板连接,第四水平段(46)与整体壁板型水平板架(21)的筋连接,斜切段(45)与壁板端部斜切节点(2)的斜切边相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壁板型板架T型接头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板端部斜切节点(2)中的段三的长度L1为20~30mm;所述斜切边的斜切角度θ1为40°~60°;斜切边的上端与筋为圆弧过渡结构,该圆弧过渡结构的半径r1为20mm,下端与壁板同样为圆弧过渡结构,该圆弧过渡结构的半径r2为2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壁板型板架T型接头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板端部弧切节点(1)处,整体壁板型水平板架(21)的边缘离段二起始点的距离L2大于所述整体壁板型垂直板架(22)的高度50~7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壁板型板架T型接头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段二处圆弧的半径r,筋的高度h2;段二起始点距离整体壁板型水平板架(21)壁板的高度h4为1~
3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壁板型板架T型接头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肘板一(3)中圆弧段(33)的半径r3为10mm;圆弧段(33)与第二水平段(34)的长度之和b5为h2+
15mm;第一趾端(36)与第一水平段(32)的垂直距离b7为1.5mm~2h2;第二趾端(31)与第一垂直段(35)的水平距离b6为2.5mm~3h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壁板型板架T型接头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肘板二(4)中,第四水平段(46)的长度b4为1.2h1~1.5h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壁板型板架T型接头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肘板二(4)中,第三趾端(49)到第三水平段(43)的垂直距离b1为2.5h1~3h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壁板型板架T型接头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肘板二(4)中,第三水平段(43)的长度b3不小于50~70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壁板型板架T型接头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切角(42)为圆切角或斜切角;所述通焊孔(44)的直径为10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壁板型板架T型接头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趾端(36)与第三趾端(49)在同一水平面上。

说明书全文

一种整体壁板型板架T型接头处的连接节点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体壁板型板架T型接头处的连接节点,属于船舶结构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合金结构在焊接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对结构成型精度影响大,同时在焊缝处存在热影响区,材料学性能相对母材会有不同程度下降,影响结构强度。因此在铝合金船舶特别是大型气垫船设计建造过程中,在外形较为规整的区域往往采用整体壁板。整体壁板一般为整体挤压成型,供货时的壁板包含板和筋。采用整体壁板避免了板和筋之间的焊接,节省了大量的焊缝,可有效减少焊接变形和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减少焊接热影响区,提高强度储备。但采用整体壁板由于板和筋是一体的,传统的连接节点并不适用,一定程度降低了设计的灵活性,也带来了各种结构连接节点上的困难。其中一类连接节点是两平板架与垂向板架交叉处的T型连接节点,传统板筋组合型板架的连接节点如图1所示(包括板筋组合型水平板架11和板筋组合型垂直板架12,若在整体壁板型板架上采用此节点会造成1)壁板下料宽度超过板的实际使用宽度,壁板利用率低,经济性差;2)筋端面垂直切割控制要求高,易切伤壁板板;3)加工装配精度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端部切割难度,便于装焊,同时提高壁板利用率。
[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整体壁板型板架T型接头处的连接节点,所述T型接头由整体壁板型水平板架与整体壁板型垂直板架连接构成,所述整体壁板型水平板架包括壁板及筋,所述连接节点包括设于所述T型接头处两侧的壁板端部弧切节点及其配套的肘板一、壁板端部斜切节点及其配套的肘板二;
[0005] 所述壁板端部弧切节点所在的整体壁板型水平板架,其边缘L2长度范围内为段一,段一仅包括壁板不设有筋,段一的一侧为包括壁板和筋的段二,段二上的筋靠近段一的部分为向下凹陷的圆弧形;所述壁板端部弧切节点处筋的高度为h2;
[0006] 所述壁板端部斜切节点所在的整体壁板型水平板架,其边缘L1长度范围内为段三,段三仅包括壁板不设有筋,段三的一侧为包括壁板和筋的段四,段四上的筋靠近段三的部分为筋上部为钝、下部为锐角的斜切边;所述壁板端部斜切节点处筋的高度为h1;
[0007] 所述肘板一的左侧为第二趾端,底边依次包括第一水平段、圆弧段、第二水平段或仅包括第一水平段、圆弧段,右侧为第一垂直段,顶边依次包括斜边一、第一趾端;其中,第一垂直段的长度比第二趾端长、高度比第二趾端高,第二水平段高于第一水平段;第一垂直段与整体壁板型垂直板架连接,第一水平段与整体壁板型水平板架的筋连接;
[0008] 所述肘板二的左侧为第二垂直段,底边依次包括第三水平段、斜切段、第四水平段,右侧为第四趾端,顶边依次包括第三趾端、斜边二;其中,第二垂直段的长度比第四趾端长、高度比第四趾端高,第四水平段高于第三水平段;第三水平段与第二垂直段通过切角过渡,第三水平段的右侧设有通焊孔;第二垂直段与整体壁板型垂直板架连接,第三水平段与整体壁板型水平板架的壁板连接,第四水平段与整体壁板型水平板架的筋连接,斜切段与壁板端部斜切节点的斜切边相配合。
[0009] 优选地,所述壁板端部斜切节点中的段三的长度L1为20~30mm;所述斜切边的斜切角度θ1为40°~60°,无特殊情况取45°;斜切边的上端与筋为圆弧过渡结构,该圆弧过渡结构的半径r1为20mm,下端与壁板同样为圆弧过渡结构,该圆弧过渡结构的半径r2为20mm。所述肘板二中斜切段的倾斜角度为θ1即所述壁板端部斜切节点中段四斜切边的角度θ1,两端圆弧过渡半径r1、r2即为所述壁板端部斜切节点中段四斜切边两端过渡半径r1、r2。
[0010] 优选地,所述壁板端部弧切节点处,整体壁板型水平板架的边缘离段二起始点的距离L2大于所述整体壁板型垂直板架的高度50~70mm。
[0011] 优选地,所述段二处圆弧的半径r,筋的高度h2;段二起始点距离整体壁板型水平板架壁板的高度h4为1~3mm。
[0012] 优选地,所述肘板一中圆弧段的半径r3为10mm;圆弧段与第二水平段的长度之和b5为h2+15mm;第一趾端与第一水平段的垂直距离b7为1.5mm~2h2;第二趾端与第一垂直段的水平距离b6为2.5mm~3h2。
[0013] 优选地,所述肘板二中,第四水平段的长度b4为1.2h1~1.5h1。
[0014] 优选地,所述肘板二中,第三趾端到第三水平段的垂直距离b1为2.5h1~3h1。
[0015] 优选地,所述肘板二中,第三水平段的长度b3不小于50~70mm。
[0016] 优选地,所述切角为圆切角或斜切角;所述通焊孔的直径为10mm。
[0017] 优选地,所述第一趾端与第三趾端在同一水平面上。
[0018] 本发明提供的结构,其壁板下料宽度与板实际使用宽度相当,壁板利用率更高,经济性更好;弧形切割或斜切不易切伤壁板;更利于装配。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传统板筋组合型板架的连接节点的示意图;
[0020]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整体壁板型板架T型接头处的连接节点的示意图;
[0021] 图3为实施例1中壁板端部弧切节点的示意图;
[0022] 图4为实施例1中壁板端部斜切节点的示意图;
[0023] 图5为实施例1中肘板一的示意图;
[0024] 图6为实施例1中肘板二的示意图;
[0025] 图7为实施例2提供的整体壁板型板架T型接头处的连接节点的示意图;
[0026] 图8为实施例3提供的整体壁板型板架T型接头处的连接节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28] 实施例1
[0029]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整体壁板型板架T型接头处的连接节点,所述T型接头由整体壁板型水平板架21与整体壁板型垂直板架22连接构成,所述整体壁板型水平板架21包括壁板及筋,所述连接节点包括设于所述T型接头处两侧的壁板端部弧切节点1及其配套的肘板一3、壁板端部斜切节点2及其配套的肘板二4;
[0030] 如图3所示,所述壁板端部弧切节点1所在的整体壁板型水平板架21,其边缘L2长度范围内为段一,段一仅包括壁板不设有筋,段一的一侧为包括壁板和筋的段二,段二上的筋靠近段一的部分为向下凹陷的圆弧形;所述壁板端部弧切节点1处筋的高度为h2;
[0031] 如图4所示,所述壁板端部斜切节点2所在的整体壁板型水平板架21,其边缘L1长度范围内为段三,段三仅包括壁板不设有筋,段三的一侧为包括壁板和筋的段四,段四上的筋靠近段三的部分为筋上部为钝角、下部为锐角的斜切边;所述壁板端部斜切节点2处筋的高度为h1;
[0032] 如图5所示,所述肘板一3的左侧为第二趾端31,底边依次包括第一水平段32、圆弧段33、第二水平段34,右侧为第一垂直段35,顶边依次包括斜边一37、第一趾端36;其中,第一垂直段35的长度比第二趾端31长、高度比第二趾端31高,第二水平段34高于第一水平段32;第一垂直段35与整体壁板型垂直板架22连接,第一水平段32与整体壁板型水平板架21的筋连接;
[0033] 如图6所示,所述肘板二4的左侧为第二垂直段41,底边依次包括第三水平段43、斜切段45、第四水平段46,右侧为第四趾端47,顶边依次包括第三趾端49、斜边二48;其中,第二垂直段41的长度比第四趾端47长、高度比第四趾端47高,第四水平段46高于第三水平段43;第三水平段43与第二垂直段41通过切角42过渡,第三水平段43的右侧设有通焊孔44;第二垂直段41与整体壁板型垂直板架22连接,第三水平段43与整体壁板型水平板架21的壁板连接,第四水平段46与整体壁板型水平板架21的筋连接,斜切段45与壁板端部斜切节点2的斜切边相配合。
[0034] 所述壁板端部弧切节点1处,整体壁板型水平板架21的边缘离段二起始点的距离L2大于所述垂直板架的构件高度50~70mm。所述壁板端部弧切节点1中,圆弧形的半径r取筋的高度h2,段二起始点距离壁板板的高度h4取1~3mm。。
[0035] 所述壁板端部斜切节点2中的段三的长度L1为20~30mm;所述斜切边的斜切角度θ1为40°~60°;斜切边的上端与筋为圆弧过渡结构,该圆弧过渡结构的半径r1为20mm,下端与壁板同样为圆弧过渡结构,该圆弧过渡结构的半径r2为20mm。
[0036] 所述肘板一3中圆弧段33的半径r3为10mm;圆弧段33与第二水平段34的长度之和b5为h2+15mm。第一趾端36与第一水平段32的垂直距离b7为1.5h2~2h2;第二趾端31与第一垂直段35的水平距离b6为2.5h2~3h2。
[0037] 所述肘板二4中,第四水平段46的长度b4为1.2h1~1.5h1。第三趾端49到第三水平段43的垂直距离b1为2.5h1~3h1。所述切角42为圆切角。所述通焊孔44的直径为10mm。第三水平段的长度b3不小于50~70mm。所述肘板二中地斜切段的角度是θ1即为所述壁板端部斜切节点中段四斜切边的角度θ1,两端圆弧过渡半径r1、r2即为所述壁板端部斜切节点中段四斜切边两端过渡半径r1、r2。
[0038] 所述第一趾端36与第三趾端49在同一水平面上。
[0039] 上述连接节点装配的过程为:将一侧已切割为壁板端部弧切节点1的整体壁板型水平板架21与整体壁板型垂直板架22相连,并装焊配套肘板一3,进一步与另一侧已切割为壁板端部斜切节点2的整体壁板型水平板架21相连,最后装焊配套肘板二4;或者先将两侧的整体壁板型水平板架21相连,然后进一步装焊整体壁板型垂直板架22,最后装焊肘板一3和肘板二4。
[0040] 实施例2
[0041]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整体壁板型垂直板架22的筋的反面设有竖桁,所述肘板一3的第一垂直段35与竖桁连接。
[0042] 实施例3
[0043]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整体壁板型垂直板架22的筋朝向另外一侧,所述肘板二4的第二垂直段41与整体壁板型垂直板架22连接。所述肘板一3的底边仅包括第一水平段32、圆弧段33;所述切角42为斜切角。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