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三个定位部的焊接结构和焊接方法

专利类型 发明授权 法律事件 公开; 实质审查; 授权; 未缴年费;
专利有效性 失效专利 当前状态 权利终止
申请号 CN201180039835.2 申请日 2011-08-19
公开(公告)号 CN103068517B 公开(公告)日 2016-01-20
申请人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申请人类型 企业
发明人 志满贤太; 川喜田笃史; 关口智彦; 第一发明人 志满贤太
权利人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权利人类型 企业
当前权利人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当前权利人类型 企业
省份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 城市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
具体地址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日本爱知县 邮编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
主IPC国际分类 B23K33/00 所有IPC国际分类 B23K33/00F16B5/00F16B5/07F16B5/08F16B17/00F16B21/09
专利引用数量 8 专利被引用数量 0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8 专利文献类型 B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专利代理人 万柳军; 马江立;
摘要 一种 焊接 结构包括:板状的第一待焊接部件(11);板状的第二待焊接部件,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通过与第一待焊接部件(11)接合而相对于第一待焊接部件(11) 定位 以进行焊接;和第一定位部(10a)、第二定位部(10b)和第三定位部(10c),第一待焊接部件(11)与第二待焊接部件在第一至第三定位部彼此接合。第一至第三定位部(10a-10c)各自构造成限制第一待焊接部件(11)和第二待焊接部件中的一者相对于另一者沿定位方向移动,以及使得所述一者相对于所述另一者能够沿垂直于定位方向的可移动方向移动。第一和第二定位部(10a,10b)中每个的可移动方向与第三定位部(10c)的定位方向为同一方向。
权利要求

1.一种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板状的第一待焊接部件(11;111;211;311);
板状的第二待焊接部件(21;121;221;321),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通过与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11;111;211;311)接合而相对于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11;111;211;311)定位,以便将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21;121;221;321)焊接到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11;111;
211;311)上;和
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和第三定位部,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11;111;211;311)与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21;121;221;321)在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和所述第三定位部接合,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和所述第三定位部各自构造成限制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11;111;211;311)和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21;121;221;321)中的一者相对于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11;111;211;311)和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21;121;221;321)中的另一者沿作为一个方向的定位方向移动,以及使得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11;111;211;
311)和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21;121;221;321)中的所述一者相对于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11;111;211;311)和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21;121;221;321)中的所述另一者能够沿垂直于所述定位方向的可移动方向移动;并且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和所述第三定位部配置成使得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中每个的所述可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三定位部的所述定位方向为同一方向,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和所述第三定位部配置成使得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在所述可移动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在所述定位方向上的距离,并且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三定位部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三定位部之间的距离中较小的一个距离,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11)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沟槽,且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11)的横截面呈帽状;并且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配置成使得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中每个的所述可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11)的所述长度方向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和所述第三定位部各自通过将形成在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21)上的突起部(22)插入到形成在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11)中的孔(12)内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和所述第三定位部各自通过将形成在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121)上的桥接部(122)插入到形成在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111)中的孔(112)内而形成;并且所述桥接部(122)通过在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121)中形成两个切缝并使所述切缝之间的部分通过塑性变形隆起而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焊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在所述定位方向上的距离为0。
5.一种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使板状的第一待焊接部件(11;111;211;311)与板状的第二待焊接部件(21;
121;221;321)在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和第三定位部接合而使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21;121;221;321)相对于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11;111;211;311)定位;以及将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11;111;211;311)焊接到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21;121;
221;321)上,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和所述第三定位部各自构造成限制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11;111;211;311)和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21;121;221;321)中的一者相对于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11;111;211;311)和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21;121;221;321)中的另一者沿作为一个方向的定位方向移动,以及使得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11;111;211;
311)和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21;121;221;321)中的所述一者相对于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11;111;211;311)和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21;121;221;321)中的所述另一者能够沿垂直于所述定位方向的可移动方向移动;并且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和所述第三定位部配置成使得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中每个的所述可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三定位部的所述定位方向为同一方向,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和所述第三定位部配置成使得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在所述可移动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在所述定位方向上的距离,并且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三定位部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三定位部之间的距离中较小的一个距离,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11)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沟槽,且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11)的横截面呈帽状;并且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配置成使得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中每个的所述可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11)的所述长度方向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接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和所述第三定位部各自通过将形成在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21)上的突起部(22)插入到形成在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11)中的孔(12)内而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接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和所述第三定位部各自通过将形成在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121)上的桥接部(122)插入到形成在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111)中的孔(112)内而形成;并且所述桥接部(122)通过在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121)中形成两个切缝并使所述切缝之间的部分通过塑性变形隆起而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焊接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在所述定位方向上的距离为0。

说明书全文

使用三个定位部的焊接结构和焊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焊接结构和焊接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提高将板状部件焊接在一起时部件的定位精度的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例如,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报No.5-78376(JP-U-5-78376)和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3-103376(JP-A-2003-103376)记载了在将板状部件焊接在一起时在待焊接的一个部件中设置多个圆孔且在待焊接的另一个部件上与圆孔对应的位置处设置多个圆形凸部的技术。在凸部配合于圆孔中的状态下使所述另一个部件相对于所述一个部件定位,然后进行焊接。
[0003] 当通过将所述多个凸部配合在所述多个圆孔中来定位板状部件时,如在JP-U-5-78376和JP-A-2003-103376所记载的技术中一样,可能难以确保在定位板状部件期间圆孔和凸部的必要精度。
[0004] 现在参照图10A至10C说明难以确保板状部件的定位精度的情况的一个示例。图10A是在将板状部件1焊接到板状部件2上时的焊接结构的视图。在将板状部件1焊接到板状部件2上时,在板状部件1内的两个部位开出圆孔3a和3b,并且在板状部件2上与圆孔3a和3b对应的位置在两个部位设置圆形凸部4a和4b。如图10A所示,在凸部4a和4b分别配合在圆孔3a和3b中的状态下使板状部件1相对于板状部件2定位,然后进行焊接。
[0005] 在图10A中,板状部件1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具有共同侧边的两个对置曲柄的形状。在下文中,这种截面形状称为“帽状横截面”,并且具有这种截面形状的板状部件称为“帽状横截面部件”。换句话说,帽状横截面部件为具有沿长度方向形成的沟槽的板状部件。
[0006] 如图10B和10C所示,由于压制成形中的弯曲部回退(所谓的回弹)所引起的变化等,帽状横截面部件(即,板状部件)1的截面形状可能在与沟槽形成方向垂直(即,与沟槽的深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0B和10C所示,当在使帽状横截面部件1相对于板状部件2定位的情况下将一个圆孔3a与对应的凸部4a对准时,另一个圆孔3b和另一个凸部4b的位置变得彼此偏离。也就是,不再能确保圆孔3a和3b与凸部4a和
4b的相对位置的精度。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即使在焊接例如其形状会变化的部件(如帽状横截面部件)时也能确保待焊接部件的定位精度的焊接结构和焊接方法。
[0008]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焊接结构。该焊接结构包括:板状的第一待焊接部件;板状的第二待焊接部件,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通过与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接合而相对于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定位,以便将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焊接到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上;和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和第三定位部,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与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在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和所述第三定位部接合。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和所述第三定位部各自构造成限制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和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中的一者相对于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和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中的另一者沿作为一个方向的定位方向移动,以及使得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和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中的所述一者相对于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和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中的所述另一者能够沿垂直于所述定位方向的可移动方向移动。另外,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和所述第三定位部配置成使得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中每个的所述可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三定位部的所述定位方向为同一方向。
[0009] 在该方面中,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和所述第三定位部可配置成使得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在所述可移动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在所述定位方向上的距离,并且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三定位部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三定位部之间的距离中较小的一个距离。
[0010]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焊接方法。该焊接方法包括:通过使板状的第一待焊接部件与板状的第二待焊接部件在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和第三定位部接合而使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定位;以及将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焊接到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上。在该焊接方法中,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和所述第三定位部各自构造成限制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和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中的一者相对于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和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中的另一者沿作为一个方向的定位方向移动,以及使得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和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中的所述一者相对于所述第一待焊接部件和所述第二待焊接部件中的所述另一者能够沿垂直于所述定位方向的可移动方向移动。另外,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和所述第三定位部配置成使得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中每个的所述可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三定位部的所述定位方向为同一方向。
[0011] 在上述的该方面中,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和所述第三定位部可配置成使得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在所述可移动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在所述定位方向上的距离,并且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三定位部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三定位部之间的距离中较小的一个距离。
[0012] 本发明的上述方面使得即使在焊接例如其形状会变化的部件(如帽状横截面部件)时也能确保待焊接部件的定位精度。附图说明
[0013]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要素,并且其中:
[0014]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焊接结构中使用的待焊接部件的透视图,图1B是定位部的结构的透视图;
[0015] 图2A和2B是定位部的配置与待焊接部件的转动之间的关系的视图;
[0016] 图3A是定位部的第一种配置的平面图,图3B是定位部的第二种配置的平面图;
[0017] 图4是定位部的配置与待焊接部件之间的关系的视图;
[0018] 图5A是定位部的第一种配置的平面图,图5B是定位部的第二种配置的平面图;
[0019] 图6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焊接结构的透视图;
[0020] 图7A至7C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焊接结构的剖视图;
[0021] 图8A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焊接结构中使用的待焊接部件的透视图,图8B是定位部的结构的透视图;
[0022] 图9A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焊接结构中使用的待焊接部件的透视图,图9B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焊接结构中使用的待焊接部件的透视图;以及[0023] 图10A是根据相关技术的焊接结构的透视图,图10B和10C是根据相关技术的焊接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文中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而是全面覆盖可从本说明书和附图中所述和所示的内容清楚得出的本发明所意图的技术思想的整个范围。
[0025] 首先,参照图1A和1B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焊接结构中使用的定位部10。在本说明书中,为了简化说明,如图1B中的箭头所示,图1A和1B中的上侧称为焊接结构的上方,图1A和1B中的右侧称为焊接结构的右侧方,离开绘制图1A和1B的纸面的一侧称为焊接结构的前方。
[0026] 如图1A和1B所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焊接结构用于使板状的第二待焊接部件21相对于板状的第一待焊接部件11定位,并且将第一待焊接部件11焊接到第二待焊接部件21上。
[0027] 在第一待焊接部件11中开有矩形孔12,而在第二待焊接部件21上通过裁切和上弯(立起)一U形部分而形成有爪形的突起部22。该突起部22的前后宽度基本等于或稍小于孔12的前后宽度。如图1A中的箭头所示,第二待焊接部件21的突起部22插入到第一待焊接部件11的孔12中,从而形成定位部10,如图1B所示。然后,在突起部22与孔12在该定位部10接合的状态下,使第二待焊接部件21相对于第一待焊接部件11定位并进行焊接。
[0028] 在如上所述地构造的定位部10中,突起部22的前后宽度基本等于或稍小于孔12的前后宽度。因此,第一待焊接部件11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也就是,即使第一待焊接部件11试图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沿前后方向移动,突起部22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也会抵靠孔12的内周面的前侧边和后侧边,使得第一待焊接部件11仅能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在小范围内移动。
[0029] 另一方面,定位部10形成为使得第一待焊接部件11能够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在左右方向上移动。也就是,由于作为突起部22的板厚度的左右长度比孔12的左右长度小得多,所以当第一待焊接部件11试图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沿左右方向移动时,第一待焊接部件11未被限制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在左右方向上移动,而是能够在孔12的左右宽度的范围内移动。
[0030] 如上所述,在定位部10中,限制第一待焊接部件11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沿一个方向移动。在本说明书中,移动如此被限制的方向称为定位方向D1,如图1B所示。另外,定位部10形成为使得第一待焊接部件11能够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沿垂直于定位方向D1的方向移动。在本说明书中,移动能如此进行的方向称为可移动方向D2,如图1B所示。
[0031] 也就是,在图1A和1B中,定位部10形成为使得定位方向D1为前后方向,而可移动方向D2为左右方向。定位部10所配置的方向不限于此。也就是,定位部10也可形成为使得定位方向D1为左右方向,而可移动方向D2为前后方向。
[0032] 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焊接结构中,如图3A、3B所示,在第一待焊接部件11中开有三个孔12(即,孔12a至12c),并且在第二待焊接部件21上与孔12对应的三个部位形成有突起部22(即,突起部22a至22c)。因而,形成有三个定位部10(即,定位部10a至10c),并且第一待焊接部件11与第二待焊接部件21在定位部10a至10c接合。结果,进行定位时抑制了第一待焊接部件11与第二待焊接部件21之间的相对转动,并且第一待焊接部件11被焊接到第二待焊接部件21上。
[0033] 在如上所述地构造的三个定位部10a至10c,为了便于设计,定位方向D1或可移动方向D2为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此时,如果定位部10a至10c的定位方向D1为同一方向(例如,前后方向),则待焊接部件将不能在可移动方向D2(即,左右方向)上定位。因此,使三个定位部10a至10c之一的定位方向与其它定位部中每个的定位方向垂直。
[0034]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具有同一定位方向D1的两个定位部是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而具有与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中每个的定位方向D1垂直的定位方向D1的一个定位部是第三定位部10c(见图3A、3B)。也就是,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中每个的可移动方向D2与第三定位部10c的定位方向D1为同一方向。
[0035] 当具有同一可移动方向D2的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如图2A所示沿可移动方向D2彼此基本平行地配置时(即,当具有同一可移动方向D2的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配置成使得第一定位部10a与第二定位部10b之间在可移动方向D2上的距离小于在定位方向D1上的距离时),如果想象出以第一定位部10a与第二定位部10b之间的中点R1为圆心且通过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的圆,则该圆的周向与可移动方向D2大致为同一方向。
[0036] 因此,如果试图使第一待焊接部件11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绕圆心R1转动,则第一待焊接部件11将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在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沿可移动方向D2移动,从而第一待焊接部件11能够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转动。这样,如果第一定位部10a与第二定位部10b之间在可移动方向D2上的距离小于在定位方向D1上的距离,则第一待焊接部件11将能够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在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绕圆心R1容易地转动。
[0037] 另一方面,当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如图2B所示沿可移动方向D2大致配置在一直线上时(即,当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配置成使得第一定位部10a与第二定位部10b之间在可移动方向D2上的距离大于在定位方向D1上的距离时),如果想象出以中点R2为圆心且通过第一定位部10a与第二定位部10b的圆,则该圆的周向与可移动方向D2为不同方向。
[0038] 因此,例如,如果试图使第一待焊接部件11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绕圆心R2转动,则第一待焊接部件11将试图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在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沿不同于可移动方向D2的方向移动,从该移动被限制。结果,防止了第一待焊接部件11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转动。这样,当第一定位部10a与第二定位部10b之间在可移动方向D2上的距离大于在定位方向D1上的距离时,能够防止第一待焊接部件11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在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绕圆心R2转动。
[0039] 结果,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第一待焊接部件11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转动,如图3A所示,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配置成使得第一定位部10a与第二定位部10b之间在可移动方向D2上的距离X大于第一定位部10a与第二定位部10b之间在定位方向D1上的距离Y。结果,能够防止第一待焊接部件11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
21绕第一定位部10a与第二定位部10b之间的中点转动。
[0040] 从这个观点看,为了防止第一待焊接部件11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绕第一定位部10a与第二定位部10b之间的中点转动,希望将第一定位部10a与第二定位部10b配置在沿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中每个的可移动方向D2延伸的同一直线上,其中第一定位部10a与第二定位部10b之间在定位方向D1上的距离Y被设定为0(即,Y=0),如图3B所示。
[0041] 对于具有同一可移动方向D2的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如果想象出以离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基本相等的预定距离的点R3为圆心且通过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的圆(即,如果想象出通过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且其中半径尺寸(即,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与圆心R3之间的距离)比第一定位部10a与第二定位部10b之间的距离大的圆),如图4所示,则该圆的周向与可移动方向D2大致为同一方向。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待焊接部件11容易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在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绕点R3转动。
[0042] 也就是,例如,如果试图使第一待焊接部件11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绕圆心R3转动,则第一待焊接部件11将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在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沿可移动方向D2移动,从而第一待焊接部件11能够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转动。
[0043] 此时,即使第三定位部10c1配置在点R3附近,如图4所示,也不能防止第一待焊接部件11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转动。也就是,例如,如果试图使第一待焊接部件11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沿左右方向移动,则在点R3附近沿左右方向的移动将被左右方向为定位方向D1的定位部10c1限制。但是,在左右方向为可移动方向D2的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将不会限制沿左右方向的移动。另外,以点R3为圆心且通过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的圆的周向与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中每个的可移动方向D2大致为同一方向。因此,第一待焊接部件11能够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绕点R3附近的区域(即,绕定位部10c1)转动。
[0044] 另一方面,如果第三定位部10c配置在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附近(即,如果第三定位部10c配置成使得第三定位部10c与第一定位部10a之间的距离和第三定位部10c与第二定位部10b之间的距离中较小的一个距离小于第一定位部10a与第二定位部10b之间的距离),则能够防止第一待焊接部件11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转动。也就是,当第三定位部10c配置在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附近时,如果想象出以第三定位部10c为圆心且通过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的圆,则该圆的周向与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中每个的可移动方向D2不同。
[0045] 因此,例如,如果试图使第一待焊接部件11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绕第三定位部10c转动,则第一待焊接部件11将试图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在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沿不同于可移动方向D2的方向移动,从而该移动被限制。结果,防止了第一待焊接部件11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转动。类似地,例如,如果试图使第一待焊接部件11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沿左右方向移动,则在第三定位部10c左右方向为定位方向D1,从而沿左右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另外,在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第一待焊接部件11试图沿具有沿左右方向的移动被限制的第三定位部10c为圆心的圆的周向移动。但是,该周向不同于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中每个的可移动方向D2,从而该移动被限制。相应地,防止了第一待焊接部件11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转动。
[0046] 结果,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防止转动,如图5A和5B所示,第一定位部10a、第二定位部10b和第三定位部10c配置成使得第一定位部10a与第二定位部10b之间的距离A大于第一定位部10a与第三定位部10c之间的距离B1和第二定位部10b与第三定位部10c之间的距离B中较小的一个距离。结果,能够防止第一待焊接部件11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绕第三定位部10c转动。
[0047] 接下来将参照图6和7A至7C说明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焊接结构应用于帽状横截面部件11的情况。如图6所示,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使作为第一待焊接部件的帽状横截面部件11相对于作为第二待焊接部件的板状部件21定位,然后进行焊接。
[0048]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帽状横截面部件11中沿长度方向形成有沟槽11a。换句话说,帽状横截面部件11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沟槽11a。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配置成使得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中每个的可移动方向D2与沟槽11a所形成的方向平行(即,与帽状横截面部件11的长度方向平行)。另外,第三定位部10c配置成使得其可移动方向D2垂直于沟槽11a所形成的方向。
[0049] 另外,如上所述,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配置成位于沿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中每个的可移动方向D2延伸的同一直线上。也就是,第一定位部10a和第二定位部10b配置成使得第一定位部10a与第二定位部10b之间在可移动方向D2上的距离大于第一定位部10a与第二定位部10b之间在定位方向D1上的距离。此外,第一定位部10a、第二定位部10b和第三定位部10c配置成使得第一定位部10a与第二定位部10b之间的距离A大于作为第一定位部10a与第三定位部10c之间的距离B1和第二定位部10b与第三定位部10c之间的距离B中较小的一个距离的距离B。这样,防止了第一待焊接部件11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1绕第一定位部10a与第二定位部10b之间的中点转动,以及绕第三定位部10c转动。
[0050] 利用如上所述地构造的焊接结构,如果没有发生帽状横截面部件11中的弯曲部回退(即,回弹)所引起的变化,则帽状横截面部件11将在如图7A所示的通常位置与板状部件21在定位部10a至10c接合。
[0051] 另一方面,如果在帽状横截面部件11中发生了回弹,则如图7B和7C所示,帽状横截面部件11的截面形状会在与沟槽11a所形成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图7A至7C中的左右方向)上发生变化。但是,由于第三定位部10c的可移动方向D2垂直于沟槽11a所形成的方向,所以当帽状横截面部件11相对于板状部件21定位时,帽状横截面部件11能够在帽状横截面部件11的一侧移动的状态下与板状部件21接合,如图7B和7C所示。也就是,能够通过第三定位部10c吸收帽状横截面部件11的形状变化。因此,即使在帽状横截面部件11中发生回弹也能进行焊接,从而能够确保帽状横截面部件11相对于板状部件21的定位精度。
[0052] 接下来参照图8A和8B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焊接结构中使用的定位部110。如图8B中的箭头所示,图8A中的上侧称为焊接结构的上方,图8A中的右侧称为焊接结构的右侧方,离开绘制图8A的纸面的一侧称为焊接结构的前方。
[0053] 如图8A和8B所示,与上述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类似,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焊接结构用于使板状的第二待焊接部件121相对于板状的第一待焊接部件111定位,并且将第一待焊接部件111焊接到第二待焊接部件121上。
[0054] 在第一待焊接部件111中开有矩形孔112,而在与第一待焊接部件111中开出的孔112对应的位置在面向孔112的一对长侧边的部位处形成有两个切缝。通过塑性变形使这些切缝之间的部分隆起而形成桥接部122。也就是,桥接部122形成为向上突起且带有向左和向右形成的斜面的山状。桥接部122的前后宽度基本等于或稍小于孔112的前后宽度。
在该桥接部122与第二待焊接部件121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沿前后方向的间隙。
[0055] 通过如图8A所示将待焊接部件121的桥接部122插入到第一待焊接部件111的孔112中而如图8B所示形成定位部110。然后,在突起部122与孔112在该定位部110接合的状态下,使第二待焊接部件121相对于第一待焊接部件111定位并进行焊接。
[0056] 利用如上所述地构造的定位部110,突起部122的前后宽度基本等于或稍小于孔112的前后宽度。因此,第一待焊接部件111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121沿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限制。也就是,即使第一待焊接部件111试图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121沿前后方向移动,突起部122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也会抵靠孔112的内周面的前侧边和后侧边,使得第一待焊接部件111仅能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121在小范围内移动。
[0057] 另一方面,定位部110形成为使得第一待焊接部件111能够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121沿左右方向移动。也就是,由于突起部122的左右长度小于孔112的左右长度,所以当第一待焊接部件111试图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121沿左右方向移动时,不会限制第一待焊接部件111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121沿左右方向移动。
[0058] 如上所述,在定位部110,第一待焊接部件111被限制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121沿一个方向移动。也就是,利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焊接结构,如图8B所示,也是第一待焊接部件111被限制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121移动的前后方向为定位方向D1。另外,垂直于定位方向D1并且第一待焊接部件111能够相对于待焊接部件121移动的左右方向为可移动方向D2,如图8B所示。定位部110的配置等与上述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基本一样,从而下文中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0059] 接下来参照图9A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焊接结构。如图9A所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焊接结构用于使具有曲柄状横截面的板状的第二待焊接部件221相对于板状的第一待焊接部件211定位,并且将第一待焊接部件211焊接到第二待焊接部件221上。
[0060]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焊接结构中形成有与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样的定位部210a和210b。也就是,在第一待焊接部件211中开有矩形孔,而在第二待焊接部件221上形成有突起部222a和222b。通过将突起部222a和222b插入到所述孔中而形成定位部210a和210b。然后,在突起部222a和222b与所述孔在这些定位部210a和210b接合的状态下,使第二待焊接部件221相对于第一待焊接部件211定位并进行焊接。
[0061] 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焊接结构中,如图9A所示,第二待焊接部件221以曲柄状横截面形成。也就是,在第二待焊接部件221的左侧形成有侧表面221a。然后,在第一待焊接部件211的左侧部211a抵靠第二待焊接部件221的侧表面221a的状态下,使第二待焊接部件221相对于第一待焊接部件211定位。换句话说,左侧部211a和侧表面221a的形状用作左侧部211a和侧表面221a限制第一待焊接部件211和第二待焊接部件221的相互转动和移动时的定位形状。也就是,通过使左侧部211a抵靠侧表面221a来进行定位。
[0062] 如上所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使第一待焊接部件211的左侧部211a抵靠第二待焊接部件221的侧表面221a而利用左侧部211a和侧表面221a的形状来定位。因此,存在由在第一待焊接部件中形成的孔和在第二待焊接部件上形成的突起部形成的两个定位部,即,限制第一待焊接部件211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21沿前后方向移动的一个定位部210a,和限制第一待焊接部件211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221沿左右方向移动的一个定位部210b。因而,形成在第一待焊接部件中的孔的数量和形成在第二待焊接部件上的突起部的数量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比能减少。第一待焊接部件211的左侧部211a和第二待焊接部件221的侧表面221a一起形成定位部200。
[0063] 接下来参照图9B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焊接结构。如图9B所示,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焊接结构用于使具有上下颠倒的帽状横截面的板状的第二待焊接部件321相对于板状的第一待焊接部件311定位,并且将第一待焊接部件311焊接到第二待焊接部件321上。
[0064]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焊接结构中形成有与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样的定位部310。也就是,在第一待焊接部件311中开有矩形孔,而在第二待焊接部件321上形成有突起部322。通过将突起部322插入到所述孔中而形成定位部310。然后,在突起部322与所述孔在定位部310接合的状态下,使第二待焊接部件321相对于第一待焊接部件311定位并进行焊接。
[0065] 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焊接结构中,如图9B所示,第二待焊接部件321形成有上下颠倒的帽状横截面。也就是,在第二待焊接部件321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形成有侧表面321a和321b。然后,在第一待焊接部件311的左和右侧部311a和311b抵靠第二待焊接部件321的侧表面321a和321b的状态下,使第二待焊接部件321相对于第一待焊接部件311定位。换句话说,左和右侧部311a和311b以及侧表面321a和321b的形状用作左和右侧部
311a和311b以及侧表面321a和321b限制第一待焊接部件311和第二待焊接部件321的相互转动和移动时的定位形状。也就是,通过使左和右侧部311a和311b抵靠侧表面321a和321b来进行定位。
[0066] 如上所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使第一待焊接部件311的左和右侧部311a和311b抵靠第二待焊接部件321的侧表面321a和321b而利用左和右侧部311a和311b以及侧表面321a和321b的形状来定位。因此,存在由形成在第一待焊接部件中的孔和形成在第二待焊接部件上的突起部形成的一个定位部,即,限制第一待焊接部件311相对于第二待焊接部件321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定位部310。因而,形成在第一待焊接部件中的孔的数量和形成在第二待焊接部件上的突起部的数量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比能减少。侧部311a和侧表面321a一起形成定位部300a,侧部311b和侧表面321b一起形成定位部300b。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