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助流器

申请号 CN90226772.8 申请日 1990-12-25 公开(公告)号 CN2080587U 公开(公告)日 1991-07-10
申请人 邢志权; 发明人 邢志权;
摘要 热 力 循环助流器是一种利用 热能 输送液体的装置,由壳体、进液口、出液口和盲管组成。壳体包括其内部在进、出液口之间有一密封空间,进、出液口各有一单向 阀 及控制 单向阀 的限位导向装置,壳体外有一盲管与密封空间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直接利用液体受热 相变 过程中的膨胀原理和相应的管路结构,实现对液体的输送。方案本身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实施容易,效果显著及成本低廉。
权利要求

1、热循环助流器由壳体、进液口、出液口和盲管组成,其特征是:在壳体内即进、出液口之间设有一密封空间,在进、出液口各设有一单向及控制单向阀的限位导向装置,单向阀可是平面或曲面的密封器,限位导向装置是一网状的将单向阀限制在进、出液口上的装置,壳体的外部有一盲管与密封空间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循环助流器,其特征在:限位导向装置及单向阀可装在密封空间进、出液口的平板上。

说明书全文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助流装置,热循环助流器。

在简易供暖系统中,常因缺乏液体的助流装置,影响了热源与受热供点之间热传递,使这种系统的热效率难以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热源为输送液体的直接动力的助流器。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这样的:由壳体、进、出液口、盲管组成。壳体包括壳体内部的进、出液口之间的一密封空间,在进、出液口各设有的单向及限位导向装置,限位导向装置是网状的,限制单向阀的装置,盲管与密封空间联通。

本实用新型直接利用液体受热相变过程中的膨胀原理和相应的管路结构,实现了对液体的输送。

现结合附图实施例将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是热循环水助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由壳体(1)、进液口(2)、出液口(3)、盲管(7)组成。壳体(1)包括其内部的密封空间(6),密封空间(6)是两平行并分别焊接在进、出液口附近的平板(10)所隔成的空间,在平板(10)上留有一供液体出入的孔。在平板(10)上有网状限位导向装置(5)与其联接,限位导向装置(5)和平板(10)之间有一单向阀(4),以保证单向阀(4)正常开启和关闭后的可靠密封性。壳体(1)外部有一盲管(7)与密封空间(6)相通。将本装置的进液口(2)、出液口(3)串连接入供暖水路中,盲管(7)的盲端(9)置于该供暖系统的热源 --家用炉灶的炉膛之内,盲管(7)的非受热段在炉灶热影响区内的皆敷以隔热材料避免受炉灶的热影响,盲管(7)的盲端(9)始终处于密封空间(6)下端。工作开始时盲管(7)的盲端(9)因受热使管内供热水迅速超沸点,汽化的蒸气急剧扩展至盲管(7)的其余部伤,将该份的供暖水推挤至密封空间(6),该空间的液体压强增大迫压进液口(2)上的单向阀(4)关闭密封,顶开密封空间6的出液口(3)上的单向阀(4)液体进入供暖系统。当完成膨胀后密封空间(6)和盲管(7)内的水冲出的惯性造成密封空间(6)和盲管(7)内的压力急剧下降,温度也随之降低,迫使密封空间(6)的出液口的单向阀(4)关闭密封,而进液口(2)的单向阀被迫升启,使供暖系统来路的水进入密封空间(6),填补盲管(7)的盲端(9)的低压。压力恢复正常的盲端(9)受热处再次受热,再次膨胀,再次重复上述过程,使供暖系统的水由来路至去路,在助流器的作用下,以脉动方式强行流动。这样的工作结果:使原系统水流速由1.4m/分提高至5.6m/分,散热器散发的热量由7000大卡/时提高至8700大卡/时,系统出回水温差由原来的48°~50℃降低到26°~28℃,本实施例是以100m2居住供热面积计算。

盲管(7)长径比>20,盲端(9)受热段容积为盲管(7)容积的1/10~1/8,密封空间(6)的容积是盲管容积的2倍之内。

本实用新型联入家用供暖系统之中,如不用时只需将盲端(9)拿出炉灶,原系统仍可沿串连接入的密封空间(6)的进出 口循环流动,维持原工作状态。热力循环水助流器解决了简易供暖系统中长期存在的循环能力差的问题,结构简单,安装、运行十分简便,效果显著,维护保养简单,增加成本很少。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