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通路引射器

申请号 CN202310455440.5 申请日 2023-04-25 公开(公告)号 CN116292449A 公开(公告)日 2023-06-23
申请人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陶力; 颜非亚; 路辉;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气压控制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多通路引射器,包括引射器混合室,所述引射器混合室分别有排气口和吸气口对接外部设备,引射器混合室上连通有 喷嘴 入口,喷嘴入口连通有进气三通 阀 ,进气三通阀的另两端管路中,一端管路接入压缩空气、另一端管路用于压缩空气出气。本发明既可以使引射器混合室的吸气口产生 负压 ,从而使设备或容器产生负压,也可以使压缩空气出气产生 正压 ,从而使设备或容器产生正压;方便实现有效对接,也更易于维护,能大幅节约操作时间,避免误操作的可能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多通路引射器,包括引射器混合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器混合室(2)分别有排气口和吸气口对接外部设备,引射器混合室(2)上连通有喷嘴入口(3),喷嘴入口(3)连通有进气三通(4),进气三通阀(4)的另两端管路中,一端管路接入压缩空气、另一端管路用于压缩空气出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通路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三通阀(4)接入压缩空气的一端连通有压缩空气管(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通路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器混合室(2)的排气方向接有消音器(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通路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器混合室(2)的吸气口上装有混合室进气阀(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多通路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室进气阀(6)上有阀联控手柄(7),阀门联控手柄(7)联动于进气三通阀(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多通路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联控手柄(7)联动方式为:当混合室进气阀(6)关闭时,阀门联控手柄(7)带动进气三通阀(4)导通接入压缩空气的管路和用于压缩空气出气的管路;当混合室进气阀(6)开启时,阀门联控手柄(7)带动进气三通阀(4)导通接入压缩空气的管路和连通于喷嘴入口(3)的管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通路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器混合室(2)的排气口和进气三通阀(4)的压缩空气出气管路开口朝向相同。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多通路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1)自带支架用于固定在外部设备上。

说明书全文

一种新型多通路引射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多通路引射器,属于气压控制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很多设备或容器都需要安装引射器。引射器的进口接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以很高的速度从喷嘴流出进入引射器混合室,形成射流并产生卷吸流动,由于空气流动处于高速状态从而在混合室内产生一个负压区域。由于负压的作用设备或容器的内的空气通过混合室进气口被抽吸进入到混合室内,并与喷射气体进行动量交换,流动过程中速度场逐渐分布均匀。随后混合流体进入扩散室及消音器室,此时压因流速的降低而升高,最后混合流体经排气口排入大气。
[0003] 在工业使用场景中,除了需要使设备或容器内部产生负压以外,在某些生产过程中还需要使其内部产生正压以防止气体或其他物质进入其中。现有技术中的引射器只可以从设备或容器内抽吸其内部的气体并使其内部产生负压,但是不能将压缩空气注入设备或容器内部使其产生正压,相对的,若将现有技术中的引射器用于将压缩空气注入设备或容器内部使其产生正压,则无法从设备或容器内抽吸其内部的气体并使其内部产生负压。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多通路引射器,该新型多通路引射器既可以使设备或容器产生负压,也可以使设备或容器产生正压。
[0005]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6]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多通路引射器,包括引射器混合室,所述引射器混合室分别有排气口和吸气口对接外部设备,引射器混合室上连通有喷嘴入口,喷嘴入口连通有进气三通,进气三通阀的另两端管路中,一端管路接入压缩空气、另一端管路用于压缩空气出气。
[0007] 所述进气三通阀接入压缩空气的一端连通有压缩空气管。
[0008] 所述引射器混合室的排气方向接有消音器。
[0009] 所述引射器混合室的吸气口上装有混合室进气阀。
[0010] 所述混合室进气阀上有阀联控手柄,阀门联控手柄联动于进气三通阀。
[0011] 所述阀门联控手柄联动方式为:当混合室进气阀关闭时,阀门联控手柄带动进气三通阀导通接入压缩空气的管路和用于压缩空气出气的管路;当混合室进气阀开启时,阀门联控手柄带动进气三通阀导通接入压缩空气的管路和连通于喷嘴入口的管路。
[0012] 所述引射器混合室的排气口和进气三通阀的压缩空气出气管路开口朝向相同。
[0013] 所述消音器自带支架用于固定在外部设备上。
[0014] 所述喷嘴入口接至引射器混合室的方向和引射器混合室的排气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既可以使引射器混合室的吸气口产生负压,从而使设备或容器产生负压,也可以使压缩空气出气产生正压,从而使设备或容器产生正压;方便实现有效对接,也更易于维护,能大幅节约操作时间,避免误操作的可能性。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0018] 图中:1‑消音器,2‑引射器混合室,3‑喷嘴入口,4‑进气三通阀,5‑压缩空气管,6‑混合室进气阀,7‑阀门联控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0]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新型多通路引射器,如图1、图2所示,包括引射器混合室2,引射器混合室2分别有排气口和吸气口对接外部设备,引射器混合室2上连通有喷嘴入口3,喷嘴入口3连通有进气三通阀4,进气三通阀4的另两端管路中,一端管路接入压缩空气、另一端管路用于压缩空气出气。由此,压缩空气从进气三通阀4灌入,基于进气三通阀4的调节,既可以使引射器混合室2的吸气口产生负压,从而使设备或容器产生负压,也可以使压缩空气出气产生正压,从而使设备或容器产生正压。
[0021] 具体的,进气三通阀4接入压缩空气的一端连通有压缩空气管5。以压缩空气管5接入外部输入的压缩空气,相对于进气三通阀4更方便实现有效对接,也更易于维护。
[0022] 进一步的,引射器混合室2的排气方向接有消音器1。接消音器1主要在于降低引射器混合室2排气产生的声波,避免声波振动对其他设备造成不良影响。
[0023] 更进一步的,为方便安装固定,以及方便维护更换,消音器1自带支架用于固定在外部设备上。
[0024] 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一致,主要在于,引射器混合室2的吸气口上装有混合室进气阀6。由此确保工作的稳定性,尤其确保压缩空气出气时,引射器混合室2的吸气口不会进气。
[0025] 进一步的,混合室进气阀6上有阀门联控手柄7,阀门联控手柄7联动于进气三通阀4。由此使产生负压和产生正压两种模式能够相对固定的切换,操作切换时只有一步动作,节约操作时间,避免误操作的可能性。
[0026] 更进一步的,作为阀门联控手柄7联动的优选方案,阀门联控手柄7联动方式为:当混合室进气阀6关闭时,阀门联控手柄7带动进气三通阀4导通接入压缩空气的管路和用于压缩空气出气的管路;当混合室进气阀6开启时,阀门联控手柄7带动进气三通阀4导通接入压缩空气的管路和连通于喷嘴入口3的管路。
[0027] 具体的,引射器混合室2的排气口和进气三通阀4的压缩空气出气管路开口朝向相同。由此方便安装,尤其可以用一个三通管路分别接引射器混合室2的排气口和进气三通阀4的压缩空气出气管路开口,从而以一路管路接入设备或容器而又能实现既可产生负压又可产生正压的功能。
[0028]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结合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引射器混合室2一端与消音器1通过连接管连接,另一端与喷嘴入口3连接,引射器混合室2的底端与混合室进气阀连接。喷嘴入口3的另一端与进气三通阀4连接,进气三通阀的另一端与压缩空气管5连接。混合室进气阀6和进气三通阀4的底端均与工业设备或容器连接。混合室进气阀6和进气三通阀4的阀门旋转机构通过阀门联控手柄7的连杆机构连接在一起,可以通过阀门联控手柄7的旋转手柄对混合室进气阀6和进气三通阀4的阀门旋转机构进行联动控制。消音器1通过自带的支架安装于工业设备或容器上。
[0029] 工作的时候,通过旋转阀门联控手柄7在抽真空和充正压两种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0030] 抽真空工作模式:当阀门联控手柄7处于抽真空工作模式时,进气三通阀4底端与设备或容器的连接处于关闭状态;进气三通阀4与喷嘴入口3的连接处于导通状态;混合室进气阀6底端与设备或容器的连接处于导通状态;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管5进入进气三通阀4,再经过喷嘴入口3进入引射器混合室2,在引射器混合室2形成射流并产生卷吸流动,由于空气流动处于高速状态从而在混合室内产生一个负压区域,负压将设备或容器内的气体通过混合室进气阀6抽吸至引射器混合室2,混合气体随后进入扩散室和消音器1,最后经过排气管排入大气。由于引射器的抽吸作用设备或容器内的气体被带走,其内部压力降低形成负压。
[0031] 充正压工作模式:当阀门联控手柄7处于充正压工作模式时,进气三通阀4底端与设备或容器的连接处于导通状态;进气三通阀4与喷嘴入口3的连接处于关闭状态;混合室进气阀6底端与设备或容器的连接处于关闭状态;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管5进入进气三通阀4,再经过进气三通阀4与设备或容器的连接进入到设备或容器内部,由于混合室进气阀6底端与设备或容器的连接处于关闭状态,所以设备或容器内的气体压力升高,实现充正压功能。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