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进出结构

申请号 CN202310376820.X 申请日 2023-04-11 公开(公告)号 CN116201774A 公开(公告)日 2023-06-02
申请人 内蒙古智慧兴牧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韩锋;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虹吸进出 水 模 块 结构,包括承载管,所述承载管设置在饮水槽底面,所述承载管上端向上进入饮水槽内部且为密封端,承载管下端延伸至饮水槽下方且连接有承载环,所述承载环的中心孔设置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上端向承载管的密封端延伸,所述承载管位于饮水槽内部的外壁贯穿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回水管的上端口高于出水口的内顶面,所述承载管位于水槽下方的外侧连通有进水管。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出水口配合回水管构成虹吸结构,当饮水槽内部水位高于回水管上端时,产生虹吸现象,使饮水槽内部多余的水通过回水管回流进入储水装置,保证饮水槽内部水位恒定;不进行供水时,利用出水口和进水管,使饮水槽内部的水完全回流储水装置。
权利要求

1.虹吸进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管(1),所述承载管(1)设置在饮水槽(9)底面,所述承载管(1)上端向上进入饮水槽(9)内部且为密封端,承载管(1)下端延伸至饮水槽(9)下方且连接有承载环(5),所述承载环(5)的中心孔设置有回水管(6),所述回水管(6)上端向承载管(1)的密封端延伸,所述承载管(1)位于饮水槽(9)内部的外壁贯穿设置有出水口(4),所述回水管(6)的上端口高于出水口(4)的内顶面;
所述回水管(6)外壁与所述承载管(1)内壁之间构成导水腔(7),所述导水腔(7)与所述出水口(4)相连通,所述承载管(1)位于水槽下方的外侧连通有进水管(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虹吸进出水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管(1)与饮水槽(9)内底部的安装通孔相适配,所述承载管(1)位于饮水槽(9)内部的外壁设置有安装环(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虹吸进出水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4)的内底面与安装环(3)的表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虹吸进出水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4)设置有多个,且以承载管(1)的轴线为基准圆周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虹吸进出水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6)的上端设置有遮挡环(8),所述遮挡环(8)高于出水口(4)内顶面,遮挡环(8)表面与回水管(6)上端面平齐,所述遮挡环(8)外侧面与承载管(1)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虹吸进出水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6)的内径与承载管(1)的内径尺寸比位于1/2‑2/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虹吸进出水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的内底面与承载环(5)的表面平齐。

说明书全文

虹吸进出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位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虹吸进出水模块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水是生命之源,所有生物的生长过程中都需要水,特别是在动植物的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时为动植物提供水。在进行动物的养殖过程中,为了保证动物的正常饮水,需要使用供水组件向动物饮水槽内部注入饮用水,向饮水槽注水时,饮水注入较少时不便于牲畜饮水,同时无法满足牲畜的饮水量,注水较多时,牲畜无法将饮水完全引用,多余的水在饮水槽内部暴露容易造成污染。因此设计一种虹吸进出水模块结构,配合水向饮水槽注入饮水时能够实现饮水槽内部饮水水位调整,同时能够实现饮水槽内部多余饮水的排空。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虹吸进出水模块结构,详见下文阐述。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 本发明提供的虹吸进出水模块结构,包括承载管,所述承载管设置在饮水槽底面,所述承载管上端向上进入饮水槽内部且为密封端,承载管下端延伸至饮水槽下方且连接有承载环,所述承载环的中心孔设置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上端向承载管的密封端延伸,所述承载管位于饮水槽内部的外壁贯穿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回水管的上端口高于出水口的内顶面;
[0006] 所述回水管外壁与所述承载管内壁之间构成导水腔,所述导水腔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所述承载管位于水槽下方的外侧连通有进水管。
[0007] 采用上述虹吸进出水模块结构,进行设置时,通过导水管实现进水管与供水设备的水泵连接,当饮水槽位于供水设备的储水箱上方时,回水管的底端与储水箱连通;当饮水槽远离供水设备的储水箱时,在回水管底端连接水管,并使水管与储水箱连通;需要向饮水槽内部注入饮水时,水泵工作,通过水泵和导水管将储水箱内部饮水通过进水管注入导水腔内部,饮水在导水腔内部聚集上涨,最终通过出水口进入饮水槽内部,饮水在饮水槽内部聚集,当饮水槽内部的水位超过回水管的上端后,通过出水口,承载管与回水管上端之间形成虹吸空间,在虹吸作用下,饮水槽内部的饮水快速通过回水管回流进入储水箱内部,直至饮水槽内部的水位低于回水管上端后,虹吸作用停止,水泵连续工作过程中,随着牲畜的饮水,虹吸作用间断开启和停止,使饮水槽内部的水位处于稳定状态,保证牲畜饮水的同时,避免大量饮水进入饮水槽造成溢出浪费;牲畜完成饮水后,水泵停止工作,饮水槽内部的饮水,在重作用下,通过出水口回流进入导水腔,并通过进水管和导水管回流进入储水箱,防止未引用的饮水残留在饮水槽内部遭到污染或者蒸发流失。
[0008] 作为优选,所述承载管与饮水槽内底部的安装通孔相适配,所述承载管位于饮水槽内部的外壁设置有安装环。
[0009] 作为优选,所述出水口的内底面与安装环的表面平齐。
[0010] 作为优选,所述出水口设置有多个,且以承载管的轴线为基准圆周均匀分布。
[0011] 作为优选,所述回水管的上端设置有遮挡环,所述遮挡环高于出水口内顶面,遮挡环表面与回水管上端面平齐,所述遮挡环外侧面与承载管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0012] 作为优选,所述回水管的内径与承载管的内径尺寸比位于1/2‑2/3之间。
[0013]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管的内底面与承载环的表面平齐。
[0014] 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出水口配合回水管构成虹吸结构,当饮水槽内部水位高于回水管上端时,产生虹吸现象,使饮水槽内部多余的水通过回水管回流进入储水装置,保证饮水槽内部水位恒定;
[0015] 2、不进行供水时,利用出水口、导水腔和进水管,使饮水槽内部的水完全回流储水装置,饮水槽内部残留饮水而遭到污染。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0019] 图3是本发明的应用示意图。
[0020]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1] 1、承载管;2、进水管;3、安装环;4、出水口;5、承载环;6、回水管;7、导水腔;8、遮挡环;9、饮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0023] 参见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虹吸进出水模块结构,包括承载管1,承载管1设置在饮水槽9底面,承载管1上端向上进入饮水槽9内部且为密封端,承载管1下端延伸至饮水槽9下方且连接有承载环5,承载环5的中心孔设置有回水管6,回水管6上端向承载管1的密封端延伸,承载管1位于饮水槽9内部的外壁贯穿设置有出水口4,回水管6的上端口高于出水口4的内顶面;
[0024] 回水管6外壁与承载管1内壁之间构成导水腔7,导水腔7与出水口4相连通,承载管1位于水槽下方的外侧连通有进水管2。
[0025] 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承载管1和回水管6可以为圆形管,也可以为方形管,或者其它截面形状的管状结构。
[0026]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承载管1与饮水槽9内底部的安装通孔相适配,承载管1位于饮水槽9内部的外壁设置有安装环3,这样设置,便于实现承载管1在饮水槽9内部的安装。
[0027] 出水口4的内底面与安装环3的表面平齐,安装时,在饮水槽9的安装通孔上部加工沉槽,使沉槽的槽深尺寸大于安装环3的厚度尺寸,这样设置,能够使饮水槽9内部的饮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出水口4完全进入导水腔7内部,避免饮水槽9内部残留饮水。
[0028] 出水口4设置有多个,且以承载管1的轴线为基准圆周均匀分布,这样设置,能够加快导水腔7内部的饮水通过出水口4进入饮水槽9内部,同时能够加快饮水槽9内部的饮水通过出水口4进入导水腔7内部。
[0029] 回水管6的上端设置有遮挡环8,遮挡环8高于出水口4内顶面,遮挡环8表面与回水管6上端面平齐,遮挡环8外侧面与承载管1内壁之间存在间隙,这样设置,通过遮挡环8对导水腔7内部的饮水进行遮挡导向,保证导水腔7内部的饮水上涨后准确从出水口4进入饮水槽9。
[0030] 回水管6的内径与承载管1的内径尺寸比位于1/2‑2/3之间,这样设置,能够使供水和虹吸回水比例处于稳定状态,有助于饮水槽9内部的水位快速稳定。
[0031] 进水管2的内底面与承载环5的表面平齐,这样设置,便于导水腔7内部的饮水快速回流进入进水管2内部。
[0032] 采用上述结构,进行设置时,通过导水管实现进水管2与供水设备的水泵连接,当饮水槽9位于供水设备的储水箱上方时,回水管6的底端与储水箱连通;当饮水槽9远离供水设备的储水箱时,在回水管6底端连接水管,并使水管与储水箱连通;需要向饮水槽9内部注入饮水时,水泵工作,通过水泵和导水管将储水箱内部饮水通过进水管2注入导水腔7内部,饮水在导水腔7内部聚集上涨,最终通过出水口4进入饮水槽9内部,饮水在饮水槽9内部聚集,当饮水槽9内部的水位超过回水管6的上端后,通过出水口4,承载管1与回水管6上端之间形成虹吸空间,在虹吸作用下,饮水槽9内部的饮水快速通过回水管6回流进入储水箱内部,直至饮水槽9内部的水位低于回水管6上端后,虹吸作用停止,水泵连续工作过程中,随着牲畜的饮水,虹吸作用间断开启和停止,使饮水槽9内部的水位处于稳定状态,保证牲畜饮水的同时,避免大量饮水进入饮水槽9造成溢出浪费;牲畜完成饮水后,水泵停止工作,饮水槽9内部的饮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出水口4回流进入导水腔7,并通过进水管2和导水管回流进入储水箱,防止未引用的饮水残留在饮水槽9内部遭到污染或者蒸发流失。
[003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