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号 CN202110521265.6 申请日 2021-05-13 公开(公告)号 CN113669307B 公开(公告)日 2023-10-10
申请人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明人 郑载赫; 金起东; 朴亨镐; 金厚辰; 郑惠仁; 金容民; 崔致英;
摘要 本 发明 的送 风 机包括:第一塔,在其第一壁形成有第一吐出口;第二塔,面向第一壁的第二壁与第一壁隔开,在第二壁形成有第二吐出口;风扇,配置在第一塔和第二塔的下侧,分别向第一塔和第二塔形成空气流动;引导板,可移动地配置在第一塔和第二塔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引导 马 达,改变引导板的 位置 。在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形成有吹风间隙,从第一吐出口吐出的空气和从第二吐出口吐出的空气在吹风间隙流动,吹风间隙的前方、后方以及上侧开放。引导板配置在吹风间隙的前方,引导板配置成位于第一塔和第二塔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或向吹风间隙凸出,以调节从吹风间隙向前方流动的空气的风向。
权利要求

1.一种送机,其中,包括:
第一塔,在其第一壁形成有第一吐出口;
第二塔,其第二壁面向所述第一壁且与所述第一壁隔开,在所述第二壁形成有第二吐出口;
风扇,配置在所述第一塔和所述第二塔的下侧,分别向所述第一塔和所述第二塔形成空气流动;
引导板,可移动地配置在所述第一塔和所述第二塔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引导达,改变所述引导板的位置
在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形成有吹风间隙,从所述第一吐出口吐出的空气和从所述第二吐出口吐出的空气在所述吹风间隙流动,所述吹风间隙的前方、后方以及上侧开放,
所述引导板配置在所述吹风间隙的前方,
所述引导板将在所述吹风间隙流动的空气的风向选择性地调节为平气流或上升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引导板包括:
第一引导板,可移动地配置在所述第一塔;以及
第二引导板,可移动地配置在所述第二塔,且配置在所述第一引导板的下侧,所述引导马达包括:
第一引导马达,改变所述第一引导板的位置;以及
第二引导马达,改变所述第二引导板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第一引导马达和所述第二引导马达单独地使所述第一引导板和所述第二引导板各自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第一引导板或所述第二引导板沿上下方向形成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吐出口或所述第二吐出口沿上下方向形成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第一引导板和所述第二引导板沿彼此平行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在所述第一塔形成有第一板狭缝,所述第一引导板贯穿所述第一板狭缝,在所述第二塔形成有第二板狭缝,所述第二引导板贯穿所述第二板狭缝,所述第一板狭缝和所述第二板狭缝形成在彼此不同的高度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在所述第一塔形成有第一板槽,所述第一板槽配置在所述第一板狭缝的下侧,所述第一板槽形成为供所述第二引导板的端部插入,
在所述第二塔形成有第二板槽,所述第二板槽配置在所述第二板狭缝的上侧,所述第二板槽形成为供所述第一引导板的端部插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机,其中,还包括:
第一板引导件,配置在所述第一塔的内部,引导所述第一引导板的移动;和第二板引导件,配置在所述第二塔的内部,引导所述第二引导板的移动,所述第一板引导件和所述第二板引导件分别使所述第一引导板和所述第二引导板平行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第一引导板和所述第二引导板分别形成向前方凸出的曲面。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在形成水平气流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引导板和所述第二引导板配置在所述第一塔和所述第二塔各自的内部,
在形成上升气流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引导板和所述第二引导板配置为,所述第一引导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塔接触,所述第二引导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塔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引导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引导板的上端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引导板配置在所述第二引导板的后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第一引导板的下端配置于比所述第二引导板的上端更低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在所述第一引导板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引导板的上端之间形成有孔,沿所述第二引导板上升的空气经由所述孔吐出。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通过所述引导板将所述吹风间隙的前方全部封闭,所述送风机向上方吐出空气。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第一吐出口靠近所述第一壁的后端配置,
所述第二吐出口靠近所述第二壁的后端配置,
所述引导板靠近所述第一壁或所述第二壁的前端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第一吐出口为朝向所述第二吐出口的前方倾斜的形状,
所述第二吐出口为朝向所述第一吐出口的前方倾斜的形状。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的距离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最窄。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第一塔包括以所述第一塔的内部空间为基准与所述第一壁相对的第一外侧壁,所述第二塔包括以所述第二塔的内部空间为基准与所述第二壁相对的第二外侧壁,所述第一外侧壁和所述第二外侧壁为呈弧形的形状,
所述引导板为与所述第一外侧壁或所述第二外侧壁对应的弧形状。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引导板在所述第一塔和所述第二塔中的任一个配置有单数个,且向所述第一塔和所述第二塔中的另一个凸出以封闭所述吹风间隙的前方的至少一部分。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其中,
所述引导板以与所述第一吐出口和所述第二吐出口的距离随着靠近上侧而变窄的方式倾斜配置。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送风机。尤其,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调节送风方向的送风机。

背景技术

[0002] 送风机可以通过产生空气的流动,使空气在室内空间循环或形成朝用户气流。近年来,不断地对能够给用户带来舒适感的送风机的空气吐出结构进行了研究。
[0003] 关于此,韩国授权专利KR2011‑0099318、KR2011‑0100274、KR2019‑0015325以及KR2019‑0025443公开了一种送风装置和利用康达效应来吹送空气的风扇。
[0004] 另一方面,现有送风机为了调节送风方向而需要设置有单独驱动的复数个达或使送风机移动或旋转。因此,存在难以有效且阶段式地调节送风方向,或过度消耗电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或其他问题。
[0006]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选择性地提供平气流或上升气流的送风机。
[0007]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沿各种方向形成气流的送风机。
[0008]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封堵空气的流动前方的送风机。
[0009]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送风机包括:第一塔,在其第一壁形成有第一吐出口;第二塔,面向所述第一壁的第二壁与所述第一壁隔开,在所述第二壁形成有第二吐出口;风扇,配置在所述第一塔和所述第二塔的下侧,分别向所述第一塔和所述第二塔形成空气流动;引导板,可移动地配置在所述第一塔和所述第二塔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引导马达,改变所述引导板的位置。在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形成有吹风间隙,从所述第一吐出口吐出的空气和从所述第二吐出口吐出的空气在所述吹风间隙流动,所述吹风间隙的前方、后方以及上侧开放。所述引导板配置在所述吹风间隙的前方,所述引导板配置成位于所述第一塔和所述第二塔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或向所述吹风间隙凸出,以调节从所述吹风间隙向前方流动的空气的风向。
[0010] 所述引导板包括:第一引导板,可移动地配置在所述第一塔;以及第二引导板,可移动地配置在所述第二塔,且配置在所述第一引导板的下侧。所述引导马达包括:第一引导马达,改变所述第一引导板的位置;和第二引导马达,改变所述第二引导板的位置,由此能够调节向吹风间隙前方吐出的空气的风向。
[0011] 所述第一引导马达和所述第二引导马达单独地使所述第一引导板和所述第二引导板各自动作,由此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可以在彼此不同的高度向吹风间隙凸出。
[0012] 所述第一引导板或所述第二引导板沿上下方向形成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吐出口或所述第二吐出口沿上下方向形成的长度,由此能够确保从吐出口吐出的风量。
[0013] 所述第一引导板和所述第二引导板沿彼此平行的方向移动,由此在第一引导板的下端和第二引导板的上端不会发生干扰。
[0014] 在所述第一塔形成有第一板狭缝,所述第一引导板贯穿所述第一板狭缝,在所述第二塔形成有第二板狭缝,所述第二引导板贯穿所述第二板狭缝,所述第一板狭缝和所述第二板狭缝在彼此不同的高度上形成,由此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可以在彼此不干扰的状态下移动。
[0015] 在所述第一塔形成有第一板槽,所述第一板槽配置在所述第一板狭缝的下侧,所述第一板槽形成为使所述第二引导板的端部插入,在所述第二塔形成有第二板槽,所述第二板槽配置在所述第二板狭缝的上侧,所述第二板槽形成为使所述第一引导板的端部插入,由此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能够阻断向吹风间隙的前方的空气流动。
[0016] 还包括:第一板引导件,配置在所述第一塔的内部,引导所述第一引导板的移动;和第二板引导件,配置在所述第二塔的内部,引导所述第二引导板的移动;所述第一板引导件和所述第二板引导件分别使所述第一引导板和所述第二引导板平行移动,由此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可以在彼此不干扰的情况下移动。
[0017] 所述第一引导板和所述第二引导板形成向前方凸出的曲面,由此能够最小化第一塔和第二塔内部的尺寸。
[0018] 在形成水平气流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引导板和所述第二引导板配置在所述第一塔和所述第二塔各自的内部,由此能够开放吹风间隙的前方。另外,在形成上升气流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引导板和所述第二引导板配置为,所述第一引导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塔接触,所述第二引导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塔接触,由此能够封闭吹风间隙的前方。
[0019] 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引导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引导板的上端接触,由此在第二位置能够封闭吹风间隙的前方。
[0020] 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引导板配置在所述第二引导板的后方,由此在第二位置,能够从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的之间空间吐出空气。
[0021] 所述第一引导板的下端配置于比所述第二引导板的上端更低的位置,由此沿第二引导板的内侧面上升的空气能够沿第一引导板的外侧面流动。
[0022] 在所述第一引导板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引导板的上端之间形成有孔,沿所述第二引导板上升的空气经由所述孔吐出,由此能够在第二位置,在吹风间隙流动的空气经由该孔向上侧流动。
[0023] 本发明的送风机具有如下效果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效果。
[0024] 第一、从送风机排出的空气除了形成水平气流之外还形成上升气流,由此具有能够形成室内空间的空气循环的优点。
[0025] 第二、具有能够通过沿上下方向配置的复数个引导板紧贴于相对侧塔,来横挡吹风间隙,进而将水平气流转换为上升气流的优点。
[0026] 本发明的效果并不限定于以上提及到的效果,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明确理解未被提及到的其他效果。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送风机的立体图。
[0028] 图2是图1的动作示例图。
[0029] 图3是图1的主视图。
[0030] 图4是图1的俯视图。
[0031] 图5是图3的Ⅴ‑Ⅴ线剖视图。
[0032] 图6是图4的Ⅵ‑Ⅵ线剖视图。
[0033] 图7是示出图1的第二塔内部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0034] 图8是图7的右视图。
[0035] 图9是图3的Ⅸ‑Ⅸ线剖视图。
[0036] 图10是图3的Ⅹ‑Ⅹ线剖视图。
[0037] 图11是图3的ⅩⅠ‑ⅩⅠ线剖视图。
[0038] 图12是图7所示的气流转换器的立体图。
[0039] 图13是从图12的相反侧观察到的气流转换器的立体图。
[0040] 图14是图12的俯视图。
[0041] 图15是图12的仰视图。
[0042]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送风机的水平气流的示例图。
[0043]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送风机的上升气流的示例图。
[0044]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送风机的立体图。
[0045] 图19是图18的主视图。
[0046] 图20是图19的俯视图。
[0047] 图21是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送风机的立体图。
[0048] 图22是图21的主视图。
[0049] 图2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气流转换器的立体图。
[0050] 图24A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在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配置于第一位置P1的状态下的送风机的主视图。
[0051] 图24B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在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配置于第二位置P2的状态下的送风机的主视图。
[0052] 图24C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在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配置于第三位置P3的状态下的送风机的主视图。
[0053] 图25A是图24A的俯视图。
[0054] 图25B是图24B的俯视图。
[0055] 图25C是图24C的俯视图。
[0056] 图2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送风机的主视图。
[0057] 图27是图26的俯视图。
[0058] 附图标记说明
[0059] 100:壳体                  110:第一塔
[0060] 120:第二塔                130:塔底座
[0061] 140:塔壳体                150:底座壳体
[0062] 200:过滤器                300:风扇装置
[0063] 400:气流转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64]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叙述实施例,会更加明确本发明的优点、特征及其实现方法。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可体现为互不相同的多种形状,本实施例仅为了充分公开本发明,并为了向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完整地公开本发明的范围而提供,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来决定。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同一构成要素。
[0065] 参照图1至图4,送风机1包括提供外形的壳体100。壳体100可以包括:底座壳体150,过滤器200设置于该底座壳体150;和塔壳体140,利用康达效应来吐出空气。
[0066] 塔壳体140包括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所述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以两个柱体形状分开配置。第一塔110配置在左侧,第二塔120配置在右侧。
[0067] 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隔开配置。在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之间形成有吹风间隙105。
[0068] 吹风间隙105的前方、后方以及上方开口,吹风间隙105的上端和下端的间隔相同。
[0069] 包括第一塔、第二塔以及吹风间隙的塔壳体140形成为圆台形状。
[0070] 分别配置在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的吐出口117、127向吹风间隙105吐出空气。在第一塔110形成有第一吐出口117,在第二塔120形成有第二吐出口127。
[0071] 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127分别在形成吹风间隙的位置形成于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通过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127吐出的空气可以向横穿吹风间隙105的方向吐出。
[0072] 通过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吐出的空气的空气吐出方向可以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形成。
[0073] 参照图2,横穿吹风间隙105的空气吐出方向可以包括:沿水平方向形成的第一空气吐出方向S1;和沿上下方向形成的第二空气吐出方向S2。
[0074] 可以将沿第一空气吐出方向S1流动的空气定义为水平气流,可以将沿第二空气吐出方向S2流动的空气定义为上升气流。
[0075] 水平气流是空气的主要流动方向为水平方向的情形,可以表示沿水平方向流动的空气的流量更多。同样地,上升气流是空气的主要流动方向为上侧方向的情形,可以表示向上侧方向流动的空气的流量更多。
[0076] 吹风间隙105的上端间隔和下端间隔可以相同。但是,也可以与本实施例不同地,与吹风间隙105的下端间隔相比吹风间隙105的上端间隔更窄或更宽。
[0077] 通过使吹风间隙105的左右宽度恒定,可以使在吹风间隙的前方流动的空气的流动较均匀地形成。
[0078] 例如,当上侧的宽度和下侧的宽度不同时,在较宽的一侧形成的流动速度低,从而会在上下方向上产生速度偏差。在空气的流速在上下方向上产生偏差的情况下,所吐出的空气到达的距离可能会不同。
[0079] 从第一吐出口和第二吐出口吐出的空气可以在吹风间隙105汇合之后流动。
[0080] 即,可以不使第一吐出口117的吐出空气和第二吐出口127的吐出空气单独地向用户流动,而是使第一吐出口117的吐出空气和第二吐出口127的吐出空气在吹风间隙105合流之后向前方或上侧流动。
[0081] 吹风间隙105可以用作供吐出空气合流并混合的空间。另外,通过向吹风间隙105吐出的吐出空气,可以使吹风间隙后方的空气也向吹风间隙流动。
[0082] 通过第一吐出口117的吐出空气和第二吐出口127的吐出空气在吹风间隙合流,可以提高吐出空气的直线前进性。另外,通过使第一吐出口117的吐出空气和第二吐出口127的吐出空气在吹风间隙合流,可以使第一塔和第二塔周边的空气也沿空气吐出方向间接地流动。
[0083] 参照图2,第一空气吐出方向S1为从后方向前方的方向,第二空气吐出方向S2为从下侧向上侧的方向。
[0084] 参照图1,为了第二空气吐出方向S2,第一塔110的上侧端111和第二塔120的上侧端121隔开。即,沿第二空气吐出方向S2吐出的空气不会与送风机1的壳体产生干扰。
[0085] 参照图1,为了第一空气吐出方向S1,第一塔110的前端112和第二塔120的前端122隔开,第一塔110的后端113和第二塔120的后端123也隔开。
[0086] 在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中,将朝向吹风间隙105的面称作内侧面,而将不朝向吹风间隙105的面称作外侧面。
[0087] 参照图4,第一塔110的外侧壁114和第二塔120的外侧壁124沿彼此相反的方向配置。第一塔110的内侧壁115(或第一壁)和第二塔120的内侧壁125(或第二壁)配置为彼此面对。
[0088] 第一内侧壁115形成为向第二塔凸出,第二内侧壁125形成为向第一塔凸出。
[0089] 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形成为相对于空气的流动方向呈流线型。
[0090] 具体地说,第一内侧壁115和第一外侧壁114形成为相对于前后方向呈流线型,第二内侧壁125和第二外侧壁124形成为相对于前后方向呈流线型。
[0091] 参照图4,第一吐出口117配置于第一内侧壁115,第二吐出口127配置于第二内侧壁125。
[0092] 在第一内侧壁115的中央部115a和第二内侧壁125的中央部125a,第一内侧壁115和第二内侧壁125以最短距离B0隔开。第一内侧壁115的中央部115a可以是位于第一内侧壁115的前端112和后端113之间的区域。同样地,第二内侧壁125的中央部125a可以是位于第二内侧壁125的前端122和后端123之间的区域。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127分别配置在比第一内侧壁115的中央部115a和第二内侧壁125的中央部125a更靠后方侧的位置。即,第一吐出口117配置在第一内侧壁115的中央部115a和后端113之间。第二吐出口127配置在第二内侧壁125的中央部125a和后端123之间。
[0093] 将第一塔110的前端112和第二塔120的前端122之间的间隔称作第一间隔B1。将第一塔110的后端113和第二塔120的后端123之间的间隔称作第二间隔B2。
[0094] 第一间隔B1和第二间隔B2大于最短距离B0。第一间隔B1和第二间隔B2可以具有彼此相同的长度,或彼此不同。
[0095] 吐出口117、127的配置位置越靠近后端113、123,越容易控制后述的基于康达效应的气流。
[0096] 第一塔110的内侧壁115和第二塔120的内侧壁125可以直接提供康达效应,而第一塔110的外侧壁114和第二塔120的外侧壁124可以间接地提供康达效应。
[0097] 内侧壁115、125将从吐出口117、127吐出的空气直接引导至前端112、122。即,内侧壁115、125可以将从吐出口117、127吐出的空气直接提供为水平气流。
[0098] 外侧壁114、124也会因在吹风间隙105的空气流动而间接地产生空气流动。
[0099] 外侧壁114、124对所述间接的空气流动引发康达效应,并将间接空气流动引向所述前端112、122。
[0100] 吹风间隙的左侧被第一内侧壁115封堵,吹风间隙的右侧被第二内侧壁125封堵,但是吹风间隙105的上侧开放。
[0101] 后述的气流转换器可以将通过吹风间隙的水平气流转换为上升气流,而上升气流可以向吹风间隙的开放的上侧流动。上升气流可以抑制吐出空气直接流动到用户,并且使室内空气积极地对流
[0102] 另外,可以利用在吹风间隙合流的空气的流量来调节吐出空气的宽度。
[0103] 通过形成为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127的上下长度远大于吹风间隙的左右宽度B0、B1、B2,来引导使第一吐出口的吐出空气和第二吐出口的吐出空气在吹风间隙合流。
[0104] 参照图1至图3,送风机1的壳体100包括:底座壳体150,过滤器可拆装地设置于该底座壳体150;和塔壳体140,配置在底座壳体150的上侧,被支撑在底座壳体150。
[0105] 塔壳体140包括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
[0106] 配置连接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的塔底座130,之后将塔底座130组装于底座壳体150。塔底座130可以与第一塔110、第二塔120制造成一体。
[0107] 与本实施例不同地,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也可以直接组装于底座壳体150而不使用塔底座130,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也可以与底座壳体150制造成一体。
[0108] 底座壳体150形成送风机1的下部,塔壳体140形成所述送风机1的上部。
[0109] 送风机1可以从底座壳体150吸入周边空气,并从塔壳体140吐出过滤的空气。塔壳体140可以在高于底座壳体150的位置吐出空气。
[0110] 送风机1可以是其直径随着靠近上部而变小的柱体形状。送风机1可以是整体上呈锥体或圆台(Truncated cone)的形状。
[0111] 与本实施例不同地,送风机1可以将配置有两个塔的形态均包括。另外,与本实施例不同地,也可以不是截面随着靠近上侧而变窄的形态。
[0112] 但是,如本实施例,在截面随着靠近上侧而变窄的情况下,重心低,从而具有降低因外力而翻倒的危险的优点。
[0113] 为了便于组装,本实施例可以将底座壳体150和塔壳体140分开制作。与本实施例不同地,底座壳体150和塔壳体140可以形成为一体。例如,可以在制作将底座壳体和塔壳体制作成一体的前壳体和后壳体之后,进行组装。
[0114] 底座壳体150形成为其直径随着靠近上端而逐渐变小。塔壳体140也形成为其直径随着靠近上端而逐渐变小。
[0115] 底座壳体150和塔壳体140的外侧面可以连续形成。尤其,塔底座130的下端和底座壳体150的上端紧贴,塔底座130的外侧面和底座壳体150的外侧面可以形成连续的面。
[0116] 为此,塔底座130的下端直径可以与底座壳体150的上端直径相同或略小于底座壳体150的上端直径。
[0117] 塔底座130对从底座壳体150供给到的空气进行分配,并将分配的空气提供给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
[0118] 塔底座130连接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吹风间隙105配置在塔底座130的上侧。
[0119] 另外,在塔底座130的上侧配置有吐出口117、127,上升气流和水平气流在塔底座130的上侧形成。
[0120] 为了最小化与空气的摩擦,塔底座130的上侧面131形成为曲面。尤其,上侧面形成为向下侧凹陷的曲面,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参照图2,上侧面131的一侧131a与第一内侧壁115连接,上侧面131的另一侧131b与第二内侧壁125连接。
[0121] 参照图4,当俯视时,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以中心线L‑L’为基准左右对称。尤其,以中心线L‑L’为基准,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127配置为左右对称。
[0122] 中心线L‑L’是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之间的假想线,在本实施例中,沿前后方向配置并且配置为经过上侧面131。
[0123] 与本实施例不同地,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也可以以非对称的形态形成。但是,当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以中心线L‑L’为基准配置为对称时,更有利于水平气流和上升气流的控制。
[0124] 参照图1、图5或图6,送风机1包括:过滤器200,配置于壳体100内部;和风扇装置300,配置在壳体100的内部,使空气向吐出口117、127流动。
[0125] 过滤器200和风扇装置300配置在底座壳体150的内部。底座壳体150形成为圆台形状并且上侧开口。
[0126] 参照图5,底座壳体150包括:底座151,其安置在地面;底座外壳152,与底座151的上侧结合,在内部形成有空间,形成有吸入口155。
[0127] 底座151可以是圆形状。
[0128] 底座外壳152形成为上侧和下侧开口的圆台形状。参照图2,底座外壳152的侧面一部分形成为开口。将底座外壳152的开口的部分称作过滤器插入口154。
[0129] 参照图2,壳体100还包括遮蔽过滤器插入口154的盖153。盖153可以在底座外壳152组装成可装拆,过滤器200可以放置或组装于盖153。
[0130] 用户可以分离盖153并向壳体100外引出过滤器200。
[0131] 吸入口155可以形成于底座外壳152和盖153中的任意一方。吸入口155可以在底座外壳152和盖153均形成,并且在壳体100的周边以360度全方位吸入空气。
[0132] 吸入口155可以形成为孔形状,吸入口155可以以各种各样的形状形成。
[0133] 过滤器200形成为在内部形成有上下方向的中空的圆筒状。过滤器200的外侧面可以配置为与形成于底座外壳152或盖153的吸入口155相对。
[0134] 室内的空气从过滤器200的外侧向内侧贯穿而流动,在该过程中,可以去除空气中的异物质或有害气体。
[0135] 风扇装置300配置在过滤器200的上侧。风扇装置300可以使通过了过滤器200的空气流向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
[0136] 参照图5,风扇装置300包括:风扇马达310;和利用风扇马达310来旋转的风扇320。风扇装置300配置在底座壳体150的内部。
[0137] 风扇马达310配置于比风扇320更靠上侧的位置,风扇马达310的马达轴与配置在下侧的风扇320结合。在风扇320的上侧配置有供风扇马达310设置的马达罩体330。
[0138] 马达罩体330呈包围整个风扇马达310的形状。由于马达罩体330包围整个风扇马达310,因此能够降低对于从下侧向上侧流动的空气的流动阻力
[0139] 与本实施例不同地,马达罩体330可以形成为仅包围风扇马达310的下部的形状。
[0140] 马达罩体330包括下马达罩体332和上马达罩体334。下马达罩体332和上马达罩体334中的任意一个结合于壳体100。
[0141] 可以是通过在下马达罩体332上侧设置风扇马达310之后盖上上马达罩体334来包围风扇马达310的结构。风扇马达310的马达轴贯穿下马达罩体332,并组装于配置在下侧的风扇320。
[0142] 风扇320可以包括:毂,风扇马达的轴结合于所述毂;护罩,与所述毂隔开配置;以及复数个叶片,连接毂和护罩。
[0143] 通过了过滤器200的空气被吸入到护罩内侧,之后被旋转的所述叶片加压而流动。毂配置在叶片的上侧,护罩配置在叶片的下侧。毂可以形成为向下侧凹陷的碗(BOWL)形状,下马达罩体332的下侧的一部分可以插入到毂。
[0144] 风扇320使用斜流式风扇。斜流式风扇沿轴中心吸入空气,并沿径向吐出空气,吐出的空气可以相对于轴向倾斜。
[0145] 由于整体的空气流动是从下侧向上侧流动,因此在如普通离心风扇那样沿径向吐出空气的情况下,因流动方向的转换而产生很大的流动损失。
[0146] 由于斜流式风扇朝径向上侧吐出空气,因此能够最小化空气的流动损失。
[0147] 参照图5,在风扇320的上侧还可以配置有扩散器340。扩散器340可以向上侧方向引导风扇320引起的空气流动。扩散器340可以减小空气流动中的径向分量,而加强上侧方向的空气流动分量。
[0148] 马达罩体330配置在扩散器330和风扇320之间。
[0149] 为了最小化马达罩体的上下方向设置高度,马达罩体330的下端配置为插入到风扇320。马达罩体330的下端可以配置为与风扇320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另外,马达罩体330的上端可以配置为插入到扩散器340。马达罩体330的上端可以配置为与扩散器340在上下方向上重叠。
[0150] 马达罩体330的下端配置为高于风扇320的下端,马达罩体330的上端配置为低于扩散器340的上端。
[0151] 为了使马达罩体330的设置位置最优,马达罩体330的上侧可以配置在塔底座130内部,马达罩体330的下侧可以配置在底座壳体150内部。与本实施例不同地,马达罩体330可以配置在塔底座130或底座壳体150内部。
[0152] 参照图5,在底座壳体150的内部可以配置有吸入栅格350。当分离了过滤器200时,吸入栅格350阻断用户的手指进入风扇320侧,由此保护用户和风扇320。
[0153] 在吸入栅格350的下侧配置有过滤器200,在吸入栅格350的上侧配置有风扇320。吸入栅格350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形成的复数个通孔,以使空气能够流动。
[0154] 参照图5,在壳体100内部形成有过滤器设置空间101,其为吸入栅格350的下侧空间,过滤器200配置于所述过滤器设置空间101。参照图5,在壳体100内部形成有送风空间102,所述送风空间102供空气在吸入栅格350和吐出口117、127之间流动。参照图6,在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的内部形成有吐出空间103,在所述吐出空间103形成向上侧的空气流动并且空气向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127流动。在此,送风空间102可以包括吐出空间
103。
[0155] 室内空气经由吸入口155向过滤器设置空间101流入,之后经由送风空间102和吐出空间103从吐出口117、127吐出。
[0156] 参照图5至图8,在吐出空间103配置有用于将空气的流动方向转换为水平方向的空气引导件160。空气引导件160可以配置有复数个。
[0157] 空气引导件160将从下侧流向上侧的空气转换为水平方向。空气引导件160可以将流向上侧的空气朝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127所形成的方向引导。
[0158] 空气引导件160可以包括:配置在第一塔110内部的第一空气引导件161;和配置在第二塔120内部的第二空气引导件162。
[0159] 参照图6,第一空气引导件161可以与第一塔110的内侧壁和/或外侧壁结合。第一空气引导件161的前方侧端161a可以配置为接近第一吐出口117,第一空气引导件161的后方侧端161b可以配置为与第一塔110的后端隔开。
[0160] 为了将在下侧流动的空气引向第一吐出口117,第一空气引导件161形成为从下侧向上侧凸出的曲面,并且配置为后方侧端161b低于前方侧端161a。
[0161] 参照图6,第一空气引导件161的左侧端161c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紧贴或结合于第一塔110的左侧壁。第一空气引导件161的右侧端161d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紧贴或结合于第一塔110的右侧壁。
[0162] 因此,沿吐出空间103向上侧移动的空气从第一空气引导件161的后端向前端流动。
[0163] 第二空气引导件162配置为与第一空气引导件161左右对称。
[0164] 参照图6,第二空气引导件162可以与第二塔110的内侧壁和/或外侧壁结合。参照图8,第二空气引导件162的前方侧端162a与第二吐出口127接近,第二空气引导件162的后方侧端162b与第二塔120的后端隔开。
[0165] 为了将在下侧流动的空气引向第二吐出口127,第二空气引导件162形成为从下侧向上侧凸出的曲面,并且配置为后方侧端162b低于前方侧端162a。
[0166] 参照图6,第二空气引导件162的左侧端162c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紧贴或结合于第二塔120的左侧壁。第二空气引导件162的右侧端162d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紧贴或结合于所述第一塔110的右侧壁。
[0167] 接着,参照图5或图8,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127配置为沿上下方向长长地延伸。
[0168] 第一吐出口117配置在第一塔110的前端112和后端113之间。第一吐出口117配置为比前端112更接近后端113。从第一吐出口117吐出的空气因康达效应而可以沿第一内侧壁115流动。沿第一内侧壁115流动的空气可以向前端112流动。
[0169] 参照图5,第一吐出口117包括:第一边界117a,形成空气吐出侧(本实施例中的前端)边缘;第二边界117b,形成空气吐出相反侧(本实施例中后端)边缘;上侧边界117c,形成第一吐出口117的上侧边缘;以及下侧边界117d,形成第一吐出口117的下侧边缘。
[0170] 参照图5,第一边界117a和第二边界117b可以配置为彼此平行。上侧边界117c和下侧边界117d可以配置为彼此平行。
[0171] 参照图5,第一边界117a和第二边界117b配置为相对于竖直方向V倾斜。另外,第一塔110的后端113也配置为相对于竖直方向V倾斜。
[0172] 吐出口117的倾斜度a1可以大于塔的外侧面的倾斜度a2。参照图5,相对于竖直方向V,第一边界117a和第二边界117b的倾斜度a1可以是4度,而后端113的倾斜度a2可以是3度。
[0173] 第二吐出口127可以形成为与第一吐出口117左右对称。
[0174] 参照图8,第二吐出口127包括:第一边界127a,形成空气吐出侧(本实施例中的前端)边缘;第二边界127b,形成空气吐出相反侧(本实施例中的后端)边缘;上侧边界127c,形成第二吐出口127的上侧边缘;以及下侧边界127d,形成第二吐出口127的下侧边缘。
[0175] 参照图9,第一塔110的第一吐出口117配置为朝向第二塔120,第二塔120的第二吐出口127配置为朝向第一塔110。
[0176] 从第一吐出口117吐出的空气因康达效应而沿第一塔110的内侧壁115流动。从第二吐出口127吐出的空气因康达效应而沿第二塔120的内侧壁125流动。
[0177] 送风机1还包括第一吐出壳体170和第二吐出壳体180。
[0178] 参照图9,第一吐出口117形成于第一吐出壳体170。第一吐出壳体170可以组装于第一塔110。第二吐出口127形成于第二吐出壳体180。第二吐出壳体180可以组装于第二塔120。
[0179] 第一吐出壳体170可以设置为贯穿第一塔110的内侧壁115。第二吐出壳体180可以设置为贯穿第二塔120的内侧壁125。
[0180] 形成有第一吐出开口部118的第一吐出壳体170配置于第一塔110,形成有第二吐出开口部128的第二吐出壳体180配置于第二塔120。
[0181] 参照图9,第一吐出壳体170包括:第一吐出引导件172,形成第一吐出口117,配置于第一吐出口117的空气吐出侧;和第二吐出引导件174,形成第一吐出口117,配置于第一吐出口117的空气吐出相反侧。
[0182] 参照图10,第一吐出引导件172和第二吐出引导件174的外侧面172a、174a提供第一塔110的内侧壁115中的一部分。
[0183] 第一吐出引导件172的内侧配置为朝向第一吐出空间103a,第一吐出引导件172的外侧配置为朝向吹风间隙105。第二吐出引导件174的内侧配置为朝向第一吐出空间103a,第二吐出引导件174的外侧配置为朝向吹风间隙105。
[0184] 第一吐出引导件172的外侧面172a可以形成为曲面。第一吐出引导件172的外侧面172a可以提供与第一内侧壁115连续的面。第一吐出引导件172的外侧面172a可以形成与第一内侧壁115的外侧面连续的曲面。
[0185] 第二吐出引导件174的外侧面174a可以提供与第一内侧壁115连续的面。第二吐出引导件174的内侧面174b可以形成为曲面。第二吐出引导件174的内侧面174b形成与第一外侧壁115的内侧面连续的曲面,由此可以将第一吐出空间103a的空气引向第一吐出引导件172侧。
[0186] 在第一吐出引导件172和第二吐出引导件174之间形成有第一吐出口117,第一吐出空间103a的空气经由第一吐出口117向吹风间隙105吐出。
[0187] 第一吐出空间103a的空气从第一吐出引导件172的外侧面172a和第二吐出引导件174的内侧面174b之间吐出。在第一吐出引导件172的外侧面172a和第二吐出引导件174的内侧面174b之间形成吐出空气的吐出通道175。
[0188] 吐出通道175形成为中间部分175b的宽度比入口175a和出口175c的宽度窄。中间部分175b可以定义为第二边界117b和第一吐出引导件172的外侧面172a形成最短距离的部分。
[0189] 参照图10,从吐出通道175的入口到中间部分175b的截面可以逐渐变窄,而从中间部分175b到出口175c的截面重新变宽。中间部分175b位于第一塔110的内侧。在从外部观察时,可能将吐出通道175的出口175c视为吐出口117。
[0190] 为了引发康达效应,可以形成为第二吐出引导件174的内侧面174b的曲率半径大于第一吐出引导件172的外侧面172a的曲率半径
[0191] 第一吐出引导件172的外侧面172a的曲率中心可以位于比外侧面172a更靠前方的位置,并且形成于第一吐出空间103a内部。第二吐出引导件174的内侧面174b的曲率中心可以位于第一吐出引导件172侧,并且形成于第一吐出空间103a内部。
[0192] 参照图10,第二吐出壳体180包括:第一吐出引导件182,形成第二吐出口127,配置于第二吐出口127的空气吐出侧;和第二吐出引导件184,形成第二吐出口127,配置于第二吐出口127的空气吐出相反侧。
[0193] 在第一吐出引导件182和第二吐出引导件184之间形成有吐出通道185。
[0194] 由于第二吐出壳体180与第一吐出壳体170左右对称,因此省略关于第二吐出壳体180的详细说明。
[0195] 另一方面,参照图4、图9、图10以及图18,对基于康达效应的气流宽度进行详细的说明。
[0196] 参照图4,从第一吐出口117吐出的空气可以沿第一内侧面115流向第一前端112,从第二吐出口127吐出的空气可以沿第二内侧面125流向第二前端122。
[0197] 可以为了利用康达效应将吐出空气向前方集中吐出而确定第一内侧壁115和第二内侧壁125的最短距离B0。
[0198] 最短距离B0越大康达效应越弱,但是可以确保较宽的吹风间隙105;最短距离B0越小康达效应越强,但是吹风间隙105变窄。
[0199] 最短距离B0可以是20mm至30mm,在此情况下,可以在距前端112、122向前方的1.5m距离,确保1.2m的气流宽度(左右宽度)。
[0200] 另外,可以设计第一内侧壁115和第二内侧壁125的吐出A,以限制吐出空气的左右扩散范围。
[0201] 参照图4,吐出角A可以定义为是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的中心线L‑L’和在内侧壁115、125的前端112、122形成的切线的夹角。
[0202] 参照图18,确认到了吐出角A越小吐出空气的气流宽度(左右方向)越窄,吐出角A越大吐出空气的气流宽度越宽。
[0203] 吐出角A可以设定为11.5度至30度。在吐出角A小于11.5度的情况下,吐出空气的气流宽度可以非常狭小,在吐出角A超过30度的情况下,难以形成向吐出区域集中的气流。
[0204] 另一方面,送风机1还可以包括改变吹风间隙105的空气流动方向的气流转换器400(air flow converter)。
[0205] 以下,参照图7、图11至图15,对能够形成上升气流的气流转换器400进行说明。
[0206] 气流转换器400可以将经由吹风间隙105流动的水平气流转换为上升气流。
[0207] 参照图11,气流转换器400包括:配置于第一塔110的第一气流转换器401;和配置于第二塔120的第二气流转换器402。第一气流转换器401和第二气流转换器402可以左右对称,它们的构成可以相同。
[0208] 气流转换器400包括:引导板410(guide board),配置于塔,向吹风间隙105凸出;引导马达420,为了引导板410的移动而提供驱动力;以及动力传递构件430,将引导马达420的驱动力提供给引导板410;以及板引导件440,配置在塔内部,引导引导板410的移动。
[0209] 引导板410可以隐藏在塔内部,或向吹风间隙105凸出。
[0210] 参照图11,引导板410包括:配置于第一塔110的第一引导板411;和配置于第二塔120的第二引导板412。
[0211] 第一引导板411配置在第一塔110内部,并且可以选择性地向吹风间隙105凸出。第二引导板412配置在第二塔120内部,并且可以选择性地向吹风间隙105凸出。
[0212] 在第一塔110的内侧壁115形成有第一板狭缝119,在第二塔120的内侧壁125形成有第二板狭缝129。
[0213] 第一板狭缝119和第二板狭缝129配置为左右对称。第一板狭缝119和第二板狭缝129在上下方向上长长地延伸而形成。第一板狭缝119和第二板狭缝129可以配置为相对于竖直方向V倾斜。
[0214] 第一引导板411的内侧端411a可以从第一板狭缝119露出,第二引导板412的内侧端412a可以从第二板狭缝129露出。
[0215] 当第一引导板411配置在第一塔110的内侧时,可以配置为第一引导板411的内侧端411a不凸出于内侧壁115。当第二引导板412配置在第二塔120的内侧时,可以配置为第二引导板412的内侧端412a不凸出于内侧壁115。
[0216] 以竖直方向为基准,第一板狭缝119和第二板狭缝129可以分别配置为比第一塔110的前端112或第二塔120的前端122更倾斜。
[0217] 例如,第一塔110的前端112可以以3度的倾斜度形成,而第一板狭缝119可以以4度的倾斜度形成。同样地,第二塔120的前端122可以以3度的倾斜度形成,而第二板狭缝129可以以4度的倾斜度形成。
[0218] 第一引导板411配置为与第一板狭缝119平行,第二引导板412配置为与第二板狭缝129平行。
[0219] 引导板410可以形成为平面或曲面的板形状。引导板410可以沿上下方向长长地延伸而形成,并且可以配置在吹风间隙105的前方。
[0220] 引导板410横挡向吹风间隙105流动的水平气流而向上侧方向转换方向。
[0221] 通过第一引导板411的内侧端411a和第二引导板412的内侧端412a接触或接近,可以形成上升气流。与本实施例不同地,也可以使一个引导板410紧贴于相对侧的塔来形成上升气流。
[0222] 如图16所示,当送风机1形成水平气流时,第一引导板411的内侧端411a可以封闭第一板狭缝119,第二引导板412的内侧端412a可以封闭第二板狭缝129。
[0223] 如图17所示,当送风机1形成上升气流时,第一引导板411的内侧端411a可以贯穿第一板狭缝119并向吹风间隙105凸出,第二引导板412的内侧端412a可以贯穿第二板狭缝129并向吹风间隙105凸出。
[0224] 通过第一引导板411封闭第一板狭缝119,可以防止第一吐出空间103a的空气从第一板狭缝119泄漏。通过第二引导板412封闭第二板狭缝129,可以防止第二吐出空间103b的空气从第二板狭缝129泄漏。
[0225] 第一引导板411和第二引导板412通过旋转动作而向吹风间隙105凸出。与本实施例不同地,第一引导板411和第二引导板412中的至少一方可以以滑动方式直线移动而向吹风间隙105凸出。第一引导板411和第二引导板412可以沿彼此平行的方向移动。
[0226] 当参照图11时,第一引导板411和第二引导板412形成为弧形状。第一引导板411和第二引导板412形成规定的曲率半径,并且曲率中心可以位于吹风间隙105。
[0227] 引导板410可以由透明的材质形成。参照图14,可以在引导板410配置如LED的发光部件450,并利用由发光部件450产生的光来使整个引导板410发光。发光部件450可以配置于塔内部的吐出空间103,并且可以配置于引导板410的外侧端412b。
[0228] 发光部件450可以沿引导板410的长度方向配置有复数个。
[0229] 参照图11,引导马达420包括:第一引导马达421,向第一引导板411提供旋转力;和第二引导马达422,向第二引导板412提供旋转力。
[0230] 参照图13,第二引导马达422可以包括:上侧第二引导马达422a,配置在第二引导板412的上部;和下侧第二引导马达422b,配置在第二引导板412的下部。
[0231] 同样地,第一引导马达421可以包括上侧第一引导马达421和下侧第一引导马达421。
[0232] 第一引导马达421和第二引导马达422的旋转轴沿竖直方向配置,并且使用齿条‑小齿轮结构以传递驱动力。
[0233] 参照图14,动力传递构件430包括:结合于引导马达420的马达轴的驱动齿轮431;和结合于引导板410的齿条432。
[0234] 驱动齿轮431使用小齿轮,并且在水平方向上旋转。
[0235] 参照图14,齿条432与引导板410的内侧面结合。齿条432可以形成为其形状与引导板410对应。齿条432形成为弧形状。齿条432的齿形配置为朝向塔的内侧壁。
[0236] 齿条432配置于吐出空间103,并且可以与引导板410一起进行回旋运动。
[0237] 下面,参照图12至图15,对板引导件440进行说明。在图12至图15中示出的板引导件440可以适用于在第二塔120配置的板引导件440或同样地适用于在第一塔110配置的板引导件。在图12至图15中示出的板引导件440可以区分为配置于第一塔110的第一板引导件和配置于第二塔120的第二板引导件。另外,就以下说明到的板引导件440的构成而言,当配置于第一塔110时可以称作“第一”,当配置于第二塔120时可以称作“第二”。
[0238] 板引导件440可以引导引导板410的回旋运动。板引导件440可以在引导板410回旋运动时支撑引导板410。
[0239] 参照图14,以引导板410为基准,板引导件440配置在齿条432的相反侧。板引导件440可以支撑从齿条432施加到的力。与本实施例不同地,也可以在板引导件440形成与引导板的回旋半径对应的槽,并使引导板沿槽移动。
[0240] 板引导件440可以组装于塔的外侧壁114、124。以引导板410为基准,板引导件440可以配置在径向外侧,由此能够最小化与在吐出空间103流动的空气的接触。
[0241] 参照图14,板引导件440包括移动引导件442、固定引导件444、摩擦减小构件446。
[0242] 移动引导件442可以和与引导板一起移动的结构物结合。移动引导件442可以与齿条432或引导板410结合,并且可以与齿条432或引导板410一起旋转。
[0243] 参照图14,移动引导件442配置在引导板410的外侧面410b。
[0244] 移动引导件442形成为弧形状,并且可以具有与引导板410相同的曲率中心。
[0245] 移动引导件442的长度小于引导板410的长度。
[0246] 移动引导件442配置在引导板410和固定引导件444之间。移动引导件442的半径大于引导板410的半径且小于固定引导件444的半径。
[0247] 移动引导件442的移动可以通过与固定引导件444接触而被限制。
[0248] 固定引导件444配置于比移动引导件442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且可以支撑移动引导件442。
[0249] 在固定引导件444形成有引导槽445,移动引导件442配置在所述引导槽445中。引导槽445可以与移动引导件442的旋转半径和曲率对应地形成。
[0250] 引导槽445形成为弧形状,移动引导件442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所述引导槽445中。引导槽445朝下侧方向凹陷形成。
[0251] 移动引导件442可以沿引导槽445移动。
[0252] 引导槽445的前方侧端445a可以限制移动引导件442的一侧方向(向吹风间隙凸出的方向)移动。引导槽445的后方侧端445b可以限制移动引导件442的另一侧方向(用于向塔内部收纳的方向)移动。
[0253] 摩擦减小构件446可以降低移动引导件442和固定引导件444的摩擦。摩擦减小构件446可以使用滚子。摩擦减小构件446在移动引导件442和固定引导件444之间提供滚动摩擦。滚子的轴可以沿上下方向形成。摩擦减小构件446与移动引导件442结合。
[0254] 通过摩擦减小构件446,可以降低摩擦和运转噪音。摩擦减小构件446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配置为比移动引导件442更向径向外侧凸出。
[0255] 摩擦减小构件446可以由弹性材质形成,并且在径向上被固定引导件444弹性支撑。
[0256] 摩擦减小构件446可以与引导槽445的前方侧端445a或后方侧端445b接触。
[0257] 送风机1还可以包括马达安装部460,所述马达安装部460支撑引导马达420,并且用于将引导马达420固定于塔。
[0258] 参照图13,马达安装部460配置在引导马达420的下部,并且支撑引导马达420。引导马达420组装于马达安装部460。
[0259] 马达安装部460可以与塔的内侧壁115、125结合。马达安装部460可以与内侧壁115、125制作成一体。
[0260] 下面,参照图16至图17,对水平气流和上升气流下的送风机1的位置和空气的流动进行说明。
[0261] 参照图16,当提供水平气流时,第一引导板411隐藏在第一塔110内部,第二引导板412隐藏在第二塔120内部。
[0262] 第一吐出口117的吐出空气和第二吐出口127的吐出空气可以在吹风间隙120合流,并经由前端112、122流向前方。
[0263] 吹风间隙105后方的空气可以被引向吹风间隙105内部,之后向前方流动。
[0264] 另外,第一塔110周边的空气可以沿第一外侧壁114向前方流动,第二塔120周边的空气可以沿第二外侧壁124向前方流动。
[0265] 由于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127沿上下方向长长地延伸并且配置为左右对称,因此能够使在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127的上侧流动的空气和在下侧流动的空气较均匀地形成。
[0266] 另外,由于从第一吐出口和第二吐出口吐出的空气在吹风间隙合流,由此能够提高吐出空气的直线前进性,并且能够使空气流动到较远的位置。
[0267] 参照图17,当提供上升气流时,第一引导板411和第二引导板412向吹风间隙105凸出,封堵吹风间隙105的前方。
[0268] 此时,第一引导板411的内侧端411a和第二引导板412的内侧端412a可以彼此紧贴,或者稍微隔开。
[0269] 随着吹风间隙105的前方被第一引导板411和第二引导板412封堵,从吐出口117、127吐出的空气沿第一引导板411和第二引导板412的背面上升,并从吹风间隙105的上部吐出。
[0270] 通过在送风机1形成上升气流,可以抑制吐出空气直接流动到用户。另外,当要使室内空气循环时,可以使送风机1以上升气流动作。
[0271] 例如,在同时使用空调机和送风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使送风机1以上升气流动作,来促进室内空气的对流,能够使室内空气更迅速地得到制冷或制热。
[0272] 参照图18至图20,对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送风机进行说明。
[0273] 气流转换器可以配置在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中的任意一方。下面,参照图18至图20,对将气流转换器配置于第一塔110的情形进行说明。但是,这种气流转换器也可以同样地配置于第二塔120。
[0274] 气流转换器配置于第一塔110。引导板1411可以贯穿第一板狭缝119而向吹风间隙105凸出。引导板1411可以旋转直到内侧端1411a接触到第二塔120的内侧面125为止。
[0275] 可以通过改变一个引导板1411的位置,来封闭吹风间隙105的前方。由此,可以使在吹风间隙105流动的空气向上侧流动。根据使用例,引导板1411可以不紧贴于相对侧的塔,而可以配置为稍微隔开。
[0276] 在第二实施例的送风机中,由于仅使用一个引导板1411,因此具有简化构成部件的优点。使引导板1411移动的引导马达、动力传递构件以及板引导件可以与在图12至图15中说明到的构成相同。
[0277] 下面,参照图21至图25C,对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送风机进行说明。
[0278] 送风机包括:使第一引导板2411向吹风间隙105的上侧凸出的第一气流转换器;和使第二引导板2412向吹风间隙105的下侧凸出的第二气流转换器。
[0279] 在第一塔110配置有向吹风间隙105凸出的第一引导板2411,在第二塔120配置有第二引导板2412,所述第二引导板2412配置在比第一引导板2411更靠下侧的位置并且向吹风间隙105凸出。
[0280] 与本实施例不同地,也可以是第二引导板2412配置在第一引导板2411的上侧。
[0281] 第一引导板2411和第二引导板2412可以单独动作。因此,第一引导板2411向吹风间隙105凸出的高度可以与第二引导板2412向吹风间隙105凸出的高度不同。另外,可以只有第一引导板2411和第二引导板2412中的一个引导板向吹风间隙105凸出。
[0282] 第一引导板2411和第二引导板2412配置在吹风间隙105的前方。第一引导板2411和第二引导板2412可以根据位置来开放或封闭吹风间隙105的前方。
[0283] 第一引导板2411和第二引导板2412各自沿上下方向形成的长度,小于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127沿上下方向形成的长度。
[0284] 当第一引导板2411和第二引导板2412配置为向吹风间隙105凸出时,第一引导板2411的下端部和第二引导板2412的上端部可以彼此接触。
[0285] 在第一塔110的内侧壁115形成有第一板狭缝119,在第二塔120的内侧壁125形成有第二板狭缝129。第一板狭缝119配置于比第二板狭缝129更靠上侧的位置。
[0286] 在第一塔110的内侧壁115形成有供第二引导板2412的内侧端2412a插入的第一板槽116。在第二塔120的内侧壁125形成有供第一引导板2411的内侧端2411a插入的第二板槽126。
[0287] 如图24B和图25B,当第一引导板2411凸出最大时,第一引导板2411的内侧端2411a插入到第二板槽126中。另外,当第二引导板2412凸出最大时,第二引导板2412的内侧端2412a插入到第一板槽116中。
[0288] 参照图23,送风机包括:配置于第一塔110的第一气流转换器;和配置于第二塔120的第二气流转换器。
[0289] 第一气流转换器包括:第一引导马达2421,为了第一引导板2411的移动而提供驱动力;第一动力传递构件2431,将第一引导马达2421的驱动力提供给第一引导板2411;以及第一板引导件2441,配置在塔内部,引导第一引导板2411的移动。
[0290] 第二气流转换器包括:第二引导马达(未图示),为了第二引导板2412的移动而提供驱动力;第二动力传递构件(未图示),将第二引导马达的驱动力提供给第二引导板2412;以及第二板引导件2442,配置在塔内部,引导第二引导板2412的移动。
[0291] 第一板引导件2441和第二板引导件2442分别使第一引导板2411和第二引导板2412平行移动。
[0292] 第一气流转换器配置于比第二气流转换器更靠上侧的位置。第一引导板2411的下端部可以配置于比第二引导板2412的上端部更靠上侧的位置。
[0293] 第一气流转换器和第二气流转换器的具体构成和功能可以与在图12至图15中说明到的气流转换器相同。
[0294] 下面,参照图24A至图25C,对第一引导板2411和第二引导板2412的位置进行说明。
[0295] 第一引导板2411和第二引导板2412的位置可以区分为,向前方吹送在吹风间隙105流动的空气的第一位置P1,向上侧吹送在吹风间隙105流动的空气的第二位置P2,配置为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之间的第三位置P3。
[0296] 参照图24A和图25A,在第一位置P1时,第一引导板2411配置在第一塔110内部,第二引导板2412配置在第二塔120内部。在第一位置P1时,吹风间隙105的前方开放。因此,经由吐出口117、127而在吹风间隙105流动的空气可以向前方吐出而形成水平气流。
[0297] 参照图24B和图25B,在第二位置P2时,第一引导板2411的内侧端2411a可以与第二塔120接触。在第二位置P2时,第一引导板2411的内侧端2411a可以配置在形成于第二塔120的第二板槽126中。
[0298] 在第二位置P2时,第二引导板2412的内侧端2412a可以与第一塔110接触。在第二位置P2时,第二引导板2412的内侧端2412a可以配置在形成于第一塔110的第一板槽116中。
[0299] 在第二位置P2时,第一引导板2411的下端部可以配置为与第二引导板2412的上端部接触。
[0300] 在第二位置P2时,在吹风间隙105流动的空气可以因第一引导板2411和第二引导板2412而向上侧流动。即,经由吐出口117、127而在吹风间隙105流动的空气可以向上侧吐出而形成上升气流。
[0301] 参照图24C和图25C,在第三位置P3时,第一引导板2411的内侧端2411a向吹风间隙105凸出并且不与第二塔120接触。在第三位置P3时,第一引导板2411的内侧端2411a可以配置为与第二塔120隔开规定间隔。
[0302] 在第三位置P3时,第二引导板2412的内侧端2412a向吹风间隙105凸出并且不与第一塔110接触。在第三位置P3时,第二引导板2412的内侧端2412a可以配置为与第一塔110隔开规定间隔。
[0303] 在第三位置P3时,可以形成有供在吹风间隙105的前方流动的空气吐出的第一前方间隙107a和第二前方间隙107b。在第一引导板2411和第二塔127之间可以形成有第一前方间隙107a,在第二引导板2412和第一塔117之间可以形成有第二前方间隙107b。
[0304] 在第三位置P3时,可以使在吹风间隙105流动的空气向前方的左右侧流动。在吹风间隙105流动的空气可以从第一前方间隙107a和第二前方间隙107b排出。即,可以向前方的较宽的方向吐出空气。
[0305] 下面,参照图26至图27,对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送风机进行说明。
[0306] 在此,以与第三实施例的送风机的不同点为基准,对第四实施例的送风机进行说明。
[0307] 第一引导板3411配置于比第二引导板3412更靠上侧的位置。参照图26,可以配置为第一引导板3411的下端部与第二引导板3412的上端部重叠。
[0308] 参照图27,第一引导板3411配置于比第二引导板3412更靠后方的位置。参照图27,当第一引导板3411配置为与第二塔120接触而第二引导板3412配置为与第一塔110接触时,在第一引导板3411的下端和第二引导板3412的上端之间形成沿上下方向开口的孔106。沿第二引导板3412上升的空气能够经由孔106吐出。
[0309] 在吹风间隙105流动的空气可以沿第一引导板3411和第二引导板3412向上侧流动。向上侧流动的空气的一部分,可以经由在第一引导板3411和第二引导板3412之间沿上下方向开口的孔106流动。此时,在吹风间隙105流动的空气可以沿第二引导板3412的内侧面向上侧流动,并经由孔106沿第一引导板3411的外侧面向上侧流动。
[0310]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改变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必要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其他的具体形态实施。因此,应当理解为,以上记载的实施例的所有方面为示例性的并非用于限定。应当解释为,相比于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来限定,从权利要求书的意思和范围以及其均等概念导出的所有变更或变形的形态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