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抽气器自循环冷却系统

申请号 CN202110690680.4 申请日 2021-06-22 公开(公告)号 CN113217480B 公开(公告)日 2023-03-10
申请人 宝武集团鄂城钢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震寰; 刘金彪; 付刚朝;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射 水 抽气器自循环冷却系统,通过射水箱内设置的补水管道,实现射水箱内水质螺旋式循环,达到水温下降的目的。同时,利用 风 机塔,实现在集水池内多模 块 冷却降温,从而提高射水抽气器的效率。为了更进一步地降低水温,在扩压管内设置扇形 叶片 ,通过水流冲击叶片,与射水箱内形成的旋转水流方向相反,从而形成 对流 ,进而实现更好的热交换,达到降温冷却的效果,提高了机组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射抽气器自循环冷却系统,包括射水抽气器、射水箱和集水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水池系统包括集水池;
所述射水箱侧壁设有射水箱溢流口,所述射水箱溢流口与所述集水池系统连通,所述集水池设有集水池出水口,所述集水池出水口连通所述射水箱;
所述射水箱内部设有补水管道,所述补水管道连通所述集水池出水口,所述补水管道固定于所述射水箱侧壁,且与水平面呈斜坡式安装,所述补水管道上设有喷嘴,且与所述补水管道呈V字形;
所述集水池设有原水补水机构,所述原水补水机构包括伸入所述集水池内部的排管,以及平行所述排管设置的支管,所述排管和所述支管均设有喷嘴;
所述支管与所述补水管道活动连接;
所述排管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平行设置的水管,且与所述集水池池底形成40~5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管道与水平面形成25~35°夹角,所述喷嘴与所述补水管道形成25°~35°夹角;
所述补水管道至少设于一个内侧壁上,所述补水管道末端设有盲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集水池上方的机塔,所述风机塔包括设于顶部的风机,以及设于所述风机下方的布水器,所述风机和所述布水器之间设有射水箱溢流水入口,并与所述射水箱溢流水入口连通;
所述布水器下部设有导流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器至少设有一层,且为制多孔结构;
所述导流板为两个扇形导流板,所述扇形导流板的水平角度为‑10°~‑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出水口设有集水池水,所述集水池出水口通过所述集水池水泵与所述补水管道连通,所述集水池水泵出口连通所述风机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底部设有排污机构,所述排污机构包括排污坑和潜污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顶部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内部设有空气滤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顶部设有雷达水位计,所述集水池侧壁设有集水池溢流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水抽气器包括扩压管,所述扩压管包括设于出口底部的叶片,所述叶片固定于底板上,所述底板与弹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扩压管出口的开启和关闭。

说明书全文

一种射抽气器自循环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循环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射水抽气器自循环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射水抽气器将从水泵来的具有一定压的工作水经抽气器水室进入喷嘴,喷嘴将压力水的压力能转变成速度能,水流高速从喷嘴射出,使抽气器空气吸入室内产生高度真空,抽出凝汽器内的气、汽混合物,一起进入抽气器扩散管,水流速度减慢,压力逐渐升高,最后以略大于大气压力排除扩散管,同时,排出水水温升高。需要注意的是,水箱水温低于26℃时,凝汽器的真空度不受影响,一旦超过26℃,工作水在喷嘴口将发生汽化,降低抽气器的效率。因此,在正常运行时,需要保持水箱的溢流量,使水箱水温保持在26℃以下,从而保证抽气器的效率。
[0003] 目前,水箱补水通常由外供水源在水箱顶部直补于水箱内,补水与水箱内高温水进行热交换后,通过溢流口排出进入集水池,最后通过自吸泵抽入循环水池内利用。但是,现有技术所采用的水箱降温系统中,水箱底部高温水与补水的热交换不充分。同时,水泵的吸入口在水箱的下部,导致抽气器的进水温度偏高。此外,水箱和集水池形成的热交换过程,会导致循环水池水温升高,进一步影响凝汽器的真空度,降低了抽气器的效率,导致机组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射水抽气其自循环冷却系统,以解决传统水箱补水射水抽气器进水温度高导致地抽气器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射水抽气器自循环冷却系统,包括射水抽气器、射水箱和集水池系统,其特征在于:
[0006] 所述集水池系统包括集水池;
[0007] 所述射水箱侧壁设有射水箱溢流口,所述射水箱溢流口与所述集水池系统连通,所述集水池设有集水池出水口,所述集水池出水口连通所述射水箱;
[0008] 所述射水箱内部设有补水管道,所述补水管道连通所述集水池出水口,所述补水管道位于所述射水箱侧壁,且与水平面呈斜坡式固定,所述补水管道上设有喷嘴,且与所述补水管道呈V字形。
[0009] 详细地,水流通过射水箱溢流口流入所述集水池系统,经过集水池系统降温后,由所述集水池水泵泵至所述射水箱,水流流经所述补水管道,由所述喷嘴喷出,射水箱补水后,再次溢流,完成一次下循环;所述射水箱将水送至所述射水抽气器后流回至所述射水箱,完成一次上循环。由于所述补水管道呈斜坡式固定于射水池侧壁,且喷嘴与补水管道呈V字形设置,水流从喷嘴喷出后,在射水箱内形成循环,使射水箱下部的水质与补水能更好得进行热交换,从而整体降低射水箱水质的温度,提高射水抽气器的效率。
[0010] 进一步地,所述补水管道与水平面形成25~35°夹,所述喷嘴与所述补水管道形成25~35°夹角;
[0011] 优选地,所述补水管道与水平面形成30°夹角,所述喷嘴与所述补水管道形成30°夹角。
[0012] 所述补水管道至少设于一个内侧壁上,所述补水管道末端设有盲板。
[0013] 详细地,所述补水管道在射水箱内侧壁呈30°角度安装,以及喷嘴与补水管道呈30°角度连接,均有利于水流在射水箱内形成螺旋式循环,使射水箱下部的水质经过螺旋循环后上浮,达到更好的热交换效果。所述补水管道可设置多个,分别从上往下呈斜坡式安装,并通过盲板进行封堵补水管道末端,避免水流直接从补水管道末端流出,影响水质在所述射水箱内发生螺旋式旋转效果。
[0014]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池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集水池上方的机塔,所述风机塔包括设于顶部的风机,以及设于所述风机下方的布水器,所述风机和所述布水器之间设有射水箱溢流水入口,并与所述射水器溢流口连通;
[0015] 所述布水器下部设有导流板。
[0016] 详细地,溢流水经过所述射水箱溢流水入口进入风机塔内,高温溢流水经过顶部风机冷却,流至布水器,所述布水器能使溢流水更好地分散开来,增加水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速水质的冷却,进而降低水质温度。
[0017] 更详细地,所述布水器下方设置的导流板可与上方风机产生的风形成对流,进一步地降低水质温度,提高冷却效果。
[0018] 进一步地,所述布水器至少设有一层,且为制多孔结构;
[0019] 所述导流板为两个扇形导流板,所述扇形导流板的水平角度为‑10°~‑20°。
[0020] 优选地,所述扇形导流板的水平角度为‑15°。
[0021] 详细地,所述布水器可设置多层,设置的层数越多,高温溢流水的运动路径越长,其降温效果越好。所述扇形导流板不仅能使空气对流,而且能将上方布水器流下的溢流水进行分流,使其呈角度流入集水池中,水流路径增大的同时,也加大了集水池中的水循环,更有助于水质降温。
[0022]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池设有原水补水机构,所述原水补水机构包括伸入所述集水池内部的排管,以及平行所述排管设置的支管,所述排管和所述支管均设有喷嘴;
[0023] 所述支管与管道活动连接;
[0024] 所述排管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平行设置的水管,且与所述集水池池底形成40~50°角度;
[0025] 优选地,所述排管于所述集水池池底形成45°角。
[0026] 详细地,由于原水补水的温度普遍较低,经过原水补水机构,进一步对集水池内的溢流水进行热交换,使集水池内的水温更加均衡。经过多个平行设置的的水管,可对集水池中的溢流水进行多层次地热交换。
[0027]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池出水口设有集水池水泵,所述集水池出水口通过所述集水池水泵与所述补水通道连通,所述集水池水泵出口连通所述风机塔。
[0028] 更详细地,通过集水池水泵将集水池内的水泵出,一部分直接通入所述射水箱,另一部分通过支流进入所述风机塔进行再循环,通过支流进行再循环的方式,不仅可以调节射水箱内的补水流量和压力,而且使集水池内的水再一次进行循环冷却,进一步降低水质温度。
[0029]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池底部设有排污机构,所述排污机构包括排污坑和潜污泵。
[0030] 更详细地,高温水在长期存储和流动中,容易产生水垢等杂质,若不及时清理,杂质会随集水池内的循环,进入射水箱,从而影响射水抽气器的效率,因此在集水池底部设有排污坑,利用潜污泵对水池进行排污。此外,所述原水补水机构的支管不仅可以在需要补充原水时充当进水管,也可以在日常维护中,对集水池底板进行冲洗,同时,由于支管与通水管道活动连接,支管可在集水池内多角度冲刷,更方便水池的排污,从而减少维护频率,提高射水水质,提高抽气器的效率。
[0031]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池顶部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内部设有空气滤芯
[0032]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至少设有两个。
[0033] 更详细地,为了使集水池内空气流通,压力平衡,在集水池顶部设有多个进风口,且在进风口增加空气滤芯,可以有效降低空气中的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从而提高射水对抽气管道中废气的吸附力,进而提高射水抽气器的效率,有效提高机组的真空度,此外,水质的改善,也减少了机组停机维护的频率,达到长期稳定运行的目的。
[0034]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池顶部设有的雷达水位计,所述集水池侧壁设有集水池溢流口。
[0035] 更详细地,为了避免集水池中水位过高,在集水池顶部安装雷达水位计,监测集水池内水位,同时增加集水池溢流口,双重保障集水池内水位处于安全水位。
[0036] 进一步地,所述射水抽气器包括扩压管,所述扩压管包括设于出口底部的叶片,所述叶片固定于底板上,所述底板与弹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扩压管出口的开启和关闭。
[0037] 更详细地,为了降低进入射水箱的水温,在扩压管出口底部设有叶片,当水流自扩压管流下时,所述叶片改变水流方向,形成旋转水流,且旋转方向于所述补水水管喷嘴产生的旋转水流方向相反,形成对流,从而更好地进行热交换,降低进入射水箱地水温。此外,所述叶片固定于底板上,所述底板会封住扩压管出口,底板与弹簧相连,当射水抽气器工作时,扩压管的水流冲压底板,底板受迫,压缩弹簧,扩压管出口由封闭状态变为开启状态,水流可以流出,当射水抽气器停止工作时,底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扩压管出口为关闭状态。扩压管出口在射水抽气器不工作的时候处于关闭状态可以防止射水箱内的水质由于负压作用而进入凝汽器中,避免了凝结水受到水质的污染而导致射水抽气器效率的降低。
[0038] 本发明提供一种射水抽气器自循环冷却系统,通过射水箱内设置的补水管道,实现射水箱内水质螺旋式循环,达到水温下降的目的。同时,利用风机塔,实现在集水池内多模冷却降温,从而提高射水抽气器的效率。为了更进一步地降低水温,在扩压管内设置扇形叶片,通过水流冲击叶片,与射水箱内形成的旋转水流方向相反,从而形成对流,进而实现更好的热交换,达到降温冷却的效果,提高了机组效率。附图说明
[003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40] 图1为本发明的自循环冷却系统结构示意图;
[0041] 图2为本发明的集水池系统结构示意图;
[0042] 图3为本发明的射水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43] 图4为本发明补水管道和喷嘴结构示意图;
[0044] 图5为本发明扩压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45] 1‑射水箱水泵;2‑射水箱;3‑射水箱溢流水入口;4‑布水器;5‑排管;6‑进风口;7‑集水池出水口;8‑集水池溢流口;9‑雷达水位计;10‑潜污泵出口;11‑潜污泵;12‑排污坑;13‑集水池水泵;14‑射水箱溢流口;15‑射水箱进水口;16‑喷嘴;17‑盲板;18‑补水管道;19‑扩压管;20‑钢制圆球;21‑弹簧;22‑弹簧支架;23‑固定杆;24‑叶片;25‑底板;26‑支管;27‑射水抽气器;28‑集水池;29‑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47]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8]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9]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水平”、“竖直”、“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50] 此外,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51]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射水抽气器自循环冷却系统进行具体说明。
[0052] 请参阅图1‑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水抽气器自循环冷却系统,包括射水抽气器27、射水箱2和集水池系统,所述集水池系统包括集水池28;
[0053] 进一步地,所述射水箱2侧壁设有射水箱溢流口14,所述射水箱溢流口14与所述集水池系统连通,所述集水池28设有集水池出水口7,并于射水箱2连通;
[0054] 所述射水箱2内部设有补水管道18,且至少设于一个内侧壁上,所述补水管道18入口即为射水箱进水口15连通所述集水池出水口7,补水管道18末端设有盲板17,所述补水管道18位于所述射水箱2侧壁,且与水平面呈斜坡式固定,所述补水管道18上设有喷嘴16,且与所述补水管道18呈V字形。
[0055] 进一步地,所述补水管道18与水平面形成25~35°夹角,所述喷嘴16与所述补水管道18形成25~35°夹角;
[0056] 优选地,所述补水管道18与水面形成30°夹角,所述喷嘴16与所述补水管道18形成30°夹角。
[0057]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池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集水池28上方的风机塔,所述风机塔包括设于顶部的风机,以及设于所述风机下方的布水器4,述布水器4至少设有一层,且为钢制多孔结构,所述风机和所述布水器4之间设有射水箱溢流水入口3,并与所述射水器溢流口连通;所述布水器4下部设有两个扇形导流板29,分别于水平面形成‑10°~‑20°的夹角。
[0058] 优选地,扇形导流板29形成‑15°的夹角。
[0059]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池28设有原水补水机构,所述原水补水机构包括伸入所述集水池28内部的排管5,以及平行所述排管5设置的支管26,且与管道活动连接。所述排管5和所述支管26均设有喷嘴;所述排管5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平行设置的水管,且与所述集水池28池底形成40~50°角度。
[0060] 优选地,所述排管5与所述集水池28底部形成45°角度。
[0061]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池出水口7设有集水池水泵13,所述集水池出水口7通过所述集水池水泵13与所述补水通道连通,所述集水池水泵13出口形成支流,连通所述风机塔。
[0062]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池28底部设有排污机构,所述排污机构包括排污坑12和潜污泵11,所述潜污泵出口10设于所述集水池28顶部。
[0063]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池28顶部设有进风口6,所述进风口6内部设有空气滤芯;
[0064]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6至少设有两个。
[0065]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池28顶部设有的雷达水位计8,所述集水池28侧壁设有集水池溢流口。
[0066] 进一步地,所述射水抽气器27包括扩压管19,所述扩压管19包括设于出口底部的叶片24,所述叶片24固定于底板25上,所述底板25与弹簧21通过固定杆23和钢制圆球20连接,所述弹簧21通过弹簧支架22固定于扩压管19内,用于控制所述扩压管19出口的开启和关闭。
[0067] 当凝汽器的冷凝水流至射水箱2,射水箱2内的水位高于射水箱溢流口14,水将通过射水箱2溢流水入口流入风机塔,风机塔顶部的风机工作,加速溢流水上方的空气流通速度,溢流水流经布水器4,由扇形导流板29分流,进入集水池28。集水池水泵13将集水池28内的溢流水泵一部分泵至射水箱2,一部分泵回风机塔。泵至射水箱2的水流经过补水通道,由喷嘴16喷出,在射水箱2内形成螺旋式循环,当射水箱2内的水位高于射水箱溢流口14,则再次发生溢流,循环上述过程。
[0068] 射水箱2内的水通过射水箱水泵1,泵至射水抽气器27,水流流经扩压管19时,水流冲击扩压管19底板25,叶片24旋转,形成旋转式水流,底板25受迫,压缩弹簧21,扩压管19出口打开,水流进入射水箱2,完成一次循环过程。
[0069] 本发明通过射水箱2,集水池系统以及扩压管19等多个模块对溢流水进行降温冷却,从而保证低温水进入射水抽气器27,进一步提高了凝汽器真空度,提高射水抽气器27的效率,进而提高了机组效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