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叶式

申请号 CN97191935.6 申请日 1997-10-15 公开(公告)号 CN1096572C 公开(公告)日 2002-12-18
申请人 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迪特马·施密特; 威利·斯特罗尔; 约亨·罗泽; 埃里希·埃勒;
摘要 在一个轮叶 泵 中,特别是用于从一机动车之 燃料 箱输送燃料的轮叶泵中设有一个泵腔(16),一个在泵腔(16)中运转的 叶轮 (24)以及两个相互平行间置的限定泵腔(16)的 侧壁 (17,18);其之一中,安置一个朝泵腔(16)敞开的、槽形的侧向通道(26),它与泵轴线对中地从一个通道始端(261)延伸至一通道末端(262),为了改善该轮叶泵的效率设置另一个泵入口(30)以连接一个 流体 回送管道(13),该入口在通道末端(262)之前的一定距离上直接通入该侧向通道(26)中。
权利要求

1、轮叶式,其用于将流体从一个贮存容器送向一个流体用户, 特别是将燃料从一个燃料箱送至一个内燃机之燃料喷射系统,该泵 具有一个在泵壳(15)中构成的并被两个相互间以一定间距设置的 平行侧壁(17,18)限定成的泵腔(16);具有至少一个在一侧壁(18) 安置的并朝泵腔(16)敞开的槽形侧向通道(26),它与泵轴线对中 地从一个通道始端(261)向另一个与其分隔的通道末端(262)延 伸;具有一个在通道始端(261)处通入的泵入口(28)和具有一个 在泵腔(16)中与泵轴线同轴安置的可转动泵轮或转动轮(24),其 特征在于:设置另一个泵入口(30),其用于连接一个将多余的输送 量回导的回送管道(13);该另一个泵入口(30)在通道末端(262) 之前的一定距离上通入该侧向通道(26)中。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
另一泵入口(30)通入到侧向通道(26)的一位置上,在此处, 可建立起泵终端压的大约50-80%,特别约为60-70%的压力。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
另一泵入口(30)设有一个用于回送管道(13)的连接接口(31)。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
该连接接口(31)和一个包围该泵入口(28)的抽吸接口(29) 构成在一个端侧将泵壳(15)封闭的壳盖(21)中,它包含有限定 泵腔(16)的侧壁(18),而侧壁(18)带有侧向通道(26)。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
该抽吸接口(29),连接接口(31)和侧壁(26)是与壳盖(21) 制成一体的结构。
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
它设置在一个燃料供给装置中,其用于一个内燃机的燃料喷射系 统,该系统具有一个在泵出口(泵排放23)上连接的输送管道(14) 和一个燃料回送管道(13),该管道(13)从一个在燃料喷射系统(10) 之后连接的压力调节器(12)引出;并且连接在将另一泵入口(30) 包围的连接接口(31)上。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个轮叶式,其用于从一贮存容器向一流体用户输 送流体,特别是从一燃料箱向一个内燃机的燃料喷射系统输送燃料。

背景技术

这种轮叶式泵例如在DE4050521A中已经公开并被应用在带燃 料喷射系统的内燃机中用于向燃料喷射系统提供来自燃料箱的燃 料。一个在燃料箱中组合了燃料输送泵的燃料喷射系统例如在 US4649884中也已公知。在这种燃料喷射系统中,该电气驱动的轮 叶式泵,总是与内燃机的实际燃料消耗无关地从燃料箱中输送许多 燃料,以便完全地满足内燃机的最大消耗和系统决定的附加量。而 多余的燃料量则在一个压调节器起到一个可调节的节流横截面的 作用,其上,由压力下的燃料所携带的液压能被转化为流动涡流热能和部分地变为汽化热能。就此,平均说大约90%的由泵产生的 液压功率被消失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叶式泵,其效率明显提高。
按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轮叶式泵,其用于将流体从一个贮存 容器送向一个流体用户,特别是将燃料从一个燃料箱送至一个内燃 机之燃料喷射系统,该泵具有一个在泵壳中构成的并被两个相互间 以一定间距设置的平行侧壁限定成的泵腔;具有至少一个在一侧壁 安置的并朝泵腔敞开的槽形侧向通道,它与泵轴线对中地从一个通 道始端向另一个与其分隔的通道末端延伸;具有一个在通道始端处 通入的泵入口和具有一个在泵腔中与泵轴线同轴安置的可转动泵轮 或转动轮,其中,设置另一个泵入口,其用于连接一个将多余的输 送量回导的回送管道;该另一个泵入口在通道末端之前的一定距离 上通入该侧向通道中。
本发明的轮叶式泵相对现有技术之优点是,通过将回流的多余输 送量导送到该轮叶泵的侧向通道中,使得这些回流的输送量在压力 调节器中仅卸压到一个被该轮叶泵在流管道之入口位置所建立的 压力值上;并且带着这个余压力又被注入到该轮叶泵中。因此,大 部分由轮叶泵在输送时产生的液压能又回送给该轮叶泵,所以其效 率就明显地提高了。理所当然,该效率提高的程序要取决于回流量 和因此取决于实际的流体消耗量。在内燃机情况下,空转时效率提 高是最大的,而在全负荷时是最小的。但是在所有的运转情况下, 可使轮叶泵获得一个依赖于用户而减少的功率吸收。
而且这种效率提高还取决于,将回流的输送量在侧向通道的什么 位置上被回供。作为理想的是按照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规定, 在侧向通道的这一位置上时可建立起大约60-70%的泵终端压力。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中描绘的实施例并在说明书中对本发明作详细地 阐明。附图中:
图1是一个轮叶式泵的局部剖视图,其中,还描绘了一个内燃机 的燃料输送回路,其设有燃料输送管道,燃料喷射系统和燃料回送 管道;
图2是图1中轮叶式泵之壳体盖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以侧视图和局部剖视图描绘的轮叶式泵,也还称为侧通 道泵,其用于从一个未描绘的燃料箱将燃料输送到一个燃料喷射系 统10去,即一个未描绘的机动车之内燃机的燃料系统。其中,该轮 叶式泵一般安置在燃料箱中。同时,被燃料泵输送到一条输送管道14 中的燃料首先流过一个燃料过滤器11,然后在一个燃料分配器中被 分配给单个的和内燃机之燃烧气缸对应设置的燃料喷嘴。未到达喷 射装置去的多余的燃料则通过一个压力调节器12被供到一条燃料回 送管道13中,它又被导回到轮叶式泵中去。
该轮叶式泵具有一个在泵壳15中构成的泵腔16,它被两个相对 泵轴线横向延伸的并在轴向上相互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侧壁17,18 和一个使这些侧壁沿其圆周相互连接的圆周壁19限定而成。该侧壁 17和圆周壁19是在一个固装在泵壳15中的中间壳20上构成的,同 时,该侧壁18构成在一个抽吸盖或壳盖21上,它与中间壳20固定 连接。将一个电机22和一个泵排放23容纳的泵壳15搭握住该中 间壳20并在壳盖21上弯边包住。在中间壳20中还设置一个将侧壁 17贯穿的排出通道,它将泵腔16和泵壳15的内部构成连通,从此 排出通道,被输送的燃料通过泵排放阀23到达输送管道14中。
在泵腔16中与泵轴线同轴地安置一个泵叶轮或转动轮24,它抗 扭地安装在一个电机22的传动轴25上。该叶轮24具有多个在圆周 方向上相互间隔设置的此处未具体描绘的叶轮叶片,它们在其远离 泵辆线的端部上通过一个圆形的外环241而相互连接。
在一个单注入式轮叶泵情况下,在由壳盖21构成的侧壁18中设 置一个与泵轴线对中安置的侧向通道26并构成一个在横截面中大约 为半圆形的朝向泵腔16敞开的槽。该侧向通道26从一个通道始端261 延伸至一个通道末端262,其中,在通道始端261和通道末端262之 间留有一个隔墙(见图2)。在一个双注入式轮叶泵情况下(如图1 示),在由中间壳20构成的侧壁17中加工一个相同形式的侧向通道 27,其通道端部置于此处未描绘的通向泵壳15之内部的连接通道的 入口上。
在侧向通道27的通道始端261通入一个泵入口28,它被一个抽 吸接口29所包围,并通过它,该轮叶泵将燃料从燃料箱中抽出。在 侧向通道26中在通道末端262之前的一定距离上连通另一个泵入口 30,它被一个连接接口31所包围。该抽吸接口29和连接接口31是 与壳盖21构成一体结构的。在侧向通道26中的另一泵入口30的通 入位置(图2)最好是位于该侧向通道26之这样的位置上,在此处, 当运行的轮叶泵情况下可被建立起大约为泵终端压力的50-80%, 特别约为60-70%的压力。在连接接口31处,连接着回流管道13, 因此,被喷射系统通过压力调节器12回送的燃料就又被回供给该轮 叶式泵。因为,该用于燃料的输入位置在轮叶泵内具有一个大约为 泵终端压力60-70%的压力,所以在压力调节器12内的燃料也只能 卸压到这一压力平上,故而一部分被轮叶泵在输送时施加给燃料 的液压能量就又被回送给该轮叶式泵,因此,它的效率提高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