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液加热中开

申请号 CN202410132348.X 申请日 2024-01-31 公开(公告)号 CN117685229B 公开(公告)日 2024-04-05
申请人 法乔拉蒂流体设备(无锡)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鸿雁; 梅浩浩;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集液加热中开 泵 ,涉及中开泵技术领域,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进液端连通有进液管,所述泵体的排液端连通有出液管,所述泵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支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座的表面,用于对泵体内残留的液体进行收集的收集结构,所述收集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支座的表面的集液盒、用于分隔集液盒内部空间的隔板、用于导流液体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本发明,通过设置收集结构,当不使用中开泵时,能够使泵体残留的液体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流入集液盒,并且通过集液盒对泵体内残留的液体进行收集,能够防止液体在泵体内被冻结,从而保证后续能够正常使用泵体,提高了中开泵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集液加热中开,包括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的进液端连通有进液管(2),所述泵体(1)的排液端连通有出液管(3),所述泵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支座(4),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支座(4)的表面,用于对泵体(1)内残留的液体进行收集的收集结构(5),所述收集结构(5)包括固定安装在支座(4)的表面的集液盒(501)、用于分隔集液盒(501)内部空间的隔板(516)、用于导流液体的第一连接管(502)和第二连接管(503)、用于分别对第一连接管(502)和第二连接管(503)进行封堵的第一封堵板(514)和第二封堵板(515);
设置于所述支座(4)的表面,用于防止集液盒(501)内收集的液体冻结的加热结构(6),所述加热结构(6)包括固定安装在支座(4)的表面的气泵(601)、用于对空气进行加热的电热管(602);
设置于所述集液盒(501)的上表面,用于保证收集结构(5)正常工作的防护结构(7),所述防护结构(7)包括固定安装在集液盒(501)的上表面的第一防护板(71)、用于与第一防护板(71)配合的第二防护板(73);
所述第一连接管(502)的一端与进液管(2)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503)的一端与出液管(3)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502)和第二连接管(503)的一端均与集液盒(501)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泵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推杆(504),所述电推杆(50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505),所述传动杆(505)的下端滑动连接有卡(506),所述卡块(506)与隔板(516)固定连接,所述集液盒(50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弧形孔(507),所述弧形孔(50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柱块(508),所述圆柱块(50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509),所述圆柱块(50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条形板(510),所述条形板(510)与传动杆(505)转动连接,所述条形板(5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延伸板(511),所述传动杆(505)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压杆(512),所述条形板(5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杆(513),所述加强杆(513)与延伸板(5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封堵板(514)和第二封堵板(515)均与挡板(50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封堵板(514)和第二封堵板(515)均与集液盒(50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延伸板(511)呈螺旋状结构;
所述第一封堵板(514)的横截面呈弧形,所述第二封堵板(515)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第一封堵板(514)的尺寸大于第二封堵板(515)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液加热中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09)的横截面呈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液加热中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板(5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板簧(517),所述第一板簧(517)的另一端与集液盒(50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液加热中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601)的排气端与电热管(602)相连通,所述隔板(516)内开设有道(604),所述隔板(51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延伸管(603),所述延伸管(603)与风道(604)相连通,所述延伸管(603)与电热管(602)滑动连接,所述隔板(51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管(605),所述固定管(605)与风道(604)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液加热中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盒(5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气管(606),所述排气管(606)与固定管(605)相连通,所述排气管(606)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移动架(607),所述移动架(60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凹槽(609),支座(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10),固定板(6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凸块(611),限位凹槽(609)和限位凸块(611)接触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液加热中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盒(5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L型板(612),所述L型板(612)的表面滑动贯穿有滑杆(613),所述滑杆(613)与隔板(516)固定连接,所述滑杆(613)的圆弧面套有弹簧(614),所述弹簧(614)的两端分别与隔板(516)和L型板(61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集液加热中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板(71)的尺寸与第二防护板(73)的尺寸相适配,所述集液盒(5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条(72),所述导向条(72)的竖直截面呈梯形,所述第二防护板(73)与导向条(72)滑动连接,所述集液盒(5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4),所述支撑板(74)的表面滑动贯穿有弯折板(75),所述第二防护板(7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三块(76),所述支撑板(7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板簧(77),所述第二板簧(77)的另一端与弯折板(75)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集液加热中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板(75)由平板段和弧形段两部分组成,所述弯折板(75)的弧形段抵在支撑板(74)的表面。

说明书全文

集液加热中开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开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集液加热中开泵。

背景技术

[0002] 中开泵又称为单级双吸式离心泵,工作原理是利用离心流体从吸入口吸入,然后通过旋转的叶轮将流体加速,并将其排出泵体,其主要特征为输送介质的流量大,以满足在的提取、水的输送和脱盐行业中最常见的需求。上述及现有的相关技术,往往存在以下缺陷:在低温环境下使用中开泵的过程中,中开泵在停机后,其内部容易残留液体,当液体在低温环境下被冻结时,会影响下次使用中开泵,进而降低了中开泵的实用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集液加热中开泵。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液加热中开泵,以部分或全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液加热中开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进液端连通有进液管,所述泵体的排液端连通有出液管,所述泵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支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座的表面,用于对泵体内残留的液体进行收集的收集结构,所述收集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支座的表面的集液盒、用于分隔集液盒内部空间的隔板、用于导流液体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用于分别对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进行封堵的第一封堵板和第二封堵板;设置于所述支座的表面,用于防止集液盒内收集的液体冻结的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支座的表面的气泵、用于对空气进行加热的电热管;设置于所述集液盒的上表面,用于保证收集结构正常工作的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集液盒的上表面的第一防护板、用于与第一防护板配合的第二防护板。
[0005]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进液管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出液管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均与集液盒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泵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推杆,所述电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下端滑动连接有卡,所述卡块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集液盒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弧形孔,所述弧形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柱块,所述圆柱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圆柱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条形板,所述条形板与传动杆转动连接,所述条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延伸板所述传动杆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条形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与延伸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封堵板和第二封堵板均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封堵板和第二封堵板均与集液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延伸板呈螺旋状结构。
[0006] 可选地,所述第一封堵板的横截面呈弧形,所述第二封堵板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第一封堵板的尺寸大于第二封堵板的尺寸。
[0007] 可选地,所述挡板的横截面呈圆形。
[0008] 可选地,所述条形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板簧,所述第一板簧的另一端与集液盒固定连接。
[0009] 可选地,所述气泵的排气端与电热管相连通,所述隔板内开设有道,所述隔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与风道相连通,所述延伸管与电热管滑动连接,所述隔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与风道相连通。
[0010] 可选地,所述集液盒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固定管相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凹槽,支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凸块,限位凹槽和限位凸块接触配合。
[0011] 可选地,所述集液盒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表面滑动贯穿有滑杆,所述滑杆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圆弧面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隔板和L型板固定连接。
[0012] 可选地,所述第一防护板的尺寸与第二防护板的尺寸相适配,所述集液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条,所述导向条的竖直截面呈梯形,所述第二防护板与导向条滑动连接,所述集液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滑动贯穿有弯折板,所述第二防护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三块,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板簧,所述第二板簧的另一端与弯折板固定连接。
[0013] 可选地,所述弯折板由平板段和弧形段两部分组成,所述弯折板的弧形段抵在支撑板的表面。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5] 本发明通过设置收集结构,当不使用中开泵时,能够使泵体残留的液体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流入集液盒,并且通过集液盒对泵体内残留的液体进行收集,能够防止液体在泵体内被冻结,从而保证后续能够正常使用泵体,提高了中开泵的实用性。
[0016] 本发明通过设置加热结构,借助电热管对空气进行加热,再利用气泵使空气流动,能够对集液盒内的液体进行加热,防止集液盒内的液体结甚至冻结的情况发生,进而保证集液盒能够正常工作。
[0017] 本发明通过设置防护结构,借助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配合能够对收集结构的部分零件进行遮挡防护,保证收集结构能够正常工作,降低收集结构工作时的故障率,从而保证延伸板能够正常转动,并且还能够防止异物掉落在弧形孔内,影响圆柱块正常转动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支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图3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发明图4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为本发明隔板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 图7为本发明集液盒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5] 图8为本发明集液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 图9为本发明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10为本发明隔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1为本发明第二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中:1、泵体;2、进液管;3、出液管;4、支座;5、收集结构;501、集液盒;502、第一连接管;503、第二连接管;504、电推杆;505、传动杆;506、卡块;507、弧形孔;508、圆柱块;509、挡板;510、条形板;511、延伸板;512、压杆;513、加强杆;514、第一封堵板;515、第二封堵板;516、隔板;517、第一板簧;6、加热结构;601、气泵;602、电热管;603、延伸管;604、风道;605、固定管;606、排气管;607、移动架;609、限位凹槽;610、固定板;611、限位凸块;612、L型板;
613、滑杆;614、弹簧;7、防护结构;71、第一防护板;72、导向条;73、第二防护板;74、支撑板;
75、弯折板;76、三角块;77、第二板簧。
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1] 请参阅图1‑图1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集液加热中开泵,包括泵体1,泵体1的进液端连通有进液管2,泵体1的排液端连通有出液管3,泵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支座4,还包括:设置于支座4的表面,用于对泵体1内残留的液体进行收集的收集结构5,收集结构5包括固定安装在支座4的表面的集液盒501、用于分隔集液盒501内部空间的隔板516、用于导流液体的第一连接管502和第二连接管503、用于分别对第一连接管502和第二连接管
503进行封堵的第一封堵板514和第二封堵板515;设置于支座4的表面,用于防止集液盒501内收集的液体冻结的加热结构6,加热结构6包括固定安装在支座4的表面的气泵601、用于对空气进行加热的电热管602;设置于集液盒501的上表面,用于保证收集结构5正常工作的防护结构7,防护结构7包括固定安装在集液盒501的上表面的第一防护板71、用于与第一防护板71配合的第二防护板73。
[0032] 下面具体介绍收集结构5、加热结构6和防护结构7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0033] 如图3‑图5和图7以及图8所示,第一连接管502的一端与进液管2相连通,第二连接管503的一端与出液管3相连通,第一连接管502和第二连接管503的一端均与集液盒501的上表面相连通,泵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推杆504,电推杆50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505,传动杆505的下端滑动连接有卡块506,卡块506与隔板516固定连接,集液盒50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弧形孔507,弧形孔50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柱块508,圆柱块50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509,圆柱块50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条形板510,条形板510与传动杆505转动连接,条形板5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延伸板511,延伸板511与电推杆504转动连接,传动杆
505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压杆512,条形板5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杆513,加强杆513与延伸板511固定连接,第一封堵板514和第二封堵板515均与挡板509固定连接,第一封堵板514和第二封堵板515均与集液盒501的内壁滑动连接,延伸板511呈螺旋状结构,当不使用中开泵时,控制电推杆504的输出端伸展,此时由于第一封堵板514和第二封堵板515分别对第一连接管502和第二连接管503进行封堵,隔板516上方与集液盒501之间处于密封状态,因此传动杆505向下移动而未挤压卡块506时,隔板516不会向下移动,压杆512跟随传动杆505移动会挤压延伸板511,由于延伸板511呈螺旋状结构,因此延伸板511会带动条形板510沿传动杆505的圆弧面转动,条形板510转动会带动圆柱块508转动,最终带动第一封堵板514和第二封堵板515转动,此时第二封堵板515先不对第二连接管503进行封堵,泵体1内残留的液体开始通过出液管3流入集液盒501内,通过将集液盒501设置在支座4表面能够节省集液盒501占用的空间,当传动杆505与卡块506接触后,隔板516开始向下滑动,当隔板516移动一定距离后,第一封堵板514不再对第一连接管502进行封堵,此时泵体1残留的液体也能够通过第一连接管502流入集液盒501,通过集液盒501对泵体1内残留的液体进行收集,能够防止液体在泵体1内被冻结,从而保证后续能够正常使用泵体1。第一封堵板514的横截面呈弧形,第二封堵板515的横截面呈圆形,第一封堵板514的尺寸大于第二封堵板515的尺寸,由于第一封堵板514的横截面呈弧形,第二封堵板515的横截面呈圆形,并且第一封堵板514的尺寸大于第二封堵板515的尺寸,因此能够保证集液盒501内的液体能够从出液管3流出,防止液体反流入进液管2内的情况发生。挡板509的横截面呈圆形,在挡板509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挡板509的横截面呈圆形,因此挡板509能够始终对弧形孔507进行封堵,从而防止液体流出的情况发生。条形板5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板簧517,第一板簧517的另一端与集液盒501固定连接,电推杆504的输出端收缩时,第一板簧517会同步收缩,条形板510会借助第一板簧517的弹力带动圆柱块508沿弧形孔507的内壁滑动,第一板簧517达到使条形板
510自动复位的作用,在一些实施中,集液盒501设置排液口,以便于液体满后排出。
[0034] 如图6和图8‑图10所示,气泵601的排气端与电热管602相连通,隔板516内开设有风道604,隔板51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延伸管603,延伸管603与风道604相连通,延伸管603与电热管602滑动连接,隔板51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管605,固定管605与风道604相连通,固定管可以为柔性管,当需要防止集液盒501内的液体结冰时,启动气泵601和电热管602,气泵601会将冷空气输送到电热管602内,电热管602将空气加热后会通过延伸管603输送到风道604内,此时隔板516会被加热,加热后的隔板516会加热集液盒501内的液体,从而防止液体被冻结,低温环境下,也可以一直开启加热机构6的气泵601,液体就不会被冻结。
[0035] 集液盒5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气管606,排气管606与固定管605相连通,排气管606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移动架607,移动架60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凹槽609,支座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10,固定板6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凸块611,限位凹槽609和限位凸块611接触配合,固定板610具有一定柔性,可承受一定挠曲变形。正常位置时,限位凸块611可以对限位凸槽609进行限位,从而实现隔板516中心进行限位。集液盒5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L型板612,L型板612的表面滑动贯穿有滑杆613,滑杆613与隔板516固定连接,滑杆613的圆弧面套有弹簧614,弹簧614的两端分别与隔板516和L型板612固定连接,隔板516滑动会拉伸弹簧614,弹簧614会借助自身拉力带动隔板516向上或向下滑动,从而加快隔板516复位。
[0036] 如图3和图4以及图11所示,第一防护板71的尺寸与第二防护板73的尺寸相适配,集液盒5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条72,导向条72的竖直截面呈梯形,第二防护板73与导向条72滑动连接,集液盒5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4,支撑板74的表面滑动贯穿有弯折板75,第二防护板7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三角块76,支撑板7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板簧77,第二板簧77的另一端与弯折板75固定连接,沿导向条72的表面滑动第二防护板73,第二防护板73滑动会与弯折板75接触,随着第二防护板73滑动弯折板75会与三角块76接触,当第一防护板71与第二防护板73接触后,弯折板75会与三角块76的平面接触,此时弯折板75能够限制三角块76的位置,从而限制第二防护板73的位置,此时第一防护板71和第二防护板73配合能够对收集结构5的部分零件进行遮挡防护,从而保证延伸板511能够正常转动,并且还能够防止异物掉落在弧形孔507内,影响圆柱块508正常转动的情况发生。弯折板75由平板段和弧形段两部分组成,弯折板75的弧形段抵在支撑板74的表面,通过使弯折板75的弯折段抵在支撑板74的表面,能够对弯折板75的位置进行限制,从而保证第二防护板73在滑动过程中能够挤压弯折板75的弯折段而使弯折板75滑动。
[0037] 本发明还可以提供一种集液加热中开泵工作方法,其可以采用上述任一的集液加热中开泵,相应也具有上述任意集液加热中开泵的结构、连接和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集液加热中开泵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8] 当需要使用中开泵时,控制电推杆504的输出端收缩,此时传动杆505会向上移动,传动杆505移动会使压杆512与延伸板511脱离接触,此时第一板簧517开始收缩,条形板510会借助第一板簧517的弹力带动圆柱块508沿弧形孔507的内壁滑动,挡板509借助圆柱块508滑动会带动第一封堵板514和第二封堵板515滑动,第一封堵板514滑动会对第一连接管
502进行封堵,同时,传动杆505会带动卡块506向上移动,卡块506移动会带动隔板516滑动,当集液盒501内有液体时,隔板516滑动会使液体由第二连接管503流入出液管3内,随着电推杆504输出端的收缩,第二封堵板515会对第二连接管503进行封堵,从而防止第一连接管
502与第二连接管503和集液盒501连通而影响泵体1正常工作的情况发生,在挡板509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挡板509的横截面呈圆形,因此挡板509能够始终对弧形孔507进行封堵,从而防止液体流出的情况发生。
[0039] 当不使用中开泵时,控制电推杆504的输出端伸展,此时由于第一封堵板514和第二封堵板515分别对第一连接管502和第二连接管503进行封堵,隔板516上方与集液盒501之间处于密封状态,因此传动杆505向下移动而未挤压卡块506时,隔板516不会向下移动,压杆512跟随传动杆505移动会挤压延伸板511,由于延伸板511呈螺旋状结构,因此延伸板511会带动条形板510沿传动杆505的圆弧面转动,条形板510转动会带动圆柱块508转动,最终带动第一封堵板514和第二封堵板515转动,此时第二封堵板515先不对第二连接管503进行封堵,泵体1内残留的液体开始通过出液管3流入集液盒501内,通过将集液盒501设置在支座4表面能够节省集液盒501占用的空间,当传动杆505与卡块506接触后,隔板516开始向下滑动,当隔板516移动一定距离后,第一封堵板514不再对第一连接管502进行封堵,此时泵体1残留的液体也能够通过第一连接管502流入集液盒501,通过集液盒501对泵体1内残留的液体进行收集,能够防止液体在泵体1内被冻结,从而保证后续能够正常使用泵体1。
[0040] 当集液盒501内的液体结冰时,液体的体积会增大,进而会推动隔板516向下移动,从而使得限位凹槽609挤压限位凸块611;启动气泵601和电热管602,气泵601会将冷空气输送到电热管602内,电热管602将空气加热后会通过延伸管603输送到风道604内,此时隔板516会被加热,加热后的隔板516会加热集液盒501内的液体,从而防止液体被冻结,之后空气会从风道604流入固定管605内,接着空气会流入排气管606内,在此过程中,液体的体积会减少,限位凸块611会使得移动架607向上移动从而带动隔板516向上滑动,隔板516向上滑动以挤压集液盒501内的液体,从而使集液盒501内的液体流动,同时弹簧614会借助自身拉力带动隔板516向上或向下滑动,从而加快隔板516复位,也会使得集液盒501内的液体流动,也保证了集液盒501能够正常工作。
[0041] 当需要对收集结构5中延伸板511、压杆、加强杆、第一板簧等部件进行检修时,拉动弯折板75使弯折板75的弯折段与三角块76脱离接触,之后就能够向远离第一防护板71的方向拉动第二防护板73,将第二防护板73从导向条72表面取下后就能够对收集结构5中延伸板511等部件进行检修,同时松开弯折板75,弯折板75会由于第二板簧77的弹力向靠近延伸板511的方向滑动,此时弯折板75的弯折段会抵在支撑板74的表面,在检修完毕后,先沿导向条72的表面滑动第二防护板73,第二防护板73滑动会与弯折板75的弯折段接触,通过使弯折板75的弯折段抵在支撑板74的表面,能够对弯折板75的位置进行限制,从而保证第二防护板73在滑动过程中能够挤压弯折板75的弯折段而使弯折板75滑动,随着第二防护板73滑动弯折板75的弯折段会与三角块76接触,当第一防护板71与第二防护板73接触后,弯折板75的弯折段会与三角块76的平面接触,此时弯折板75的弯折段能够限制三角块76的位置,从而限制第二防护板73的位置,此时第一防护板71和第二防护板73配合能够对收集结构5的部分零件进行遮挡防护,从而保证延伸板511能够正常转动,并且还能够防止异物掉落在弧形孔507内,影响圆柱块508正常转动的情况发生。
[0042]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4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