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液体变容式机械;液体泵或弹性流体泵 / 摇头调节组件、风扇、摇头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摇头调节组件、扇、摇头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申请号 CN202410355665.8 申请日 2024-03-27 公开(公告)号 CN117948294A 公开(公告)日 2024-04-30
申请人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智; 蔡碧娜; 刘蒙蒙; 韦嘉; 刘增;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 风 扇技术领域,公开了摇头调节组件、风扇、摇头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摇头调节组件包括:不完全 齿轮 ,适于在摇头 电机 的驱动下在第一 位置 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第一位置对应风扇头左右摇头时的左侧极限位置,第二位置对应风扇左右摇头时的右侧极限位置;第一单向 轴承 ,包括第一 轴承 内圈 和第一 轴承 外圈 ,第一 轴承内圈 适于随第一 轴承外圈 沿第一方向同步转动,第一轴承外圈沿第二方向转动时,第一轴承内圈不转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第二单向轴承,包括第二轴承内圈和第二轴承外圈,第二轴承内圈适于随第二轴承外圈沿第二方向同步转动。
权利要求

1.一种摇头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不完全齿轮(1),适于在摇头电机的驱动下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所述第一位置对应扇头左右摇头时的左侧极限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对应风扇左右摇头时的右侧极限位置;
第一单向轴承(2),包括第一轴承内圈(201)和第一轴承外圈(202),所述第一轴承内圈(201)适于随所述第一轴承外圈(202)沿第一方向同步转动,所述第一轴承外圈(202)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轴承内圈(201)不转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轴承内圈(201)沿第一方向转动时,能通过第一传动结构带动风扇头向上下方向的其中之一运动;
第二单向轴承(3),包括第二轴承内圈(301)和第二轴承外圈(302),所述第二轴承内圈(301)适于随所述第二轴承外圈(302)沿第二方向同步转动,所述第二轴承外圈(302)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轴承内圈(301)不转动,所述第二轴承内圈(301)沿第二方向转动时,能通过第二传动结构带动风扇头向上下方向的其中另一运动;
所述不完全齿轮(1)在所述摇头电机的驱动下到达所述第一位置并继续向远离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转动时,所述不完全齿轮(1)与所述第一轴承外圈(202)啮合并带动所述第一轴承外圈(202)沿第一方向转动;所述不完全齿轮(1)在所述摇头电机的驱动下到达所述第二位置并继续向远离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转动时,所述不完全齿轮(1)与所述第二轴承外圈(302)啮合并带动所述第二轴承外圈(302)沿第二方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头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结构包括与第一轴承内圈(201)同轴连接的第一锥齿轮(4),所述第二传动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二轴承内圈(301)同轴连接的第二锥齿轮(5),所述风扇头连接有同轴设置的第三锥齿轮(6)和第四锥齿轮(7),所述第一锥齿轮(4)与所述第三锥齿轮(6)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5)与所述第四锥齿轮(7)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摇头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锥齿轮(6)和所述第四锥齿轮(7)相邻且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摇头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锥齿轮(6)和所述第四锥齿轮(7)分别设于所述风扇头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头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摇头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8),所述第一限位结构(8)用于在所述不完全齿轮(1)到达所述第一位置并向远离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转动预设度时阻止所述不完全齿轮(1)继续向远离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头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摇头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9),所述第二限位结构(9)用于在所述不完全齿轮(1)到达所述第二位置并向远离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转动预设角度时阻止所述不完全齿轮(1)继续向远离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转动。
7.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摇头调节组件。
8.一种摇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摇头调节组件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所述摇头控制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需要调节上下摇头角度;
若需要调节上下摇头角度,判断需要向上调节角度还是需要向下调节角度;
若需要向上调节角度,控制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到达所述第一位置并继续向远离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转动;
若需要向下调节角度,控制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到达所述第二位置并继续向远离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转动;
判断是否完成角度调节;
若是,使摇头电机工作并带动不完全齿轮(1)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
9.一种摇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摇头调节组件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所述摇头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判断模,用于判断是否需要调节上下摇头角度;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需要调节上下摇头角度时,判断需要向上调节角度还是需要向下调节角度;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需要向上调节角度时,控制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到达所述第一位置并继续向远离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转动,在需要向下调节角度时,控制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到达所述第二位置并继续向远离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转动;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完成角度调节;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完成角度调节时,使摇头电机工作并带动不完全齿轮(1)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

说明书全文

摇头调节组件、扇、摇头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摇头调节组件、风扇、摇头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电风扇为被广泛使用的家用电器,通过电机带动扇叶,增加空气流动速度,从而使人感觉凉爽。相关技术中的电风扇,大多都具备摇头功能,从而来增加吹风面积。
[0003] 风扇摇头原理其实就是利用内部的摇头机构来实现,摇头机构通常由摇头齿轮、摆臂和摆轮等部件组件。当风扇工作时,摇头齿轮会随着电机的转动而带动摆臂和摆轮一起运动。
[0004] 相关技术中具备摇头功能的风扇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使用两个摇头电机控制摇头方向;一种是使用一个摇头电机控制左右摇头,上下摇头靠手动调节。对于使用两个摇头电机控制摇头方向的方案,成本比较高,对于使用一个摇头电机控制左右摇头,上下摇头靠手动调节的方案,不利于用户从远处对风扇进行控制调节。

发明内容

[0005]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摇头调节组件、风扇、摇头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以解决使用一个摇头电机控制左右摇头,上下摇头靠手动调节不利于用户从远处对风扇进行控制调节的问题。
[0006]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摇头调节组件,包括:不完全齿轮,适于在摇头电机的驱动下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所述第一位置对应风扇头左右摇头时的左侧极限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对应风扇左右摇头时的右侧极限位置;
第一单向轴承,包括第一轴承内圈和第一轴承外圈,所述第一轴承内圈适于随所述第一轴承外圈沿第一方向同步转动,所述第一轴承外圈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轴承内圈不转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轴承内圈沿第一方向转动时,能通过第一传动结构带动风扇头向上下方向的其中之一运动;
第二单向轴承,包括第二轴承内圈和第二轴承外圈,所述第二轴承内圈适于随所述第二轴承外圈沿第二方向同步转动,所述第二轴承外圈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轴承内圈不转动,所述第二轴承内圈沿第二方向转动时,能通过第二传动结构带动风扇头向上下方向的其中另一运动;
所述不完全齿轮在所述摇头电机的驱动下到达所述第一位置并继续向远离所述
第二位置的方向转动时,所述不完全齿轮与所述第一轴承外圈啮合并带动所述第一轴承外圈沿第一方向转动;所述不完全齿轮在所述摇头电机的驱动下到达所述第二位置并继续向远离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转动时,所述不完全齿轮与所述第二轴承外圈啮合并带动所述第二轴承外圈沿第二方向转动。
[0007] 有益效果:当不完全齿轮在摇头电机的驱动下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时,不完全齿轮带动风扇头实现左右摇头功能。当需要对风扇头上下摇头的度进行调节时,例如需要向上下方向的其中之一调节上下摇头的角度时,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到达第一位置后继续向远离第二位置的方向转动,不完全齿轮与第一轴承外圈啮合并带动第一轴承外圈沿第一方向转动,此时第一轴承内圈随第一轴承外圈沿第一方向转动,并通过第一传动结构带动风扇头向上下方向的其中之一运动。当调节完毕,使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向第二位置转动,在第一轴承外圈未脱离与不完全齿轮的啮合时,不完全齿轮带动第一轴承外圈沿第二方向转动,此时第一轴承内圈不转动,因此不会带动风扇头向上下方向的其中另一运动,当第一轴承外圈与不完全齿轮脱离啮合后,不完全齿轮可继续在摇头电机的驱动下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带动风扇头左右摇头。当需要向上下方向的其中另一调节上下摇头的角度时,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到达第二位置后继续向远离第一位置的方向转动,不完全齿轮与第二轴承外圈啮合并带动第二轴承外圈沿第二方向转动,此时,第二轴承内圈随第二轴承外圈沿第二方向转动,并通过第二传动结构带动风扇头向上下方向的其中另一运动。当调节完毕,使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向第一位置转动,在第二轴承外圈未脱离与不完全齿轮的啮合时,不完全齿轮带动第二轴承外圈沿第一方向转动,此时第二轴承内圈不转动,因此不会带动风扇头向上下方向的其中之一运动,当第二轴承外圈与不完全齿轮脱离啮合后,不完全齿轮可继续在摇头电机的驱动下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带动风扇头左右摇头。
[0008] 因此,该摇头调节组件可以通过一个摇头电机来实现风扇头的左右摇头以及上下摇头的角度调节,与相关技术相比,成本较低,并且远距离操控摇头电机可以实现对上下摇头的角度调节。
[0009]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动结构包括与第一轴承内圈同轴连接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传动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二轴承内圈同轴连接的第二锥齿轮,所述风扇头连接有同轴设置的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四锥齿轮啮合。
[0010]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锥齿轮和所述第四锥齿轮相邻且对称设置。
[0011]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锥齿轮和所述第四锥齿轮分别设于所述风扇头的两侧。
[0012]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摇头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用于在所述不完全齿轮到达所述第一位置并向远离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转动预设角度时阻止所述不完全齿轮继续向远离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转动。
[0013]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摇头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用于在所述不完全齿轮到达所述第二位置并向远离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转动预设角度时阻止所述不完全齿轮继续向远离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转动。
[0014]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风扇,包括所述的摇头调节组件。
[0015]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摇头控制方法,应用于所述的摇头调节组件或所述的风扇,所述摇头控制方法包括:判断是否需要调节上下摇头角度;
若需要调节上下摇头角度,判断需要向上调节角度还是需要向下调节角度;
若需要向上调节角度,控制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到达所述第一位置并继续向远离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转动;
若需要向下调节角度,控制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到达所述第二位置并继续向远离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转动;
判断是否完成角度调节;
若是,使摇头电机工作并带动不完全齿轮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
[0016]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摇头控制装置,应用于所述的摇头调节组件或所述的风扇,所述摇头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判断模,用于判断是否需要调节上下摇头角度;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需要调节上下摇头角度时,判断需要向上调节角度还是需要向下调节角度;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需要向上调节角度时,控制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到达所述第一位置并继续向远离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转动,在需要向下调节角度时,控制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到达所述第二位置并继续向远离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转动;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完成角度调节;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完成角度调节时,使摇头电机工作并带动不完全齿轮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
[0017] 第五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所述的摇头控制方法。
[0018] 第六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所述的摇头控制方法。
[0019] 第七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所述的摇头控制方法。附图说明
[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摇头调节组件的示意图;图2为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以及第二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时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可替换的实施例中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以及第二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摇头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0022] 附图标记说明:1、不完全齿轮;101、齿轴线;102、第一线;103、第二线;2、第一单向轴承;201、第一轴承内圈;202、第一轴承外圈;3、第二单向轴承;301、第二轴承内圈;302、第二轴承外圈;4、第一锥齿轮;5、第二锥齿轮;6、第三锥齿轮;7、第四锥齿轮;8、第一限位结构;9、第二限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4] 风扇摇头原理其实就是利用内部的摇头机构来实现,摇头机构通常由摇头齿轮、摆臂和摆轮等部件组件。当风扇工作时,摇头齿轮会随着电机的转动而带动摆臂和摆轮一起运动。
[0025] 相关技术中具备摇头功能的风扇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使用两个摇头电机控制摇头方向;一种是使用一个摇头电机控制左右摇头,上下摇头靠手动调节。对于使用两个摇头电机控制摇头方向的方案,成本比较高,对于使用一个摇头电机控制左右摇头,上下摇头靠手动调节的方案,不利于用户从远处对风扇进行控制调节。
[0026] 下面结合图1至图5,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0027]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摇头调节组件,包括不完全齿轮1、第一单向轴承2和第二单向轴承3。
[0028] 其中,不完全齿轮1适于在摇头电机的驱动下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第一位置对应风扇头左右摇头时的左侧极限位置,第二位置对应风扇左右摇头时的右侧极限位置。
[0029] 第一单向轴承2包括第一轴承内圈201和第一轴承外圈202,第一轴承内圈201适于随第一轴承外圈202沿第一方向同步转动,第一轴承外圈202沿第二方向转动时,第一轴承内圈201不转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第一轴承内圈201沿第一方向转动时,能通过第一传动结构带动风扇头向上下方向的其中之一运动。
[0030] 第二单向轴承3包括第二轴承内圈301和第二轴承外圈302,第二轴承内圈301适于随第二轴承外圈302沿第二方向同步转动,第二轴承外圈302沿第一方向转动时,第二轴承内圈301不转动,第二轴承内圈301沿第二方向转动时,能通过第二传动结构带动风扇头向上下方向的其中另一运动。
[0031] 不完全齿轮1在摇头电机的驱动下到达第一位置并继续向远离第二位置的方向转动时,不完全齿轮1与第一轴承外圈202啮合并带动第一轴承外圈202沿第一方向转动;不完全齿轮1在摇头电机的驱动下到达第二位置并继续向远离第一位置的方向转动时,不完全齿轮1与第二轴承外圈302啮合并带动第二轴承外圈302沿第二方向转动。
[0032] 在该实施例中,当不完全齿轮1在摇头电机的驱动下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时,不完全齿轮1带动风扇头实现左右摇头功能。当需要对风扇头上下摇头的角度进行调节时,例如需要向上下方向的其中之一调节上下摇头的角度时,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到达第一位置后继续向远离第二位置的方向转动,不完全齿轮1与第一轴承外圈202啮合并带动第一轴承外圈202沿第一方向转动,此时第一轴承内圈201随第一轴承外圈
202沿第一方向转动,并通过第一传动结构带动风扇头向上下方向的其中之一运动。当调节完毕,使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向第二位置转动,在第一轴承外圈202未脱离与不完全齿轮1的啮合时,不完全齿轮1带动第一轴承外圈202沿第二方向转动,此时第一轴承内圈
201不转动,因此不会带动风扇头向上下方向的其中另一运动,当第一轴承外圈202与不完全齿轮1脱离啮合后,不完全齿轮1可继续在摇头电机的驱动下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带动风扇头左右摇头。当需要向上下方向的其中另一调节上下摇头的角度时,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到达第二位置后继续向远离第一位置的方向转动,不完全齿轮1与第二轴承外圈302啮合并带动第二轴承外圈302沿第二方向转动,此时,第二轴承内圈301随第二轴承外圈302沿第二方向转动,并通过第二传动结构带动风扇头向上下方向的其中另一运动。当调节完毕,使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向第一位置转动,在第二轴承外圈302未脱离与不完全齿轮1的啮合时,不完全齿轮1带动第二轴承外圈302沿第一方向转动,此时第二轴承内圈301不转动,因此不会带动风扇头向上下方向的其中之一运动,当第二轴承外圈
302与不完全齿轮1脱离啮合后,不完全齿轮1可继续在摇头电机的驱动下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带动风扇头左右摇头。
[0033] 因此,该摇头调节组件可以通过一个摇头电机来实现风扇头的左右摇头以及上下摇头的角度调节,与相关技术相比,成本较低,并且远距离操控摇头电机可以实现对上下摇头的角度调节。
[0034] 具体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第二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不完全齿轮1到达第一位置并继续向远离第二位置的方向转动时,不完全齿轮1与第一轴承外圈202啮合并带动第一轴承外圈20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一轴承内圈201随第一轴承外圈20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不完全齿轮1到达第二位置并继续向远离第一位置的方向转动时,不完全齿轮1与第二轴承外圈302啮合并带动第二轴承外圈30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二轴承内圈301随第二轴承外圈30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当第一轴承外圈20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一轴承内圈201不转动;当第二轴承外圈30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二轴承内圈301不转动。
[0035] 具体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轴承内圈201随第一轴承外圈20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第一轴承内圈201通过第一传动结构带动风扇头向上调节上下摇头的角度;当第二轴承内圈301随第二轴承外圈30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第二轴承内圈301通过第二传动结构带动风扇头向下调节上下摇头的角度。
[0036] 具体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需要向上调节上下摇头的角度时,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到达第一位置后继续向远离第二位置的方向转动,不完全齿轮1与第一轴承外圈202啮合并带动第一轴承外圈20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一轴承内圈201随第一轴承外圈20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并通过第一传动结构带动风扇头向上运动。当调节完毕,使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向第二位置转动,在第一轴承外圈202未脱离与不完全齿轮1的啮合时,不完全齿轮1带动第一轴承外圈20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一轴承内圈201不转动,因此不会带动风扇头在上下方向运动,当第一轴承外圈202与不完全齿轮1脱离啮合后,不完全齿轮1可继续在摇头电机的驱动下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带动风扇头左右摇头。当需要向下调节上下摇头的角度时,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到达第二位置后继续向远离第一位置的方向转动,不完全齿轮1与第二轴承外圈302啮合并带动第二轴承外圈30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二轴承内圈301随第二轴承外圈30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并通过第二传动结构带动风扇头向下运动。当调节完毕,使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向第一位置转动,在第二轴承外圈302未脱离与不完全齿轮1的啮合时,不完全齿轮1带动第二轴承外圈30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二轴承内圈301不转动,因此不会带动风扇头在上下方向运动,当第二轴承外圈302与不完全齿轮1脱离啮合后,不完全齿轮1可继续在摇头电机的驱动下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带动风扇头左右摇头。
[0037] 在一个可替换的实施例中,例如需要向下调节上下摇头的角度时,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到达第一位置后继续向远离第二位置的方向转动,不完全齿轮1与第一轴承外圈202啮合并带动第一轴承外圈20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一轴承内圈201随第一轴承外圈20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并通过第一传动结构带动风扇头向下运动。当调节完毕,使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向第二位置转动,在第一轴承外圈202未脱离与不完全齿轮1的啮合时,不完全齿轮1带动第一轴承外圈20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一轴承内圈201不转动,因此不会带动风扇头在上下方向运动,当第一轴承外圈202与不完全齿轮1脱离啮合后,不完全齿轮1可继续在摇头电机的驱动下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带动风扇头左右摇头。当需要向上调节上下摇头的角度时,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到达第二位置后继续向远离第一位置的方向转动,不完全齿轮1与第二轴承外圈302啮合并带动第二轴承外圈30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二轴承内圈301随第二轴承外圈30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并通过第二传动结构带动风扇头向上运动。当调节完毕,使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向第一位置转动,在第二轴承外圈302未脱离与不完全齿轮1的啮合时,不完全齿轮1带动第二轴承外圈30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二轴承内圈301不转动,因此不会带动风扇头在上下方向运动,当第二轴承外圈302与不完全齿轮1脱离啮合后,不完全齿轮1可继续在摇头电机的驱动下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带动风扇头左右摇头。
[0038] 具体在一个实施例中,不完全齿轮1上的齿对应的圆心角为60°,不完全齿轮1的齿轴线101两侧的齿数相等,正常左右摇头的角度为120°。结合图1,当不完全齿轮1运动到齿轴线101与图1中的第一线102重合时,到达第一位置,第一线102与平线之间的夹角为30°,此时不完全齿轮1恰好能与第一轴承外圈202啮合。当不完全齿轮1运动到齿轴线101与图1中的第二线103重合时,到达第二位置,第二线103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30°,此时不完全齿轮1恰好能与第二轴承外圈302啮合,当风扇头处于正中间位置时,齿轴线101与水平线垂直。
[0039]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虚线表示实际上无此结构。
[0040] 需要说明的是,很显然,第一轴承外圈202沿第一方向转动的角度、第二轴承外圈302沿第二方向转动的角度和风扇头上下摇头调节的角度相关,而第一轴承外圈202沿第一方向转动的角度和不完全齿轮1向远离第二位置方向转动的角度相关、第二轴承外圈302沿第二方向转动的角度和不完全齿轮1向远离第一位置方向转动的角度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控制设置不完全齿轮1的转动角度来控制风扇头上下摇头调节的角度。
[0041] 需要说明的是,不完全齿轮1上的齿对应的圆心角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0042]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结构包括与第一轴承内圈201同轴连接的第一锥齿轮4,第二传动结构包括与第二轴承内圈301同轴连接的第二锥齿轮5,风扇头连接有同轴设置的第三锥齿轮6和第四锥齿轮7,第一锥齿轮4与第三锥齿轮6啮合,第二锥齿轮5与第四锥齿轮7啮合。
[0043]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轴承内圈201同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因此当第一轴承内圈201随第一轴承外圈202沿第一方向转动时,第一锥齿轮4随之沿第一方向转动,由于第一锥齿轮4与第三锥齿轮6啮合,因此会带动第三锥齿轮6在上下方向所在的平面转动,第三锥齿轮6可带动风扇头向上摇头。同理,由于第二轴承内圈301同轴连接有第二锥齿轮5,因此当第二轴承内圈301随第二轴承外圈302沿第二方向转动时,第二锥齿轮5随之沿第二方向转动,由于第二锥齿轮5与第四锥齿轮7啮合,因此会带动第四锥齿轮7在上下方向所在的平面转动,第四锥齿轮7可带动风扇头向下摇头。
[0044]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三锥齿轮6在上下方向所在的平面转动时,第三锥齿轮6带动风扇头向上摇头,此时第四锥齿轮7会随着转动,并带动第二锥齿轮5转动,但此时不完全齿轮1与第二轴承外圈302没有啮合,因此不会影响上下摇头角度的调节。同理,当第四锥齿轮7在上下方向所在的平面转动时,第四锥齿轮7带动风扇头向下摇头,此时第三锥齿轮6会随着转动,并带动第一锥齿轮4转动,但此时不完全齿轮1与第一轴承外圈202没有啮合,因此不会影响上下摇头角度的调节。
[0045]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锥齿轮4、第二锥齿轮5、第三锥齿轮6和第四锥齿轮7均为直齿锥齿轮。
[0046]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三锥齿轮6和第四锥齿轮7相邻且对称设置。
[0047] 在该实施例中,第三锥齿轮6和第四锥齿轮7相邻且对称设置,布局紧凑,占用空间小。
[0048] 在一个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三锥齿轮6和第四锥齿轮7分别设于风扇头的两侧。
[0049] 在该实施例中,第三锥齿轮6和第四锥齿轮7分别设于风扇头的两侧,更便于对第三锥齿轮6和第四锥齿轮7的布局安装。
[0050] 在一个实施例中,摇头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8,第一限位结构8用于在不完全齿轮1到达第一位置并向远离第二位置的方向转动预设角度时阻止不完全齿轮1继续向远离第二位置的方向转动。
[0051]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8的设置可以避免由于不完全齿轮1过度转动而导致风扇头在向上调节摇头角度时越过极限位置而损坏。
[0052] 在一个实施例中,摇头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9,第二限位结构9用于在不完全齿轮1到达第二位置并向远离第一位置的方向转动预设角度时阻止不完全齿轮1继续向远离第一位置的方向转动。
[0053]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限位结构9的设置可以避免由于不完全齿轮1过度转动而导致风扇头在向下调节摇头角度时越高极限位置而损坏。
[0054]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扇,包括上述的摇头调节组件。
[0055] 该风扇,当不完全齿轮1在摇头电机的驱动下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时,不完全齿轮1带动风扇头实现左右摇头功能。当需要对风扇头上下摇头的角度进行调节时,例如需要向上下方向的其中之一调节上下摇头的角度时,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到达第一位置后继续向远离第二位置的方向转动,不完全齿轮1与第一轴承外圈202啮合并带动第一轴承外圈202沿第一方向转动,此时第一轴承内圈201随第一轴承外圈202沿第一方向转动,并通过第一传动结构带动风扇头向上下方向的其中之一运动。当调节完毕,使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向第二位置转动,在第一轴承外圈202未脱离与不完全齿轮1的啮合时,不完全齿轮1带动第一轴承外圈202沿第二方向转动,此时第一轴承内圈201不转动,因此不会带动风扇头向上下方向的其中另一运动,当第一轴承外圈202与不完全齿轮1脱离啮合后,不完全齿轮1可继续在摇头电机的驱动下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带动风扇头左右摇头。当需要向上下方向的其中另一调节上下摇头的角度时,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到达第二位置后继续向远离第一位置的方向转动,不完全齿轮1与第二轴承外圈302啮合并带动第二轴承外圈302沿第二方向转动,此时,第二轴承内圈301随第二轴承外圈302沿第二方向转动,并通过第二传动结构带动风扇头向上下方向的其中另一运动。当调节完毕,使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向第一位置转动,在第二轴承外圈302未脱离与不完全齿轮1的啮合时,不完全齿轮1带动第二轴承外圈302沿第一方向转动,此时第二轴承内圈301不转动,因此不会带动风扇头向上下方向的其中之一运动,当第二轴承外圈302与不完全齿轮1脱离啮合后,不完全齿轮1可继续在摇头电机的驱动下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带动风扇头左右摇头。
[0056] 因此,该风扇可以通过一个摇头电机来实现风扇头的左右摇头以及上下摇头的角度调节,与相关技术相比,成本较低,并且远距离操控摇头电机可以实现对上下摇头的角度调节。
[0057]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摇头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摇头调节组件或风扇,摇头控制方法包括:判断是否需要调节上下摇头角度;
若需要调节上下摇头角度,判断需要向上调节角度还是需要向下调节角度;
若需要向上调节角度,控制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到达第一位置并继续向远离第二位置的方向转动;
若需要向下调节角度,控制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到达第二位置并继续向远离第一位置的方向转动;
判断是否完成角度调节;
若是,使摇头电机工作并带动不完全齿轮1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
[0058] 在该实施例中,需要向上调节上下摇头的角度时,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到达第一位置后继续向远离第二位置的方向转动,不完全齿轮1与第一轴承外圈202啮合并带动第一轴承外圈20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一轴承内圈201随第一轴承外圈20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并通过第一传动结构带动风扇头向上运动。当调节完毕,使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向第二位置转动,在第一轴承外圈202未脱离与不完全齿轮1的啮合时,不完全齿轮1带动第一轴承外圈20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一轴承内圈201不转动,因此不会带动风扇头在上下方向运动,当第一轴承外圈202与不完全齿轮1脱离啮合后,不完全齿轮1可继续在摇头电机的驱动下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带动风扇头左右摇头。当需要向下调节上下摇头的角度时,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到达第二位置后继续向远离第一位置的方向转动,不完全齿轮1与第二轴承外圈302啮合并带动第二轴承外圈30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二轴承内圈301随第二轴承外圈30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并通过第二传动结构带动风扇头向下运动。当调节完毕,使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向第一位置转动,在第二轴承外圈302未脱离与不完全齿轮1的啮合时,不完全齿轮1带动第二轴承外圈30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二轴承内圈301不转动,因此不会带动风扇头在上下方向运动,当第二轴承外圈302与不完全齿轮1脱离啮合后,不完全齿轮1可继续在摇头电机的驱动下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带动风扇头左右摇头。
[0059] 具体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判断是否需要调节上下摇头角度之前,摇头控制方法还包括:使摇头电机工作。
[0060] 在该实施例中,风扇开机工作时,摇头电机即开始工作使风扇头左右摇头。
[0061] 具体在一个实施例中,摇头控制方法还包括:若不需要调节上下摇头角度,使摇头电机继续工作并带动不完全齿轮1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
[0062] 具体在一个实施例中,判断需要向上调节角度还是需要向下调节角度包括:判断调节角度是否向上。
[0063] 该实施例中,判断调节角度是否向上,若是,则说明需要向上调节角度,若否,则说明需要向下调节角度。
[0064] 具体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当未完成角度调节,则继续判断调节角度是否向上。
[0065]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例中是否需要调节上下摇头角度、调节角度是否向上以及是否完成角度调节,由用户输入。
[0066]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摇头控制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0067] 本实施例的摇头控制装置,应用于上述的摇头调节组件或风扇,摇头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需要调节上下摇头角度;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需要调节上下摇头角度时,判断需要向上调节角度还是需要向下调节角度;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需要向上调节角度时,控制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到达第一位置并继续向远离第二位置的方向转动,在需要向下调节角度时,控制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到达第二位置并继续向远离第一位置的方向转动;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完成角度调节;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完成角度调节时,使摇头电机工作并带动不完全齿轮1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
[0068] 在该实施例中,需要向上调节上下摇头的角度时,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到达第一位置后继续向远离第二位置的方向转动,不完全齿轮1与第一轴承外圈202啮合并带动第一轴承外圈20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一轴承内圈201随第一轴承外圈20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并通过第一传动结构带动风扇头向上运动。当调节完毕,使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向第二位置转动,在第一轴承外圈202未脱离与不完全齿轮1的啮合时,不完全齿轮1带动第一轴承外圈20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一轴承内圈201不转动,因此不会带动风扇头在上下方向运动,当第一轴承外圈202与不完全齿轮1脱离啮合后,不完全齿轮1可继续在摇头电机的驱动下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带动风扇头左右摇头。当需要向下调节上下摇头的角度时,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到达第二位置后继续向远离第一位置的方向转动,不完全齿轮1与第二轴承外圈302啮合并带动第二轴承外圈30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二轴承内圈301随第二轴承外圈30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并通过第二传动结构带动风扇头向下运动。当调节完毕,使摇头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1向第一位置转动,在第二轴承外圈302未脱离与不完全齿轮1的啮合时,不完全齿轮1带动第二轴承外圈30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二轴承内圈301不转动,因此不会带动风扇头在上下方向运动,当第二轴承外圈302与不完全齿轮1脱离啮合后,不完全齿轮1可继续在摇头电机的驱动下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带动风扇头左右摇头。
[0069] 上述各个模块的更进一步的功能描述与上述对应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70] 本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是以功能单元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单元是指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定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0071]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
[0072]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存储器20,以及用于连接各部件的接口,包括高速接口和低速接口。各个部件利用不同的总线互相通信连接,并且可以被安装在公共主板上或者根据需要以其它方式安装。处理器可以对在计算机设备内执行的指令进行处理,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中或者存储器上以在外部输入/输出装置(诸如,耦合至接口的显示设备)上显示GUI的图形信息的指令。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若需要,可以将多个处理器和/或多条总线与多个存储器和多个存储器一起使用。同样,可以连接多个计算机设备,各个设备提供部分必要的操作(例如,作为服务器阵列、一组刀片式服务器、或者多处理器系统)。图5中以一个处理器10为例。
[0073] 处理器1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网络处理器或其组合。其中,处理器1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或其组合。上述可编程逻辑器件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通用阵列逻辑或其任意组合。
[0074] 其中,存储器20存储有可由至少一个处理器10执行的指令,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10执行实现上述实施例示出的方法。
[0075] 存储器20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计算机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瞬时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瞬时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存储器20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该计算机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0076] 存储器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存储器20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0077] 该计算机设备还包括通信接口30,用于该计算机设备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0078]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在硬件、固件中实现,或者被实现为可记录在存储介质,或者被实现通过网络下载的原始存储在远程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中并将被存储在本地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代码,从而在此描述的方法可被存储在使用通用计算机、专用处理器或者可编程或专用硬件的存储介质上的这样的软件处理。其中,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随机存储记忆体、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等;进一步地,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可以理解,计算机、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或可编程硬件包括可存储或接收软件或计算机代码的存储组件,当软件或计算机代码被计算机、处理器或硬件访问且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示出的方法。
[0079] 本发明的一部分可被应用为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当其被计算机执行时,通过该计算机的操作,可以调用或提供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或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存在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源文件、可执行文件、安装包文件等,相应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该计算机直接执行该指令,或者该计算机编译该指令后再执行对应的编译后程序,或者该计算机读取并执行该指令,或者该计算机读取并安装该指令后再执行对应的安装后程序。在此,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可供计算机访问的任意可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通信介质。
[0080]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