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静音结构的发电机

申请号 CN202410135567.3 申请日 2024-01-31 公开(公告)号 CN117662291B 公开(公告)日 2024-05-03
申请人 泰州市海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许俊杰; 杨爱桂; 刘伟东;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涉及发 电机 组技术领域的一种含静音结构的 发电机组 。为解决发电机组的 内燃机 在启动时振幅过大导致发电机 输入轴 扭曲 变形 的技术问题。一种含静音结构的发电机组,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减震组件,所述底座通过所述减震组件设置有内燃机组件,所述底座固接有发电机组件,所述内燃机组件和所述发电机组件内共同设置有散 热管 路,所述发电机组件靠近所述内燃机组件的一侧固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贯穿式密封滑动连接有连接 活塞 杆。本发明在内燃机组件启动时解除其 输出轴 与发电机组件输入轴的连接,防止内燃机组件的震动传递至其输出轴与发电机组件输入轴连接处,导致二者的连接处发生形变,影响正常工作。
权利要求

1.一种含静音结构的发电机组,其特征是:包括有底座(1),所述底座(1)设置有减震组件,所述底座(1)通过所述减震组件设置有内燃机组件(2),所述底座(1)固接有发电机组件(3),所述内燃机组件(2)和所述发电机组件(3)内共同设置有散热管路,所述发电机组件(3)靠近所述内燃机组件(2)的一侧固接有连接筒(4),所述连接筒(4)贯穿式密封滑动连接有连接活塞杆(5),所述连接活塞杆(5)靠近所述发电机组件(3)的一侧与所述连接筒(4)之间固接有拉簧,所述连接活塞杆(5)固接有连接环(6),所述发电机组件(3)的输入轴滑动连接有与所述连接环(6)转动连接的主连接盘(7),所述内燃机组件(2)的输出轴固接有与所述主连接盘(7)配合的次连接盘(8),所述主连接盘(7)固接有镜像分布且与所述发电机组件(3)的输入轴限位滑动连接的花键件(9),所述内燃机组件(2)固接并连通有排气件(10),所述内燃机组件(2)设置有为所述连接活塞杆(5)移动提供动的动力组件,所述底座(1)设置有用于辅助所述主连接盘(7)与所述次连接盘(8)对接的连接组件;
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有动力筒(11),所述动力筒(11)固接于所述底座(1),所述动力筒(11)靠近所述内燃机组件(2)的一侧密封滑动连接有动力板(12),所述动力板(12)球接有与所述内燃机组件(2)球接的球柱(13),所述动力筒(11)远离所述内燃机组件(2)的一侧密封滑动连接有动力活塞(14),所述动力筒(11)、所述动力板(12)和所述动力活塞(14)配合形成挤压腔室(141),所述挤压腔室(141)内存放有液压油,所述动力筒(11)和所述动力活塞(14)配合形成动力腔室(142),所述动力筒(11)远离所述内燃机组件(2)的一侧设置有镜像分布且与所述动力腔室(142)连通的散热通孔(143),镜像分布的所述散热通孔(143)分别设置有连通方向相反的单向,镜像分布的所述散热通孔(143)均与所述内燃机组件(2)和所述发电机组件(3)内的散热管路连通,所述底座(1)固接有收集筒(15),所述收集筒(15)密封滑动连接有收集活塞(16),所述动力活塞(14)与所述收集活塞(16)固接,所述收集活塞(16)设置有通孔,且该通孔处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收集筒(15)设置有镜像分布的收集通孔(151),镜像分布的所述收集通孔(151)均设置有与所述收集活塞(16)单向阀的连通方向相同的单向阀,所述连接筒(4)和所述连接活塞杆(5)靠近相邻拉簧的一侧配合形成连接腔室(171),靠近所述动力筒(11)一侧的所述收集通孔(151)连通有与所述连接腔室(171)连通的连接管(17),所述收集筒(15)设置有防止所述发电机组件(3)损坏的释放组件;
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有矩形分布的减震(18),矩形分布的所述减震块(18)均固接于所述内燃机组件(2)靠近所述底座(1)的一侧,矩形分布的所述减震块(18)靠近所述底座(1)的一侧均固接有弹性柱(19),所述底座(1)固接有矩形分布且与相邻所述减震块(18)密封滑动连接的减震筒(20),所述减震筒(20)内远离所述内燃机组件(2)的一侧密封滑动连接有减震活塞(21),所述减震活塞(21)与相邻所述减震筒(20)之间固接有镜像分布的弹簧,所述减震活塞(21)靠近所述内燃机组件(2)的一侧、相邻所述减震筒(20)、相邻所述减震块(18)和相邻所述弹性柱(19)配合形成减震腔室(22),所述减震腔室(22)内存放有液压油,所述连接筒(4)设置有防止所述发电机组件(3)损坏的限位组件;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检测伸缩杆(23),所述检测伸缩杆(23)固接于其中一个所述减震筒(20),所述检测伸缩杆(23)内固接有弹簧,所述检测伸缩杆(23)连通有检测管(24),所述检测伸缩杆(23)的伸缩端与相邻的所述减震活塞(21)配合,所述连接筒(4)靠近所述内燃机组件(2)的一侧固接有支撑块(25),所述支撑块(25)滑动连接有镜像分布的限位块(26),镜像分布的所述限位块(26)均滑动连接有与所述连接环(6)配合的楔块(27),所述限位块(26)与相邻所述楔块(27)之间固接有弹簧,所述支撑块(25)滑动连接有限位板(28),所述限位板(28)设置有镜像分布且分别与相邻所述限位块(26)配合的通槽(281),所述支撑块(25)固接有限位伸缩杆(29),所述限位伸缩杆(29)的伸缩端与所述限位板(28)固接,所述限位伸缩杆(29)与所述检测管(24)连通,所述检测伸缩杆(23)和所述检测管(24)内均存放有液压油;
所述释放组件包括有触发活塞杆(30),所述触发活塞杆(30)密封滑动连接于所述收集筒(15)靠近所述内燃机组件(2)的一侧,所述触发活塞杆(30)与所述收集筒(15)配合形成触发腔室(301),所述触发活塞杆(30)固接有与所述收集筒(15)密封滑动连接的封堵板(31),所述封堵板(31)与镜像分布的所述收集通孔(151)均配合,所述封堵板(31)固接有与所述收集筒(15)密封滑动连接的封堵件(32),所述收集筒(15)设置有与靠近所述动力筒(11)一侧所述收集通孔(151)连通的泄气孔,所述封堵件(32)与所述收集筒(15)的泄气孔配合,所述连接筒(4)与所述连接活塞杆(5)远离相邻拉簧的一侧配合形成释放腔室(331),所述触发腔室(301)连通有与所述释放腔室(331)连通的触发管(33);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有连接柱(34),所述连接柱(34)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所述连接柱(34)与所述底座(1)之间固接有拉簧,所述连接柱(34)转动连接有传动轴(35),所述传动轴(35)固接有内燃带轮(36)和发电带轮(37),所述内燃带轮(36)与所述内燃机组件(2)的输出轴之间通过带轮和皮带传动,所述发电机组件(3)的输入轴限位转动连接有花键带轮(38),所述花键带轮(38)与所述发电带轮(37)之间通过皮带传动,镜像分布的所述花键件(9)靠近所述花键带轮(38)一端的相背侧均滑动连接有花键块(39),所述花键块(39)与相邻所述花键件(9)之间固接有弹簧,所述花键带轮(38)设置有环形等距且与所述花键块(39)配合的花键槽
所述内燃带轮(36)与所述内燃机组件(2)输出轴之间的传动比大于所述发电带轮(37)与所述花键带轮(38)之间的传动比,用于使所述内燃机组件(2)的输出轴与所述发电机组件(3)的输入轴存在转速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静音结构的发电机组,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设置于所述排气件(10)的降噪组件,所述降噪组件用于减小所述排气件(10)工作时的噪音,所述降噪组件包括有降噪筒(40),所述降噪筒(40)固接于所述排气件(10)内,所述降噪筒(40)远离所述内燃机组件(2)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分布的共振槽,所述排气件(10)滑动连接有与所述降噪筒(40)配合的调节件(41),所述调节件(41)、所述排气件(10)和所述降噪筒(40)配合形成降噪腔室(411),所述降噪筒(40)内靠近所述内燃机组件(2)的一侧固接有调节伸缩杆(42),所述调节伸缩杆(42)的伸缩端于所述降噪筒(40)相邻的共振槽内滑动并与所述调节件(41)固接,所述调节伸缩杆(42)固定部远离所述底座(1)的一侧连通有调节管(43),所述内燃机组件(2)设置有用于监测其输出轴转速的监测组件,所述排气件(10)设置有用于清理所述降噪筒(40)的清理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静音结构的发电机组,其特征是:所述监测组件包括有检测环(44),所述检测环(44)固接于所述内燃机组件(2)的输出轴,所述内燃机组件(2)固接有与所述检测环(44)密封转动连接的收集环(45),所述收集环(45)与所述检测环(44)配合形成检测腔室(451),所述检测腔室(451)内存放有液压油,所述收集环(45)固接有与所述检测腔室(451)连通的检测液压筒(46),所述检测液压筒(46)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检测活塞(47),且二者之间固接有弹簧,所述检测液压筒(46)与所述检测活塞(47)靠近相邻弹簧的一侧配合形成监测腔室(471),所述调节管(43)和所述监测腔室(471)内均存放有液压油,所述监测腔室(471)与所述调节管(4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静音结构的发电机组,其特征是:所述清理组件包括有清理筒(48),所述清理筒(48)固接于所述排气件(10)内,所述清理筒(48)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清理活塞杆(49),且二者之间固接有弹簧,所述清理活塞杆(49)固接有清理环(50),所述清理环(50)与所述降噪筒(40)配合,所述清理活塞杆(49)远离所述清理环(50)的一侧设置有通孔,且该通孔处密封滑动连接有复位块(491),所述复位块(491)与所述清理筒(48)配合,所述清理筒(48)连通有与远离所述动力筒(11)一侧所述收集通孔(151)连通的清理管(51)。

说明书全文

一种含静音结构的发电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公开了涉及发电机组技术领域的一种含静音结构的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0002] 发电机组是一种将化学能源转换成电能的一种机械设备,其通常由内燃机、发电机和控制柜组成,其通过内燃机做功带动发电机的输入轴转动进行发电,在现有技术中,为保证内燃机与发电机之间的传动效率,内燃机的输出轴与发电机的输入轴之间通常为硬性连接,而内燃机在启动时,其震动幅度大,内燃机的震动通过其输出轴传递至发电机的输入轴,长此以往,会导致发电机的输入轴发生扭曲变形,影响发电机组的正常使用,同时在发电机组输入轴高速转动时,由于扭曲导致其所受离心不均,易发生危险。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静音结构的发电机组,以克服发电机组的内燃机在启动时振幅过大导致发电机输入轴扭曲变形的缺点。
[0004] 一种含静音结构的发电机组,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减震组件,所述底座通过所述减震组件设置有内燃机组件,所述底座固接有发电机组件,所述内燃机组件和所述发电机组件内共同设置有散热管路,所述发电机组件靠近所述内燃机组件的一侧固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贯穿式密封滑动连接有连接活塞杆,所述连接活塞杆靠近所述发电机组件的一侧与所述连接筒之间固接有拉簧,所述连接活塞杆固接有连接环,所述发电机组件的输入轴滑动连接有与所述连接环转动连接的主连接盘,所述内燃机组件的输出轴固接有与所述主连接盘配合的次连接盘,所述主连接盘固接有镜像分布且与所述发电机组件的输入轴限位滑动连接的花键件,所述内燃机组件固接并连通有排气件,所述内燃机组件设置有为所述连接活塞杆移动提供动力的动力组件,所述底座设置有用于辅助所述主连接盘与所述次连接盘对接的连接组件。
[0005] 进一步的是,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有动力筒,所述动力筒固接于所述底座,所述动力筒靠近所述内燃机组件的一侧密封滑动连接有动力板,所述动力板球接有与所述内燃机组件球接的球柱,所述动力筒远离所述内燃机组件的一侧密封滑动连接有动力活塞,所述动力筒、所述动力板和所述动力活塞配合形成挤压腔室,所述挤压腔室内存放有液压油,所述动力筒和所述动力活塞配合形成动力腔室,所述动力筒远离所述内燃机组件的一侧设置有镜像分布且与所述动力腔室连通的散热通孔,镜像分布的所述散热通孔分别设置有连通方向相反的单向,镜像分布的所述散热通孔均与所述内燃机组件和所述发电机组件内的散热管路连通,所述底座固接有收集筒,所述收集筒密封滑动连接有收集活塞,所述动力活塞与所述收集活塞固接,所述收集活塞设置有通孔,且该通孔处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收集筒设置有镜像分布的收集通孔,镜像分布的所述收集通孔均设置有与所述收集活塞单向阀的连通方向相同的单向阀,所述连接筒和所述连接活塞杆靠近相邻拉簧的一侧配合形成连接腔室,靠近所述动力筒一侧的所述收集通孔连通有与所述连接腔室连通的连接管,所述收集筒设置有防止所述发电机组件损坏的释放组件。
[0006] 进一步的是,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有矩形分布的减震,矩形分布的所述减震块均固接于所述内燃机组件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矩形分布的所述减震块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均固接有弹性柱,所述底座固接有矩形分布且与相邻所述减震块密封滑动连接的减震筒,所述减震筒内远离所述内燃机组件的一侧密封滑动连接有减震活塞,所述减震活塞与相邻所述减震筒之间固接有镜像分布的弹簧,所述减震活塞靠近所述内燃机组件的一侧、相邻所述减震筒、相邻所述减震块和相邻所述弹性柱配合形成减震腔室,所述减震腔室内存放有液压油,所述连接筒设置有防止所述发电机组件损坏的限位组件。
[0007] 进一步的是,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检测伸缩杆,所述检测伸缩杆固接于其中一个所述减震筒,所述检测伸缩杆内固接有弹簧,所述检测伸缩杆连通有检测管,所述检测伸缩杆的伸缩端与相邻的所述减震活塞配合,所述连接筒靠近所述内燃机组件的一侧固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滑动连接有镜像分布的限位块,镜像分布的所述限位块均滑动连接有与所述连接环配合的楔块,所述限位块与相邻所述楔块之间固接有弹簧,所述支撑块滑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有镜像分布且分别与相邻所述限位块配合的通槽,所述支撑块固接有限位伸缩杆,所述限位伸缩杆的伸缩端与所述限位板固接,所述限位伸缩杆与所述检测管连通,所述检测伸缩杆和所述检测管内均存放有液压油。
[0008] 进一步的是,所述释放组件包括有触发活塞杆,所述触发活塞杆密封滑动连接于所述收集筒靠近所述内燃机组件的一侧,所述触发活塞杆与所述收集筒配合形成触发腔室,所述触发活塞杆固接有与所述收集筒密封滑动连接的封堵板,所述封堵板与镜像分布的所述收集通孔均配合,所述封堵板固接有与所述收集筒密封滑动连接的封堵件,所述收集筒设置有与靠近所述动力筒一侧所述收集通孔连通的泄气孔,所述封堵件与所述收集筒的泄气孔配合,所述连接筒与所述连接活塞杆远离相邻拉簧的一侧配合形成释放腔室,所述触发腔室连通有与所述释放腔室连通的触发管。
[0009] 进一步的是,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底座之间固接有拉簧,所述连接柱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固接有内燃带轮和发电带轮,所述内燃带轮与所述内燃机组件的输出轴之间通过带轮和皮带传动,所述发电机组件的输入轴限位转动连接有花键带轮,所述花键带轮与所述发电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镜像分布的所述花键件靠近所述花键带轮一端的相背侧均滑动连接有花键块,所述花键块与相邻所述花键件之间固接有弹簧,所述花键带轮设置有环形等距且与所述花键块配合的花键槽
[0010] 进一步的是,所述内燃带轮与所述内燃机组件输出轴之间的传动比大于所述发电带轮与所述花键带轮之间的传动比,用于使所述内燃机组件的输出轴与所述发电机组件的输入轴存在转速差。
[0011] 进一步的是,该设备还包括有设置于所述排气件的降噪组件,所述降噪组件用于减小所述排气件工作时的噪音,所述降噪组件包括有降噪筒,所述降噪筒固接于所述排气件内,所述降噪筒远离所述内燃机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分布的共振槽,所述排气件滑动连接有与所述降噪筒配合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所述排气件和所述降噪筒配合形成降噪腔室,所述降噪筒内靠近所述内燃机组件的一侧固接有调节伸缩杆,所述调节伸缩杆的伸缩端于所述降噪筒相邻的共振槽内滑动并与所述调节件固接,所述调节伸缩杆固定部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连通有调节管,所述内燃机组件设置有用于监测其输出轴转速的监测组件,所述排气件设置有用于清理所述降噪筒的清理组件。
[0012] 进一步的是,所述监测组件包括有检测环,所述检测环固接于所述内燃机组件的输出轴,所述内燃机组件固接有与所述检测环密封转动连接的收集环,所述收集环与所述检测环配合形成检测腔室,所述检测腔室内存放有液压油,所述收集环固接有与所述检测腔室连通的检测液压筒,所述检测液压筒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检测活塞,且二者之间固接有弹簧,所述检测液压筒与所述检测活塞靠近相邻弹簧的一侧配合形成监测腔室,所述调节管和所述监测腔室内均存放有液压油,所述监测腔室与所述调节管连通。
[0013] 进一步的是,所述清理组件包括有清理筒,所述清理筒固接于所述排气件内,所述清理筒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清理活塞杆,且二者之间固接有弹簧,所述清理活塞杆固接有清理环,所述清理环与所述降噪筒配合,所述清理活塞杆远离所述清理环的一侧设置有通孔,且该通孔处密封滑动连接有复位块,所述复位块与所述清理筒配合,所述清理筒连通有与远离所述动力筒一侧所述收集通孔连通的清理管。
[0014]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在内燃机组件启动时解除其输出轴与发电机组件输入轴的连接,防止内燃机组件的震动传递至其输出轴与发电机组件输入轴连接处,导致二者的连接处发生形变,影响正常工作。
[0015] 通过将内燃机组件的震动转化为其和发电机组件内冷却油路中冷却剂循环的动力,根据内燃机组件震动的频率调节冷却剂循环的速度,为各个状态的内燃机组件和发电机组件均提供合适的散热;
[0016] 根据内燃机组件工作过程中的振幅,改变主连接盘与次连接盘的连接关系,保护内燃机组件与发电机组件的连接处不受震动的损坏;
[0017] 通过带动发电机组件的输入轴转动,防止内燃机组件的输出轴与发电机组件的输入轴转速差异过大导致主连接盘与次连接盘难以对接。
[0018] 根据内燃机组件输出轴的转速调节降噪筒震动的频率,提高吸收不同频率噪音的范围,减少噪音传播。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动力筒、减震筒和调节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发明连接筒、连接活塞杆和连接环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0022] 图4为本发明动力筒、动力板和球柱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0023] 图5为本发明减震块、弹性柱和减震筒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0024] 图6为本发明支撑块、限位块和限位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7为本发明楔块、限位板和限位伸缩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8为本发明触发活塞杆、封堵板和封堵件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0027] 图9为本发明内燃带轮、发电带轮和花键带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0为本发明花键件、花键带轮和花键块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0029] 图11为本发明排气件、降噪筒和调节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2为本发明调节件、调节伸缩杆和调节管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0031] 图13为本发明检测环、收集环和检测液压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4为本发明清理筒、清理活塞杆和复位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 以上附图中:1‑底座,2‑内燃机组件,3‑发电机组件,4‑连接筒,5‑连接活塞杆,6‑连接环,7‑主连接盘,8‑次连接盘,9‑花键件,10‑排气件,11‑动力筒,12‑动力板,13‑球柱,14‑动力活塞,141‑挤压腔室,142‑动力腔室,143‑散热通孔,15‑收集筒,151‑收集通孔,16‑收集活塞,17‑连接管,171‑连接腔室,18‑减震块,19‑弹性柱,20‑减震筒,21‑减震活塞,22‑减震腔室,23‑检测伸缩杆,24‑检测管,25‑支撑块,26‑限位块,27‑楔块,28‑限位板,281‑通槽,29‑限位伸缩杆,30‑触发活塞杆,301‑触发腔室,31‑封堵板,32‑封堵件,33‑触发管,
331‑释放腔室,34‑连接柱,35‑传动轴,36‑内燃带轮,37‑发电带轮,38‑花键带轮,39‑花键块,40‑降噪筒,41‑调节件,411‑降噪腔室,42‑调节伸缩杆,43‑调节管,44‑检测环,45‑收集环,451‑检测腔室,46‑检测液压筒,47‑检测活塞,471‑监测腔室,48‑清理筒,49‑清理活塞杆,491‑复位块,50‑清理环,51‑清理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5]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6] 实施例1:一种含静音结构的发电机组,如图1‑图3所示,包括有底座1,底座1左侧的中部设置有减震组件,减震组件用于减小内燃机组件2震动传递至地面,底座1通过减震组件设置有内燃机组件2,底座1右侧的中部通过支架固接有发电机组件3,发电机组件3与底座1的支架之间固接有用于减震的橡胶垫,内燃机组件2和发电机组件3内共同设置有用于在内燃机组件2和发电机组件3工作时进行降温的散热管路,发电机组件3的左侧通过支架固接有连接筒4,连接筒4贯穿式密封滑动连接有连接活塞杆5,连接活塞杆5的右侧与连接筒4之间固接有拉簧,用于在内燃机组件2震动剧烈时带动连接活塞杆5右移,连接活塞杆5的左侧固接有连接环6,发电机组件3的输入轴滑动连接有主连接盘7,主连接盘7与连接环
6转动连接,主连接盘7的左侧设置有镜像分布的凸起,内燃机组件2的输出轴固接有次连接盘8,次连接盘8设置有环形分布的通孔,主连接盘7的两个凸起分别与次连接盘8上相邻的通孔配合,当主连接盘7的两个凸起分别进入次连接盘8相邻的通孔内时,次连接盘8转动带动主连接盘7转动,主连接盘7的中部固接有镜像分布的两个花键件9,花键件9与发电机组件3的输入轴限位滑动连接,内燃机组件2的上侧固接并连通有用于将其内气体排出的排气件10,内燃机组件2设置有为连接活塞杆5移动提供动力的动力组件,底座1设置有用于辅助主连接盘7与次连接盘8对接的连接组件。
[0037] 如图2‑图4所示,动力组件包括有动力筒11,动力筒11通过支架固接于底座1的左部,动力筒11的上部密封滑动连接有动力板12,动力板12上侧的中部球接有球柱13,球柱13与内燃机组件2的底部球接,动力筒11的下部密封滑动连接有动力活塞14,动力筒11、动力板12的下侧和动力活塞14的上侧配合形成挤压腔室141,挤压腔室141内存放有液压油,动力筒11和动力活塞14的下侧配合形成动力腔室142,动力筒11内的下侧设置有镜像分布的两个散热通孔143,两个散热通孔143均与动力腔室142连通,两个散热通孔143分别设置有连通方向相反的单向阀,两个散热通孔143均与内燃机组件2和发电机组件3内的散热管路连通,散热管路中循环流动有冷却剂,且散热管路中设置有现有用于对其内冷却剂散热的机构,动力活塞14下移,动力腔室142体积减小,将动力腔室142内的冷却剂通过一侧的散热通孔143和其单向阀进入散热管路中,动力活塞14上移,使动力腔室142体积增大并通过另一侧的散热通孔143和其单向阀将散热管路中的冷却剂抽出,底座1通过支架固接有收集筒15,收集筒15内的中部密封滑动连接有与动力活塞14固接的收集活塞16,收集活塞16设置有通孔,且该通孔处设置有自下向上连通的单向阀,收集筒15上部设置有左右镜像分布的两个收集通孔151,两个收集通孔151均设置有自下而上连通的单向阀,连接筒4和连接活塞杆5的右侧配合形成连接腔室171,左侧的收集通孔151连通有连接管17,连接管17与连接腔室171连通,收集筒15设置有防止发电机组件3损坏的释放组件。
[0038] 如图2和图5所示,减震组件包括有矩形分布的四个减震块18,矩形分布的减震块18分别固接于内燃机组件2下侧的四周,四个减震块18下侧的中部均固接有弹性柱19,弹性柱19为橡胶材质,底座1的左部固接有矩形分布的四个减震筒20,减震筒20与相邻的减震块
18密封滑动连接,减震筒20内的下部密封滑动连接有减震活塞21,减震活塞21的上下两侧与相邻减震筒20之间均固接有弹簧,减震活塞21的上侧面、相邻减震筒20、相邻减震块18和相邻弹性柱19配合形成减震腔室22,减震腔室22内存放有液压油,连接筒4设置有防止发电机组件3损坏的限位组件。
[0039] 如图5‑图7所示,限位组件包括有检测伸缩杆23,检测伸缩杆23固接于右侧前部减震筒20的下部,检测伸缩杆23内固接有弹簧,且检测伸缩杆23的伸缩部和固定部之间存在阻尼,用于使检测伸缩杆23的伸缩端缓慢复位,检测伸缩杆23的下侧连通有检测管24,检测伸缩杆23的伸缩端与相邻的减震活塞21配合,且初始时检测伸缩杆23的伸缩端与相邻减震活塞21的下侧面接触,当减震活塞21向下移动时,将检测伸缩杆23的伸缩端向下挤压,使检测伸缩杆23的伸缩端收缩,连接筒4上侧的左部通过支架固接有支撑块25,支撑块25滑动连接有镜像分布的两个限位块26,两个限位块26的下部均滑动连接有楔块27,楔块27与连接环6配合,前侧的楔块27将连接环6限位,防止主连接盘7与次连接盘8接触,当主连接盘7与次连接盘8接触并传动后,后侧的楔块27将连接环6限位,保持主连接盘7与次连接盘8传动,限位块26与相邻楔块27的上侧面之间固接有弹簧,支撑块25的上侧滑动连接有限位板28,限位板28设置有镜像分布的两个通槽281,两个通槽281分别与两个限位块26配合,当限位板28后移时,限位板28通过两个通槽281带动前侧限位块26下降,后侧限位块26上升,支撑块25上侧的中部固接有限位伸缩杆29,限位伸缩杆29的伸缩端与限位板28固接,限位伸缩杆29的前侧与检测管24连通,检测伸缩杆23和检测管24内均存放有液压油。
[0040] 如图3、图4和图8所示,释放组件包括有触发活塞杆30,触发活塞杆30密封滑动连接于收集筒15上侧的右部,触发活塞杆30的右侧与收集筒15配合形成触发腔室301,触发活塞杆30固接有封堵板31,封堵板31与收集筒15密封滑动连接,封堵板31与两个收集通孔151均配合,且初始时,封堵板31将右侧的收集通孔151封堵,封堵板31左侧的中部固接有封堵件32,封堵件32与收集筒15密封滑动连接,收集筒15上部的左侧设置有泄气孔,泄气孔与左侧的收集通孔151连通,且泄气孔位于左侧收集通孔151单向阀的上方,封堵件32与收集筒15的泄气孔配合,当封堵件32左移且与泄气孔失去接触后,封堵件32解除对泄气孔的封堵,连接管17通过左侧的收集通孔151和泄气孔与外界连通,连接筒4与连接活塞杆5右部的左侧配合形成释放腔室331,触发腔室301连通有触发管33,触发管33与释放腔室331连通,在连接活塞杆5左移过程中挤压释放腔室331内的气体通过触发管33输送至触发腔室301,使触发腔室301内气压增大并推动触发活塞杆30左移。
[0041] 如图2、图9和图10所示,连接组件包括有连接柱34,连接柱34滑动连接于底座1的右部,连接柱34与底座1之间固接有拉簧,连接柱34的上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35,传动轴35自左向右依次固接有内燃带轮36和发电带轮37,内燃带轮36与内燃机组件2的输出轴之间通过带轮和皮带传动,发电机组件3的输入轴限位转动连接有花键带轮38,花键带轮38与发电带轮37之间通过皮带传动,内燃带轮36与内燃机组件2输出轴之间的传动比大于发电带轮37与花键带轮38之间的传动比,用于使内燃机组件2的输出轴与发电机组件3的输入轴存在转速差,两个花键件9左部的相背侧均滑动连接有花键块39,花键块39与相邻的花键件9之间固接有弹簧,花键块39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斜面,花键块39的斜面用于在花键件9带动相邻花键块39右移时,花键块39的斜面与花键带轮38接触并被其向相邻花键件9内挤压,并在花键带轮38转动至其花键槽与相邻花键块39对应时,花键块39在相邻弹簧的作用下进入花键带轮38相邻的花键槽内,花键带轮38设置有环形等距的花键槽,花键块39与花键带轮38上相邻的花键槽配合,初始时两个花键块39均位于花键带轮38相邻的两个花键槽内,花键带轮38转动并通过两个花键块39带动发电机组件3的输入轴转动。
[0042] 当需要利用发电机组发电时,使用人员通过运输车将装置运输至需要发电的地点,随后使用人员启动内燃机组件2,内燃机组件2在初始启动时,内燃机组件2受到往复惯性力和离心惯性力的作用会上下抖动,震动幅度大,同时震动频率低,该情况下,若内燃机组件2的输出轴与发电机组件3的输入轴为固接状态,发电机组件3的输入轴会受到内燃机组件2震动产生的力,导致发电机组件3的输入轴与内燃机组件2的输出轴发生形变,解决方式如下:在内燃机组件2启动时,内燃机组件2带动四个减震块18上下往复移动,当减震块18下移时,减震块18带动相邻弹性柱19下移,压缩相邻减震腔室22内的液压油,液压油压力升高使相邻弹性柱19形变,随着减震块18下移,减震腔室22内的液压油将相邻的减震活塞21向下推动,压缩减震活塞21下侧的弹簧,右前侧的减震活塞21将相邻检测伸缩杆23的伸缩端向下推动,挤压检测伸缩杆23内的液压油通过检测管24流向限位伸缩杆29,限位伸缩杆29的伸缩端伸出并带动限位板28后移,限位板28通过两个通槽281带动其前侧限位块26下移,后侧限位块26上升,限位块26带动相邻的楔块27同步移动,前侧的楔块27与连接环6的左侧接触将其限位,当减震块18上移时,减震块18通过液压油带动相邻减震活塞21上移,减震活塞21下侧弹簧复位同时压缩其上侧的弹簧,此时右前侧的减震活塞21与检测伸缩杆23的伸缩端失去接触,检测伸缩杆23的伸缩端缓慢伸出,由于检测伸缩杆23的伸缩部与固定部之间存在阻尼,检测伸缩杆23的伸缩部复位的速度慢于内燃机组件2震动带动减震活塞
21上下移动的速度,使得检测伸缩杆23的伸缩端在未伸出时便被压收缩,使其近似始终处于收缩状态。
[0043] 在内燃机组件2启动后,内燃机组件2通过球柱13带动动力板12上下往复移动,在动力板12下移时,动力板12通过挤压腔室141的液压油推动动力活塞14下移,动力活塞14将动力腔室142内的冷却剂通过一侧散热通孔143的单向阀挤压排出,同时动力活塞14带动收集活塞16下移,收集活塞16的单向阀开启并将外界气体吸入收集筒15与收集活塞16之间,随后在动力板12上移时,动力板12通过液压油带动动力活塞14上移,动力腔室142体积增大并通过另一侧散热通孔143的单向阀将散热管路中的冷却剂抽入,动力活塞14带动收集活塞16上移,收集活塞16的单向阀闭合,同时将其与收集筒15之间的气体通过左侧收集通孔151的单向阀和连接管17挤压至连接腔室171,使得连接腔室171内气压增大,连接腔室171内的气体有将连接活塞杆5向左推动的趋势。
[0044] 当内燃机组件2运动平稳后,减震块18上下移动幅度减小,此时减震块18移动带动相邻弹性柱19形变,减震活塞21静止,此时检测伸缩杆23的伸缩端缓慢伸出并逐渐与相邻减震活塞21接触,随着检测伸缩杆23的伸缩端伸出,检测伸缩杆23通过检测管24将限位伸缩杆29内的液压油抽出,限位伸缩杆29的伸缩端带动限位板28前移,限位板28通过通槽281带动前侧限位块26上移,后侧限位块26下移,限位块26带动相邻楔块27同步移动,此时前侧楔块27与连接环6失去接触并解除对其的限位,连接活塞杆5向左移动,此时连接环6在连接活塞杆5的推动下左移,连接环6与后侧楔块27的斜面接触并将其向上挤压,压缩后侧楔块27相邻的弹簧,连接环6带动主连接盘7及其上零件左移,主连接盘7的凸起逐渐进入次连接盘8上相邻的通孔内,此时连接环6与后侧楔块27失去接触,后侧楔块27在相邻弹簧的作用下下移将连接环6限位,内燃机组件2的输出轴带动次连接盘8转动,次连接盘8带动主连接盘7转动,主连接盘7带动发电机组件3的输入轴转动进行发电。
[0045] 在连接活塞杆5左移的过程中,释放腔室331体积减小,释放腔室331内气体压力升高,释放腔室331内的气体通过触发管33流向触发腔室301,直至主连接盘7与次连接盘8接触时,触发腔室301内气体推动触发活塞杆30左移,触发活塞杆30带动封堵板31和封堵件32左移,封堵板31解除对右侧收集通孔151的封堵,并将左侧收集通孔151封堵,同时封堵件32解除对泄气孔的封堵,此时连接腔室171通过连接管17和泄气孔与外界连通,连接腔室171内气压小于连接活塞杆5相邻拉簧的拉力,连接活塞杆5在相邻拉簧的作用下有右移的趋势,连接环6的右侧与后侧的楔块27接触。
[0046] 在内燃机组件2工作过程中,内燃机组件2由于散热不良或需要停机时,内燃机组件2的震动幅度增大,为防止内燃机组件2的震动对发电机组件3造成损坏,解决方式如下:当内燃机组件2震动幅度增大时,重复以下缓冲步骤,即内燃机组件2带动四个减震块18上下往复移动,当右前侧减震块18下移时,右前侧减震块18带动相邻弹性柱19下移,通过右前侧减震腔室22内的液压油将相邻的减震活塞21向下推动,压缩右前侧减震活塞21下侧的弹簧,减震活塞21推动检测伸缩杆23的伸缩端收缩,检测伸缩杆23内的液压油通过检测管24输送至限位伸缩杆29,限位伸缩杆29的伸缩端带动限位板28后移,限位板28通过通槽281带动后侧限位块26上移,前侧限位块26下移,限位块26带动相邻楔块27同步移动,后侧楔块27逐渐与连接环6失去接触并解除对其的限位,此时连接环6在连接活塞杆5相邻拉簧的作用下右移,连接环6沿前侧楔块27的斜面挤压,使前侧楔块27上移并压缩其相邻弹簧,当连接环6移动至前侧楔块27的右侧并复位时,前侧楔块27在相邻弹簧的作用下下移,前侧楔块27与连接环6的左侧面接触并将其限位,在连接活塞杆5右移的同时,连接腔室171内的气体通过连接管17和泄气孔排出至外界,此时使用人员观察到发电机组件3停止运行后,停止内燃机组件2并进行检修与保养。
[0047] 在主连接盘7与次连接盘8之间距离逐渐减小时,由于次连接盘8转速快,导致主连接盘7难以与次连接盘8配合,解决方式如下:在内燃机组件2的输出轴转动时,内燃机组件2的输出轴通过带轮和皮带带动内燃带轮36、传动轴35和发电带轮37转动,发电带轮37通过皮带带动花键带轮38转动,花键带轮38带动发电机组件3的输入轴转动,由于内燃带轮36与发电带轮37直径不同,使得次连接盘8相对于主连接盘7缓慢转动,此时连接环6推动主连接盘7左移,主连接盘7带动两个花键件9左移,花键件9带动相邻花键块39左移,待主连接盘7与次连接盘8接触时,花键块39与花键带轮38的凹槽失去接触,此时花键带轮38与发电机组件3的输入轴失去传动,内燃机组件2的输出轴通过次连接盘8和主连接盘7带动发电机组件3的输入轴转动,待工作结束后,使用人员停止内燃机组件2,重复上述停机步骤,使主连接盘7与次连接盘8解除配合并复位。
[0048]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图2、图11和图12所示,该设备还包括有设置于排气件10的降噪组件,降噪组件用于减小排气件10工作时的噪音,降噪组件包括有降噪筒40,降噪筒40固接于排气件10内,降噪筒40的上部设置有环形分布的共振槽,排气件10的上部滑动连接有调节件41,调节件41与降噪筒40配合,调节件41由圆筒和圆环组成,调节件41圆环的内侧与降噪筒40的外侧面接触,调节件41圆筒的外侧与排气件10的内侧接触,初始时降噪筒40共振槽外周空气层的厚度与降噪筒40和调节件41圆筒的距离相等,调节件
41、排气件10和降噪筒40配合形成降噪腔室411,降噪筒40内的下部固接有调节伸缩杆42,调节伸缩杆42的伸缩端与调节件41的圆环固接,调节伸缩杆42的伸缩端于降噪筒40相邻的共振槽内滑动,调节伸缩杆42固定部的上部连通有调节管43,内燃机组件2设置有用于监测其输出轴转速的监测组件,排气件10设置有用于清理降噪筒40的清理组件。
[0049] 如图2、图12和图13所示,监测组件包括有检测环44,检测环44固接于内燃机组件2的输出轴,内燃机组件2右侧的中部固接有收集环45,收集环45与检测环44密封转动连接,检测环44由开有环形槽的圆环及其上环形分布的矩形板组成,检测环44的矩形板用于带动检测腔室451内液压油转动,收集环45与检测环44配合形成检测腔室451,检测腔室451内存放有液压油,收集环45的上部固接有检测液压筒46,检测液压筒46与检测腔室451连通,检测液压筒46内的下部密封滑动连接有检测活塞47,且检测液压筒46与检测活塞47的上侧面之间固接有弹簧,检测液压筒46与检测活塞47的上侧面配合形成与调节管43连通的监测腔室471,调节管43和监测腔室471内均存放有液压油。
[0050] 如图12和图14所示,清理组件包括有清理筒48,清理筒48固接于排气件10内的下部,清理筒48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清理活塞杆49,且清理筒48与清理活塞杆49之间固接有弹簧,清理活塞杆49的上部固接有清理环50,清理环50与降噪筒40配合,随着清理环50上下移动对降噪筒40的内壁进行清理,清理活塞杆49的下部设置有通孔,且该通孔处密封滑动连接有复位块491,复位块491为磁块,清理筒48内的下侧为,复位块491与清理筒48配合,当清理活塞杆49在相邻弹簧作用下带动复位块491下移并于清理筒48的下侧面接触时,复位块491与清理筒48吸引,使复位块491相对于清理活塞杆49下移并将其通孔封堵,清理筒48连通有清理管51,清理管51与右侧的收集通孔151连通。
[0051] 在内燃机组件2工作时,内燃机组件2通过排气件10将其内气体排出,但是在内燃机组件2工作过程中,内燃机组件2由于震动会产生噪音,内燃机组件2的噪音在经过排气件10处理后幅度降低,减小噪音排出的方式如下:在气体经过排气件10时,排气件10内的气体在经过降噪筒40时,会使降噪筒40产生震动,降噪筒40的震动会抵消噪音,当降噪筒40的震动频率与噪音频率一致时,此时对噪音的吸收效果最佳,由于噪音频率与内燃机组工作时曲轴的转速成正比,同时根据亥姆霍兹共振器的原理,降噪筒40的震动频率与其外侧空气层的厚度成正比。
[0052] 在内燃机组件2的输出轴转动时,内燃机组件2的输出轴带动检测环44转动,检测环44带动检测腔室451内的液压油转动,检测腔室451内的液压油受到离心力作用,液压油通过收集环45进入检测液压筒46内,检测液压筒46内液压油体积增大推动检测活塞47上移并压缩其相邻弹簧,监测腔室471体积减小并通过调节管43将其内的液压油输送至调节伸缩杆42的上部,调节伸缩杆42的伸缩端带动调节件41下移,使得降噪筒40共振槽上部相邻空气层的厚度增大,进而使得降噪筒40震动频率增大,通过检测内燃机组件2输出轴转动的速度,调节降噪筒40相邻空气层的厚度,进而调节降噪筒40震动的频率,适应对不同频率噪音的吸收。
[0053] 在封堵板31左移解除对右侧收集通孔151的封堵后,随着收集活塞16上下往复移动,收集活塞16与收集筒15之间的气体通过右侧收集通孔151和清理管51进入清理筒48内,清理筒48内气压升高并推动清理活塞杆49上移,压缩清理筒48相邻弹簧,清理活塞杆49带动清理环50上移,清理环50对降噪筒40的内壁进行清理,当清理环50与调节伸缩杆42的伸缩端接触并停止移动后,随着清理筒48内气压升高,清理筒48内气体推动复位块491上移,复位块491解除对清理活塞杆49下部通孔的封堵,使得清理活塞杆49下部的气体通过其通孔流向其上部,清理筒48内气压减小,清理活塞杆49在相邻弹簧的作用下下移,清理活塞杆49的下侧面与清理筒48接触并复位,此时复位块491在其磁力作用下相对于清理活塞杆49下移,并将清理活塞杆49的通孔封堵,随后重复上述步骤对降噪筒40的内侧面进行清理。
[0054]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