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空区防灭火专用抗变形调控装置及方法

申请号 CN202311779253.9 申请日 2023-12-21 公开(公告)号 CN117888940A 公开(公告)日 2024-04-16
申请人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发明人 梁运涛; 苏伟伟; 曹垚林; 任发科; 田富超; 周睿; 王重洋; 郑忠宇; 李杰; 邹永洺; 闫循强;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采空区防灭火专用抗 变形 调控装置,包括连接管路、第一高压注液软管、第二高压注液软管、第三高压注液软管、第四高压注液软管、第五高压注液软管、尾端高压注液软管;连接管路包括实端 头管 以及依次连续且循环往复通过 法兰 盘及 橡胶 垫连接的多根第一连接管、第一分支管、多根第二连接管、第二分支管、多根第三连接管、第三分支管、多根第四连接管、第四分支管、多根第五连接管、过渡管、虚端头管。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采空区防灭火专用抗变形调控装置的调控方法。本发明节约管材、注氮管路布设简单,降低工人劳动量,各分支管、实端头管、虚端头管即使变形也不影响膨胀胶囊组件的封堵,能够保证对采空区注氮 位置 的有效控制。
权利要求

1.一种采空区防灭火专用抗变形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路、第一高压注液软管、第二高压注液软管、第三高压注液软管、第四高压注液软管、第五高压注液软管、尾端高压注液软管;
所述连接管路包括实端头管以及依次连续且循环往复通过法兰盘及橡胶垫连接的多根第一连接管、第一分支管、多根第二连接管、第二分支管、多根第三连接管、第三分支管、多根第四连接管、第四分支管、多根第五连接管、过渡管、虚端头管,直至连接至注氮机上的输出管路;其中,首根第一连接管与实端头管通过法兰盘及橡胶垫相连接,其他第一连接管与虚端头管通过法兰盘及橡胶垫相连接;
在所述实端头管、第一分支管、第二分支管、第三分支管、第四分支管和虚端头管内部分别设有实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第一膨胀胶囊组件、第二膨胀胶囊组件、第三膨胀胶囊组件、第四膨胀胶囊组件和虚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所述实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与实端头管内部连接管相连接,第一膨胀胶囊组件与第一内部连接管相连接,第二膨胀胶囊组件与第二内部连接管相连接,第三膨胀胶囊组件与第三内部连接管相连接,第四膨胀胶囊组件与第四内部连接管相连接,虚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与虚端头管内部连接管相连接;
第一分支管内部还设有第一零号软管,第二分支管内部还设有第二零号软管和第二分支管连接管,第三分支管内部还设有第三零号软管、第三分支管一号连接管和第三分支管二号连接管,第四分支管内部还设有第四零号软管、第四分支管一号连接管、第四分支管二号连接管和第四分支管三号连接管;
在第一连接管内设有一根第一高压注液软管,在第二连接管内设有两根第二高压注液软管,在第三连接管内设有三根第三高压注液软管,在第四连接管内设有四根第四高压注液软管,在第五连接管内设有五根第五高压注液软管;所述过渡管上安装有五根尾端高压注液软管;
所述实端头管内部连接管通过第一连接管内的第一高压注液软管连接至第一分支管内的第一零号软管的一端,第一零号软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管内的一根第二高压注液软管连接至第二分支管的第二零号软管的一端,第一内部连接管通过第二连接管内的另外一根第二高压注液软管连接至第二分支管的第二分支管连接管的一端;第二零号软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接管内的一根第三高压注液软管连接至第三分支管的第三零号软管的一端,第二分支管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另外一根第三高压注液软管连接至第三分支管一号连接管的一端,第二内部连接管通过另外一根第三高压注液软管连接至第三分支管二号连接管的一端;第三零号软管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连接管内的一根第四高压注液软管连接至第四分支管的第四零号软管的一端,第三分支管一号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另外一根第四高压注液软管连接至第四分支管一号连接管的一端,第三分支管二号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另外一根第四高压注液软管连接至第四分支管二号连接管的一端,第三内部连接管通过另外一根第四高压注液软管连接至第四分支管三号连接管的一端;
所述第四零号软管的另一端、第四分支管一号连接管的另一端、第四分支管二号连接管的另一端、第四分支管三号连接管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五连接管内的五根第五高压注液软管与过渡管上的五根尾端高压注液软管相连接;
所述虚端头管内部连接管通过第一连接管内的第一高压注液软管连接至第一分支管内的第一零号软管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空区防灭火专用抗变形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端头管包括实端头管底座和弯头,所述实端头管底座和弯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实端头管底座呈“L”型,包括实端头管横管和实端头管竖管,实端头管横管的一侧开口被封闭,另一侧开口处装有法兰盘,实端头管横管装有法兰盘的开口处设有实端头管挡板,在所述实端头管横管内部设有实端头管分隔板,实端头管分隔板上设有多个氮气通孔,实端头管分隔板与实端头管挡板相连接,将实端头管横管内部分隔为实端头管管线通道和用于氮气流通的实端头管氮气通道,实端头管挡板上设有实端头管内部连接管接口
所述实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设置在实端头管分隔板上方,所述实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包括实端头管空心立柱和实端头管膨胀胶囊,实端头管膨胀胶囊安装在实端头管空心立柱外周,实端头管空心立柱和实端头管膨胀胶囊置于实端头管竖管内部,在所述实端头管空心立柱顶端设有实端头管空心立柱出液口,所述实端头管空心立柱底端与实端头管内部连接管相连接,实端头管内部连接管另外连接至实端头管挡板上的实端头管内部连接管接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空区防灭火专用抗变形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虚端头管包括虚端头管底座和弯头,所述虚端头管底座和弯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弯头呈“L”型,且内部为中空结构,包括竖直管和平管,所述竖直管底端设有内螺纹,且在内螺纹上方设有内过滤网,用于阻挡碎石和碎,水平管的末端为注氮口,在距离水平管的注氮口向内设有外过滤网,用于阻挡碎石和碎煤;在水平管邻近注氮口处沿圆周方向平行开设多个花眼;
所述虚端头管底座呈倒“T”型,包括两侧开口的虚端头管中空直管和虚端头管竖管,所述虚端头管中空直管的两侧开口处分别设有法兰盘及虚端头管挡板,在所述虚端头管中空直管内部设有虚端头管分隔板,虚端头管分隔板上设有多个氮气通孔,虚端头管分隔板的两端分别与虚端头管中空直管两侧的虚端头管挡板相连接,将虚端头管中空直管内部分隔为虚端头管管线通道和用于氮气流通的虚端头管氮气通道,在右侧开口处的虚端头管挡板上设有虚端头管内部连接管接口;
所述虚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设置在虚端头管分隔板上方,所述虚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包括虚端头管空心立柱和虚端头管膨胀胶囊,虚端头管膨胀胶囊安装在虚端头管空心立柱外周,虚端头管空心立柱和虚端头管膨胀胶囊置于虚端头管竖管内部,在所述虚端头管空心立柱顶端设有虚端头管空心立柱出液口,所述虚端头管空心立柱底端与虚端头管内部连接管相连接,虚端头管内部连接管另外连接至虚端头管挡板上的虚端头管内部连接管接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空区防灭火专用抗变形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第四连接管、第五连接管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连接管中空直管和连接管分隔板,连接管中空直管的两端分别设有法兰盘,所述连接管分隔板在连接管中空直管沿轴向固定,连接管分隔板的两端与连接管中空直管的两侧端面平齐,连接管分隔板将连接管中空直管内部分为连接管管线通道和连接管氮气通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空区防灭火专用抗变形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管包括第一底座和弯头,所述第一底座和弯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弯头呈“L”型,且内部为中空结构,包括竖直管和水平管,所述竖直管底端设有内螺纹,且在内螺纹上方设有内过滤网,用于阻挡碎石和碎煤,水平管的末端为注氮口,在距离水平管的注氮口向内设有外过滤网,用于阻挡碎石和碎煤;在水平管邻近注氮口处沿圆周方向平行开设多个花眼;
所述第一底座呈倒“T”型,包括两侧开口的第一中空直管和第一竖管,所述第一中空直管的两侧开口处相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前挡板和第一后挡板,且在第一中空直管的两侧分别设有法兰盘,在所述第一中空直管内部设有第一分隔板,第一分隔板上设有多个第一氮气通孔,第一分隔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前挡板和第一后挡板连接,将第一中空直管内部分为第一分支管管线通道和用于氮气流通的第一分支管氮气通道,在第一前挡板上设有第一内部连接管接口,用于与第一内部连接管相连接,在第一前挡板和第一后挡板的相应位置设有第一零号软管接口,用于与第一零号软管相连接;
所述第一膨胀胶囊组件设置在第一分隔板上方,所述第一膨胀胶囊组件包括第一空心立柱和第一膨胀胶囊,第一膨胀胶囊安装在第一空心立柱外周,第一空心立柱和第一膨胀胶囊置于第一竖管内部,在所述第一空心立柱顶端设有第一空心立柱出液口,所述第一空心立柱底端与第一内部连接管相连接,第一内部连接管另外连接至第一前挡板上的第一内部连接管接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空区防灭火专用抗变形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支管包括第二底座和弯头,所述第二底座和弯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弯头呈“L”型,且内部为中空结构,包括竖直管和水平管,所述竖直管底端设有内螺纹,且在内螺纹上方设有内过滤网,用于阻挡碎石和碎煤,水平管的末端为注氮口,在距离水平管的注氮口向内设有外过滤网,用于阻挡碎石和碎煤;在水平管邻近注氮口处沿圆周方向平行开设多个花眼;
所述第二底座呈倒“T”型,包括两侧开口的第二中空直管和第二竖管,所述第二中空直管的两侧开口处相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第二前挡板和第二后挡板,且在第二中空直管的两侧分别设有法兰盘,在所述第二中空直管内部设有第二分隔板,第二分隔板上设有多个第二氮气通孔,第二分隔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前挡板和第二后挡板连接,将第二中空直管内部分为第二分支管管线通道和用于氮气流通的第二分支管氮气通道,在第二前挡板上设有第二内部连接管接口,用于与第二内部连接管相连接,在第二前挡板和第二后挡板的相应位置设有第二零号软管接口,用于与第二零号软管相连接;在第二前挡板和第二后挡板的第二零号软管接口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二分支管连接管接口,用于与第二分支管连接管相连接;
所述第二膨胀胶囊组件设置在第二分隔板上方,所述第二膨胀胶囊组件包括第二空心立柱和第二膨胀胶囊,第二膨胀胶囊安装在第二空心立柱外周,第二空心立柱和第二膨胀胶囊置于第二竖管内部,在所述第二空心立柱顶端设有第二空心立柱出液口,所述第二空心立柱底端与第二内部连接管相连接,第二内部连接管另外连接至第二前挡板上的第二内部连接管接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空区防灭火专用抗变形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分支管包括第三底座和弯头,所述第三底座和弯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弯头呈“L”型,且内部为中空结构,包括竖直管和水平管,所述竖直管底端设有内螺纹,且在内螺纹上方设有内过滤网,用于阻挡碎石和碎煤,水平管的末端为注氮口,在距离水平管的注氮口向内设有外过滤网,用于阻挡碎石和碎煤;在水平管邻近注氮口处沿圆周方向平行开设多个花眼;
所述第三底座呈倒“T”型,包括两侧开口的第三中空直管和第三竖管,所述第三中空直管的两侧开口处相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第三前挡板和第三后挡板,且在第三中空直管的两侧分别设有法兰盘,在所述第三中空直管内部设有第三分隔板,第三分隔板上设有多个氮气通孔,第三分隔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前挡板和第三后挡板连接,将第三中空直管内部分为第三分支管管线通道和用于氮气流通的第三分支管氮气通道,在第三前挡板上设有第三内部连接管接口,用于与第三内部连接管相连接,在第三前挡板和第三后挡板的相应位置设有第三零号软管接口,用于与第三零号软管相连接;在第三前挡板和第三后挡板的第三内部连接管接口与第三零号软管接口之间分别设有第三分支管一号连接管接口,用于与第三分支管一号连接管相连接;在第三前挡板和第三后挡板的第三内部连接管接口的另一侧分别设有第三分支管二号连接管接口,用于与第三分支管二号连接管相连接;
所述第三膨胀胶囊组件设置在第三分隔板上方,所述第三膨胀胶囊组件包括第三空心立柱和第三膨胀胶囊,第三膨胀胶囊安装在第三空心立柱外周,第三空心立柱和第三膨胀胶囊置于第三竖管内部,在所述第三空心立柱顶端设有第三空心立柱出液口,所述第三空心立柱底端与第三内部连接管相连接,第三内部连接管另外连接至第三前挡板上的第三内部连接管接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空区防灭火专用抗变形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分支管包括第四底座和弯头,所述第四底座和弯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弯头呈“L”型,且内部为中空结构,包括竖直管和水平管,所述竖直管底端设有内螺纹,且在内螺纹上方设有内过滤网,用于阻挡碎石和碎煤,水平管的末端为注氮口,在距离水平管的注氮口向内设有外过滤网,用于阻挡碎石和碎煤;在水平管邻近注氮口处沿圆周方向平行开设多个花眼;
所述第四底座呈倒“T”型,包括两侧开口的第四中空直管和第四竖管,所述第四中空直管的两侧开口处相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第四前挡板和第四后挡板,且在第四中空直管的两侧分别设有法兰盘,在所述第四中空直管内部设有第四分隔板,第四分隔板上设有多个氮气通孔,第四分隔板的两端分别与第四前挡板和第四后挡板连接,将第四中空直管内部分为第四分支管管线通道和用于氮气流通的第四分支管氮气通道,在第四前挡板上设有第四内部连接管接口,用于与第四内部连接管相连接,在第四前挡板和第四后挡板的相应位置设有第四零号软管接口,用于与第四零号软管相连接;在第四前挡板和第四后挡板的第四内部连接管接口与第四零号软管接口之间分别设有第四分支管一号连接管接口,用于与第四分支管一号连接管相连接;在第四前挡板和第四后挡板的第四内部连接管接口的另一侧分别依次设有第四分支管三号连接管接口和第四分支管二号连接管接口,第四分支管二号连接管接口用于与第四分支管二号连接管相连接,第四分支管三号连接管接口用于与第四分支管三号连接管相连接;
所述第四膨胀胶囊组件设置在第四分隔板上方,所述第四膨胀胶囊组件包括第四空心立柱和第四膨胀胶囊,第四膨胀胶囊安装在第四空心立柱外周,第四空心立柱和第四膨胀胶囊置于第四竖管内部,在所述第四空心立柱顶端设有第四空心立柱出液口,所述第四空心立柱底端与第四内部连接管相连接,第四内部连接管另外连接至第四前挡板上的第四内部连接管接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空区防灭火专用抗变形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包括过渡管中空直管和过渡管分隔板,过渡管中空直管的两端分别设有法兰盘,所述过渡管分隔板在过渡管中空直管沿轴向固定,过渡管分隔板的两端与过渡管中空直管的两侧端面平齐,过渡管分隔板将过渡管中空直管内部分为过渡管管线通道和过渡管氮气通道,在所述过渡管中空直管上还设有多个过渡管过线孔,用于安装尾端高压注液软管。
10.一种采空区防灭火专用抗变形调控装置的调控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采空区防灭火专用抗变形调控装置实现,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管件运输、摆放及连接;
根据需要注氮的采煤工作面的进巷长度,计算和设计连接管路中各管路及第一高压注液软管、第二高压注液软管、第三高压注液软管、第四高压注液软管、第五高压注液软管、尾端高压注液软管用量,并运送至进风巷;然后沿进风巷由里向外将连接管路中的各管路进行摆放,以方便后期连接;
在进风巷内部靠近采煤工作面一端摆放实端头管,然后依次连续且循环往复摆放多根第一连接管、第一分支管、多根第二连接管、第二分支管、多根第三连接管、第三分支管、多根第四连接管、第四分支管、多根第五连接管、过渡管、虚端头管,直到停采线;在进风巷内部由里向外开始对各管路及管路内部的高压注液软管、尾端高压注液软管进行连接,各法兰盘之间在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时安装橡胶垫,保证密封性,安装后的连接管路与停采线外的注氮机的输出管路相连通;
S2、各膨胀胶囊组件注液膨胀及连接管路密封性测试;
连接管路安装完成后,对实端头管及所有虚端头管、第一分支管、第二分支管、第三分支管、第四分支管内部的实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第一膨胀胶囊组件、第二膨胀胶囊组件、第三膨胀胶囊组件、第四膨胀胶囊组件和虚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进行高压注液;注液时通过将过渡管上安装的五根尾端高压注液软管分别外接注液进行注液,当注液压达到
5MPa时停止注液,然后控制尾端高压注液软管保持当前注液压力,直到使实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第一膨胀胶囊组件、第二膨胀胶囊组件、第三膨胀胶囊组件、第四膨胀胶囊组件和虚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全部膨胀;然后通过注氮机向连接管路内进行注氮,由于连接管路处于封闭状态,连接管路内的压力将会逐步升高,在连接管路上任意位置通过压力表对压力进行检测,当压力表显示逐步升高时则证明连接管路的气密性满足使用需要,若有某处存在漏气,则可以通过在漏气的法兰盘连接处涂抹泡沫的方法进行检查并进行密封处理,直到其气密性满足使用要求;
S3、采空区注氮及注氮位置切换;
根据需要选择注氮位置,通过控制与需要注氮位置相连接的实端头管或虚端头管或第一分支管或第二分支管或第三分支管或第四分支管相连接的尾端高压注液软管,对实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或第一膨胀胶囊组件或第二膨胀胶囊组件或第三膨胀胶囊组件或第四膨胀胶囊组件或虚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进行卸压,从而实现对需要注氮位置进行注氮,随着采煤工作面的不断推进,向采空区注氮的位置也在不断变换,切换注氮位置时仅需将需要注氮的位置处的膨胀胶囊组件卸压而其他膨胀胶囊组件仍保持膨胀封闭的状态即可。

说明书全文

一种采空区防灭火专用抗变形调控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矿防灭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空区防灭火专用抗变形调控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瓦斯、煤尘、、火和顶板灾害为煤矿五大灾害。其中,煤矿火灾泛指煤矿井下发生的各种火灾,包括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两类。外因火灾是指由外部火源引起的火灾,如电流短路焊接、机械摩擦、违章放炮产生的火焰、瓦斯和煤尘爆炸等都可能引起该类火灾;内因火灾又称自燃火灾,它是指由于煤炭或其他易燃物自身化积热,发生燃烧引起的火灾。内因火灾在煤矿火灾中的发生次数较多,这与其火源相对隐蔽,人员无法有效接近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采煤工作面回采后所形成的采空区内的丟煤,在自身具有自燃属性及一定的条件下就很可能发生自燃,并引起瓦斯爆炸及煤尘爆炸等一系列井下灾害。因此,必须采取针对性的防灭火措施。
[0003] 当前,针对采空区防灭火技术及装备,多采用向采空区布设注氮管路的方式来进行注氮防灭火措施。在注氮方式上分为双根注氮管路交替式注氮和单根注氮管路注氮。其中,双根注氮管路交替式注氮即在第一根管路进入采空区一定距离后,开始向采空区内注氮,同时在第一根管路一定距离处布设第二根注氮管路,当第二根管路进入采空区一定距离后,停止第一根管路注氮并利用第二根管路向采空区内注氮,如此循环,直到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单根注氮管路注氮是只在采空区内布设一条注氮管路,并在注氮管路内设置若干分支和机械式开关,通过控制这些开关来达到改变注氮位置的目的。这两种注氮方式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前者的管路利用率较低,管材消耗量大,工人的管路铺设劳动量大;后者的机械式开关极易被垮落的顶板岩石挤压变形,以及分支管路被碎石或碎煤堵死,进而导致机械开关的失灵和注氮位置的不可控。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空区防灭火专用抗变形调控装置及方法。
[0005]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采空区防灭火专用抗变形调控装置,包括连接管路、第一高压注液软管、第二高压注液软管、第三高压注液软管、第四高压注液软管、第五高压注液软管、尾端高压注液软管;
[0006] 所述连接管路包括实端头管以及依次连续且循环往复通过法兰盘及橡胶垫连接的多根第一连接管、第一分支管、多根第二连接管、第二分支管、多根第三连接管、第三分支管、多根第四连接管、第四分支管、多根第五连接管、过渡管、虚端头管,直至连接至注氮机上的输出管路;其中,首根第一连接管与实端头管通过法兰盘及橡胶垫相连接,其他第一连接管与虚端头管通过法兰盘及橡胶垫相连接;
[0007] 在所述实端头管、第一分支管、第二分支管、第三分支管、第四分支管和虚端头管内部分别设有实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第一膨胀胶囊组件、第二膨胀胶囊组件、第三膨胀胶囊组件、第四膨胀胶囊组件和虚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所述实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与实端头管内部连接管相连接,第一膨胀胶囊组件与第一内部连接管相连接,第二膨胀胶囊组件与第二内部连接管相连接,第三膨胀胶囊组件与第三内部连接管相连接,第四膨胀胶囊组件与第四内部连接管相连接,虚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与虚端头管内部连接管相连接;
[0008] 第一分支管内部还设有第一零号软管,第二分支管内部还设有第二零号软管和第二分支管连接管,第三分支管内部还设有第三零号软管、第三分支管一号连接管和第三分支管二号连接管,第四分支管内部还设有第四零号软管、第四分支管一号连接管、第四分支管二号连接管和第四分支管三号连接管;
[0009] 在第一连接管内设有一根第一高压注液软管,在第二连接管内设有两根第二高压注液软管,在第三连接管内设有三根第三高压注液软管,在第四连接管内设有四根第四高压注液软管,在第五连接管内设有五根第五高压注液软管;所述过渡管上安装有五根尾端高压注液软管;
[0010] 所述实端头管内部连接管通过第一连接管内的第一高压注液软管连接至第一分支管内的第一零号软管的一端,第一零号软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管内的一根第二高压注液软管连接至第二分支管的第二零号软管的一端,第一内部连接管通过第二连接管内的另外一根第二高压注液软管连接至第二分支管的第二分支管连接管的一端;第二零号软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接管内的一根第三高压注液软管连接至第三分支管的第三零号软管的一端,第二分支管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另外一根第三高压注液软管连接至第三分支管一号连接管的一端,第二内部连接管通过另外一根第三高压注液软管连接至第三分支管二号连接管的一端;第三零号软管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连接管内的一根第四高压注液软管连接至第四分支管的第四零号软管的一端,第三分支管一号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另外一根第四高压注液软管连接至第四分支管一号连接管的一端,第三分支管二号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另外一根第四高压注液软管连接至第四分支管二号连接管的一端,第三内部连接管通过另外一根第四高压注液软管连接至第四分支管三号连接管的一端;
[0011] 所述第四零号软管的另一端、第四分支管一号连接管的另一端、第四分支管二号连接管的另一端、第四分支管三号连接管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五连接管内的五根第五高压注液软管与过渡管上的五根尾端高压注液软管相连接;
[0012] 所述虚端头管内部连接管通过第一连接管内的第一高压注液软管连接至第一分支管内的第一零号软管的一端。
[0013] 进一步地,所述实端头管包括实端头管底座和弯头,所述实端头管底座和弯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实端头管底座呈“L”型,包括实端头管横管和实端头管竖管,实端头管横管的一侧开口被封闭,另一侧开口处装有法兰盘,实端头管横管装有法兰盘的开口处设有实端头管挡板,在所述实端头管横管内部设有实端头管分隔板,实端头管分隔板上设有多个氮气通孔,实端头管分隔板与实端头管挡板相连接,将实端头管横管内部分隔为实端头管管线通道和用于氮气流通的实端头管氮气通道,实端头管挡板上设有实端头管内部连接管接口;所述实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设置在实端头管分隔板上方,所述实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包括实端头管空心立柱和实端头管膨胀胶囊,实端头管膨胀胶囊安装在实端头管空心立柱外周,实端头管空心立柱和实端头管膨胀胶囊置于实端头管竖管内部,在所述实端头管空心立柱顶端设有实端头管空心立柱出液口,所述实端头管空心立柱底端与实端头管内部连接管相连接,实端头管内部连接管另外连接至实端头管挡板上的实端头管内部连接管接口。
[0014] 进一步地,所述虚端头管包括虚端头管底座和弯头,所述虚端头管底座和弯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弯头呈“L”型,且内部为中空结构,包括竖直管和水平管,所述竖直管底端设有内螺纹,且在内螺纹上方设有内过滤网,用于阻挡碎石和碎煤,水平管的末端为注氮口,在距离水平管的注氮口向内设有外过滤网,用于阻挡碎石和碎煤;在水平管邻近注氮口处沿圆周方向平行开设多个花眼;
[0015] 所述虚端头管底座呈倒“T”型,包括两侧开口的虚端头管中空直管和虚端头管竖管,所述虚端头管中空直管的两侧开口处分别设有法兰盘及虚端头管挡板,在所述虚端头管中空直管内部设有虚端头管分隔板,虚端头管分隔板上设有多个氮气通孔,虚端头管分隔板的两端分别与虚端头管中空直管两侧的虚端头管挡板相连接,将虚端头管中空直管内部分隔为虚端头管管线通道和用于氮气流通的虚端头管氮气通道,在右侧开口处的虚端头管挡板上设有虚端头管内部连接管接口;
[0016] 所述虚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设置在虚端头管分隔板上方,所述虚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包括虚端头管空心立柱和虚端头管膨胀胶囊,虚端头管膨胀胶囊安装在虚端头管空心立柱外周,虚端头管空心立柱和虚端头管膨胀胶囊置于虚端头管竖管内部,在所述虚端头管空心立柱顶端设有虚端头管空心立柱出液口,所述虚端头管空心立柱底端与虚端头管内部连接管相连接,虚端头管内部连接管另外连接至虚端头管挡板上的虚端头管内部连接管接口。
[0017]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第四连接管、第五连接管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连接管中空直管和连接管分隔板,连接管中空直管的两端分别设有法兰盘,所述连接管分隔板在连接管中空直管沿轴向固定,连接管分隔板的两端与连接管中空直管的两侧端面平齐,连接管分隔板将连接管中空直管内部分为连接管管线通道和连接管氮气通道。
[001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支管包括第一底座和弯头,所述第一底座和弯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弯头呈“L”型,且内部为中空结构,包括竖直管和水平管,所述竖直管底端设有内螺纹,且在内螺纹上方设有内过滤网,用于阻挡碎石和碎煤,水平管的末端为注氮口,在距离水平管的注氮口向内设有外过滤网,用于阻挡碎石和碎煤;在水平管邻近注氮口处沿圆周方向平行开设多个花眼;
[0019] 所述第一底座呈倒“T”型,包括两侧开口的第一中空直管和第一竖管,所述第一中空直管的两侧开口处相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前挡板和第一后挡板,且在第一中空直管的两侧分别设有法兰盘,在所述第一中空直管内部设有第一分隔板,第一分隔板上设有多个第一氮气通孔,第一分隔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前挡板和第一后挡板连接,将第一中空直管内部分为第一分支管管线通道和用于氮气流通的第一分支管氮气通道,在第一前挡板上设有第一内部连接管接口,用于与第一内部连接管相连接,在第一前挡板和第一后挡板的相应位置设有第一零号软管接口,用于与第一零号软管相连接;
[0020] 所述第一膨胀胶囊组件设置在第一分隔板上方,所述第一膨胀胶囊组件包括第一空心立柱和第一膨胀胶囊,第一膨胀胶囊安装在第一空心立柱外周,第一空心立柱和第一膨胀胶囊置于第一竖管内部,在所述第一空心立柱顶端设有第一空心立柱出液口,所述第一空心立柱底端与第一内部连接管相连接,第一内部连接管另外连接至第一前挡板上的第一内部连接管接口。
[0021]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支管包括第二底座和弯头,所述第二底座和弯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弯头呈“L”型,且内部为中空结构,包括竖直管和水平管,所述竖直管底端设有内螺纹,且在内螺纹上方设有内过滤网,用于阻挡碎石和碎煤,水平管的末端为注氮口,在距离水平管的注氮口向内设有外过滤网,用于阻挡碎石和碎煤;在水平管邻近注氮口处沿圆周方向平行开设多个花眼;
[0022] 所述第二底座呈倒“T”型,包括两侧开口的第二中空直管和第二竖管,所述第二中空直管的两侧开口处相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第二前挡板和第二后挡板,且在第二中空直管的两侧分别设有法兰盘,在所述第二中空直管内部设有第二分隔板,第二分隔板上设有多个第二氮气通孔,第二分隔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前挡板和第二后挡板连接,将第二中空直管内部分为第二分支管管线通道和用于氮气流通的第二分支管氮气通道,在第二前挡板上设有第二内部连接管接口,用于与第二内部连接管相连接,在第二前挡板和第二后挡板的相应位置设有第二零号软管接口,用于与第二零号软管相连接;在第二前挡板和第二后挡板的第二零号软管接口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二分支管连接管接口,用于与第二分支管连接管相连接;
[0023] 所述第二膨胀胶囊组件设置在第二分隔板上方,所述第二膨胀胶囊组件包括第二空心立柱和第二膨胀胶囊,第二膨胀胶囊安装在第二空心立柱外周,第二空心立柱和第二膨胀胶囊置于第二竖管内部,在所述第二空心立柱顶端设有第二空心立柱出液口,所述第二空心立柱底端与第二内部连接管相连接,第二内部连接管另外连接至第二前挡板上的第二内部连接管接口。
[0024]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分支管包括第三底座和弯头,所述第三底座和弯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弯头呈“L”型,且内部为中空结构,包括竖直管和水平管,所述竖直管底端设有内螺纹,且在内螺纹上方设有内过滤网,用于阻挡碎石和碎煤,水平管的末端为注氮口,在距离水平管的注氮口向内设有外过滤网,用于阻挡碎石和碎煤;在水平管邻近注氮口处沿圆周方向平行开设多个花眼;
[0025] 所述第三底座呈倒“T”型,包括两侧开口的第三中空直管和第三竖管,所述第三中空直管的两侧开口处相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第三前挡板和第三后挡板,且在第三中空直管的两侧分别设有法兰盘,在所述第三中空直管内部设有第三分隔板,第三分隔板上设有多个氮气通孔,第三分隔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前挡板和第三后挡板连接,将第三中空直管内部分为第三分支管管线通道和用于氮气流通的第三分支管氮气通道,在第三前挡板上设有第三内部连接管接口,用于与第三内部连接管相连接,在第三前挡板和第三后挡板的相应位置设有第三零号软管接口,用于与第三零号软管相连接;在第三前挡板和第三后挡板的第三内部连接管接口与第三零号软管接口之间分别设有第三分支管一号连接管接口,用于与第三分支管一号连接管相连接;在第三前挡板和第三后挡板的第三内部连接管接口的另一侧分别设有第三分支管二号连接管接口,用于与第三分支管二号连接管相连接;
[0026] 所述第三膨胀胶囊组件设置在第三分隔板上方,所述第三膨胀胶囊组件包括第三空心立柱和第三膨胀胶囊,第三膨胀胶囊安装在第三空心立柱外周,第三空心立柱和第三膨胀胶囊置于第三竖管内部,在所述第三空心立柱顶端设有第三空心立柱出液口,所述第三空心立柱底端与第三内部连接管相连接,第三内部连接管另外连接至第三前挡板上的第三内部连接管接口。
[0027]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分支管包括第四底座和弯头,所述第四底座和弯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弯头呈“L”型,且内部为中空结构,包括竖直管和水平管,所述竖直管底端设有内螺纹,且在内螺纹上方设有内过滤网,用于阻挡碎石和碎煤,水平管的末端为注氮口,在距离水平管的注氮口向内设有外过滤网,用于阻挡碎石和碎煤;在水平管邻近注氮口处沿圆周方向平行开设多个花眼;
[0028] 所述第四底座呈倒“T”型,包括两侧开口的第四中空直管和第四竖管,所述第四中空直管的两侧开口处相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第四前挡板和第四后挡板,且在第四中空直管的两侧分别设有法兰盘,在所述第四中空直管内部设有第四分隔板,第四分隔板上设有多个氮气通孔,第四分隔板的两端分别与第四前挡板和第四后挡板连接,将第四中空直管内部分为第四分支管管线通道和用于氮气流通的第四分支管氮气通道,在第四前挡板上设有第四内部连接管接口,用于与第四内部连接管相连接,在第四前挡板和第四后挡板的相应位置设有第四零号软管接口,用于与第四零号软管相连接;在第四前挡板和第四后挡板的第四内部连接管接口与第四零号软管接口之间分别设有第四分支管一号连接管接口,用于与第四分支管一号连接管相连接;在第四前挡板和第四后挡板的第四内部连接管接口的另一侧分别依次设有第四分支管三号连接管接口和第四分支管二号连接管接口,第四分支管二号连接管接口用于与第四分支管二号连接管相连接,第四分支管三号连接管接口用于与第四分支管三号连接管相连接;
[0029] 所述第四膨胀胶囊组件设置在第四分隔板上方,所述第四膨胀胶囊组件包括第四空心立柱和第四膨胀胶囊,第四膨胀胶囊安装在第四空心立柱外周,第四空心立柱和第四膨胀胶囊置于第四竖管内部,在所述第四空心立柱顶端设有第四空心立柱出液口,所述第四空心立柱底端与第四内部连接管相连接,第四内部连接管另外连接至第四前挡板上的第四内部连接管接口。
[0030]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管包括过渡管中空直管和过渡管分隔板,过渡管中空直管的两端分别设有法兰盘,所述过渡管分隔板在过渡管中空直管沿轴向固定,过渡管分隔板的两端与过渡管中空直管的两侧端面平齐,过渡管分隔板将过渡管中空直管内部分为过渡管管线通道和过渡管氮气通道,在所述过渡管中空直管上还设有多个过渡管过线孔,用于安装尾端高压注液软管。
[0031]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采空区防灭火专用抗变形调控装置的调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2] S1,管件运输、摆放及连接;
[0033] 根据需要注氮的采煤工作面的进巷长度,计算和设计连接管路中各管路及第一高压注液软管、第二高压注液软管、第三高压注液软管、第四高压注液软管、第五高压注液软管、尾端高压注液软管用量,并运送至进风巷;然后沿进风巷由里向外将连接管路中的各管路进行摆放,以方便后期连接;
[0034] 在进风巷内部靠近采煤工作面一端摆放实端头管,然后依次连续且循环往复摆放多根第一连接管、第一分支管、多根第二连接管、第二分支管、多根第三连接管、第三分支管、多根第四连接管、第四分支管、多根第五连接管、过渡管、虚端头管,直到停采线;在进风巷内部由里向外开始对各管路及管路内部的高压注液软管、尾端高压注液软管进行连接,各法兰盘之间在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时安装橡胶垫,保证密封性,安装后的连接管路与停采线外的注氮机的输出管路相连通;
[0035] S2、各膨胀胶囊组件注液膨胀及连接管路密封性测试;
[0036] 连接管路安装完成后,对实端头管及所有虚端头管、第一分支管、第二分支管、第三分支管、第四分支管内部的实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第一膨胀胶囊组件、第二膨胀胶囊组件、第三膨胀胶囊组件、第四膨胀胶囊组件和虚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进行高压注液;注液时通过将过渡管上安装的五根尾端高压注液软管分别外接注液进行注液,当注液压达到5MPa时停止注液,然后控制尾端高压注液软管保持当前注液压力,直到使实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第一膨胀胶囊组件、第二膨胀胶囊组件、第三膨胀胶囊组件、第四膨胀胶囊组件和虚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全部膨胀;然后通过注氮机向连接管路内进行注氮,由于连接管路处于封闭状态,连接管路内的压力将会逐步升高,在连接管路上任意位置通过压力表对压力进行检测,当压力表显示逐步升高时则证明连接管路的气密性满足使用需要,若有某处存在漏气,则可以通过在漏气的法兰盘连接处涂抹泡沫的方法进行检查并进行密封处理,直到其气密性满足使用要求;
[0037] S3、采空区注氮及注氮位置切换;
[0038] 根据需要选择注氮位置,通过控制与需要注氮位置相连接的实端头管或虚端头管或第一分支管或第二分支管或第三分支管或第四分支管相连接的尾端高压注液软管,对实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或第一膨胀胶囊组件或第二膨胀胶囊组件或第三膨胀胶囊组件或第四膨胀胶囊组件或虚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进行卸压,从而实现对需要注氮位置进行注氮,随着采煤工作面的不断推进,向采空区注氮的位置也在不断变换,切换注氮位置时仅需将需要注氮的位置处的膨胀胶囊组件卸压而其他膨胀胶囊组件仍保持膨胀封闭的状态即可。
[003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40] 本发明的采空区防灭火专用抗变形调控装置通过合理的布置连接管路以及各高压注液软管,并将各高压注液软管分别通过尾端高压注液软管连接至注液泵,进而对连接管路中的实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第一膨胀胶囊组件、第二膨胀胶囊组件、第三膨胀胶囊组件、第四膨胀胶囊组件和虚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进行单独控制,即使实端头管及各虚端头管、第一分支管、第二分支管、第三分支管、第四分支管在采空区内受到煤岩的挤压而产生一定的变形,也能对其进行膨胀密封。
[0041] 本发明中的实端头管、多根第一连接管、第一分支管、多根第二连接管、第二分支管、多根第三连接管、第三分支管、多根第四连接管、第四分支管、多根第五连接管、过渡管、虚端头管之间均通过法兰盘及橡胶垫可拆卸连接,橡胶垫保证管路之间的密封性,第一高压注液软管、第二高压注液软管、第三高压注液软管、第四高压注液软管、第五高压注液软管与各接口、各尾端高压注液软管之间均通过螺纹方式连接,整体可拆卸,便于施工和安装。
[0042] 本发明的采空区防灭火专用抗变形调控装置节约管材、注氮管路布设简单,降低工人劳动量;连接管路各弯头的注氮口不易被碎石或碎煤堵塞;连接管路中的各分支管、实端头管、虚端头管即使变形也不影响膨胀胶囊组件的封堵,进而能够保证对采空区注氮位置的有效控制。附图说明
[0043]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0044] 图1为本发明的采空区防灭火专用抗变形调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5] 图2为本发明的实端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46] 图3为本发明的实端头管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47] 图4为本发明的弯头的结构示意图;
[0048] 图5为本发明的虚端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49]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分支管的结构示意图;
[0050]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分支管的结构示意图;
[0051]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三分支管的结构示意图;
[0052] 图9为本发明的第四分支管的结构示意图;
[0053] 图10为本发明的实端头管、第一分支管、第二分支管、第三分支管、第四分支管之间通过第一高压注液软管、第二高压注液软管、第三高压注液软管、第四高压注液软管、第五高压注液软管、尾端高压注液软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第四连接管、第五连接管和过渡管未示出)
[0054] 图11为本发明的虚端头管与第一分支管之间通过第一高压注液软管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55] 图12为本发明的第一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0056] 图13为本发明的过渡管的结构示意图;
[0057] 图14为本发明的橡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0058] 图15为本发明的第一高压注液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0059] 图16为本发明的尾端高压注液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0060] 图17为本发明的采空区防灭火专用抗变形调控装置在进风巷内与注氮机的输出管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61] 图中标记:100、弯头;1001、竖直管;1002、水平管;1003、内螺纹;1004、内过滤网;1005、外过滤网;1006、花眼;200、法兰盘;2001、螺栓孔;300、橡胶垫;3001、橡胶垫分隔板;
400、氮气通孔;500、第一注液软管;5001、第一外螺纹连接头;5002、第一内螺纹连接头;
[0062] 1、实端头管;101、实端头管底座;1011、实端头管横管;1012、实端头管竖管;102、实端头管挡板;103、实端头管分隔板;104、实端头管管线通道;105、实端头管氮气通道;106、实端头管内部连接管接口;107、实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1071、实端头管空心立柱;
10711、实端头管空心立柱出液口;1072、实端头管膨胀胶囊;108、实端头管内部连接管;2、虚端头管;201、虚端头管底座;2011、虚端头管中空直管;2012、虚端头管竖管;202、虚端头管挡板;203、虚端头管分隔板;204、虚端头管管线通道;205、虚端头管氮气通道;206、虚端头管内部连接管接口;207、虚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2071、虚端头管空心立柱;20711、虚端头管空心立柱出液口;2072、虚端头管膨胀胶囊;208、虚端头管内部连接管;
[0063] 31、第一连接管;3100、第一高压注液软管;32、第二连接管;3200、第二高压注液软管;33、第三连接管;3300、第三高压注液软管;34、第四连接管;3400、第四高压注液软管;35、第五连接管;3500、第五高压注液软管;301、连接管中空直管;302、连接管分隔板;303、连接管管线通道;304、连接管氮气通道;
[0064] 4、第一分支管;401、第一底座;4011、第一中空直管;4012、第一竖管;4021、第一前挡板;4022、第一后挡板;403、第一分隔板;404、第一分支管管线通道;405、第一分支管氮气通道;406、第一内部连接管接口;407、第一零号软管接口;408、第一膨胀胶囊组件;4081、第一空心立柱;40811、第一空心立柱出液口;4082、第一膨胀胶囊;409、第一内部连接管;4010、第一零号软管;
[0065] 5、第二分支管;501、第二底座;50101、第二中空直管;50102、第二竖管;5021、第二前挡板;5022、第二后挡板;503、第二分隔板;504、第二分支管管线通道;505、第二分支管氮气通道;506、第二内部连接管接口;507、第二零号软管接口;508、第二分支管连接管接口;509、第二膨胀胶囊组件;5091、第二空心立柱;50911、第二空心立柱出液口;5092、第二膨胀胶囊;5010、第二内部连接管;5011、第二零号软管;5012、第二分支管连接管;
[0066] 6、第三分支管;601、第三底座;60101、第三中空直管;60102、第三竖管;6021、第三前挡板;6022、第三后挡板;603、第三分隔板;604、第三分支管管线通道;605、第三分支管氮气通道;606、第三内部连接管接口;607、第三零号软管接口;608、第三分支管一号连接管接口;609、第三分支管二号连接管接口;6010、第三膨胀胶囊组件;6010‑1、第三空心立柱;6010‑11、第三空心立柱出液口;6010‑2、第三膨胀胶囊;6011、第三内部连接管;6012、第三零号软管;6013、第三分支管一号连接管;6014、第三分支管二号连接管;
[0067] 7、第四分支管;701、第四底座;70101、第四中空直管;70102、第四竖管;7021、第四前挡板;7022、第四后挡板;703、第四分隔板;704、第四分支管管线通道;705、第四分支管氮气通道;706、第四内部连接管接口;707、第四零号软管接口;708、第四分支管一号连接管接口;709、第四分支管二号连接管接口;7010;第四分支管三号连接管接口;7011、第四膨胀胶囊组件;7011‑1、第四空心立柱;7011‑11、第四空心立柱出液口;7011‑2、第四膨胀胶囊;7012、第四内部连接管;7013、第四零号软管;7014、第四分支管一号连接管;7015、第四分支管二号连接管;7016、第四分支管三号连接管;
[0068] 8、过渡管;801、过渡管中空直管;802、过渡管分隔板;803、过渡管管线通道;804、过渡管氮气通道;805、过渡管过线孔;
[0069] 9、尾端高压注液软管;901、第二注液软管;902、第二外螺纹连接头;903、第二内螺纹连接头;904、球;905、扳手
[0070] 10、采煤工作面;11、进风巷;12、停采线;13、输出管路;14、采空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71]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内容及其具体实施方式。
[0072] 实施例一
[0073] 参照图1‑图17,一种采空区防灭火专用抗变形调控装置,包括连接管路、第一高压注液软管3100、第二高压注液软管3200、第三高压注液软管3300、第四高压注液软管3400、第五高压注液软管3500、尾端高压注液软管9;
[0074] 所述连接管路包括实端头管1以及依次连续且循环往复通过法兰盘200及橡胶垫300连接的多根第一连接管31、第一分支管4、多根第二连接管32、第二分支管5、多根第三连接管33、第三分支管6、多根第四连接管34、第四分支管7、多根第五连接管35、过渡管8、虚端头管2,直至连接至注氮机的输出管路13;其中,首根第一连接管31与实端头管1通过法兰盘
200及橡胶垫300相连接,其他第一连接管31与虚端头管2通过法兰盘200及橡胶垫300相连接;
[0075] 在所述实端头管1、第一分支管4、第二分支管5、第三分支管6、第四分支管7和虚端头管2内部分别设有实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107、第一膨胀胶囊组件408、第二膨胀胶囊组件509、第三膨胀胶囊组件6010、第四膨胀胶囊组件7011和虚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207;所述实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107与实端头管内部连接管108相连接,第一膨胀胶囊组件408与第一内部连接管409相连接,第二膨胀胶囊组件509与第二内部连接管5010相连接,第三膨胀胶囊组件6010与第三内部连接管6011相连接,第四膨胀胶囊组件7011与第四内部连接管7012相连接,虚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207与虚端头管内部连接管208相连接;第一分支管4内部还设有第一零号软管4010,第二分支管5内部还设有第二零号软管5011和第二分支管连接管
5012,第三分支管6内部还设有第三零号软管6012、第三分支管一号连接管6013和第三分支管二号连接管6014,第四分支管7内部还设有第四零号软管7013、第四分支管一号连接管
7014、第四分支管二号连接管7015和第四分支管三号连接管7016;
[0076] 在第一连接管31内设有一根第一高压注液软管3100,在第二连接管32内设有两根第二高压注液软管3200,在第三连接管33内设有三根第三高压注液软管3300,在第四连接管34内设有四根第四高压注液软管3400,在第五连接管35内设有五根第五高压注液软管3500;
[0077] 所述过渡管8上安装有五根尾端高压注液软管9;
[0078] 参照图10,所述实端头管内部连接管108通过第一连接管31内的第一高压注液软管3100连接至第一分支管4内的第一零号软管4010的一端,第一零号软管401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管32内的一根第二高压注液软管3200连接至第二分支管5的第二零号软管5011的一端,第一内部连接管409通过第二连接管32内的另外一根第二高压注液软管3200连接至第二分支管5的第二分支管连接管5012的一端;第二零号软管5011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接管33内的一根第三高压注液软管3300连接至第三分支管6的第三零号软管6012的一端,第二分支管连接管5012的另一端通过另外一根第三高压注液软管3300连接至第三分支管一号连接管6013的一端,第二内部连接管5010通过另外一根第三高压注液软管3300连接至第三分支管二号连接管6014的一端;第三零号软管6012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连接管34内的一根第四高压注液软管3400连接至第四分支管7的第四零号软管7013的一端,第三分支管一号连接管6013的另一端通过另外一根第四高压注液软管3400连接至第四分支管一号连接管7014的一端,第三分支管二号连接管6014的另一端通过另外一根第四高压注液软管3400连接至第四分支管二号连接管7015的一端,第三内部连接管6011通过另外一根第四高压注液软管3400连接至第四分支管三号连接管7016的一端;
[0079] 所述第四零号软管7013的另一端、第四分支管一号连接管7014的另一端、第四分支管二号连接管7015的另一端、第四分支管三号连接管7016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五连接管35内的五根第五高压注液软管3500与过渡管8上的五根尾端高压注液软管9相连接;参照图
11,所述虚端头管内部连接管208通过第一连接管31内的第一高压注液软管3100连接至第一分支管4内的第一零号软管4010的一端。
[0080] 参照图15,本发明中,第一高压注液软管3100、第二高压注液软管3200、第三高压注液软管3300、第四高压注液软管3400和第五高压注液软管3500的第一注液软管500的直径为0.6cm‑1.0cm,单根长度20m‑50m;在第一注液软管500的一端设有第一外螺纹连接头5001,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内螺纹连接头5002,并且所述第一内螺纹连接头5002为活扣,能够自身旋转而不带动第一注液软管500一起旋转,进而方便连接;
[0081] 参照图16,尾端高压注液软管9包括第二注液软管901,在第二注液软管901的一端设有第二外螺纹连接头902,第二外螺纹连接头902用于与第一注液软管500的第一内螺纹连接头5002进行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二内螺纹连接头903,在设置第二内螺纹连接头903的一端还设有球阀904,整个球阀904呈立方体结构,在球阀904的外部设有扳手905。内螺纹连接头903用于与注液泵外接管路连接,从而实现将尾端高压注液软管9与注液泵相连接,通过旋转扳手905调节球阀904的开度,从而调节第二注液软管901内的液体流量。第二注液软管901的直径为0.6cm‑1.0cm,单根长度20m‑50m。
[0082] 参照图2‑图4,所述实端头管1包括实端头管底座101和弯头100,所述实端头管底座101和弯头100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弯头100呈“L”型,且内部为中空结构,包括竖直管1001和水平管1002,所述竖直管1001底端设有内螺纹1003,且在距离内螺纹1003上方5cm‑10cm处设有内过滤网1004,用于阻挡碎石和碎煤,水平管1002的末端为注氮口,在距离水平管1002的注氮口向内2cm‑5cm处设有外过滤网1005,用于阻挡碎石和碎煤;在水平管1002邻近注氮口处沿圆周方向平行开设多个花眼1006,用来增加整个弯头100的通气面积,降低被碎石和碎煤完全封堵的概率;所述实端头管底座101呈“L”型,包括实端头管横管1011和实端头管竖管1012,实端头管横管1011的一侧开口为封闭结构,另一侧开口处装有法兰盘200,实端头管横管1011装有法兰盘200的开口处设有实端头管挡板102,在所述实端头管横管
1011内部设有实端头管分隔板103,实端头管分隔板103上设有多个氮气通孔400(本实施例设置4个氮气通孔400,4个氮气通孔400平均分布在实端头管空心立柱1071的两侧,孔径为实端头管空心立柱1071直径的1/3‑1/2),实端头管分隔板103与实端头管挡板102相连接,将实端头管横管1011内部分隔为实端头管管线通道104和用于氮气流通的实端头管氮气通道105,实端头管挡板102上设有实端头管内部连接管接口106;
[0083] 所述实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107设置在实端头管分隔板103上方,所述实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107包括实端头管空心立柱1071和实端头管膨胀胶囊1072,实端头管膨胀胶囊1072安装在实端头管空心立柱1071外周,实端头管空心立柱1071和实端头管膨胀胶囊1072置于实端头管竖管1012内部,在所述实端头管空心立柱1071顶端设有实端头管空心立柱出液口10711,所述实端头管空心立柱1071底端与实端头管内部连接管108相连接,实端头管内部连接管108另外连接至实端头管挡板102上的实端头管内部连接管接口106。
[0084] 本发明中,实端头管横管1011的直径为8cm‑12cm,实端头管竖管1012的直径不小于实端头管横管1011直径的1/2,实端头管挡板102的面积为实端头管横管1011截面面积的1/3,即实端头管氮气通道105的截面面积为实端头管横管1011截面面积的2/3,其他的第一连接管31、第一分支管4、第二分支管5、第三分支管6、第四分支管7、虚端头管2的尺寸同实端头管横管1011的以上尺寸,在此不再赘述。
[0085] 连接管中空直管301、过渡管中空直管801的直径均同实端头管横管1011的直径,为8cm‑12cm,连接管中空直管301、过渡管中空直管801的单根长度均为2m‑4m。
[0086] 本发明中,实端头管膨胀胶囊1072、虚端头管膨胀胶囊2072、第一膨胀胶囊4082、第二膨胀胶囊5092、第三膨胀胶囊6010‑2、第四膨胀胶囊7011‑2的最大承受压力为10MPa,并具有阻燃、耐磨性能。
[0087] 参照图5,所述虚端头管2包括虚端头管底座201和弯头100,所述虚端头管底座201和弯头100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弯头100呈“L”型,且内部为中空结构,包括竖直管1001和水平管1002,所述竖直管1001底端设有内螺纹1003,且在距离内螺纹1003上方5cm‑10cm处设有内过滤网1004,用于阻挡碎石和碎煤,水平管1002的末端为注氮口,在距离水平管1002的注氮口向内2cm‑5cm处设有外过滤网1005,用于阻挡碎石和碎煤;在水平管1002邻近注氮口处沿圆周方向平行开设多个花眼1006,用来增加整个弯头100的通气面积,降低被碎石和碎煤完全封堵的概率;所述虚端头管底座201呈倒“T”型,包括两侧开口的虚端头管中空直管2011和虚端头管竖管2012,所述虚端头管中空直管2011的两侧开口处分别设有法兰盘200及虚端头管挡板202,在所述虚端头管中空直管2011内部设有虚端头管分隔板203,虚端头管分隔板203上设有多个氮气通孔400(本实施例设置4个氮气通孔400,具体尺寸及安装位置同实端头管1)虚端头管分隔板203的两端分别与虚端头管中空直管2011两侧的虚端头管挡板202相连接,将虚端头管中空直管2011内部分隔为虚端头管管线通道204和用于氮气流通的虚端头管氮气通道205,在右侧开口处的虚端头管挡板202上设有虚端头管内部连接管接口206;
[0088] 所述虚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207设置在虚端头管分隔板203上方,所述虚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207包括虚端头管空心立柱2071和虚端头管膨胀胶囊2072,虚端头管膨胀胶囊2072安装在虚端头管空心立柱2071外周,虚端头管空心立柱2071和虚端头管膨胀胶囊2072置于虚端头管竖管2012内部,所述虚端头管空心立柱2071底端与虚端头管内部连接管208相连接,虚端头管内部连接管208另外连接至虚端头管挡板202上的虚端头管内部连接管接口206。
[0089] 参照图12,所述第一连接管31、第二连接管32、第三连接管33、第四连接管34、第五连接管35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连接管中空直管301和连接管分隔板302,连接管中空直管301的两端分别设有法兰盘200,所述连接管分隔板302在连接管中空直管301沿轴向固定,连接管分隔板302的两端与连接管中空直管301的两侧端面平齐,连接管分隔板302将连接管中空直管301内部分为连接管管线通道303和连接管氮气通道304。
[0090] 参照图6,所述第一分支管4包括第一底座401和弯头100,所述第一底座401和弯头100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弯头100呈“L”型,且内部为中空结构,包括竖直管1001和水平管
1002,所述竖直管1001底端设有内螺纹1003,且在距离内螺纹1003上方5cm‑10cm处设有内过滤网1004,用于阻挡碎石和碎煤,水平管1002的末端为注氮口,在距离水平管1002的注氮口向内2cm‑5cm处设有外过滤网1005,用于阻挡碎石和碎煤;在水平管1002邻近注氮口处沿圆周方向平行开设多个花眼1006,用来增加整个弯头100的通气面积,降低被碎石和碎煤完全封堵的概率;所述第一底座401呈倒“T”型,包括两侧开口的第一中空直管4011和第一竖管4012,所述第一中空直管4011的两侧开口处相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前挡板4021和第一后挡板4022,且在第一中空直管4011的两侧分别设有法兰盘200,在所述第一中空直管4011内部设有第一分隔板403,第一分隔板403上设有多个氮气通孔400(本实施例设置4个氮气通孔400,具体尺寸及安装位置同实端头管1),第一分隔板40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前挡板
4021和第一后挡板4022连接,将第一中空直管4011内部分为第一分支管管线通道404和用于氮气流通的第一分支管氮气通道405,在第一前挡板4021上设有第一内部连接管接口
406,用于与第一内部连接管409相连接,在第一前挡板4021和第一后挡板4022的相应位置设有第一零号软管接口407,用于与第一零号软管4010相连接;所述第一膨胀胶囊组件408设置在第一分隔板403上方,所述第一膨胀胶囊组件408包括第一空心立柱4081和第一膨胀胶囊4082,第一膨胀胶囊4082安装在第一空心立柱4081外周,第一空心立柱4081和第一膨胀胶囊4082置于第一竖管4012内部,在所述第一空心立柱4081顶端设有第一空心立柱出液口40811,所述第一空心立柱4081底端与第一内部连接管409相连接,第一内部连接管409另外连接至第一前挡板4021上的第一内部连接管接口406。
[0091] 参照图7,所述第二分支管5包括第二底座501和弯头100,所述第二底座501和弯头100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弯头100呈“L”型,且内部为中空结构,包括竖直管1001和水平管
1002,所述竖直管1001底端设有内螺纹1003,且在距离内螺纹1003上方5cm‑10cm处设有内过滤网1004,用于阻挡碎石和碎煤,水平管1002的末端为注氮口,在距离水平管1002的注氮口向内2cm‑5cm处设有外过滤网1005,用于阻挡碎石和碎煤;在水平管1002邻近注氮口处沿圆周方向平行开设多个花眼1006,用来增加整个弯头100的通气面积,降低被碎石和碎煤完全封堵的概率;所述第二底座501呈倒“T”型,包括两侧开口的第二中空直管50101和第二竖管50102,所述第二中空直管50101的两侧开口处相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第二前挡板5021和第二后挡板5022,且在第二中空直管50101的两侧分别设有法兰盘200,在所述第二中空直管
50101内部设有第二分隔板503,第二分隔板503上设有多个第二氮气通孔400,第二分隔板
50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前挡板5021和第二后挡板5022连接,将第二中空直管50101内部分为第二分支管管线通道504和用于氮气流通的第二分支管氮气通道505,在第二前挡板5021上设有第二内部连接管接口506,用于与第二内部连接管5010相连接,在第二前挡板5021和第二后挡板5022的相应位置设有第二零号软管接口507,用于与第二零号软管5011相连接;在第二前挡板5021和第二后挡板5022的第二零号软管接口507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二分支管连接管接口,用于与第二分支管连接管5012相连接;
[0092] 所述第二膨胀胶囊组件509设置在第二分隔板503上方,所述第二膨胀胶囊组件509包括第二空心立柱5091和第二膨胀胶囊5092,第二膨胀胶囊5092安装在第二空心立柱
5091外周,第二空心立柱5091和第二膨胀胶囊5092置于第二竖管50102内部,在所述第二空心立柱5091顶端设有第二空心立柱出液口50911所述第二空心立柱5091底端与第二内部连接管5010相连接,第二内部连接管5010另外连接至第二前挡板5021上的第二内部连接管接口506。
[0093] 参照图8,所述第三分支管6包括第三底座601和弯头100,所述第三底座601和弯头100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弯头100呈“L”型,且内部为中空结构,包括竖直管1001和水平管
1002,所述竖直管1001底端设有内螺纹1003,且在距离内螺纹1003上方5cm‑10cm处设有内过滤网1004,用于阻挡碎石和碎煤,水平管1002的末端为注氮口,在距离水平管1002的注氮口向内2cm‑5cm处设有外过滤网1005,用于阻挡碎石和碎煤;在水平管1002邻近注氮口处沿圆周方向平行开设多个花眼1006,用来增加整个弯头100的通气面积,降低被碎石和碎煤完全封堵的概率;所述第三底座601呈倒“T”型,包括两侧开口的第三中空直管60101和第三竖管,所述第三中空直管60101的两侧开口处相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第三前挡板6021和第三后挡板6022,且在第三中空直管60101的两侧分别设有法兰盘200,在所述第三中空直管60101内部设有第三分隔板603,第三分隔板603上设有多个氮气通孔400(本实施例设置4个氮气通孔400,具体尺寸及安装位置同实端头管1),第三分隔板603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前挡板
6021和第三后挡板6022连接,将第三中空直管60101内部分为第三分支管管线通道604和用于氮气流通的第三分支管氮气通道605,在第三前挡板6021上设有第三内部连接管接口
606,用于与第三内部连接管6011相连接,在第三前挡板6021和第三后挡板6022的相应位置设有第三零号软管接口607,用于与第三零号软管6012相连接;在第三前挡板6021和第三后挡板6022的第三内部连接管接口606与第三零号软管接口607之间分别设有第三分支管一号连接管接口608,用于与第三分支管一号连接管6013相连接;在第三前挡板6021和第三后挡板6022的第三内部连接管接口606的另一侧分别设有第三分支管二号连接管接口609,用于与第三分支管二号连接管6014相连接;
[0094] 所述第三膨胀胶囊组件6010设置在第三分隔板603上方,所述第三膨胀胶囊组件6010包括第三空心立柱6010‑1和第三膨胀胶囊6010‑2,第三膨胀胶囊6010‑2安装在第三空心立柱6010‑1外周,第三空心立柱6010‑1和第三膨胀胶囊6010‑2置于第三竖管内部,在所述第三空心立柱6010‑1顶端设有第三空心立柱出液口6010‑11;所述第三空心立柱6010‑1底端与第三内部连接管6011相连接,第三内部连接管6011另外连接至第三前挡板6021上的第三内部连接管接口606。
[0095] 参照图9,所述第四分支管7包括第四底座701和弯头100,所述第四底座701和弯头100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弯头100呈“L”型,且内部为中空结构,包括竖直管1001和水平管
1002,所述竖直管1001底端设有内螺纹1003,且在距离内螺纹1003上方5cm‑10cm处设有内过滤网1004,用于阻挡碎石和碎煤,水平管1002的末端为注氮口,在距离水平管1002的注氮口向内2cm‑5cm处设有外过滤网1005,用于阻挡碎石和碎煤;在水平管1002邻近注氮口处沿圆周方向平行开设多个花眼1006,用来增加整个弯头100的通气面积,降低被碎石和碎煤完全封堵的概率;所述第四底座701呈倒“T”型,包括两侧开口的第四中空直管70101和第四竖管70102,所述第四中空直管70101的两侧开口处相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第四前挡板7021和第四后挡板7022,且在第四中空直管70101的两侧分别设有法兰盘200,在所述第四中空直管
70101内部设有第四分隔板703,第四分隔板703上设有多个氮气通孔400(本实施例设置4个氮气通孔400,具体尺寸及安装位置同实端头管1),第四分隔板703的两端分别与第四前挡板7021和第四后挡板7022连接,将第四中空直管70101内部分为第四分支管管线通道704和用于氮气流通的第四分支管氮气通道705,在第四前挡板7021上设有第四内部连接管接口
706,用于与第四内部连接管7012相连接,在第四前挡板7021和第四后挡板7022的相应位置设有第四零号软管接口707,用于与第四零号软管7013相连接;在第四前挡板7021和第四后挡板7022的第四内部连接管接口706与第四零号软管接口707之间分别设有第四分支管一号连接管接口708,用于与第四分支管一号连接管7014相连接;在第四前挡板7021和第四后挡板7022的第四内部连接管接口706的另一侧分别依次设有第四分支管三号连接管接口
7010和第四分支管二号连接管接口709,第四分支管二号连接管接口709用于与第四分支管二号连接管7015相连接,第四分支管三号连接管接口7010用于与第四分支管三号连接管
7016相连接;
[0096] 所述第四膨胀胶囊组件7011设置在第四分隔板703上方,所述第四膨胀胶囊组件7011包括第四空心立柱7011‑1和第四膨胀胶囊7011‑2,第四膨胀胶囊7011‑2安装在第四空心立柱7011‑1外周,第四空心立柱7011‑1和第四膨胀胶囊7011‑2置于第四竖管70102内部,在所述第四空心立柱7011‑1顶端设有第四空心立柱出液口7011‑11,所述第四空心立柱
7011‑1底端与第四内部连接管7012相连接,第四内部连接管7012另外连接至第四前挡板
7021上的第四内部连接管接口706。
[0097] 参照图13,所述过渡管8包括过渡管中空直管801和过渡管分隔板802,过渡管中空直管801的两端分别设有法兰盘200,所述过渡管分隔板802在过渡管中空直管801沿轴向固定,过渡管分隔板802的两端与过渡管中空直管801的两侧端面平齐,过渡管分隔板802将过渡管中空直管801内部分为过渡管管线通道803和过渡管氮气通道804,在所述过渡管中空直管801上还设有多个过渡管过线孔805,用于安装尾端高压注液软管9。
[0098] 在法兰盘200上沿圆周方向设有4个螺栓孔2001,在4个螺栓孔2001内安装螺栓用于法兰盘200与法兰盘200之间的连接;
[0099] 参照图14,本发明中,橡胶垫300包括圆环形状的橡胶垫本体,在橡胶垫本体内部设有橡胶垫分隔板3001。
[0100] 实端头管分隔板103、虚端头管分隔板203、所有的连接管分隔板302、第一分隔板403、第二分隔板503、第三分隔板603、第四分隔板703、过渡管分隔板802和橡胶垫分隔板
3001位于同一水平位置,橡胶垫本体的直径同实端头管横管1011的直径,为8cm‑12cm。
[0101] 实施例二
[0102] 参照图17,一种采空区防灭火专用抗变形调控装置的调控方法,采用实施例一中的采空区防灭火专用抗变形调控装置的调控方法实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103] S1,管件运输、摆放及连接;
[0104] 根据需要注氮的采煤工作面10的进风巷11长度,计算和设计连接管路中各管路及第一高压注液软管3100、第二高压注液软管3200、第三高压注液软管3300、第四高压注液软管3400、第五高压注液软管3500、尾端高压注液软管9用量,并运送至进风巷11;并沿进风巷11由里向外将连接管路中的各管路进行摆放,以方便后期连接;
[0105] 在进风巷11内部靠近采煤工作面10一端摆放实端头管1,然后依次连续且循环往复摆放多根第一连接管31、第一分支管4、多根第二连接管32、第二分支管5、多根第三连接管33、第三分支管6、多根第四连接管34、第四分支管7、多根第五连接管35、过渡管8、虚端头管2,直到停采线12;在进风巷11内部由里向外开始对各管路及管路内部的高压注液软管(第一高压注液软管3100、第二高压注液软管3200、第三高压注液软管3300、第四高压注液软管3400、第五高压注液软管3500)、尾端高压注液软管9进行连接,各法兰盘200之间在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时安装橡胶垫300,保证密封性,安装后的连接管路与停采线12外的注氮机的输出管路13相连通;
[0106] S2、各膨胀胶囊组件注液膨胀及连接管路密封性测试;
[0107] 连接管路安装完成后,对实端头管1及所有虚端头管2、第一分支管4、第二分支管5、第三分支管6、第四分支管7内部的实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107、第一膨胀胶囊组件408、第二膨胀胶囊组件509、第三膨胀胶囊组件6010、第四膨胀胶囊组件7011和虚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207进行高压注液;注液时通过将过渡管8上安装的五根尾端高压注液软管9分别外接注液泵进行注液,当注液压力达到5MPa时停止注液,然后控制尾端高压注液软管9保持当前注液压力,直到使实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107、第一膨胀胶囊组件408、第二膨胀胶囊组件
509、第三膨胀胶囊组件6010、第四膨胀胶囊组件7011和虚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207全部膨胀;然后通过注氮机向连接管路内进行注氮,由于连接管路处于封闭状态,连接管路内的压力将会逐步升高,在连接管路上任意位置通过压力表对压力进行检测,当压力表显示逐步升高时则证明连接管路的气密性满足使用需要,若有某处存在漏气,则可以通过在漏气的法兰盘200连接处涂抹泡沫的方法进行检查并进行密封处理(如更换橡胶垫或旋拧螺丝等),直到其气密性满足使用要求;
[0108] S3、采空区注氮及注氮位置切换;
[0109] 根据需要选择注氮位置,通过控制与需要注氮位置相连接的实端头管1或虚端头管2或第一分支管4或第二分支管5或第三分支管6或第四分支管7相连接的尾端高压注液软管9,对实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107或第一膨胀胶囊组件408或第二膨胀胶囊组件509或第三膨胀胶囊组件6010或第四膨胀胶囊组件7011或虚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207进行卸压,从而实现对需要注氮位置进行注氮,随着采煤工作面10的不断推进,向采空区14注氮的位置也在不断变换(如图17所示,随着采煤工作面10的推进,实端头管1的位置已由最初的在进风巷11内部靠近采煤工作面10位置进入了采空区14),切换注氮位置时仅需将需要注氮的位置处的膨胀胶囊组件卸压而其他膨胀胶囊组件仍保持膨胀封闭的状态即可。
[0110] 由于在实端头管1、各分支管和虚端头管2内设置了实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107、第一膨胀胶囊组件408、第二膨胀胶囊组件509、第三膨胀胶囊组件6010、第四膨胀胶囊组件7011和虚端头管膨胀胶囊组件207,即使实端头管1及各虚端头管2、第一分支管4、第二分支管5、第三分支管6、第四分支管7在采空区14内受到煤岩的挤压而产生一定的变形,也能对其进行膨胀密封。
[0111] 为方便后期回采过程中注氮位置的切换,本发明采用五个弯头100的注氮口(即实端头管1、第一分支管4、第二分支管5、第三分支管6和第四分支管7或虚端头管2、第一分支管4、第二分支管5、第三分支管6和第四分支管7)为一组的调控方式,并在每一组注氮口后设置有过渡管8。以实端头管1、第一分支管4、第二分支管5、第三分支管6和第四分支管7的五个弯头100注氮口为一组为例,在第四分支管7后设置一个过渡管8。整个连接管路上各弯头100的注氮口的间距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一般为20m‑50m之间;为方便后期管线与过渡管8上安装的尾端高压注液软管9之间的连接,以及在下一组五个弯头100的注氮口进入采空区14之前仍能对本组五个弯头100的注氮口进行调控,五个弯头100的注氮口连接所需要的管线应多余出30m‑60m的长度(即两组弯头100的注氮口之间至少有一个相邻弯头100的注氮口距离的压茬)。
[0112] 以相邻弯头100的注氮口为30m为例,与实端头管1相连所需的管线(管线包括第一高压注液软管3100、第一零号软管4010、第二高压注液软管3200、第二零号软管5011、第三高压注液软管3300、第三零号软管6012、第四高压注液软管3400、第四零号软管7013、第五高压注液软管3500)总长度不应小于180m‑210m;与第一分支管4相连所需的管线(管线包括第二高压注液软管3200、第二分支管连接管5012、第三高压注液软管3300、第三分支管一号连接管6013、第四高压注液软管3400、第四分支管一号连接管7014、第五高压注液软管3500)总长度不应小于150m‑180m,依次类推,与第四分支管7相连的管线(第五高压注氮软管3500)总长度不应小于60m‑90m。
[011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对本发明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