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隧道内部的混凝土临时封堵墙及施工方法

申请号 CN202410314877.1 申请日 2024-03-19 公开(公告)号 CN118049273A 公开(公告)日 2024-05-17
申请人 中交武汉智行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中交二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文; 王善刚; 张淼; 闻国骄; 黄威; 高小红; 王隽; 周良; 刘婉平; 赵紫辰; 范角; 吴玙辰; 刘维佳; 江鑫; 胡华强;
摘要 本 申请 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内部的 钢 筋 混凝土 临时封堵墙及施工方法,其包括环梁、端墙和墙体 支撑 组件,环梁环绕设置隧道主体的内壁上,环梁与隧道主体位于同一轴线上,环梁与隧道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环梁通过第一连接件与隧道主体之间固定连接;端墙位于环梁中部且端墙的周壁与环梁内壁贴合,端墙与环梁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端墙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环梁固定连接;墙体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端墙的一侧以用于支撑端墙。本申请通过设置环梁和端墙,并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与隧道主体连接成整体,结构强度和连接强度更高,且通过墙体支撑组件对端墙进行支撑,进一步提高封堵墙分隔隧道主体,阻挡 水 土冲击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盾构隧道内部的混凝土临时封堵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环梁(2)、端墙(3)和墙体支撑组件(4),所述环梁(2)环绕设置隧道主体(1)的内壁上,且所述环梁(2)与隧道主体(1)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环梁(2)与隧道主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件(5),所述环梁(2)通过第一连接件(5)与隧道主体(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端墙(3)位于所述环梁(2)中部且端墙(3)的周壁与环梁(2)内壁贴合,所述端墙(3)与所述环梁(2)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件(6),所述端墙(3)通过第二连接件(6)与所述环梁(2)固定连接;所述墙体支撑组件(4)设置于所述端墙(3)的一侧以用于支撑端墙(3),所述环梁(2)和端墙(3)通过墙体支撑组件(4)与隧道主体(1)连接成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内部的钢筋混凝土临时封堵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5)包括若干第一钢筋(51),所述第一钢筋(51)垂直于隧道主体(1)的内壁设置,且第一钢筋(51)的一端位于隧道主体(1)侧壁内部,另一端位于所述环梁(2)内部,若干所述第一钢筋(51)呈环形均匀布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内部的钢筋混凝土临时封堵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梁(2)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架(52),所述第一支架(52)与所述第一钢筋(5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内部的钢筋混凝土临时封堵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6)包括若干第二钢筋(61),所述第二钢筋(6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钢筋(51),所述第二钢筋(61)垂直于环梁(2)的内壁设置,且第二钢筋(61)一端位于环梁(2)的内部且与第一支架(52)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端墙(3)内部,若干所述第二钢筋(61)呈环形均匀布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内部的钢筋混凝土临时封堵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墙(3)内设置有第二支架(62),所述第二支架(62)与所述第二钢筋(6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内部的钢筋混凝土临时封堵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支撑组件(4)包括墙模板(41)和扶墙(42),所述墙模板(41)设置于所述端墙(3)的一侧,所述扶墙(42)设置于墙模板(41)远离所述端墙(3)的一侧,所述扶墙(42)的一侧与环梁(2)和端墙(3)连接,所述扶墙(42)的底部与隧道主体(1)连接,所述扶墙(42)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支架(43),所述墙模板(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支架(52)和第二支架(62)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筋(411),所述墙模板(4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三支架(43)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筋(412),所述第三支架(4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钢筋,所述第三钢筋远离第三支架(43)的一端设置于隧道主体(1)侧壁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内部的钢筋混凝土临时封堵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梁(2)内外径之间距离与隧道主体(1)侧壁的厚度相同,所述环梁(2)沿隧道长度方向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端墙(3)的两倍。
8.一种盾构隧道内部的钢筋混凝土临时封堵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清理隧道主体(1)内壁并开设安装孔;
S2:在安装孔处设置第一连接件(5);
S3:对隧道主体(1)内壁进行凿毛;
S4:浇注形成环梁(2);
S5:在环梁(2)内壁处设置第二连接件(6);
S6:浇注形成端墙(3);
S7:在端墙(3)的一侧布设墙体支撑组件(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内部的钢筋混凝土临时封堵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浇注前设置第一支架(52),所述第一支架(52)通过第一连接件(5)与所述隧道主体(1)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内部的钢筋混凝土临时封堵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浇注前设置第二支架(62),所述第二支架(62)通过第二连接件(6)与所述第一支架(52)固定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盾构隧道内部的混凝土临时封堵墙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属于轨道交通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盾构隧道内部的钢筋混凝土临时封堵墙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隧道内部临时封堵墙是用于对隧道内部进行分隔。由于地隧道位于地下较深的位置,会受到地层较大的压,当隧道发生事故时,地下土会进入隧道中流动,从而增大
隧道内部受损区域。因此,隧道主体需在隧道内部设置临时封堵墙进行临时封闭,通过临时
封堵墙将隧道主体的两端隔开,以防止隧道一端发生事故后,地层中的水土进入隧道中,影
响至另一侧隧道,要求封堵墙能抵抗隧道深度处水土体的侧向压力,保障隧道主体或与其
连接的车站安全。现有的临时封堵墙常采用木质或金属模板实现对隧道主体内部的分隔,
但是由于模板安装强度较低,难以有效阻挡水土冲击,使用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盾构隧道内部的钢筋混凝土临时封堵墙及施工方法,目的在于增大临时封堵墙的结构强度及与隧道主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旨在有
效对隧道进行分隔,阻挡水土冲击的问题。
[0004]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盾构隧道内部的钢筋混凝土临时封堵墙,包括环梁、端墙和墙体支撑组件,所述环梁环绕设置隧道主体的内壁上,所述环梁与隧道主体位于同一轴线上,
所述环梁与隧道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环梁通过第一连接件与隧道主体之间固
定连接;所述端墙位于所述环梁中部且端墙的周壁与环梁内壁贴合,所述端墙与所述环梁
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端墙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环梁固定连接;所述墙体支撑组
件设置于所述端墙的一侧以用于支撑端墙,所述环梁和端墙通过墙体支撑组件与隧道主体
连接成整体。
[0005] 通过本申请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隧道主体内壁上设置有一周环梁,环梁通过第一连接件与隧道主体固定连接形成整体,环梁中部设置有端墙,端
墙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环梁固定连接形成整体,同时墙体支撑组件将环梁和端墙与隧道主体
连接成整体,使封堵墙结构强度和连接强度更高,能够有效分隔隧道主体,阻挡水土冲击的
效果。
[0006]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若干第一钢筋,所述第一钢筋垂直于隧道主体的内壁设置,且第一钢筋的一端位于隧道主体侧壁内部,另一端位于所述环梁内部,
若干所述第一钢筋呈环形均匀布设。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梁和隧道主体之间通过第一钢筋连接,且第一钢筋呈环形均匀布设,使得环梁各部位受力均匀,提高环梁与隧道主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08]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环梁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钢筋固定连接。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架设置于环梁的内部,使环梁浇注成型后的强度更高,对水土的阻挡效果更好。
[0010]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若干第二钢筋,所述第二钢筋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钢筋,所述第二钢筋垂直于环梁的内壁设置,且第二钢筋一端位于环梁的内部
且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端墙内部,若干所述第二钢筋呈环形均匀布设。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端墙和环梁通过第二钢筋连接,且第二钢筋呈环形均匀布设,使得环梁各部位受力均匀,提高环梁与端墙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12]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端墙内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钢筋固定连接。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支架设置于端墙的内部,使浇注成型的端墙强度更高,有效实现对水土的阻挡。
[0014]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墙体支撑组件包括墙模板和扶墙,所述墙模板设置于所述端墙的一侧,所述扶墙设置于墙模板远离所述端墙的一侧,所述扶墙的一侧与环梁和端
墙连接,所述扶墙的底部与隧道主体连接,所述扶墙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支架,所述墙模板的
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筋,所述墙模板的另一侧
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三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筋,所述第三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
钢筋,所述第三钢筋远离第三支架的一端设置于隧道主体侧壁内部。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墙模板位于环梁中部,便于实现对端墙进行浇注成型,同时扶墙能够对端墙进行支撑,起到加强端墙强度的作用,扶墙内部的第三支架通过墙模板
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之间连接成整体,对端墙和环梁的支撑强度更好,提高支撑效果。
[0016]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环梁内外径之间距离与隧道主体侧壁的厚度相同,所述环梁沿隧道长度方向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端墙的两倍。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梁和端墙整体性更好,结构强度更高,能够有效实现对水土进行阻挡。
[0018]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盾构隧道内部的钢筋混凝土临时封堵墙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 S1:清理隧道主体内壁并开设安装孔;
[0020] S2:在安装孔处设置第一连接件;
[0021] S3:对隧道主体内壁进行凿毛;
[0022] S4:浇注形成环梁;
[0023] S5:在环梁内壁处设置第二连接件;
[0024] S6:浇注形成端墙;
[0025] S7:在端墙的一侧布设墙体支撑组件。
[0026]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S4中,浇注前设置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隧道主体固定连接。
[002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环梁与隧道主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使环梁稳定性更好。
[0028]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S6中,浇注前设置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
[002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端墙和环梁连接成整体,提高端墙与环梁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端墙稳定性。
[0030] 综上所述,本申请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31] 通过再隧道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周环梁,环梁通过第一连接件与隧道主体固定连接形成整体,环梁中部设置有端墙,端墙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环梁固定连接形成整体,同时
墙体支撑组件将环梁和端墙与隧道主体连接成整体,该结构组成的临时封堵墙结构强度和
连接强度更高,能够有效分隔隧道主体,阻挡水土冲击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32]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3] 图2是图1沿A‑A线剖面示意图。
[0034]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
[0035] 1、隧道主体;2、环梁;3、端墙;4、墙体支撑组件;41、墙模板;411、第一连接筋;412、第二连接筋;42、扶墙;43、第三支架;5、第一连接件;51、第一钢筋;52、第一支架;6、第二连接件;61、第二钢筋;62、第二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
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37]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
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8]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9]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
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
请中的具体含义。
[0040]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1] 本申请公开一种盾构隧道内部的钢筋混凝土临时封堵墙。
[0042] 参照图1‑2,一种盾构隧道内部的钢筋混凝土临时封堵墙,设置于隧道主体1内部,用于对隧道主体1进行分隔,以防止隧道主体1发生事故后,能够对抗水土水平推力,对水土
进行阻挡,包括环梁2、端墙3和墙体支撑组件4,其中环梁2环绕设置隧道主体1的内壁上,且
环梁2与隧道主体1位于同一轴线上,环梁2与隧道主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件5,且环梁2
通过第一连接件5与隧道主体1之间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一连接件5包括若干第一钢筋51,
第一钢筋51垂直于隧道主体1的内壁设置,且第一钢筋51的一端位于隧道主体1侧壁内部,
另一端位于环梁2内部,环梁2通过混凝土浇筑而成,环梁2内部还设置有第一支架52,第一
支架52与第一钢筋51之间固定连接,若干第一钢筋51呈环形均匀布设,使得环梁2与隧道主
体1之间连接成整体,且保证环梁2的结构强度及与隧道主体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43] 环梁2内外径之间的距离与隧道主体1侧壁的厚度相同,环梁2沿隧道长度方向的长度不小于端墙3的两倍,端墙3位于环梁2中部且端墙3的周壁与环梁2内壁贴合,使端墙3
的设置更加稳定牢靠,端墙3与环梁2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件6,且端墙3通过第二连接件6与
所述环梁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6包括若干第二钢筋61,第二钢筋61的直径大
于第一钢筋51,第二钢筋61垂直于环梁2的内壁设置,且第二钢筋61一端位于环梁2的内部
且与第一支架52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端墙3内部,端墙3通过混凝土浇筑而成,端墙3的内
部设置有第二支架62,第二支架62与第二钢筋61固定连接,第二支架62通过第二钢筋61与
第一支架52连接成整体,使得端墙3浇注后与环梁2连接成整体,若干第二钢筋61呈环形均
匀布设,端墙3结构更加稳定,保证端墙3的结构强度和与环梁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44] 为实现对端墙3进行支撑,墙体支撑组件4包括墙模板41和扶墙42,墙模板41设置于端墙3的一侧且位于环梁2中部,扶墙42设置于墙模板41远离端墙3的一侧,本实施例中扶
墙42设置有两组,两组扶墙42平行设置,以提高对端墙3的支撑效果,扶墙42的一侧与环梁2
和端墙3连接,扶墙42的底部与隧道主体1连接,扶墙42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支架43,第三支架
43呈三形结构,墙模板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支架52和第二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一连
接筋411,墙模板4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三支架43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筋412,扶墙42
内部的第三支架43通过墙模板41与第一支架52、第二支架62之间连接成整体,对端墙3和环
梁2的支撑强度更好,提高支撑效果,第三支架43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第三钢筋,第三钢筋
延伸至隧道主体1的内部,提高第三支架43与隧道主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
[0045] 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盾构隧道内部的钢筋混凝土临时封堵墙的施工方法。
[0046] 一种盾构隧道内部的钢筋混凝土临时封堵墙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7] S1:清理隧道主体1内壁并开设安装孔;具体对临时封堵墙设置位置的内壁进行清理,并等距开设有环绕隧道主体1内壁的安装孔;
[0048] S2:在安装孔处设置第一连接件5,具体为在安装孔中植入第一钢筋51,通过植筋胶固定并对第一钢筋51进行保护;
[0049] S3:对隧道主体1开设安装孔位置附近的内壁进行凿毛;以提高环梁2浇筑后与隧道主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
[0050] S4:浇注形成环梁2,保证顶部环梁2混凝土填充密实,必要时及时补注细石混凝土,浇注前支设第一支架52并设置浇筑模板,第一支架52与第一钢筋51固定连接;
[0051] S5:在环梁2内壁处设置第二连接件6,并设置第二支架62,第一支架52和第二支架62通过第二钢筋61连接固定,同时安装墙模板41,使墙模板41通过第一连接筋411与第一支
架52、第二支架62固定连接;
[0052] S6:采用混凝土一次性浇注形成端墙3;
[0053] S7:在端墙3的一侧布设墙体支撑组件4,支设第三支架43,并设置模板;设置第三支架43前,在设置第三支架43处的隧道主体1内壁上采用S1、S2的方式植入第三钢筋,第三
支架43的底部与第三钢筋固定连接,第三支架43通过第二连接筋412与墙模板41之间固定
连接,浇注混凝土形成扶墙42。
[0054]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